Monday, May 16, 2005

情 緒 雙 胞 胎

情 緒 雙 胞 胎

文/吳娟瑜(作家、演說家)

多一點冷靜,多一點關心,多一點超越
我們可以協助對方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

「情緒雙胞胎」的現象是說當我們看到一個怒目相視的人,我們只看到對方表面上所呈現的憤怒,然而事實上,在「憤怒」的背後互相依存的是一種相反的情緒,可能是恐慌、害怕或擔心等。

人們的內在擁有一股強烈的力量,在壓抑多時之後,往往會爆發而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有時看到張牙舞爪、絕不妥協的人,當被問及:「你心裡究竟擔心什麼呢?」,或者親密的愛人說了句:「我愛你。」剎時之間,他立刻脆弱倒地、掩面而哭泣。

「情緒雙胞胎」的情形在我們生活周遭經常可見。

依玲(化名)自從離婚後,她一方面要上班,一方面要照顧兒子。辛苦了十多年後,她和兒子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她說:「兒子越長越大是越不懂事,沒看到我工作辛苦,卻整天和我吵架。」

當我回頭詢問依玲的兒子建新(化名),他一臉無辜地說:「她管太多了,我都受不了。」

原來自從成為單親媽媽後,依玲深恐兒子少了父親角色的認同,因此一人扮演兩種臉譜,時而嚴格兇狠,時而溫柔呵護。

依玲是很想給兒子最好的教導,可是在拿捏不準的時候,有時變得婆婆媽媽,有時又變得絕不妥協,使得兒子無所適從,心生反感。

找出彼此最生氣的事

「你還愛你兒子嗎?」我分別握住依玲和建新的手,首先面向依玲來問。

依玲毫不思索地點了頭說:「當然!」同時已經熱淚盈眶了。

我轉身望著建新,他有點不好意思仍低著頭,當我問到:「你愛媽媽嗎?」他抬起頭,點了兩下,可能瞥見了媽媽的淚水,一剎時有點慌亂。

既然是相愛的一家人,那麼從「情緒雙胞胎」這個著眼點就很好處理了。

「請兩位講出最氣對方的一樣具體事項。」我提供了成長的方向。

依玲已擦去眼淚,神情較為鎮定地說:「當他晚歸的時候也不說明剛才去那裡,只要我一追問,他立刻氣嘟嘟地甩門,一整晚就不出來,隔天也不和我講話。」

「所以,你很生氣,很憤怒,有時你很想…」

依玲順著我的句子說:「有時很想把他抓起來打一頓。可是他已經長這麼高大,老實講,要抓起來打還真不容易呢!」

講到這裡,建新換了一個坐姿,雙手交叉在胸前,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過去有類似這種氣憤的感覺嗎?」我又追問一句。

依玲沈默了。

正視令你害怕的感覺

半晌後,依玲說:「建新的爸爸就是經常性晚歸,後來又有外遇,我們才離婚;我很怕兒子像他一樣不負責任。」

「講了多少遍,你不要把我拿來和他比,我不是他。」建新幾乎要跳出椅子地衝口而出。

這時,我要求建新尊重媽媽正在發言的權利,接著請依玲把「很怕」的感覺多說一點。

依玲看到兒子的情緒已被安撫,於是接著說:「我知道我兒子很優秀,他對自己的前途也有規劃,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心裡有許多害怕,我害怕對他的栽培不夠努力,我害怕他的未來被我牽絆,我害怕他馬上要離開我而去,我害怕…」

依玲一連講出五、六個內心深處的擔心害怕,這可能是建新從來沒想過的,一時,整個人陷入了沈思。

「建新,談談你的感覺吧!你最氣媽媽的一件事是…」

建新坐正身體,有點無奈的聲調:「媽媽很嘮叨。同樣一件事重覆地問,其實我只是和同學打個球、聊個天,都是正當活動,她卻緊張兮兮的。」

「所以,你心裡害怕的是…」

「我很怕被媽媽束縛,我很怕媽媽的眼淚,我很怕媽媽講大道理,我很怕媽媽有時一星期都不開口…」

當兒子陸陸續續講出了一長串心中的害怕,依玲不好意思地說:「兒子,媽媽更了解你的心情了,我會改進。」

建新,一位帥氣的二十歲年輕小伙子,這時很講義氣地說:「媽,好漢做事好漢當,我也要改進。」

探索內在深層的情緒

情緒有多樣的面貌,在人際相處過程,如果我們能學會透視表面情緒背後的「隱性情緒」,我們就不會一時掉入表面情緒的漩渦而團團轉。

多一點冷靜,我們可以看出對方「情緒雙胞胎」的運作情形。
多一點關心,我們可以了解對方的情緒為何要偽裝出現。

多一點超越,我們可以協助對方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