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0, 2005

追夢與圓夢

追夢與圓夢~探索自己‧規劃生涯

主講/黃素菲(大學助理教授)

幸福的人生,除了外在的成就之外,還需要內在願望的實現。所謂「願」就是「原」來的那一「頁」,原來的哪一頁?就是深植在自性當中,與生俱來的那一頁。探索自己,找出符合自己本性的核心生涯建構,充分揮灑潛在的能力,人生才不致有缺憾!

允許孩子去尋找自己

我在醫學院任教的經驗裡,的確看到有許多醫學系的學生,對於生命科學及淑世救人,懷抱著熱誠;但我也看到有些學生,之所以唸醫學院的理由,只是從小在父母的期勉下一路考進了醫學系,學醫並非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與興趣。

很多人在十八歲之前,是沒有機會去思考他未來的人生要怎麼走的。父母親通常只要孩子把書唸好,其他一切都替他打理好,一旦進了大學之後,他反而覺得自己很無能,因為生活的基本能力都沒有被培養。

這時他面臨的另一個困惑是:我是誰?我要開什麼花、結什麼果?他對時間的安排、金錢的運用……,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把時間都花在讀書上,而覺得參加社團和讀書一樣的重要。父母面對長大的子女,卻仍用舊的關係模式,父母開始搞不清孩子的動向,而陷入焦慮,甚至權力的拉扯:「耶!怎麼十一點了還沒回到宿舍?」此時父母覺得管不住他了,好像孩子的翅膀長硬了,就要飛走了一樣。

這是每個人從小孩成長到大人,所必經的「第二次剪斷臍帶」的歷程,第一次是出生時剪斷生理的臍帶,這次剪斷的是心理的臍帶;慢慢地,他將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學會為自己負責。

人生之中有一個階段,必會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向,這段期間短則三年,長則五年都不為過;或早或晚,父母都要成為孩子尋找人生方向的左右手,幫助孩子不再依賴,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

放下身段,建立良好關係

我在大學開了一堂「故事敘說與心理成長」的課程,課堂上同學們要講出自己的家庭故事。班上三分之二的同學覺得他和父母之間的連結只是課業,這就形成一個僵化的心理劇本:每當父親一靠近,他就預測到父親又要問他的成績了;父親說:「你這學期的成績怎樣?」,兒子回答:「還好」,父親不悅地又問:「什麼叫還好?」,兒子不耐地回說:「還好就是還好!」於是一道無形的牆擋在父子之間。

我問一個學生:「什麼時候你覺得與父母比較親近,沒有疏離感?」他說,有一年暑假,父親帶他去釣魚,他天南地北的和父親閒聊,那時他會願意和父親談生活上一些有趣的事,問他為什麼?他說:「那時候爸爸沒有把我當兒子看,比較像是男人和男人之間的對話。」但是離開那樣的情境,回到日常生活中時,父親的刻板形象又出現了。親子關係經常這樣,無形中就掉入刻板的角色關係模式裡,阻斷了彼此的情感交流。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要及早建立的,在孩子學習與成長的階段,不要讓親子間的互動只剩下課業層面,而其它都很空洞。

你有沒有和孩子玩在一起?和孩子兩個人手勾手一起去逛街,一起去打球,一起泡溫泉……?泡溫泉時,可不可以別管他頭洗乾淨了沒?父母往往很難放下父母的角色、任務,所以孩子看父母就只有權威、控制,而沒有了解、同理……,那使得孩子很難靠近你。

父母角色經常容易變成社會既定的刻板模式,但是因為每個父母與孩子都具有獨特性,所發展出來的關係自然有所不同,所以其實沒有什麼是標準的模式,只要是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模式,也就是說:在親子關係中應該是自在、愉快,雙方覺得被了解的,這是最重要的要素。

家庭影響自己對未來的選擇

我的父親因經歷過戰亂的年代,所以養成囤積生活用品的習慣,家裡經常是有好幾打的牙刷,鹽巴、醬油一堆,用不完的衛生紙……。有一次朋友到我家,經他點醒,我才發現自己也有這樣的習慣,也是有幾打的牙刷,用不完的衛生紙……,雖然我不是很認同這樣的行為,但在那樣的生活模式下耳濡目染,潛意識裏覺得「要用時沒得用是很可怕的」,雖然我們家樓下有好幾家便利商店,我還是不知不覺有了「有備無患」的習慣與行為,受了父親很深的影響。

你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為什麼它很重要?請你回顧人生中對你而言重要的事,這些往往自然而然地、就在不知不覺中轉移到孩子的身上,你會認為這對孩子也很重要。像我媽媽小時候家裡很窮,祖母不肯將兩隻豬賣掉好籌措學費讓她讀師範學校,媽媽一輩子感到遺憾,所以一直希望我讀師專,當我放棄唸師專時,媽媽氣了很久。

回想一下你重要的人生價值是如何形成的?以我來說,小時候由於貧窮,媽媽對於如何賺錢、省錢都有一套,她很會賺錢卻極度的節儉,有一次她投資土地賺了不少錢,我和姐姐要她帶我們去吃西餐,媽媽替我和姐姐各叫了一客,自己卻沒點,那一餐我差點吃不下去……。

在成長的歲月中,有一度我痛恨媽媽那樣地看重金錢,甚至告訴自己,她會要我讀師專只是為了省錢,當時我心目中的媽媽是守財奴、吝嗇鬼,我認為她把金錢看得比我重要。那時我經常做一個夢,夢中我開一部大卡車,載著滿滿的錢倒在我家客廳,幾乎把她淹沒。所以後來填大學志願時,我不填所有與錢有關的科系,像銀行、會計、企管……。

想一想成長的背景是如何影響你的抉擇或判斷?會不會家裡有人當老師,你看到了當老師的好處;或是家族中有許多人從醫,覺得有熟悉感,而影響自己和孩子的生涯規劃?如果這是父母的決定,那這樣的生涯適合孩子嗎?這是他自己想要的嗎?父母常理所當然的以為自己是為孩子好,卻忘了時代變遷,社會的趨勢是不斷在改變的。

比如民國五、六十年代,那時的第一志願是台大土木系,到了七十年代,就變成電機系,八十年代是資訊系;九十年代法律系、政治系當紅,而政治在三十年前卻是個禁忌,這些轉變不是我們可以預測的。

如果我們依自己的經驗,來決定什麼是最好的,把它加諸在孩子身上,那反而會形成二、三十年的落差。

從性格、氣質上探索自己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應該是,在能力範圍內提供他探索的機會!尤其是從小的時候就開始。

什麼是探索的機會?當孩子看到某樣玩具,站在那裡怎麼也不肯離開時,請不要罵他:「玩具有這麼好看嗎?如果你讀書有那麼認真就好!」此時可以和他談一下,了解讓孩子流連忘返的原因是什麼?每個吸引孩子沈浸其間的東西,對他來說都是一個有趣的世界,讓他有機會去探索自己。不要管他是否只是短暫的興趣,也不要管到底適不適合男生〈或女生〉。

在協助孩子探索他自己時,有時我們也不免擔心,如果他立志要當文學家,你會不會認為世界上頂尖的文學家很少,而覺得孩子在作白日夢?誰知道他不會是未來的高行健?

請不要再被制約:男人該做男人的事,女人就該做女人的事。未來的世界將會是:成為一個完全的人,比成為男人或女人還重要;男性也要發展女性的特質,陰柔不代表軟弱,它代表體貼,敢於求助。女性也要發展陽剛堅毅的一面,即使身邊無人可以依靠時,依然可以獨立堅強的活下去。允許如此平衡的發展,會是比較快樂的。

一般人都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但是必須考慮到這樣的生活型態是不是自己所要的?以醫生為例:一大早就要到醫院看診,有時還要參加醫療研討,教學、做研究…,一天工作可能超過十二小時,但如果你的特質是喜歡悠哉游哉地過日子,那麼走上醫生這條路,心理上的壓力可能很大。

我輔導過一個學生,他覺得考上醫學系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他從小成績一直很優異,卻沒有選擇的自由,似乎全世界的人都覺得他應該選擇醫學系,沒有理由棄醫從文或高分低就。

在選擇科系與未來的生涯時,要評估自己的性格與氣質,和所要選擇的工作型態是不是符合?為生活而工作其實是很辛苦的,而會讓人感覺幸福的工作型態是:把工作和生活結合在一起,工作是手段也是目的。而且工作本身是自己感興趣的,才可以悠游其中,享受那個過程,做起事來才會如魚得水,事半功倍。

因此,讓孩子了解他的能力,使他有一個恰如其分的人生發展平台;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興趣,便會有源源不絕的動力,自然而然的投入所從事的工作領域中。

最後要思考的是,在生涯規劃中,一生真的只有一次的選擇機會嗎?未來的世界不再是一生只能選擇一種職業。現在有一種新的生涯觀點,一個人的生涯可能每十年會轉換一次,前面的十年和後面的十年,可能是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而且都是精采的。像醫生作家侯文詠,他前面的十年是醫生,現在是作家,他預告未來的十年想成為一個導演。

已過世的畫家劉其偉,他職業生涯的前二十五年是工程師,接下來的二十年是畫家,在近六十歲時成為人類學家,在別人的眼中,這中間一點關係也沒有,他卻自有定見而樂在其中,豐富的走完他的一生。所以,不論目前的工作為何,只要能夠樂在其中就得以滿足。

築夢踏實,完成願望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描寫一個充滿夢想的牧羊少年,賣掉三十幾頭羊,隨著沙漠遠征隊橫越沙漠,尋找夢中的寶藏。世俗的眼光認為這個孩子真不務實,三十頭羊代表的意義是可以結婚生子,從此過著安穩的生活,而這個孩子卻要捨棄安穩,追求一個遙遠而不確定的夢想。

我們經常告誡下一代說:要腳踏實地,別好高騖遠!但我覺得在大學階段的學生,要允許自己作夢,會作夢的人才有能力去完成夢想,連夢都沒有的人,就不會有方法和機會去完成夢想。但夢想不該是空中樓閣,而是有目標有計劃的。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我們都需要一個夢幻目標」。他得了軟骨症,卻想像自己長得又高又帥,佛洛依德曾說他是一個無可救藥的自戀者。他的自戀其實是極度自卑所造成的,後來他立志苦讀,傾出生命中一切的力量在心理治療上,包括所有的時間、耐心、毅力,不但脫離自卑,還成為個體心理學的創建者,提出「超越自卑,追求卓越」的重要理論,他並提出虛構的終極論(fictional finalism),對未來要有一種想像,這種想像就是一種夢幻目標,但夢幻其名,獻身其實,因此而構織出一個豐富的人生過程,他稱之為生活格式(style of life)。

人的一生不能如願就會有怨!找到「願」(自己原來的那一頁)才能成為一個自性充滿的人,找到自性才會有自信,也才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如願之後就敢於承擔自己,達到「隨處做主、立處皆真」那種淋漓盡致的感覺,我們都希望能活成這個樣子。

如果可以這樣我們就可以說:一朵玫瑰花,活成一朵如其所是的玫瑰花,才是一朵真正的玫瑰花;一個人,活得如其所是,才是真正完整的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