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用碰的
文/劉墉
朋友十八歲的兒子到家裡玩。
「做為一個獨子,你老爸老媽有沒有催你結婚哪?」我問他。
自由戀愛的常常醜?
「有──」他把「有」字拉得特長:「相親都五次了,我最近回台灣,就相了兩次,還有一個約好了,但我趕著回來上班,沒相到。真可惜,聽說那女生很漂亮呢!」
「漂亮有那麼重要嗎?」我太太在旁追問。 「如果自由戀愛,漂亮可能不重要;但是相親,不漂亮還有什麼意思?」我聽了一怔。
「您想嘛!我老爸老媽能跟那女生深交嗎?他們當然是看外表、挑漂亮的。不漂亮的,就算我要,他們又好意思介紹給我嗎?」
「為什麼你說自由戀愛,漂亮就不重要了呢?」我太太又問。
「哎呀!那是沒辦法嘛!你剛認識個女生,不一定就打算跟她談戀愛,偏偏漸漸有了感情,情人眼裡出西施,就算知道她不是西施,愛上,也只好認了,所以自由戀愛的常常醜。」
碰到了也只好認栽!
他這理論,我也聽個女生說過── 「父母找的,多半不會比自己交的差,自己交的,是先交才會看背景;交上了就算背景不合,也沒辦法。可是父母找的就不同了,他們是先看背景,先把他祖宗八代都弄清楚了再說。」
她笑笑又說:「所以啊,媒妁之言是用挑的,自由戀愛是用碰的,碰上哪個是哪個。而且很奇怪,自由戀愛,就算你先自己告訴自己要哪些條件,八成到頭來找到的,恰恰相反。」
「我有個女同學,長得挺漂亮,大一就放話說,她男朋友不能矮於一七五,不能戴眼鏡;最近結婚了,天哪,別說一七五了,我看哪!還不到一六五,而且是個大近視。」她說身邊這種例子不少。
優生學等於愛情觀?
看叔本華的愛情論── 「為什麼一個男人對這個女人有好感,對另外一個卻完全沒感覺,這不一定因為這個女人比較漂亮,而因為潛意識當中,他覺得這個女人更能跟他生出好的下一代。人的生存意識就像雷達一樣,不斷地探索、掃描,當他掃描到能生出良好下一代的對象,就會被沖昏頭地陷入愛情。所以外人看起來不配的,只有當事人知道,那其實是最配的。」
生理左右擇偶標準?
Discovery頻道上播出的,一個介紹「性」的影片,也提到同樣的問題──
女孩子比男孩子早進入青春期,這時候女孩開始散出「體嗅」,男孩子則還沒有,不但還沒有,而且不懂得「欣賞」女生的「味道」,他會覺得她的味道討厭。直到男女生都發育了,看法才改變。
儘管如此,同樣一個女生,在「排卵期」和「非排卵期」,看男孩子的態度也會不一樣。給非排卵期的女孩們看粗獷和斯文兩種男生的照片,她們對斯文型的印象可能比較好;但是到了排卵期,卻轉而欣賞粗獷型的男生。
影片中的結論是:美不僅是用看的,而且是用嗅的。
擇友標準沒有一定,往往得看生理的情況;在生理上愈配,就愈可能看對眼。偏偏生理上最配的,常是外人看來最不配的。
配不配豈是用看的!
什麼是配?什麼是不配?想起最近朋友們的聚會。
有個瘦小的女士,抱了隻吉娃娃來,大家都笑說:「小人帶小狗,太配了!」
卻聽一個人持反對意見:「誰說配?應該說太不配了。」
大家問她:「為什麼?」
「她已經是小個兒了,需要保護,當然應該養隻大狼狗才配。」那人理直氣壯地說:「你們所說的配,只是看起來協調,問題是,看來協調的,常常最不配啊!」
怎樣才算最佳拍檔?
想想她的這段話,還真有道理。那些怎麼看都不「協調」,卻又能「配」在一起幾十年的夫妻,或許正是最佳拍檔。否則當郎才女貌的佳偶都拆了的時候,為什麼許多大家不看好的夫妻,卻歷久彌新?
想起女兒以前的鋼琴老師,既是音樂研究所畢業的高材生,又是漂亮的模特兒,卻嫁給一個粗獷不修邊幅的工人。
到她家,先要經過長長的一道台階,台階兩邊,用木樁釘了許多護土牆,牆裡是花圃,種著燦爛的花。
「花是我挑的,他運回來的;花是我種的,花圃四周是他釘的,土是他從樹林裡挖來的。」那女鋼琴家對我說,臉上洋溢著小婦人幸福的光彩。
(2002/12/06 聯合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