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提高情緒智商
主講/林文瑛(大學副教授)
如何提高EQ,首先我們當然必須了解,人的情緒是怎樣上來的,才能找出一個適當的方法來表現它,而不是一味的壓抑克制。
情緒包含了兩個部分:一個是對於對方情緒的理解,一個是對自己感覺的理解。前者即是指「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像有些小孩子看到別的小孩在哭,他也會跟著哭起來,這種感同身受的心理,可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但經過歲月洗禮和人事磨練,人們的同理心也會更加細緻、成熟。
比如有個人失戀了,他說:「沒關係,我一點都不在意。」但他的眼角卻泛著淚光,聽的人就知道他心裡其實是很難受的,這就是一種同理心。當我們能夠以同理心去體會別人的感受時,就會用比較適當的方式去對待別人,這就是一種EQ。
EQ的另外一部分是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感覺。因為,當自己的情緒上來時,我們常常會被當下的憤怒,弄混了自己的真正想法,忘了自己究竟在生什麼氣?這就好比有時候,我們聽到別人說了一些刺耳的話,難免不愉快,但是如果你能夠克制一下,等對方把話說完,知道他的真正意思以後,再來看看自己應不應該只為他的措辭不當生氣,那就是自我克制。
曾經有一個心理學實驗證明,比較懂得自我克制的小孩子,日後的偏差行為比較少,反之,容易衝動而情緒化的小孩,比較容易出現偏差行為。
在我們想引導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並能用同理心去體諒別人的情緒時,不要忘記,孩子終究只是孩子,他們在情緒上來時,多數只想到自己,可能還沒有辦法去推想別人會不會受到自己的情緒起伏所影響。換言之,當我們談到情緒的時候,很大的一部份是跟「判斷」和「認知」、「思考」有關係,不能要求小孩能夠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考慮父母的處境,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兩件事。
第一,扮演客觀的分析者,了解孩子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傾聽他的心情,提高他對情緒的認知能力。畢竟,跟父母相比,孩子的人生經驗較少,對人性的認知也很有限,所以需要我們幫他釐清各種行為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不再一直陷在情緒化的錯誤認知當中。
第二,做孩子模仿的對象,讓孩子從我們身上,直接看到父母如何處理衝突和情緒,藉由模仿來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也藉由模仿,了解到在大人世界裡,成年人是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怎樣建立恰當的人際互動關係。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EQ確實是可以教導的,當我們希望孩子在情緒上有比較健全、正向的發展時,我們父母就得挑起教育者的責任,而家庭氣氛就是幫助孩子學習的一個重要關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