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斷負向的思緒
文/黃翠吟
人有感受,就有情緒,情緒是無法叫它不升起的,有時我們常好心的勸別人:「不要再難過了!」,「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不難過啊!」多數人都有這種經驗,不想煩,可是偏很煩;不想生氣,可是偏憤恨難消。
有一次,聽到一位師父提到,多數人沒有「做自己心的主人」,當時覺得太抽象,現今體會到,的確如此,遇見順心的、可愛的、好聽的,就覺得高興;碰到困難的、不喜歡的,就令人不愉快。哪能做得了自己的主人?
曾經在書上看過一句話:修行人也有負面情緒及念頭,但他就讓它自然的過去,不會讓它形成傷害。當看到這句話時,我鬆了一口氣,原來修養深厚的人和你我一樣,也有負向念頭,只是和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不會陷在裡面,致情緒不斷累積,再造成自己及別人更大的痛苦。這就如同藍天飄過烏雲,它自來自去,不要抓住它,之後又是一片朗朗晴空。
那天假日搭莒光號火車從台北到彰化,上了車才發現我的位子恰好在門邊,老舊的門要用好大的力氣開關,一開門,火車聲轟然入耳,每站上車下車,門開門關,人來人往,我想,慘了!這趟旅程,不得清靜了。趕緊看看廁所有多遠,竟就在門口近處,想到上次也是坐門邊,廁所不時飄來異味,夾雜花露水濃烈的香氣,非常刺鼻。當時我還告訴自己:久入鮑魚之肆,不聞其「異香」,待會兒就習慣了。可是今天又坐到這個位子,不禁懊惱起來。
切斷負向思緒的鎖鍊
我坐了下來,猛然驚覺,自己為何會這麼容易受環境影響?有了這層省思,心情感覺開了一些,轉而一想,莫非是我特別需要接受考驗,才坐上這個位子,以磨練自己的定力?這一想,心更開了,刻意往後瞧瞧車廂走道,還有好些人站著呢!假日一票難求,我很晚才以語音訂票,竟可以訂到座位,真太幸運了!望著窗外一大片一大片綠油油的田野及藍天,叫人心曠神怡,窗外灑進暖暖的暘光,好不柔和,我把隨身帶來的書攤開來,難得偷得浮生半日閒,我要把心定在書上了。
這一段「心」路歷程,只有幾秒或一分鐘,可是如果沒有轉變想法,結果可能一路都覺倍受干擾。
每個人心的運作過程是:
1.對境→2.評斷→3.感受→4.思想→5.行為反應。
心識的運作是極快的,一剎那間,就產生了反應,首先是面對一個外境,心就起了評判:這個座位靠門,離廁所又近,於是心有了不愉快、懊惱的感受,接下來,就有更多的想法蹦出來,想到過去不愉快的經驗或設想未來更不好的狀況,雖然尚未發生,可是就已自設結局,結果心情更壞,可能產生不理性的行為。
這就是心境運作一環扣一環的鎖鍊,每當心情有苦受時,要想不讓自己陷入更大更長的痛苦,一是當下切斷思想的鎖鍊,一是定力的訓練。
切斷鎖鍊,是切斷思緒,不讓已升起的負向念頭不斷繼續下去或擴大,這實為不易,是要盡最大的力量去努力,我在火車上刻意看看其他無座站著的人,不禁為自己的抱怨,感到汗顏,再看看窗外鄉間美景,想想這趟路程不為公辦,有的是一份閒情逸致,頓時幸福感油然而生。但生活上有的痛苦太大,豈如這區區小事容易超越?有宗教信仰的人,即藉助於上蒼,把苦難提升到更高的層次,當它是上帝的旨意,或是自應承擔的果報,或者認為苦難就是磨練,於是就生起大力量大勇氣,無怨尤的承擔。
專注一處,培養定力
而定力,就是專注的訓練。將注意力自這件令我們苦惱的事上移開,轉到另一個可隨時注意的標的上,這個我們要注意的東西,必須可以永不離身,俾使我們可以全心分分秒秒盯住它,一秒不離的注意它,這時整個意念都是在我們刻意注意的事上,讓原來那惱人的念頭全無空隙再冒出來。
這需平日長期的練習,才能在生活上運用。如靜坐的觀呼吸是將注意力放在一呼一吸上面,呼吸是永不離身的,是可以隨時注意的目標,看著呼吸有時長了、短了、急了、慢了,看著、看著,心中再無其他的雜念,心就靜了。
有的人注意腳步的一起一落,走著走著,心無旁騖;吃飯時細細咀嚼,嚼出飯香、菜香,不再分別這好吃那不好吃,只有品味;佛教徒一心唸佛,置心一處,使心中無念無想,只有崇敬懇切,心念自然轉化。
所有苦受須了解其因
不論用何種方式,皆是要讓自己學習不動如山,心中的烏雲起了,又自然的散去,不讓它再擴大或沉積不去。
苦或樂的感受,來自我們對事物的評斷,待我們心靜了、定了,有些事我們再細細思惟反省,更深入的了解自己一貫的價值判斷及內在需要,唯有徹底了解自己,才能了解苦受的始末。人活著,要用各種方法,努力的讓自己的心境保持清明安定,生活就更有品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