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9, 2008

到底誰是瘋子?

HAPPY FRIDAY!

精神病人妙語

精神病人妙語事例 1

病人A:「怎麼樣?這本書寫得還不 錯吧?」

病人B:「太 好了!真是曠世鉅作。一點廢話都沒有,簡潔有力。
不過有一個缺點,就是出場人物太多了!」

謢士 :「喂!你們兩個 ...... 快把電話簿放回去。」


精神病人妙語事例 2

有一位精神病院的醫生問患者 ︰

「如果我把你的一隻耳朵割掉,你會怎麼樣?」

患者回答︰「那我會聽不到。」

醫生聽了︰

「嗯,那很正常。如果我再把你另一隻耳朵也割掉,你會怎麼樣?」

患者回答 ︰「那我會看不到 。」

醫生開始緊張︰「怎麼會看不到呢?」

患者回答 ︰「因為眼 鏡會掉下來。」


精神病人妙語事例 3

神經病院有一位老太太,每天都穿著黑色的衣服,拿著黑色的雨傘,
蹲在神經病院門口。

醫生 就想要醫治她,一定要從了解她開始 ..

於是,那 位醫生也穿黑色的衣服,拿著黑色的雨傘,和她一起蹲在那邊。

兩人不言不語的蹲了一個月......

那位老太太終於開口和醫生說話了:

「請 ..問一下 ! 你...也是香菇嗎?」


精神病人妙語事例 4

一個精神病院的護士看到一個病人在寫信,非常好奇,想去偷瞄, 可是病人不給她看。

護士忍不住問︰「給誰寫信啊? 」

病人回答:「寫給我自己啊!」

護士好奇心更盛,心想:「怎會有人寫信給自己呢?!」

於是又問:「寫些什麼啊?」

病人說:「你神經病啊!!我還沒收到信,我怎麼會知道!」


精神病人妙語事例 5

有兩個精神病患者從病院裡逃出來。

兩人逃跑,爬上一棵樹,其中一個人從樹上跳下來 ,在地上滾來滾去,

然後抬起頭對上面的同伴說︰「喂!你怎麼還不下來啊?」

上面的那個人回答他︰「不 ... 行...啊!我還未熟透。」


精神病人妙語事例 6

一位病人來找精神科醫生︰「醫生,怎麼辦?我一直覺得我是一隻母雞。」

醫生︰「喔?!那很嚴重呀, 怎麼現在才來求醫?」

病人︰「因為最近我的家人 在等我生蛋啊!」


精神病人妙語事例 7

一個貨車司機送貨到精神病院,當他卸完貨準備回家時。

忽然發現有一個輪子爆胎了。

於是他將那個爆掉的車胎拿下來,正準備換上備胎時。

一個不小心,將固定車胎的四個螺帽掉到水溝裡了,怎麼撿也撿不到。貨車司機不知如何是好。

此時,正好有一個精神病患者經過,就問司機怎麼 了?

司機想,反正也沒有別的事可做,於是 就把事情經過告訴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患 說:「這麼簡單的問題也解決不了,難怪你只能當貨車司機。

你只要把剩下的三個胎各拆一個螺帽下來,裝到第四個車胎上, 然後開到最近的修車廠,補上剩下的 螺帽就可以了。」

貨車司機敬佩之餘,不禁開口問道: 「你這麼聰明,為什麼會住在精神病院?」

精神病患回答:「我住在這裡是因為我有精神病,不是因為笨!」

Thursday, February 28, 2008

優秀是教出來的

The Essential 55 by Ron Clark

隆‧克拉克(Ron Clark)著;
2004,臺北市:雅言文化
鄭建立 書摘

「全美最佳教師獎」得主 (唯一被美國總統接見過三次的小學老師) 給所有家長、中小學生、教育工作者的超基本55條

隨便放三十名學生在他班上,不管從前成績、操行如何,他都能把全班每一個都教成優等生。

「我每年開始帶一班,心裡都很清楚,我只有一年的時間,去改變班上每個孩子的一生。我下定決心,要給我的學生一個不同的人生,一個更好的人生。」

在他教書的第一年,就有家長受不了他對小孩的嚴苛管教,打電話叫警察來捉他。在他教書的第五年,他二十八歲,已經榮獲「全美最佳教師獎」。

對他來說,教書就是製造驚喜,就是製造孩子難忘的經驗。他教過的學校,學生都來自最貧困的家庭,學校的資源也不豐富。

但憑著他的熱情,與本書所介紹的「超基本五十五條」,只要被他教過的學生,成績一定會突飛猛進,氣質也會變得彬彬有禮。

序1:我要給每個學生一個不同的人生

超基本 1:與大人應對,要有禮貌,有分寸
•遇到大人,要主動稱呼。大人問你話,你一定要清楚回答:「是/不是/好/不好/有/沒有」,或說「我不知道」。不可以光是點點頭或搖搖頭,也不可以含糊答「哦」或「嗯」。

超基本 2:與人互動,眼睛要看著對方的眼睛
•當別人在講話話,你的眼睛要一直看著他。如果旁邊有人發言,你就轉頭去面對那個說話的人。

超基本 3:別人有好表現,要替他高興
•如果班上有同學贏得比賽,或有什麼出色的表現,大家都應該鼓掌恭喜他。鼓掌應該持續至少三秒,手掌的角度要剛好,才能拍出響亮的掌聲。(我知道這樣說很蠢,可是孩子喜歡聽這一套。)

超基本 4:尊重別人的發言與想法
•課堂上進行討論時,要尊重別的學生的看法和意見。盡可能這麼說:「我同意約翰的說法,而且我還覺得…」或是「我不同意莎拉的看法。她的觀點很好,可是我認為…」或是「我認為維克多的看法很棒,他的話讓我想到…」。

超基本 5:自己有什麼好表現,不要炫耀,輸給別人也不要生氣
•贏得任何比賽,或有任何好表現,都不可以炫耀。如果輸了,也不要顯露出生氣的模樣。你可以這樣說:「參加剛剛這場比賽真是愉快,希望將來還能和你較較高下。」要不然就說:「是很不錯的一場比賽。」不然就什麼都別說。生氣或說話酸溜溜,說什麼「我剛剛又沒盡全力,你真的沒那麼好」之類的,只是表示你很遜而已。

超基本 6:如果別人問你問題,你也要回他問題
•如果有人問你一個問題,你應該也回問他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問:「你這個週末愉快嗎?」你不只應該回答愉不愉快,還要回問他。舉例來說:
–我:「你這個週末愉快嗎?」
–你:「很愉快,我和家人去逛街買東西。你呢?你這個週末愉快嗎?
•讓別人知道,你就跟他關心你一樣地關心他,這是基本的禮貌。

超基本 7:打噴嚏、咳嗽都要說對不起
•咳嗽、打噴嚏、打嗝時,得體的做法是別過頭去,並用整個手掌掩口。不要手握拳。然後你應該說聲:「對不起。」

超基本 8:不可以有不禮貌的小動作
•不要用咂嘴、翻白眼等類似動作表示輕蔑。

超基本 9:別人送你任何東西,都要說謝謝
•每次我送你什麼獎品,你一定要說謝謝。如果你在收到獎品三秒之內沒有說謝謝,我會把送給你的東西回來。因為不表示感謝是沒有藉口可以通融的。

超基本10:接到獎品和禮物,不可以嫌棄
•有人送你東西時,絕對不要嫌棄禮物,也不要暗示你不領情,侮辱送禮的人。

超基本11:用小小的貼心,為別人製造驚喜
•隨時為別人做一些小小的貼心服務,帶給別人一個小驚喜,至少一個月一次。

超基本12:改同學考試時要謹慎
•偶而我會讓學生相互改考卷。為同學打分數時,如果你打錯分數,不管是打太高或打太低,多給的或少給的分數將由你自己的分數扣除。在別人的考卷上只能打「x」,以及答錯題的數目。

超基本13:全班一起唸課文時,要看著正在念的一字一句
•我們在課堂上一起讀課文時,你眼睛一定要看著課文一字一句。如果我叫你一人把課文讀下去,你一定要知道我們讀到哪裡,立刻就接著讀下去。

超基本14:以完整的句子回答所有的問題
•用紙筆作答的所有問答題,都應該以完整的句子回答。舉例來說,如果題目是:「俄羅斯的首都在那裡?」應該答:「俄羅斯的首都是莫斯科。」此外,與別人對話時,以完整的句子回答問題也很重要,因為那是表現尊重。譬如,如果有人問:「你還好嗎?」 你不應該只說「很好」,而應該說:「我很好,謝謝。你呢?」 。

問題範例:以上的籃球選手中,你認為誰比較棒,勞埃德或傑森
•1.重述問題並寫出答案:
–以上的籃球選手中,我認為勞埃德比較棒。

•2.你為什麼這麼認為,說出一個理由:
–我認為勞埃德比較棒,因為他投出致勝的一球。

•3.把理由再加強一些:
–他投出致勝的一球,表示他能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具有求勝的決心。

•4.重述問題並做結論。
–因此,我認為勞埃德是比傑森優秀的球員。

超基本15:不要主動討獎品
•學年中我不時會發獎品,獎勵學生在操行或學業各方面的優秀表現。可是,如果你開口主動要獎品,我就不會給。開口問表現良好有沒有獎,是很沒禮貌的。你努力做個好學生,應該是為了你自己好,而不是為了要有獎品。我通常會獎勵每一個在單元測驗考一百分的同學。如果你考一百分,並開口問你有沒有獎品,所有考一百分的同學就通通都沒有獎品。

超基本16:每天都要做完作業
•每個學生每天都要交每一科目的家庭作業,沒有例外。

–第一招 就是留校輔導

–第二招 我製作一個追縱家庭作業完成記錄的統計牌。
–本班已經連續 天全體同學都做完家庭作業。

–第三招 我善用同伴壓力。

超基本17:換科目的時候,動作要快,要安靜,要守秩序
•課堂上,教完一科要換別科時,換的過程要迅速、安靜、有秩序。大家應該總是以最快的速度,從一本課本換到另一本,連帶所有家庭作業和必要的教材都準備好。轉換的時間應該不超過十秒鐘,我們則以七秒鐘為目標。

超基本18:做什麼事都要有條理
•做什麼事都要盡可能有條不紊。

超基本19:老師在指定作業的時候,不要叫苦
•當我指派家庭作業時,不要抱怨。抱怨將導致作業份量加倍。

超基本20:別的老師來代課,也要守班規
•代課老師來代課時,你們要和我在的時候一樣遵守班規。(我知道執行起來有困難,但還是很重要。)

超基本21:課堂上發言或起身,應該講規矩
•要遵守某些課堂禮儀。為了要專心、有條理、有效率,要遵守下列規矩:

–A.未經許可,不要離開你的座位。例外是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不舒服的話,不用問老師,快去洗手間或醫護室。

–B.不要發言,除非
•1.你有舉手,我也叫了你的名字。
•2.我問你問題,你回答。
•3.在下課或午餐時間。
•4.老師說你可以說話的時候(像分組討論)。

超基本22:不可以上課上一半,起身去倒水
•你可以帶一瓶開水放在桌上。我在上課時不可以問你是不是可以去倒水。你甚至可以放吃的東西在桌上,只要別人沒看到,我也聽不到你吃東西的聲音。
–打開任何包裝絕對不能發出聲響。
–不能讓班上任何人聽到咀嚼的聲音。
–不可以在桌子附近留下食物殘渣。

超基本23:見到每個老師,都要說某某老師好
•快速記住學校其他老師的姓名,並這樣打招呼:「葛蘭姆老師早」或「歐提茲老師好。老師今天穿的很漂亮。」(註:如果是全班列隊前進,照規矩是不准說話的,所以這時不可以和遇到的老師說話。但是在上下學、下課休息、幫老師跑腿、外出辦事或換教室上課時,你就應該和其他老師打招呼。)

超基本24:注意洗手間的衛生,把身邊的病源減到最少
•如廁後要沖水和洗手。使用公廁的話,洗手前要先拿一張紙巾。洗完手要拿著紙巾關水龍頭,再取另一張紙巾擦乾雙手。絕對不要用乾淨的手去碰別人髒手碰過的地方。

超基本25: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學校會有訪客來參觀。如果來參觀我們班,我將會派兩名學生去外面迎接。負責去迎接的學生會拿一個歡迎某某先生或某某女士光臨的牌子。來賓到達時,這兩名學生要和他握手,介紹自己的名字,並歡迎這位來賓光臨。兩位學生先帶來賓簡單參觀大樓的設施,再帶來賓到教室。

超基本26:不要幫同學佔位子
•在校內的公用場所,不要幫要好的同學佔位子。如果有同學想坐下,就讓他坐。不要排拒任何人。全校都是一家人,彼此之間要親切,要尊重。

超基本27:同學受罰的時候,不要看著他
•不管是我還是其他老師責罰某名學生時,都不可以盯著那個學生看。如果是你惹麻煩挨罵,你也不希望別人看著你,所以別的同學挨罵時,請不要看著他。如果是你正在被我挨罵,也請不要生那些看你同學的氣。請告訴我,讓我來處理。

超基本28:對作業有問題,可以打電話來我家,我沒接的話,你可以留言,但只要留一次就夠了
•如果你有家庭作業的問題,你可以打電話給我。如果我不在家,可以這樣留言:「克拉克老師您好,我是誰誰誰。我的什麼什麼作業有問題要請教您。可能的話請您在幾點鐘之前回電話給我。謝謝。」沒必要留言十四次。

超基本29:用餐的基本禮儀
•用餐時有些禮儀一定要遵守,我稱之為「用餐禮儀ABC」。

超基本30:吃完飯,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
•用餐完畢要自行清理。要清潔桌面,確定沒有留下垃圾在地上或附近。不論你身在何處,都要為你自己製造的垃圾負責,確定沒有亂丟,這很重要。

超基本31:接受別人的服務要惜福
•你在餐廳、旅館等場合所受到的服務,你要懂得惜福感恩。

超基本32:坐校車或公車,都要坐好,別打擾到司機
•搭公車或校車,總是面朝著前方坐著。絕對不要轉頭和其他學生交談,不要把任何東西伸出窗外,不要離開座位走來走去。下車時,一定要和司機說謝謝。

超基本33:認識新朋友,要記住對方的名字
•到校外進行戶外教學時,我們會遇見不同的人。當我介紹你們認識這些人時,你們要記住對方的名字。大家離去時,一定要握手道謝,記得要稱呼對方。

超基本34:吃自助餐,或與人同桌,取菜不可以貪多
•有機會讓你拿東西吃時,不論是「吃到飽」的自助餐還是班上有人請客,絕對不要貪多拼命多拿。不只是因為吃不完會浪費,也因為你如果沒留下足夠別人吃的份量,是很失禮的行為。

超基本35:進門時,如果後面還有人,請幫他扶住門
•不論我們是在校內,還是出去做校外教學,如果有人掉了東西,請幫忙撿起來,並物歸原主。即使物主比較靠近東西掉的位置,你還是要彎腰幫忙撿,這樣才顯得有教養。

超基本36:進門時,如果後面還有人,請幫他扶住門
•如果你走進一扇門,有人在你後面,你要幫他扶住門。如果門是用拉的,你就拉開門,但自己先不進去,扶著門在旁,禮讓另一個人先行,你自己再進去。如果門是用推的,你自己就先進去,再幫後面的人扶住門。

超基本37:別人碰撞到你,不管你有沒有錯,都要說對不起
•如果有人撞到你,即使不是你的錯,也要說:「對不起。」

超基本38:進行校外教學時,無論是到哪一個公共場所,都要安安靜靜
•當我們舉辦校外教學時,進去任何場所都不可以講話。大家就悄悄地進去,安靜到沒人注意到我們的存在。無論是電影院、教堂、劇院或任何人群聚集的場所,都適用這條班規。

超基本39:去參觀別人的地方,要不吝於讚美
•進行校外參訪時,不妨讚美一下我們正在參觀的地方。譬如:如果參觀的是別人的家,讚美他家的窗帘很漂亮,聽起來就會讓人覺得很窩心。有客人來家中,主人多少有點不自在,你的讚美可以讓主人放輕鬆。此外,如果我們在參觀博物館或劇院等場所,稱讚建築很有格調,或是跟導遊說整個設施很棒,都是一種禮貌。

超基本40:全校師生開會的時候,不要講話
•全校集會時,不要說話,不要東張西望,也不要試圖吸引別班朋有的注意。我們所呈現出來的形象,就是自愛、自重!

超基本41:接電話時的言談要得體
•當你在家接聽電話時,一定要應答得體。

超基本42:一趟校外教學結束,要謝謝所有隨行的老師和家長
•校外參訪結束,你們要握一握我的手以及每一位隨行老師或家長的手。要說謝謝我們花時間帶你們出來,要說你很高興有這次參訪機會。我關心的不是我自己是否被感謝,我是要教你在有人撥出時間精力為你付出時,你要適當地表示感恩。

超基本43:搭乘電扶梯時,要站右邊,讓趕時間的人走左邊
•進行校外參訪,要搭電扶梯時,大家要靠右邊站,讓趕時間的人從左邊通行。當我們要進入升降梯、地鐵、進出口時,都要先等裡面的人出來,我們再進入。

超基本44:列隊行進時不要說話
•排隊時要排成一列,距離前面同學兩、三呎(七、八十公分),雙手垂兩側。臉朝前,絕對不要說話。

超基本45:不可以插隊;但看到別人插隊不可以大呼小叫,讓老師知道就好
•絕對不要插隊。如果有人在你面前插隊,不要說什麼或做什麼。就讓那個人插隊,但要讓我知道這件事,我會處理。如果你打抱不平,可能會惹上麻煩,那不值得。只要讓我知道就好了。請以同樣的方式處理同學之間的所有紛爭,在你自己解決任何問題之前先來找我。

超基本46:看電影時不可以說話
•到電影院看電影時,無論如何都不要講話。我不管電影有多好看,也不管你要告訴旁邊的人什麼事,連悄悄話也不行!不可以把腳放在前面的椅子上。如果要吃東西,必須盡可能不出聲。如果買一包糖果想在看電影的時候吃,你要在開演前就打開包裝。電影看一半打開糖果袋,是會吵到別人的。看電影時開著行動電話或呼叫器,也很失禮。

超基本47:不可以帶「多力多滋」來學校
•不可以帶零嘴「多力多滋」來學校。

超基本48:有誰欺負你,讓老師知道
•如果有任何同學找你麻煩,讓我知道。我是你的老師,我本來就應該照顧你和保護你。我不會讓學校裡的任何人欺負你或讓你覺得不舒服。相對的,我要求你不要自己處理;讓我處理這個學生。

超基本49:自己的理想自己要堅持
•捍衛你的信念。如果你全心全意相信自己的方向沒錯,就不要因為別人的否定而畏縮。

超基本50:要樂觀,要享受人生
•要積極地去享受人生。有些煩惱是很不值得的。看事情要看清大小輕重,要專注生命中美好的一面。

超基本51:別讓將來有遺憾
•生活要抱著「別讓將來有遺憾」的態度。如果你想要做什麼,那就去做!絕對不要讓恐懼、疑慮或其他組擋你。如果你想要追求什麼,就全心去追求。是你想做的,就要努力,沒真做到絕不放棄。如果你有什麼夢想,你就要竭盡所能去實現,直到夢想成真。

超基本52:從錯誤中學習,繼續向前邁進
•你是會犯錯的,請接受這個事實。你要從錯誤中學習,並繼續前進。

超基本53:不管如何,一定要誠實
•無論什麼情況,一定要誠實。你做了錯事,最好對我坦白承認,因為我欣賞誠實的人,常會因為你誠實而選擇不給予任何懲罰。

超基本54:抓住今天
•把握今天。今天是不能重來的,所以不要浪費它。生命是由特別的時刻組成的,許多時刻之所以特別,就是因為我們把景戒心拋到腦後,先行動再說,抓住這一天。

超基本55: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做最好、最好的人
•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做一個最棒、最棒的人。

傳授心法一:大人與小孩之間的互動• 孩子需要有所適從,也喜歡有所適從。
•如果孩子喜歡你的人,就會努力配合你。
•孩子喜歡知道你對他們的期望。
•孩子喜歡知道有人在關心他們。

傳授心法二: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互動• 我希望家長能夠做到五件事:

–#1.如果你覺得我或我的教法有問題,請不要直接打電話給校長。請先打電話給我,給我機會和你討論你的疑慮。

–#2.如果你需要找我談,請你的孩子轉交我一張便條通知我。我會寫回覆,我們可以安排見面時間。請不要突然出現在教室門口,要求和我談。

–#3.除非生病或家中有喪事,不然不要讓你的孩子遲到或缺課。因為孩子必須剪頭髮,或你要帶孩子去買衣服,以這種理由讓孩子缺課,會對孩子發出錯誤的訊息。

–#4. 你的孩子是我每天在教的許多孩子當中的一個,我不見得可以照顧到他的每一個需求,這一點請你諒解。教育孩子不單是老師的責任,也是家長的責任。

–#5.請信賴我,我知道我在做什麼。

•對不知道的家長能夠,有六點建議:

–#1.你和家長初步接觸一定要正面,完全不要有負面成分。

–#2.每一次你和家長談話時,談到他們孩子的表現,一定都要用好話做開頭。(約翰可能每一科都不及格,可是如果他有一項美術作業很不錯,你就先談美術作業。)

–#3.專業的穿著。我發現,當我穿西裝打領帶時,學生與家長對我會更加尊重。在課堂上,學生的調皮搗蛋會少很多,我和家長談話時,他們的語氣也會更恭敬、更配合。此外,老師想要受到專業人士般的敬重,穿著舉止就應該像專業人士。

–#4.突然寫張便條給家長,或打電話過去,特地告知孩子有什麼優異表現。(每次我這麼做,家長都會說以前從來沒有老師這麼做過。家長愛聽到孩子被誇讚,這樣做非常有助於建立你和家長之間的良好關係。)

–#5.把握每一個機會,向家長道謝。如果他們捐贈物資、幫忙舉辦派對、陪學生出遊,任何對班上的貢獻,都該寫一封感謝函給他們。他們覺得被感激,未來就更願意幫忙。

–#6.如果家長極難相處,不妨安排時間一起去見校長,不要怕。你可以在校長之前表達你的顧慮。如果沒效,以後就避開那位家長,像躲瘟疫一樣。以後與這位家長的任何往來都應該透過書面進行。不要讓你自己受活罪。

傳授心法三:懲戒和獎勵
•記名字在黑板上
–只是警告,不會有其他後果。
•一個「x」
–學生必須和我坐在一起吃午餐。
•兩個「x」
–下課不能出去玩
•三個「x」
–學生會收到這樣的類似信

傳授心法三:懲戒和獎勵• 親愛的家長(或監護人):
•令郎於四月五日下午三點至四點將被留校輔導,地點在克拉克老師的教室。留校輔導的理由是:
•王小明沒有做家庭作業
•沒有交的作業:理化3-1習作
•理化課行為不良
•說明:上課與老師發生爭辯,又拒交作業。
•請在下方簽名,准予令郎參加留校輔導。
•簽名:○ ○ ○ 日期:九十三年十二月廿五日
•四個「x」
–打電話給家長
–召開校長家長老師都在場的三方面會議
•懲罰措施是必要的,是孩子品學進步的重要關鍵。

跟孩子們說的一段話
•未來這一年有可能會是你一生中最好的一年。如果你們肯聽我的,照我的叮嚀去做,我們創新奇蹟。你們必須相信我,信任我。我將用超過百分之百的努力,毫無保留,讓你們得到最好的教導。我不管你們過去的成績如何,也不在乎你們過去惹過哪些麻煩,這是新的一年,我們有個全新的開始。你們若願意照規矩來,盡你們最大的努力,我向你們保證,今年你們都會成為模範生。我們不但能成為全校最優秀的一班,也會成為全國最優秀的一班。

結語:我總是想為別人製造一些特別的時刻
教育就是給人機會

Wednesday, February 27, 2008

給自己一點時間

文/王文華

不同的人生階段,用不同的杯子。

在美國念書時,是個窮學生,午餐只吃沙拉,連飲料錢都省下,拿個紙杯,到飲水機裝滿水,清水透明見底,就像帳戶裡的積蓄。

畢業後開銷增加,省錢壓力更大,每天五點半起床,花半小時做早餐,柳澄汁是基本配備,而且一定要用透明的玻璃杯,手握著厚實的玻璃,牙齒咬著杯緣,鼻子聞著新鮮到冒出泡沫的果汁, 一時之間雄心大志,彷彿太陽在我杯中,我可以一口吞噬。

做了幾年事,手頭漸漸寬裕,起床時間變晚,開始到外面吃早餐, 我坐著商務艙去巴黎,入境後有司機幫我提行李。住進五星級飯店,小費是我以前一天的零用錢。

我走進「Paul 」咖啡廳,早餐的紅茶裝在精美而沉重的茶具中,拿起茶壺,好像有責任追究典故,拿起茶杯,隨時要保持坐姿優美, 我進入了上流社會,卻忘記了我是誰。

做了十多年的事,我再度回到巴黎,此時我什麼都不是,只剩下自己,我沒有再去吃十幾塊歐元的早餐,只在街角小店點了杯五毛錢的咖啡。我又回到紙杯的年代,坐在落地窗前,對著窗外走過的行人發呆,我拿起紙杯,看見上面一句比咖啡更燙、更濃的話:「給自己一點時間」( 「 Take Time for Yourself 」) 。

突然間,我清醒過來,我們繞了這麼多圈圈,最後還是回到原點,忙碌這麼多年,最後才體會到:生活最大的樂趣,是給自己留些餘地。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給自己一點時間。

Tuesday, February 26, 2008

靜思語...

心美,看什麼都順眼。

福,來自一顆懂得布施的心。

講話要溫和輕柔,態度要謙誠親切。

孝順要及時,行善也要及時。

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標,更辛苦。

多原諒別人,多得福,把量放大,福氣大。

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

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計較少。

把握當下,就是用心。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步,在人生道中就會活得很快樂。

要得到別人讚嘆,就得先讚嘆別人。

最有力量的菩薩,就是我們的手腦。

不斷發揮生命功能,才是活著的人生。

聽到好話,要如海綿遇水,牢牢吸住。

不要總是要求別人給我什麼,要想我能為別人做什麼。

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

不要只看到別人外在的污點,卻看不到自己內心的垃圾。

生活有朝氣,活得暢暢快快,工作講求效率做得踏踏實實。

以愛心待人,以磊落的心胸接物則人生到處充滿了真善美。

稻穗結得越飽滿越往下垂一個人越有成就越有謙沖的胸襟。

孝首重在順,要體貼親心,聲色柔順,切不可不耐與嫌煩。

人生能被人需要,能夠有份功能為人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欣賞他人,就是莊嚴自己。

成功在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積。

〝路〞必須去走方能到達,〝苦〞必須去受才可消除。

我們應該為別人的成就而生歡喜心。

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靈,是謂〝福至心靈〞。

常能反省自己有無過失,即得解脫又自在。

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尋求心靈的安定。

恆心就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難與阻礙也能衝破。

要想家庭吉祥合睦,要常常起歡喜心。

做一切好事要把握時機,也要把握因緣。

捨去昨日的好與壞,把握今日。

知足常樂,甘願做,歡喜受。

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人生多一份感恩,就多一份美化。

縮小自我,擴大心胸,工作要歡喜,人與人要感恩。

愛與感恩,能喜淨心中的煩惱。

做好事要騰出時間,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人生的義務。

生命只有數十年,慧命是永遠不滅的。

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

為人處事要小心,細心,但不要小心眼。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時時存好心,日日是好日。

口說好話,心享好念,身行好事。

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口說好話如吐蓮花,口說壞話如吐毒蛇。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理直氣要和,得理要饒人。

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把貪的念轉為滿足,把滿足的念換做慈悲。

精神如能常滿足,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

無欲,無求則力量不盡。

災要自己消,福要自己造,多造福,就可增無量的福報。

愛是無盡的財富,施比受更有福。

想過去是雜念,想未來是妄想,最好把握當下時刻。

平安是福,快樂是慧。

人的心念意境,如能保持開朗清明,則所見,都是美而善的。

紛亂的心田,開不出智慧的花朵。

最好的臉部保養品,就是微笑與善念。

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

笑容,不但可以表答善意,還可以縮短人際間的距離。

〝福〞是來自一顆懂得布施的心。

有時煩惱是來自不合理的欲望。

愛護身邊物,惜福常知足。

歡喜和感恩是消除煩惱的力量。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個,做壞事不能多我一個。

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計較少。

臉上有笑容,心中有愛的人最可愛,就是菩薩。

無心去往壞處想,聽任何話都是好話。

師長的責任,只是教導,實踐的路,學生必須自己去走。

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

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常思己過,莫論人非,時時歡喜,時時吉祥。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笑比皺眉好看,說話比呵斥自然。

去貪就簡,可使心靈得到無比的寧靜與解脫。

求福壽倒不如求平安,平安就是添福壽。

最平常的人最富有。

問心無愧心最安,能夠付出,助人,救人,最是快樂。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在人生道上就會活得很快樂。

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寬容與悲憫一切眾生的人。

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縮小自己。

退一步,讓一步,來成全別人,即是修養,即是修行。

面容動作,言談舉止,都是日常生活中修養忍辱得來的。

難行能行,難為能為,才能昇華自我的人格。

人生要為善競爭,分秒必爭。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

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個種子開始。

再好的機會,福報,如不能把握因緣,一樣會溜走。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

懺悔是心靈的告白,也可以說是精神污染的大掃除。

一個永保感恩心的人,就比較不會陷入困境。

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青天。

心無邪惡,意無邪念,即常可自在,心正則邪不侵。

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一份虔誠的愛心。

這世界總有比我們悲慘的人,能為別人服務比被服務的人有福。

心中有愛﹑就不會有礙。

有力量去愛人或被愛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愛不是要求對方,而是要由自身的付出。

努力去愛一個原本怨恨的人,是善待自己。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就會活的很快樂了。

人要自愛,才能愛普天下的人。

真正的愛心,是照顧好自己的這顆心。

對自己所愛的人,能以智慧斷除佔有的感情,

對自己不愛的或不投緣的人,能盡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對待人。

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太濃則苦得喝不下。

世間的其情愛也是如此。

付出勞力服務,又服務的很歡喜便叫做『喜捨』。

能救人的人就叫作菩薩。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薩。

把犧牲當作享受,能夠付出愛心的人,永遠都很快樂,而且活得有意義。

我們要做好社會的環保,也要做好內心的環保。

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若是身一無所有, 則心一無掛礙。

沒有得失的牽絆, 沒有物質的積累, 心靈自然沒有掛礙。

「前腳走, 後腳放」意即:昨天的事就讓它過去, 把心神專注在今天該做的事上。

忘功不忘過,忘怨不忘恩。

多一分對他人的疑慮,就少一份對自身的信心。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

做該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該做的事是愚痴。

徒有好心,如果不去化為行動,就不能成就好事。

心不難,事就不難。

福要自己去造,不要去求。

多一分踏實,少一分空虛。

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手要做好事,腳要走好路。

不怕一丈走不到,只怕寸步不移。

做任何事都要專心,專心就是定。

君子為目標,小人為目地。

人生不一定球球好球,但是有歷練的強打者,隨時都可以揮棒。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時時好心,就是時時好日。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有願放在心裡,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

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

做人要立好志,發好願。

要得別人讚嘆,就得先讚嘆別人。

人如不知足,就永遠都在煩惱中。

並非有錢就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

每天做好事,每天都快樂。

一個手腳健全卻不肯做事的人,就等於沒有手腳的人。

稻穗結得越飽滿,越會往下垂,一個人越有成就,就要越有謙沖的胸襟。

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為能為,才能昇華自我的人格。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慧是從人與事之間磨練出來的。

人事的艱難與琢磨,就是一種考驗。

常常受到挫折,也要感謝天意的磨練。

不要把陰影覆在心裡,要散發光和熱,生命才有意義。

有時當思無時苦,好天要積雨來糧。

犯錯出懺悔心,才能清淨無煩惱。

懺悔是心靈的告白,也可以說是精神污染的大掃除。

一個人不怕錯,就怕不改過,改過並不難。

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別人即是成就自己。

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績。

要原諒一個無心傷害人的人;不能做一個輕易就被別人傷害的人。

塵世裡最珍貴的禮物是原諒。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多一次原諒別人就多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

別人無心的一句話,不要有心的放在心裡。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得理要饒人,理直要氣和。

有人就有是非,要將是非當教育,凡事善解。

非來變為是,惡來即成善,任何是非皆善解之,即無是非。

聽到任何是非,皆視為修行之增上緣,萬萬不可堆積在心上長無明草。

別人罵我,不諒解我,毀謗我,我反而應興起一分感謝的心理,感謝他們給我修行的境界。

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讓父母安心的孩子才有福。

被父母讚美的孩子最有福。

對父母要知恩、感恩、報恩。

再不愛吃的東西也要吃完,再不愛聽的話也要聽完。

天上最美是星星,人生最美是溫情。

人生多一份感恩,就多一份美化。

心中常存善解、包容、感恩、知福、惜福。

受人滴水之恩,當須湧泉以報。

與朋友相處要多感恩、知足、善解、包容。

一念之非即種惡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天堂和地獄都是用心和行為造做的。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有人點燈求光明,其實真正的光明,在我們心裡。

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則勇於捨得。

去貪就簡,可使心靈得到無比的寧靜與解脫。

人的心念意境,如能時常保持開朗清明,則展現於週遭的環境,都是美而善的。

心無邪念,意無邪念,即常可自在;心正則邪不侵。

不要把病痛看得太嚴重,有煩惱心在,即無法解脫。

培養好自己的氣質,不要爭面子;爭來的是假的,養來的才是真的。

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生命的使用權。

人生要為善競爭, 分秒必爭。

一個人在世間做了多少事,就等於壽命有多長。因此,必須與時日競爭, 切莫使時日空過。

人間壽命因為短暫才顯得珍貴。

難得來一趟人間,應問是否有為人生發揮自己的功能,而不要一味求長壽。

時間對一個有智慧的人而言,就如鑽石般的珍貴;但對愚人來說,卻像是一把泥土,一點價值也沒有。

時間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業, 也可以儲積功德。

能善用時間的人,必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人常在什麼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時後,卻被這種隨心所欲的自由蒙閉,虛擲時光而毫無知覺。

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不會成功。 
            
閒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欣賞別人就是莊嚴自己。

以佛心看人,則遍地都是佛。以鬼心看人,則處處是猙獰的惡鬼。

心美看什麼都順眼。

愛不是要求對方,而是要由自身的付出。

道德是提昇自我的明燈,不該是呵斥別人的鞭子。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自己害自己,莫過於亂發脾氣。

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可能是自己。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

盡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

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勿以善小而不為。

小事不做,大事難成。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中站起來。

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每天無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費者,積極有用,才是人生的創造者。

人的心地是一漥田,土地沒有播下好種子,也長不出好的果實。

知識要用心體會,才能變成自己的智慧。

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有謙虛才能建造美滿人生。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好人。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腳走好路。

口說一句好話,如口出蓮花;口說一句壞話,如口吐毒蛇。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會沾上一兩滴。

說人是非,傷人傷己,好話要多說,是非不要提。

靜坐常思已過、閒談莫論人非。

要批評別人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

不要把能說話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上。

心要常常保持快樂,就必須不把人與人之間的事當成是非。

是非當教育,讚美當警惕。

發脾氣對內對外都是煩惱,對內是指自己生煩惱,對外是指困擾他人。

對人要寬心,講話要細心。

謊言就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外表美麗,生命短暫。

將嘲笑視同啟發,把諷刺當作激勵。

甘願做 歡喜受 盡多少本分 就得多少本事。

用心看 用心聽 用心做 終身都受用。

會善用時間的人 時間如鑽石 不會善用時間的人 時間如泥土。

現在分分秒秒的付出 就是 未來點點滴滴的收穫。

自己吃飯才會飽 自己做的工夫才會勞靠--多做多得 少做多失。

懶惰的人最貧窮--心不專 念不一 做事難以成就--健全雙手不做事。

等於沒有手的人--任勞容易任怨難 耐苦容易耐煩難。

認真學習要用到 赤子的真誠。

駱駝的耐力 獅子的勇猛--做事要用心 不操心 不煩心。

頑鐵要成器 必經洪爐燒。

千錘又百鍊 人亦復如此--口說好話 心想好意 手做好事 腳走好路。

手心向下是助人 手心向上是求人 助人真快樂 求人真痛苦。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 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

自造福田 自得福緣 知福惜福 再造福。

說好話如口吐蓮花 說壞話如口吐毒蛇。

對人要寬心 講話要細心--常常毀謗他人 等於破壞自己。

話多不如話少 話少不如話好--脾氣不好嘴巴壞 心地再好不算好人。

一言為重 千言無用 言重則信重 信重則有大用。

謊話像盛開的鮮花 外表美麗 生命短暫--信心 毅力。

勇氣均具足 天下無難事--心不難事就不難 恆心如滴水穿石。

可以突破萬難--我們要克服困難 不要被困難克服。

小事不做大事難成 做難中難的事 才是人上人。

不要輕視簡單不起眼的事 複雜困難的事 是許多簡單的總和。

不求事事如意 只求增加信心和勇氣--有心走路 不怕路遙遠。

有心精進 不怕達不到目標--成功是優點的發揮 失敗是缺點的累積。

人多 力大 福就大--有心就有福 有願就有力。

願要大 志要堅 氣要柔 心要細--不要小看自己 人有無限可能。

做該做的事是智慧 做不該做的事是愚癡--愛山 愛水 愛惜地球。

資源--疼惜大自然 人人都平安--種樹不忘護樹。

放生不如護生--為了趕上流行 常常更換東西 造成垃圾問題 就是消福。

一件東西能充分利用 它的生命價值才存在。

緣化的手 慈悲的心 共同做大地的園丁--環保小小兵 垃圾變黃金。

愛護身邊物 惜福且知足--白紙黑字念再多 不如身體力行做一遍。

地球供我們居住 供應我們資源 我們要感恩她 珍惜她。

身體污泥用水清洗 心靈汙垢用智慧之水消除。

要自愛 才會人見人愛--時時面帶微笑 要別人笑 自己要先笑。

為人處事要小心 但不要小心眼--理直要氣和 得理要饒人。

原諒別人 就是善待自己--學點頭 學低頭 不要學拳頭--看別人不順眼。

是自己修養不夠--每個人都能縮小自己 大家空間就變大了。

君子量大 小人氣大--生氣是短暫的發瘋 會醜化了自己。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 來懲罰自己--有智慧的人欣賞別人的優點。

沒有智慧的人專找別人的缺點--太陽光大 父母恩大。

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 一是孝順 二是行善--孝順父母的孩子最有福。

真正的孝順 只是聽話還不夠 必須和顏悅色 令父母歡喜。

孝順就是讓父母安心--自愛是報恩 付出是感恩--孝順父母要有恆常心。

感謝父母天地 每天平安歡喜--生日是母難日 應該做有益社會人群的事。

以報父母養育之恩--多做好事就是報父母恩。

對父母要 知恩 感恩 報恩--父母是堂上活佛 能孝養父母 就能得福報。

普天三無 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 普天下沒有我不相信的人。

普天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愈貪求 心中愈不滿足 能知足就會快樂。

有感恩心就沒有敵人--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

幫助別人 就是感恩心的落實--小事善解 大事包容 事事要感恩。

見人成功或行善 要歡喜讚歎--待人退一步 愛人寬一寸--忍一口海闊天空。

爭一口氣禍事臨頭--別人罵我 不諒解我 毀謗我。

要感謝他考驗我的修養--對不可理喻的人 要憐憫他 包容他 教導他。

要做一個能包容的人 不要做一個被包容的人。

在群體裡做事 必須心無所求 才會做得很歡喜。

寧靜最美 安定最樂--心美 看什麼都順眼--簡單就是美 合宜就是莊嚴--說話輕聲細語 就是美--人要有禮節 形態才美得起來。

原諒別人是美德 原諒自己是損德--要求別人完美 不如 先要求自我的完美。

欣賞別人 就是莊嚴自己--人性之美 莫過於誠 人性之貴 莫過於信。

以好心看人 人人都是好人 以壞心看人 人人都是壞人--整體的美。

在於個體的修養--什麼是最美的臉? 帶著微笑的臉孔最美。

發脾氣是短暫的發瘋。
Giving vent to anger is temporary insanity.

我們對生命無所有權,只有使用權。
We do not have a claim on our life, but only the right to use it.

皺眉和微笑都是一個動作表情,何不微笑?
A frown and a smile are both possible. Why not smile?

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順,二是行善。
There are two things in life that cannot wait, fulfilling filial piety and doing good deeds.
 
對父母要知恩、感恩、報恩。
Recognize, appreciate and repay your parents' love.
 
一個人不怕錯,就怕不改過,改過並不難。
One should be afraid not of committing mistakes, but of not correcting them. It's not difficult to correct mistakes.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
Include me when doing good deeds, exclude me when doing evil deeds.
 
閒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
An idle man has no pleasure, a busy man has no time for dispute.
 
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
To change yourself is to save yourself, to influence others is to save other people.
 
犯錯出懺悔心,才能清靜無煩惱。
Only through repentance of one's sins will one achieve tranquility and relief from worry and anxiety.

做人固然不應將自我看得太重,但也不要看輕自己能力。
Do not think too highly of yourself, and yet, never underestimate your ability.
 
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腳走好路。
Speak good words, have good thoughts, do good deeds, and walk the right path.
 
口說一句好話,如口出蓮花;口說一句壞話,如口吐毒蛇。
Good words are like lotus flowers blooming on lip; Bad words are like poisonous snakes hissing out from mouth.
 
人性之美,莫過於誠;人性之貴,莫過於信。
The beauty of humanity lies in honesty. The value of humanity lies in faith.

施比受更有福。
To give is better than to receive.

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樂,求人痛苦。
We help others with our palms down, and we ask for help with our palms up. Helping brings happiness, begging brings pain.

甘願做,歡喜受。
Be willing to do, be happy to bear.

心中長存善解、包容、感恩、知足、惜福。
Always bear in mind the following virtues: understanding, forgiveness, gratitude, contentment, and treasuring your blessings.

做該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該做的事是愚癡。
To do whatever should be done is wisdom, to do whatever should not be done is ignorance.

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Our greatest enemy is probably not others, but ourselves.

要比誰更愛誰,不要比誰更怕誰。
Let us compete with who is more loving, not with who is more feared.

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We can never improve if we always make excuses for ourselves.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One who constantly looks down on others reveals his lack of moral cultivation.

盡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
The more effort you put into your work, the more ability you gain.

屋寬不如心寬。
It is better to have a generous heart than a spacious dwelling.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Getting angry is actually punishing ourselves for the mistakes of others.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A person's happiness stem not from how much he owns but from how little he complains.

並非有錢就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
Money does not necessarily bring happiness. A person with a clean conscience is at peace most.

要批評別人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
Before criticizing others, consider whether we are perfect and without fault.

小事不做,大事難成。
If we are unwilling to do little chores,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accomplish great things.

時時好心就是日日好日。
By maintaining a good heart at every moment, every day is a good day.

慈悲心即是清涼地。
A compassionate heart is a clear and cool place.

慈是「與樂」,就是給與一切眾生快樂。
Mercy is "giving happiness", giving all living beings joy and happiness.

沒有數字的代價即為「無量」。
In the same way that a value without a figure is a "limitless amount".

不辭勞苦的付出便是「大慈悲」。
Not counting the effort one puts out is "great compassion".

付出勞力服務,又服務得很歡喜便叫做「喜捨」。
To give one's labor and service happily is more than "joyous giving".

傷在他身,痛在我心。
The injury is on their bodies, the pain is in my heart.

不要封閉自己。你要先愛別人,別人才會愛你。
Don't close yourself off. You should love others first, and then others will love you.

唯有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縮小自己。
Only those who respect themselves have the courage to humble themselves even more.

人能和則是非不生。
When people can live harmoniously together, there is no dispute.

人都是求「有」,什麼叫「有」呢?有就是煩惱。
Everyone seeks "to have". What is "to have"? It is to have worries.

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A gentleman is like water, which takes the shape of the container into which it flows. He is comfortable in any situation.

死掉過去的煩惱心,生出今日解脫的境界。
Forget the worries of the past and be free today.

把心胸放開,自然就可斷除煩惱。
If you broaden your mind, you will naturally stop worrying.

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Cultivate your own field of blessings and reap your own good fortune.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When your suffering is finished, fortune will come ; when your blessings are used up, misfortune will come.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If you have a bad temper and a foul mouth, then no matter how good your heart is, you are not a good person.

大錯誤容易反省,小習性不易除掉。
It is easy to think about one's big mistakes, but very hard to get rid of small bad habits.

要學得「平常心」。
Learn to have a steady mind.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
Intentions beget blessings, vows beget strength.

Monday, February 25, 2008

算術魔術


背對著月曆(任何一個月),邀請對方將四方格內四個日期的總和告訴您,您便能馬上猜出方格內的那四個日期。

例如:四方格內的四個日期是3、4、10、11
總和: 3+4+10+11 = 28

然後,以總和除以4再減4即是四方格內中左上最小的日期 (即28/4 – 4 = 3)
最小日期加1即是右上日期 (即 3+1 = 4)
最小日期加7即是左下日期 (即 3+7 = 10)
次小日期加7即是右下日期 (即 4+7 = 11)

很準喲!看試試!

Friday, February 22, 2008

標點符號(笑話)

Happy Friday!

老王規定其兒子每天要記日記,某天晚上他抽查兒子的日記。他查完日記後,對兒子的母親大發雷霆。其妻莫名其妙,要求老王說明原因。

他憤怒地打開兒子的日記攤在桌前,其上歪歪扭扭地寫着:

「今日陳叔叔來我家玩媽媽,說做完作業後,可以吃點心。然後,陳叔叔誇我作業做得好,於是叔叔抱起了我媽,媽叫叔叔小心一點,之後叔叔又親了我媽媽,也親了我奶奶,也親了我。」

妻大怒,斥問兒子,兒子哭道:「是我把標點點錯了,……應該是:今日陳叔叔來我家玩,媽媽說做完作業後,可以吃點心。然後,陳叔叔誇我作業做得好,於是叔叔抱起了我,媽媽叫叔叔小心一點,之後叔叔又親了我,媽媽也親了我,奶奶也親了我。」……

靠!

用汗水代替口水

UMUCUMUCUMUCUMUCUMUCUMUCUMUCUMUCUMUCUMUCUMUC

英國詩人布雷克:『光會想像而不行動的人,只是生產思想的垃圾。成功是一把梯子,雙手插在口袋裡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曾經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賽珍珠說:『我從不等待好運的來臨。如果你一味等待,就不能完成任何事情。你必須記住,只有動手才能有所獲得。』

你還在等待好運從天上掉下來嗎?別再做夢了!趕快行動吧!

有位學問高深的窮教授,和一位文盲同住在一間破舊的公寓裡,儘管兩個人的地位懸殊、學識、性格都有天壤之別,但兩個人卻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想儘快富裕起來,脫離貧窮的生活。

每天晚上,教授在感慨自己懷才不遇之餘,都曾翹著二郎腿大談他的致富經,而文盲則靜靜坐在旁邊,虔誠地聆聽他的發財構想。

他非常欽佩教授的學識與智慧,每天專心聽著教授的理論,後來便開始照著他的致富方法去實踐。

幾年之後,這位文盲真的成為一位大富翁,然而,這位滿腦子構想的教授,卻仍依舊住在破公寓裡,每晚空談他的致富理論。

從這則小故事中,我們知道,理論固然重要,但是再好的理論,如果沒有訴諸行動也是枉然。

許多人也常常過著這樣的日子,老是喜歡空談理論,大談夢想、未來,卻不肯把花在嘴巴上的言詞化行動。

我們不是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或是『要怎麼收穫,先要怎麼栽』嗎?唯有採取行動,援用你的理論,把口水變成汗水,把夢想變成汗水,夢想就不再是空想。

人喜歡癡心妄想,總是等待著幸運從天上掉下來,或是光說不練,等待著別人成功之後會拉自己一把。

人對於自己的一生當然必須有美好的憧憬,但是,這種憧憬是不可能靠著空談和等待而實現的,殊不見,最後功成名就的人,都是付出行動解決問題的人,他們照著正確的原則掌握主動,做了需要做的事件,並完成工作目標。

千萬要記住英國詩人布雷克的叮嚀:『光會想像而不行動的人,只是生產思想垃圾。成功是一把梯子,隻手插在口袋裡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心得感想】

的確我們有的時候只會想說反正還早我們明天再做再完成,又或者是想說改天再去努力,還是說只想要有所收穫跟成果,但是從未想到自己的努力是否就真的夠了嗎?

還是說光是在想卻不願去實現,然後就只有抱怨跟感嘆,我們以前的文章中有一條:學而不思則枉,思而不學則岱他的意思是說,有的人不去思考而只是傻傻的去做,是不會有效果的;反之,如果說只是去想去思考卻不去加以實踐,那也是枉然,也是沒有用的意思。

所以除了要去思考學習之外,也該身體力行才能夠有所效果,我想成功的果實也就可以快快萌芽了。

UMUCUMUCUMUCUMUCUMUCUMUCUMUCUMUCUMUCUMUCUMUC

遺願

李孟 編譯

亞歷山大是一位偉大的國王。在征服了許多王國勝利返回的途中,他病倒了。此刻,佔領的土地,強大的軍隊,鋒利的寶劍和所有的財富對他來說都毫無意義,他明白死神很快會降臨,他已無法回到家園。

他對將士們說道,"我不久將離開這個世界,我有三個遺願,你們要完全按我說的去執行。" 將士們含著淚答應了。

"第一個遺願是,我的棺材必須由我的醫師獨自運回去。"亞歷山大喘了口氣,繼續說道:

"第二, 當我的棺材運向墳墓時,通往墓園的道路要撒滿我寶庫裡的金子、銀子和寶石。"

亞歷山大裹了裹毛氈,休息了片刻,"最後一個遺願是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

聚集在他身邊的人都很好奇,但沒人敢問為什麼。

亞歷山大最喜愛的將軍吻了吻他的手說,"陛下,我們一定會按您的吩咐去做,但您能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嗎?"

亞歷山大深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我想要世人明白我剛剛學到的3個教訓。我讓醫師運載我的棺材,是要人們意識到醫生不可能真正地治療人們的任何疾病。面對死亡,他們也無能為力。希望人們能夠懂得珍愛生命。第二個遺願是告訴人們不要像我一樣追求金錢。我花費了一生去追求財富,但很多時候是在浪費時間。
第三個遺願是希望人們明白我是空著手來到這個世界的,而且我空著手離開了這個世界。"

說完他閉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Thursday, February 21, 2008

受用佛法

「受用」與「利用」佛法
  
我們接受佛陀的教育,自己終身受用後,還要運用智慧「感化」他人,令他人亦能同我們一般受用佛法;要令自他「受用」,而不要只是「利用」佛法去「教」人。大家應該要知道,「受用」和「利用」不同,「教」和「感化」也不一樣。

「利用」是把佛法當成工具,為了自己的名與利,因此對大眾講說佛陀的教法,目的是為了讓大家認為「我很會說法」,但這並不是佛陀的教育。佛法,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受用,若只是「利用」,佛經怎麼記載,人就怎麼讀、怎麼說、怎麼分析,只是把佛法當成工具,用過後就和自己沒關係了,這樣實在很可惜!

佛陀給我們這麼多好的教法,自己應該先自我受用,這叫做自覺。自己受用後,才能真正從內心有所體悟;內心若有體悟,面對人事物就沒有得失煩惱。假使只是知道很多法,卻沒有用在自身上,一旦遇到人我是非,還是會起爭執、計較,心中還是充滿煩惱,這就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

我們所追求的,是將佛陀的教育用在自己身上,行於日常生活中,用於待人接物裡。無論人與人之間有著怎麼樣的計較,自己的心要很清楚,不要讓心迷失在人我是非裡。

《靜思語》說:「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讚歎別人就是莊嚴自己」。人與人之間難免有計較、有是非,當境界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應該以《靜思語》自我警惕。如果是自己的錯,要趕緊向人認錯;若自己沒有錯,就不要計較。

別人的錯不要放在心中,自己的錯要趕緊懺悔,懺悔則清淨,若能這樣,就是自己能受用佛法。能身體力行,是自覺;能言教、身教平行,就能感化人,也就是「覺他」,要感化人還是要從自己先做起。

心不離道,念念精進,這就叫做分秒不空過。將佛陀的教法時時放在心中,對人對事總以慈悲相待,令人快樂,為人拔苦。這樣的人生,才是在人群中發揮良能、有效用的人生,這就是我們在修行道上要追求的智慧與慈悲。

Wednesday, February 20, 2008

幸福是一種快樂的心境

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求」--米蘭.昆德拉
 
幸福不就是一種心境嗎? 想到幸福,就覺得是一種幸福。
 
它和快樂就像是連體嬰,卻別具另一番幽雅的靜態風味,如果快樂像太陽,那麼幸福就似春風,吹拂著人們全身舒泰,那種感覺,很美、很真、很靜。  

幸福常常藏在許多小事物中,多半時候,那是一種觸及心靈深處隱密角落的悸動,小小的悸動,卻泛出甜美的感受,於是,幸福的滋味便溢了出來。
 
它常常是我們童年時的憧憬,年輕時的理想,中年時的願望,以及老年時的盼望。

也許,我們從不曾對任何人說過,只是悄悄地鎖在心底,一旦那個私密的願望實現時,啊!幸福感立即如泉湧般充滿胸臆。
 
幸福其實是很私密的,很個人的一種心靈甜蜜的感覺,它可能是一個願望的完成,也可以讓夢想成真,或者是小小想法的滿足,有人天天山珍海味卻味同嚼蠟,有人吃一碗陽春麵,就覺得好幸福,重點不在於物質本身的好壞,而在於心境。
 
幸福,不就是一種心境嗎?
 
當你覺得生命中的幸福能量正逐漸消失時,你就要隨時補充,讓自己永遠是幸福的發光體。

【心得感想】
的確,對幸福的看法是因人而異
有人吃一碗陽春麵,就覺得好幸福,重點不在於物質本身的好壞,而在於心境。
幸福,不就是一種心境嗎?

Tuesday, February 19, 2008

放手更能讓他長大

文/吳淡如

放手是一種對別人獨立生命的尊重

為人父母, 為人主管, 為人長輩,.......一起分享這篇文章~~~~

感情關係裡,有宿主,才有寄生蟲。

宿主的營養愈來愈缺乏,寄生蟲還會怪宿主供應差。

愛他,就請不要「無微不至」地照顧他,讓他變成寄生蟲。

網友傳了一個笑話給我:聯合國出了一道題目,請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對於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結果,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小朋友會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非洲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糧食」。

歐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短缺」。

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請」。

美國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其他國家」。

亞洲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自己的看法」。

我看了之後,苦笑了很久。

我覺得創造出這個笑話的人真有程度,這確實是一針見血的諷刺:我們確實從小都不知道什麼叫做「自己的看法」,多數人總要掙扎很久、糊塗很久,才發現,啊,原來我活的人生「好像不是」我要的人生---

我也常碰到在戀愛、工作的選擇上,為了長輩的「反對意見」痛苦很久的人。我會問他:「那你自己的看法是什麼呢?」

我總發現,他們痛苦的原因,並不全因為別人的反對或逼迫,而是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很多人活到七老八十,還是成天聽著東家長西家短,把自己弄得心煩意亂;或者寧可求神問卜,就是不敢自己做決定。

有自己看法的人少之又少,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要求「乖寶寶」的社會裡,為了方便管理,我們從沒被訓練成有主見的人。

「太有主見」總被當作負面批評。
「好乖」一向是大人對小孩的最佳讚美之詞,只要有耳朵就好,嘴巴最好也只用來說「好」。

就算是所謂「小時候很叛逆」的人,也未必有自己的看法。

往往只是覺得「大人這樣說是不對的,我就是不從」,因為反抗而走上的道路,常常是「明知這樣也不對,卻糊裡糊塗地往歹路走」,也一樣不是出於自己的意願。走上歧途,都說是「被壞朋友帶壞了」。自己的看法,來自對自己的信心。

不久前,我訪問了一對父子檔,父親是電子行銷界相當知名的總經理,他的兒子十九歲時自己創業當了總經理,目前公司的營業額也相當穩定;我對這個「年輕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回答問題時眼神堅定、條理分明、很有創見。

我忍不住問他的總經理爸爸:兒子這麼優秀,是怎麼培養的呢?爸爸的臉上難掩得意地說,他向來鼓勵兒子說出自己的看法。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就會把身為老闆遭遇的困境拿出來跟兒子討論,要兒子說出自己的意見:如果你碰到這個難題,你會怎麼辦?

兒子的看法,雖然未必成熟,但有時神來一筆,也會幫他解決一些想不通的問題呢。

他說:「我最欣慰的不是兒子創業成功,而是我們父子互動良好。

我很欣賞他,遇到困難時,他總有自己的一套。」

很多企業家都以威權教育下一代,孩子有意見也不能說,儘管家族事業再成功,父子間的感情常只停留在「表面工夫」。

這位總經理的父子情深,讓我深覺感動。你也一定很羨慕這種父子關係吧。

這位父親很有遠見,他知道: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才會有真正的自信心---我們不會天生就有自己的看法,也不是生長在一個「鼓勵你有看法」的家庭; 要有自己的看法,只能靠自我的對話練習:遇到人生的選擇題,先問問自己:到底我有何看法?不要急著問別人。

當然,「自己的看法」必然要有支持它的後盾, 那就是:承擔失敗的堅強與自我負責的勇氣。

再來看看這個可能發生在你我周遭的「e世代幸福小孩」的例子。

芳瑜自小成長過程,倍受父母呵護,從來沒有單獨離開家。

高一暑假,她加入學校的遊學團到加拿大遊學,她每天欣喜地等待著這一小段獨立生活的來臨,沒想到母親的歇斯底里症狀卻和她的開心成正比。

「她連衣服都不會洗,自己根本沒法照顧自己--沒有我跟在她身邊,該怎麼辦?我去問問學校,看媽能不能跟著去……」

芳瑜的好友也都加入這個遊學團,芳瑜並不孤單。

母親的提議當然讓芳瑜很倒胃口,但還好學校的答案是,父母即使要隨行,也不能夠像四九、銀心一樣跟著梁山伯與祝英台住在一塊兒。

也還好芳瑜的母親是個公務員,沒有那麼長的假期可以隨侍左右。

「啊,糟了,糟了。我看你還是不要去好了,你看,」在臨行前幾天,母親一邊看報一邊大聲喊叫,「有一個女生,到加拿大去遊學,結果被謀殺了,好恐怖,我看--那邊的治安並沒想像中的好,不要去算了……」

芳瑜說,全世界都有人被謀殺,她在台灣也可能被謀殺。

結果,和媽媽吵了一架。媽媽覺得芳瑜變叛逆了,更找上學校的輔導老師。幸好輔導老師滿了解其中的奧妙,芳瑜保證自己一定會萬分留意自己的安全,而且在行前把媽媽的叮嚀白紙黑字寫下來,讓媽媽放心,終於順利成行。

回來之後,也讓媽媽覺得,放手,使孩子變成熟了,更懂得體諒,不再只是飯來張口的小女孩。

這算是個溫馨可愛的例子:放手不是失職,而是讓依賴者成長的必經階段。


怕他羽翼未豐,怕他自己飛不好,是一向扮演「照顧者」的人最大的憂慮。但如果一味的擔心,一直不肯領會他遲早有一天必得要長大的事實, 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就會變成恆久的宿主與寄生蟲關係,本來是共生,後來卻因太緊緊相繫,變成共毀。

演變成共毀關係,只會令人頭痛,一點也不溫馨可愛了。

共毀關係,常在親密的人之間不經意地無奈形成。有個女性朋友新婚,怕寡母獨居寂寞,很有心地將她接到自己的家中住,沒想到這位岳母動不動就進女兒、女婿房裡,屢勸不聽,有回女婿正在換衣服,岳母大剌剌地推門進來,赤條條的女婿被嚇得魂不附體,岳母也還見怪不怪地說:「哦,沒關係,我什麼沒看過?一家人嘛……」

小夫妻當然沒能相處得太好。

妻子已經習慣母親鉅細靡遺的照顧,然而新婚丈夫卻怎麼也消受不了,不久就離了婚。

岳母比女兒還激動,大罵女婿沒良心,並不知道自己惹了多少禍。丈夫離開了,女兒當然也埋怨母親, 為什麼只要有媽媽介入,她的感情從沒好下場?

這可不是「罕見案例」。

當事人如果換成婆、媳與夾心餅乾的丈夫,相信每個人家隔壁就能找到現成的例子:因為不肯放手,所以不懂分寸,故意聽不見聲音。

這些家庭糾紛如何解決?真的很難。

放手是一種對別人獨立生命的尊重。

Monday, February 18, 2008

敢想、敢要、敢得到

在南投縣山區鄉下,有個小孩名叫阿潭,他三歲時罹患小兒麻痺,從此無法站起來走路;他像一隻鱷魚一樣,用胸部貼在地上爬行,所以他的膝蓋、小腿、腳盤經常磨破、流血,也留下許多疤痕。

到了七歲,爸爸才教他用兩隻手,拖著鞋子走路。你可以想見,當阿潭用手拖著鞋子走路,別人一定都會用好奇的眼光看他,但阿潭總是不自卑,而以點頭、微笑面對。

七歲,原本是孩子上小學的年齡,可是媽媽擔心他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欺負,所以沒讓他上小學唸書。直到九歲時,熱心的校長才建議買一部三輪車,拜託全校同學幫忙推阿潭去上學。可是,遇到下雨天怎麼辦?在傾盆大雨中,三輪車陷在山區泥沼中,進退不得啊!同學都先走了,阿潭的眼淚和雨水一直流、一直流,大姐也在一旁抱怨。

然而,皇天總是不負苦心人,六年後,阿潭從西嶺國小以第一名成績畢業。不過,問題又來了,山區沒國中啊!阿潭問爸爸:「以後我該怎麼辦?」爸爸也去請教很多人,有人說:「叫他去擦皮鞋啦!」也有人說:「去學刻印章啦!」甚至也有人直接說:「這孩子是個『廢人』,不用再唸書,也不必去學什麼手藝,乾脆拿個盤子給他,叫他去車站,趴在地上當乞丐,人家就會丟銅板給他?」

可是,阿潭聽了,難過得跑到樹下大聲痛哭—「不,我不要當廢人,我不要當廢人,我不要當乞丐……」

後來,國小旁邊蓋了一所國中,阿潭高興得哭了好多天;他深信,上天聽到了他的祈求,老天絕不會放棄他的。也因此,阿潭更加努力用功唸書,三年後,也以第一名成績從鳳鳴國中畢業。
真的,天助自助者!只要自立自強,敢向命運挑戰的人,就是巨人!

阿潭說:「遇到困難時,我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被打倒!」

阿潭,名字叫做「劉大潭」,他後來又唸了台中高工、逢甲大學機械工程系,也都是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他的堅定信念和毅力,就像「感恩的心」這首歌的歌詞一樣—「我要向蒼天說,我絕不認輸!」

在求職過程中,劉大潭曾經被一百多家公司行號拒絕於門外,甚至被警衛趕出來,但最後終於有一家工廠願意「試用他」。於是,劉大潭努力工作、不計較酬勞,也免費加班;當別人設計東西都只畫出一種方案時,他就加班設計出五、六種方案,提供老闆圈選。也因這種用心、認真的態度,獲得老闆賞識;也因此,阿潭從組長、設計課長,一直升到研發部經理,薪水是全工廠最高的。

後來,劉大潭在書法班認識了一位漂亮、有才藝的女孩,當然,女孩的父親說什麼也不願讓女兒嫁給一個「用手走路」的人。然而,劉大潭鼓起勇氣,恭敬地向「可能的老丈人」說:「我除了腳不方便之外,我身體健康,品德操守及責任感都很好,設計課長的薪水也很穩定,最重要的是,我很愛您女兒……」丈婿一夜的懇談之後,丈人終於點頭答應了。

如今,劉大潭有了貌美如花的太太,也有了三個可愛的美麗女兒。而且,劉大潭也自己創業,成為「速跑得機械公司的董事長」。

劉大潭說,十五年前,他曾經「爬進」汽車展示場,現場的五、六名業務員一看到他,都紛紛走避,怕他可能是來化緣、要錢的。這時,劉大潭向一名小姐說:「我要買車!」可是,還是沒有人願意理他,只在一旁竊竊私笑。

隔一天,劉大潭再度「爬進」了汽車展示場,但他也請銀行經理提領「六十萬現金」過來,把鈔票放在桌上;此時,所有業務員都看傻了眼,急忙客氣、畢恭畢敬地泡茶、端咖啡過來。

付完錢之後,劉大潭拿出手提袋內的工具和零件,把鐵條用螺絲起子安裝在油門和腳煞車上;這時,只要「用手」就可以操控油門和煞車。三十分鐘之後,劉大潭就把車子開走了,而現場六、七名的業務員,人人瞠目結舌、錯愕不已!

二十年前,劉大潭看到電視新聞中,報導七、八個大學生在火災中被燒死,很心痛。一天,他看到一隻蜘蛛從葡萄棚上滑下來,就立刻衝回家,設計出蜘蛛高樓緩降機,吊在窗中測試,效果很棒!他申請專利,立刻就被核准了;後來,被派出國比賽,也得到金牌。

又有一天,他看到連戰先生到圓山飯店開會,被困在電梯裡兩小時;於是,他又發明「在停電或電梯故障時,可以安全下降到一樓」的安全電梯。這個發明,又很快得到專利和金頭腦獎。

您知道嗎?劉大潭先生的發明不計其數,但他說,他這一生中做得最好的是「廢物利用」!原本,他的身體已經殘廢,但他堅持「看好自己」,也絕不放棄,並充分利用剩餘的頭腦和雙手,也因此,他成為一名頂尖的發明家!他曾經榮獲「全國發明展第一名、金頭腦獎」,也拿下「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牌」、「德國國際發明金牌」、「國科會十大傑出科技人才獎」、「文復會科技總統獎」、「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同時,他更是全球第一位「身障發明家」!

心靈小啟示

劉大潭先生說,這幾年,他得到的金牌已經超過「一公斤」,獎金超過兩百萬;他的人生目標,是「金牌五公斤、獎金五百萬」。

一個曾被嘲笑、歧視、看不起的人,他永遠不放棄自己,因為,他知道,他已經是腳殘廢了,沒有退路了;假如自己不再奮發圖強、加倍努力,他怎能會有璀璨的明天呢?所以,我們也一樣,都要向蒼天說:「再多的困難,我絕不認輸!」

因為,「命運不是天生的,命運也是不會遺傳的」;命運,是可以逆轉、可以創造的!我們都要挑戰命運,因為,「勝利總在堅持後!」

一個人只要「敢想、敢要、敢得到」,老天一定不會虧待我們的,祂一定會賜福給用心、認真和鍥而不捨的人。

所以,「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他的高度。」雖然劉大潭先生的腳殘廢,但是他的心是火熱的、跳躍的、積極的,也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超人」啊!

Friday, February 15, 2008

SQ

SQ——快樂智能

文/陳艾妮(作者為親職教育推廣者及知名作家)

SQ強調的不是「情緒管理」,
而是情緒享受、情緒接納,
但最重要的是,
每一個情緒來時要清清楚楚地觀照它,
然後有頭有尾快速地解決掉,
要很快地從任何情緒中走向Smile



什麼叫「SQ」?我發現大家對SQ的解釋竟多達十種版本!有人以為是Sex,還有人以為是Success、Sleep、Sorry,甚至還有人說是Skin!

我想,大家或許是「對號入座」:將「S」解釋成什麼,就表示他的價值觀是什麼。所以老覺得有歉意的人的人就會說是 Sorry ,睡不好的人就會想成 Sleep ,老是想「那件事」的人就會說是 Sex ,想成功的人就說Success。其實,我講的S很簡單,就是Smile——快樂嘛!

IQ、EQ都變成評斷人的「標籤」

現在常有人這樣問我:「艾姐妳是什麼血型?我是O型,妳呢?」他們大概是想預測和我能不能搭配、合得來。我就回答說:「你是O型,我是『三角型』、『鑽石型』!」

還有人問我:「妳是什麼座?」因為我已經結婚了,所以我就說我是「太座」或「博愛座」。

我覺得很奇怪,現在的人一見面就要問人家是什麼學歷、血型、星座?又問人家IQ多高、EQ好不好?這些真有那麼重要嗎?

倒是現在我來這裏演講,有沒有 Simle ——SQ——大家可以立刻感覺得到,各位今天聽了演講回去之後有沒有 Simle,才是最重要的東西。我覺得台灣人或者說是現代人實在很辛苦,為了IQ這種事情,已在不知不覺中連小孩都感到焦慮。

我們有沒有注意到馬路上的小學生、上幼稚園的小朋友也已經笑不出來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父母整日要求他的IQ,以成績來論英雄,根本沒有注意到小孩為了IQ已經變得像笑不出來的「ET」了。我覺得,其實ET這部片子根本就是攸關人類前途的預言:若我們繼續整天面無表情地坐在電腦、書桌前,久而久之,四肢縮小,只有頭部、眼睛很發達,不就和ET沒什麼兩樣?

現在又流行談EQ。剛開始時,有好多人問我是否該演講EQ?即使在半年前預約好的場次也要求改講題,甚至說若題目改不了就穿插進去;理由是現在EQ很時髦,不懂EQ的人就落伍了。但我們作諮商的人知道它實際上的效果如何。有人向我哭訴,夫妻吵架,以前吵完就算了;現在夫妻吵完後,對方就丟本書說:「你要好好檢討一下。」此外,也有老闆找員工來談話,數落了半個鐘頭,最後還說:「你要檢討哦!你的不好。」

我就在想,讀書不好已經很慘了,在目前我們這樣的價值觀裏,是從小開始的夢魘。為了IQ已痛苦了二十年,現在又出現了EQ。本來我以為,EQ的提出是為了讓IQ不好的人能活下去的,現在EQ反而成了第二個標籤,那麼EQ與IQ都不好的人怎麼活?

所以我就很著急,怎麼可以吵完架或被責罵之後,還要被說EQ不好呢?我覺得人若盡了自己的本分,盡了夫妻的本分、盡到上班族的本分之後,他就是不會甜言蜜語、不擅長跟人群接近、相處,請問有罪嗎?所以我要大聲疾呼:不會讀書不是罪過!不會作人,你只要選對行業,為什麼一定要變成EQ高手?我輔導的個案中,有很多的人憂鬱症的傾向愈來愈強,就因為《EQ》這本書他看不懂,因為書裏說的是心理學、醫學、人格發展學等專業學問。

我的答錄機中常有在離婚、自殺邊緣的人留言。我在答錄機中的電話錄音中這樣講:「不管你的問題是什麼,『有生之日』就是生日,祝你天天生日快樂!請留言。」有一天,當我回家一按下鍵,有人就哭得說不出話;我心想問題有那麼嚴重嗎?只聽電話留言繼續說:「我是第一次聽到有人說「有生之日」就是生日,要天天快樂,而我已經不快樂很久、很久了……」

如何幫助這位太太?我當時思考著。用人格發展學看她小時候發生過什麼事?問題是,對一個快要自殺的人還用人格心理學,來得及嗎?如果來得及,當然可以慢慢進行;但對EQ與IQ都不好、處在人生關卡的人,你該如何救他?於是我便將原訂的一些計畫擺一旁,努力地思考這個問題。

我那時有兩本關於婚姻問題的書,都只寫到一半,讀者直抱怨為何遲遲不出?但我覺得,之所以想要解決婚姻、親子問題,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要快樂;假使不快樂,你能解決什麼問題?如果能快樂,老公不好就讓他去;小孩子成績不好,至少沒惡化就不錯了。所以還是先讓自己快樂吧!所以,我先完成《SQ——快樂智能》這本書,就因為這個原因。

過分強調IQ令人格扭曲

我看到台灣人有一個現象,就是「幸福而不快樂」,「成功卻沒有成就感」。今天的小孩子被捧得高高在上,可是對大人沒有好臉色!我們在馬路上、櫃台上都沒有見到SQ。有一次,我走進二十四小時的超商,就聽到有人說「歡迎光臨」,可是沒看到人;原來店員沒看著我,而是對著一大筒垃圾說「歡迎光臨」。

聽起來好像笑話,對我卻是刻骨銘心。因為我天天處理離婚問題,深知為何兩個相愛的人要從相愛、相怕、相恨到相害,原因便在於他本身有快樂的困難。他讓你不好過,必定是因為自己過得不好。

有一天,我在一個大飯店內作母親節的演講,那天是餐會形式,等講演完才用餐。我演講時都要求用無線麥克風,因為我喜歡走入群眾之中;當時我就走到餐桌之間演講。就在全場鴉雀無聲聽講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個聲音:「對不起,請讓一下。」我第一個反應當然是讓開,但我接著便想到:我從沒有在演講之間,而且大家都在聽講的時候碰到這種情形。回頭一看,有一個打扮整齊,也很認真工作的年輕侍者在倒開水。就因為我擋到他要倒水的位置,所以他叫我讓一下,不管時間、場合,只管把自己的事做好。全場的人就這樣看著他倒完開水,然後目中無人地走出去。這就是我所說的「ET」現象。

ET現象再加上為了EQ而變成的另一種人種,也就是魯迅在八十年前講過的「阿Q」。如果你拚命地希望變成完美的人,就像是ET加阿Q,會變成哪種動物?變成活在下水道的「忍者龜」。忍者龜在工作場合時,就像時下的年輕人一樣,面無表情;我用四個字形容:「目中無人」。他不是驕傲,而是只知作好事情就好,不會反應當下的時間、場合,這是因為我們過度強調IQ的結果。

從小父母只要求小孩只要把書念好就好,要不然就說:「再不用功就去當女工!」或「不用功將來追不到女朋友、沒飯吃」之類的話。父母只希望孩子坐在書桌前把書讀好,家事不用做、親戚朋友來不用打招呼,養成孩子除了讀書及本分事外,其他事一概不管的習慣。想想這種目中無人的人在職場上,將來離職時,他會怎樣離開?我當老闆娘時,我不怕管錢、管事,最害怕的就是管人,因為現在的新新人類離開公司時往往是不告而別的。

所以,當你常在報上看到,目前的社會男女,本來是自由戀愛,大家都很開放,分手時卻是又動刀子、又潑汽油、硫酸,比以前更慘烈時,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從小的環境只重視IQ,無法處理分手時對方的情緒。這些人以後如果結了婚,你就不必驚訝為什麼今天的婚姻問題這麼多了。

情緒不能被「管理」;只能被確認、被接受、被分享

因此,我認為我們應儘快從IQ與EQ中跳脫出來,大力提倡SQ。首先就是要求自己不可以對痛苦麻痹、不可以對煩惱忍耐、不可以再麻木。我曾在書中談婚姻問題處理,挑戰目前流行的婚姻及兩性關係,我不很贊成「溝通」與「瞭解」,完全反對「忍耐」與「包容」。

古人常說,夫妻要長長久久得靠忍耐,所謂「忍字頭上一把刀」啊!中古的婚姻要忍耐,上古的婚姻甚至更主張「吞忍」(台語)——不但要把痛苦忍下去,還要吞下去不能講出來。

但是,現在我還常聽到專家在輔導個案時,常勸案主要「忍耐」比較好,二十分鐘說了八次的忍耐!古人忍耐也就算了,現在還來這招有沒有效?

人,只要一忍耐就會麻木,全被悲傷、痛苦的情緒包圍。因為情緒是不能被「管理」的,情緒只能被確認、被接受、被分享,才能被處理,最後才能被享受。我曾在「親子三昧系列」書中挑戰主流的幼教觀念,包括「與孩子作朋友」及「自由、民主、平等」的觀念等,我都反對!我提出一個例子:台灣的父母如何去處理孩子跌倒?只要孩子一跌倒,媽媽便去「責備」地面,然後安撫孩子,帶他去麥當勞。中國人這種推諉塞責的毛病,從小就開始灌輸了,把責任推給別人?只要摔跤了就把責任推到地上,撞到桌腳就是桌腳不好,因為我們不懂得負責任。

我提倡從小教孩子EQ與IQ之前,應先幫他認識「什麼是情緒?」舉個自己的實例:我的女兒從小撞到桌腳,就會哭想要我安慰她,我只要看她沒什麼嚴重的傷,就先處理她的情緒,那比擦藥重要。我說:「請問陳小姐妳哭什麼?」她說:「我撞到桌腳了!」「那是桌腳撞妳還是你撞它?」「我撞它。」「那是誰的錯?」「我的錯。」人首先要知道是誰的錯誤。現在的父母只忙著帶小孩去麥當勞,好讓他不要哭,但他不知道他哭的原因是什麼。

同樣地,平常與父母爭執,夫妻吵架時,我們沒有得到一個訓練:「我到底哪裏不舒服?」我們不清楚自己為何發脾氣,找不出原因,不清楚是他的錯或自己的錯;最後會發現很多夫妻爭吵,到後來真正為何生氣已不記得了。當初的疑團像雪球一般愈滾愈大,可是當初可能只是小事情,就因為我們將情緒加以管理,就忍耐著不講出感受,終至爆炸。所以,絕對要很清楚自己的情緒。我提到過,如果現在失戀了,真的很痛苦,這時候不是找朋友玩三天,而是到海邊自己去哭三個鐘頭。假使跟老闆請一天假要在家痛哭,只要哭半天就會不耐煩了。所以說,一個人的情緒必須要確認它、擁抱它、發洩它、接受它。

然後,我接著問我的女兒:「既然妳撞到桌腳,是腳硬還是桌子硬?」「當然是它硬啊!」「所以現在是你痛還是它痛?」「當然是我痛啊!」「那就對了,所以你現在哭是很正常的。」順便告訴她煩惱憂慮傷心是對的事,因此應該哭,而且會哭很久,我就蹲下來陪她哭,而不是威嚇她不許哭。每個人的情緒一定要自己處理,別人最多只能分享。

當我女兒經過三個問題的處理後,情緒已經緩和了,接著我要教她馬上自己處理情緒。我說:「請問陳小姐,妳要哭十分鐘或五分鐘?」每次被我這麼一問,馬上哭得不那麼厲害了,因為這問題對她來說滿嚴重的。想了半天,她說:「我要哭三分鐘!」甚至是「八萬分鐘!」「好!那媽媽陪妳哭!」像這樣,當情緒來時都這樣地接受、擁抱、享受之後,過不了半分鐘,她自己就不耐煩地站起來說:「媽媽,我們去看卡通好嗎?」這是不是由她自己處理得很清楚了?

「釣魚人」的故事

所以SQ強調的不是「情緒管理」,而是情緒享受、情緒接納,但最重要的是,每一個情緒來時要清清楚楚地觀照它,然後有頭有尾快速地解決掉。目的在哪裏?要很快地從任何情緒中走向 Smile。我說一個老掉牙但也許還有人沒聽過的故事,希望它能陪你走一生:

有個人到海邊釣魚時,來了個聰明人跟他說:「你應該租條船到洋流經過的地方,就可撈更多的魚啊!」

釣魚的人緊張地問:「可是那麼多的魚要怎麼辦?」

聰明人說:「你真笨啊!你可以租個工廠做魚罐頭行銷全世界,變成大老闆啊!」

釣魚人說:「當老闆要幹什麼?」

聰明人說:「那你就會有私人飛機,可以飛到海島上悠哉游哉地度假啊!」

釣魚人問:「那我度假要幹嘛?」

聰明人又說:「你度假時可以拿罐啤酒,悠哉游哉地海邊釣魚啊!」

釣魚人很生氣地說:「那不就是我現在在作的事情嗎?為何你要叫我繞個大圈子,再回來做我本來就可以做的事?」

這說明了什麼?你本來就可以快樂,但你捨近求遠。今天我們所以活得很辛苦,就是因為我們太聰明了,都想高人一等,這就是我所說的「站著看電影」——看電影時,如果前排坐著的人想要站起來看,後排的人要不要站?結果大家全站起來了。看電影就像看人生嘛!人生本來是很有趣的事,但因為大家都要「站著看電影」,使得大家都很累。因為聰明人不能輸在起跑點上,所以很可能會踩著高蹺看電影,到時候也許他活得更聰明,但會更累,比現在更不快樂。

所以,請你一定要把釣魚人的故事永遠帶在身邊。如果你天天失眠、胃痛、不舒服,覺得自己作的事都是對的,那請你照鏡子時看看,如果連自己都討厭自己時,就不要怪別人不喜歡你。當你照鏡子時,你喜歡看自己嗎?只要喜歡,只要你有SQ,就別管IQ、EQ如何,至少你已經對自己的人生盡責。就怕將IQ、EQ兩件事當成目的來達成的人,那就會很吃力。

追求的「目標」與「目的」不能弄混

快樂是沒有條件的。我不相信有任何東西,比如博士學位、賺一千萬……是要你努力了二十年後,得到了以後才會快樂;如果那些東西是好的話,你今天就該笑得出來。如果你今天有SQ,那你今天追求什麼,我都舉雙手贊成。但如果你只是為了追求小小的「目標」而把「目的」——得到快樂——弄混了,那麼,那些IQ、EQ對你而言都只是殘暴的工具。

舉例來說,各位為了 IQ 在讀書生涯上奮鬥了二十多年,但三角函數如sin、 cos 等請問各位應用過嗎?我曾在科學園區演講時請教過一位博士,什麼時候會應用到這個數學的三角函數?他說:「你可以測出你現在站的位置與火星距離有多遠?」問題是,大部分的人都和我一樣,要知道與火星距離多遠幹嘛?我需要知道的是為什麼老公不和我說話?小孩子在外面抽煙為何不告訴我?近在身邊、直接就可達到的目的,我們在家庭與學校的教育中都沒有得到,只有學些大概會用到、但用到了也沒什麼好處的東西。

我覺得,對一般人而言,只要讓我們知道什麼是三角函數就夠了,其餘的時間,讓我們去研究一下什麼是好男人、好女人,這才是影響人一生最大的課程。但父母們就是「鞠躬盡瘁」地只要我們念書就好,但像影響人一生最大的如擇偶、處理婚姻、教育小孩、照顧自己的健康、讓自己快樂的事,教科書都沒教到。

「人可以不聰明、不漂亮、沒有錢、沒有名,但是不可以不快樂」

我並非說IQ、EQ不好,而是現在已經過度地人工化,因此我們反而沒有好好地檢視自己的SQ。在這裏我要提倡一個口號,希望大家可以一同響應,那就是:「人可以不聰明、不漂亮、沒有錢、沒有名,但是不可以不快樂。」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民主運動」。真正的「民主」是不管你智或愚、美或醜、貧或富,都有天賦的快樂和人權,而不是法律上齊頭式
的平等。

但問題在於,你有沒有自力救濟?在EQ、IQ如此發達的世界中有沒有顧好自己的SQ?答案往往是「沒有」。因為大部分的「忍者龜」都不自覺,甚至鼓勵自己要忍耐!以我的經驗,從大學畢業到結婚、生子、事業穩定、付清貸款,總想著「只要到那個時候就會好了」;直到四十歲以後才發現,「到時候」不見得會比較好,但肯定不好的卻是自己的健康。台灣人四十歲以前「用命換錢」,四十歲以後「用錢換命」,但換得回來嗎?所以,健康、快樂跟金錢、名利,如果不能兩者兼得的話,你將選擇哪個優先?

時下使SQ面臨死亡的頭號殺手是誰?有一個小學生壓力源的排行榜調查指出,第一名竟是「父母」!今天我們的SQ所以死亡,是因為父母出於善意卻正是高效率地扼殺小孩天生的快樂本能。你有沒有看過父母罵小孩:「沒事笑什麼!」但小孩其實是天生的快樂大師。比如我女兒,看到小花小草就直喊好漂亮,只要小小一個玩具就可以大喊「媽媽萬歲!」想想看,老婆作了二十年家事,老公有沒有喊「老婆萬歲」?老公辛苦地賺錢養家,老婆有沒有喊「老公萬歲」?差別就在於沒有SQ。為何SQ會不見了?因為從小就被扼殺掉了。

所以我們要趕快實行「SQ行動」:就是自我負責,依自己的體質去挑選出最適合你的行動。

「SQ行動」一:作讓自己快樂的事

我曾在書中列舉二十個SQ行動的項目。舉個例子,有一項是「去作讓自己快樂的事」。讓你快樂的事如果要附加客觀的、外在的、須別人配合的條件的話,就很難獲得快樂。如果你要得到博士學位才會快樂、貸款繳完才會快樂、兒子考上大學才會快樂……,這就是你到今天都不快樂的原因:因為你的快樂是靠別的條件、靠貴人的支持。其實,在能力範圍內能作到的事,這才是能讓自己快樂的事。

我發現,我們的SQ所以有問題,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及民族性覺得快樂是一種「禁忌」,所以我們才會擔心「樂極生悲」。因此,我們的不快樂其實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既然本能沒有了,那我們就要自己練本領,只要覺得快樂的價值高,今天就開始做。

或許會有人質疑:這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有什麼不同?這不是會造成大家的胡作非為嗎?我要再強調一次:SQ強調的是讓自己快樂的事,都是近在身邊、自己可作到的芝麻小事,只要不犯法、不妨害他人權益,何不馬上去作?像是吃塊起司蛋糕、痛快地睡它一覺,這些都是很簡單又不花錢的事嘛!凡是向外求,要設定一個目標的,都會離快樂的目的越來越遠。

我常說,真正的「婚姻暴力」或「婚變」,不是外遇出現,而是一結婚情人就變教官,檢查儀容、考核思想;繼而成了家庭法官,最後成了專管雜務瑣事的典獄長。這會使得相愛的人一起生活得好累。所以社會上最大的暴力,其實是我所說的「表情暴力」、「語言暴力」、「情緒暴力」,婚姻、親子關係都壞在這種壞習慣上。我在處理婚姻、親子問題時常碰到的,都是因為活在別人的生命中,等別人的回應所造成的不快樂。我要強調的是,人的快樂都是自己得到的,從來不是別人賞賜給你的;快樂一定是在今天,不在未來。

我要提醒我們的女性朋友,女人的人生雖不一定比男人好,但卻更長壽,原因是女人的SQ行動較便宜。女人可以因為小小慾望的滿足而快樂,而令男人快樂的門檻卻越來越高。所以SQ行動要「日行一樂」,「自得其樂」地作自己快樂的事。

「SQ行動」二:慎選行業

另外一項,就是要慎選行業。例如說,我認識以前中視的熊旅揚,她為了要上主播台,從中午頭髮吹好以後,就不敢隨便坐,一定要正襟危坐,也不會作出什麼不雅的動作,因為她很清楚:「我等一下要面對全國的觀眾。」她的行業要求她漂亮、優雅,自己就會愈漂亮、優雅。所以影歌星愈來愈漂亮,原因就在他天天要面對攝影機、照相機,告訴自己「我好美哦!」本來不怎麼美的,也會愈來愈美。但沒有SQ的人,如果際遇不好,就會感到愈來愈苦;愈苦人就愈難看,人難看就愈苦命。所以很奇怪,歹命的人就很醜,其實他原先不醜,就因為他的SQ麻痹。

所以說,你一定要慎選行業。如果你的職業會讓你每天早上出門時,很有壓迫感;辦公室裏面有「鬥魚」跟「大白鯊」,會令你很緊張,那你還是換個工作比較好。有些行業就是會讓人愈來愈笑不出來。當你身邊有「鬥魚」、「大白鯊」出現,你不要自認為是慈悲的社會義工,一旦你一腳踩進去,不但幫不了別人,還會被拖下水。一定要讓自己先快樂,快樂的人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SQ行動」三:小心地選擇自己的朋友及配偶

還有一項是:人一定要小心地選擇自己的朋友及配偶。有一種朋友是整天發牢騷的,你能幫他嗎?彼此講電話講三個鐘頭,老是習慣倒情緒垃圾,然後你又沒有能力去輔導他,兩個人泡在情緒垃圾堆裏「相濡以沬」,結果是「瞎子騎在瘸子背上」,兩個人一齊掉進陰溝。沒有能耐卻又老是接近脾氣壞、悲觀或老是講粗話的人,我們就會變得跟他們一樣。可是我們有沒有警覺?

尤其要提醒還未結婚的朋友們,要小心選擇你的配偶,要選擇SQ情人。對方的條件也許不太好,但是只要跟他見面心情就會愈來愈愉快,笑容也愈來愈多,「沒代沒誌」就會笑。外在條件也許很不合,但以後你們在一起的日子卻會很好過。相反地,外在條件非常好,但你們在一起卻非常緊張:「我要怎樣才能好好和他談話?」「我很害怕他變心哎!覺得我好像抓不住他……」這種人會給你幸福嗎?但很多人卻是婚前毫無警覺,飛蛾撲火地一頭栽進去。所以我要強調,一定要慎選身邊的好朋友及伴侶。

「快樂」是基本人權也是天賦本能

我還要用一句話來加強各位的印象,那就是江蕙在電視上講過的一句話:「你的肝若是不好,你的人生是黑白的。」只有肝好是沒有用的?如果你整天精神旺盛就找人家的麻煩,像人家的教官、法官的話。所以我要再加一句——陳艾妮說:「你的觀念若不好,你的人生是全黑的。」黑白的還好,全黑的才慘呢!一個人可能肝很好,但是觀念不好,所以人生失去色彩的原因就出在這裏。

我們今天從談婚姻開始,我們知道了好條件不保障好婚姻,甚至努力也不能維繫婚姻。好的婚姻需要從婚前的好眼光來。你一定要知道誰是好男人、誰是好女人,好婚姻、好對象是認識出來的。你若確認這男人可以嫁,人家不識貨,你就要積極行動、珍惜因緣。所以好婚姻是從婚前的好眼光、從婚後的好概念來。多少人辛苦演出,作人家的好教官、法官、典獄長、債主、張老師,搞得自己的婚姻都快窒息了,原因在哪裏?就在送給大家的這句話:肝好以外,觀念也要好。這觀念就是對於追求快樂的觀念。

我們人生受教育那麼多,最糟糕的就是從來沒有對「快樂」這個功課下起碼的功夫。我以我四、五十年的人生經驗告訴大家這一段話:「快樂是什麼?快樂不是禁忌、不是一種罪惡,是自得其樂、作自己最愛的事,這是人的基本人權,也是我們的天賦本能。」如果本能被扼殺,一定要做個SQ行動者,然後找回來把它變成一種本領。孔老夫子說過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不就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句話嗎?問題在於,年輕人不清楚他的愛會影響社會治安,所以他以為他有權利去作,但事實上他沒有那個權利。

「快樂」與擁有的條件無關

最後送給大家幾句話:「快樂不是條件,快樂不是等待,快樂甚至不是努力才可以得到的。」很多人會這麼說:「艾姐,妳已經達到那種年齡才能領悟,我還沒那年紀。」還有人說:「艾姐,那是因為你會讀書,人緣好、運氣又好、人又長得好。」你們看,我戴個大眼鏡、體型超重十幾公斤,還虎背熊腰,怎麼會長得好?其實不是我長得好,而是我「活得好」,這比「長得好」更漂亮、更耐久。

可是我們從小就有一個觀念:「我條件不如你,所以我不快樂;你那麼快樂,是因為你條件好。」其實這是錯的。我今天被媒體說成是成功者,但我要大聲疾呼:我之所以出來演講,就是要告訴大家失敗者怎麼作,因為我是一個失敗者。我從小就要當一個畫家,我居然四十多歲才圓夢,你看我多失敗!將來會不會成功還是個未知數,但是至少今天我很快樂。

不順利的狀況每天都會發生,只要我作的事很多,那我每天的挫折與失敗就必定比你多很多。但問題是:我要不要快樂?因為我很清楚,快樂是不需要條件的,只要你堅持「條件說」,我就知道你這輩子「苦不了」(台語,意為受苦無窮)。「我只要等到怎麼樣才會快樂」,那是騙人的。那麼,快樂是什麼?快樂是「覺悟」:覺悟到「快樂」是你要自己負責的事,是立志要去作到的。我們都只立志要作博士、立志要賺大錢,就是沒有想到立志要快樂。但那麼簡單的道理,有多少人的腦筋能扭轉過來?只要結一解,你的人生從現在起就能快樂。

「快樂」是自我的抉擇與行動

所以說,快樂是一種覺悟後的實踐與行動。它是一種抉擇:抉擇你要不要快樂;如果要,今天就開始採取SQ行動。我一定要強調的是:「行動」!有人聽完演講,當場笑笑,回家馬上又是苦瓜臉對著人家。這樣的話,看書、聽演講有什麼用呢?

快樂不是條件與等待,甚至也不是努力,而是覺悟以後的實踐和行動,它是一種選擇;最後快樂會變成一種習慣。即使我在罵兒子的時候,一面在生氣,但其實心裏很快樂;我在看悲劇電影的時候,哭得唏哩嘩啦,但心裏卻又很喜悅、很高興,因為我的七情六慾都是這麼清楚,表示我是活生生地活著。快速處理完任何情緒以後,馬上就能回復快樂,這就是SQ強調的東西。

希望大家都能自得其樂,同時也要允許別人得到快樂。如果你幫不上別人得到快樂,那麼你一定要祝福人家要自己去尋求快樂。光靠這樣的概念,所有親密關係裏的壓力都會化解掉。

覺悟以後就要行動。從現在開始,給自己三個功課:第一,請你想想看,從哪天開始你就不笑了?第二,你的SQ行動是哪些?將它寫出來。如果寫不出來就真的太對不起自己了。如果寫不出來,表示你人生無趣,那又怎能埋怨婚姻無趣?所以一定要鼓勵自己去寫。第三,實踐。你不可能在一夕之間改變,但是你能承諾。從今天起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敏感,只要不舒服就一定要好好處理;要哭就哭、要笑就笑,作自己的主人,作個自
得其樂的人。祝福大家:有生之日就是生日,天天生日快樂!

(用 IQ 解決問題,用 EQ 面對問題,用 SQ 去超越問題。影響快樂程度最重要因素,是人們相處的對象,而非薪水高低、工作壓力與婚姻狀況)

Thursday, February 14, 2008

轉個彎,人生更美好



Happy Valentine's Day!

文╱游乾桂(作家、臨床心理師)

牽牛花的野趣十足,飄香藤四散飄香,去年在朋友家剪枝回來隨手插的軟枝黃蟬,竟也竄出一塊自己的天地,花苞滿滿,把金色的夏飾得湛黃溢美;花園實在太小了,很難讓隨性的軟枝黃蟬花四處奔放,只能把它委曲在小小的盆子之中,壓縮它快樂自在的生活哲學。

軟枝黃蟬似乎一點都不為意,枝椏仍隨意攀爬,穿過蕃茄,閃過橘子,進入密密叢叢的牽牛花中,彎身從川七林內竄出,緊扣住為絲瓜搭的棚子,優適的占棚為王,開出十朵暢行的黃花。

美麗的黃蟬喜歡轉彎,轉出美麗新天地。

直到現在,仍有人問我,當初如何下那麼大的決心,辭去穩固且高薪的工作,以前很難說明,老是搬出一堆別人聽來似懂非懂的大道理,現在可不這麼說了,就是「轉個彎而已」。

我回問,當前行路寫著此路不通,你說該怎麼辦好?

他們異口同聲的答案是:「轉個彎了」。

沒錯,這就是答案。

每個人轉彎的理由不一,轉彎的方式也不一,什麼時候該轉彎也不盡相同,但一定都明白什麼時候是轉彎的時刻,沒有人不明白,身體與內在天天都在巧妙對話,感冒次數太多,身疲心乏,壓力感重重,睡眠狀態不佳,沒有理由不承認免疫系統出了狀況。

轉個彎有時代表的正是「承認」人會老化,生命必須時常轉彎,轉成自己最能應付的狀況,自如的承接挑戰。

縱情在浪漫的陽明山百花齊放的野境多年,時常會與一位七十歲左右的老者在擎天崗邂逅談心,他以前是位醫生,現在是個生活家。

他說當醫生的日子,多了財富,少了自我。

當起生活家,有了快樂,少去憂愁。

每天忙忙碌碌的歲月,讓他忘了自己也是血肉之軀;終於捨去光鮮的頭銜,做個快樂的戀山人,十年了,罹癌的身子反倒比忙碌的醫生還健康。

對他來說,這叫「生命急轉彎」,來得冷不急防,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他會選擇享受生活。
  
轉個彎有時意謂的是尋找最適切的立足點;有二百萬存款的人,買了一千萬的房子,真的大大不智,八百萬元的負荷,足以令人窒息喘不上氣來,一百塊過一百塊的生活,五百元有五百元的生活,實事求是,每天都在進步中生活的人,生命天天都轉彎。

生命該轉彎了,年過四十應該把生命檢視一遍,修修補補使它恢復正常運作;我習慣用運動修補身心,因為我相信付出,沒有付出的努力多數是假象。所有拒絕轉彎的理由,抗爭的全是自己,並非他人;別跟自己爭辯了,他是你的生命呀!

  黑夜的轉彎是白天。
  不安的轉彎是安寧。
  恐懼的轉彎是平靜。
  孤獨的轉彎是熱情。
  憂心的轉彎是快樂。

常常有障礙,處處可轉彎,美好人生就是不遠燈火闌珊處。
(本文摘自《泰山真愛家庭》雜誌第14期)

Wednesday, February 13, 2008

哈佛的幸福課

文/董月玲 張開平

出人意料,哈佛最受歡迎的選修課是“幸福課”,聽課人數超過了王牌課《經濟學導論》。教這門課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講師,名叫泰勒‧本‧沙哈爾。他堅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他甚至從漢堡裡總結出4種人生模式

當年,為了準備重要賽事,除了苦練外,本‧沙哈爾須嚴格節制飲食。開賽前一個月,只能吃最瘦的肉類,全麥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比賽一結束,他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愛的漢堡店,一口氣買下4只漢堡。望著眼前的漢堡,他突然發現,它們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可以說,代表著4種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種漢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隻,口味誘人,但卻是標準的“垃圾食品”。吃它等於是享受眼前的快樂,但同時也埋下未來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時享樂,出賣未來幸福的人生,即“享樂主義型”。

第二種漢堡,口味很差,裡邊全是蔬菜和有機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後更健康,但會吃得很痛苦。犧牲眼前的幸福,為的是追求未來的目標,即“忙碌奔波型”。

第三種漢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還會影響日後的健康。與此相似的人,對生活喪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對未來抱期許,即“虛無主義型”。

會不會還有一種漢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種“幸福型”漢堡。一個幸福的人,是既能享受當下所做的事,又可以獲得更美滿的未來。

本‧沙哈爾經常講“蒂姆的故事”。蒂姆小時候,是個無憂無慮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學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開始了。父母和老師總告誡他:上學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績,這樣長大後,才能找到好工作。沒人告訴他,學校,可以是個獲得快樂的地方;學習,可以是件令人開心的事。因為害怕考試考不好,擔心作文寫錯字,蒂姆背負著焦慮和壓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課和放學。

漸漸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價值觀,雖然不喜歡學校,但還是努力學習。成績好時,父母和老師都誇他,同學們也羨慕他。到高中時,蒂姆對此深信不疑:犧牲現在是為了換取未來的幸福。他安慰自己:上了大學,一切就會變好。

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蒂姆長長舒了一口氣:現在,可以開心地生活了。但沒過幾天,那熟悉的焦慮又捲土重來。

大學4年,蒂姆依舊奔忙著。他成立學生社團,做義工,參加多種運動項目,小心翼翼地選修課程,但這一切完全不是出於興趣,而是這些科目,可以保證他獲得好成績。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錄用了,他又一次興奮地告訴自己,這回終於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覺到,這份每週需要工作84小時的高薪工作,充滿壓力。他又說服自己:沒關係,這樣干,今後的職位才會更穩固,才能更快地升職。

經過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夥人,擁有了豪宅、名牌跑車。他被身邊的人認定為成功的典型。可是蒂姆呢,卻無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乾脆用酗酒、吸毒來麻醉自己,盡可能延長假期,在陽光下的海灘一待就是幾個鐘頭。起初,他快活極了,但很快又感到了厭倦。

為什麼當今社會有這麼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本‧沙哈爾這樣解釋:因為人們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十多年前,本‧沙哈爾遇到過一個年輕人。他是律師,在紐約一家知名公司上班,並即將成為合夥人。坐在他的高級公寓裡,中央公園的美景一覽無餘。年輕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個小時。早上,他掙扎著起床,把自己拖到辦公室,與客戶和同事的會議、法律報告與合約事項,佔據了他的每一天。當本‧沙哈爾問他,在一個理想世界裡還想做什麼時,這名律師說,最想去一家畫廊工作。但如果在畫廊工作,收入會少許多,生活水平也會下降。他雖對律師樓很反感,但覺得沒其他選擇,因為被一個不喜歡的工作所捆綁,每天並不開心。

本‧沙哈爾認為,這些人之所以不開心,並不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而是他們的決定,讓他們不開心。因為他們把物質與財富,放在了快樂和意義之上。

可以想像,一個因為家長的壓力而學法律的人,是無法在其中找到長久快樂的;相反,如果是基於對法律的熱愛而成為律師的話,那他在維護公義的同時,也會覺得很幸福。

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事裡找到意義。如創業、當義工、撫養子女、行醫、甚至是打傢具。重要的是,選擇目標時,必須確定它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愛好,符合自己內心的願望,而不是為了滿足社會標準,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真我的呼喚”,就是使命感。

本‧沙哈爾希望他的學生,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要擺脫“完美主義”,要“學會失敗”。本‧沙哈爾還為學生簡化出10條小貼士:

1.遵從你內心的熱情。選擇對你有意義並能讓你快樂的課。

2.多和朋友們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親密的人際關係,是你幸福感的信號。

3.學會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4.接受自己。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然後問自己,能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感覺好一點兒。

5.簡化生活,求精而不在多。

6.有規律地鍛煉。每週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鐘,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雖然有時“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時的睡眠會使你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更開心。

8.慷慨。你的錢包裡可能沒有太多錢,也沒有太多時間,但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給予”和“接受”是事情的兩個方面。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9.勇敢。

10.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

(陳勝軍摘自2007年9月12日《中國青年報》,丁冬亞圖)

Tuesday, February 12, 2008

如何原諒別人

你也做得到如何原諒別人

母親曾和她最要好的朋友吵架,往後超過十年不相往來,吵架的爭端竟是:誰該付一袋雜貨的錢。母親的怨懟有如想撿起燒熱的煤炭丟向別人,卻燒到自己。怨恨讓人不斷滋生痛苦,造成焦慮、憂鬱、憤怒、偏執、孤立、失眠和身體的痛苦。但是,若能原諒對方,也許能夠再次主導自己的人生。

“原諒”對身體有好處,可降低血壓。更重要的是,你比較不會生氣、焦慮、憂鬱,而且更有自信。一項研究請十七人參加“原諒訓練”,他們的家人曾犧牲於北愛爾蘭動亂。一周後,這些失去雙親、子女、伴侶、兄弟姐妹的人,頭痛、胃痛和其他壓力徵兆都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五,其他憂慮相關的徵兆也降低了百分之二十。

多數人都認為原諒是好事,卻不知該如何踏出第一步。

1.了解原諒的真意。很多人不想原諒,因為他們將原諒視同軟弱,或等於承認對方沒有做錯,其實兩者皆非。可將做錯事的一方送進監獄,並原諒他。人們也認為決定原諒一定需要和解。有可能,但並非必要。“原諒”和做錯事的對方無關,重點是拋棄吞噬自己的憤怒,接受你被錯待,但決定從傷害中超脫。這是極度尊重、關心自己的行為,需要勇氣和承諾。

2.哀悼所失去的。時機不成熟的原諒,就像在垃圾上灑鮮奶油,看起來可能很漂亮,但底下的問題還在,而且會持續發酵。在真正的原諒之前,必須先感受自己的悲傷,這需要時間。即使在決定放棄自己的憤怒後,也可能不時感受到憤怒再度出現,因此必須對自己溫柔。隨著時間的消逝,記憶會愈來愈少,也愈來愈不痛苦。

3.不要等待道歉。傷害你的人,有時並不知道自己傷害了你,或根本不在意。簡單的對不起可能有療癒效果,但是,決定自己已不需要聽到這些話語,也可能有一樣的效果。

4.試著了解對方。一般來說,不良行為導因於情緒不成熟,與其批判這些行為,還不如同情。研究顯示,聯邦監獄裏的許多罪犯曾在幼時遭受虐待。若有個朋友背叛了你,是怎樣的不安全感導致他的行為?若他的父親從未表現愛與溫情,他曾受到多大的傷害?同理心會驅逐啃噬人心的憤怒,改變你和他人的人生。有這樣一個故事,雪柔家遭到一群青少年闖入,她的先生被謀殺,女兒被強暴。與其被悲傷和憤怒吞噬,她試著拜訪這些入獄的加害者,了解他們為何犯下恐怖罪行。同情心不但減少她的痛苦,也讓她成為更生計畫的代言人。

5.肯定自己的成長。某項研究,讓受訪者寫下自己受到背叛的創傷經歷、因此得到的收穫,例如變得較無私,或發現不為人知的力量。寫下自己的收穫或成長的人,形容自己的感受時較不苦澀,也較容易原諒他人。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學習,有些課題非常痛苦。我們無法避免受傷害,但是,我們可以決定不須一輩子活在傷害的陰影下。選擇放手能帶來更多理解、成熟與同情心:對他人,也對自己。

小妙方:
當痛苦的回憶出現時,利用深呼吸或壓力管理技巧,讓自己掌控情緒,而不是被情緒吞噬。

改變描述自己的方法,你被深深地傷害,卻也是能夠勇敢選擇原諒的人。

向信任的人確認自己的傷害,然後停止訴說這個悲慘的故事。這些故事讓傷害一再重現,讓你無法對自己、對所愛的人完全敞開心房。

(Joan Borysenko/陳靜妍譯)

兩個人愈是能夠自然地做出協調的動作,兩人之間的正向感受也會愈強烈。

Monday, February 11, 2008

看見希望

看見希望

主講/葉海煙(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文摘自泰山真愛家庭第39期,由謝蕙蒙整理)

在跨入新年的一刻,我們看到,全球各地人們歡欣鼓舞,以五彩繽紛的高空煙火,來迎接新年的降臨,那種充滿希望的、令人期待的心情,緊緊扣住每個人的神經。與其說人們是在迎接新的一年,還不如說是共同迎接新的希望,希望新的一年能比之前更好,祈禱自己能開創更美好的明天。人們總是不斷的尋求新的希望來刻劃新的未來,希望可以活的幸福,活的快樂。

站在高度,看人生處處有風景

有一次,我從臺北搭機去馬尼拉,飛機順著臺灣海岸線向南飛,我第一次發現從空中看臺灣竟然這麼美,遠遠望過去,澎湖列島就像散落的珍珠一般,星點撒在藍色的絨布上,十分的美麗。這讓我體會到,人必須站在一個高度上,才能看得到平凡事物中美好的一面,而「希望」就給了我們高度,讓我們彷彿生活在藍天之中。當我們從過去通過現在走向未來時,整個希望就像一條線串連起來的風箏,令人心嚮往之。

所以我們腳踏著現實中的一切,包括不太平坦的道路,路上經常會碰到大大小小的障礙物,有些障礙物還可能會對我們構成威脅,需要我們設法去扭轉去跨越,也就是要「尋求轉機,開創希望」,從時間裏去發現希望,從內心世界裡去尋找希望。

比如現在突然失業了,總希望能馬上找到工作,重新就業,但這似乎太過於理想化,或許讓我們稍微轉一下,換個角度說:我現在是「待業」,馬上就會「轉業」,這一「轉」,隱藏了無數的可能,在一念之間,擴大了我們對生活的嚮往,就好像搭著飛機雲遊四海,在幾萬米高空上逍遙自在,讓人覺得生活中只要有希望,再辛苦也不能放棄。

我們今天常感到,現代人最煩惱的並不是生活過得好不好,而是覺得「活得好累!」;那種活著沒有意義,感覺疲憊,甚至麻木、厭倦的滋味,可能就是生活中最大的敵人,不在於痛苦,不在於匱乏,不在於沒辦法獲得什麼樣的物質滿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特別需要「希望」,特別是充滿希望的未來。
  
不管你有多少個希望,所有希望的落腳處就是你現實的生活,如果你沒辦法在生活裡去體會,所有的盼望、渴望、願望,都不能夠獲得落實。一個人若能誠懇篤實地面對自己的生活,從中不斷地提高思考力,努力開發內心的世界,直到他找到人生的方向,就是做為一個人真正最高的境界:獲得自我實現,並達到真實的滿足。

一念之間,看到人生充滿希望

話說某地有兩個建築工人,別人問他,你們在做什麼?一個工人說:「我在搬石頭。」另一個工人說:「我正在蓋教堂。」其實這兩個人做的是相同一件事,但他們的答案截然不同,說明了彼此完全不同的人生態度。搬石頭好像只是一直在幹粗活,而建一座教堂就有了目標,讓人彷彿看到萬丈的光芒,從教堂的尖頂灑落下來,這樣的人生就有希望。所以希望是動力,是生活的動力,希望可以常新,希望可以讓我們不只是在搬石頭,而是在建教堂。
  
我們要學習傾聽,保持自我反省的動力,發展自己對他人的關懷和體貼之情,以及對周遭環境的理解、好奇與關心,才能從多元的價值觀之中找到共識。就像土地有時乾旱,但只要給它滋潤,它就能恢復蓬勃的生機,這份滋潤就是生活的源頭活水,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態度、我們的價值、我們的理想。
  
所以,我們何必把自己定位成在搬石頭的苦工?還是一起來做蓋教堂的美夢,同心協力的把這個社會變得更好,更符合自己的想望!路是人走出來的,不是嗎?

(本文摘自泰山真愛家庭第39期,由謝蕙蒙整理)

Friday, February 08, 2008

萬尼特族

六十二萬尼特族(轉貼自商業周刊第 1032 期)

尼特族與寄生蟲的差異在哪裡?這恐怕是很多父母痛心的自問。一個關鍵時刻、兩個關鍵思維,釐清帶種與放縱的界限。

在日本社會裡,這幾年出現一種「尼特族」(NEET),指的是: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意即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的十五到三十四歲年輕人。

他們很多是長期在父母羽翼下成長,一旦到該進入社會的時候,卻喪失做決定的能力與勇氣。他們通常缺乏自信、人際關係孤立,不肯面對由校園轉換到社會的挑戰。或是曾在職場受到挫折,而不願再嘗試。依據日本勞動機構的調查,目前日本尼特族已超過六十二萬人。

父母過度保護,是養出尼特族小孩的主因。經濟成長搭配上少子化趨勢,父母大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也願意一直金援小孩。尼特族一旦遭到挫折退縮到家裡,父母也不向小孩施壓,漸漸讓他們成了足不出戶的隱蔽青年。而尼特族中也不乏曾是「乖乖牌」的小孩,從小接受父母的安排,為符合家庭的期望不斷讀書、補習,長大了才決定以消極的態度表達抗議。

尼特族繭居家中的時間一旦越拖越久,就業競爭力就越薄弱,惡性循環造成個人、家庭,甚至是社會沉重的負擔。造成「尼特族」的重要推力,正是不放手的父母。父母不放手,小孩不放膽,他們錯過人生關鍵的試誤(trial and error),結果就是即使七老八十了,心裡仍在青少年階段徘徊。

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世琤,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很清楚父母「放手」內心要修練的五大關卡:

一、缺乏信心:父母覺得只要一放手,孩子就跌倒、失敗,所以不願放手。有時父母越缺乏信心,子女就越會跌倒。

二、失落感:孩子失去掌控、連絡,父母覺得被孤立,被忽略,像風箏斷線,面對空巢的失落。

三、羞辱感:子女的行動讓父母蒙羞,父母把子女的失敗,視為是自己的失敗,在親友面前抬不起頭來。

四、憤怒:雖不反對子女的決定,但過程中沒有和父母商量、討論,父母最後才知道,感到憤怒。好比,都快要結婚了,父母最後才看對象。

五、擔憂受傷害:子女遭受重大損失傷害,父母失去孩子,面對折翼傷痛。

不同的父母,面對大小不一的關卡。最高行政法院書記官伍榮陞,五年前妻子罹癌病逝後,就父兼母職的照顧四名子女,經常忙得心力交瘁,「她走的那一年,每天早上我送完孩子,一間間關完燈,我就出不了家門,呆坐沙發哭一場。」栽培子女讀書成材,是妻子的心願,更是承諾。

排行第三的長子伍家鼎,在爸爸做菜時,經常進廚房幫忙,沒想到幫出興趣。當今年三月,他提出要念職校、想學做菜時,伍爸爸一口回絕「不可以!」「我們家不是當律師,就是醫生。」父子陷入冷戰,後來,他無意間看到兒子作文寫到「夜晚萬盞閃亮的霓虹燈,卻沒有一盞是屬於我的。」才體悟到兒子想走另一條路,都得不到支持的苦。

現在,伍家鼎是私立開平餐飲學校高一新生。他覺得自己做菜很有天分:「做菜給我的成就感,跟考試的成就感不同,一個是願意做的成就感,一個是不願做的成就感。」雖然將來他仍不確定是五星級餐廳大廚,還是擺麵攤的老闆,但是他的父親放手,讓他試路。

關鍵時刻:青少年期的試誤 回頭時間成本低,叛逆能量可善用

政大心理系教授陳皎眉表示,如果說試誤是人生必經的階段,那麼青少年期,就是試誤最關鍵的時刻,「因為即使發現路不對了,回頭的時間成本最低。」而且青少年叛逆期有很強的能量,聰明的父母善用這股力量,可將它導向正面用在自我探索上。「沒有任何心理學工具,比得上父母對孩子的觀察與瞭解。」父母是最親近孩子的人,如果父母看不出孩子的天分,其他人很難做得更好。

父母是協助子女開發潛能最關鍵的人物,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羅夫(Joseph Luft)與英格漢(Harry Ingham)發展出的「喬哈利之窗」(Johari Window)可以解釋其中關鍵: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潛力,或者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天分,只有親子之間能夠坦誠,孩子才會將隱藏的那個自己打開來,告知父母自己要什麼,而自己又有哪些天賦是父母沒有注意到的;另外,父母也應該給予子女誠實的回饋,協助孩子找到連他們都不知道的潛能。

台大心理系畢業,又有商學學位的李明融是一個帶種的爸爸,因為他支持讀了兩年大學的女兒李盈瑩,放棄文憑的執著,轉讀餐飲職校。他不在意親友對他不支持孩子讀書的批評,因為人生路漫漫,他看到一個更真實的世界:身邊成功人士雖多,但快樂的人很少。文憑,無法讓女兒更快樂,這就是事實。

問題是,「帶種父母」與「放縱父母」之間的界線,在哪裡?如何確認孩子是在逃避學業,還是探險人生?

這確實是很大的挑戰。有三個選項:一,如果你是總統的父母;二,如果你是王建民的父母;三,如果你是日本「尼特族」的父母。哪一個角色,最需要帶種?

答案是第二選項:王建民的父母。當一個總統或者尼特族的父母,需要承受的風險並不大。當一個孩子沒有變成世界級棒球明星之前,誰都不知道他的嘗試成本有多大,尤其當他在青少年時期,有能力考上台大電機系時。所謂的風險,包括,他可能變成簽賭案的球員鋃鐺入獄,也可能是被球隊淘汰後的計程車司機。一如李明融的角色,在某些人的眼中是「帶種」,但某些人的眼中叫做「放縱」。

關鍵思維一:把孩子當大人看待 孩子做出選擇,父母就必須退後

帶種與放縱之間,是有不同。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愛卜斯坦(Robert Epstein),在二○○七年四月出版的新書《在每位青少年中再發現成人》(The case against adolescence: Rediscovering the adult in every teen)建議父母:「想要培育出負責又快樂的青少年,就必須將他們當成人看待。」他強調,每位青少年都有成人的特質,父母必須主動給予青少年成人般的權利與義務,才能夠誘發青少年的成熟度。

至於如果父母想要判斷,青少年只是好玩隨便想想,還是認真想要嘗試某一個生涯方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再觀察孩子的反應。

陳皎眉舉例,當孩子因為喜歡扭蛋,說要去開店,父母可以問問:「你知道開店是什麼樣子嗎?」如果孩子說不出所以然,或者聽到開店要處理那麼多事,就打了退堂鼓,父母大概就知道,孩子並不當真。像伍榮陞數度觀察伍家鼎,發現他積極蒐尋餐飲方面的資料,「布局很久」,於是知道兒子是當真的。

如果孩子清楚選擇,而且堅持要做,即使有風險,父母也必須退後,讓他們承擔後果,陳皎眉表示:「對父母來說,最難的事其實是體悟,『雖然你能給的很多,但也就只能給到這麼多』(You can do so much, but only so much.)。」

關鍵思維二:挫折不能無止境 以階段性目標,培養自主與信心

除了要求孩子,在試誤的過程中,必須為自己負責之外,黃世琤還指出一項父母千萬不要犯的錯誤,那就是讓孩子停留在「重複挫折」的階段。

她在長達七年的心理輔導臨床經驗中發現一個現象,任何人如果試來試去都沒有成功找到認同的目標,他的自主性會越來越弱,就越來越不能做決定,就越難發展認同。一旦自我懷疑的想法在年輕人的心中浮現,這時想要嘗試追求自我的動力反而會降低,孩子也就失去「帶種」的動力。

她提醒家長,由於時間與資源有限,試誤不可能沒有止境,但也不可能一蹴可幾。放手是可以一步步來的,就像《聖經》中描述的,老鷹教導小鷹飛翔,先是拆掉鳥巢最細緻的底層,露出枝枒與荊棘,再來才是驅趕小鷹離巢飛翔。黃世琤表示,「能夠找到一個合理、合適的階段性自我目標或承諾,都遠比一直在搜尋,長時間找來找去找不到的情況要好。」

比較可行的策略,是與孩子共同討論出階段性目標。等到出現一些成績之後,孩子的自主性隨之增強,信心有了,再尋找下一個目標。像爬階梯的方式,一階階往上爬。

前國防部長陳履安從小教導子女要「輸得起」,他指出,現在父母的心魔卻是「輸不起」。他的五名子女個個出身哈佛、麻省名校,又是MBA博士,結果後來出家、經商、拍廣告片、寫武俠小說……,樣子全不一樣,他完全讓子女適性發展。

他比喻說,清朝當時,父母為女兒裹小腳,從不管她怎麼痛、怎麼叫,因為心中相信,這樣女兒才可以嫁到好人家。「現在做父母的,表面上不為女兒裹小腳,但心裡面卻拚命為子女裹小腳。」父母若想方設法的要子女按照自己期望走,就是在心裡跟小孩子比武,兩個人在鬥,最後一定會有人受傷。

不為子女裹小腳,也是伍榮陞掙扎過後的體會,他說,子女不是父母的「家產」,父母只是忠心良善的好「管家」,「我們只能灌溉、施肥、除草,至於這棵樹要結什麼果子,是他的生命,也是他的責任。」他牽著兒子的手笑笑說。

六十二萬人口的尼特族在日本形成社會問題前,沒有任何一對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尼特族。但是,這類父母卻不自主的掉入「操心太多、安排太多」,一輩子的在循環。在台灣,雖然沒有尼特族的正式統計,不過,趨勢的隱然形成已無庸置疑。

尼特族與寄生蟲的差異在哪裡?這恐怕是很多父母,最痛心的自問。

Thursday, February 07, 2008

健康比掌聲重要

朋友住院了,看他插著鼻胃管,吊著「點滴」,病奄奄的躺在床上,想他平日生龍活虎的樣子,前後判若兩人,所謂:「好漢就怕病來磨」,這回他得療養好一陣子了。

其實我擔心的不只是他的健康,我更擔心的是他的未來。

朋友是位認真盡職的高階主管,很得老闆的信任與器重。同事們倒有正反兩面的評價。

持正面看法的以為;凡事有他在,一切搞定不必操心。他是資深主管,熟悉公司運作的原則,做事小心謹慎,作部屬的只要聽命行事就行了。

持反面看法的以為;他事必躬親,沒有給適度的空間讓下面的人得以發揮。而且對老闆唯命是從,從不反應實際的困難情況,不擇任何手段以達到老闆的目標為原則,加班到深夜,視休假為無物。弄得其他的人也不好意思遞假單。

這種以公司為家,夜以繼日的付出心力,任鐵打的也撐不住了。有一天在辦公室跟同事開會,事前沒有任何不適,突然覺得一陣暈眩,眼前一片漆黑,醒來發現自己在急診室裡。

剛開始住院的時候,老闆和同事還來探望,一個週末過後,探望的人逐漸變少,甚至交情深的同事,有意無意的暗示;公司的人事可能會有所調整。朋友聽了不以為意,認為自己夙夜匪懈的為公司打拼了一、二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何況平日很得老闆的肯定,多少次在公開場合誇讚自己的業績,並且表示總經理出缺,他是被考慮的人選之一。而這次是因公而積勞成疾,上層主管應當表揚和獎勵都來不及,哪會有什麼忘恩負義的決定?即使有什麼風吹草動,也應該是更上層樓才對,所以朋友放心的繼續在醫院養病。

又過了一個週末,老闆的特助帶了一大籃水果,和人事經理笑容可掬的一同來到病房。噓寒問暖之後,特助清了清嗓門兒,誠懇的說:「郭董很關心副總的身體,交代您不必急著出院,一切費用由公司負責……」人事經理接著說:「副總的職務非常重要,董事長囑咐要王特助接手。您調到資管部當顧問,至於薪資…」

朋友識趣的說:「請回去代我謝謝董事長的好意,我的病牽累大家了,出院以後我會回去辦辭職手續。」人事經理乾笑了一下:「董事長說,如果這樣的話,退休金會從優處理。」「喔!他真是周到。」朋友回答。

朋友告訴我他經過這事以後,很有所感。也將感想寫在一張張的便簽上,分送前來探望的朋友。我也不例外。

他的字不像以前那麼有力,卻仍然好看。便簽上寫著:

掌聲是別人給自己的一種肯定
健康是自己給自己的一種肯定
當掌聲與健康不可兼得的時候
寧可選健康而捨掌聲
因為掌聲會消失
而擁有了健康也同時擁有了獲得其他掌聲的機會
如果一旦失去了健康
其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Wednesday, February 06, 2008

佛祖,你為什麼不幫我

《摘錄自野葡萄文學誌2005月四月份,換個腦袋看寓言》

南山上有一座神廟,裡頭供奉著一尊佛祖。

傳說這尊佛祖非常靈驗,只要信徒心誠意正的許願,佛祖都會大發慈悲,幫信徒圓他的夢。

有一個信徒聽說了這件事,他為了表現出虔誠的心,在佛祖誕辰時,親自揹著雞、豬、魚三樣牲禮,一步一步地爬上南山,準備在佛祖的生日時,向佛祖許願。

他爬過一山又一山,當汗流浹背時,他怕失了恭敬的心,說什麼也不肯放下牲禮,稍作休息;當身疲力竭時,他怕誤了生辰的時,說什麼也不肯慢下腳步,稍作停留。

歷盡千心萬苦,虔誠的信徒終於到了神廟。

他恭敬的將牲禮擺上供桌,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雙手合十誠敬的向佛祖禱告說:「靈驗的佛祖啊!我已經考了十年功名,卻都一直無法如願。你的法力無邊,請你看在我這麼虔誠的份上,讓我今年金榜題名吧!」

信徒虔誠的禱告完之後,收拾起牲禮準備打道回府。

他才走出廟口,就看見一個乞丐伸手向他乞討說:「大方的施主呀!我已經餓了三天三夜了,請你可憐可憐我,給我一點祭拜的牲禮充充饑吧!」

信徒看乞丐髒兮兮的模樣,露出嫌惡的表情揮揮手,說:「走!走!瞧你又破又爛,別弄髒我的牲禮,我的牲禮還要帶回家給妻子兒女吃呢!那裡有你的份!」

乞丐不斷地磕頭乞求,說:「大方的施主呀!我就快餓死了,只要給我一點點牲禮就夠了呀!請你救救我啊!」

信徒怕乞丐來搶他的牲禮,趕緊扛起牲禮,頭也不回的跑下山去。

乞丐餓的全身無力,裹著身上僅有的破毛毯,縮著身子蹲在廟旁。

夜,漸漸深了,天氣也愈來愈冷了,乞丐用破毛毯把自己直打哆嗦的身體緊緊裹住。

不知從那裡突然冒出一隻全身都是膿瘡的癩痢狗,一瘸一瘸地跑到乞丐身邊,叼著毛毯一角,蓋住滿是膿瘡的身子,緊緊偎在乞丐身旁取暖。

小狗身上的膿瘡破了,膿沾髒了乞丐的毛毯,把毛毯弄的又臭又黏。

乞丐生氣的踹了小狗一下,說:「滾!滾!瞧你滿身又膿又瘡,別弄髒了我的毛毯,這裡可沒有你窩身的地方。」

小狗挨不起痛,淚眼汪汪的慢慢跑開,當天晚上就凍死在神廟的大門邊。

第二天,乞丐雖然有毛毯覆身沒有凍死,但也因為缺少食物而餓死了。

半年後,虔誠的信徒進京赴考又落榜了。

他氣沖沖的跑上南山,向佛祖抱怨說:「說什麼你的法力無邊,根本都是騙人的,如果你真的靈驗,為什麼連一個簡單的考試都沒有辦法幫我,還讓我名落孫山?」

佛祖拿出榜單,問信徒:「為什麼我要幫你?」

信徒回答:「我虔誠的扛著牲禮上山,為了趕在你的誕辰之前來到廟裡,一刻也不敢休息,光是這份誠意,你就應該幫我。」

佛祖叫乞丐的靈魂出來,乞丐的靈魂向信徒大聲哀嚎,說:「我只請你給我一點牲禮,讓我填飽肚子,你都不肯,連這一點施捨之心都沒有,佛祖為什麼要幫助你?不過佛祖呀!你也真是殘忍,寧可眼睜睜的看我餓死,也不肯賜一點東西給我吃,難道你沒有一點憐憫之心嗎?」

佛祖又叫小狗的靈魂出來,小狗的靈魂向乞丐大聲吠叫,說:「我只求你讓我窩在毛毯旁,給我一點毛毯的溫暖,對你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損失,你都不肯了,信徒為什麼要施捨你?佛祖又為什麼要憐憫你?」

最後,佛祖指著信徒說,讓你金榜題名;再指著乞丐說,讓你豐衣足食,對我來說都是舉手之勞。

但是,你們連自己能力所及,可以輕易幫助別人的,都不肯付出,你們又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動這舉手之勞呢?

佛祖說完,順手把信徒的榜單拋到深谷中,信徒再也與功名無緣。

寓言喻語:
有個朋友告訴我,現在的人真是太小氣了,連一個微笑都捨不得送人,難怪會愁眉苦臉,讓人覺得面目可憎。

這段話,讓我起了念,也促成了這篇故事。

我們總是容易把所有心思,放在我們期待「得到」的地方,腦海中無時無刻盤算著,我們做這些事,可以得到什麼利益?可以享受什麼成果?

卻很少把心思,投入可以「喜捨」的部分,想想我們這麼做,別人會不會方便一點?能不能輕鬆一些?

但是,假使我們都不願意給別人什麼,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必須給我們呢?在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不肯伸出援手,那麼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要伸出援手呢?

人跟人之間,或是人跟其他生命的對待相處,都會有回報。如果不是直接回應,也會有因果循環,結果終究會落在自己身上,做最後的承擔。

Tuesday, February 05, 2008

半塊餅乾

原來,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原來,分享是那麼樣的快樂。


記得大四那一年,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樣進入大公司、領高月薪;如何在短期內還清家中債務、出人頭地…等。

很幸運的,我後來進入了國內某知名集團工作,擔任外籍主管的翻譯兼特助。

由於職務的關係,我得以參加很多高階主管聚集的決策性會議,讓我這個念應用外語出身的社會新鮮人,得以比其他同輩更快學到很多關於零售採購、談判技巧、利潤分配、業績追蹤、行銷企劃等專業知識。那時候,我以為這就是我要的人生。

隨著工作時間增長、工作量增多,我變得早出晚歸,常常大清早還就進入地下道內搭捷運,步出公司時已是晚上,一整天都沒看到陽光。

因為加班,我常挨餓到晚上九點多,滿腦子想的都是毛利與業績,邊吃泡麵邊打隔天要用的報告。
我忘了要打電話回家關心家人,錯過了和朋友們的聚餐,割捨了我最愛的籃球和閱讀,忽略了四季的更迭,更嚴重的是,我漸漸忘了曾有的夢想,也越來越不認識鏡子裡面的那一個人是誰……。

於是我毅然決然遞出辭呈,並在一週內訂好機票和簽證, 一個人獨自飛往印度,展開了我人生目前以來最有意義的旅程。

在這趟旅程中,我沒有事先訂任何飯店或做任何行程規劃,甚至,我連旅遊導覽都沒帶就出門了。我體驗了「流浪」的滋味,更重要的是,我透過與當地人民的接觸,了解了生命真正的意義。

在窮苦的印度,連喝一杯乾淨的水都是祝福,我不再汲汲營營,每天清晨,我划著一艘小船,在恆河上慢慢的渡著,當時間空間都被抽離後,人就會很自然地回想自己的過去,遙想自己的未來。

當我開始領悟到生命的價值並不是取決於薪水、位階、財產等等這些物化的東西後,我整人豁然開朗,開始想要多接觸當地人民的生活。於是我在恆河畔召集那些向觀光客兜售香菸、蠟燭與紀念品的小孩,他們年紀都很小,有的才三四歲就出來做生意。

每天黃昏我們相約在一個階梯式廣場,由我免費教他們英文,在夕照下,我們圍成一個圈圈,有時唱歌,有時這些印度小孩會拉著我的手寫印度文給我看,然後我們在夕陽餘暉中各自漫步回家。離開印度的前夕,我買了包餅乾,目的是要分給我的「學生」們。

只見他們自然形成一列,一個個乖巧的排隊等著領餅乾,我心中感到非常欣慰。

就在這時候,我發現我的餅乾發光了,卻還剩下最後一個小女孩沒有領到。 我想起身再去買一包,卻看到她失望地流下了眼淚,心急的我想辦法用簡單的英文告訴她我沒有忘記她,但因為語言上的障礙使得她難過的放聲大哭。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男孩走了過來,將他手中的餅乾剝一半遞給了小女孩,接著其他小朋友跟著重複同樣的動作,一眨眼,原本淚汪汪的小女孩手中已有三四片餅乾,一群小朋友碰碰跳跳的笑著跑開了。

親眼目擊這一幕的我不禁紅了眼框。

原來,幸福就是這麼簡單;原來,分享是那麼樣的快樂。

而且最令我動容的,是這位小男孩發自內心的舉動, 並沒有來自任何人的指令或後天的教導, 全是他發自內心的行為舉止。

那一晚在恆河畔,我想了很多,為何物質生活享受遠超過印度人的我們,在精神層面上卻不一定能像他們一樣快樂?

人民所得提高後,是否生活就能夠變得更幸福?
沸沸騰騰的教改,究竟改了些什麼?又教會了我們的孩子些什麼?
現代的小孩子不需要排隊領餅乾,究竟是禍是福?
他們如果不知道挨餓為何物,將來樣怎麼懂得惜福感恩?
如果我們的教育、社會的價值觀乃至評斷人的標準,都不斷的強調名次、位階與年收入,扣掉有幸能夠符合這些標準的人, 剩下的芸芸眾生如何平衡人生本來就會有的不完美?
如何接受餅乾發到你時剛好沒了?
有幸拿到餅乾的人如何回過頭來幫助沒拿到餅乾的人?

回國後,我一直記得這一幕,並與週遭親朋好友分享這個難得的經驗。希望這半餅乾能夠激發更多人的愛心與善心,讓這樣的善行一直傳下去,讓我們的社會更加溫馨;也藉由這半塊餅乾,激發更多人去思考更多與我們切身相關的問題,包括教育、社會價值觀、團體與個人的平衡、貧富差距等。

身處人們越來越趨向於私己的時代洪流,我想我們所需要的,應是跨越種族紛爭、黨派色彩與階級差別的一種互助精神。

或許,目前台灣社會最欠缺的,是這半塊餅乾吧!

Monday, February 04, 2008

為什麼我們不應該輕易修改基因

為什麼我們不應該輕易修改基因--李家同

最近報載一個消息,英國有一些農夫種植了一批油菜花,沒有想到這些油菜花的基因是經過改造的,有一位德國教授,經過三年的研究之後,發現這種油菜花, 會使採蜜的蜜蜂體內細菌的基因也改變了。消息傳來,英國的政府雖然無權下令銷毀這些油菜花,但是已經強力勸說農人自動銷毀這些油菜花,看來農人也無他法,因為已經沒有人敢去買這種油菜花了。報上說還說農人已準備控告英國政府和賣種子的公司。

事情演變到如此可怕的結局,的確是大家沒有料到的。其實,基因改造的危險性早已受到世人的注意,日本的日清麵粉廠已拒絕使用基因改造過的玉米和大豆,瑞典從1996年開始,他們的最大食物直銷公司SABA就已禁止了基因改造的食物,今年的一月十九日,很多國家簽定了一個生物安全的協定,對於基因改造食物有了規範。

我國似乎對於基因改造沒有多大的興趣,我沒有聽說政府對基因改造食物有什麼政策性的宣告,立法委員也很少向政府官員就此事提出質詢。歐洲很多國家都會警告國人基因改造食物所可能帶來的問題,也會要求廠商在基因改造食物上標明。但似乎我國政府沒有這種要求。

我要設法在此向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們不能輕率地改變基因。

我們生物的一大特色就是能夠產生下一代,而我們的下一代必須和我們一樣,象永遠產生象,貓永遠產生出貓來,既使在曠野裡的野花,種子掉落到泥土以後,明年仍然會產生出同樣的野花來。

生物能產生同樣的下一代,必須將它自己的特色告訴下一代,如何告訴呢?生物是透過DNA將遺傳訊息告訴下一代的。DNA由四種鹼基所組成,為了簡化起見,我們只需記得DNA的這四種鹼基代號是A、G、C和T。DNA是一個很長的序列,人類的DNA有三十四億個A、G、C和T。

生物的DNA存放在細胞中,雖然每一個細胞中的DNA是一樣的,但是每一個細胞的功能都不一樣,細胞的功能取決於細胞所要產生的蛋白質,以紅血球為例,紅血球就必須產生一種特殊的蛋白質,以便於輸送氧氣。細胞又如何知道製造某種蛋白質呢?答案是:製造蛋白質的程序存放在DNA的一部份,而這一部份就是某個基因。每一個蛋白質對應一個基因,人體中總有十幾萬種蛋白質,DNA中也就隱藏了十
幾萬個基因。

現在我來解釋一下DNA如何告訴細胞製造蛋白質的。蛋白質由20種氨基酸所造成的,DNA用A、G、C、T中的三個字來代表某一個氨基酸,舉例來說,TTA就代表一種叫做Leucine的氨基酸,ACG則代表一種叫做Threonine的氨基酸,如果基因的某一段是TTAACG,就表示我們要從細胞中去拿Leucine和Threonine的氨基酸,拿了這些氨基酸才可以造成某一種蛋白質,每一個細胞會去找那一段與它有關的基因,一路讀下來,每讀三個字母,就要去拿一個氨基酸,基因讀完了,蛋白質也就造成了。

我們可以說DNA是一個長達三十四億指令的大程式,其中又有很多小程式,每個小程式就是一個基因,細胞有方法知道它所要的基因從何開始,但它怎麼知道在哪裡結束呢?這恐怕是大自然最奧妙的地方。原來DNA中的TAA、TAG和TGA這三個碼代表End of Program,也就是說,一但細胞看到這三個碼中的一個,就知道基因在此結束了。

我們看到了一朵花、一頭牛或者一個人,我們都好像是看到了某一部電腦的硬體,這一部電腦的軟體存在於細胞之中,是我們看不到的。這個軟體都已存在了幾億年之久,我們最近才有編碼的觀念,最近才有End of Program的觀念,但是大自然再幾億年前就已有了。

我們學計算機科學的人,都知道別人寫的軟體,我們最好不要去改之,因為我們永遠都不知道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軟體,一但修改,可能有可怕的後遺症。希望大家瞭解我們不該輕易的修改基因,英國農夫所種的油菜花已經使蜜蜂受感染了,問題是:油菜花一定已經被搾成了食用的油,很多英國人吃了這種菜油之後,他們會不會也已經被污染了呢?

Friday, February 01, 2008

有一天我老了..

http://parentswish.com/site01/big.html

有一天我老了,也會......

目的在於教世人不要只關心小孩
有天我們也會老唷
記得在花蓮門諾醫院長廊上看見的宣導海報
'記得寶寶是一歲又...個月長第一顆牙齒, 卻不記得父親最後一顆牙是什麼時候掉的'
這樣的話在我的腦袋裡
好像腦忽然被用棒子打了一下
心想:對厚?

現在部份的年輕父母
都只關心自己痛肚子生的小孩
我們也曾是父母痛肚子痛心肝生下來、養大的不是嗎

有一天我老了,也會...

周六一大早,還在賴床,電話鈴聲打斷了我的清夢,原來是媽:「中午要不要帶孩子回來吃肉羹?」「可是我答應孩子今天去麥當勞吃早餐耶!」媽仍不放棄:「把那個錢省下來啊!開車回來才十分鐘。」我心裡想:孩子一定喜歡吃漢堡,不要吃肉羹。

果然,在我猶豫時,老大、老二一個搖手、一個做拜託狀,大家都期待一周難得一次的早餐會。於是我告訴媽:「等我們討論好再打給妳好嗎?」媽有點幽幽地回:「好吧!」

電話一掛,孩子們同聲說:「不要啦!我們說好去麥當勞的。」

我告訴孩子:「外婆的目的根本不是要我們去吃肉羹,她是想看我們。」

「可是我們上星期不是才回去給她看過?」

下午加完班,趕回家和孩子、老公會合,爸媽看到我們好高興。我們魚貫進入廚房盛肉羹,大人小孩嘰嘰喳查地聊天,媽媽開始訴說她的五十肩每天折磨著她。 我問她:「有沒有去做復健?熱敷?」

「有啊,都沒有用!」 ...於是,我深深了解到媽媽要的不是醫療資訊,而是兒女的關心。走進廚房,看到一向愛乾淨的老媽心愛的鍋子蓋都沾了厚厚一層油垢,便用鐵刷用力把它們刷洗乾淨,一面刷一面想到:媽媽一定是沒力氣刷它們了。她曾經用雙手一手抱我、一手拿鏟子炒菜,也曾用雙手刷遍家裡每一個角落。

如今年紀大了,她的手累了,卻仍然忍著痠痛煮我們愛吃的肉羹麵、炒米粉,然後打電話叫我們回家。

我再忙再累,都要常常回娘家洗鍋子;也希望有一天當我年紀大了、手也不再靈光時,孩子們記得回家幫我刷刷鍋子。

如果兒子回答我:『蛋糕到處有得賣,我今天沒空啦!』那我會很傷心。」

四歲的小女兒馬上說:「我不會。我會說好。」結果我們協議:早餐照原計畫,晚上去外婆家。

媽媽知道了好高興:「那我晚上再煮肉羹。」 我知道單以這個理由要更改原計畫有點不合理,便告訴孩子:「有一天我老了,也會打電話給你們說: 『兒子啊!要不要回來?我烤了蛋糕哦,帶孩子回來吧!』

我日用糧

文/李家同

老張在吃飯的時候,注意到牆上掛了一張標語,「請給我們我日用糧」,老張的老毛病又發了,他問我這是什麼意思,我說這是耶穌親自寫的祈禱文。這下老張的問題就更多了……

我的老同學老張是一位非常能幹的人,在矽谷他算是很有成就的了,每次我去美國,一定會去找他,他也常常帶我去他的俱樂部吃飯,對我來說,吃這種飯,真是受罪。首先,我必須穿西裝,打領帶。然後必須吃那種毫無味道的洋餐,我最怕吃血淋淋的牛排。在那些講究的餐廳裡吃的牛排,每塊又都奇大無比,我吃了一半,已經飽了,而且肉已經冷掉了。可是老張好像習以為常,無論多大的牛排都可以吃掉。

老張住的房子並不大,可是據說是在矽谷的好地段,他家在一個小山上,坐在客廳裡,不僅可以看到一個山谷,還可以看到一個湖,湖邊是一個綠草如茵的高爾夫球場,到了黃昏的時候,坐在老張的客廳裡,從大玻璃窗看出去,簡直舒服得難以想像。

我有時會埋怨為什麼我們不去一個小館子吃碗麵,老張的理由是他已經付了俱樂部的月費,不去白不去,而且小館子附近又沒有停車場。其實這些都是藉口,老張已經習慣了奢侈的生活,你叫他去小館子人擠人,他受不了的。

老張之所以能在事業上如此成功,當然有其原因,我認為他最大的優點是好問。每次見到我,必定問我好多問題。比方說,他會問台灣的某某公司最近狀況如何,某某公司為何如此賺錢?為何某某公司最近好像一直在走下坡?老張不僅對企業的發展有興趣,他對新的技術,甚至古老的歷史、文字等等,都喜歡問。而且他的問題常常很難回答。但是老張畢竟老了,有一次,他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而大病一場。醫生勸他休息。他決定退休,反正他錢多得不得了,早就可以退休了。

我又出差到美國了,這次老張和我從聖荷西坐上火車去舊金山玩,在舊金山四處亂逛,一路上不用找停車位,忽然發現舊金山的街景多美,而且多適合我們散步。我們走了一陣,發現中午到了,開始找飯館吃飯。走著走著,看到一座天主教堂門口掛了一個牌子,牌子上寫了「湯與麵包」。老張好奇心又來了,進去以後才知道這個餐廳專門供應湯、麵包和水果給街上的流浪漢吃。湯是肉湯,裡面也有相當多的蔬菜,熱騰騰的,水果當然是普通的水果,但也是新鮮的,麵包就不一樣了,全是才烤出爐的法國麵包和俄國黑麥大麵包,香味撲鼻而來。我和老張都想坐下來吃它一頓。

管事的修士主動邀請我們進去,他說我們也可以吃,流浪漢當然不用付錢,我們不是流浪漢,吃了以後,希望捐一點即可。老張二話不說,立刻拿出幾十元美金作為捐助,我們就坐下吃湯與麵包了。吃到一半,那位修士拿出一個小喇叭,吹奏了兩首歌,第一首歌是美國人都熟悉的〈當聖徒來的時候〉。這首歌有點爵士風味,用小喇叭吹奏,特別有勁,聽得我們十分陶醉。吃完以後,我們兩人都發現,有肉湯、麵包和水果可吃,我們已很滿足了。

老張在吃飯的時候,注意到牆上掛了一張標語,「請給我們我日用糧」,老張的老毛病又發了,他問我這是什麼意思,我說這是耶穌親自寫的祈禱文。這下老張的問題就更多了,他問我耶穌講什麼語言,我告訴他耶穌所用的語言叫作「阿拉美語」,是中東地區的一種土話,至今敘利亞南部的一些小村莊裡仍有人講這種話,而且他們都是基督徒,念這段祈禱文的時候仍用阿拉美語。

老張對這篇祈禱文大感興趣,問了一大堆問題,我有的也答不出來。尤其使我不知如何回答的是為什麼耶穌在祈禱文中用了「日」(英文是daily)這個字,我說我實在弄不清楚。在我看來,我們每天都要吃飯,所以耶穌就用了「日」這個字,表示每天的意思,沒有什麼特別。我當時的感覺是老張真太喜歡亂問一通了。

這是兩年以前的事。前天,我收到老張的信,才知道老張已經回台灣定居了。他的新居在苗栗,我立刻去找他,發現他的新居和他在矽谷的家簡直有天壤之別,新家是一間公寓,大約只有 三十坪 左右,裡面的陳設倒是很舒服,但是毫無氣派。客廳沒有落地大玻璃窗,也看不到什麼湖和高爾夫球場。

老 張 太太燒了雪菜肉絲麵給我們吃,還有一些小菜。我是滿心歡喜,因為我想起了當年他請我吃的牛排大餐,餘悸猶在。吃完飯,老張忽然又洋派了起來,請我喝了一杯咖啡,他的咖啡機倒是很講究,好像這是他唯一講究的東西。

我忍不住問老張為什麼決定回台灣過如此「簡樸」的生活,老張告訴我全是因為「我日用糧」的原因。他對「日」字困惑不已,最後又去那間天主教堂吃飯,飯吃完,他問那位修士為什麼耶穌會用「日」這個字。那位修士二話不說,拉他進入一間辦公室,打開電腦,找到了一個投影片檔案,這個檔案的名稱是「我們沒有我日用糧」,裡面每一張投影片都是世界人飢餓的人骨瘦如柴的照片。尤其令老張難過的是孩子因為飢餓而大肚子的照片,他只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但他說他立刻瞭解耶穌說「我日用糧」的意義,這句話是指我們不應該向上天祈求過多的東西,只要求得每天所需要的食糧就夠了,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不得溫飽。對於老張來講,「我日用糧」中間的「日」字意義非常深遠,當基督徒念這句祈禱文的時候,應該同時想起那位修士給他看的話:「我們沒有我日用糧」。

老張發現自己有了太多用不完的錢,他的孩子也都爭氣,個個有好的職業,因此他賣掉了在矽谷的房子,其實他在美國其他州也有房子,這一概都變成了現金,他留下一小部分,其他全部捐給了窮人,他告訴我他只需要「我日用糧」。

我常常被老張問倒,現在,我要反攻了。我問他,如果你早就知道「我日用糧」的意義,難道你會只拿微薄的薪水嗎?我知道老張一輩子薪水都極高,叫他只拿低薪,乃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故意找他的麻煩,看他如何回答。老張說薪水高,代表能力強,拿高薪,並無不對。但他認為人賺了很多錢以後,世人已經知道他很厲害,他又何必死抱著財富不放呢?他大可將他賺來的錢捐給窮人,自己只要能過溫飽的生活,就可以了。他就覺得他當年幸虧賺了好多錢,高薪多多少少滿足了他的虛榮心、事後可以使很多窮人受惠,一舉兩得也。

今天,我早上去望彌撒,當我念到「請你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的時候,想起了老張。世界上,總有數以億計的基督徒每天都很熟悉「我日用糧」這個名詞,可是有誰像老張那樣地能解釋這個名詞的深沉意義呢?我敢說,我們其實早已豐衣足食了,所以我們祈求的絕對不是我們每天所需要的食糧而已,我們更懶得想有人根本沒有日用的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