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9, 2005

為自己打氣

為自己打氣

文/黃翠吟

星期天的下午,一件不愉快的事,一直在腦中盤旋,愈要理出頭緒,愈是懊惱,心情一直很是鬱悶,心裡想著,不能這樣下去,一定要有所行動。

換上球鞋,一路慢跑到附近的校園,一邊跑,我一邊隨著步伐,數著1、2、3、4、5……,每數到一百,又從1再數起,藉著數數兒,讓思緒一直落在自己的步伐上,在規律的律動中,漸漸地,心思安定下來了,涼涼的寒風中,背脊也微微滲出了汗珠,感覺胸壑鬱積的悶,隨著汗水給逼了出去,不知不覺間腦中已沒有了剛剛心煩的事兒。

遼闊校園,綠樹夾道,操場上的天空,夕陽潑灑出一片橘紅,面對美景,腳步愈加輕快。很多人在此打球、散步、騎腳踏車,感覺自己並不孤單,大家都是享受自然的同好。

我又跑到了附近的一家書店,翻閱了幾本書,倏忽一個小時過去,走出來的時候,判若兩人,感覺人生美妙,生活充滿希望,我知道,是剛剛隨意翻看的書,讓自己有一些反省,也給了自己力量。

隨意漫步到附近的夜市小吃攤,想到還可以做一件讓自己高興的事,我吃了最喜歡的小吃。

人心是最捉摸不定的,變化莫測,因著一件事、一句話,心情可能馬上變了天氣,我們常說「心不隨境轉」,可是這談何容易﹖世上有多少人能夠八風吹不動?

際遇起伏,是生命常理

際遇的起落既是生命的常理,我有自知之明,凡夫如我,心情起伏無可避免,何況,人生經幼年、少年、青年、壯年、中年、老年,如自然四季之遞嬗,沒有經過,不知每個階段的不同況味,每有新的心境,每有不同的悲喜憂樂,每有新的境況要去面對,我們學會安然接受外,也要會為自己打氣。

平時就要知道,那些事情可以讓自己重燃信心及活力?運動、好書、朋友、團體、文史哲學宗教課程、藝術、大自然…都是生命的活水源頭。

年輕時,意志消沉、傷心生氣時,就自己悶著、想著,一籌莫展,年紀漸長,知道要有所行動,讓自己產生力量。

運動靜心,紓解憂煩

無可否認的,運動能令人解煩消氣。在動中讓人身鬆心淨,心先安定了,才能清明。

一位得憂鬱症的朋友,對自己的症狀,感到無能為力,心灰意冷,他問醫生,除了吃藥以外,自己能夠如何幫助自己?醫生言簡意賅說了兩句話:走出去多曬太陽,多運動。

身心是一體的,身體在動時,雜念、憂煩不容易浮上心頭,運動讓人大口呼吸,身體充滿氧氣,腦清目明。

我參加過一些靜心的成長團體,每次上課開始,先隨著音樂群起亂舞,沒有人教你一定的舞步,你可以閉著眼睛,細心去感覺身體那一部份想動,聽自己身體的需要任意扭動,在音樂聲中,一段狂放的舞蹈過後,釋放了壓力、綁縛,之後就是靜坐調息;有時老師讓我們隨著高亢的鼓樂聲不斷抖動身體;這些方式都可以令人紓放愉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自行運用,怡然自得。

這是動中靜心,但真要能化解心中參不透的鬱結憂煩,還是需要好書,點醒心中的盲點。

文史哲學與信仰,支持度過難關

長期的每星期有一次文史哲或宗教有系統性的課程,是很享受的心靈饗宴。有時太久沒有接觸這個領域,即深深感受心情漸失安定、寬容,愈見自己面目可憎。有位大師說過:「增長慈悲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須時時提醒自己,每五分、十分鐘即提醒自己一下;其次,要常常誦讀一些可以激勵自己的經典或聽課。」

這樣的課程、書籍,真是給了自己很大的力量,尤其當人生重大的傷痛突如其來時,方知這方面的素養是支撐的依靠。

好朋友的先生發現肺癌兩個月就走了,她說半個月來夜夜無法入眠,白天忙著辦理後事,可當夜闌人靜時,思潮澎湃洶湧,不能自已。她在電話中痛哭失聲,她說:「我快支撐不住了。」我知道,此時她需要有人陪伴及支持。

匆匆趕到她家的路上,想著,我能如何給她安慰?此時言語,都是多餘。未來一輩子的路還很長要走,而她只有一個讀小學的女兒可以相依,我能做的,可也只能期望她有宗教的依靠。


我告訴她,生死無人能解,痛苦只有請天地承擔,這麼大的傷痛,只有請上蒼了解、憐恤,就向上蒼祈禱,告訴上天你的悲哀、恐懼、痛苦,請上蒼支持你、愛護你,上天能聽到的;還有唸頌經典,我拿出準備的經典,盡我所能,簡略的說明其意,雖學淺才疏,辭不達意,但也能暫且稍寬朋友的苦惑,我說,唸頌經文,可以為先生在天之靈解迷祈福,對他對己都是很大的幫助。

這之後,每當無法入眠,她就祈禱、對話、讀經、數息、觀呼吸,她說,從那天起已漸能安睡。心還是痛,但有了依靠,也知道可以為先生再做一些事,令她心安。

莊子說:「無用之用」,文史哲的人生道理,信仰的虛無玄妙,平日看似無用,可是當面對抉擇或人生的急湍大浪時,它卻是可以負載我們安然渡過苦痛的舟筏。給自己力量,為自己打氣。

平日熟習幾種舒活筋骨的運動;參加文哲、經典的課程或團體;培養閱讀的習慣;有知心可以支持的朋友;有興趣創作的藝術或DIY手藝;親近大自然,知道幾個近郊散心的去處…。

動靜之間,身心調和,人文素養,自我激勵,信仰支持,心境安然。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