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0, 2005

分別心

分別心

文/熊秉元( 台灣大學經濟學教授 )

我在家裡的地位不高,可以說是有以致之。

內人專長是文學戲劇,對人性充滿了體諒悲憫的情懷;我的專長是經濟學,對人性總是帶著一種赤裸裸的調侃。她教的文學作品強調特殊性,每一個人都是完整而且特別的個體;我教的經濟學是社會科學,著重人類行為裡的共通性和規律性。當然,這只是學科之間的差別,和我的地位沒有直接的關聯。影響我地位的,主要是我的奇談怪論。

昨天晚上,我又洋洋自得的告訴她在課堂上的一段:談到人性自利時,我旁徵博引:

買水果時有誰是「利他」的揀最不好的買?

捐錢給慈善團體時,是不是自覺頭頂上有一個小光環?...

最後,我忍不住有點語不驚人不罷休的看著學生們說:各位有沒有想過,在星雲大師和證嚴法師這兩位大德之間,他們在腦海裡是不是曾經出現過這個念頭─希望自己是台灣最得道的高僧,而不是另外那位?

就像在課堂上講時、同學的反應一樣,內人噗哧的笑出聲來。不過,她馬上加了一句:難怪人家說你佛性愈來愈少,這真是造業;而且,即使兩位大師心裡真的閃過一較長短的念頭,他們的境界和一般人相去何止萬里?

我不願意再發謬論,免得自討沒趣,進一步影響自己的地位,所以就噤聲不語。不過,聽她這麼一講,我可是在腦海裡激起一連串的思維...

和一般人汲汲營營於自己的事業家小和自己的喜怒哀樂相比,那些付出心力時間金錢來造橋鋪路行善的人,當然非常令人敬佩。而除了自己的操持之外,還致力於宣揚佛教以教義渡化眾人的傳道者,自然更是功德無量。能夠統率群倫、自成體系、進而把教義發揚光大的大師,福德更不可勝數。

相形之下,一般人的自私自利,是在言行舉止上區分出「自己」和「別人」。而且,在絕大部份的情形下,照顧自己的利益、要優先於照顧其他人的利益。一個社會能正常運轉,事實上要靠大多數人自私自利;否則,如果每個人都為別人的事和別人的家小著想,很難想像這種社會如何運轉。因此,絕大多數的人在絕大多數的時候是自私自利的,正為自私自利的存在提供了非常充分的理由。

和一般人的思維相比,佛教裡宣揚的是另外一種世界觀。因為生老病死的無常,喜怒哀樂不過是過眼雲煙;因此,比較好的方式,是參透世事人情的相對性,而毋需在情緒上有任何起伏。如果能不受眼前表相的牽絆,就可以在情緒起伏上「歸零」─心如止水,波紋不興。

對於生活裡充滿了苦厄困頓和要經常面對生離死別的人來說,心情歸零確實是一種好作法;能使各種苦難變得不再是那麼嚴重,也就是比較容易忍受。即使心情不能完全歸零,但是默唸幾句佛號,也可以幫助自己面對眼前的苦難。佛教能撫慰千千萬萬個受創人的心靈,真是有以致之。

可是,「歸零」的作法也有時而窮。既然佛教的教義有益人心,值得發陽光大;因此,總要透過適當的方式和合宜的人,去宣揚教義。這麼一來,組織和人事當然不可少。可是,由誰來發號施令呢?誰站在第一線,誰又負責後勤支援呢?顯然,必須要有一套作法可以分出能力高低和才情多少。要分出高下,自然不再是「歸零」,而是要有分別心!

因此,雖然在智識的層次上,佛教的教義非常高妙精緻;不過,這畢竟是人所發展出來的思維,所以還是不能掙脫人的因素。

相對於內人的清明高雅,我一向自覺混濁無比;不過,如果我和她一樣脫俗無塵,恐怕相處起來很難各行其是、各得其所吧!...

(自私自利是人性,《地藏王菩薩經》,經文裏揭示了地藏王菩薩的本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渡盡方登菩提。」這是佛性。這句話讓人深受感動,期許凡人能時時發菩提心,盡綿薄之力助人離苦得樂。)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