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5, 2005

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談親子溝通

文/郭麗安

如果你家有青少年,應該會同意:青少年是個不容易讓人了解及好好溝通的族群。每次翻開報章,總會看到一些令人怵目驚心的社會新聞,曾經有一椿飆車滋事的事件,令人印象深刻。據報載,那批滋事的青少年,為首的才十五歲,他率同夥凌晨兩點在某社區飆車,當社區的住戶試圖勸他們離去,卻遭石頭反擊,這種只求自己痛快、完全不顧他人感受的行為,在我們那個年代非但難以想像,而且也沒人敢這麼做。

記得以前,如果我們敢在外面行為不檢、干擾到鄰居,或讓鄰人看不順眼,必會招來一頓怒罵:「你們太沒有家教了!」這等說詞就令我們羞愧得趕快跑開了。

●親子溝通為何不通?

大部分的父母喜歡說:「孩子,我要你將來比我強!」卻很少引導孩子去思考,唸書是為了什麼?還有將來到底要做什麼?而「強」,又是強在哪一方面呢?

近年,台灣的教育界和心理學界都在討論EQ對成功的影響。科學家經過幾十年來的研究發現,一個孩子將來是否有成就,IQ(智力商數)不再是決定性的因素,而EQ(情緒商數)才是。

換句話說,一個孩子如果擁有好的頭腦和學歷,充其量也只能保證他將來在社會上具有謀生的能力,不見得會比父母更有成就,唯有情緒的成熟度高人一等,有良好的人際的溝通,才有可能創造成就高峰。

那麼,孩子要從哪裡培養情緒的成熟度、學習人際的溝通呢?其實,最好的學習場所就是家庭,父母親就是最好的老師。但,很不幸的是,很多父母往往只注重考試分數,把孩子的學業成就當作唯一的成功指標,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情緒問題。

曾有一份問卷針對全國青少年作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將近八五%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有心事時,第一個並不是先告訴父母。這個現象說明了,可能許多孩子有事要跟父母溝通時,結果是父母沒有時間;第二個情形則是父母的情緒不夠成熟,沒有辦法跟他們溝通,第三個情形是,父母忽略了他們的需要。所以青少年第一個溝通的對象,往往不是父母,而是跟他們一樣年幼而不成熟的同學。

●別用責備來表示自己的關心

所謂溝通,簡單地說,就是「跟他講一段話」,假如我們要跟孩子講一段話,或是聽孩子講一段話,最重要的目的是在哪裡呢?這個原則一定要先澄清,才能創造良好的溝通互動。

首先,我們必須問自己:為什麼你要跟孩子溝通?想想看這次的溝通,是為了要讓孩子了解我們的想法,還是在尋求孩子的支持?是為了傳達愛意,還是你想藉此操縱他?是為了想加強管教他,讓他聽你的話,做出符合你期待的行為?

如果你一開始都搞不清楚自己的意圖,就找孩子來談話,非但達不到你想要的溝通,而且還可能會溝而不通呢!

以夫妻相處為例,如先生晚上十二點才回家,中間也沒打過電話回來,氣急敗壞的太太可能一開門就說:「你不要回來好了!」但是其實這段話真正想表達的是:「我實在太在乎你晚歸,假如你下次必須晚回家的話,請你事先告訴我,讓我知道你去了哪裡才放心。」但因為她太生氣了,以致衝口說出來的話十分傷人。

晚歸的先生聽到太太的話,得到的訊息變成是「你只是希望我準時回家,卻毫不在意我的感受」,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個人可能就開始吵架了。

●釐清溝通目的和方法

從這個例子我們了解到,如果我們要創造良好的溝通,最重要的是必須先了解自己說話的目的,也就是在溝通的過程中,你究竟想獲得什麼結果?

倘若你心裡有一件事情,想要跟孩子談又不知道怎麼開口的時候,必須先了解自己為什麼想要跟他談。比如家裡發生了一些事,你想要和孩子談一談,你在特地找他來談之前,事先必須要有一個溝通的目的和方向。

如果你只是想尋求孩子的了解,那很簡單,只要把孩子找來說:「我今天看了你的成績單,看你考的成績,媽媽心裡有點難過,你能了解媽媽的心情嗎?」這一段話,很容易就能讓孩子理解你的心情。

但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還想進一步尋求他的支持。於是當你講完這段話,就可能希望孩子能夠附和你說:「我知道你很難過,下次我不會讓你這麼難過了。」後面這句話,如果是你所想要的答案,就代表你心裡不但希望孩子能夠理解你的心情,還希望他能做出善意的回應,支持你的情緒紓解。

然而,這個層次的談話對國中生來說實在是太高了,實行 起來很可能會有困難,試想,即使是你的配偶,都未必能做得出這麼成熟的反應,更何況是你的孩子?所以,如果你把溝通的目的,設定在尋求孩子的支持,你們倆的溝通很可能會失敗,因為,這是期望的落差,並非溝通的問題。

●傳遞關心有技巧

溝通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傳達愛意,比如你看了成績單後告訴他:「我今天看到你的成績單,看了滿難過的,因為媽媽擔心你將來在學業上會跟不上人家,然後慢慢地愈來愈討厭做功課。這讓我很擔心,因為我關心你,所以才會這麼擔心呀!」

所以你的擔心並不是要他考第一名,而是擔心他的自尊降低,以後會自暴自棄、放棄唸書,因此你只要傳遞關懷的意思,孩子便能接收到這份善意,在程度上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因為在溝通的角色上,你是主動者,主動發話的那一方。

但溝通的另一個目的,則是為了「管教」。這是親子之間極易引發衝突的一種溝通模式,因為當父母在溝通時,為了管教或操縱管理,容易在言語上出現各種命令式的談話,例如:「如果你考不好,我就不准你怎樣怎樣」、「如果你今天晚上不把書唸完,你就別想……」等等,要求孩子或配偶去做一些事情,以證實自己的愛,易讓孩子一聽就馬上躲起來了。

這種強制性的行為,我們稱為「操縱」。但在人跟人之間,尤其是父母親跟孩子之間,有時為了必要性的管教,必須技巧地利用心理學上所說的獎懲方式,有效地管教或是操縱孩子的行為,希望他們朝好的方向發展,這在親子關係裡仍是十分必要的。

●愛與管教需雙管齊下

我們今天談教育,就必須要善用「愛」與「管教」雙管齊下的法寶。如果父母平常在家裡不管孩子,任由他們隨心所欲,小則孩子沒有禮貌,易疏忽跟人相處的禮節,大則蠻橫不講理,甚至變成「對人不感恩」、「對己不克制」、「對物不珍惜」、「對事不盡力」的成年人。

所以在溝通的時候,我們除了尋求支持、尋求了解、表達愛意之外,更需要用溝通技巧來達到管教孩子的目的。也就是讓他先獲得「有安全感的愛意」,而不是威脅、命令,如果讓他覺得做某些事是被父母逼迫的,心裡卻不認同這個行為,父母便無法達到管教的目的了。

假如孩子跟你說:「我很想買一套漫畫全集!」你回答:「別做白日夢了,你連想都不要想!」

一句話就推翻他的想法,一而再地,會讓他慢慢學到:「我只能想我應該想的事」,而什麼是他「應該想的」卻不是他們所能自主的,以後,他們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便不會再跟父母講了,他寧可在網路上跟同學分享。

因此,溝通是一個工具,而不是目的。比如孩子功課不好,父母要怎麼跟他談,是有很多種選擇的,而最傳統的說法是:「如果不好好唸書,將來怎麼找好的工作呢?」這是用沒有出路來嚇他;第二種選擇是說:「你不覺得這樣很丟臉嗎?你又不笨啊!怎麼會唸成這個樣子?」第三種是太溺愛孩子了:「不想唸書就別唸了,不要這麼痛苦,等你國中畢業,我就準備一筆錢送你出國唸書。」

我選擇第四種方式,也是最難的部份,首先我要先了解他對自己考不好有何想法。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找孩子溝通,只是一股腦地在訴說我們比他還要難過,逼他要為你的難過負責,如此讀書對他來說便成了一件苦差事,因為讀書是為了父母,而不是為了他自己,他一直勉強應付著,等那一天他忍耐到一個程度,就可能爆發更大的衝突。

●用善意搭起溝通橋梁

所以我們要製造一個可以談話的情境,讓他的感覺及想法可以抒發出來,不管他怎麼說,都不要遽下判斷,譬如某個同學不理他,我們大人會說:「那個人又不是多好,他不理你有什麼了不起。」可是在他的世界裡,這些人就是他的全世界,小小的事情都會令他感到痛苦,所以我們要嚐試做孩子的朋友,對他的情緒反應敏感,讓他接收到善意的訊息,感受到家人的關心及愛意,讓他覺得家庭是個人成長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此外,我們要就事論事,不管自己有多生氣,也不要說「你是王八蛋」、「你無聊」、「你可恥」等任何詛咒性的話,我們可以用一個像方程式的溝通言語,去陳述自己的觀點,例如:「每當你放學,在外面逗留那麼久才回家,都讓我覺得非常擔心」,也就是先說「每當你怎麼樣……」,那個「怎麼樣」是很具體的一件事,接下來再說「都讓我怎麼樣……」,這是談自己的感受,最後提出期望及要求作為結語;「我期望下次你放了學有什麼事耽擱的話,要先打電話或是先回來,再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你不必講你養他有多辛苦,不必講你對他的期望有多深,不必講他以前曾經答應你什麼事情但今天又食言,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溝通今天所發生的事情!如果他說明天可以做到就相信他,讓他有機會改進,如果明天他沒有做到,再跟他說:「我記得昨天你說你做得到,卻沒有做到,要不要告訴我問題出在哪裡?是你自我期望太高呢?還是你忘了?」

●一天只說一件事情

一天說一件事情,每次溝通的事情要具體化,讓孩子知道怎麼做才能討你歡心,而且是他能力範圍內可以做到的事。總而言之,溝通是每天都要進行的事,如果過去溝通不良,就把它當做過去式,從今天開始,我們全心全意與孩子、配偶、朋友加強溝通,讓孩子看到一個不斷在學習成長的父母,體會到父母想陪他一起成長的誠意,這樣的觀念,孩子感受到之後,相信未來親子之間的溝通會愈變愈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