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02, 2006

用心觀照自己

在跨入廿一世紀那歷史性的一刻,我們看到,全球各地人們歡欣鼓舞,以五彩繽紛的高空煙火,來迎接廿一世紀的降臨,那種充滿希望的、令人期待的心情,緊緊扣住每個人的神經。

與其說人們是在迎接新的世紀,還不如說是共同迎接新的希望,希望廿一世紀能比廿世紀更好,祈禱自己能開創更美好的明天。人們總是不斷的尋求新的希望來刻劃新的未來,希望可以活的幸福,活的快樂。

把握現在,開啟未來無限可能

有一年,東吳大學畢業典禮,邀請曾任教育部長的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曾志朗致詞,他說要送給所有的畢業生四個P,第一個P就是過去(past),他說:「你們要永遠記住過去,尊重過去。」因為沒有過去,就沒有現在的你和我;第二個P就是現在(present),我們經由過去走到現在,才能看到未來,所以在英文字義中,present又代表著禮物,象徵「現在」即是最好的禮物。

就像西班牙哲學家賈賽特說的:「明天是我們的統帥,過去只是我們的士兵,明天的神秘之光閃爍,向我們迎面而來。」未來有光,雖然還是有點黯淡,但它永遠吸引、召喚著我們。在微光中,我們看見了希望,也看見了願景。

後面兩個P就跟未來有關,一個是可能性(possibility),一個是機會(probability)。什麼是「可能性」?就是一切事物都是有可能性的,凡是念過哲學的人都知道,世間事都存在很多面,我們不能只看其中一面,卻像「瞎子摸象」一般自以為是,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

許多人想起自己擁有過的輝煌過去,可能還覺得沾沾自喜,既得意又驕傲,但真正的好漢是不應該常提當年勇的。還有一些年輕人,面對未來,常抱著「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只滿足於一剎那當下的感覺,而不考慮現在應該怎麼做,但是,我們要認知其實自己還有待努力,其實自己所知有限,要面對的是有無限可能的未來,如果現在不努力,而去妄想未來有什麼可能的發展,都是不切實際的。

最後一個P(probability),就是「機會」的意思,嚴格來講也叫做「機率」,怎樣從過去走向未來,然後把可能性轉變為我們可以把握的機會(probability),就是現在最重要的一件事。你的「機會」在哪裡?沒有人知道,必須靠你自己去尋求,慢慢去發現它是什麼,所以,有時我們不需要太在意自己做過什麼,而要隨時保持警覺的是:我們會變成什麼,以及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站在高度,看人生處處有風景

我是唸哲學的,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以前在課堂上常告訴我們,唸哲學至少要先學會兩件事,第一是要有放風箏的經驗,將風箏線握在手上操縱自如,看它高飛在藍天上,心情也好像跟著風箏遨翔天際,第二是要有搭飛機的經驗,尤其是選擇靠窗的位子,可以清楚看到窗外的雲海變幻莫測,想像莊子說大鵬展翅凌空高飛的景象,天地蒼蒼,眾生平等,甚至讓人產生物我兩忘的讚嘆。

這是一種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滿足感,我曾經從臺北搭機去馬尼拉,飛機順著臺灣海岸線向南飛,我第一次發現從空中看臺灣竟然這麼美,遠遠望過去,澎湖列島就像散落的珍珠一般,星點撒在藍色的絨布上,十分的美麗。

這讓我體會到,人必須站在一個高度上,才能看得到平凡事物中美好的一面,而「希望」就給了我們高度,讓我們彷彿生活在藍天之中。當我們從過去通過現在走向未來時,整個希望就像一條線串連起來的風箏,令人心嚮往之。

所以我們腳踏著現實中的一切,包括不太平坦的道路,路上經常會碰到大大小小的障礙物,有些障礙物還可能會對我們構成威脅,需要我們設法去扭轉去跨越,也就是要「尋求轉機,開創希望」,從時間裏去發現希望,從內心世界裡去尋找希望。

比如現在突然失業了,總希望能馬上找到工作,重新就業,但這似乎太過於理想化,或許讓我們稍微轉一下,換個角度說:我現在是「待業」,馬上就會「轉業」,這一「轉」,隱藏了無數的可能,在一念之間,擴大了我們對生活的嚮往,就好像搭著飛機雲遊四海,在幾萬米高空上逍遙自在,讓人覺得生活中只要有希望,再辛苦也不能放棄。

我們今天常感到,現代人最煩惱的並不是生活過得好不好,而是覺得「活得好累!」;那種活著沒有意義,感覺疲憊,甚至麻木、厭倦的滋味,可能就是生活中最大的敵人,不在於痛苦,不在於匱乏,不在於沒辦法獲得什麼樣的物質滿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特別需要「希望」,特別是充滿希望的未來。

用心觀照,誠懇面對真實的自我

在希特勒時代,一位猶太作家被判處極刑,他是當時猶太教著名的宗教家,在臨刑前他說:「面臨人生的終點,我卻發現前面是無窮盡的光明,這樣的光明,是我從來沒有發現過的世界,沒想到是在人生終點的那一頭。」這表示這個光明,其實是從他內心世界生出來的,是從他的宗教信仰裏面發出來的。

在宗教哲學上,我也發覺這些大師都有一個共通的能力,就是「傾聽」,像蘇格拉底經常聽見一個聲音,說是某某女神對他說了一些話,耶和華和穆罕默德也經常聽見一個聲音,驅使他們默默到曠野或沙漠裏去苦修一段時間,感受到上帝或真主對他說了很多話,叫他必須傳播上天的消息。這種聽的能力,不是視覺,不是觸覺,而是特別的聽覺,讓他能夠聽到旁人所聽不到的聲音,其實這就是來自內心世界的聲音。

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據稱能觀天下之苦難,但所謂的「觀」是一剎那一瞬間,用心去觀,不需要通過六根,所以能觀一般人所不能觀,而終於開發了內心世界希望的力量。

所以,內心世界的開發和思考力的訓練,是我們開啟「新生活、新希望」之鑰。馬茲(M. Maltz)博士在《創意的自我》一書中曾提到,清晰的思考,能夠讓我們激發更多的想像力,面對現實生活的困難,能夠產生力量設法去克服。這種內在的動力,與柏拉圖所說的「和諧的內心」,有異曲同工之處,同樣是相信人首先要先尋求內心的和諧與幸福感,才能開發出生命各種的可能。

對此,馬茲博士指出,第一步要專心,從內發出渴望改進的心情,然後善體人意,對一切充滿想望,並放鬆自我,開發自己內在的資源,進而自我訓練,包括想像力和思考力,也要培養自己的意志力,以免對自己和旁人帶來傷害。

在自我訓練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面對今天,面對真實的自己,所謂「鄉愁」是今天的鄉愁,而不是昨天的鄉愁,他說,你要實實在在去面對自己的生活,單單誠懇是不夠的,還要篤實。然後,對未知培養足夠的自信心,並有充分的所謂對生命的信仰,然後,成為一個成熟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尋求到真正的滿足。

個人若能誠懇篤實地面對自己的生活,從中不斷地提高思考力,努力開發內心的世界,直到他找到人生的方向,就是做為一個人真正最高的境界:獲得自我實現,並達到真實的滿足。

讓哲學牽線,為自己一生做好準備

有人說,世間最可貴的,大概不是擁有我們所渴望的,而是凡渴望的我們都想擁有。那種渴望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動力,然一旦擁有了,雖能讓人感到滿足,但這滿足卻是短暫的,很快又會被新的渴望所抵消。

我們要向未來抱持開放的態度,向可能性開放,向理想開放,向一切可能的希望開放,相對的,我們也應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著名的哲學家懷海德(Whitehead)也說:「所謂的重要,就是你對它感到有興趣的東西。」也就是凡是能夠讓你發生興趣的,必是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但世間很多價值都是相對的,凡事有美必有醜的一面,就像生活裡總是有苦也有樂,這生活既是你所選擇的、你曾渴望的,你就必需對它負起責任,而不能喜新厭舊,一有問題就逃避,甚至變成沒有是非和原則的鄉愿。

所以,我們要對未來懷著希望,但對生活則要負起責任。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自我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一活的」,自我反省即是一種哲學的思考,也就是帶領你生活下去的動力。我曾寫過一篇短文,其中有這麼一段:「佔有是欲望,捨得是修養,提起是力量,放下是膽識。」前面三者,一般人很容易理解,但「放下」為什麼是膽識?可能就需要經過一番思考才能體會了。

就像所有生命的重大課題,都需要花點時間去醞釀,讓我們能夠與希望同在,讓哲學牽線做媒,為自己的一生做好準備。在我們追尋希望、實現這個希望時,就讓時間給我們一點暫緩的空間,去思考所謂的生活之道,因此,放下自己的所有,甚至放空自己,不正為了迎向全新的未來?而這不正需要真正的膽識?

如果未來是一座廟,那我們就是一步一跪的進香客,其中,有人一臉虔誠,有人只是徒然高舉著一柱香,此時,我們大概要有遠行的心理準備,不管手上有沒有拿著香,也都要有一柱心香在。這柱心香就好像一點點的光,人生所有的大大小小的想望,都在這裡頭,但是不要急,那道光還有一些灰色的地帶,需要進一步明朗化,因此,我們要交給希望,進行一切必要的包容和寬捨,讓時間慢慢來證明,沒有人是真正的主宰者,除了你自己,甚至那「自我」也大意不得,也須細細檢點,時時省察。

所以能夠捨得是修養,而選擇放下,則必須具有相當的膽識,甚至還不只是膽識,而是一種為人的慷慨、包容、忍讓和關懷,一種想要去保護、照顧和愛護周遭人事物的精神。這裡頭不必擁有很高深的哲學專業,只是一個人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即可作出取捨的清明的意向。

一念之間,看到人生充滿希望

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一定是直線嗎?不一定吧!俗話說「山不轉路轉」,假如路不轉,我們自己就來轉吧!

話說某地有兩個建築工人,別人問他,你們在做什麼?一個工人說:「我在搬石頭。」另一個工人說:「我正在蓋教堂。」其實這兩個人做的是相同一件事,但他們的答案截然不同,說明了彼此完全不同的人生態度。搬石頭好像只是一直在幹粗活,而建一座教堂就有了目標,讓人彷彿看到萬丈的光芒,從教堂的尖頂灑落下來,這樣的人生就有希望。所以希望是動力,是生活的動力,希望可以常新,希望可以讓我們不只是在搬石頭,而是在建教堂。

現在的世界一直在變,無論是人的生活方式、工作型態,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都和從前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在同一個社會裡還會出現很多不同的聲音,所謂多元的社會,多元的價值觀下,彼此之間相互競爭的壓力比以前大,因此常見各說各話,互不相讓的情況,既不仔細傾聽別人的意見,甚至也聽不到自己內心的聲音。

這樣一來,這個社會就會逐漸喪失自我反省的能力,也會慢慢的失掉足以號召人心的理想,「多元」反而變成一種亂象,讓人迷失在眾聲喧嘩之中,找不到未來的方向。

所以我們要學習傾聽,保持自我反省的動力,發展自己對他人的關懷和體貼之情,以及對周遭環境的理解、好奇與關心,才能從多元的價值觀之中找到共識。

就像土地有時乾旱,但只要給它滋潤,它就能恢復蓬勃的生機,這份滋潤就是生活的源頭活水,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態度、我們的價值、我們的理想。所以,我們何必把自己定位成在搬石頭的苦工?還是一起來做蓋教堂的美夢,同心協力的把這個社會變得更好,更符合自己的想望!路是人走出來的,不是嗎?

(感謝慈捷師姐轉寄此文章)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