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9, 2005

生活優先次序

生活優先次序

文/王力行

認知科學專家洪蘭教授,常在專欄中,寫我們生活行為背後的學理研究分析,深入淺出,觀念精闢而有趣。

最近她提到:背字典還是讀小說對孩子的語文能力更有用?她引用研究數字證實:要記憶的資料可以交給電腦去處理,人腦是用來組織和整理資料的。

當我們知道後者更有效時,父母或老師就會把孩子的學習重點,放在閱讀而不是死背上了。管理學中教導人們的「Focusing」、「20/80定律」,也都是經過統計、分析並獲得實務的論證。

被譽為「全球第一CEO」的前奇異(GE)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Welch)最近和太太蘇西,合著《致勝:威爾許給經理人的二十個建言》(Winning)一書,再次提到他在奇異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爭議話題--員工考核。他把員工分成三類:最優的20%、中間的70%,和最差的10%。

他說:「最拔尖的20%應該得到最多的獎勵,包括物質上和精神上的」,甚至公司最重的責任、最重點的訓練,都要落在這些人身上。他從自小打球經驗中學到,企業致勝也像球隊打贏球一樣,主要是靠最常上場的「明星球員」。這些人正是其他球隊高薪挖角的對象,他們的「待遇」就是不一樣。這種優勝劣敗式管理,用在企業經營上,不免殘酷鐵血;但是當它用在個人生活經營上,卻是無傷的。

最近讀了一本在美國很暢銷的書《French Women Don''t Get Fat》(法國女人不會胖);作者是法國女人,長年住美國東岸,觀察法國和美國飲食文化習慣的不同,引發了她寫這本書。

書中的一個重點是:把美味當成一種享受,真正地去享受。如果你喜歡易胖的巧克力(法國女人每年平均吃五公斤巧克力),你就照樣吃吧。關鍵是只要你好好享受巧克力,那麼其他可吃可不吃的甜點對你就不重要,可以放棄了。

通常健康的食物不好吃、好吃的食物不健康。當你無法抗拒那些美食時,作者建議:你一定要挑出最重要(最喜歡)的幾樣,「認真地吃」「有意識地吃」,這樣才是真正享受美食,而不會飲食過度。

千禧年時,美國出現《RealSimple》雜誌,該雜誌主編在創刊號中,曾提出一個大家都在思考的問題:「生活中你要什麼?不要什麼?」

重新檢視生活中的食、衣、住、行,你會發現:在這個極度消費的年代,我們擁有的只會多不會少;我們想要的多、需要的少。滿櫃的衣服,真正常穿的,可能只有20%,剩下80%是極少碰的。

住屋中,你最看重、最常待的是書房?廚房?客廳?臥室?千萬重視最需要之處。人生有許多選擇,要能領悟優先次序,就會簡單而快樂。

【本文摘錄自《遠見》2005/07】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