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良璣
帶着微笑的 <蒙娜麗莎>,是否在傳遞達文西秘密的信念?<最後的晚餐>,有没有故意留下與聖經故事相左的破綻?<岩窟的聖母>,畫中又有什麼疑點?這些爭議,早已有專家學者仔細研討過,由於宗教和科學理念有所差異,各方人士均瞭解到,對這些論調,很難達到共識,就讓它漸漸淡化了。不料最近突然死灰復燃,陳年傳說,又成為文友間茶餘酒後的熱門話題。
興起這股風浪的是一部小說:《達文西密碼》(Da Vinci Code),目前在全美各地暢銷書排行榜中,穩佔首位,登上紐約時報榮譽榜已三十多週,居高不下。數週前美國電視網 (ABC) 製作出長達一小時的特別節目,報導書中涉及最具爭議性的問題:耶穌基督有妻子嗎?播出之後,這部小說更是氣勢如虹,銷路已逼近五十萬册。
《達文西密碼》是一部驚悚小說,作者丹布朗 (Dan Brown),两年前 出版了另一部同類的作品: 《天使與魔鬼》(Angels and Demons),也十分暢銷。這两本書有一個共同的架構,那就是古代羅馬天主教廷迫害科學家,以及大舉搜捕異教徒,施以酷刑的黑暗史實及傳說。為了自保和對抗政教合一的絕對極權,許多地下組織應勢而起。據說達文西、牛頓、雨果,都曾為這種祕密社團的重要成員。一個團體,無論是明的還是暗的,總會出一些極端份子,日子久了,不免擦槍走火,有時還釀成巨災。
《天使與魔鬼》的故事,把宗教和科學的衝突,帶到巔峰。代表宗教龐大勢力的,莫過於天主教廷,而在瑞士的歐洲核能研究中心﹝ C.E.R.N. ﹞,最有資格代表科學技術。故事一開始就是一位在核研中心的科學家慘遭謀殺,同時發覺被害人研發出來的「反物質」爆料被竊,緊接著引出神祕人物要趁紅衣主教群集梵帝岡選舉教皇之際,想用這個威力無比的新型炸彈,一舉摧毀教廷及所有重要神職人員。作者佈局緊密,情節發展極快,故事發生的地點,大膽選用一般讀者去過的旅遊勝地,增加真實感,用心良苦,此書之所以能暢銷,絕非倖致。
至於《達文西密碼》這部小說,作者膽大包天,居然敢抬出有史已來流傳最廣的書:《基督教聖經》,作為背景。故事也是以謀殺案起頭,現場在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引線則取自一些史料及傳說。原來公元第四世紀,羅馬皇帝要獨尊天主教,便著手將三四百年前耶穌的事蹟,加以神化,並且重修聖經,凡與神化原則相背的紀載,就徹底摧毀。例如相傳瑪麗孟得琳〔Mary Magdalene〕是耶穌妻子,為了種種考量,把瑪麗邊緣化了,有位教宗,甚至于暗示她是妓女。
相傳瑪麗目擊耶穌受難,並首先看到耶穌復活,那時她已有身孕,幸賴門徒協助潛逃至法國,迄今在法國尚有耶穌的後代。ABC電視節目,就是以此傳說為軸,遍訪知名學者,所得的結論是,現有的史料,無法確定耶穌有妻室,也無法確定他受難時仍是單身。
《達文西密碼》的故事,就說是有一批信徒收集了這段有關瑪麗的史料,組織了聖蹟保護會,代代相傳,俟適當機會把真相公諸於世。這個聖蹟就統稱為聖杯〔Holy grail〕。作者說達文西常在作品中暗露玄機,譬如在〈最後的晚餐〉畫中,坐在耶穌右手者,應是聖徒約翰,而畫中人物,面貌姣好,金髮垂肩,這豈不是瑪麗孟得琳?
小說中出現了一位神祕客,想攫取這個天大的祕密。此人雇了刺客,不惜殺人奪杯,但是要找到這個聖杯藏匿之所,必須破解一連串密碼,猜中不少謎語才行。也難為了作者,在書中介紹了好幾種密碼鎖法及解法,連數學上的「斐波那契數列」〔Fabonacci sequence〕都派上了用場。所以要看懂這本書,還得全神灌注,方能體會其中奧妙。這部小說,氣勢龐大,節奏飛快,幾乎每一章都有驚人的發展,翻開了書,就不能釋手。
看完了《天使與魔鬼》和《達文西密碼》兩本小說,就像坐快艇衝過了一排排驚濤駭浪,到了最後幾頁,方才風平浪靜,危機終於化解,真相也就大白。故事的情節,固然緊張剌激,過了幾日,也就淡出了,但是仍有一團陰影留在心中,揮之不去,那就是想到兩本書中都涉及宗教、科學、和政治之間的矛盾和磨擦。雖然小說中的故事,純屬虛構,但是在真實世界裏,自古至今,相似的衝突,比比皆是。
宗教給人類文明,帶來了極大的貢獻,人的行為規範,受到了合理的訓誡,信徒的心理,也有了妥善的照顧。可是一旦宗教結合了政治,就弊端百出,古代歷史載滿了政教合一所帶來的巨大的災害。那麼為何今天一批狂熱份子,還在千方百計地想把神壇帶入政壇?
宗教與科學,表面上互不相容。有人認為,所有重要教派的經書,都是两三千年前寫的,我們不可相信經文上每一句話都是真理。那麼我們應該全面不信鬼神擁抱科學嗎?這也不然,科學雖然昌明,愈懂科學的人,愈瞭解到我們身處這個宇宙,有二十億光年那麼深,而構成我們的身體以及一切物質,居然是無數根振動的微弦,宇宙從一粒核桃大小爆炸出來,但是那核桃又從何而來?這物理世界又何能如此有規律?這些科學都不能解釋,而且科學比宗教更容易走入極端,試看人類所謂的重要發明,火藥帶來了槍砲,内燃機帶來了大氣污染,原子能第一個用途是製造了大規模殺傷武器。宗教與科學實在各有空間,也需要相互制衡。
相信古經文上每一句話而且忽視科學的人,稱為「迷信」。如果只相信科學能解決一切自然奥祕,完全否認有極高智慧超人存在的可能性,那是「迷不信」。我們身處這極大的穹蒼,身擁這極小之振弦,徘徊於「迷信」及「迷不信」的兩個極端,何去何從? 達文西的密碼,終究可解,宇宙的密碼,只恐怕無人能猜透了。
作者簡介
丹.布朗 畢業於美國菲利普.埃克塞特學院(Philips Exeter Academy),在他全心投入寫作之時,一直擔任該學院的英文老師。1996年,丹.布朗出於對從事密碼破譯工作的秘密政府機關的興趣,寫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數位密碼》(Digital Fortress)。而這部小說立刻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網路小說。它以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為背景,探究了公民隱私和國家安全之間的界限。
丹.布朗的父親是一名曾獲得總統榮譽獎的數學教授,母親是一名職業宗教音樂家,因此,他從小就生活在科學和宗教相衝突的荒唐哲學中。丹.布朗的妻子既是一名藝術歷史學家,也是一名油畫家,她不僅和丈夫一起合作研究,還一直陪伴著他完成頻繁的研究之旅。《達文西密碼》正是夫妻倆一起到巴黎,在羅浮宮所完成。
丹.布朗另著有《天使與魔鬼》以及Deception Point。如布朗所言,《天使與魔鬼》是《達文西密碼》的「前傳」。在《天使與魔鬼》這本小說中,丹.布朗首度創造出羅柏.蘭登這個角色,故事描述哈佛大學符號學家蘭登去羅浮宮那趟重要造訪的一年之前,在梵蒂岡城的冒險經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