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從一個畢業出來開業的學生,教師節回來看我,他很不快樂,因為每天的門診太沒有挑戰性,一半是過胖兒,一半是過動兒。
他說,「我跟父母說,飲食要規律,不要給孩子吃零食,但是父母都不能堅持,孩子一吵,父母馬上就投降。我告訴他們,小時候的味口會影響長大後的選擇,小時候每天吃炸雞、漢堡的人,長大後,當然優先選擇炸雞和漢堡。天天吃,怎能不胖?
小時候不曾加以管教的孩子,長大後當然不聽從老師的話,隨心所欲,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在別人眼裡就變成過動。父母都以為順著孩子的意就是好父母,其實是害了孩子的壞父母。」
他越說越激動。也難怪,這個迷思的確很嚴重。艾力克斯(Norbert Elias)是一位社會科學家,他觀察到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八九年,這五十年間,社會最大的變化是權力的移轉,權力從父母手中移轉到了孩子。
五十年前,父母跟孩子說話很少是問句(這樣好不好?)現在父母不再是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而是徵求同意(時間不早了,電視關掉去睡覺,好不好?)既然是問句,孩子就認為可以不同意,所以他就會說:「不要,我還要看,再讓我看五分鐘。」如果父母說:「電視關掉,去睡覺。」這是個命令句,孩子就不會討價還價。他認為口氣可以溫和,但是態度要堅決。
艾力克斯同時認為,父母不是孩子的朋友。朋友是平輩,是互惠平等的,親子關係不應該是互惠平等的朋友關係。你可以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看電視,他不能叫你不要看電視。艾力克斯認為,今日很多的過動兒其實是從小缺乏家教,養成習慣後,不服管教。
至於小時候的口味會影響長大後的選擇,我們在實驗室的動物身上有看到。如果把一個新奇的食物和一個熟悉的食物放在一起,老鼠會毫不猶豫的去吃牠幼年時熟悉的食物;老鼠對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會非常小心,先吃一小口,二十四小時沒事後,再回去吃一小口。
父母如果在孩子小時候給他吃各種青菜,他長大後比較不會排斥青菜;如果小時候都是吃炸雞、漢堡,那麼他經常會很想念這種食物。就跟我們留學時,會很想念家鄉的牛肉麵、大餅、蚵仔煎一樣,這種童年的喜愛烙印在我們大腦中。
因此,父母的確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很快投降。
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養成孩子良好行為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管教的嚴不嚴,反而是父母參與孩子生活的程度,不參與孩子生活的父母最會體罰,孩子將來的問題也最多。
這個報告說,父母是監護人,監督和保護孩子使他安全成長,教育他,打開他的視野。父母要先做到監護人才去做朋友,一個功能良好的家庭不是民主的家庭,而是父母子女各司其職的家庭;在重要的事情上,孩子沒有投票權,因為他們尚未成年,需要指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