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行為過程中處處都顯現出省能的作為,整個人在神經放鬆、肌肉放鬆、全身放鬆之下減少許多能量的消耗,過午不食是減少能量的輸入,同時也減少咀嚼、胃腸消化等能量的消耗。
落葉歸根或是蘋果掉下來打到頭,都是果葉老熟掉下來的自然現象。在西方科學認知下,牛頓發現了地心引力、萬有引力,而中國文化產生了遊子長期在外奔波,終老歸鄉的情懷。有人說邏輯的知性主要發生在左大腦半球,感性在右大腦半球,左右統一才是大圓滿。
人類四百萬年前就從叢林中走出來,從出生到死亡都在地心引力的牽引之下過日子,雖然知道我們跳不高、躺著比坐著舒服,卻不知道是因為身體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進入無地心引力的太空,比較太空人升空之前和之後的身體變化,就可以了然地心引力對人的影響。
太空人的臉會變圓、會排出大量的尿液、骨骼容易疏鬆,臉變圓是因為血液重新分配,本來在下半肢的血液分配到頭部,腦中的泌尿中樞感受到很多的水,所以就排出了大量的尿液。骨骼因為沒有受到地心引力的拉扯,所以就不作功了,因此怠工產生骨骼疏鬆症。
把這些現象拉回到地球上,許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事,也就有解了。例如中國人的養身氣功、太極拳、打坐都跟地心引力有關,我們身體是個封閉容器,有70%的水。我們訓練自己降低腦神經的興奮度,肌肉緊張度隨之下降,生理學上為肌肉的等長收縮,重量下墜到腳底湧泉,液壓反射到頭頂之百會,所以打坐時,全身放鬆並不會傾倒,應用了地心引力的反作用力來挺直身軀。
同樣的類比,以高僧所寫下的禪修體驗為第一手資料,結合現在腦科學知識,使得禪能夠「知其所以然」,那麼要學禪修,在自我訓練上就更加容易上手。
目前我個人的打坐體驗尚淺,試著提出禪修的基本原理:節省生物能源。人腦由三個副腦所構成,爬蟲腦、邊緣系統及大腦新皮質,大腦新皮質又有右大腦半球、左大腦半球之分,在演化學及發生學上是由爬蟲腦一路到左大腦半球。人體中腦所佔的體積比雖小,但消耗20%的耗氧量。
打坐過程中要全身放鬆、面帶微笑,在六祖惠能:「不思善、不思惡時,心在何處?」的指導下,大腦新皮質呈現不思考的狀態,而體驗感受身之鬆,並引發邊緣系統內快樂中樞之興奮,得到禪悅。喜悅本身也是一種能量的消耗,所以在不必要的時候也就木然,割捨掉這些感受,不苦不樂受,也叫捨受。
禪修行為過程中處處都顯現出這種省能的作為,整個人在神經放鬆、肌肉放鬆、全身放鬆之下,減少許多能量的消耗,像過午不食是減少能量的輸入,同時也減少咀嚼、胃腸消化等能量的消耗。省能的相對結果之一是,腦的溫度低一點,這樣腦的效率才高,就像電腦一樣,要放在冷氣房中,不然溫度升高,運作就不正常了,電腦就容易當機了。省下能源之後,最重要的是把能源轉到有效的地方使用,該用才用、不用就不用,所以主動抉擇能量的使用本身就是智慧,當用在利他的行為上時,就是慈悲。
科學上常常將不知道的事當作是一個黑箱子,就像我們知道鐘錶有時針有分針,會告訴我們時間,然而,時鐘內部有許多齒輪、螺絲等等的結構,這些結構我們是不是要去瞭解?不用瞭解,就把它當黑箱子。人生黑箱子,可大可小,這就是人生有所抉擇。學佛者不去過問這些「知其所以然」,而只要能夠有效的減除自己的痛苦,讓別人也沒有痛苦、過快樂的日子,就可以了,也就是所謂的自覺、覺人、覺滿。
現今科學界對心與腦正努力研究中,禪修的許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事,就讓科學家去努力。有多少人懂得愛因斯坦的E = mc2?但確實有人證實這個理論,而且又有原子彈、核能發電的事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要相信所以就接受了。佛院所描繪的世界,又有多少人驗證過?暫且忘記它,安然接受三寶的教誨,自我禪修訓練。
莊子《養生主》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才是真的。大家好好禪修吧!
陳章波(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