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30, 2005

缺點與優點的界線

有個老富翁在臨死前,想把財產分給個性、行為最成熟的孩子,於是他想了個法子把三兄弟召來床前:「我想決定遺產的分配,但不知道該怎麼分比較好,能不能請你們幫個忙?每人拿兩張紙,一張寫下自己的優點,一張寫下另外兩個人的缺點,然後再把兩張紙拿給另外兩兄弟簽名,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寫得愈多,且愈快完成這件事的人,就能分得最多的財產。」

三兄弟聽到指示急忙照辦,並與父親約定隔天早上在他的房間揭曉結果。

第二天一大早,三兄弟就聚集在老富翁房前,只見老大、老二仍在為簽字與否爭論不休時,老三卻坐在一旁氣定神閒,父親於是問他情況如何,老三說已經獲得兩位哥哥的簽名同意了,父親非常驚訝,問他是怎麼辦到的?老三說:「我寫自己優點的這張是空白的,寫哥哥缺點的那張紙也是空白,我認為自己沒有優點,他們沒有缺點,他們接受起來一點也不困難,當然非常同意,就幫我簽字了。」

老富翁接著叫兩位哥哥拿出他們的優點與缺點清單。老翁看了一下笑了笑,兩人所寫的自我優點與寫別人缺點的數量剛好一樣多,有趣的是,大哥自認為的優點卻是二弟眼中的缺點;相反的,二弟自認為的優點,正是大哥所列舉的缺點。兩人看自己的觀點剛好南轅北轍。

父親見老大、老二爭執不下,於是又再問老三,有沒有什麼好建議能幫他們解決。老三說:「我建議他們先簽下寫自己缺點的那一張紙,如果先承認自己的缺點,對方也會同意你有優點。」兩位哥哥聞道,便照著小老弟的話試試,結果果然皆大歡喜,寫下缺點和優點的兩張紙都順利獲得簽名同意。

老富翁微笑地點點頭,比對著三兄弟的清單,其中三弟的兩張清單上的簽字時間分別是十點一分及十點二分,差距只有一分鐘。與兩位哥哥清單上別人簽字的時間整整差了24小時以上。

老富翁拿給三兄弟一人一個信封,裡面放有一張紙條,上頭寫著「原來要別人接受你的邏輯很簡單,先承認自己有缺點,優點才有成長的空間。原來要別人接受你的方法是那麼的簡單,先體會別人的感受,不是先保護自己的感受。」

心中的佛光

在自己心情最沮喪消沉的一段日子,偶然看到一則禪宗故事,看後心情豁然開朗,止不住自言一句––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簡單過。

有一個老和尚在垂暮之年,他想把自己的衣缽傳給一個弟子。可他的眾多弟子中有三人悟禪極深,老和尚一時難以擇誰為傳人。

一個暮色蒼茫的傍晚,老和尚猜到自己的壽命將止,該到他決定繼承人的時候了。他叫來三個弟子,吩咐他們出去各買一樣東西,看誰買的東西既便宜又能塞滿禪房。

老和尚給了弟子們各人一枚銅錢後,有兩個單子出去了,可是另外一個弟子卻端坐在老和尚身邊打禪,沒有行動。

不久,有一個弟子回來了。他告訴老和尚,他已買來了幾車的乾草,足可以添滿禪房了。老和尚聽後,搖頭蹙眉,非常失望。

接著,另一個弟子也回來了。只見他從袖子中取出一支蠟燭,然後把蠟燭點燃。老和尚見狀,口念「阿彌陀佛」,臉上露出了非常滿意的神色。

這時,老和尚把目光盯向了他身旁的弟子。只見那弟子起身,將銅錢還給老尚,雙手合十說:「師父,我買的東西就來了!」說完他吹熄蠟燭,禪房一片黑暗,那弟子將手指向門外說:「師父請看,弟子買的東西已經來了」

師徒背向門外望去,只見東半邊天上,一輪滿月剎那間從地平線上躍出,冉冉上升。金色的月光照進禪房,禪房裡灑滿光輝,一片通明。

老和尚警訝得半晌無語。禪房裡一時寂靜非常。許久,老和尚才問打禪的弟子:「你何以想到此法?」弟子雙掌合十卑恭著師父,說:「乾草固然能裝滿禪房,但卻使禪房不潔而黑暗,雖價廉而實平庸所為;蠟燭小如手指,不值一文,然燭光能充盈禪房,買燭者非上智而不能為也!」

弟子沉吟片刻,神情肅穆,繼續道:「月光既出,玉宇澄清,月光可謂九天中最無價之物!月光為何物?月明則天明;天明則地明,天明地明則心明;然佛明四宇,佛明我心,可見月光乃我佛也!今我不取一文得到我佛,只因我心中有佛光!」

老和尚聞言,脫下袈裟披在打禪的弟子身上:「你心中的佛光,乃上智中之至聰至慧者也!」
老和尚選到了傳人,我也悟出了生活的禪意––心中的佛光,誠如我們生活中的快樂美滿、幸福溫馨,乃至一切的真、善、美……

原來,只要我們心中裝有快樂、幸福……生活就會像月光毫無保留地普照我們的心裡,從而讓我們遠離煩惱、憂愁、沮喪、消極……。

(感謝大舅轉寄此文章)

Tuesday, November 29, 2005

感受生命

你有沒有感受到,生命並不好過,而你希望你不在那個環境中?以下的故事,可能令你改變對生命的看法:

我和一位朋友傾談,他說雖然有兩份工作,而每月的收入僅僅稍逾一千元,但他已高興了,我很奇怪他還可以那麼開心,因為他的收入微薄,要節衣縮食才可以供養他年邁的父母,他的岳父母,太太,兩個女兒,還有一般家庭的各項開支。

他解釋說,是因為一次在數年前他在印度目睹的事件,當時他因為一次重大的挫折、心情低落。所以到印度散心,他說他親眼看到一個印度婦人用割肉刀將她的兒子的右手切下了。

那婦人無助的眼神,那四歲的稚童痛苦的呻吟,至今仍令他難以釋懷。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那母親要這樣做?是否她的孩子太頑皮,或是他的手受到感染?都不是,原來只是為了行乞!

那絕望母親特意把孩子弄成傷殘,使他可以在街上行乞,我的朋友嚇呆了,他把他得到一半的麵包放下,隨即有五六個小孩湧至,爭著這片佈滿沙石的麵包,就如面對飢餓時的自然反應。

他對這情景很吃驚,他跟著他的導遊開車到最近的麵包店,他到其中兩家,把他們所的麵包都買下來,麵包店的老闆很愕然,不過還是願意把所有的麵包都賣給他。

他花了不足一百元,就買到約四百塊麵包(即每塊少於25仙),又用了一百元買一些用品。

於是,他坐在一部載滿麵包的貨車往街上去,當他分發麵包和日用品給那些大部份是傷殘的兒童時,他們都報以歡喜和鞠躬,就是這樣,他在生命中第一次想到人們怎麼可以為一片價值不足25仙的麵包而放棄自己的尊嚴。

他開始對自己說他是多麼的幸運─他有個完整的身軀,有一份工作,有個家庭,有機會抱怨食品的好與壞,有機會穿衣服,有機會擁有很多這些人沒有的東西。現在,我開始想到,和感受到!

我的生命是否真的,那麼差?

也許…我就覺得不是那麼差,你呢?

『滿足感』不是來自滿足於你想要的,而是了解到你所擁有的是那麼多。

當快樂之門關上時,另一道門就會打開,但很多時我們只盯著已關的門而沒有看到已為我們打開的那道門。

的確,我們要到失去時才知道我們擁有,但我們亦要等到東西來臨時才知道我們沒有它們。

對人付出所有的愛並不能確保他們同樣愛你!

不要期望愛人會有回報;只管讓愛在他們的心中成長,但如果沒有成長,那便滿足於愛已在你心中成長。

一分鐘便可以摧毀一個人,一小時便可以喜歡一個人,一天便可以愛一個人,但要一生的時間才可以忘記一個人。

不要只看外表,因為它會欺騙你; 不要只看財富,因為它會褪色。

找一個能令你微笑的人,因為一個微笑就可以令你心情變好,找一個可以令你會心微笑的人。

有時候,你對一個人的掛念,足以令你從夢想中抓他們出來,擁抱他們!

追尋你的夢想,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一個你想做的人,因為你只活一次,亦只得一次機會去做所你想做的事。

祝你有足夠的快樂令你甜蜜,足夠的嘗試令你堅強,足夠的傷感令你有血有肉,足夠的希望令你快樂。

常常從別人的角度去想,如這角度令你受到傷害,它一樣在傷害對方。

最快樂的人不一定擁有最好的東西,他們只是把握和珍惜所有他們得到的東西。

那些會哭、會受傷害、曾經尋覓、曾經嘗試的人是快樂的,因為他們珍惜那些曾經擦過他們生命的人的重要性。

愛由一個微笑開始,經過擁吻而成長,以一滴眼淚結朿,最美好的將來永遠建基於已被遺忘的過去,你的生命不會順利,除非你放下你過去的失敗和痛苦。

當你出生的時候,你在哭而你周圍的人都在微笑,用心過活,使你在死時,你在微笑而你周圍的人都在哭。

請將這訊息傳至那些對你重要、在某方面影響過你、在你失落時令你看到正面、和你想令他們知道你珍惜與他們的友誼的人。

讀一篇好文章不花多少時間的,但是,要去實踐一個正面的想法,卻不是那麼容易,也許,我們都太懶,懶的努力,懶的有一點作為,也許,我們花太多的心力去追逐帶不走的財富、名聲以及愛情......

希望給你的都是正面的,希望你也一樣活得充實......
--------------------------------------------------------------------------------
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學會適時的依靠他人,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明智。

一張罰單

德國是個工業化程度很高的國家,說到賓士,BMW,西門子……沒有人不知道,世界上用於核子反應爐中最好的核心泵就是在德國的一個小鎮上產生的。

在這樣一個發達國家,人們的生活一定是紙醉金迷燈紅酒綠吧。在去德國考察前,我們在描繪著、揣摩著這個國度。到達港口城市漢堡之時,我們習慣先去餐館,已在駐地的同事免不了要為我們接風洗塵。走進餐館,我們一行穿過桌多人少的中餐館大廳,心裡犯疑惑:這樣冷清清的場面,飯店能開下去嗎?

更可笑的是一對用餐情侶的桌子上,只擺有一個碟子,裡面只放著兩種菜,兩罐啤酒,如此簡單,是否影響他們的甜蜜聚會?如果是男士買單,是否太小氣,他不怕女友跑掉?

另外一桌是幾位白人老太太在悠閒地用餐,每道菜上桌後,服務生很快的幫她們分配好,然後就被她們吃光光了。

我們不再過多的注意她們,而是盼著自己的大餐快點上來。駐地的同事看到大家飢餓的樣子,就多點了些菜,大家也不推讓,大有「宰」駐地同事的意思。

餐館客人不多,上菜很快,我們的桌子很快被碟碗堆滿,看來,今天我們是這裡的大富豪了。狼吞虎嚥之後,想到後面還有活動,就不再戀酒菜,這一餐很快就結束了。結果還有三分之一沒有吃掉,剩在桌面上。結完賬,個個剔著牙,歪歪扭扭地出了餐館大門。

出門沒走幾步,餐館裡有人在叫我們。不知是怎麼回事:是否誰的東西忘記拿了?我們都好奇,回頭去看看。原來是那幾個白人老太太,在和飯店老闆嘰哩呱啦說著什麼,好像是針對我們的。看到我們都圍來了,老太太改說英文,我們就都能聽懂了,她在說我們剩的菜太多,太浪費了。我們覺得好笑,這老太太多管閒事!

「我們花錢吃飯買單,剩多少,關妳老太太什麼事?」同事阿桂當時站出來,想和老太太練練口語。聽到阿桂這樣一說,老太太更生氣了,為首的老太太立馬掏出手機,撥打著什麼電話。

一會兒,一個穿制服的人開車來了,稱是社會保障機構的工作人員。問完情況後,這位工作人員居然拿出罰單,開出50馬克的罰款。這下我們都不吭氣了,阿桂的臉不知道扭到哪裡去了,也不敢再練口語了。駐地的同事只好拿出50馬克,並一再說:「對不起!」

這位工作人員收下馬克,鄭重地對我們說:「需要吃多少,就點多少!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有很多人還缺少資源,你們不能夠也沒有理由浪費!」我們臉都紅了。

但我們在心裡卻都認同這句話。一個富有的國家裡,人們還有這種意識。

我們得好好反思:我們是個資源不是很豐富的國家,而且人口眾多,平時請客吃飯,剩下的總是很多,主人怕客人吃不好丟面子,擔心被客人看成小氣鬼,就點很多的菜, 反正都有剩,你不會怪我不大方吧。

事實上,我們真的需要改變我們的一些習慣了,並且還要樹立「大社會」的意識,再也不能「窮大方」了。

那天,駐地的同事把罰單複印後,給每人一張做紀念,我們都願意接受並決心保存著。阿桂說,回去後,他會再複印一些送給別人,自己的一張就貼在家裡的牆壁上,以便時常提醒自己。

我們只是有能力享受大家一起努力的資源,並不代表我們有權力去浪費。

生命最快樂的部份就在不斷的創造,這是每個人都自然擁有的天生特權,與其輾轉反側地思考人生目的,不如下定決心活在當下用每天去創造自己的新局。

反過來說,如果你總是想不開,一再於心中折磨自己,也請知道沒有人會來援救你的。

(感謝大舅轉寄此文章)

Monday, November 28, 2005

幸福的長、寬、高

計算一個長方體的體積,要分別量出長、寬、高,然後相乘。由此想到人生的幸福,也可以用長、寬、高去衡量。   

人的一生,最長也就活個百十來歲,不長也不短。有的人“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對一切事物都看得很重,哪里還有心思享受幸福?有的人則對一切事情都漠然處之,“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可取的。

人的一生雖然不長,但我們可以儘量用自己的學識、勤奮,去奮鬥、去爭取幸福,讓自己的一生充滿追求的快樂,從精神上延長了自己的人生。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這就是所謂的“長”。 

所謂“寬”,就是必須知道什麽是自己可得的幸福,才能準確地把握到幸福的寬度,找到幸福感。

作家卡夫卡在給他的未婚妻的一封信中說,他平生只想待在一個陰暗、潮濕的地窖的盡頭,每天足不出窖,這樣他就會寫出令自己滿意的小說,爲自己製造出純淨的氧氣。卡夫卡很明瞭自己幸福的寬度,也就是那個地窖的寬度。

作爲一個性情中人,通過自身的努力,應該自己得到的,得到了也就心安理得;如果是通過歪門邪道或不正當手段得到的,即使是滿屋的金銀財寶,我想也不會幸福起來。  

所謂“高”,應當是你的能力所能達到的高度,而這個高度,又恰恰可以滿足你的欲望。這裏邊應包含了更多的精神因素。就是要對自己的能力有個正確的評價。

自己本來在教師崗位上更能發揮自己的才智,偏偏看到別人下海掙了大錢而導致自己心裏不平衡;但若有更高的能力却弃之不用,也是一種遺憾。   

每個人都渴望幸福,但這種渴望應當建立在自己的追求和自己伸手能及的長度之上。否則,由這種渴望所引發的對美好生活的想象,往往會變成對幸福的奢望:即覺得一種生活不可忍受,而另一種生活又不可企及,這種狀態必然導致幸福體積的失准。

明白了這些,就應當追求自己應得的幸福,而想方設法克制瘋長的欲望,找到更適合于自己幸福的尺寸。

【心得感想】
想一想…量一量自已對於幸福的長、寬、高…

失去比擁有輕鬆

有個七十歲的日本老先生,拿了一幅祖傳的珍貴名畫上節目,要求「開運鑑定團」的專家鑑定,他說,他的父親說這是名家所價值數百萬元的寶物,他總是戰戰兢兢的保護著,由於自己不懂藝術,因而想請專家鑑定畫的價值。

結果揭曉,專家認為它是膺品,連一萬日圓都不值,主持人問老先生:「你一定很難過吧?」來自鄉下的老先生,臉上的線條卻在短短時間內變得無比柔軟,憨厚微笑道:「啊!這樣也好。不會有人來偷,我可以安心的把它掛在客廳裡了。」

老先生的自我解嘲讓我感概:失去,竟然可以比擁有輕鬆。

據說,有一個富翁,為了教每天精神不振的孩子知福惜福,讓他到當地最貧窮的村落住了一個月。

一個月後,孩子精神飽滿的回家了,臉上並沒有帶著被「下放」的不悅,讓富爸爸感到不可思議。

爸爸想要知道孩子有何領悟,問兒子:「怎樣?現在你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們過得這麼好吧?」

兒子說:「是的,他們過的日子比我們還好。

因為-

我們晚上只有燈,他們有滿天星空。

我們必須花錢才買得到食物,他們吃的是自己的土地上栽種的免費糧食。

我們只有一個小花園,對他們來說到處都是花園。

我們聽到的都是噪音,他們聽到的都是自然音樂。

我們工作時精神緊繃,他們一邊工作一邊大聲唱歌。

我們要管理佣人、管理員工,他們只要管好自己。

我們要關在房子裡吹冷氣,他們在樹下乘涼。

我們擔心有人來偷錢,他們沒什麼好擔心。

我們老是嫌菜不好,他們有東西吃就很開心。

我們常常失眠,他們睡得好安穩...

所以,謝謝你,爸爸,你讓我知道,我們可以過得那麼好。」

失去才能領略更多美麗

在我們擁有的時候,總是害怕著失去,但也許必須藉由失去,我們才能夠不再畫地自限,反而擁有更多美麗的經驗。這叫做積極性的自我安慰。

失戀了,斤斤計較你辜負我多少我有哪些不甘,是人之常情,但分手自有分手的理由,何不在痛過之後自我安慰:以前老是擔心會分手,現在沒什麼好擔心了,以前總在抱怨他對我不好,現在我再也不必受到不好的對待。

以前只能守著一株草,現在到處都可能有芳草。

如果不要只著眼於一時的失去,失戀,失業,失婚都可能帶來更寬闊的視野。

只要不失去生命,我們依然大有可為。

我一直相信一句老話:如果老天爺為你關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一扇窗。

雖然,大部分的時候,從門到窗的距離,可能超乎想像的長,我們還是要找到那條路,從門,走到窗口那邊,才會看到一大片藍天。

藍天,原本就在,只是我們一直把自己關在房子裡。

Sunday, November 27, 2005

母親的8個謊言

一個母親一生撒的8個謊言

1、兒時,小男孩家很窮,吃飯時,飯常常不夠吃,母親就把自己碗裏的飯分給孩子吃。母親說,孩子們,快吃吧,我不餓!——母親撒的第一個謊

2、男孩長身體的時候,勤勞的母親常用週日休息時間去縣郊農村河溝裏撈些魚來給孩子們補鈣。魚很好吃,魚湯也很鮮。孩子們吃魚的時候,母親就在一旁啃魚骨頭,用舌頭舔魚骨頭上的肉漬。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裏的魚夾到母親碗裏,請母親吃魚。母親不吃,母親又用筷子把魚夾回男孩的碗裏。母親說,孩子,快吃吧,我不愛吃魚!——母親撒的第二個謊    

3、上初中了,爲了繳夠男孩和哥姐的學費,當縫紉工的母親就去居委會領些火柴盒拿回家來,晚上糊了掙點分分錢補點家用。有個冬天,男孩半夜醒來,看到母親還躬著身子在油燈下糊火柴盒。男孩說,母親,睡了吧,明早您還要上班呢。母親笑笑,說,孩子,快睡吧,我不困!——母親撒的第三個謊    

4、大學聯考那年,母親請了假天天站在考點門口爲參加大學聯考的男孩助陣。時逢盛夏,烈日當頭,固執的母親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幾個小時。考試結束的鈴聲響了,母親迎上去遞過一杯用罐頭瓶泡好的濃茶叮囑孩子喝了,茶亦濃,情更濃。望著母親乾裂的嘴唇和滿頭的汗珠,男孩將手中的罐頭瓶反遞過去請母親喝。母親說,孩子,快喝吧,我不渴!——母親撒的四個謊

5、父親病逝之後,母親又當爹又當娘,靠著自己在縫紉社裏那點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拉扯著幾個孩子,供他們念書,日子過得苦不堪言。胡同路口電線杆下修表的李叔叔知道後,大事小事就找岔過來打個幫手,搬搬煤,挑挑水,送些錢糧來幫補男孩的家裏。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左鄰右舍對此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都勸母親再嫁,何必苦了自己。然而母親多年來卻守身如玉,始終不嫁,別人再勸,母親也斷然不聽,母親說,我不愛!——撒的五個謊

6、男孩和她的哥姐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下了崗的母親就在附近農貿市場擺了個小攤維持生活。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們知道後就常常寄錢回來補貼母親,母親堅決不要,並將錢退了回去。母親說,我有錢!——撒的六個謊

7、男孩留校任教兩年,後又考取了美國一所名牌大學的博士生,畢業後留在美國一家科研機構工作,待遇相當豐厚,條件好了,身在異國的男孩想把母親接來享享清福卻被老人回絕了。母親說,我不習慣!——撒的七個謊

8、晚年,母親患了重病,住進了醫院,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男孩乘飛機趕回來時,術後的母親已是奄奄一息了。母親老了,望著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母親,男孩悲痛欲絕,潸然淚下。母親卻說,孩子,別哭,我不疼。——撒的最後一個謊

【心得感想】
真是發人深省啊!!!
大家 要孝順啊!!!
不要任性的
一天到晚嫌自己父母
太煩管太多啊!!!

我的藍領父親

我永遠不會忘記昨天爸爸揮汗如雨的工作過程,那一點一滴存給我的錢,都是他用性命以及涔涔汗水還有青春歲月所打拼來的,也讓我更懂得珍惜父母所給我的一切。

我的父親是個藍領階級的建材工人,每天早出晚歸,在我上大學前,他總是忙到晚上八九點才到家,並且拖著疲憊且滿是汗水的身軀緩緩地走進浴室,洗完澡也會趁機到我房裡看看我有沒在認真讀書,接著才走回臥房休息。

每次他一看到我滿江紅的成績,我總是免不了一陣挨打,在我從小的印象中,父親對我再嚴格不過了,只因家中只有我一個孩子,父親每每邊打邊罵著:「你不好好唸書,等到你長大,取了老婆生了孩子,你就知道了!」

那時我並沒有很深刻地體悟,一直到畢業之後才了解爸爸的用心。

昨晚我又被解雇了,這是今年所換的第四個工作,原因就是因為學歷不夠,我灰心了,想起自己也許久沒回家探望爸媽了,於是收起行囊,回到熟悉的鄉下老家。

回到家,已是晚飯時分,夕陽西下,倦鳥也將歸巢,我卻還不見父親的身影,於是我便帶著兩份便當前往父親的工作場所。

若不是我親眼目睹,我還真不曉得父親從事的行業是這麼地危險,他爬上十層樓高的鋼架,小心翼翼地將一塊塊瓷磚鋪上,身上也沒有防範摔下樓的繩子可以支撐,我看的膽戰心驚;不只如此,看著父親挑著沉重的磚頭爬上爬下的,衣服也沾滿了污穢的泥土,我心想,爸都已經五十歲的人了,怎能承受這樣的辛勞呢?我強忍著將決堤的淚水,走到父親的跟前說:「爸!您辛苦了!剩下的讓我來吧!」

那個晚上,我才明白父親暴躁脾氣後的原因。其實他是關心我的,但我卻不成器,讓他不得不對我拳打腳踢,這一切都是希望我能成大器,而不是只屈就於小職位就滿足了,而且他這幾年早已存了兩百萬要讓我出國唸書,只是我自己不爭氣罷了,聽到父親誠懇地陳述他對我的期望,我才恍然大悟自己是多麼地傷他們的心,於是我下定決心,重拾起課本,雖然半工半讀的日子並不好過,但我會堅持下去的。

爸!你等著,你的兒子不會讓你的汗水白流的!

【心得感想】
父親對我們的希望
無法以言語表達出來
但我們要用心去了解
不然等到想孝順時
卻無法孝順時

真的是已晚

Saturday, November 26, 2005

雞的智慧

雞的智慧

(最後的一段話,真的值得大家深思啊!)

歐洲一個專門研究動物的機構中,有位教授負責研究「雞」,他很用心地觀察各種雞類的生活形態。

有一天,他在樹林裡發現一隻山雉生了好多蛋,就悄悄地拿了幾個蛋帶回去。剛好有一隻母雞也生蛋了,他把母雞生的蛋取走,換上山雉的蛋。母雞看到蛋不一樣,猶豫了一下,但是很快地就去孵這些蛋,既溫柔又謹慎,好像在孵自己的蛋一樣。

經過一段時間,小山雉破殼而出,母雞帶牠們到樹林裡,自己用爪子將土撥開,尋找土和樹根之間的小蟲,然後咕咕地叫著那些小山雉來吃。

教授看了好驚訝!因為以前這隻母雞生的小雞,都是餵食人造飼料;這一次,母雞居然知道小山雉不吃飼料,只吃自然界中的食物。

教授又拿了一些鴨蛋讓母雞孵化,母雞一樣耐心地把鴨蛋孵化成小鴨,然後帶著小鴨到水池邊,讓小鴨在水裡游泳。

這兩件事讓教授明白一個道理──人類認為愚蠢、沒有感情的雞,其實是既有愛心、又有智慧!牠僅僅幫忙孵蛋就能了解新生命的習性,並帶領牠們學習上帝賦予新生命不同的生存技巧。牠們都能如此,更何況是我們,有著不同的個性、習慣、觀念。但是我們往往會要求鴨學雞鳴,山雉學雞吃人工飼料,強迫他人按自己的意思走。往往人與人之間的誤會、衝突,源自於此。

一個團體能否和諧安定,關鍵就在於團體中的個體,能否相互尊重、包容,以慈悲的胸懷彼此扶持,而非相互計較、埋怨;以清淨的智慧化解紛爭,而非任由無明的情緒蔓延。

一隻母雞能夠以愛心和智慧,對待外形和生活習性皆與自己不同的異類,身為人類的我們,只要肯用心,當然也能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彼此相待。

牧羊人領導

牧羊人領導

*領導者以清晰的牧羊人形象出現,做的是僕人的工作,卻不僅於此。和僕人相同的是,牧羊人照顧羊群的需要。這種關係表面上看來是單向的,但萬一牧羊人沒有善盡僕人的角色,羊兒並沒有能力照顧自己,很快就會陷入困境。

羊群需要僕人領袖為牠們找水、找食物、包紮傷口,甚至在情況惡劣的時候揹著走。可別誤會了,牧羊人確實有很多服務性的工作,但若牧羊人僅僅扮演僕人的角色,羊群很快就會發現自己麻煩大了。

*牧羊人領導法是一種「思考方式」。野地中的羊群不可能自己擬定計畫,就我們所知,動物沒有預見未來的能力,因此牧羊人在野外的首要工作,就是思考,而且是前瞻性的思考。雖說人類具有思考未來的能力,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運用這種能力;很多人明知計畫未來很重要,但是光是應付每天的生存壓力都來不及了,根本無力想到未來。正因如此,牧羊人領導法便有發揮的空間。

*牧羊人領袖往往必須獨自思考。卻不能獨力行事。在野外,牧者要走入羊群,滿足羊群所需;同樣地,牧羊人領袖也要悉心照顧屬下。

在(詩篇第二十三)中,我們看到上帝這位牧者為他的信徒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開創豐美的環境。在古代,羊群可以享有青翠的草原,是因為牧羊人在野地裡辛勤地開墾;可見若領導人能提供豐美的環境,一切自然會欣欣向榮。牧羊人領袖也要走進追隨者之中,瞭解並滿足他們的需求,還要解決衝突歧見,斬除刺人的荊棘和障礙。有牧羊人的地方,就有豐衣足食的生活。

*牧羊人老闆的特色,除了前瞻性的思考,同時還要「深入」羊群。牧羊不能靠遠距離遙控,需要頻繁的接觸。牧羊人不該窩在角落的辦公室裡,發送一張張的公文、備忘錄,真正該做的是:披掛上陣,親身引導,樹立模範。牧羊人領袖該如何與羊群相處、引導不朽的靈魂、培養追隨者的忠誠度、同時扮演好領導者與追隨者的角色,這些重要的領導面向,都會在相關章節中詳細闡述。

*簡言之,牧羊人領袖必須謹記在心,他們的一舉一動必須以屬下的需求為出發點。牧羊人領袖的主要任務,不僅是掌握屬下的時間,更要掌握屬下的心與腦。要做到這一點,牧羊人必須日夜留神觀察羊群,無私地滿足他人的需求。牧羊領導中最難達成的精髓,就在於瞭解「滿足需求」對組織運作的價值,然後朝這個方向改造管理架構。

*如果努力之後,領導人和下屬還是無法趨於一致,部屬的需求無法獲得滿足,那麼部屬就該自行離開,不然主管也該請他走路。有位當代牧羊人老闆肯定了我們的看法:若是有隻羊老是快樂不起來,或是心有不服,對牧羊人和整個羊群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此時應該給這隻羊一個機會,前往別處尋找快樂。

*曾經為愛迪生工作過的艾佛德.泰特在退休前夕寫了封信給昔日老闆,告訴他:「你教了我最重要的字,就是不要害怕失敗,有時傷疤就跟獎章一樣榮耀。」

*有位我們認識的經理人,對於錯失升遷機會的屬下也採取同樣的策略。在員工要求升遷失敗時,他總是立刻去找這位員工,當面感謝他有勇氣站出來,爭取承擔更多的責任。他還會鼓勵員工繼續嘗試,並承諾密切注意是否有新的機會符合這位員工的能力和要求。我們就和平一樣,在私人和專業的領域都有可能失足或跌倒,身為牧羊人,得確保一失足不至成千古恨。

*檢驗公司的獎勵制度,看看是不是過於嚴厲。過於嚴厲的獎勵制度會促使員工隱瞞失敗,不肯坦承以告。

*美國職棒名人德洛徹的退休宣言,聽起來像是告訴大家「放牧球員」已經不再是件風光的事了;這位前球隊經理表示自己之所以選擇下台一鞠躬,是因為「坐下!閉嘴!注意聽!」這種命令式的語句已經不管用。

*牧人領導者,和趕貓、趕牛、甚至趕羊完全無關,大衛王描述的是一種風格迥異的領導方式,他寫道:「衪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這句話雖短,卻寫出了牧羊人領導法中兩個基礎要素:

第一,人和羊都一樣,喜歡受到吸引住前,而不是讓人拿著藤條從後頭趕。

第二,儘管時局多變混亂,現今的下部屬更加獨立自主,但領導人還是要找出正確的道路讓屬下追隨。

*牧羊人的聲音牧羊人領導法依靠的不是管理工具,而是領導者和追隨者之閒的關係。和趕牛的牛仔不同,牧羊人使用的方法是動之以情,用熟悉甚至親暱的感覺取代嚴厲的斥責,用聲聲呼喚取代刺針、鞭子。一段時間之後,親近不生侮慢,領導者與追隨者反而建立起健全的關係,領導成效更佳。

想成為牧羊人老闆,得先問問自已屬於驅趕者還是領導者。你是憑著你的領導魅力吸引人、還是讓屬下覺得受到逼迫?如果公司規模不大,自然能夠深入瞭解每個屬下,就像牧羊人對每隻羊瞭若指掌一樣;但是,就算在大公司裡,還是有方法吸引、領導下屬。

要領導一大群人,有個重要的工具叫做「溝通」,口頭或書面皆可,一定要讓所有人定期聽到你的聲音。第一步就是定期做報告,至少每個月對所有重要人員報告一次;第二步,離開電腦,走出辦公室,不論是固定巡視作業區,或只是每個星期隨意走走,讓員工預料不到你會在何時、何地出現,用員工的語言互動,就是一種有力的領導方式。最後,每天撥出一段時間,不要使用電腦,用打電話或親自拜訪的方式傅遞訊息,讓接收訊息的人聽到你的聲音。領導人在溝通的時候不能只重內容,說話的聲音和語調也很重要。

要用牧羊人的方式領導大公司還有另一個辦法,就是透過身邊的羊群建立榜樣。如果公司裡有上百甚至上千人,你可以在那些直接與你共事的人面前展現牧羊人領導的風範,花時間和他們相處,讓他們熟悉你的聲音,感應你的價值觀和領導方向。然後讓他們瞭解,你希望他們以身作則,在他們所屬的群體中實踐這種領導法。

法學院院長威利德.派德瑞克說過,法學院學生觀察教授對他們的態度,然後依樣畫葫蘆去對待客戶。如果你自己是個好榜樣,而且清楚傳達了你的期望,牧羊人領導法就可以發揮骨牌效應,不斷往下傳。

帕克夫婦在放羊的經驗中學到的教訓,也可以用在人的身上:大家其實都在等有人站出來領導;不需要一再地耳提面命,通常領導人只要往前走就行了。

*羊群當中也有各種不同的個性,有個性軟弱的小弟,也有帶頭的老大。所有牧羊人都知道,移動一群羊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羊老大移動,因為整群羊中有百分之九十會看羊老大的臉色行動。

*組織內也有同樣的現象。牧羊人老闆自然得跑在最前面呼喚追隨者,如果想讓號召發揮最大的效果,首先得和組織內的「羊老大」建立關係。站起來行動之前,牧羊人老闆可能得先坐下來,和這些具有影響力的羊老大聊聊,一方面可以互相分享願景,一方面羊老大的回饋也可以使願景輪廓更加清晰。和這百分之十具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打好關係之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大部分就會受到牧羊人老闆的影響,因為他們會追隨意見領袖的指示行動,尤其在像美國這種反抗威權的文化之中,大家比較會聽同儕的意見,而不是上級的命令。遊說專家羅勃‧塞丁尼說得好:「影響力在水平傳播時最能發揮作用,而不是垂直傳播。」

*領導者若能利用某種有意義的方式,讓屬下參與找尋路徑的過程,往往能獲得最大的成效,這也是今日領導者所面對的另一項轉變。有時候,領導人只需要分享自己的願景,聽取回饋,就能修正願景,然後全力完成;有的時候,領導人必須釐清選擇機會,引導群體走向最好的決定,才能達到最高的成效;還有的時候,領導人可能得在投身某項工作前,先行廣泛地蒐集資料。「坐下!閉嘴!注意聽!」不僅在棒球場上已經吃不開,如今不管走到哪兒都行不通。

*牧者的工作還不僅於此,只對大家宣告一次是絕對不夠的。沒錯,你必須一次又一次不斷地重述路徑,永無休止之期。牧羊人不可能對著羊群宣告事項或遞備忘錄就大功告成,牧羊人老闆也是這樣,必須親自領著幾隻羊走上山道,然後走回去再拉幾隻羊上山。

領導人常常哀嘆,感覺自己在溝通的時候老是一再重複同樣的話,或許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一再走下山谷傳遞訊息,領一批批羊上山,會逐漸消耗你的精力,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絕對不可能再走一趟。但是引導別人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是一項和人密切相關的工作,除了由牧羊人領袖親自上上下下、來來回回地引導,別無他法。這樣看來,這可以說是領袖任務中最難的一項,但是就像我們經營學術機構或非營利組織的時候,有時會開玩笑說:這就是為什麼要花大錢請我們當領導人!最後要記住的是,在領導中沒有什麼比引領他人「行義路」更重要的事了。

*一天裡你有多少時間會走上戰場,讓屬下聽到你的聲音?

*運用創意改造你的時間表;有沒有辦法每個月撥出一些時間,爬上山頂尋找新路?有沒有辦法每個禮拜撥出一些時間,下到山谷裡,讓其他人聽到你的聲音?

*牧羊不能遠距操控,而必須親臨其境。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領導人總是想把「走動式管理」換成「電腦式管理」,想要用打打字、發送電子郵件取代走動巡視;可惜手機和電郵都無法取代「同在」的意義。其實就連「走動」都嫌不夠,比不上牧羊人親自坐鎮指揮。

*牧羊領導的難處部分是因為必須來回轉換,有時要宏觀領導全體,有時又要微觀照顧個體。也許以前曾經有過嚴謹的分工,大問題由高層主管處理,中低層的管理者則負責應付個人需求和問題;但是牧羊人領袖必須既能領導整群羊,又能不時陪伴在一隻隻羊兒身邊。

九一一恐怖攻擊後,小布希總統和紐約市長朱利安尼的表現可說是牧羊人的最佳典範,一方面主持整個災後應變事宜,一方面走入人群,參加告別式、慰問家屬。美國紅十字總會會長伊莉莎白.杜爾手下有將近三萬二千名人員,以及二十億美元的預算,但是她發現最重要的還是親臨現場紓困。這就是牧羊人領袖的工作。

*要讓領導更有效,牧羊人必須清楚何時該領在前頭,何時該跟隨在後,還有何時該放手,什麼他不管。某些情況下,牧羊人應該放棄領導權,讓其他學有專長或有更多時間的人主導。領導人也有可能跟在隊伍後面,因為有時候整個團隊或其中某個人的發展。不能從前面直接引導,而是要山後面往前推才能表現得更好。難就難在如何讓羊群感受到領導人在身邊支持他們。「我能為你做什麼?我要怎麼樣才能讓你的工作更有效率?」這些問題,牧羊人老闆應該常常掛在嘴邊詢問員工。

*公羊為了爭取領導權而決鬥,對羊群的影響正負兼具,可以從兩方面來看:就正面來看,決鬥在求偶季節顯得格外重要,公羊用頭和角互相抵撞,企圖引起母羊的注意與好感。這種衝突每年發生一次,只有最健康、最強壯的公羊才能孕育下一代,長久下來自然使得整個羊群的存活機率增加到最大。

此種求偶爭奪戰自造物以來即存在,有利動物的延續,因為要在野地求生,必須要有健康強壯的下一代。萬一哪個牧羊人熱心過頭,非得禁絕所有決鬥行為不可,他的羊群保證不會有好下場;雖然結果可能要一、兩季之後才會顯現,但是他的羊群一定會因為體弱多病一個個倒下,數目越來越少。

面對這種正向的衝突,牧羊人得忍住不插手干預;但是如果決鬥對羊群產生負面影響,牧羊人就得出面管制。

*營造正向衝突如同曠野中的牧羊人,牧羊人領袖也會合理地運用職權,抑制自我膨脹的毀滅性行為。牧羊人領袖瞭解不該完全杜絕衝突,而應該化衝突為助力,讓屬下更健康、更有活力;為了促成這種轉化,牧羊人領袖必須預留空間,讓不同意見能以健康的方式出現。求偶時的對決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可以增加羊群的生存機會;同樣地,公司內部不同的聲音也是必要的,有益的爭論可以讓公司遠離麻煩。步上軌道。口香糖大亨瑞格里說過:「如果公司裡有兩個人意見永遠一樣,其中必定有個人是多餘的。

*研究人員觀察組織內部的衝突,將衝突分為兩大類型:人際衝突與智力衝突。人際衝突幾乎總是導致組織癱瘓,但是智力衝突在適當的管理之下,卻可以獲得不少積極正面的結果。人際衝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兩個人彼此看不順眼,或是因為覺得受到另一方威脅,而產生了互相攻擊的行為,包括:辱罵中傷、威脅恐嚇、尋求政治手段報復、冤冤相報等等。這些衝突根本無關公司利益,也不看哪一方的人、事、物貢獻較多,而是一心想要毀滅對手;說得極端一點,甚至是一種「成王敗寇」的心態。像這樣的心態與行為,在毀滅性的人際衝突中一再上演,最後所有人都成了輸家。人際衝突侵蝕人際關係,毀壞創造力,終至會打擊士氣,就像不受管束的公羊,憑著身強體壯任意壓迫其他羊兒。

*這也是為什麼牧羊人領袖有個特徵,就是能夠以深刻的同理心對待下屬。對領導者來說不過是芝麻蒜皮的小事,若是屬下奮鬥了半天還無法解決,牧羊人領袖也不會認為他很「無能」,而是抱持同理心,從部屬的立場出發,在必要時給予幫助。談到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牧羊人領袖,有個有效的辦法是:「把同仁小事當大事。」

Friday, November 25, 2005

漁王的兒子

從前,在海邊的村子裡,有個漁伕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當地的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隨著「漁王」漸漸年老,他也越來越苦惱,因為他三個兒子的捕漁技術都很平常,和他相距太大,他覺得很沒面子,有損自己「漁王」的美稱。

於是,「漁王」經常向別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麼好,而我的三個兒子們為什麼這麼差勁?竟然沒有一個像我!我從他們懂事,起就開始用心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划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當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認識潮汐、辨別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是到了最後,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連一般漁民的兒子也不如!這簡直讓我丟盡面子!太讓我傷腦筋了!」

一位路人聽了「漁王」的訴說後,問:「你是一直抓著他們的手教嗎?」

「是啊,為了讓他們學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一直抓著他們的手教,而且教得很仔細。」

「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冤枉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我就是最好的學習榜樣,看起來,他們學得也很認真。但是,我怎麼也想不明白,他們不但沒學到我的本事,還一個比一個差勁。」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錯誤的教訓,對於才能來說,沒有錯誤的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爸爸媽咪好窩心

那天女兒從幼稚園下課回來,問了一個令我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我是單親父親,可是女兒卻說學校要製作母親卡,她以稚嫩的童語問:「爸爸,我沒有媽媽,要不要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做母親卡,那做好之後要送給誰啊?」自從夫妻離異後,前妻一直沒有回來探望她,對母親的記憶早已淡忘了。

聽到女兒這樣一問,不禁有點心酸,按捺下感傷的情緒,跟女兒說:「妳讓爸爸好好想一想,明天一早起床後,妳再來問答案,好不好?」女兒一臉無奈地答:「好吧!」我想我應該仔細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絕對不能讓女兒失望。

隔天一早,女兒就迫不及待地跑來問我,我也很認真地回答她:「媽媽的定義,不一定是生下妳的那一個人,只要是能夠用心呵護妳。照顧好,看著妳長大,陪著妳喜怒哀樂的人,都可以視同媽媽。所以我們家爺爺、奶奶、姑姑都可以算是妳的媽媽,當然爸爸也可以是妳的媽媽。」

女兒聽後,睜著大大的眼睛,略帶迷惑地說:「爸爸,那我不就一次要做四張母親卡囉?耶!我有四個疼我、愛我的媽媽!」接著又說:「那我還要請老師幫我在母親卡上寫著給爸爸媽咪、姑姑媽咪、爺爺媽咪、奶奶媽咪,因為我有四個好愛我的媽媽喔!」

聽完女兒那天真活潑又可愛的童語,不禁會心一笑,「爸爸媽咪」,真虧她想得出來喔!

摘自~聯合報
89.5.14

Thursday, November 24, 2005

懷著感恩的心過日子

"You make a living by what you get, but you make a life by what you give."
- Winston Churchill

在美國,感恩節是個快樂的日子。可在許多年以前,有對年輕的夫婦卻在以絕望的心情迎接節日的到來。因為他們太窮了。他們的心情糟透了,夫婦倆沒講幾句話便吵了起來。這家的孩子只能無奈且無助地站在旁邊。正在這時,響起了重重的敲門聲,男孩前去打開門,看到面前站著的是一個高大的男人。他滿臉的笑容,手裡提著一個大籃子,裡頭裝滿了各式各樣過節用的東西。這家人一時都愣住了。

那人開口說道:“這份東西是你們一位朋友要我送來的,我希望你們知道還是有人在關懷和愛著你們的。”看著這份陌生人送來的禮物,這家人推辭著。可那人把籃子擱在男孩的臂彎裡就轉身離開了,臨走時留下了一句溫暖的話語:“祝感恩節快樂!”

這件事情,改變了這個孩子的心靈。一種感恩之情在他的心底油然而生,他暗暗發誓:日後也要以同樣的方式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到了18歲那年,男孩終於可以勉強養活自己了。他的收入很少,可在這年的感恩節,男孩還是花錢買了不少的食物,假裝成一個送貨員,把這些食物送給一個很窮的家庭。當他走進那個破落的房子時,前來開門的婦女警惕地盯著他。她獨自拉扯著六個孩子,正面臨著斷炊之苦。他對婦女說:“我是受人之托來送貨的,請你收下這些東西吧。”

孩子們高興地歡呼了起來。“你是上帝派來的使者!”那婦女語無倫次地說。

男孩忙說:“不,不,是一個朋友托我送的,祝你們快樂!”說完他把一張紙條交給了這位婦女,紙條上是這樣寫的:“我是你們的一位朋友,願你一家能過個快樂的節日,也希望你們知道有人在默默地愛著你們。今後如果你們有能力,就請同樣把這樣的禮物送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這個年輕人懷著一顆美好的心生活、奮鬥著,終於成就了自己的事業,成為影響了許多美國人心靈的成功學大師,他的名字叫羅賓。

我們今天也可以讀到不少他那些已譯成中文的文章。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活的流程中,也多多少少得到過別人的幫助,接受過他人的恩惠,可我們是不是都用心記住了這些,並因此多了一份感恩之情呢?感恩之心還是一顆美好的種子,假如我們不光懂得收藏,還懂得適時播種,那麼我們就能給他人帶來愛和希望,因此挽救了他們,或是改變了他們的內心世界。

這樣做並不難,只要我們有這份心。你終會發現,如果你有一顆感恩之心,生活便會在你的眼裡變得越來越美好。

【心得感想】
凡事心存感恩…
很多看起來很困難的事…
都會變得很簡單…

愛的感覺

他是一位退休教授,跟老妻過著優游的生活,早上一起爬上小山崗舒展筋骨,下午他料理陽台的花草,又或看看雜誌,妻子則和朋友到咖啡室聊天。他們惟一的女兒,在美國定居。

月前的一個晚上,朦朧間他感到床墊濕了,是老妻尿床。他推推她,發覺她已沒有反應。

「節哀順變。」不少親戚朋友說。「謝謝關心,我會的。」他極有禮貌地回答,沒失方寸,一派學者風範。

暗地裡,他部署一切。

花草贈給鄰居,向人借的書籍郵寄送還,然後,走上律師樓立遺囑。全部準備好了。

在月圓的晚上,銀光薄薄的灑滿一室,他亮起微黃的檯燈,寫下最後的說話。 面前,是一瓶藥丸。

瓶子上,他看見老妻微笑。就在他打開瓶蓋的時刻,電話響起。

他拿起電話筒,一把熟悉的聲音傳來:「爸爸,我在啟德機場,我好想陪陪你。」

他猛然醒覺。

老教授向我說完他的故事,喝一口香片,緩緩道:「最有效防止自殺的東西,不是學術修養,不是心理醫生,不是豐厚財富, 原來是一種簡簡單單的被愛感 覺。」

河馬與海龜

河馬與海龜

文/晨熙

有一隻牛和一隻羊在牧園裡說悄悄話,羊問牛說:這裡的草好不好吃呀?牛嘗了一口便說:「草莓味」,羊不相信的說:草怎麼可能有草莓味,於是也吃了一口說:一點味道都沒有呀!牛笑著說:所以我才說「草沒味」呀!

看完這段牛與羊的對話,是否讓你莞爾一笑,或許動物之間也真能如此幽默對話。其實,真實世界裡,不僅同類動物之間能相互對話,不同類的動物之間也能對談、溝通,甚至相互照顧。

之前在網路上流傳著一則河馬與海龜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去年南亞海嘯來襲的前一天,當地下起大豪雨,把一整個河馬家族都沖進河裡,最後沖到近海。海嘯之後,只剩下一隻小河馬被人發現在暗灘上,讓眾人費了一番功夫後才救起。

當小河馬被放養到一個生態保育區時,原本頑強的牠,竟然跑到一隻一百三十歲的大海龜身後,就像是跟在河馬媽媽身邊般,不久,牠們便成了同進同出的好朋友。生態保育區的工作人園難以想像,這一歲與一百三十歲、河馬與烏龜的友誼,就這樣毫無距離的展開。

動物之間是有情感的,如同看到貓舔小貓,總令我們產生愛的感受;聽到鳥兒歌唱,也教人感受到快樂。

動物有時甚至會比人類更容易接受與自己有別的個體,而人類是萬物之靈,更是具有情感,人與人之間如果也能多用一些愛彼此感受,包容異已,友誼、親情、愛情能升華,甚至仇敵也都能轉化。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05

選擇勇敢

選擇勇敢

文/吳淡如

「我再也不相信朋友了!」被最好的朋友倒會的人,為人作保卻無辜負擔龐大債務的人這麼說。

「我再也不要相信男人!」失戀的女人這麼說,失戀的男人也信誓旦旦地表示,不再相信女人。或者,不再相信愛情。

在人生中受到一點挫折的人,也可能因為「心血來潮」不再相信生命。有時,只是因為一點點不順利,我們就會認為整個世界都在和我們作對。人們的腦中好像有一種叫作憎恨的細菌,只要吸收到了一些腐敗的養料,它就會無限制地分裂繁殖,急於否定一切,讓自己身陷於絕望的包圍。

樂觀的人當然也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四五(其實並沒有老祖先所說的十之八九那麼多啦),再怎麼努力,人們總是殊途同歸,什麼也帶不走;但也會明白,人生是不快樂白不快樂,如果能精力充沛地生活,為什麼一定要坐在陰暗的牆角,悲嘆自己的命運,而且還連帶影響別人活下去的心情?

伊莉莎白‧庫伯勒醫師,她一生都在幫助臨終的病患,也使得「安寧醫護」受到今日的醫界重視,讓人們在生老病死的循環中都能夠擁有尊嚴。晚年,她更執行計畫收養愛滋嬰兒。為世界做得如此地多的她,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對待與回報,其他醫師們排擠她,她因過度熱心服務而賠掉自己的婚姻、健康,附近的居民甚至一把火燒了她的房子,以「防止」她繼續做「危險的善事」,她當然也詛咒過這個世界的無知與無情,灰心到了極點,但總是選擇繼續勇敢地走下去,沒有因為「一小撮」的不義者而怨天尤人,阻擋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療傷止痛才是對自己厚道,繼續徘徊不過加深痛苦。在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抱怨最多的人,往往也是為別人找最多麻煩的人;從來沒有人因為抱怨世界而感到發自內心的快樂。雖然有時抱怨挺有效的,讓你從痛苦中暫時抽身,但它的作用,不過是在逃避選擇。

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選擇了讓自己沮喪失望。不如往好處想,慢慢地開始往前走。如果你決心做一個有趣的人,生活就不會那麼無趣;在面對艱難挑戰時,如果你有勇氣,世界也不會吝於將生命中最豐盈的感受回報你。

真正的禮物

真正的禮物

文/吳淡如

一連兩天,聽到兩對夫妻談到他們爭吵的內容,都與其中一方要給,而一方領受得心不甘情不願。

有一個丈夫隨著觀光團到泰國,買了一個翡翠的項鍊墜子給老婆,花了兩千五百塊美金,以報答老婆多年的辛勞。他興高采烈地遞給老婆,沒想到老婆是個識貨的人,問明價錢,當下大驚失色,發現那不過是一個價值不到兩百美元的劣質品,一時情急,把老公大罵了一頓,兩個恩愛夫妻於是吵起架來 。

多年來老公的苦悶仍在,他認為:「如果妳愛我,妳應該連我送妳一顆小石頭都很高興才對!」親朋好友也都支持這種論調,但老婆一聽大家都認為她應該虛心領受,就忍不住要翻臉,她說:「沒錯,你隨便撿個石頭送我,我也會感動,但你知道,你付出去的那筆錢,是我們兩個多月的家庭開銷,你為什麼不問我需不需要呢?」

另一個事端則不定期地在一對夫婦的日常生活中掀起小小的波瀾。太太很愛吃消夜,嚷著要先生陪她,先生也都陪了,但由於先生屬於一吃就會胖的身材,年紀漸漸大了之後,就比較忌口,對太太每次推到眼前來的佳肴總感到頭痛,不吃,太太又說他浪費;兩人結婚二十年,這件事從沒協調好,一般人聽了覺得是小題大作,但當事人確實感到困擾。

以上的例子,相信你只要是那個「我這樣做是為你好」的人,你一定會覺得很委屈;我那麼體貼你,你怎麼反而對我生氣,真是好心沒好報啊。

類似的故事,必然也常在你我家中上演。我的母親和弟弟常因類似小事鬧得不愉快。我的媽媽是個熱心的人,只要在外頭看到她覺得好看、價格又很划算的衣服,就會買給我弟弟穿;問題是,我那個學美術的弟弟從沒覺得好看過,總會很直接地對她說:「媽,拜託妳不要再買衣服給我,如果妳疼我,就乾脆給我錢好了!」

我媽因為心血落空很不高興,我弟也徒呼無奈,因為這樣的「買錯衣服」事件,從他國中時就已開始上演。我記得沒錯的話,我媽買的衣服比較適合我爸爸,從沒合過弟弟的意(他說,他也企圖當個孝子,但我媽會以為兒子喜歡,送得更痛快;他後來認為,不要讓母親浪費錢,才是孝順);現在,弟弟都做爸爸了,母子還常為此事生悶氣,有勞好脾氣的弟媳做和事佬。

每次接到我媽打電話來投訴我弟弟的不是,多半是為了這種好像會「至死不渝」的小事,我只能在電話筒這頭靜靜傾聽。

「以此類推」的故事很多,因為每個人都給過人家並不喜歡的東西,有的是物質上的,有的則是精神上的;物質上的還好接受,精神上的往往造成別人的負擔。你覺得你對他越好,他越怕看到你,只因不好明說,你給他的並不適合他,鐘鼎山林,人各有志啊!

看連續劇時,我們常會聽到劇中人咬牙切齒說:「哼,看看你做的好事!」好事,不是真的好事,常只是「對做的那個人好的事」,對另外的人則是不太好的事。熱心過度的我們老是忘了客觀想想,到底收到我們的禮物或善行的人,有沒有獲益?

不妨向原始民族借點清明的智慧,參考印地安老祖先的話吧,北美的 Omaha族有一句諺語:「所謂善行,是以意志力引導個人行止,以免他人受到傷害。」(可不是為他做盡一切,使他完全失去獨立能力。)

還有和澳洲土著一起過過遊牧生活的作家瑪洛.摩根說的:「你給別人他需要的東西,那才是真正的禮物。」

性騷擾的試驗

性騷擾的試驗

文/吳淡如

只能從性上面尋求身體觸覺的刺激,人們反而將所有感覺囚禁於狹侷孤島。

自己身與心之間失去了聯繫,所以只能藉由言語問:你愛不愛我?在不在乎我?你對我是真的還是假的?

所有的天真被文字障蒙蔽。越懷疑越失真,越想追根究柢,心越迷失。

其實,我們的觸覺或直覺是優良試紙。

肢體所傳達的感覺是直接的  

上完第一天的繪畫課,黃昏時我馬上遇到兩隻「蒼蠅」。簡直是課後練習題。

奧修社區不禁止談戀愛,也習見人們在校園裡以擁抱做為打招呼的方式,因而難免有人想混水摸魚。無聊男子會物色新來的女人,東方女人因溫文有禮、不懂拒絕,常成為揩油的目標。

在全校區一起進行的動態靜心課程後,有一個年輕的印度男子從背後叫住我。他說動態靜心時,他就在我正後方處,「妳發散出來的能量很美,我感覺我們早已熟識,很想知道妳的名字。」

方才我自得其樂的跳舞、打坐,根本沒看到他。餓極了的我只想去吃飯,出於善意,與他寒暄幾句後即向他告辭,他直接問我,晚上有空嗎?

我對陌生人的單獨邀約並不放心,很直覺的對他說,我已有約。

那明天中午呢?他窮追不捨的問。我說我有課,不知何時下課。他說,我就在這裡等妳,我們聊一聊。

我應該懷疑他的意圖嗎?還是應該學會對每個人都放心,不要懷疑人家的意圖呢?

嗯嗯,好吧。心中有一個不想讓別人失望、習慣討好的聲音草率的替我答應。

他很高興的說,那明天見,我們擁抱一下道別。

我想,大方一點嘛,擁抱又沒有曖昧含意,何必小家子氣。他彷彿陶醉在這樣的擁抱中,而我的直覺卻是雞皮疙瘩滿布手臂。

肢體所傳達的感覺是很直接的。

是的,我深覺噁心。

我越想越不對,半推半就的草率答應使我如鯁在喉。

別再浪費拒絕的權利

當晚我享受著一個人的夜生活,參加社區的華爾滋舞會,又遇到一隻法國來的肥蒼蠅。在不斷交換舞伴的舞曲裡,他企圖一直鎖住我,在我的耳邊不斷唸著他的押韻詩,說他想跟我跳一整夜的舞,問我舞會後可不可以聽他傾訴衷曲。然後他的手攬得越來越緊,肥肚子離我越來越靠近……已經把部分遮住直覺的東西讓畫布吸走的我,被強烈的噁心感襲擊,我當場掙脫,離開舞會。

在夜色中獨自行走的我越來越生氣。氣到我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麼要如此憤怒?我一直喘氣,直到我明白,這樣的憤怒其實經過某些年歲的累積,只是被這兩隻性好漁色的蒼蠅觸發了。問題不在他們,在我。

就是像這樣的天堂和烏托邦裡一樣也有壞東西--我為什麼要為那些心術不良,拿靈修獵豔的登徒子生氣?可恥的人是他們又不是我!我為什麼要生氣?我其實是在為過去某些直覺不可、卻半推半就接受的經驗而生氣!

最好的拒絕理由就是不要找理由

過去的我,不也常因「不好意思」,而半推半就的接受自己不要的東西,這種事常常發生?接受一個不想接受的吻,回宿舍猛刷牙;接受一個明知自己不想做的工作,花了力氣還空留遺恨。「不堪回首」的事情,不斷的在記憶中輪番上陣;明明你在傷害我,我還在為你找藉口拖延迫害期;所謂不堪回首的往事,並非當時迫於無奈而接受,而是因我無視於直覺,為了討好,委屈自己。

我的憤怒來自於:自己花了許多光陰,浪費在我不要的人生之中。

第二天中午,我找到那隻印度蒼蠅,告訴他,我要上課,沒空。他還不識相的追問:那黃昏行不行?晚上行不行?

我忽然發現,如果找了理由拒絕也沒用,最好的拒絕理由就是不要找理由。幾個斬釘截鐵的NO迸了出來,我揚長而去,心裡痛快無比。

Tuesday, November 22, 2005

珍藏之心經拼圖


Hsing Ching Posted by Picasa

~釋迦牟尼佛 願大家永平安 !

富有心靈

當某天有個人向你告白,也請你慢慢發現他的好。

當某天有個人對你傾吐,也不忘靜靜聆聽他的心 。

欣賞你的人,可以使你充滿自信。

批評你的人,可以使你愈挫愈勇。

傷害你的人,可以使你更加堅強。

疼惜你的人,可以使你知道感恩(付出) 。

依賴你的人,可以讓你擁有能力想依靠的對象。

沒有不好的人,只欠缺不好好用心體會的人。

付諸熱誠,還以原色,過個好的藝術生活饗宴。

靜思語摘錄

「靜思語」使彼此都在良性的互動中成長,希望大家能或多或少有所領悟。

*做該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該做的事是愚痴。

*犯錯生出懺悔心,才能清靜無煩惱。

*孝順,就是父母在需要你的時候,能歡喜付出 。

*一個人不但要看重自己,也要懂得欣賞別人。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是好人。

*看別人不順眼時,就要調整自己。

*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

*忍得過,看得破,提得起,放得下。

*人因自覺而成長,因自滿而墮落。

*多做多得,少做多失。

*甘願做,歡喜受。

*自己害自己莫過於亂發脾氣。

*別人無心的一句話,不要有心的放在心裡。

*人生多一份感恩,就多一份美化。

*欣賞別人,就是莊嚴自己。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把讚美當警惕,把是非當教育。

*能幹不幹不如苦幹實幹。

*智慧當向恭敬中求,人事當向謙卑中求。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歡喜心是良藥,不生氣就是消業障。

*人如不知足,就永遠都在煩惱中。

*原諒別人是美德,原諒自己是損德。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 ; 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忘功不忘過,忘怨不忘恩。

*臨事須向別人想,論人先向自己想。

*不要隨心所欲, 要隨時教育自己。

*多一分踏實,少一份空虛。

*多一分清靜,少一分煩惱。

*有退一步的美德,才有進一步的成就。

*有福的人往往『享』福,而忘了繼續『造』福。

*『得』的後面是『失』,『利』的後面是『害』。

*一步能行,千里即能行。

*為人處事要『小心』,不要『小心眼』。

*『做中學』─上求佛道;『學中做』─下化眾生。

*人生『惜福』,才能『幸福』。

*能忍則能安!

*誠意的心念,時時都有好因緣。

*清淨無染的大愛,就是智慧。

*真正沒事做時,是輕鬆不起來的。

*如果影響不了別人,就做你自己該做的事吧!

*內心平靜快樂,頭腦清醒,考慮事情就會清楚齊全,說話就會得體。

*在工作上計較自己做得多,別人做得少,這是『驕慢』。

*根札得愈深,枝葉就愈茂盛,庇蔭也愈廣。

*有顯赫的地位,而能不驕傲、不炫耀的人,更令人敬佩。

*現在,大家在工作上都很注重『分工』,可惜,忘了『合作』。

*個性率直,不能當作言行沒分寸的護身符。

*習氣既然可以養成,當然也可以去除。

*人常因忘本,而失去立足之地。

*有能力去幫助他人,是值得慶幸的。

*每天都抱著朝聖的虔誠心情過生活,天堂就在眼前。

*『隨波逐流』都因不能『力爭上游』。

* 欲望大,則雜念多;做任何事,不要想還有多長的路要走,但求「當下盡心」。

*人生最重要的是透過互相教育,讓彼此互重。大家一起愛惜生命和大地,世界才會更美好。

*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則勇於捨得。

*能救人的人叫作菩薩。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薩。

*慈悲心即是清涼地。

*有者患失,無者患得,患得患失即成憂愁。

*要用心,不要操心、煩心。

*避免心地長雜草,煩惱必須要去掉。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有『求』於先,必有『不得』於後。『捨』於前,必有『得』於後。

*多一次原諒人,就多造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

*時間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業,也可以儲積功德。

*人要自愛,才能愛普天下的人。

*不要封閉自己,你要先愛別人,別人才會愛你。

*人心要像水一樣,看似綿軟柔弱,卻涵力源源不能切斷。

*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歷練的強打者,隨時都可以揮捧。

*用智慧探討人生真義,用毅力安排人生時間。

*人生要為善競爭,分秒必爭。 (需要換 "為善合心,分秒不空過")

*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與世無爭則世安。

*不能低頭的人是因為一再回顧過去的成就。

*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執著。

*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縮小自己。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

*人為善要競爭,要與時日競爭。

*佈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一分虔誠的愛心。

*人常困於己見,知音就是真理,不是知音就變成是非。

*逆境是非來臨時,心中要持一『寬』字。

*命要自己用堅定的願心和恆心去轉化。

*要原諒一個無心傷害人的人,不能做一個有心接受傷害的人。

*要將是非當教育,不要將人事當是非。

*是非當教育、讚美當警惕、嫌棄當反省、錯誤當經驗。

*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對人要寬心,講話要細心。

*問心無愧心最安,能夠付出、能助人救人,最是快樂。

*施比受更有福。

*求福壽不如求平安,平安即是添福壽。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勇於承擔,是一分動人的力量;勇於承擔錯誤,則是一種高尚的品質。

*人都是在原諒自己的那一分鐘開始懈怠。

*要提起即要完全提起,要放下則要全心放下。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

*窮,作人志不能窮;富,作人志更要富。

*與人相處猶如對鏡,要鏡中人笑,必須自己先綻露笑靨。

*大錯誤容易反省,小習氣不易除掉。

*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作人要有踏實感,不要只有成就感。

*理圓、事圓則人圓。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中站起來。

*道德是提昇自我的明燈,不該是呵斥別人的鞭子。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

*所有的智識都是別人教給我們的,我們獲得世間學問,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之處。

*人真正的財富在行善。

*待人要善解、包容、感恩;在行好事中過好時光。

*生命不離生老病死之苦,慧命則因清淨智慧而不生不死不老不滅。

*當我們幫助、布施予人時,要像走路一樣,前腳走、後腳放,即使做再多好事,也要如手畫虛空,畫過無痕。

*人最怕的是掩飾自己的錯誤,能夠當眾發露懺悔,才會常常自我警惕;也讓他人隨時來糾正自己的缺點,以走出正確的人生方向。

*發心要發在腳底,走得正、站得穩,不是發在口中,只說不行。

*能為別人服務,比被服務的人更有福。

*整體的美,在於個人的修養。

*做事要先有不怕困難的心理準備,碰到困難才會踏實穩當。

*人生的富有不在物質,而在有愛心;所謂愛心,就是要懂愛護好自己的心,要不怕辛苦奉獻人群。

*人生的命運,並不是說我來求佛菩薩就能有所得;最實在能得到的就是『我怎麼做就能怎麼得!』

*一個人有多大的願,就會有多大的力量;發願後要身體力行,力行才能產生力量。

*人生要有『目標』;但不要抱『目的』。

*愛心並不單指關懷人等有情的生命;它還包括了愛惜無情的物命。

*每個人一旦演完人生舞台上的角色就要下台,沒有人能例外,所不同的是有人令人懷念,有的遺臭萬年。

*聽了一輩子佛法,如果在待人接物上,沒有一句自己可以受用,如此的文字相,又有什麼用?

*凡夫手持放大鏡時刻放大別人缺點;如果能欣賞別人,即是莊嚴自己。

*學會賺錢沒什麼了不起,學會珍惜時間才了不起。

*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是非雜音不能多我一個,相互關心不能少我一個。

*一切都是因緣,廣結善緣的人生,到處感到受歡迎、覺得世界充滿光明、樣樣事看來都覺得可愛。

*布施不一定要有錢,但一定要有心。

*上班前若能讓心靜一靜,也許可以擁有一天的好心情。

*忘功不忘過;忘怨不忘恩。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不斷擴大愛的領域,恨就不會佔滿心地。

*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笑是一種表情,皺眉也是一種表情;呵斥是出聲,說話也是出聲。笑比皺眉好看,說話比呵斥自然。

*布施如播種,以歡喜心滋潤種子,才會發芽。

*一個缺口的杯子,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圓的。

*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腳走好路。

*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

*面對惡言惡語,也是一種修行。

*對社會與其擔心,不如化作信心,更要付出一份愛心。

*人生的行為繫乎觀念,觀念正確,人生道路的方向就不會偏差。

*人之大患在於自以為是,自以為了不起,甚至自我膨脹。

*做好事是本分事,並不是為求名,也不是為求利。

*開口傷神氣,動舌惹是非。

*走入人群實際去做,才能認識真實人生。

*做一個被人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義。

*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不要輕視自己,只要有心,沒有辦不到的事。

*一個人會成功,關鍵不是被愛與否,而是能否自愛。

*在人群中,要做個人間菩薩,忍一口氣,不與人計較。

*心被煩惱綁住,必須自己來解,自己不解開煩惱結,就是佛在面前也無能為力。

*人生如何才會如意?就要學知足,知足才會知福,知福才會再造福。

*要天下無災,必須社會祥和;要社會祥和,就要建立好家庭;好家庭出在自己本身。

*人生無常,不論何時何地,都要泰然面對終點。最重要的是,要做個清醒的人,不要迷茫。

*做好事,不在於做多少,只要應該做的,就要去做。

*慈悲要有智慧,凡事切不可冒險躁進。

*凡人煩惱重重,乃因眼睛經常往上看,覺得別人都比自己有福。

*平時若能多用心為別人著想,就能形成祥和安定的氣氛。

*與人、事、世皆無爭,不計較,也不爭誰對誰錯,放開心胸,自然人、事、世皆安。

*若守住本分,時時撥開煩惱、不受污染,就不會迷茫度日。

*要求完美,就要虛心接受別人的雕琢。

*要培養歡喜的心,有歡喜心,就是為自己祝福。

*心靈快樂即是極樂,心無煩惱即是淨土。

*有知足心,才懂感恩;有感恩,才會善解;有善解,才能凡事包容。

*世界和平是由人心淨化做起,心的淨化是將私愛打開,付出大愛。

*教育學生重在培育『智慧』,而非『聰明』

*以奉獻的心做事,會愈做愈歡喜;以職業態度做事,就難以擺脫煩惱與倦怠。

*聰明的人處處計較、看不開;有智慧的人寧願自己吃虧,也不願傷害別人。

*只要保持一顆單純的心,回歸內心的純潔與愛,精神本質就不會改變。

*真正的大愛是無私的付出,是沒有偏差、私欲的愛。

*人間充滿苦難的眾生,要做被人需要的人,這就是菩薩。

*只有把握現在,能做什麼事,即刻去做就是了。

*普天之下沒有不可能的事,只要我們用心,就可以做得到。

*愈是不想承擔責任,就會更感受壓力;若提起勇氣將責任擔起來,就無所謂壓力了。

*人生幸福與否,並非取決於有沒有錢,而在於心中是否有愛。

*有心做事,就要用心做,要勇於承擔,不要怕被別人傷害。

*凡夫習氣,在於將無常之物當永久,於是起了貪念,造成很多煩惱。

*能日日過著心安而平靜的生活,就是有福之人。

*『智慧』是從人與事之中磨練所得。

*多用心體會人生一切無常,煩惱很快就能斷除。

*不要過分在意他人的聲音,盡本分最重要。

*有心聽,則句句是妙法;無心聽,縱然是珠璣妙語,也是聽過即忘。

*要鍛鍊出寬闊的心靈,不要任何事都有『我』。

*人往往喜歡和別人比較,而向上比會很苦惱,唯有多瞭解人間的坎坷,才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既然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只有『把握現在』才是最踏實的。

*不要怕人多、事多──可以人事多,但不要是非多。

*世間何種力量最大?愛的力量最大。唯有這份愛,才能消弭仇恨、撫平鬥爭。

*放下現在的煩惱,就是最大的解脫。

*不在是非對錯裡起煩惱,就是將人事當教育;若因此而起煩惱,就是將人事當是非。

*不管做什麼事都要用心,但不要操心。

*最清淨的愛,就是智慧;最徹底的智慧,就是慈悲。

*懂得愛物才會愛人,要先清除心的污染,做好心靈環保,才能做好大地的環保。

*愛對人生很重要,但要愛得清淨、普遍;若只對少數對象有愛,就會很苦。

*要培養智慧,踏實地做人做事,不能盲目聽信傳聞而不重思考。

*人間多苦難,需要有愛心的人發願付出,人生能無所求地付出,最是輕安自在。

*想在臨事時能看得開、放得下,就得在環境中善加磨鍊。

*人生的困境如何發展,就在如何解釋、接受,而有不同的結果。

*信仰有智慧,生活有愛心,人生觀正確,才不會迷失,不會人云亦云,所言所行也就不會有錯誤。

*一天到晚老想著──誰對不起我,就會很痛苦。若轉個念頭想──我要感恩誰,就會很快樂。

*人生苦在『執著』,有執著就有痛苦;能不執著,則一切皆樂。

*人生的苦,苦在哪?是『心』打結,看不開!人的生命終有盡頭,盡人事後就不要再操心煩惱。

*人會迷失,是因心中有貪,其實衣食住行適用就好,簡單而踏實地生活,人生自會平安幸福。

*人若沒有好好地反省思過,很容易就受到外境刺激而妄動。

*一旦犯錯,就應該把心平靜下來,好好地冷靜思過並接受懲罰,這才是真正懺悔的人生。

*做世間事,十有八九不能稱心如意,所以一定要以很開闊的心去善解、包容他人,去除人我的對立,才不會被煩惱糾纏。

*對於無常的人生,能不執著來去、生死,就能回歸天真本性,生活才能安然自在無煩惱。

*人不怕犯錯,只怕不改過;誠實的懺悔,才能恢復心地的清淨。

*唯有掃除瞋心,修行慈忍,才能培養善根。

*最重要的環境,就是『心』。心若建設得健康,則不論外境如何,都影響不了心。

*日常保持平靜的心,待人接物用平常心,時時感到歡喜、自在,這就是修行。

*不要讓境界影響我們的心,心要能控制境界,這就是『定力』。

*欲之所以誘惑人,都是起於一時的貪及一念心的偏差。

*於己,要抱著謙虛受教的心態;對人,則要珍惜共事的因緣。

*救社會的方法,唯有一樣──『愛』。人心有愛,社會才有救。

*心顧得好,就不會對外境動心;欲境既無法使心動,自然就會得到自在、輕安。

*人生的目的,不在於享受物欲,而是盡責任;人的責任,就是去付出。

*一切唯心造,只要人人心存善念,人間就是淨土,清淨的景象就在周圍。

*人我是非,就是修行。若無人我是非,如何磨鍊出修養?

*當人誇讚時,不覺得高興,只認為是應該做的;而受人辱罵時,也不會生氣。如此不起心動念、不動不靜,就是『平常心』。

*以『布施』轉慳貪;以『慈悲』轉瞋恨;以『智慧』轉愚癡。

*世間若無苦難,怎能覺悟人生是苦而要求解脫?所有苦難,都是使我們慧命增長的道糧。

*世間本就是困難重重,必須有耐心、毅力,才能一步步克服難關。

*以同理心待人,多為人著想,人家自然也會感動,會為我們設想。

*要學會苦中作樂─凡事要樂觀,不要洩氣。

*人唯有縮小自己,放大別人,才能走入人心。

*人因有得失心,而經常患得患失。「有」的人害怕失去,「無」的人常想著如何獲取,所以有煩惱。

*時時與人結好緣,任何時候都要讓人起歡喜心。

*應常自省在歡樂情境中,心念、言行是否正確?應學習在動中不礙內心虔誠的靜。

*人人恪守崗位盡本分付出,並且與人相待多一分寬容,此種和平境界,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要過很可愛的人生,就要自己先去愛人。

*我們天真的本性,其實並沒有失去,只是被煩惱蓋住、污染而已,只要用心掀開煩惱,本性就會現前。

*人生無常,要把握時間,用心於自己的言行舉止。

*寧可布施五分鐘等人,勿欠人一分鐘。

*人們常要求別人要對自己好,順自己的意;否則就埋怨、氣憤,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就是煩惱的來源。

*人生要「現實」才好──「現實」的真正意義,是不要幻想太多,要注重活生生的現在,去做實在的事。

*內心若不調和,身體行動就不會和氣,待人接物時就易發生衝突。

*煩惱並非出在別人身上,而是在自己的心;煩惱從心起,也要從心消除。

*以簡單的道理與人相處,日子就會很好過。若太複雜,就會惹來滿心煩惱。

*過去所有人我是非的煩惱,此時要放下、除去,趕快建立新觀念,就是「簡單就好」。

*以歡喜心面對所感受的境界,培養善解的心,就不易被境界誘導而好發脾氣。

*所謂「燈塔之下最黑暗」,很多人容易對別人付出愛心及善解,但對自己的家人,往往比較困難。

*人生壽命既盡,就要安心、放下,不要逃避,要面對現實,坦開心胸。

*困難不在自己,在別人;障礙不在別人,在自己。最怕的是自己障礙自己。

*因緣稍縱即逝,把握剎那的心念,恆常盡心盡力去做。

*所謂「落地皆兄弟」,人類彼此互為親人,應相互友愛,不要有分別心。

*人生來來去去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將心照顧好;來時盡本分,去時了無遺憾,人生就有價值。

*人生不論長短,都要努力讓這輩子沒有遺憾,無遺憾的人生才有意義。

*若能轉變自己的觀念──並把握因緣、放開心情努力做下去,生命就在無形中改變了。

*尊重生命,是所有人皆應具備的人生態度。

*以「真」、「誠」、「純」與人交心,合心。

*若只接觸美好的事物,無法體會真理;必須走入苦難的地方,才能有所領悟。

*做人圓融,事情才能圓滿,人事圓滿,就表示自己真懂道理。

*再荒蕪的土地,只要有人肯撒種、耕耘,很快就會綠油油地,充滿豐收的生機。

*感恩人的人,恆被人感恩;愛人的人,恆被人愛。

*食衣住行謹慎端莊,是生活的功夫,也是生活的文化。

*若肯用心於日常生活中,則語默動靜無一不是教化。

*若能用心,道理就在眼前;若不用心,真理就與我們無關。

*若心思太複雜,凡事顧慮多、煩惱多,本能就無由發揮。

*要看開、放下對身體的執著,才能得到自在。

*不用害怕力量小,就怕不肯發心做。只要有心,沒有什麼事做不成!

*要做菩薩父母,不要做世俗父母;菩薩父母會懂得以智慧來引導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

*人生最美的,就是相互感恩真善美的境界,都在一念感恩中。

*有感恩心的人,就是知足、善良的人;為人若無感恩心,就會視別人的給予是理所當然,而不知珍惜。

*生命在呼吸間,且心念變化不定,要把握心中愛的種子,使其成長。

*為了淨化人心,必須啟發人人的愛心;使人善念生起,惡念消除。

*人與人誠意相待,也是虔誠。真有虔誠的心,就要以很靜的心聽人說話。

*事情該自己去承擔,就盡心付出不執著;不該接受的,就不要與人爭搶。

*修行主要就在改掉自己的習氣;從別人身上可以看見,改掉習氣是多困難的事。

*所謂超越凡夫心,即是彼此要相互關懷疼惜,不要隨境轉而退道心。

*只要心正、站得穩,就會很自在。

*我們的心量與愛,必須包容天地萬物、一切生靈。

*心地種下怎樣的種子,就會得到怎樣的收穫。所以,自己要做何事,自己要很清楚。

*既然人生如戲,何不扮演一個人見人歡喜的角色。

*真有那份透澈人生的覺有情,就不會與人計較。

*理想要放在遠方,腳步要落實現在。

*人事圓融,了無牽掛;隨順因緣,死時無懼,就是真正的了生脫死。

*世間事放不下,常有「此事無我不行」的牽掛,也是煩惱。

*有出世的精神,自然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

*要完成任何事也要想得「容易」些,不要複雜化,就不會覺得困難。

*以歡喜心做事,即使忙碌卻不感到辛苦,反而覺得甘甜。

*以簡單無爭的心來待人處世,保持心的穩定,才能不隨境轉。

*心若很靜,則境界明朗、事事分明,就知道何者當為,何者不該為。

*將愛心充分發揮出來,讓這份清淨的愛展現出未來的希望。

*愛,一定要以行動來表現。

*只要有心,一定可以撥出時間;只要有願,不怕沒有力量。

*想要有「愛」,不能等別人把愛送過來,必須自己先身體力行去「付出」。

*唯有善用世間財來利益人群,所得到的輕安自在,才是真正屬於自己。

*一個人能克服肢體障礙、保持心理健康,就是一種精神上的示範教育。

*愛來自良知,良知來自心的淨化。

*面對父母教誨時,要柔和善順,不應有違逆反抗的心態。

*將心靜下來,口多說好話、手多做好事、腳多走好路。

*人人把心中的愛發揮出來,就能凝聚善的福業,形成善的循環。

*人人心中皆有一片清淨的天地,只是受到無明染著;在啟發自心的清流後,也要淨化別人的心地。
*從事教育工作就好像園丁種樹一樣,必須要有耐心、愛心,且必定要有「盡心盡力付出、完全不求回報」的無私喜捨之心。

*父母是孩子的「模」,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的言行舉止。

*人生是長是短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方向對不對,人生的方向如果正確,就不會迷茫煩惱地度過一生。

*平時下功夫去除心中的惡念,努力培養善念,把自己的心照顧好。

*善業凝聚就不會有天災、人禍,沒有天災人禍,家家才能幸福。

*人心淨化,才能過平安的日子。

*沒有苦難的人,哪有機會種福田呢?所以我們不但要感恩,更要努力發揮愛的良能。

*有愛才能平安,想要天下無災難,必須人人的愛心會合在一起。

*只要有疼惜自然資源的心,人間就會減少很多天災,也能免除很多人禍。

*只要日常生活中,具備「慈悲喜捨」的精神,就是人間活佛。

*天下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怕我們不去做。

*天下沒有做不到的事,只要我們有心、有愛,就懂得如何付出。

*能做一個幫助別人的人,是很有福的!

*要如何才能人人心安呢?必須要有充滿愛的大環境,人人相互關心。

*自小培養愛心,長大就不易有偏差行為,而製造社會問題。

*能傷在人身,痛在己心,就是走在菩薩道上。

*先合作再分工,分工要和心,和心才有力量。

*人人都以「慈」「忍」實施於家庭、於一切眾生,人間便會長久散發「透澈的愛」的光芒。

*每一天我都覺得生活在感恩的心念中,因為以感恩之心來生活,即使多麼辛苦都覺得非常快樂。

*每天要感謝父母與眾生,一生所作不要辜負父母與眾生。

*真正的佛教徒,不只是一直拜佛唸經,而是凡事用心,做人要慈悲。

*多做好事,才能開闊心靈的天地。

*處世為人,實幹優於能幹,和氣勝過爭氣。

*布施如播種,以歡喜心滋潤,種子才會發芽。

*人生「惜福」,才能「幸福」。

*沒有人扯後腿,練不出腿勁。

*心靜即是禪,心禪即是定。

*真正自愛的人,不會與人計較。

*平安就是福,快樂就是慧。

*以歡喜的心做事,自然廣結善緣。

*能「捨」,才能認清自己,不致迷失。

*「用愛對待一切」就是惜福。

*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

*言行無欺,即是存誠。

*心專,則不易有過。

*原諒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心中有清流,行中有和風。

*增一分感恩心,即減一分猜疑心。

*「有」則惜福,「無」則知足。

*用不分別的心去愛每一個人,就是平等。

*遺失現在,就會後悔過去。

*為人處世,爭「志」不要爭「氣」。

*做人踏實,才能穩定自在。

*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標更辛苦。

*看他人的成功,猶如自己的成就,就是菩薩心。

*凡事以清涼心領受,就能親見自心本地風光。

*成功的起點,在願心的開啟。

*做好事,是人生的目的,也是義務。

*善用力氣的人,不急不徐;善守理想的人,不猛不弛;一志向前、堅定不移,終可達到目標。

*行忍辱的人,就是一個最堅強的人。

*從事教職者,應期許自己做一位教「人」的人師,而非教「書」的經師。

*為眾生來人間是菩薩,為自己來人間是凡夫。

*感恩可以打開我們的心結,並且啟發我們的悲心。

*一個人要先點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發別人。

*時時抱著造福人群的人,就是在救自己。

*最平常的人最富有。

*願力的推動必須靠──定。

*寧靜最美,安定最樂。

*精進──即是持續發恆常心。

*要將凡夫心轉向聖人心,最重要是要「慈悲喜捨」。

*對學生要愛之深、「教」之切,才能做好教育工作。

*存於心中自有的光明,就是慧命。

*「慈悲喜捨」的真義,要在力行中才能有所領悟。

*心生感恩,是良知的開啟,也是踏出人生良能的第一步。

*有慈悲心就會有柔和的態度,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煩惱。

*無私念就不會分別人我,生出是非。

*有真誠之愛的人生最幸福。

*縮小欲念,擴大愛心,就能過得快樂、自在。

*在人群中磨鍊、修持,將人我是非轉化成教育。

*仁者即勇者,有仁愛之心,能激發勇猛之力。

*「貪、瞋、癡」不除,則慈悲不生,智慧不成。

*修慧就是要去除煩惱,要去除煩惱必須擴大愛心。

*心健康則日日快樂。

*與其求掌聲,不如求共鳴。

*具足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乃大智慧者。

*身病不一定痛苦,心煩才痛苦。

*心要淨化,不要情緒化。

*解脫煩惱,要用大慈悲心、真包容心。

*人我是非是修行的工具。

*愛不是口號,要身體力行。

*面帶笑容,才容易讓人歡喜。

*陪父母要歡喜而不是煩。

*聽話要小心、用心,不能用猜的。

(待續............只要靜思必有體會)

Monday, November 21, 2005

Smoothing Transitions

"It took me fifteen years to discover I had no talent for writing, but I couldn't give it up, because by that time I was too famous."
-Robert Benchley

1. Begin by making small changes or break up large-scale changes into more manageable increments. This can make you feel better about handling the changes you are about to make while making you more comfortable with change in general.

2. Mentally link changes to established daily rituals. This can make changes like taking on a new habit, starting a new job, or adapting to a new home happen much more smoothly. For example, if you want to begin meditating at home, try weaving it into your morning routine.

3. Going with the flow can help you accept change instead of resisting it. If you stay flexible, you will be able to ride out change without too much turbulence.

4. When a change feels most stressful, relief can often be found in finding the good that it brings. An illness, a financial loss, or a broken relationship can seem like the end of the world, yet they also can be blessings in disguise.

5. Remember that all change involves a degree of learning. If you find change particularly stressful, try to keep in mind that after this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has passed, you will be a wiser person for it.

6. Remember that upheaval and confusion are often natural parts of change. While we can anticipate certain elements that a change might bring, it is impossible to know everything that will happen in advance. Be prepared for unexpected surprises, and the winds of change won't easily knock you over.

7. Don't feel like you have to cope with changing circumstances or the stress of making a change on your own. Talk about what's going on for you with a friend or write about it in a journal. Sharing your feelings can give you a sense of relief while helping you find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8. Give yourself time to accept any changes that you face. And as change happens, recognize that you may need time to adjust to your new situation. Allow yourself a period of time to reconcile your feelings. This can make big changes feel less extreme.

9. No matter how large or difficult a change is, you will eventually adapt to these new circumstances. Remember that regardless of how great the change, all the new that it brings will eventually weave itself into the right places in your life.

10. If you're trying to change a pattern of behavior or navigate your way through a life change, don't assume that it has to be easy. Wanting to cry or being moody during a period of change is natural. Then again, don't assume that making a change needs to be hard. Sometimes, changes are meant to be that easy.

Remember, "The hurrier you go, the behinder you get" so slow and easy wins the change.

Emulating Butterflies

"A diplomat is a man who always remembers a woman's birthday but never remembers her age."
-Robert Frost

Because butterflies are deeply symbolic of our own struggle to grow into our unique beauty and wisdom, they bring a smile to our faces. As with the swan, which also grows into its beauty and grace, the butterfly in its immature larva stage is not at all appealing. But, following a deep inner knowing, it goes into seclusion to allow its destiny to unfold. Protecting itself from outside distractions, it retreats to the darkness and isolation of its cocoon. In due time, as promised by its inner wisdom, it emerges as a winged creature and spends the rest of its life spreading beauty and joy as it gently flies from one flower to another, a symbol of hope and transformation.

As we move through the chaos, confusion, and challenges of everyday life, we should remember we have a winged and wonderful self within us, waiting to emerge from the darkness. Like the butterfly, we need only go into the stillness and solitude - to look within - to find our wise inner-self waiting to transform us through its knowing embrace.

Being gentle and patient with ourselves as we go within is essential. Transformation takes time, commitment, and discipline. Each day we need to give ourselves the blessing of a few quiet minutes of cocooning. We can have the courage to trust the cocooning process and not expect spectacular fireworks or even insights at first.

It takes a while for our minds to become quiet enough for us to hear the fluttering of our inner wings.

福從哪裡來?

漢朝有學問的淮安王劉安曾說:「福由己發」,意思是幸福應該由自己創造。怎樣創造幸福,一般說來,一個人的幸福有四種最重要的來源-高尚的性格、足夠的智慧、樂觀的態度和健康的身體。

性格高尚的人,正值關後,慷慨無私,樂於做好事,樂於幫助他人。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說,「一個人能夠得到的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愛別人捍衛別人做出貢獻。」性格高尚的人常常是最幸福的人。

真才實學是幸福的本錢,有足夠智慧的人,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不會人在福中不知福,更不會把花天酒地或昏天黑地的過日子,當作真正的幸福。所以足夠的智慧也是幸福的來源。

美國作家斐利普斯說,「哪怕身上只剩下一塊錢,只要能無優無慮,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保時愉快的心境,任何事情都往好處想的人,就是在一般人認為不幸的環境裡也會感到幸福。

健康的身體,其實是一切幸福來源中最重要的一種,體弱多病,一切免談,哪有幸福可言。所以能保持強健的身體,就已經適很大的幸福了。

【心得感想】
其實平凡就是一種幸福,也許平凡讓人覺得沒什麼,因為安逸總是使人感覺安樂,但是假如是依各生長在戰亂國家的人,平凡或許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吧。

Saturday, November 19, 2005

事理

急事,慢慢的說;

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埸合說;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的說;

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

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如果對我有不滿意的事, 請一定要對我說。

Friday, November 18, 2005

站在有光的地方

站在有光的地方

文/吳若權

想擺對地方,就要調整自己的角度、學會溝通。必須先面對光源,才能投射出自己的光亮。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必須靠自己移動位置。

到歐洲旅行,經過巴黎,拜訪一位結識多年的朋友。先生是台灣人、太太是當地人,他們新婚不久,在市區河岸邊買了新居,位於一幢六樓大廈的四樓,設計及裝潢都自己來。剛搬進去住不到半年,笑說是九成新,夫妻倆很熱情地「逼」我一定要住兩天再走。男主人有眼光、女主人有巧手,加上兩面巨幅落地窗的大河景觀,把一棟十九世紀時代留下來的平凡房舍打造得有如天堂。

他們酷愛東方文化,牆壁上掛著的畫作及櫥櫃上的擺設,都透露著兩位主人的品味。身為他們口中稀客的我,很自然地被這些精心設計的氛圍所吸引,對每一項設計讚賞有加。其間,我發現一只十分精巧的古董瓷壺,高約十五公分,身形如花瓶,顏色是平日很少見的青綠帶點淺粉的色澤,像冬日的小草蒙上薄薄的霜雪。瓶口有蓋,蓋上有鏤空雙囍雕花,表現製作技術的高深。古董瓷壺本身已經夠特別了,主人還特別將它放在一盞崁燈的正下方,讓光源集中地投射在它身上,更加凸顯它不凡的氣質。

「這古董瓷壺好美,很貴吧!」我問。

「台幣一百塊,我老媽知道我太太喜歡這些小玩意兒,在鶯歌一家瓷器店裡挑的。」

男主人說完大笑。他說的那家瓷器店,我去過。印象中,裡面堆了很多陶瓷飾品,光線不是很明亮,陳設也雜亂得很,實在不像是會賣出這麼有氣質的東西的地方。

從事行銷工作多年,我知道賣場布置對生意的重要性,可惜有很多商家完全忽略了這個重點,逕自顧著提高賣場的坪數,盡全力堆滿各式商品,反而無法凸顯商品的價值;也難怪這麼精巧的瓷壺,只賣台幣一百元。當它被帶到巴黎,陳列在朋友新裝潢好的家裡,身價立刻提高十倍以上,我相信這時候出價一千元或更貴,一定也有人願意接手,只怕主人不肯割愛了。在那樣的商店挑便宜貨,就像在跳蚤市場發現古董,靠的是眼光。而平凡的東西,若要彰顯價值,就必須擺對地方。

好眼光加上擺到好的位置,就成全了世間最美的相遇。千里馬與伯樂,相看甚歡,道理大抵如此。有些朋友,埋怨自己懷才不遇,基本上也是將自己擺錯了地方,無法真正發揮長才。這時候,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必須靠自己移動位置,擺對地方。所謂「擺對位置」,不一定是跳槽換工作,更重要的是:調整自己看事情的角度。

學會溝通,就像是藉著面對光源,以折射或投射的效果,用互動的方式讓自己發亮。若不懂得調整自己的角度,換到任何地方都還是有可能被忽略。當然,光搶到好位置,並不能保證能夠發揮。自己是不是有足夠的實力,能不能稱得上是一塊料,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啊!

資料來源「站在有光的地方」、吳若權著 方智文化出版

有一種幸福叫忘記

傳說中有一種湯,喝下之後會忘卻一切。忘記一切憂愁,忘記一切憎恨,忘記一切的不愉快和記憶裏想忘記的東西,當然那也包括忘記情,忘記愛…… 

忘記了憂愁,也就沒有了憂愁,可以舒展緊皺的眉,擔憂的臉。平日裏所有的不公平,所有的不快樂都隨忘記而遠去,人就會變的明朗了,好像被烏雲掩蓋的天,突然湛藍了起來。 

忘記了憎恨,也就遠離了憎恨。當心靈不因爲憎恨而蒙蔽,當所有的一切變成過眼雲煙,人就會整個的輕鬆起來,寬恕了別人也解救了自己。

忘記了情,忘記了愛,也就忘記了一切不願意記憶的東西。當爲愛一個人在苦苦掙扎的時候,當爲了一段感情在無奈彷徨的時候,忽然的忘卻該是多大的一種幸福。 

沒有人能做到那時的灑脫,沒有人能真正的忘卻!曾經愛過、傷過、痛過的日子永遠磨滅不了,時間的推移增加了記憶裏的痛苦。使得痛苦更清晰,使得心更憔悴,使得愛變恨,情變怨…… 

學會忘卻,也就學會了寬恕自己,解救自己。既然愛過不後悔,分離總有它的無奈。當人從幼稚無知,到自以爲看透紅塵,看透這個社會,那都是心路的歷程。其實不然,書面上的道理說了太多,真正的懂得的太少。怨天尤人,自唉自怨都是人的通性,人大多是自私的。  

人生短短幾十年,何苦撐的那份疲累,何不學會忘卻?一味的追求完美,而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完美的東西,完美了反而是一種缺陷,有缺陷的東西才真正的完美。人生更是如此,沒有遺憾人生的人,並不快樂。所以追求的完美,其實就是追求一種完美的心態。

當人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會去經歷五穀輪回;當再世爲人經過奈何橋的時候,會喝下一種叫孟婆湯的東西,會忘記前世的記憶,今生也就變的快樂起來。難道非要到那個時候才能真的忘卻?幸福是什麼,幸福在哪裡,人一直都在苦苦尋覓著,尋找著,幸福其實就在那一回眸間,幸福其實就在那忘卻裏。 

有一種感情叫愛;
有一種感情叫憎恨;
有一種感情叫厭惡;
亦有一種感情叫傷害。

忘卻掉一切的刻骨銘心的傷痛,忘卻掉一切痛徹心扉感情,那將是最大的一種幸福……

【心得感想】
說真的..有時在身邊時..會擔心許多時..握太緊碎掉..放鬆了會飛走...有時眼不見為淨會比較好的..

佛桌上開出的花朵

佛桌上開出的花朵

文/葉傾城

朝陽升起之前,廟前山門外凝滿露珠的春草裡, 跪著一個人:師父,請原諒我。”

他是某城風流的浪子,20年前曾是廟裡的小沙彌,極得方丈喜愛。

方丈將畢生所學全數教授,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佛門弟子。他卻在一夜間動了凡心,偷下山去,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目,從此花 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夜夜都是春,卻夜夜不是春。20年後的一個深夜,他陡然驚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自懺悔,披衣而起,快馬加鞭趕往寺裡。

“師父,你肯饒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嗎?”

方丈深深厭惡他的放蕩,只是搖頭。“不,你罪過深重,必墮阿鼻地獄,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連桌子也會開花。”

浪子失望地離開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進佛堂的時候,驚呆了:一夜間,佛桌上開滿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紅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裡一絲 風也沒有,那些盛開的花朵卻簌簌急搖,仿佛是焦灼的召喚。

方丈在瞬間明白了。他連忙下山尋找浪子,卻已經來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墮入他原本的荒唐生活。

而佛桌上開出的那些花朵,只開放了短短的一天。

是夜,方丈圓寂,臨終遺言:這世上,沒有什麼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蹟,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

而讓奇蹟隕滅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寬容、不肯相信 的心。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05

影響力始終來自感恩

要贏得他人的合作,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衷心讓別人覺得他自己很重要!

尼采曾說:人的一輩子都在尋找重要感。

卡內基說:我們希望別人怎麼待我們,我們就要怎麼待別人。心懷感恩的人常生活在喜悅之中;有寬恕之心的人總是最快樂。

因為感恩,我們才能看見別人對我們付出的善意和關懷。是這份感恩的心,讓我們願意關懷別人,願意經常微笑,願意記得別人的名字,願意衷心讓別人覺得他很重要。

人與人之間各種溝通與互動,應該建立在“分享生命”的前提下。能夠寬恕別人的人,他的內心一定是自信而堅強。

買不到的禮物

買不到的禮物微笑,出自內心的,為周圍的人。

問候,不是應酬的,為認識的人。

聆聽,不帶批評的,為與你談話的人。

鼓勵,加油打氣的,為不敢走下去的人。

感謝,非習慣性的,為共事的人。

祝福,溫馨馨虔敬的,為遠方的友人。

反省,謙虛自持的,日常的言行思慮。

節省,大大方方的,為不必要的面子。

犧牲,甘心情願的,為更高的價值。

包容,心平氣和,為令人生厭的事物。

寬恕,帶著諒解的,為有意無意的傷害。

祈禱,全心投入的,為小我、為大我。

讚美,全心全意的,為一切生命的存有。

我們真正渴望什麼?我們能做什麼、給什麼?

就把這些「買不到的禮物」分享給你關心的朋友吧!!

從尊重做起

一個孩子隨著訪問學者的父母回到臺灣讀了半年的臺灣學校。回去時,大家為他們餞行。

我問這個孩子:「你覺得臺灣學校和美國學校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他想了一下說:「尊重」。 我很驚訝,我以為他要說「功課」。

我問他為什麼?他說臺灣的小朋友不尊重隱私,要借東西,沒有問過他就直接從他桌上拿走,或甚至去他抽屜裡翻。老師也不尊重學生,常常檢查學生的書包。

他在校園中常會被老師喝住,因為他犯錯,但是他不知道什麼地方不對?老師罵得太快了,他聽不懂。他最不喜歡的是老師在課堂中罵人,令他覺得很丟臉。即使不是罵他,他也覺得不舒服,一整天心情不好。

他的話使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書,那是一位美國老師的教學日誌。他發現尊重孩子常會得到比高壓更好的效果。孩子在班上都喜歡講話,所以他與孩子約法三章,當他在黑板上寫Quiet(安靜)時,學生要立刻安靜下來。他會故意慢慢寫這五個字母,讓孩子把未說完的話趕快說完。

結果他發現因為給了孩子一點緩衝期的尊重,學生會在他寫完最後一個字母 「t」時,全班安靜無聲,反而比很生氣大聲說「安靜」效果好。

很多時候給別人一點尊重,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尊重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條件,必須從小教導。因為有尊重才有自重,有自重才有自愛,自重自愛才會交得到朋友,也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很多父母不耐煩跟孩子溝通,在孩子小的時候用高壓的方式管教,一旦孩子長大,壓不住時,問題就來了。權威高壓的方式只會得到表面的服從,內心的不滿會像火山一樣,一旦爆發便不可收拾。所以小時候被權威高壓管教的孩子長大容易叛逆,這個叛逆其實是積壓已久的火山出口。

很多青少年常因一點小事打人殺人,這些有暴戾行為的人,基本上,從小不曾被人重視過,所以長大也不會去尊重別人。這個不尊重別人的惡風在社會上已經很久了。

我們看到銀行或公家機關的人員,將客戶或人民的個人基本資料賤賣給詐騙集團;在電影院、音樂廳大聲打手機;在公共場所縱容孩子亂跑,大聲喧譁;車子隨意停放阻礙交通等等。

尊重要從小教起。當孩子從小被尊重時,他長大自然不會叛逆;當人民被政府尊重時,他自然不會出草去抗爭。

人生的追求

做一些讓六十歲時回憶起來還會微笑的事

台灣最大的外商銀行——花旗,一個臥虎藏龍的金融競技場。花旗人的外表,多半光鮮亮麗、自信滿滿,但他們卻面臨比別人更激烈的競爭與壓力,為了強過身邊的「第一名們」,他們必須更用力的工作,甚至犧牲自己的生活。

不過,民國五十三年次,擔任花旗銀行金融同業處副總裁的黃毅,卻有一套與眾不同的工作哲學。進入花旗銀行十三年,黃毅從不加班,他只有一次在週末加班的紀錄,每天維持七、八點下班的習慣,一個禮拜的應酬不超過兩天,回家絕口不談公事、不想公事。

這樣的人,仍然可以在花旗銀行裡擔重任。五年前,黃毅接下這個職位,帶領著近二十人的團隊,爭取與銀行同業、保險、證券、投信,甚至央行等法人機構的往來業務,五年來,這個部門對銀行貢獻的收入金額成長超過一倍。去年,這二十個人創造出十三億元的收入,並將國際科技大廠委外代工的觀念引進國內的銀行市場,推動銀行將核心業務的非核心能力業務委外給花旗代工。

工作一百分,對黃毅來說,並不困難,從民生國小班長、介壽國中模範生、建中到台大土木系、台大商學研究所畢業,黃毅是一般定義的聰明寶寶,工作對他來說,似乎應付得游刃有餘。

但是,工作一百分以外,他的生活也能一百分,就令人好奇了。黃毅充分保有自己生活空間的方式,不一定是什麼了不起的興趣或娛樂活動,但是,「工作只占生活的三分之一」,是他堅持的原則,因此,每年固定兩週以上的旅遊計畫,每週末固定逛書店、唱片行,每天早上與妻子散步去喝杯咖啡、吃早餐,以及音樂會等娛樂,都是他豐富生活的活動。

‧期許自己每年都要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讓「六十歲時回憶起來會微笑十秒」

還有一件事可以凸顯他經營生活的用心。民國八十三年,黃毅已經是花旗的主管,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銀行的主管應該是一板一眼,嚴謹自律,但黃毅竟然報名參加Marlboro公司(萬寶路香菸)所舉辦的西部探險活動,當時,台灣報名者眾,經過筆試、口試與體能測試,黃毅成為第十一名,是候補第一名。

幸運的,有名獲選者因故不能成行,於是他得以參加這為期十天的活動。在同伴裡,黃毅的銀行員身分顯得相當特殊。當時,這群人浩浩蕩蕩開往美國西部,從北邊到南邊,他們學西部牛仔的騎馬趕牛、玩吉普車、泛舟、越野車等十天,台灣的《民生報》等媒體還隨行報導每天活動。

「過癮極了,」黃毅說,「如果到六十歲時,我想到一件事還會微笑十秒鐘,那麼我花一年來做這件事都值得。」因此,黃毅告訴自己每年都要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不管是工作或是旅行、玩樂或是學習。

一位與黃毅共事多年的同事形容,黃毅很懂得玩樂,是標準「Work Hard,PlayHard」的人。這個性格有什麼原因嗎?黃毅反問記者,「你認為,人生可以規畫嗎?」

‧父親驟逝,體會人生無常,「活在當下,更及時行樂」

黃毅三歲時,父親就過世,得年三十五歲,除了一個姊姊、弟弟外,黃毅的母親腹中還懷著一個胎兒。直到現在,父親的死因仍然不清楚,「我們根本措手不及,前一天父親才覺得不舒服,沒想到隔天就走了,」黃毅說,「所以,你今天可能才生病,明天就掛了。」

也因此,「要活在當下,更要及時行樂」的觀念一直深植在黃毅的心中,他不要像他父親一樣。黃毅從來不相信人生可以規畫,也從來不會把生活切割成「求學、工作、退休、享樂」四個階段。在黃毅的生活裡,他永遠把此刻可分配所有的資源,做最適當的分配,而不會把資源設想成可以儲存到未來的某一天再享用,根據這個原則,他的時間配置自然與多數人不同。

因此,問他是否為了追求保有高的生活品質,而放棄工作、放棄更上層樓的機會?

黃毅覺得很好笑,「對我來說,這是極為自然的事,沒有放棄什麼啊!」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個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圓,有大有小,每個圓裡的成分也長得不一樣,「我非常篤定自己要的圓長什麼樣子,我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這個圓的樣子。」黃毅說。

很多人,對金錢的追求有一個模式,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三千萬元,當達到第一個目標後,第二個目標就是一億元,然後,三億元是第三個目標,然後,就變成「錢奴」。「為什麼我不會變成這個樣子呢?」黃毅曾經這樣研究自己,許久後,他終於知道,「人生真的可能很短」這個從小就深深影響他的觀念,是他所追求的人生,與別人最大不同的原因。

‧寧願工作得久一點,也要兼顧享樂,跑步時悟出「永遠不與別人競爭」的道理

在「五年級生」裡(民國五十年到五十九年出生的這群人),許多人都想用力的工作十五年,然後,退休,好好的享樂。但是,黃毅從來沒想過要提早退休的問題,他不要這種被切割的人生,對他來說,「我永遠要一邊玩、一邊工作,即使可能要工作得久一點。」黃毅是少數還會認同「五十五歲退休」的「五年級生」。

但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花旗競技場裡,眼見著別人都這麼戮力的拚績效,黃毅要如何保持心中的平衡感呢?「永遠不要與別人競爭,要與自己競爭。」這是他的法寶,也是他青年時期跑步悟出的一個道理。

黃毅念介壽國中時,為了訓練自己的意志力,每天早上都到公園、或台北體育場跑步,後來,他發現一個道理,在這個跑道上,隨時都有新加入的人,因此,此刻你所在的位置,到底是領先,還是落後別人呢?每個人的起跑點不同,加入時間不同,跑的距離也不相同,在你後面那個人,可能落後你,也可能是領先你的人。「很顯然,這是一個無法比較的問題。所以,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應該專注在自己的腳步上,隨時調節自己的呼吸,不要中途跌倒,或亂了腳步。」

黃毅的父親過世後,母親為了撫養幼兒,長期在外地當紡織廠的女工,即使黃毅已經擔任花旗銀行主管時,母親仍在餐廳裡洗碗,甚至為人幫傭。當時,黃毅下班後也還會到餐廳裡幫母親的忙。從小,黃毅由祖父母一手帶大,並生活在有五、六十個堂兄弟、妹的大家族,他從小就知道要如何自己解決問題,如何與別人共享資源,而在職場上成功。

但是,黃毅清楚的認知,一切的成功,只為了活出豐富的生活品質。

該來的與不該來的

有個人請客,看看時間過了,還有一大半的客人沒來,主人心裏很焦急,便說:「怎麼搞的,該來的客人還不來?」

一些敏感的客人聽到了,心想:「該來的沒來,那我們是不該來的囉?」於是悄悄地走了,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幾位客人,越發著急了,便說:「怎麼這些不該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

剩下的客人一聽,又想:「走了的是不該走的,那我們這些沒走的倒是該走的了!」於是又都走了,最後只剩下一個跟主人較接近的朋友,看了這種尷尬的場面,就勸他說:「你說話前應該先考慮一下,否則說錯了,就不容易收回來了。」

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釋說:「我並不是叫他們走哇!」朋友聽了大為光火,說:「不是叫他們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說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許多時候我們因為別人一句無心之言而耿耿於懷;但更多的時候我們的無心之言卻讓別人受傷更大。

人生十四最

一.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已  

二. 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自大  

三. 人生最大的無知是欺騙  

四.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  

五. 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自棄  

六. 人生最大的罪過是自欺欺人  

七. 人生最可憐的性情是自卑  

八. 人生最可佩服是精進  

九. 人生最大的破產是絕望

十.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  

十一. 人生最大的債務是人情債。  

十二. 人生最大的禮物是寬恕

十三. 人生最大的缺點是悲智  

十四. 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無言,是愛的兩種境界

無言,是愛的兩種境界

文/吳若權

兩人相處久了,漸漸出現許多沉默的片刻,是好還是壞?

愛情裡的無言,可能是兩個人相處時最高的層次,也可能是彼此溝通時最壞的狀況。

因為忙碌及時間安排的關係,還處於熱戀期的他們,竟然已經一個多月沒有碰面。所以,這回相見的一剎那,彼此都有點激動。當時,天空下著毛毛雨絲,他來車站接她,還美中不足地遲到了半個鐘頭。只見她耐住性子,微笑以對。 「妳沒有生氣吧?」他歉然地說。 「

怎麼會?」她激動到幾乎說不出話來。而心中想說的是:當然不生氣呀,小傻瓜,一個多月都熬過去了,哪裡還在乎這三十分鐘呢?可是,你也有點扯喔!居然捨得讓我一個人站在微風細雨中,等了那麼久……心中的千言萬語,轉呀轉的,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口。她抿著嘴,用微笑的表情,將自己的小手交到他的手裡,兩個人緊緊地握著。所有沒說出口的話,他彷彿都明白了。

無言,是愛情的一種境界。但是,愛情裡的無言,也有兩種狀況。它的層次可以高到很高;也可以低到很低。從前,當他和另一位女孩交往的時候,她也常常不講話。但是,情形很不一樣。有時候,是因為生悶氣,所以不講話。有時候,並不生氣,但就是無話可說。

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他送她禮物,本來想給她驚喜。但顏色不如她的意,她悶了好久,都不說話。事過境遷,她才跟他說,當時她覺得很遺憾,為什麼愛情總要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還有一回,他約她看歐洲舞團的表演,結束之後,他激動地想跟她分享一些感觸,她也說不上幾句。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地,把一個氣氛很浪漫的夜晚,弄得十分無聊而冗長。

愛情裡的兩種無言,有點像品質好壞截然不同的冷氣機。同樣都是不滴水,有的是故障,有的是新發明。你總要搞出一身汗來,才會發現錯在哪裡。也可能會有更慘的情況是,從頭到尾,都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冷氣機品質的最高境界,是「無聲勝有聲」;但是,愛情裡的無言,卻可能是兩個人相處時最高的層次,也可能是彼此溝通時最壞的狀況。

當沈默潛入你和他之間,是好、是壞,你是否能分辨?學習享受安靜的片刻,或化解沈悶的危機,都是戀愛時很重要的功課。

戀愛的收放法則
如何分辨「無言」的層次? 當相愛的兩個人靜靜地坐在一起時,如果其中有一方覺得焦慮不安,就表示溝通有障礙。如果兩人都覺得幸福自在,這是最高品質的愛!

30歲以上如何守護健康?

人的一生在對抗病毒的持久戰中,各種偏方妙法也不如增強身體的持久抵抗力來得有效。在日常生活中增強抵抗免疫功能,自行治癒小病痛,需要的是良好的飲食習慣與適當適量的運動。不論食補、藥補或運動,只要強化體制,善用人體本身的免疫力與自愈力,就能夠抵抗疾病。我們提供你一些簡單的小法則,為了30歲以上而事業如日中天的你,守護健康其實很簡單。

1、每天爬100階樓梯

運動是維持健康的重要法則,能夠加強心肺功能以及身體的抵抗力,如果你真的沒有時間運動,爬樓梯是個既簡單又有長期效果的運動方式。

2、咖啡不過第2杯

每天的第一杯咖啡無非是你提神醒腦的必需品,但再來一杯卻大大增加了心臟的負擔,還可能帶來焦慮,心悸的副作用,這些都是過量的咖啡因搞的鬼。

3、每天少吃100卡

體重與健康息息相關,除了預防心血管疾病,吃8分飽可以活的更長壽!雖然100卡也只不過是一瓶飲料或者幾片烤麵包的熱量而已,但可別小看了這100卡,一周累計的700卡,一年就可以幫你減少5公斤的體重增加。

4、避免熬夜

熬夜是敬業的絕對附屬產品,但是長期睡眠不足對健康有著很大的傷害!偶爾失眠一兩天,可以用充足的睡眠來抵償疲憊,但真正的影響實際出現在腦部,包括記憶力與思考能力。

5、深度呼吸

呼吸,看似簡單,與生俱來的功能,一刻不能間歇。但醫學研究指出:容易緊張的人呼吸通常都淺而短促,這也使身體更加的僵硬而焦躁,而緊張的氣氛影響健康,因此深呼吸有緩解情緒焦慮保持血液迴圈順暢的功效。

6、喝水的學問

最理想的飲水方法是每天的早、中、晚三餐進餐前半小時喝一杯水,只要感到口渴,就應當馬上補充水分。有時候喝完反而會覺得更加口渴,這是身體在告訴你還沒有喝夠。水進入消化系統需要15分鐘的,因此運動前一定要補充足夠的水分,才不會感到缺水。

7、零脂肪≠零風險

超低脂肪飲食和超高脂肪飲食均會損害免疫系統,含有適當脂肪的飲食反而能夠減少自由基和發炎反應。攝取適當的脂肪才能讓你的免疫力確保捍衛身體日常健康。

8、陽光抵抗憂慮

失眠、憂慮已經成了處於事業巔峰時期成功人士的家常便飯,建議你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曬太陽。陽光可以使人體形成維生素D,有助於鈣和磷的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症狀,除此之外還可以使人心情變好!

9、別當尼古丁的奴隸

吸煙除了影響肺部健康,使肺活量愈來愈低,身體容易疲勞,易遭受病毒侵犯感染疾病,還會造成肺氣腫、腦中風、胃潰瘍、肝硬化等疾病。此外,也不要忽視二手煙對身體的影響,香煙冒出的煙霧比吐出的煙更危險,毒性更強,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快戒煙吧!

10、抗氧化飲食配方

補充抗氧化劑可以降低自由基所產生的壓力,對於免疫機能的維持具有正面效果。抗氧化劑其實就存在於那些便宜而常見的水果中,當然,使用濃縮膠囊也很方便。

11、文明病的剋星

硒是近代醫學界的偉大發現,對於心肌梗塞、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成人疾病相當有幫助,能使血管擴張,預防動脈硬化,去除老化的過氧化脂質,是很好的抗氧化劑。而且硒可以抑制癌症的發生與轉移,刺激細胞產生抗體,還能與維他命E同時作用來延緩老化。

12、少吃奶油

愛吃奶油的人請注意,食用過多的牛油(Butter)和人造奶油(Margarine)可能導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奶油是西式早餐中常見的添加物,也常見於西式料理,我們的飲食習慣逐漸西化,接觸到奶油的機會越來越多,餅乾,零食,爆米花都少不了奶油,常常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過量攝取。

13、規律的性生活

性生活也算一種中度運動,而且規律的性生活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現代社會壓力大,出現越來越多的無性夫妻,其實擁有規律的性生活好處真的不少,一項醫學研究顯示:性生活美滿的人不但健康、年輕,更可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因此適度健康的性生活,不僅能增強免疫力,還可以抗癌防老,你也會變得更加有自信。

14、遠離便秘

便秘可說是現代文明病,對大多數人來說,便秘並無大害,但有時卻是一些疾病的信號,長期下來會影響身體狀況,如老化、精神不佳、易疲勞等等。糞便若在腸道裏停留過久,部分有毒細胞會直接造成腸道細胞的死亡和突變,最後形成惡性腫瘤。改善便秘要從生活飲食著手,喝足夠的水,並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不妨以優酪乳代替乳製品,以纖維豐富的水果代替果汁,並附之以規律的運動。

15、運動是天然的威而鋼

天天運動,包你40歲還是一條活龍!經常運動對於循環系統有很大的幫助,許多男性的性功能障礙與血液迴圈有關,而運動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每天運動消耗200大卡,發生性功能障礙的機會就降低1倍。運動的好處不勝枚舉,光這兩項你就該有所心動!

16、補充維生素

最基本的複合維生素可以提供最簡單的保障,以免因忽略飲食營養的均衡,導致體力衰退,讓免疫力降低。其中維生素B群可以消除疲勞,長期運動缺乏的領導人士,可以考慮多補充些維生素保健吧。

17、有氧運動對抗文明病

工作一天下來,你是否經常有頭痛、腰酸背痛?持續運動可以緩解相當的精神壓力,因為運動的時候,身體會分泌腦內啡,這是一種類似天然嗎啡的物質,它會在體內流動,幫助你放鬆。在所有活動當中,有氧運動對於放鬆身體最為有效,所謂有氧運動包括慢跑、跳繩等強調心肺功能的活動;隨著固定節拍進行呼吸調節或肢體伸展,也是效果頗佳的有氧運動。

18、堅果降低膽固醇

生活與工作的現狀導致吃得好又缺少運動,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其實花生、腰果、杏仁這類堅果不但富含各種對健康有益的脂肪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醫學研究更指出,長期食用核果類食品能夠降低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堅果還含有抗氧化物和礦物質,如維生素E、鎂以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再加上維生素E與硒等抗氧化營養素,對於心血管健康相當有益。

19、高纖維飲食

現代人普遍面臨過大的壓力,不同蔬果的組合配方,可以緩解各種身體的不適症狀。多食用水果類蔬菜類鹼性食品可以減少癌細胞突變的機會,蔬菜、水果中富含纖維物質,不但能夠幫助控制體重,更可以降低罹患大腸癌的幾率。而且膳食纖維會使腸內乳酸菌大量繁殖,有益菌增加,減少有害菌,有益人體健康。

20、按摩增強免疫力

按摩能使身體放鬆,減少壓力荷爾蒙,因為壓力所分泌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傷害。研究發現,每天接受45分鐘的按摩,一個月後免疫細胞數目增加,免疫功能有明顯改善。若沒有辦法天天去做SPA,那麼家中的親密伴侶之間互相按摩既方便又增加情趣。

21、開懷大笑

微笑和大笑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使干擾素明顯增加,刺激免疫功能,免疫細胞因此變得更加活躍。大笑10秒鐘,心跳的增加幅度相當於10分鐘划船運動;笑一分鐘可以讓身體獲得45分鐘的放鬆。而且笑的時候胸部釋放一種化學物質,令人心曠神怡,是最佳的自然藥物。

22、常與友人小聚

朋友多的人不容易感冒!你相信嗎?擁有良好的社交關係的人有利於對抗壓力,免疫功能也比內向人好20%。但與太多人往來也會增加負擔,那麼常與三五知己小聚吧。

23、多吃優酪乳

口腔發炎一定是火氣大麼?多試試優酪乳吧,優酪乳可以強化免疫系統,預防口腔潰瘍,抵抗微生物和有害細菌的感染,甚至癌細胞。優酪乳具有清理腸胃的功能,可以幫助胃腸蠕動,既有牛奶的養分,又擁有乳酸菌代謝的功效,簡直沒有理由拒絕。

(感謝淑斐師姐轉寄此文章)

快樂的笑容帶來滿室的陽光

對自己的臉有自信,可以讓你更能無所畏懼地面對眾人。一但你喜歡自己的臉,臉上便自然而然地掛著笑容;經常面帶微笑的人到哪兒都受歡迎,「伸手不打笑臉人」,沒有人會對著一張充滿善意的笑臉說出刻薄惡毒的話。

古典名著《紅樓夢》中深受長輩疼愛、平輩尊敬的薛寶釵,如果她活在現代應是一個笑容甜美的女子,總是不吝於向人展露自己的笑顏,常常在與別人交談時,能使對方覺得如沐春風,彷彿沉浸在冬日溫煦的陽光中一般舒適。她除了會不時微笑地傾聽對方的話語,還會以誠懇專注的眼神注視對方,讓言談者相信自己是受到重視的、被尊敬的,往往能博得對方的好感,讓她不論是在工作上或是人際關係上皆能無往不利。

她用來深深警惕自己的座右銘就是:今天最大的損失是一次都沒有笑過!即使剛開始心情並不好,但是當你望著鏡中的自己,勉強地劃出微笑的弧線,久而久之心情也會輕鬆愉快多了,也能真正地展現發自內心的微笑呢!

她隨身都攜帶著一面小鏡子,隨時照一照自己的臉,檢視自己是否露出一張委靡不振的苦瓜臉瓜臉;當心中有了什麼不快時,她便看著鏡子努力擠出笑容。「不管你心情再怎麼不好,也不能把妳的情緒垃圾倒給別人,這是起碼的尊重。」她常對周遭的人說。

頗具個性文采、孤芳自賞的林黛玉妹妹,若在現代再生,她多愁善感又情緒化的個性,﹁睛時多雲偶陣雨﹂是大家形容她心情的最佳寫照。心情好的時候她就笑靨燦爛、像隻溫馴的心綿羊;心情一壞,身邊的人就全部遭殃,心情好壞全寫在臉上,大家得看她的臉色小心行事。這樣總是難以捉摸的情緒,實在令人無福消受!大家習慣了黛玉妹妹如此的陰晴不定後,便對她敬鬼神而遠之,評價也相對地降低,等到黛玉妹妹發現時為時已晚,自己已經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沒人緣」的人了。

其實仔細觀察的話,曾發現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無法做好「情緒管理」,隨意傾倒自己的情緒垃圾,強迫別人幫你丟進焚化爐;你自己樂得輕鬆,別人暗地裡卻叫苦連天,真的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這樣一天到晚一副「你欠了我兩百萬」的嘴臉,人緣當然不好。

想要做一個到處受歡迎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臉上常保笑容。即使對方滿腹怒意,見到你的笑臉也就不好意思對你發脾氣。經常微笑的人容易予人易親近好相處的印象,就會先給你外表打上一個好分數;真正實際接觸後,你的笑容更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鮮少樹立敵人。要知道:招攬一個同志,就是減少一個敵人;樹立一個敵人,則可能會招來更多的敵人。

在聽人說話時加幾句有變化的附和語,笑可以鬆弛緊張,換句話說,快樂的笑容可以塑造好朋友般的氣氛,使對方產生好感,也能讓對方在輕鬆的情況下發現你的優點。

適時的微笑可以破除對方的警戒心理,爽朗的笑聲更具有感染力,對於初次見面的陌生人而言不啻是一帖良好的潤滑劑,減少摩擦的可能性。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原本就是以一個親切的笑容來拉近彼此的距離,笑口常開的人鮮少會讓人討厭;像待人周全、態度親切的薛寶釵,必定隨時注意自己臉上是否掛著笑容,永遠為別人保持最甜美的笑容,當然可以使她比林黛玉拓展更好更廣的人際關係,在做任何事也能一帆風順,所以說笑容是行事的準則、做人的標的。

在待人接物上能隨時注意自己的表情,訓練自己露出最燦然最令人舒服的笑容,將會使你一整天都有好心惰,也讓大家對你另眼相看!

文章摘於「做個受歡迎的人」、劉雨靈著

【心得感想】
「你笑,全世界就跟著你笑」,絕對不要將你的好惡全表現在臉上,做人還是圓滑些較好。相由心生,老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動不動就給人家臉色看,是會使大家都討厭你的喔!

Tuesday, November 15, 2005

尋寶

尋寶

每週證嚴法師說故事 - 尋寶

一處山城裏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輕的太太,並生了一個孩子。大地主想:「我年紀大了,太太還這麼年輕,萬一我過世、她再嫁,財產就會落入別人手中,我的孩子還小,將來怎麼辦?」

於是,大地主想到了一個主意,他叫管家將所有寶物用車子載著,找個地方埋藏起來。回程時,大地主要求管家:「今天的事,希望你幫我保密,等我兒子長大了,你再帶他來這裏挖取。」忠心耿耿的管家答應了主人。

年後,大地主往生,他的兒子也漸漸長大成人,地主的太太對兒子說:「你的年齡可以當一家之主了,我知道你父親有很多寶物藏了起來,你應該去問問管家,看看是否能取出來,好好大興家業。」

小主人聽了母親的話,就問老管家:「聽說我父親曾跟你一起去埋藏寶物,它們藏在那裏?你能帶我去取出來嗎?」老管家認為這是應該的,就帶著小主人去埋藏寶物的地點。

但是到了那裏,老管家忽然生起一個念頭,覺得這些財產是老主人的,實在不應該讓小主人取走,跟他的母親一起享受。於是,他就故意裝成神精錯亂、開口罵人,非常暴戾。

小主人覺得很奇怪,忍住氣說:「沒關係,今天可能找不到了,我們回去吧!」

過了幾天,他看到老管家已恢復正常,對自己必恭必敬,就再對他說:「我看你精神不錯,我們再去找那些寶藏吧!」

老管家跟著小主人出去,但是一到那裏,又生起捨不得挖開寶藏的心念,還是口出惡言亂罵。小主人很無奈,只好再把他帶回家;回到家,老管家又回復對小主人必恭必敬、百依百順的態度。

小主人感到很懊惱!有一天,他去拜訪城中另一位大地主,將一切經過告訴他。這位大地主很有智慧地對他說:「你再帶他去,看他站在那個地方罵你,那個地方一定就是藏寶物的地點。」

小主人於是又帶老管家前往,一到那裏,老管家同樣站在原地罵人,小主人要求老管家一起拿著鋤頭、沙鏟挖掘,果然,不久就挖出埋藏多年的寶物。

寶物挖出後,小主人覺悟到:一切財物都是禍!沒有它們的時候,日子不是過得很平靜嗎?想想老管家站在那裏,心就變了樣,何況是其他人呢?所以,他決心將這些財物作大布施。

人生的價值在那裏?是不是擁有得多,就是幸福?佛陀教育弟子,要先去除愛欲,才能保持心的清淨。人生如果能守本分、少欲知足、平平淡淡過日子,心就能很平順、善良;心中有欲念,心態就會變了樣。

大家要善用智慧,思考生命的價值觀。在「有」的時候,要知道如何應用物資;身體健康時,要懂得如何發揮身體的使用權,做利益人群的事,不要讓人生空過。

實現夢想的一課

一個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發生的真實故事,被「實現夢想」組織拍成了廣告。

十歲的山姆,因為得了血癌,好久沒到學校上課了,今天早晨,他回到了學校,藥物治療讓腦袋光禿禿的,他帶著怯生生的眼神,吃力地穿過長廊,緊張地走向教室。

「像山姆這樣的孩子,需要希望與支持,需要面對病痛的勇氣,也需要朋友的支持」。

當山姆走進教室剎那,一屋子原本喧騰的同學,突然肅靜下來,無分膚色,黑人或白人,人人都戴了一頂毛線帽,大家一個接一個的把帽子摘下來,原以為他們是向山姆脫帽致敬,卻發現每一個人都和山姆一樣,有著一個大光頭。

只是那片刻的寧靜,全班都是光頭的小朋友們把帽子拋起,熱烈鼓掌,歡呼雀躍著歡迎山姆回來。

我的文字無法傳達廣告中所流露出的熱情及暖意,它的確讓人由心底感動,淚水盈眶。

這是「實現夢想(Reachforadream)」組織的工作,要把溫暖與希望傳送給最需要幫助的人,幫助身患重病的孩子能有勇氣面對苦痛,也使人性充滿了光輝。

在許多團體之中,一名特殊分子往往成為被譏諷的對象,或是被排除於團體之外,其實他們正需要力量從陰暗的角落站起來。可是,即使有同情心的人,願意以體諒之心,去接納一位與自己迥然不同的人,通常也會被同儕的壓力所嚇阻。

在這支廣告片中,當全班同學都以剃了光頭來歡迎山姆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智慧與和諧,在他們的心中有弱者的存在,並且善體人意。

在歡呼雀躍聲中,我們看到了愛,那是人類最高層次的自覺。

這真是寶貴的一課!足以讓這些小朋友的一生,具備了正確待人處事的態度;在未來,他們的夢想必定也會實現。

摘自~聯合報89.1.4

Monday, November 14, 2005

負面語言知多少?

負面語言知多少?

文/丁凡( 作家;親職教育專業講師 )

有一年,我們全家去澳洲自助旅行,整個星期裡,上山下海接觸到的都是當地人,心情非常輕鬆愉快。回程時,坐在機場的候機室,聽到背後傳來家長罵孩子的聲音,忽然神經緊繃起來,這才意識到:這一整個星期以來,都完全沒有聽到家長罵孩子的聲音。回頭一看,果然是台灣的旅遊團!

憑良心講起來,一般的台灣家長實在是非常喜歡罵孩子,好像不罵就不會成器似的。罵還分層次等級,有邊打邊罵(我打死你!)、人身攻擊的罵(你這個壞孩子!你白痴啊?)、惡狠狠的罵(我看你下次還敢不敢!?)、恐嚇的罵(再不乖我就不理你了!)、和別人比較的罵(你看那邊那個小妹妹就比你乖。)、酸溜溜的罵(唉,你們這一代的小孩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喔,我們以前哪有這麼好命?)、羞辱的罵(這麼大了還哭,羞羞臉!別人會笑你喔。)、訊息矛盾的罵(你再說一句看看。你再說呀!)、喪志的罵(看你這樣,將來怎麼會有出息?)、訴諸情感要脅的罵(你看你把爸爸氣成這樣,還不道歉!早晚會把你爸爸氣死。我辛苦工作還不是為了你們?)‧‧‧

這些負面語言,不但通通沒用,恐怕還會有反作用。

人的心理很微妙,你越欣賞他,他的自我價值感越強、越會有向上的動機、越希望表現得更好不讓你失望,也就是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的心理反應。反之,你越是批評、訕笑、責罵,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會越低落、表現越差、越不願意聽你的話。既然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認為他是笨蛋,那他的希望在哪裡呢?不如乾脆自我放棄算了。

其實,不論碰到甚麼狀況,我們總是可以把話鋒轉一下,用正面的語言和孩子說話。

有一次,我在山中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家人也在走山,孩子走著走著忽然就跌到水溝裡去了,爸爸驚嚇之餘,拉起孩子馬上大聲的說:「你怎麼會這樣!每次走路都不看路!以後不帶你出來了,總是這樣不小心!真是笨手笨腳!」

同樣的情景,他可以說:「你還好嗎?哪裡跌破了?剛剛嚇了一跳吧?沒關係,下次小心點。」
這樣說,感覺是不是完全不同了呢?同樣是教導孩子,正面的語言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形象,也可以提昇親子之間的情感,絕對會產生正向循環的作用,讓孩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有一位朋友說:「這些道理我都懂。我要是睡夠了就好,如果睡不夠,脾氣上來了,講甚麼道理都沒有用啊。」這也是現代父母面對的一個大問題:一根蠟燭兩頭燒,累到最高點,甚麼教育理想也談不上了。

我想,或許,作父母的人終日忙碌操勞,自己也沒有被疼愛、被呵護夠吧?那麼,健康有效的親子互動是不是必須建立在稍稍放緩的生活步調上呢?

相信我,這樣的生命投資絕對值得!

(本文摘自國語日報專欄)

天底下只有三件事

一件是「自己的事」

諸如:上不上班、吃什麼東西、開不開心、結不結婚、要不要幫助人...自己能安排的皆屬之。

一件是「別人的事」

諸如:小張好吃懶做、小陳婚姻不幸福、老陳對我很不滿意、我幫助別人,別人卻不感激.....別人在主導的事情皆屬之。

一件是「老天爺的事」

諸如:會不會颳風、地震、戰爭、開悟、成道......人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都屬於老天爺的管轄範圍。

人的煩惱就是來自於: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爺的事

所以要輕鬆自在很簡單: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別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爺的事」這只是靜心在「哲學」上的詮釋,知道並不代表你能辦到。

除非你能進入「靜心狀態」去「觀照」,你就會「如實」發現天底下真的只有這三件事:

「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爺的事」

下次心情不好時,趕快問自己,那件事到底是「誰」的事!

(感謝大舅轉寄此文章。自己能掌握的事,就要盡力去做,無法掌握的事,要淡然處之,隨緣而至,乘願而行)

Saturday, November 12, 2005

看,圓月彎刀!

看,圓月彎刀!

文/吳淡如

在再落後的國度,都可以如魚得水體會冒險之旅的我,這回心中五味雜陳。該怎麼說葉門?如果有人問我,它值得拜訪嗎?除非我恨那個人,否則我絕對不會點頭稱是,但旅行就是這個樣子:最教你詛咒的窮山惡水潑婦刁民,偏偏留下最深刻的記憶;最駭人的驚嚇之後,總若有所悟,換一時的心靈澄淨。被糞土澆淋的植株可以開出最肥美的薔薇來,葉門,到底送給我什麼記憶?我靜靜等待時間以它的纖手把謎樣的面紗揭開。

對於旅行,我有點迷信:冥冥之中,有某種力量推我到那兒,絕非偶然,必有某些理由,只是我現在還混混沌沌而已。

在到葉門之前,我根本還來不及知道,葉門到底是什麼樣的國家。匆匆在農曆年前把一切工作債還完,搭上飛往阿拉伯半島的飛機,有一種鬆了口氣的感覺,心想,當地既有導遊接待,我就偷個懶不須詳查旅遊地資料,到了就知道了嘛!

我只知道,篤信回教、同文同種的南北葉門在一九九○年統一之後,還打過零零星星的內戰,只知道男人還穿著像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時代的阿拉伯傳統衣服,腰際佩帶著銀光閃閃的圓月彎刀。

飛行了二十個小時之後,飛機降落在葉門首都沙那的機場。還活在天方夜譚綺夢中的我,對於眼前景象實在訝異--我看到的是一個不會比台北松山機場大的軍用機場,無數穿著迷彩裝的軍用直升機、以及各式戰鬥機默默列隊歡迎。

「哇,酷,這些都是台灣買不到的超級戰鬥機!」幾個男性朋友此起彼落驚呼。

不時有戰鬥機起降,在帶點霧色的藍天中劃出許多道白色粉筆線。「要這麼多飛機幹嘛?戰爭不是結束了嗎?」我問,沒有人回答。空氣乾燥得像從乾衣機裡倒出來的衣服,陽光耀眼,而冬日的風仍然銳利的襲人肌膚。

在機場等候的迎賓車比拋錨後被棄置在山路旁的報廢車看來還衣衫襤褸,竟也還能飛快的在車陣中穿梭,經過一堆看來像廢墟的山丘,卻有人告訴我這就是首都最具特色的代表建築。由於預先繳了昂貴的旅費,我誤以為自己可以進駐五星級飯店,像馬路蟑螂的車子終於在一排簡陋的二樓平房前停下來,我一千零一夜的美夢因為滿是綠藻的游泳池而宣告破滅。

我有點沮喪。我是來慰勞自己工作辛勞的啊。但EQ平衡機制開始發揮作用,我對自己說:不要急著難過,這又不是妳住過最爛的旅館(雖然也差不多),但是妳並沒有那麼嬌生慣養呀!忍耐一下,說不定明天妳可以看到壯麗的古文明!

我不是來享福的,但也不想來吃苦,這一夜我在彈簧壞了一半的彈簧床上睡著了,等待著我最荒謬的度假之旅隨曙光揭幕……

回教徒可以娶四個老婆。我問他,你有幾個老婆。他笑笑,一個啦,只有一個,反正都叫做老婆,一個和四個不是一樣嗎?而且我們伊斯蘭教規定,要對每個老婆一樣好,如果我想送其中一個老婆一隻羊,就表示我要送出四隻羊。四個老婆?OH,不!

幾個孩子?他說,五個,大的十九歲,是先「有」後婚,唉呀,她住我家附近,當時我哪知道那樣就會生孩子,最小的一歲,剛出生,我還有好多日子要熬呢。不過我不打算再生了,妳知道,葉門人生八個、十個是很常見的,我還低於平均值。

怎麼很少看到女人?我忽然問。

女人,她們在家裡做家事,放羊。她們很辛苦哦,葉門女人,平均壽命只有五十歲,男人有七十歲。

什麼?在這個動不動就內戰的國家,男人還可以比女人多活二十年?莫非女人被當成畜生用?

後來在首都最繁華的市集裡,我才看到一群「沒有臉」的葉門女人,葉門多半信奉伊斯蘭教中最保守的教派,女人們一出門,不只得戴上頭巾,還要穿上黑色罩袍,有的甚至連一雙明媚眼睛都讓黑紗罩住,每個人都像黑色的幽靈,彷彿沒有重量的飄在這個乾燥的國度裡。我敢打賭,如果丈夫帶妻子上市集,只消一閃神,他必然找不到自己的妻子,每個女人看來都一模一樣。

為什麼短命?可能不只是太辛苦的緣故吧,女人的韌性那麼足。第一個原因,應該是像三毛在撒哈拉沙漠中的遊記所記載的:因為醫生是男的,所以這些終日藏在面紗下的婦女寧願病死,也不能給男醫生看;另一個原因,我猜,可能也與盛行在沙漠地區遊牧民族的陋俗--割禮有關。如果不是來自索馬利亞的模特兒 WALIS DIRIE 著書現身說法,西方世界恐怕不知道世上可能還有有一億婦女遭此厄運:在小女孩還不懂事時,以原始工具割除陰蒂,甚至封鎖陰部,有許多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認為這是神聖風俗,剝奪女性的性愉悅權,可使她們「從一而終」,儘管,可蘭經裡從頭到尾沒有如此要求。

每年有兩百萬女孩成為割禮犧牲者,甚至因而致死。

我不確定葉門有沒有這種習俗。想到割禮,我只覺一陣噁心。

大概只有在這個國家,女人平均壽命比男人短那麼多吧?

司機很高興的說著:看,我們後面那部車,是由穆罕默德阿里開的,他四十八歲,他的妻子剛死了,現在剛換了一個妻子……

他的口氣很輕鬆,彷彿他的朋友剛換了一部新車……

我在黃沙大漠中奔馳了五天,忍受著不能上廁所的痛苦。男人們比較方便,面對大山大水,反而暢快奔放的發洩感。我不但找不到公廁,也不可能找到隱蔽處解放一番,因為到處有孩子們睜著大眼睛打量你,我敢確定,我一蹲下來,他們也一定跟著我蹲下來看風景。

於是我想到一個很慘的方法,就是盡量不喝水,無奈的感覺自己像個逐漸脫水的蘋果。

沙漠裡仍有一些美麗的古蹟,像鄂圖曼土耳其君王所建立的岩石皇宮,有葉門獨特的石上建築及交織著各種幾何圖形的彩色玻璃窗。沒有安全感的暴君把城堡建在高不可攀的堅硬石山上,設計了各種抵禦侵略的窗戶以及遁逃的密道,還是難逃於敵人的兵刃。

不能免「俗」的,它也用孤傲的姿態不協調的矗立在大垃圾堆裡。

也有彷若耶路撒冷般的古老猶太城廓。一樣沒有安全感的猶太人建築了自給自足的堡壘,卻也被驅離了這個國度。他們的心血結晶還是給強悍的阿拉伯人佔領了,古城繼續傾圮,數百年前的蓄水池長滿了青苔,堆滿了垃圾與穢物,小女孩仍辛苦的來此打水回家,做為每日朝拜前用來洗手洗腳的聖水。

我想,如果要我在此活上一個月,必然要先有比蟑螂更強的生命力。

離開葉門時,更是驚險刺激。航空站的軍人花了一個小時確定我們離去的文件,原因在於:「我在地圖上找來找去找不到台灣,所以不能讓你們走。」這是哪門子邏輯?我想不過是要錢罷了。

不肯行賄的我們,過五關斬六將,在最後登機時間才趕到登機門,卻又面對一群軍人的刁難,他們沒收了一位美國商人的指甲刀,我朋友的瑞士刀,理由是「這些凶器可能劫機!」又有一位從X光機中發現同行旅伴的隨身包裡有一疊鈔票,竟公然行搶!大家都是識途老馬,說什麼也不肯讓他們佔到便宜,被搶了錢的,馬上把錢在眾目睽睽之下又搶了回來!弄得這些土匪氣得半死,差點在登機室裡掏槍。

所幸有一位懂阿拉伯語的美國女子幫忙翻譯,才請到軍階較高的來幫忙,讓大家拿回失物。美國商人把玩著他的指甲刀,無奈的笑:「我出入阿拉伯國家十二年了,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我這輩子也是第一次聽說,指甲刀會劫機!」

然而,這麼唯利是圖的嚴密檢查,還是擋不了劫機犯。待我到達阿布達比之後,竟然在國際新聞中看到葉門的劫機事件 --- 就是我們的下一班飛機!被制服的歹徒顯然過度天真,他竟然想把七三七劫到美國去!真是一點常識也沒有,七三七要從葉門飛美國,只怕至少要停下來加滿兩次油吧。

我想我大概不會再到葉門,雖然回來看看我的幻燈片,刻意避開垃圾堆的古蹟顯得令人驚豔;我向來偏愛所謂的「落後國家」,是個很難覺得哪個地方難玩的好胃口旅行者,但這一次……葉門,無疑讓我大開眼界,我告訴自己:在書店還找不到英文版旅行指南的國家,妳可不可以暫時不要去?寧願花錢買軍火,卻無心修整古蹟的國家,實在讓人傷心。

然而我必然也得到一些東西。雖然風馬牛不相及,我卻恍惚覺得,能夠幸福安穩的坐在書桌前寫著我的稿子,真是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事情。因著我老早已經獲得的美麗自由,我必得健康、樂觀、寬容、愉快且充滿感恩的活下去。

謝謝阿拉讓我平安歸來!

Friday, November 11, 2005

善良就是幸福

社會結構自從農業進入工商業後,三代同堂的家庭已經沒有了;而兩代同堂的人大部份集中在工業區、都市區,為了要買房子兩個人都要工作,沒時間照顧小孩,人文就從這裡開始嚴重破壞。

因為遷移,人際關係破碎,以前三代同堂是阿公阿嬤帶小孩買菜,這就是鄉土教育,鄉土教育比我們的知識教育還重要,這是基礎。

心理學家榮格說,一個人最重要的認同是對出生地的認同,對出生地有認同,是因為跟這裡的人有共同的記憶,有了這東西,人的成長之中人格才不會受到扭曲。現在的社會,有錢人移民到國外,沒錢人移到都市討生活,人口大移動,我把它叫做「人文大地震」,這次三二○選舉則是「政治大地震」,泛綠泛藍都開始動腦筋,開始緊張起來。

「人文大地震」讓我們自己和小孩沒辦法在一個固定的環境中成長,跟社區熟悉、有感情。一個對土地有情感的人,不敢在別人面前做不好的事,他會自律。

幸福是有節制的精神習慣

幸福是比較的,現在的幸福都注重在物質上,但表面上的東西幸福嗎?有錢就是幸福嗎?

有些人家裡很窮,爸爸今天領薪水買了一塊肉回來,大家眼睛都亮了,晚上吃得好甜,好幸福。

幸福是一種比較,一種心靈上的感受,而不是餵飽肚子,餵飽感官。

美國的印地安人要吃的時候,就殺掉一頭野牛;如果是我們台灣人看到野牛一定全部都殺,囤積起來;他們是要再取,不要就不多取,那就是精神習慣。

我們現在完全沒有精神習慣,只有掠奪,掠奪就不惜手段,這樣會幸福嗎?

你看樂透那麼渺茫的機會,而鼓勵人貪婪,美國人中樂透經過調查都沒有好過四年,中了樂透,車能買多少部?房子要住多少間?

那已經超出人的需要。那是把人類的貪婪搖醒,我們現在是貪婪的怪獸,一直要填飽它。

這是精神大染缸。

桃花源就在心裡

這是為什麼台灣出現金錢暴發戶、政治與民主的暴發戶。

衣服只要阿曼尼就是好,在家裡沒人會彈鋼琴,還要買最好的鋼琴,這是金錢的暴發戶;民主的時代,所有人都學會抗議,或是政治人物爭名奪利,這是政治的暴發戶。

這讓我想到浮士德的故事。

上帝跟魔鬼打賭看人性有沒有救,魔鬼就用學位、錢財、瑪格麗特誘惑浮士德,條件是交換靈魂,最後還是上帝贏了。現在魔鬼看到台灣這種情形,我想他會跟上帝說,「上次我輸給你,現在我們在台灣找可以打賭的人。」浮士德變成台灣人。

要幸福,精神跟物質都要,但絕不能沒有精神。精神教育最重要是美學教育。

美學教育是情感的教育,現在的社會很冷血,殺你就殺你,完全沒有美感;我們的教育是知識的教育,沒有美感的教育。

有美感,有感情,會對人說愛。

對土地說愛,它不會回答你,但是他人格就是完整的成長了。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循環,台灣需要人格精神的重新塑造。

台灣現在不能再壞下去,我們不能倒退,應該重新歸零。

每個人要做良心的事,不能違背自己,因為違背自己逃到哪裡都不行,自己永遠會跟著自己。

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裡頭的人避秦之亂世,逃到沒有人的地方開始,用六百五十年才建立小農社會,我們現在基礎都有了,一、二百年就可以形成美好的文化,只要下一代認同我們的觀念,傳承下去。

我寫過一首歌,是這麼唱的:聽哪,讓我告訴你,那美麗的桃花源在哪裡!聽哪,那美麗的桃花源在我的心裡,在你的心裡,美麗的桃花源在我們的村子裡,美麗的桃花源在我們的希望裡,聽哪,那美麗的桃花源在我們大家的心坎裡。

桃花源不是說外表要有什麼東西,而是從心裡面開始建設。

我們才能說,「桃花源是我們的家園,是令我們驕傲的地方。」

幸福很具體也很抽象,人生只要過的很順很圓滿就很幸福了。

畢竟絕大多數人都是一般人,只要很善良就幸福了。

副作用

你想靜下心來,思考什麼是健康的人際關係時,請讀一讀這篇文章; 當你事業有成,卻找不到內心的安和快樂時,,請讀一讀這篇文章;

副作用

文/李家同

著作為一位心理學教授,難免會有人要來找你,卻又不肯到醫院去看你的情形。這種人往往都是社會上的知名人士,他們心理上如有問題,當然不願意讓別人知道,這時,他們就會悄悄地來找我這種人了。

這次來的人是社會上家喻戶曉的工業家,當年從我們學校畢業的時候,就以有領導能力出了名,不到幾年,他的事業就扶搖直上。一般人對他的評價是他特別冷靜,從不慌亂,判斷力更是相當正確,他的成功,一直是坊間書籍津津樂道的對象。誰都羡慕他,中小學生都暗暗地希望能像他這樣,白手起家,建立一個龐大的工業王國。

這位名人進來的時候,卻流露出一種非常嚴重的焦慮心情,他直截了當地說:「我想自殺」。對我而言,這當然是想像不到的,這位被人人羡慕的社會知名人物,為什麼如此沮喪呢?

他告訴我他之所以想自殺,是因為他有一個毛病,他無法「愛人」。

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怪病,這個年頭,大多數的人都會埋怨沒有人愛,感到社會的冷漠。自己承認無法愛人,一心在想自殺,這還是我第一次碰到。

於是他告訴我他的奇遇。

在他大四的時候,他已是同學中企圖心非常強的一位,有一天,學校裡心理系的一位名教授把他叫去,問他肯不肯參與一個秘密的實驗。這位名教授可以給他一種發明的藥,吃了藥以後,他的判斷力會更好,人也會更加冷靜,觀察力會相當敏銳,以他現在既有的學問,加上這些特別的能力,將來一定可以事業成功,在社會上扶搖直上。

他雖然對這種藥有興趣,可是他也知道任何藥都會有副作用的,所以他立刻問那位教授這種藥有沒有副作用,教授告訴他,他只要吃五顆就夠了,在生理上副作用幾乎沒有,可是這種藥卻有一種奇怪的副作用,吃了藥以後,就會喪失了愛人的能力。

我的病人對於無法愛人,不太在乎,他認為這好像沒有什麼關係。他問教授會不會仍有被愛的能力,教授說他仍會感到別人對他的愛,只是不能愛人而已。

他覺得似乎值得一試,因為他知道在社會上所有成功的人不僅因為他們工作得非常努力,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觀察力特別敏銳,判斷力也特別正確。他當時一心一意要在社會上出人頭地,吃了藥以後,雖然不能愛人,反正仍能感到被愛,因此他答應了。

教授卻非常小心,一再問他對藥的副作用瞭解了沒有,他說他瞭解,而且也願意冒這個險,於是教授給了他五顆藥,他照指示在五天內吃了這五顆藥。

藥性果真很靈,他進入社會以後,大家都稱贊他的觀察力和判斷力,他的決定十有八九都是對的,難怪他的事業蒸蒸日上,誰也比不上他。

可是他終於發現藥的副作用非常可怕,因為他變成了一個十分冷漠的人,他從不同情任何人,也對任何人都沒有什麼感情,即使他的母親去世,眼見他的弟弟哀痛欲絕,他卻什麼感覺都沒有,他的太太和孩子都知道他對他們毫無感情可言,他的部下更加感到他是世界上最冷漠的人。

他開始發現他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快樂,他的理智告訴他,付出比得到更有意義,他冷眼觀察社會上真正快樂的人都是對別人充滿愛心的人,這些人事業都比不上他,可是只因為他們能夠關懷別人,內心充滿平安的他們快樂多了。他雖然很希望也能如此,可一直做不到,大概藥性太強了。

他雖然號稱可以感到別人的愛,可是因為他不愛人,也沒有什麼人愛他。最糟糕的是,給他藥的教授已去世了。他無法去問他要解藥,他知道我是這位名教授的親傳弟子,也已是大牌教授,所以他只好來找我,希望我替他弄到解藥。

我覺得這件事實在古怪之至,因為我從未聽過這種藥,我本來想立刻拒絕他的,可是看他不斷地要求,只好答應他試試看。我利用電腦作了大規模的文獻搜尋,發現從未有人提過這種藥,據我記憶所及,這位名教授也從未向我提起這一個秘密的實驗,我更沒有聽過人的愛心是可以受藥物控制的。

虧得我想起一件事,這位名教授去世以後,校方為了對他表示尊重,曾經請他的遺孀捐出所有他的工作日誌,我因此請圖書館讓我進入保存他日誌的特別房間。我發現他的日誌是以日期排列的,我算一算那位病人在本校畢業的年份,一頁一頁地看,果然被我找到這個秘密實驗的詳細紀錄。

對我而言,這個實驗實在太有意義了,我看了紀錄以後,也做出瞭解藥。

病人來了,我告訴他我已弄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因此我已對癥下藥,吃了我的藥以後,他可以恢復人類愛人的本能,可是這種藥也有副作用,吃藥以後判斷力可能不像過去那樣正確,觀察力也可能不再敏銳。如果他的事業因此走下坡,可不能怪我。

我的病人對他的事業毫不在乎,他只想能夠充滿愛人,享受愛人的樂趣。

我一再問他是否真的要想無私地愛人,他一再回答他的確如此,因此我用一隻小瓶子裝了這五顆藥給他,他謝謝我,匆匆地走了。

三個月以後,病人回來了,他這次變了一個人。他說他已經感受到關懷別人所帶來的心靈上的平安,他告訴我他發現他的一位下屬太太得了癌癥,過去他對這種消息會完全無動於衷,這一次他主動地表示關心,雖然她仍去世了。可是他卻從頭到尾分擔大家的痛苦,也使他對死亡有深一層的瞭解。

他的另一位下屬有一個兒子在念國中,這位下屬收入不多,無法讓兒子請最好的家教,他主動表示願意幫這位國中生的忙,這位國中生的考試成績,果真大為進步,使他高興極了。

至於他的事業,他說他的事業似乎仍然不受影響。

我的病人謝了我以後,最後還是問了我一個最不願意回答的問題,究竟這是什麼藥?為什麼從來沒有人談過藥物可以左右人的愛心?

我只好告訴他,我其實給了他維他命而已。當年,那位名教授也是給了他維他命。他的工作日誌上寫得一清二楚。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行善或行惡,都是人自己的事,你如立志做好人,就可以成為好人,你如冷酷無情,實在不該怪別人,我的病人年輕時,就只想成功,即使不能愛人,也在所不惜。那位名教授只是成全了他的志願而已。這次他已下定決心要愛人,我也只是給了他心理上的維他命而已。

我們都知道希特勒做了很多壞事,可是沒有聽說他是在某一種藥物控制之下做的,我們更知道,既然在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時候,很多德國人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猶太人,這些人也從未在藥物的控制之下。

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我們也許不能控制自己的命運,可是只要下定決心,是可以控制自己行為的,我們都應該為我們的所作所為負責。

病人輕鬆地謝謝我,他說他有一件禮物要給我,我打開了禮物,發現是我給他的五顆維他命。換了一個更漂亮的瓶子裝,他顯然一顆也沒有吃。

我窘得不得了,聰明還被聰明誤,這次我被他戲弄了。不過好在我說過的都是實情。

病人告訴我,這次他非常小心。他將藥帶到一位藥學系的教授那裡去,那位教授一眼就看出這是最廉價的維他命。

病人是個有智慧的人,他終於想通了,過去他是自己企圖心的奴隸,如果他將自己從他的強烈企圖心解放出來,他一生會恢復自由的。

世界上很少人知道,人最大的快樂來自給予,而不來自得到。我的這位病人是個聰明人,他雖然很晚纔悟到這個道理,可是他倒是覺悟得特別的徹底。

我看到他的漂亮積架汽車停在樓下,上次來時有一位司機開車,這次他自己開車了,大概他已經知道司機晚上是要休息的。

『關愛他人』是我們人性中善美的本能,在日日機械的今人生活中,往往被塵封得太久。讓我們人人都把心中濾除私欲後的『真愛』奉獻給我們的家人、同事、朋友、鄰居乃至於在生活中短暫相逢的陌生人。我們周遭的人事環境會因此而和諧溫暖,我們的內心也會因此而充滿喜悅和安然。

-- 選自《讓高牆倒下吧》李家同著

(感謝媺玲師姐轉寄此文章)

Thursday, November 10, 2005

The Fisherman

One day a fisherman was lying on a beautiful beach, with his fishing pole propped up in the sand and his solitary line cast out into the sparkling blue surf. He was enjoying the warmth of the afternoon sun and the prospect of catching a fish.

About that time, a businessman came walking down the beach, trying to relieve some of the stress of his workday. He noticed the fisherman sitting on the beach and decided to find out why this fisherman was fishing instead of working harder to make a living for himself and his family.

"You aren't going to catch many fish that way," said the businessman to the fisherman, "you should be working rather than lying on the beach!"

The fisherman looked up at the businessman, smiled and replied, "And what will my reward be?"

"Well, you can get bigger nets and catch more fish!" was the businessman's answer.

"And then what will my reward be?" asked the fisherman, still smiling.

The businessman replied, "You will make money and you'll be able to buy a boat, which will then result in larger catches of fish!"

"And then what will my reward be?" asked the fisherman again.

The businessman was beginning to get a little irritated with the fisherman's questions. "You can buy a bigger boat, and hire some people to work for you!" he said.

"And then what will my reward be?" repeated the fisherman.

The businessman was getting angry. "Don't you understand? You can build up a fleet of fishing boats, sail all over the world, and let all your employees catch fish for you!"

Once again the fisherman asked, "And then what will my reward be?"

The businessman was red with rage and shouted at the fisherman, "Don't you understand that you can become so rich that you will never have to work for your living again! You can spend all the rest of your days sitting on this beach, looking at the sunset. You won't have a care in the world!"

The fisherman, still smiling, looked up and said, "And what do you think I'm doing right now?"

Checking Your Emotions

"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Albert Einstein

Each one of us has experienced situations where we've found ourselves lashing out at someone without meaning to. We later berate ourselves for losing control and feel guilty for treating the other person badly. And while it is human nature that our emotions and moods will get the better of us from time to time, we can learn to navigate our feelings and negotiate difficult situations without losing our center.

Often, when we lash out, it is because we are having a difficult time containing the emotions that are coming up inside of us. We may be feeling overwhelmed, afraid, frustrated, stressed out, or angry. Having these feelings boiling up inside of us can be very uncomfortable, and it is natural to want to release them. But when we release our feelings from our body by directing them outward and toward someone else, they inevitably impact the "innocent bystander" to whom we are directing this energy. They not only get the brunt of our anger, frustration, or stress, but also they can actually experience this energy as a physical force hitting their bodies.

When you find yourself in a situation where you are about to lash out at the person in front of you, try to center yourself by breathing slowly and deeply. A few slow inhales and exhales can help dissipate the intensity of your feelings before they escape you.

Later, when you find yourself in a more reflective state, sit down for a moment; recall the feelings in your body just before and during your outburst; note where you feel sensations coming up in your body; and ask yourself if they are connected to any core issue or experience from your life. If nothing comes to mind, then revisit the situation again, exaggerating the details of what happened by indulging in outlandish "what if" fantasies.

Exaggerating events after the fact can help expose the unconscious subtext behind your heated response. Understanding the motivation behind your reactions can help you avoid lashing out again when a similar situation comes up.

In learning to navigate around your emotions, you are giving yourself the tools to feel better the next time your emotions start to boil. In doing so, you will be taking care of yourself by alleviating your own uncomfortable feelings while 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those around you.

Answering The Call

"When someone asks you, A penny for your thoughts, and you put your two cents in, what happens to the other penny?"
-George Carlin

There are those of us who believe that our lives are predestined and that we should resign ourselves to our lots in life. Yet the truth is that it is up to each one of us to decide what that destiny will be. While each of us is born with a life purpose, it is up to us whether or not we will say yes to fulfilling it. And just like when we choose what to eat, who to keep company with, and whether to turn right or left when we leave our home everyday, choosing to say yes to your destiny is a decision that can only be realized when you take action to make that choice a reality.

Whether you believe it is your destiny to be a parent, an adventurer, an artist, a pioneer, or a spiritual guru, saying yes to your destiny is only the first step. While manifesting your destiny starts with knowing what you want and believing you can attain your goals, there are then the actions that must be taken and the decisions to be made before your destiny can truly happen. When you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fulfilling your destiny and begin acting with the intention of doing so, you not only take fate into your own hands, but also you become the hands of your own fate.

Doorways inevitably open for you to step through, and every choice you make can be a creative act toward realizing your goals and dreams. You begin to follow your instincts and intuition, recognize opportunities when they are presented to you, and seize those golden moments. You also begin to recognize the decisions that may not serve this greater picture and can more easily push them aside.

The decision to fulfill your destiny is always a choice. Knowing you are fulfilling your destiny because you want to, rather than because you have to, can make a huge difference. When you are freed from obligation, obstacles in your way become challenges to be overcome, and the journey becomes an adventure rather than the obligatory steps you are being forced to take. Your destiny may be waiting for you, but whether or not you meet your destiny is up to you.

塑造自己的容貌

上帝給我們容貌,但嘴臉要自己塑造

文/施以諾

曾經有一位愛情文藝作家在演講時,表示世界上有三種人:

第一種人:看起來不美,相處久了就覺得她(他)越來越美。
第二種人:看起來很美,但處久就不美了。
第三種人:看起來很美,相處久了之後,覺得更美。

我喜歡這個觀點,覺得跟【氣質,是最好的名牌】一書所欲闡述的論調有異曲同工之妙。
親愛的朋友,您也許不能改變您的臉孔、骨架,但您可以改變您的「氣質」,您可以用心美化您的臉。

曾經聽過一句話:上帝給我們『容貌』,但『嘴臉』要靠自己塑造!可不是嗎?

『容貌』不是自己能決定的,『嘴臉』卻需自己對自己負責,的確,就如《聖經》上所說的:
「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

一個人由心裡頭所發出來的東西,決定了一個人所呈現出的嘴臉,您我是一個懂得學習心存善念的人嗎?

還是裡頭已有了太多的貪念、惡念、勢利眼…?值得您我深思、自省。

期待有一天,別人對您我的評語會是:「她(他)看起來不美,但相處久了就覺得越來越美。」

或是:「她(他)看起來很美,相處久了之後,覺得更美。」

親愛的朋友,上帝給我們『容貌』,但『嘴臉』要靠自己塑造!

讓我們以這句話共勉之。

(感謝淑茹師姐轉寄此文章)

謙卑與恩賜

謙卑與恩賜

文/施以諾

曾經有一個老先知,他讓自己的弟子到各地去修行,其中有一個弟子,在經過一番苦修後,練成了「在水面上行走」的絕計。

他好不得意!在其他弟子面前講得眉飛色舞,並興奮地問老先知:「老師,如何?我夠厲害吧!大家是不是該向我多多學習呢?」

老先知一語不發,帶著大家到河邊叫了艘船,領著眾人一起坐著船渡到對岸。

大家都不知道老先知要做甚麼,等到了對岸後,老先知問船家:「要多少錢呢?」船家說:「二塊錢。」

這時,老先知微笑地對著那位心高氣傲、不可一世的弟子說:「年輕人,你引以為傲的新本事也不過值" 二塊錢"而已嘛。」

那位弟子聽了之後滿臉羞紅,從此以後更努力地培養自己的品德,幾年之後,成為了一位既謙虛又有能力的人。

謙卑,是許多有能者所缺乏的美德,天父賜給每個人有不同的恩賜、才華,可能是寫作的恩賜、講道的恩賜、教導的恩賜、音樂的恩賜、說方言的恩賜…,這些恩賜都是天父所賜的,如果你(妳)擁有這些,固然值得感恩,但絕不要看不起不會的人,你會,不代表你比別人高尚,你會,是天父給你個人的禮物,天父給每個人的恩賜都不同,別人也必有會你所不會的。

「在水面上行走」這個恩賜夠神奇了吧!

然而,套一句故事裡老先知的話----也不過值兩塊錢。

想一想,如果連「在水面上行走」都祇值兩塊錢,您我相對平凡的恩賜、才華,在上帝眼中又可以值多少錢呢?您我還有什麼好誇口、自高的呢?

無論我們擁有怎樣的恩賜,不要心高氣傲,不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不要覺得別人都該效法自己,否則,我們已成為了「驕傲」的俘虜了!

(感謝淑茹師姐轉寄此文章)

Wednesday, November 09, 2005

打開笑門

生活與其哭著過,不如笑著過,打開笑門,福自來

我一直以為外婆天生好命,是個有福氣的人。

或者,是優雅的氣質吧,外婆有著「富裕人家」的感覺;外婆卻說,她是苦過來的人,但福氣和苦不苦沒有關係。

將近九十歲的高齡,外婆偶爾還到國外度假,平時喜歡獨居在苗栗,興致來彈琴,或畫畫自娛。

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從幼年到中年和大多數人一樣過著艱困的日子,然而,外婆總說:我是有福氣的人。

外曾祖父過世那年,外婆大概是五、六歲,家裡雖有一些田產,然家無壯丁,家計由兩個稍年長的姊姊輟學負責,外婆有機會入學讀書;民國初年,女子能讀書就是福氣。

小學畢業,外婆到離家不近的台南烏山頭一戶日本人家幫忙帶小孩,讓她見識到什麼是乾淨。

後來回到家裡,外婆把家裡徹底的打掃乾淨,因為貧窮不是髒亂的藉口。

同時為了讓自己的日語更流利優雅,外婆開始訂閱『主婦之友』雜誌,即能獲得新知,又可練習語文。

兩個姊姊負責生計,一切家務及農作事情全由外婆一人擔當。外婆說是天性吧,十分愛美的她絕不允許有蓬頭垢面的事,然而挑水肥澆菜、除草等不是喝茶聊天,勢必會弄髒衣衫。

可是鄰居不管什麼時候見到的外婆總是衣衫光鮮,而田裡的肥也澆了,草也除了,難不成是神仙幫忙?外婆很得意的說:我總是比別人早起兩個小時左右,摸黑在田裡做事,除了將落的月亮和殘盡的星光,誰也沒見過沾滿了污泥的外婆。

白日在家灑掃做飯,外婆還是穿戴整齊,乾淨俐落。外婆總是說,誰規定主婦就一定是油頭垢面的?

和外公結婚,外婆也說是福氣。由於必須招贅,貌美的外婆還是蹉跎到二十歲才因外公願意入贅結婚。

外婆真的好福氣,公務員的外公不但是個好丈夫,也是好父親、好爺爺,六十年的婚姻,兩人相敬如賓,儘管生活中總有些不如意,卻未見他們臉紅脖子粗。因為,外婆認為爭吵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前些年,外婆動了眼睛手術外,近九十高齡還能耳聰目明,我說外婆好福氣,外婆也總說你們都好福氣。

問起外婆的人生哲學,外婆畫了一幅開口笑的圓臉,寫上「笑門福來」。 這是一句日本諺語,外婆年輕時在雜誌上讀到,便一直做為人生的信念;她堅信,生活與其哭著過,不如笑著過。

【心得感想】
俗話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我想外婆的「打開笑門福自來」,這樣的人生哲學,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要活在當下

做一些讓六十歲時回憶起來還會微笑的事

台灣最大的外商銀行——花旗,一個臥虎藏龍的金融競技場。花旗人的外表,多半光鮮亮麗、自信滿滿,但他們卻面臨比別人更激烈的競爭與壓力,為了強過身邊的「第一名們」,他們必須更用力的工作,甚至犧牲自己的生活。

不過,民國五十三年次,擔任花旗銀行金融同業處副總裁的黃毅,卻有一套與眾不同的工作哲學。進入花旗銀行十三年,黃毅從不加班,他只有一次在週末加班的紀錄,每天維持七、八點下班的習慣,一個禮拜的應酬不超過兩天,回家絕口不談公事、不想公事。

這樣的人,仍然可以在花旗銀行裡擔重任。五年前,黃毅接下這個職位,帶領著近二十人的團隊,爭取與銀行同業、保險、證券、投信,甚至央行等法人機構的往來業務,五年來,這個部門對銀行貢獻的收入金額成長超過一倍。去年,這二十個人創造出十三億元的收入,並將國際科技大廠委外代工的觀念引進國內的銀行市場,推動銀行將核心業務的非核心能力業務委外給花旗代工。

工作一百分,對黃毅來說,並不困難,從民生國小班長、介壽國中模範生、建中到台大土木系、台大商學研究所畢業,黃毅是一般定義的聰明寶寶,工作對他來說,似乎應付得游刃有餘。

但是,工作一百分以外,他的生活也能一百分,就令人好奇了。黃毅充分保有自己生活空間的方式,不一定是什麼了不起的興趣或娛樂活動,但是,「工作只占生活的三分之一」,是他堅持的原則,因此,每年固定兩週以上的旅遊計畫,每週末固定逛書店、唱片行,每天早上與妻子散步去喝杯咖啡、吃早餐,以及音樂會等娛樂,都是他豐富生活的活動。

期許自己每年都要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讓「六十歲時回憶起來會微笑十秒」

還有一件事可以凸顯他經營生活的用心。民國八十三年,黃毅已經是花旗的主管,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銀行的主管應該是一板一眼,嚴謹自律,但黃毅竟然報名參加Marlboro公司(萬寶路香菸)所舉辦的西部探險活動,當時,台灣報名者眾,經過筆試、口試與體能測試,黃毅成為第十一名,是候補第一名。

幸運的,有名獲選者因故不能成行,於是他得以參加這為期十天的活動。在同伴裡,黃毅的銀行員身分顯得相當特殊。當時,這群人浩浩蕩蕩開往美國西部,從北邊到南邊,他們學西部牛仔的騎馬趕牛、玩吉普車、泛舟、越野車等十天,台灣的《民生報》等媒體還隨行報導每天活動。

「過癮極了,」黃毅說,「如果到六十歲時,我想到一件事還會微笑十秒鐘,那麼我花一年來做這件事都值得。」因此,黃毅告訴自己每年都要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不管是工作或是旅行、玩樂或是學習。

一位與黃毅共事多年的同事形容,黃毅很懂得玩樂,是標準「Work Hard,PlayHard」的人。這個性格有什麼原因嗎?黃毅反問記者,「你認為,人生可以規畫嗎?」

父親驟逝,體會人生無常,「活在當下,更及時行樂」

黃毅三歲時,父親就過世,得年三十五歲,除了一個姊姊、弟弟外,黃毅的母親腹中還懷著一個胎兒。直到現在,父親的死因仍然不清楚,「我們根本措手不及,前一天父親才覺得不舒服,沒想到隔天就走了,」黃毅說,「所以,你今天可能才生病,明天就掛了。」

也因此,「要活在當下,更要及時行樂」的觀念一直深植在黃毅的心中,他不要像他父親一樣。黃毅從來不相信人生可以規畫,也從來不會把生活切割成「求學、工作、退休、享樂」四個階段。在黃毅的生活裡,他永遠把此刻可分配所有的資源,做最適當的分配,而不會把資源設想成可以儲存到未來的某一天再享用,根據這個原則,他的時間配置自然與多數人不同。

因此,問他是否為了追求保有高的生活品質,而放棄工作、放棄更上層樓的機會?黃毅覺得很好笑,「對我來說,這是極為自然的事,沒有放棄什麼啊!」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個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圓,有大有小,每個圓裡的成分也長得不一樣,「我非常篤定自己要的圓長什麼樣子,我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這個圓的樣子。」黃毅說。

很多人,對金錢的追求有一個模式,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三千萬元,當達到第一個目標後,第二個目標就是一億元,然後,三億元是第三個目標,然後,就變成「錢奴」。「為什麼我不會變成這個樣子呢?」黃毅曾經這樣研究自己,許久後,他終於知道,「人生真的可能很短」這個從小就深深影響他的觀念,是他所追求的人生,與別人最大不同的原因。

寧願工作得久一點,也要兼顧享樂,跑步時悟出「永遠不與別人競爭」的道理

在「五年級生」裡(民國五十年到五十九年出生的這群人),許多人都想用力的工作十五年,然後,退休,好好的享樂。但是,黃毅從來沒想過要提早退休的問題,他不要這種被切割的人生,對他來說,「我永遠要一邊玩、一邊工作,即使可能要工作得久一點。」黃毅是少數還會認同「五十五歲退休」的「五年級生」。

但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花旗競技場裡,眼見著別人都這麼戮力的拚績效,黃毅要如何保持心中的平衡感呢?「永遠不要與別人競爭,要與自己競爭。」這是他的法寶,也是他青年時期跑步悟出的一個道理。

黃毅念介壽國中時,為了訓練自己的意志力,每天早上都到公園、或台北體育場跑步,後來,他發現一個道理,在這個跑道上,隨時都有新加入的人,因此,此刻你所在的位置,到底是領先,還是落後別人呢?每個人的起跑點不同,加入時間不同,跑的距離也不相同,在你後面那個人,可能落後你,也可能是領先你的人。「很顯然,這是一個無法比較的問題。所以,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應該專注在自己的腳步上,隨時調節自己的呼吸,不要中途跌倒,或亂了腳步。」

黃毅的父親過世後,母親為了撫養幼兒,長期在外地當紡織廠的女工,即使黃毅已經擔任花旗銀行主管時,母親仍在餐廳裡洗碗,甚至為人幫傭。當時,黃毅下班後也還會到餐廳裡幫母親的忙。從小,黃毅由祖父母一手帶大,並生活在有五、六十個堂兄弟、妹的大家族,他從小就知道要如何自己解決問題,如何與別人共享資源,而在職場上成功。但是,黃毅清楚的認知,一切的成功,只為了活出豐富的生活品質。

【心得感想】
要活在當下,更要及時行樂才不枉費這一輩子生為人啊!!

Tuesday, November 08, 2005

給別人留點餘地

給別人留點餘地

文/洪蘭

貪小利是人的本性,不要給人機會做壞事,也不要去測試這個本性……

美國的財星雜誌為了慶祝創刊七十五週年做了一份特刊,訪問了二十五位傑出的財經界人士,請他們說出影響他們一生的一句話。這些身經百戰的大總裁所講出來的話當然字字珠璣,但是最吸引我的卻是時代華納公司的董事長柏森斯所說的「談判桌上,給別人留點餘地」(when you negotiate, leave a little something on the table),贏者不可全拿,贏時不要太志得意滿,趕盡殺絕,要留一點退路給人家。 所謂「得意時勿太快意,失意時勿太快口」就是這個道理。

人生很長,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冤家路窄遇到對方,更何況山不轉路轉,同行一定有再見面的時候,如果做得太絕,吃乾抹淨,不給別人留一些餘地,惡名傳出去後,會為了一筆生意斷了一世生意。

帕森斯的話令我想起戰國時候孫臏與龐涓的故事。龐涓下山時,鬼谷子教他,「路狹隘處,退一步與人行」,龐涓沒有聽,做得太過分了,使自己死在亂箭之下。我小時候,父親叫我看《閱微草堂筆記》,裡面有一個故事:

一位掌櫃看到他的徒弟順手牽羊,將做生意的錢放入自己口袋,便趕他出門,並且通知同業這個人離職的原因,使得同業都不敢用他。這個夥計走投無路便淪為盜賊。有一天掌櫃的兒子押了一批貨經過山區時,被這群賊攔路搶劫,他本來有活命的機會,但是因為他認出了裡面的一個人原來是家中的夥計,叫了一聲「某某饒命」,反而使他送了命。 紀曉嵐說假如這個父親留人一點餘地,他的兒子便不會進枉死城。

我當時對紀曉嵐的態度很不解,因為做壞事不懲戒怎麼對得起做好事的人呢? 我父親說,貪小利是人的本性,不要給人機會做壞事,也不要去測試這個本性,教化的目的是使人超越本性,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受教育,因此不要太苛責,放別人一條生路。如果當時掌櫃辭退了這個夥計,讓他在別處找到工作,他或許會改邪歸正,不會去打家劫舍。如果通告同行,使這個人永不錄用,那麼迫於生計,他只好鋌而走險。

父親的話對當時堅信黑白善惡是非分明的我很難接受,我覺得這個掌櫃如果只是辭退不說出理由,會害到別的掌櫃,孔子不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嗎?

這個觀念一直到我出了社會,閱歷多了才慢慢發現人是個很複雜的動物,好人也有做壞事的時候,壞人也有發善心的時候,做人最主要是不要給別人做壞事的機會。

所以中國老人都會告誡子孫說「財不露白」,不去引誘別人犯罪;任何事話不要講絕,留點餘地給別人下台,任何事情不要做絕,留點餘地與人活命,凡事多一點包容之心,這世界會減少很多紛爭。

今天看到華納公司總裁這句使他一生受用不盡的「談判桌上給人留些餘地」,不禁想起老祖宗的智慧,古人老早就這麼說了,只是我們常忘了去聽而已。

(感謝淑斐師姐轉寄此文章)

什麼話讓他們一生受用?

什麼話讓他們一生受用?

田思怡╱輯譯

美國「財星雜誌」七十五周年特刊專訪廿五位傑出的財經界人士,談影響他們最深的人和他們這一生最受用的建議。本報特選出其中九位最具代表性的人士,淺談啟發他們的人,並以中英對照,還原哪些話打造他們成功之路。

帕森斯:談判桌上留點餘地 帕森斯 時代華納公司 董事長兼執行長 56歲

When you negotiate, leave a little something on the table.

我得到的最佳建議是史蒂夫.羅斯教我的,他過去經營這家公司,也是我的朋友。一九九一年或九二年,我出席時代華納董事會,我是從金融業轉進這家公司,在會議中談到如何把事情做好。
史蒂夫對我說:「迪克,記得每筆生意都是小生意,但人生很長,你會一再碰到這些人。你在每筆交易中如何對待他們,都會有長遠的影響。你在交易時,留點餘地,做到皆大歡喜,而不是吃乾抹盡。」

我遵循此忠告不下一千次。企業界大部分人不吃這套。我想,我們總是要和顧問、投資銀行家、律師等人周旋,每次都是一場拔河,看誰能在交易中占到一點便宜。但大家往往忘了,這些顧問會繼續進行下一場交易,山不轉路轉,你我總是會再碰面的。

威爾許:做自己威爾許 奇異電氣公司 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69歲

Be yourself.

當時是一九七九年或一九八零年,我第一次進入奇異董事會。我在西雅圖參加三天的董事會議,我才出席一次或兩次董事會,在派對上,可口可樂前董事長奧斯汀走到我面前。他是個含蓄正經的人,他一定注意到我漿過的襯衫和在會議中非常沈默,一本正經。

他對我說:「傑克,別忘了你是誰,及你一路如何走來。」

我尷尬的對他說「謝謝」。但我知道他的意思。除了在這種場合,我過去一直都做自己。我從未如此安靜,他說中我的要害,讓我嚇一跳。接下來的會議,我的話變多了。

杜拉克:要做就做好 不然就滾蛋杜拉克 管理大師 95歲

Get good--or get out.

我廿歲那年得到對我這一生最重要的建議,當時我的第一分正式工作是在法蘭克福一家發行量很大的晚報擔任國際新聞和商業版主編,我上班後第三周交給德國籍總編輯兩篇社論,他看了一眼就丟還給我說:「太差了。」之後我又作了三周,他把我叫去說:「杜拉克,你未來三周如果還不大幅改進,最好去找別的工作。」

這對我是當頭棒喝,他沒有試圖指導我,指導這個想法在當時很荒謬,指導是二次大戰後的事。戰前我們受雇工作,如果做不好,就走路,很簡單。

莎莉.克拉契克:不要理那些說風涼話的人莎莉.克拉契克 花旗集團財務長 40歲

Don't listen to the naysayers.

我孩童時期是「那種小孩」—滿臉雀斑、戴牙套,而且還是四眼田雞。我若不是少棒隊的最後人選,也是倒數第二。記憶中有太多傷心往事,例如有一揮棒終於打到球,興奮的奔向一壘,半途眼鏡掉了,必須折回去撿眼鏡。我被笑到不行,我不只在班上哭,成績也從A退步到C。

有一天我極度消沈,母親用和大人講話的口吻對我說,不要理會那些取笑妳的女孩,她們專門說風涼話,站在旁邊批評勇於嘗試的人。她說,她們這樣做是出於嫉妒。

回想起來,我知道她們不是嫉妒,但當時我相信母親,再也不讓說風涼話的人干擾我。

巴菲特:你是對的,不因其他人同意你的看法,而是你掌握的事實是對的。巴菲特 波克夏哈薩威公司執行長 74歲

You're right not because others agree with you, but because your facts are right.

我有兩位導師:父親霍華.巴菲特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班.葛拉翰(以下簡稱班)。他們是我景仰的人,多年來給我無數好建議。但想想他們對我說了什麼,我第一個想到的卻是壞建議。
一九五一年我不到廿一歲,剛從哥大商學院畢業,我剛修完班的課,所以很想進入葛拉翰酖紐曼公司為班工作,但他拒絕。我仍決心進入證券業,班和父親給我壞建議,他們認為當時不是進入這行的好時機。他們認為道瓊指數整年都在兩百點以上,而股票要在兩百點以下才好賣。

不過,我還是回到老家奧瑪哈(內布拉斯加州),進入父親的公司推銷股票。父親是思考獨立的人,我認為在買賣股票方面他對我的思考有些影響,班也指點我。他說:「別人同意你的看法不表示你是對的。你是對的,是因為你的事實和邏輯是對的。」

我在內布拉斯加大學就讀時讀到班有關投資的著作,開始向他學習。我嘗試各種投資,但他在「聰明的投資人」一書中所說的讓我大開眼界,例如「安全邊際」及如何利用「市場先生」,而不被他利用。之後我到哥大修他的課。

我返回奧瑪哈後仍試圖向班推銷股票,一九五四年我終於如願以償為班工作。第一年年薪一萬兩千美元,第二年拿到兩千美元紅利,他有兩家公司,一家是投資公司,一家相當於今天的避險基金,我兩樣都做,但兩家公司加起來的操作金額只有一千兩百萬美元。

一九五六年初,班計畫離開公司到加州,我決定回奧瑪哈,我幾度走進他的辦公室又折回來,話到嘴邊,一直說不出口。最後他的反應和我老爸一樣:選對你最好的路。

我在一九五○年底只有九千八百美元,一九五六年已有十五萬美元。我想我可以過皇帝般的生活。我回老家後不知道要做什麼,我曾想過要上法學院,但萬萬沒想到會成立投資合夥公司,但幾個月後,就有七個人找我替他們投資。一切就此展開。

布蘭森:不要怕耍寶出醜 否則無法存活 布蘭森 維珍集團創辦人54歲

Make a fool of yourself. Otherwise you won't survive.

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佛萊迪.雷克。他是參與柏林空運的飛行員,二次大戰結束時把貨物空運到柏林致富。他創辦一家廉價航空公司(雷克航空,一九六六年),飛大西洋航線。後來他被英國航空打垮。我不知道我若沒看到他的經歷,是否會進入航空業。他魅力十足,以小搏大,還親自開飛機,創造很多驚奇。

當時我才十七歲,經營一家小唱片公司,和他初次見面是幾年後的事。我考慮自己創辦航空公司,他給我建議:你的廣告財力永遠比不上英國航空,你必須親自出馬,利用自己。自己耍寶出醜,否則無法存活。他給我的另一建議是:英國航空會用各種花招對付你,碰到這種情況,記住幾個字,你會用得上:控告這些王八蛋(Sue the bastards)!

我懷疑我在一九九二年若未控告英國航空,維珍航空是否能存活。我若沒有親自上陣為公司打廣告,公司也不會存活,我以他的名字為一架飛機命名:「佛萊迪爵士號」。

葛洛夫:當每個人都自以為知道事情真相時,其實大家一無所知。葛洛夫 英特爾公司董事長 68歲

When "everyone knows" something to be true, nobody knows nothing.

我得到的最佳忠告來自我在紐約市立學院就讀時最喜歡的教授施密特。這句名言影響我數十年。他常說:「當每個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時,表示沒有人知道到底怎麼回事。」

四十年前我們的小組開始研究表層的特性,這是現代積體電路的核心。當時「每個人」都知道表面狀態會干擾做晶片。結果證明沒人知道怎麼回事:我們從未找到表面狀態,但我們發現汙染雜質。我們找出並除去雜質後,晶片業的前景豁然開朗。

十年前,當我被診斷罹患攝護腺癌時,大家都知道,什麼治療對我最管用,但我決定自己研究不同治療結果的相關資料,最後得到跌破專家眼鏡的結論。施密特的話促我思考,回到最原始的原則和基本知識再作分析,而不是只靠大家都知道的那套。

卡波:做你擅長的事 做你愛做的事 卡波 ABC夜線新聞主播 65歲

Do what you're good at and do what you love.

五○、六○和七○年代紐約市有位鼎鼎有名的電台記者叫丹尼.米南,他是典型的愛爾蘭老牌記者。當時我廿二歲,才讀完研究所,在丹尼任職的WMCA電台工作,職位是「送稿小弟」。所謂送稿小弟就是做其他工作人員叫你做的事。丹尼是個待人寬厚的導師,他知道我想當記者,有幾次帶我跟著去跑新聞。

之後我們會去喝啤酒。丹尼說:「你想做什麼?」「我想我要從政,我有一天可能當國會議員。」他看著我,好像我做了什麼下三濫的事。

他說:「你會是個差勁的國會議員,但看起來會是不錯的記者。當記者比當國會議員有趣多了,你應做你擅長的事,做你愛做的事。我看你熱愛新聞。」這是我過去四十年從事的行業。

特納:趁年輕開始 特納 CNN創辦人 前時代華納副董事長 66歲

Start young.

我得到的最佳忠告來自我父親。我十二歲那年,他叫我去他的廣告看板公司工作,我每周工作四十二小時,和大人一樣。

第一個夏天我做些送水、跑腿工作,並當建築工人的助手。接下來十二個夏天,我每年做不同的工作,我學會行銷和租賃,我會畫廣告看板,也會張貼廣告。

父親會解釋商場怎麼運作,成功的企業要靠良好的勞資關係、熱情的領導、賺錢和再投資。我廿一歲時在公司做全職員工,我已準備就緒。

三年後父親過世,廿四歲的我立刻可以順利接手。沒有人相信我會這麼成功,這是我最好的商業課程。

(感謝淑斐師姐轉寄此文章)

Monday, November 07, 2005

偶爾離開象牙塔

偶爾離開象牙塔

文/吳淡如

走出象牙塔,才能看見人生真正的風景我常自稱,主持節目的我,好像是百貨公司的站櫃小姐。因為我的每個節目都得站著主持,而錄影時間又比實際播出時間長了許多,所以我常站到兩腿痠麻,青筋浮腫,但臉上也得和百貨公司小姐一樣笑臉迎人,腦袋也得每分每秒隨機應變,更要控制氣氛,雖然「貨物」不是我發明製造的,但消費者買不買帳,全仗我的態度和我的說服力。

所不同的是,拜節目多樣化之賜,會來上電視的人,比會到百貨公司某一個專櫃買東西的人的「族群」廣泛一些。相對於寫作,它不是我最愛的工作,但卻是一個我捨不得放下、也還能樂在其中的工作。

因為,主持電視節目是我觀察人的一個管道,讓我不至於把自己關在自己的「象牙塔」內。別以為只有高知識分子才有象牙塔,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象牙塔。

儘管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形形色色的人,物以類聚,因為地緣關係,年齡層的關係,教育程度的關係,工作的關係,收入的關係,或生活動線的關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在自己的生活圈中,我們常常誤以為:世界就是我所看到的這個樣子,大家都是這麼想的,久而久之,有些人的生活,和我的生活範圍隔得很遠,他們的想法和語言就會變成和外星人的密碼一樣。

因為電視節目的製作單位常會邀請來自各個階層的人,使我有許多機會、很豐富的題材,可以觀察到每個人不一樣的生活圈。

我聽過一個十五歲的少女很驕傲地告訴我,她有三個「老公」,她覺得自己很有魅力。

我遇過一個還算年輕的丈母娘,以女兒設下仙人跳,結果女兒弄假成真執意跟那男人在一起,後來在附帶條件(一百多萬元)下同意了未成年的女兒嫁給她的男友,在婚後因為女兒女沒法把錢籌出來而苦苦相逼。女兒希望媽媽放自己老公一馬,這母親卻也還來勢洶洶地上電視指責女兒不孝,雖然她否認自己是為錢反目的,旁人都聽出了「死要錢」的口氣。

我訪問過一位退休的娼妓,她對以皮肉錢賺了一幢房子而自豪,但我委婉地問她從事這工作是否有些掙扎呢?她很輕鬆地說:我昨天的事,今天就忘記。

也訪問過理直氣壯地說「我只是打她幾拳,她又不會死」或「我找女人是我的事,她在跟我結婚後還跟別的男人在一起就不應該」的男人。

我所見過的人,形形色色,老實說,我和他們還真的有無數「代溝」呢,但我總會提醒自己兩個原則:

一,先觀察,別急著做判斷。急著做判斷,沒法做全盤的了解。

二,先傾聽,不急著否定。

就算我不能夠將心比心,接受他們的說法,我也不該扮演著「傳教士」的角色。所謂傳教士的角色,就是:我覺得信仰神很快樂,所以你為什麼不信仰神呢?趕快說服你。

這樣的人,久而久之只會聽見「選擇性的聲音」,沒有人願意跟我說話,而我所了解的人性也只能偏於一隅。如果我聽了之後真的很生氣,我會告訴自己:了解不等於認同,包容絕不是贊成。

看見這個世界的多重樣貌,不只對一個作者來說是很重要,對任何人都很重要。我不想在精神上做任何的「居家隔離」,因為世界本來就不是一個無菌室,有抗體才有免疫力,而能夠接受挑戰的人才懂得堅持。

如果願意跨出自己的生活圈,我們一定會看到很多「代溝」,我這裡所謂的代溝問題,其實發生在各個不同的生活圈裡,不只是在兩代之間而已。說個例子好了:最近有個設計師朋友告訴我,有一位企業家第二代的女兒要出嫁了,希望他為她的新家做設計裝潢,但他不只在當設計師,還在當這一對準新人的心理輔導師,因為富家女嫁的雖然也是個富家男,但兩家的財富畢竟還是有小巫與大巫的分別,富家女家中光廚師和僕役就有近二十人之多,富家男的父親只是地方上的財主。

兩人在美國念書時相戀成婚,結婚前不能溝通的問題就頻頻出現了。富家男的父親為小倆口準備的新房「只有」一百多坪,富家女一直嫌小,扣除她自己要用的面積,可能根本裝不下傭人和未來的小孩,常常對準夫婿生氣,也不斷地改設計師的圖,一談妥,不多久她又覺不妥,都是因為空間「左支右絀都不夠」的關係。她對停車位也很有意見。理由是那幢豪宅的「停車位離電梯口太遠了」,如果她得自己開車的話,那麼她下車後可能要走「長達一分鐘」才能到達電梯口,「萬一有歹徒要來綁架我怎麼辦?為什麼你買這間房子時沒考慮進去呢?」

後來,這位設計師覺得這個案子太難搞了,寧可犧牲他花下去的力氣,很客氣地懇辭了這份工作。

你聽了這個例子,可能跟我一樣覺得很驚奇,因為這種生活離一般人太遠了。但對富家女而言,這樣的考慮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我一點也不羨慕這個富家女,縱然天生好命,活得這麼褊狹其實是很可憐的。生活圈太褊狹,我們難保不會變成看到路上有人餓死,還問大臣說:「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

我也常碰見一上節目就長篇大論像在教課,滿口洋文和自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懂一口「某某主義」的專有名詞的學者,看起來很「高尚」,但據我了解,他們對「學術圈怎麼看我」,其實都有一般人不能了解的耿耿於懷。你覺得沒那麼嚴重的事,他們卻憂心忡忡。每個人都住在一座象牙塔裡。走出自己的象牙塔,才能看到這個世界的真實風景,才能真正遠離紛擾與混亂,才能學會真正的「淡然處之」與「無入而不自得」。因為,在經過各種辯證之後,我才能擁有自己的人生堅持。

【心得感想】
走出象牙塔
才能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Wednesday, November 02, 2005

真誠的友誼

真誠的友誼

值得珍藏一生一世的寶物——真誠的友誼

文/巫石吉

友誼有如一個陶杯,在每天滿著茶水的調養下,它日益潤澤,但許多時候我們常不自覺的把它放在一旁,以致它黯然失色。

然而只有友情真摯,一但再把它擦亮,它就仍會像新的一撮由於友情的滋生自然平淡,也因此常教人忘了應該細細珍藏,常在朋友音信沓然時之後,才急急的回首檢視過往,才訝異到歲月的無情。因此在深夜的時刻,那些我們牢記的臉龐、牢牢熟悉的笑聲,便更加覺得情深誼厚。

所以很多人說,人到中年最需要友誼,中年以後事業已經有有成績,兒女的牽掛減少,往昔舊友便點點滴滴的襲上心頭,雖然人事間的聚散離合,緣淺緣深,總有一定的脈絡,可是真摯的友誼,一輩子的朋友,絕不會因為魚雁顯通而裂絕,反而更深加深了彼此的思念。

所以朋友之間相互走動、問詢,多麼有意義。思及朋友的勤奮和成功是一面一面鏡子,而遠離懶惰,彼此詢及近況,由生活上互相關懷時,也就更加達觀了。韶光易逝,滄桑容容易,也只有朋友互相安慰和傾訴,才防止了人生的老化,排除了失落感和孤獨感。

人生的幸福固然來自父母、手足、骨肉,但更多的是朋友的給予,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思念的陶杯裡,寧靜的盛裝著我們一生的溫馨和情愛,一輩子的朋友,在每一回顧裡都溫柔,都使人生更豐沛。

在我的生命過程中,知心好朋友是我邁向成就、擁抱成功人生的激勵良方,也是一劑清涼菩提呢!透過一句句噓寒問暖、關懷備至的幾個字,幾個詞句,便能激勵自己勇闖難關,突破困境,創造美麗人生。

原來,好朋友是互相的關懷,是真心的愛與關懷,希望你幸福美滿快樂每一天,是真心真誠的心靈交流,朋友像是美的化身,美在人心,美在人的胸懷,美在彼此間的心領神會,一舉手一個眼神,都會讓我們感到非常窩心的甜蜜入夢那一種。

當我們快樂擁有榮耀時,你會想到誰?八成是以前的同學好友,或是親戚親人吧!

當我們悲傷苦悶時,你會想到誰?我想也是知心好友,或者親人居多,這些人會真心真誠與你分享生命中的酸甜苦辣,不會幸災樂禍,甚至扯後腿的不肖行為,總之,老友好友要有,要像珍惜寶物一般的珍藏,足以珍藏心靈,珍藏記憶,珍藏智慧,珍藏一生一世喔!

小小的露珠為什麼一一來到荷葉上呢?

荷葉上的露珠為什麼滾動著凝聚如月光呢?

也許有人說那只是一番偶然,然而久經世故的人都知道,那不僅僅是偶然,而且偶然亦必然。

珍惜擁有好友,擁有珍惜老友,酒是越陳越香,老友是越久越有氣味,擁有友誼的人都知道那是百年修來的好「緣份」、好「福份」、好「福緣」呢!。

自由自在的況味

自由自在的況味

父母的開明與豁達,造就了我歡喜感恩的人生態度 

文/粟耘

在半個世紀前,像我父母這樣的知識背景,像我家這樣的經濟條件,按一般的情形來說,是不會允許一個小孩子成天愛畫圖的,至少,也會有或多或少的阻力。可是,我一點都沒有,我曾經想過,是不是因為我是眾多子女中的么兒子,特別受寵的原故?

也許是,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由於雙親的質性──父親的開宏豁達,與母親的溫潤慈藹。

開宏豁達與溫潤慈藹,對於子女教育的影響力,可以勝過讀萬卷書的大教育家。舉世知名的《愛彌兒》作者盧梭,一次和友人散步,半路上,遇到小朋友打球撞到他的腳,竟然勃然大怒,立即丟下朋友,拿著柺杖追趕那個孩子。

我識字不多的父親可能一輩子都不曾想到會挨近教育的邊,可是,他一定會撿起球來,笑嘻嘻地丟回給小朋友,絕不會有半點為難。因為,他每次下班回來,總是敞開襯衫胸前的鈕釦,一面大開步伐,一面脖子像裝了彈簧,沿路對著無不歡喜以對的鄰居們,笑容滿面地點頭,有如春風與煦陽地穿過屋前的子,返抵家門。這樣的心境胸懷,怎麼可能像盧梭般的狹隘?

父親的個性是這麼的痛快爽朗,疼愛家人的心又極為徹底細膩,除掏心掏肺無以形容。大嫂一門,便成為與我尚未出嫁的兩個姊姊毫無二致的「上明珠」,甚至猶有過之,呵護得無微不至,連母都不能說一句稍重的話,使得大嫂每一提起去世快十年的父親,如今仍然會淚眼漣漣。

大姪女一出現,更成為一顆精鑽,只要他有空,無論晴雨,都會抱她四處散步,寶貝得不得了,有一次,回到家門,親想接手,竟然問她:「手消毒了沒?」不要說五多年前,就是現在,這般的注意兒童衛生,亦可謂破天驚。

母親的表現方式雖然不一樣,卻更為廣被,我時候搬過家,不論在何處,母親都會成為鄰居的點,凡是年節禮俗、生活應對,或婦女生產、小孩生病等林林總總的問題,鄰居們只要有不明白的,都會來找母親商量。

行將過年的時候,我家後門到屋後的走道,必定會成為一條「濕路」,因為鄰居們都會借用放在我家後院的石磨輾米好做年糕,一個個提著裝滿泡著水的白米鐵桶,沿途溢出水來,潑灑地面,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特殊景觀,母親可從無怨言。

平時的育樂,亦屢以母親馬首是瞻,隔壁的一位湖南太太,有一段時間,每天瘋著和母親去看歌仔戲,有一天遇到空襲警報,當夜嚇得臥病在床,第二天,還緊緊的要求母親非得帶她去看不可。

由於母親待人親和,因此,她的義子女一大堆,我都弄不清有多少個。有一對義兄嫂,對母親敬畏有加,他們夫妻雖然極為恩愛,卻又不時喜歡打架,別人怎麼勸都沒用,但只要有人風聞來報,一旦母親趕到他們家,不需發一語,立刻風平浪靜,好像不曾發生過任何事一般。

我的父母親是這般地為人處事,看在我的眼裏,便是最好的身教。他們生我時,都已經四十開外了,年齡差距大,由於寬容慈愛,卻沒有什麼代溝。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搬了家,但捨不得轉學,上學時,約有半小時的行程和父親上班的路線重疊,因此,那一段同行近兩年的時間,真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一路上,我們幾乎無所不談,當時父親辦公室前的牆角,種了一排日日春,是父親教我認識的第一種花名,日日春那種謙卑自得、少土少水,只要有陽光生氣盎然的花種,我便認定是父親的標幟。

父親正這樣,生活簡樸,無什雜念,卻風來鳥來,都熱切接。過了一、兩年,我長大些,母親每逢假日,便邀我陪她去市場買菜,母親捨不得坐三輪車,也會騎腳踏車,因此,一個小時的路途,都是閒走的,去的時候空著籃子還好,回來可是裝得滿滿的,極沈重,母子倆,一個是纏了半足的婦人,一個是半不小的孩子,一人提著一邊籃子的耳,一步一步地著,真是體力的莫大磨練。只是途中經過一處愛玉冰攤時,母親一定不忘讓我痛痛快快地吃一大碗,至今回想起來,仍是此生甘美無比的瓊漿玉液。

我從小愛畫圖,隔壁的郭叔叔就曾經當我模特兒,讓可能還沒上小學的我,爬上桌子,再爬上疊在桌子上的小凳子,用粉筆在大門側的水泥牆上畫他整牆大的全身像,在別人的眼中,那歪扭扭的線條可能會以為污損了牆面而招來一聲斥,我父母親可是樂呵呵地看著,還帶著些得意。想買任何當時的人可能以為是多餘無用的畫具,亦不曾打過回票。我愛看課外書,每次將有限的零用積存到一個數目,便全部拿去買書來看,一字不識母親也從來沒有半點難色。

我從小在這樣自由自在的環境中長大,也幸而以穿過自由自在的長年歲月行走至今,不覺已是甲子了。前些時,曾經歷一場人人聞之色變的疾病,除了妻子細心照料外,我自始至終都坦然以對,既驚恐,也不煩憂,如常走過。

友人知道後,關心地我延年益壽,長命百歲,我則回答他們:「適壽比壽好。」事實上,我這一輩子雖然也有些起伏,但之八九,都是源於自己的心志所致,能這樣自由自地過了幾十年,感恩滿腹,任何時候來去都可以說「適壽」。能有這般的想法,歸根究柢,首要感謝那簡樸自持,在我小時候不曾縱容物欲,萌植貪念,又使我在精神上富饒歡喜,體識到自由自在的生活味的雙親。

Tuesday, November 01, 2005

善用五大EQ

善用五大EQ smile看人生

文/巫石吉

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不幸事件時,要學習自我擺脫,自我緩解,祛除不良心理情緒,可教他們下列五大方法進行EQ的舒暢快樂。

1. 宣洩法:向了解自己的老朋友或老伴訴說,將心中鬱悶情緒宣洩出來,將會減輕壓抑,鬆弛情緒,找到新的平衡,對方應正確地開導,客觀分析,儘量化解矛盾,寬慰病人,幫助病人從憂鬱中解脫出來,切不可火上加油。

其實,如能透過美感藝術提升自己,自然能讓心靈慢慢沉澱,也能降低壓力與煩憂,更重要的是,多往好處去思考,尋找樂觀豁朗開明的思維,真正能控制情緒的人是你,因為你是你心靈的掌控者喔!

2. 轉移法:脫離不愉悅環境,外出旅遊,世界各地人文景色,接觸大自然美景,看一場溫馨幽默電影,讓心曠神怡,心胸開闊,忘掉煩憂痛苦,迎向美滿圓融人生。

3. 回升法:以良好的家庭信仰,堅強的意志克服不良情緒,遇有不愉快的事,用理智來克制自己,樂觀看待人生,凡事一分為二,讓壞事變好事,在任何困難面前,想得通,看得開,放得下,便能萬事皆可達,唯有心靈豁達通透無價。

4. 自我安慰,自我暗示,在發生不良心理情緒時,要借助自己內心的語言,反覆提醒暗示自己,以健康的心理情緒抑制不良心理情緒的發生、發展。遇有生氣的事情,暗示自己「要冷靜」、「不要衝動」;剛退休時,反覆提醒自己「這是自然規律」、「我退下來有利於下一代社會發展」;生病時反覆暗示「我能戰勝疾病」、「我一定能恢復健康」。氣功靜坐冥想也是一種自我暗示,以一念替代萬念,如意守丹田,口中唸出「快樂」、「幸福」。

5. 建立心理防禦功能:以選擇性忽視法,即故意不去回憶以往自己受過的挫折、痛苦及羞辱,以免引起不良心理情緒反應;加強選擇性重視,即特別重視自己的優點、特長、成就,以鼓勵自己保持樂觀、自信、上進的積極心理,譬如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用smile看人生來脫離苦海。

NLP的定義

NLP 英文全寫是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直譯是身心(神經)語言程序學。

神經身心指神經系統,通過五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及嗅覺)過濾而形成我們個人的經驗。

語言(Linguistic)指包括語言及非語言的溝通系統,包括圖象、聲音、感覺、味道、氣味、詞句、自我對話等。通過我們的神經表象而被编碼编排和賦予意義。

程序(Programming)指謂個人神經系統使用的程序,例如如何跟我們自己及其它人溝通以達致自己想要的具體結果。换言之,NLP是研究個人如何應用思想的語言,身心合一地達致我們想要的結果,其内容包括人的習慣、行為模式、内心世界、情緒喜好及對環境的反應如恐懼、憤怒等等。這些行為都像計算機程序一樣,不斷重複操作及使用,有時我們意識到,亦有時意識不到而不自覺地重複地反應著。

語言改寫行為模式:語言是我們如何描述這個世界,同一件事發生在我們身邊,不同人有不同的評價,有正面的、負面的及中立的。因每個人的個人經驗皆不同,個人行為有一定程序,而影響程序的就是語言,你想豐富你的行為程序,就要豐富你的程序單元語言,你若有成功的語言,就會產生成功的行為模式,以下便是達成成功的語言實例:

(一)用正面語言表達你的個人具體目標;

(二)把現實狀況處境說清楚;

(三)把你希望的成果說寫清楚,如你將要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都具體描繪來。

(四)把證明達到目標的客觀標準寫下來;

(五)問清楚自己這情景是否真的自己心裡想要的;

(六)問自己這情景是否自己主動設置的;

(七)你想在什麼地方、時間,跟誰一起和如何達成你的理想目標。

(八)你需要什麼資源,如工具、信息、技術、經驗等是否現在擁有?還需要什麼去達到目標?

(九)達到了目標,是否總體平衡?要問為什麼想要達成目標?如果達到它,你會得到或失去什麼?用語言明確交代以上九個項目,是達致成功的明確語言模式。試問一架飛機起飛,没有航行到目的地的導航線、導航器及駕駛員,又怎能成功抵達目標呢?

身心語言程序學的前提假設:為幫助我們了解人類的行為,促進個人成長,更易和别人溝通,一般行為科學家,根據多年累積的經驗,總結了以下方面的人類行為假設:

(一)人的每個行為,都有他的良好意願。啟示:尊重他人的世界觀,當我覺得他人行為怪異,作出批評時,就要先了解他人背後的良好意願。

(二)地圖不是實際的地域。啟示:我們用的字眼並不等於事件或事物的本身,這見解與老子《道德經》說的「道可道,非常道」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没有所謂失敗,只有回饋。啟示:愛迪生做燈泡實驗幾萬次未成功,每次實驗,都令他以後不會走冤枉路,更接近成功,所以没有白費,且有價值。

(四)每個人都擁有他要改變所需的資源。啟示:你有無限的潛能,人只發揮他潛能的5至10%,最多是20%,你要成功,所有的資源都在你手中,如過去的成功模式、經歷、經驗等等,不假外求地借助你過往的經驗吧!

(五)每個人都可以在他們具備的資源下,表現到最好。啟示:行為是為了適應而調節,現在的行為是最好的選擇,每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面的動機。

(六)追求生態平衡。啟示:追求生態平衡,表示環境不斷改變,系統不斷重新整合,系統的整合速度比分析、探究来得更快,而社會不斷出現更快更新的變動和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