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12, 2005

管 教 孩 子 急 不 來

管 教 孩 子 急 不 來─ 如何做個有效能的父母

文/蕭文

很多父母常問:孩子什麼時候才會長大、變懂事一點?也有父母感歎,孩子大了就完全變了,變得讓人覺得陌生而不容易了解,不知你是否也有同感,我自己則有幾件現成的例子,在此和大家分享。

記得我的老大小學六年級時,有一天回來對我說,他不要再用舊的水壺了,那個他已用了一年多的塑膠水壺並沒有壞啊,我覺得很奇怪,就問他為什麼?他說︰「這個水壺好幼稚,好像小孩子用的!」讓人聽了既好氣又好笑,這孩子難不成以為他自己有多老啊!

早餐時間,親子關係最緊張

這件事也讓我警覺到,當孩子漸漸在「長大」,他不想再當「小孩」時,父母究竟該如何來看待,很可能就是親子關係良窳的一大關鍵。譬如當孩子開始喜歡打扮自己,每天早上都在浴室裡「摸」上半天,頂上明明沒多少頭髮,也要拚命把額前吹出一個漂亮的弧度,你罵他,他卻說:「我們班上都是這樣子的!」讓你拿他沒辦法。

還有親子一起吃早餐,孩子的動作從來沒快過,總要父母在一旁連吼帶罵地催他︰「動作這麼慢,上學要遲到了,還不快一點!」要不就是大冷天,看不慣孩子穿太少,逼他多穿一件,他卻說:「穿多了同學會笑。」唉!幾次下來,你說孩子會不會覺得,只要在家吃早餐就會被罵,還不如自己出去買三明治?好好一頓親職專家鼓吹的「全家人一起吃早餐」,反而變成親子戰爭的導火線,再好的美意也都變惡意了。

為什麼連穿幾件衣服,親子之間意見都不一樣?這是因為做父母的,總是擔心怕孩子會冷、生病,但仔細想想,我們小時候,不也曾因為不願多穿一件衣服而被父母罵?好像天底下做父母的,總是站在相對的立場去管教孩子,當孩子小時或許還能奏效,但孩子大了就可能不被認同,而漸漸出現「管不動」的情形,讓父母覺得管得很累,這就是父母的「效能」不佳,導致親子互動不理想。

要知道,孩子長到青少年階段,就已經跟過去的小孩子階段心態完全不同,你必須充分了解今天的青少年,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才能了解孩子的心理,並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做到所謂的「有效能的父母」,我們今天就從這個角度來談。

言必說「我」,青少年心態有轉變

時下青少年說話常強調「我」這個字,譬如「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有話要說」等流行語。在青春期的孩子眼中,「自我」是最重要的,這和我們過去的成長經驗,可說是完全不同的。

四十歲以上的家長應該還記得,我們那時最常看到的標語是︰「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青年只是一個集體名詞,根本沒有「我」字,或說只有「大我」,而沒有「小我」,因為大家談的都是國家、社會、規範、責任,而不是個人的小情小慾。

記得我讀高中時,有一次我們同學在校外和人打架,第二天教官把我們全班集合大罵一頓,最後說︰「以後你們愛跟別人打架我不管,但第一要記得把你們的制服脫下來,去打死了我也不管!」因為「制服」代表學校,穿著學校制服和人打架有損校譽,這就是「大我」的意識。

可是曾幾何時,我們的孩子和我們那個時代,觀念改變了那麼多!他們開口閉口「我怎麼樣,我怎麼樣!」每句話都在告訴你「我比你了不起,你要聽我說!」所以面對這種自我觀念非常強的孩子,我們在輔導過程中必須拿出不一樣的方法,才能教孩子心服口服,而不是陽奉陰違。

行與不行,讓孩子從做中學習

可是話說回來,雖然許多親職專家一再強調,要站在孩子們的角度來跟他們互動,但現今有幾位家長做得到?好像很難,因為我們都是在矛盾中長大,當我們在管教孩子時,一定常說︰「我是你爸爸耶!你要聽我的!」因為我們從小就深信「天地君親師」五倫的觀念,是天經地義的,所以我們也自然認為孩子們聽話才是對的,這種親子關係遲早會出狀況。

到底我們在和孩子互動時,該扮演一個嚴父還是慈母呢?這點常讓大家覺得很困擾。有次我參加一個青少年問題研討會,與會者對訓導和輔導做了一番討論,最後結論是:「什麼事都要管,禁止孩子們犯規」是「訓導」,而「輔導」呢,並非釘著孩子們說「這個不能、那個不行」,而是讓孩子有機會去探索自己,讓他們自己去體會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舉例來說,如果你們家有兩三歲的小孩喜歡玩火,看到點蠟燭或瓦斯爐,會很興奮想去摸,通常我們的教育方法一定是罵他,或是打一下他的手心說︰「不可以,會燙死你!」可是這樣就會降低他的好奇心而不去玩嗎?不可能,只是在我們看得到的時候不敢玩,只要我們一不注意,也許就出事了。

一味禁止,不如教他拒絕誘惑

因此,不管你是扮演「嚴父」或是「慈母」,都難免有挫折感,例如你曾三番兩次警告孩子放學要直接回家,千萬不要轉到漫畫店、電動玩具店去玩,孩子答應了,但並不代表他一定不會去,有時受不了誘惑時他還是會去啊!

這究竟是孩子太壞,還是我們做父母的有問題?原來,我們只是禁止孩子不准做這、不准做那,就像訓導工作一樣,沒有告訴他為什麼不准做,做了以後會出現哪些結果。因此,「嚴父」就像訓導工作,禁止這個、禁止那個,但是「慈母」的角色就是要帶著孩子去試探一些我們禁止他去做的事情。

這裡我要強調,嚴父和慈母並不一定是一個固定的身分,有時候爸爸也可以扮演慈母的角色,而媽媽也可以作為嚴父的角色。就像是我們一定禁止小孩進電動玩具店,但是我就親自帶我孩子去過一次,我一邊和他一起玩,一邊叫他注意一下旁邊那些人,是什麼樣的人?吃、喝些什麼東西?花多少錢?孩子告訴我︰「這些人好奇怪,那麼年輕不讀書,不上班,哪來這麼多錢來玩?又抽菸、吃檳榔,看起來就不像是好人!」結果孩子當下決定,以後再也不要去電動玩具店。如果我們只靠嘴巴上禁止,絕對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

管教孩子,不能要求立即見效


可見我們面對孩子的管教,與其設立很多的規章,還不如用開放的態度,讓孩子自己來發覺、探索自己的問題所在。不要期望他們還像小時候一樣,父母說什麼他們都會聽,而是要設法走進他的生活、走進他的思考、走進他的行為、走進他所有的夢想中,這就是民主。只有用這種方式,我們才會有機會去管理我們的孩子,而不是讓他們離我們越來越遠。

我們在改變孩子行為的過程當中,不可能要求速效,希望孩子把不好的行為一次就矯正過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只能要求他在能力範圍之內盡量去做、盡量去改,哪怕是一點點,我們也要給他鼓勵。比如孩子本來就沒有一回家馬上做功課的習慣,怎麼可能因為父母罵他一、兩次,他就會改變?更悲慘的是,有些父母因為孩子老是罵不聽,就用更嚴厲的方式來教訓他,結果不但未能達到目的,反而可能把親子關係越弄越糟。

放下自己,幽默一下也不錯

所以要做個有效能的父母,就要注意孩子的特質,挖掘孩子的優點,並找機會告訴他們或讚美他們,哪怕是一點點的鼓勵,都能讓他們越變越好,而不是一味要求他們照著你的想法,變成這樣、那樣,讓他們覺得自己老是達不到父母的標準而灰心。

其次,要改掉孩子某個偏差行為,首先要建立另外一個健康的行為來代替,比如孩子喜歡打電動玩具,屢勸不聽,不妨找一個競賽型的遊戲來引起他的興趣,比如籃球、模型飛機等,讓他從中獲得相同的成就及滿足,建立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便能漸漸遠離偏差的行為了。

最後我要強調的是,要做一個有效能的父母,很多觀念都要重新建立,其中一個就是要「放下」我們自己。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跟他們說話,是不是常試著用童言童語跟他們溝通?我們會說︰「吃果果、坐車車!」而不是︰「吃水果、坐汽車。」即使有些教育理論認為,後者比較有助於孩子們正常語彙的發展,但前者卻會使孩子們感到很興奮,覺得跟父母產生了某種連結似的。因此,放下身段,多了解一點孩子喜歡的偶像、遊戲和服飾等等,可讓親子關係的連結更緊密,循序漸進達到更有效的溝通和潛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學習「放下」,偶爾幽默一下也不錯。所謂「幽默」並不是講講笑話,而是放輕鬆,有時改變一下生活方式、改變一下說話的口氣,學習放下我們原來的成見及對孩子「成龍成鳳」的期望,包容他、接納他,才會看到孩子其它的長處,甚至連缺點都會看成優點,親子關係自然會越變越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