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開教養的迷思
文/馬信行(大學教授)
每天傍晚時分,總會看到很多人在戶外遛狗,我心裡就想:「為什麼他們肯花很多時間遛狗,卻不去陪陪老人家呢?」往往孩子大了或結了婚就搬出去獨立,一年才回家看父母一次,有時甚至忙得沒有時間回家,將年邁父母奉獻一生照顧自己的恩情拋諸腦後,這種棄養老人的情形,電視上也常報導,讓人感嘆養兒育女大半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們這一代,在社會學上其實是最被擠壓的一代。從小時候起,就常聽老師耳提面命地提醒我們「如何孝順父母」,到現在整個社會都在談「如何關懷子女」,讓身處在夾縫中的我們這一代,不禁深感疑惑,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自己該如何扮演為人父母的角色?
教好下一代,意義深遠責任重大
因為,整個社會的人口結構都在老化,平均一個年輕人要養三個老年人,你的老年年金,其實是從下一代的所得稅中而來,每個人退休以後,已不僅僅是靠自己的兒女奉養著,同時也得靠別人的孩子來分擔照顧,所以,把下一代的教育辦好,對我們這一代的意義,遠大於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是要對這整個社會負起責任來的。
在以前,還會有人說:「我教小孩是為了以後要靠他吃飯。」但是現在,我們卻要呼籲大家重視的是:「如何教下一代喜歡跟父母住在一起?」孩子為何不喜歡跟父母同住?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人都是自私的,要讓孩子喜歡跟你住,你得提出一個能夠滿足他的理由。
人活在世上就有種種個人的需要,需要靠著與人互動來交換。這在社會學觀點中,就叫做「交換理論」,這套交換理論,是建立在人性自私的基礎上。譬如學生努力讀書、參加升學考試,到最後順利取得大學文憑,其實也是一種「交換」,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去換得文憑,以便將來畢業外出謀職,能夠憑著這張文憑去換取較理想的工作。
在職場上,你用自己的能力和工作表現來換取薪水,而工作單位用這份薪水滿足你,以換取它所需要的成長。這樣的交換,是民主社會的常態,也是社會進步的根本。當這個社會人人都需要憑著「交換理論」來互取所需時,人都必須要懂得照顧自己、滿足自己的需要,因此每個人都將所有的時間和計劃安排在滿足自己所需的活動上,這就是人性。承認「人是自私的」以後,如何利用「自私」來使社會進化,才是教育的出發點。
同住不涉內政,一家樂融融
一位住在桃園的老太太,先生很早就去世了,留下一棟樓房給她,樓下三層租給別人,一個月也有四、五萬元的收入,老太太每個月輪流住在二個孩子家,單月由老大照顧,雙月就輪到老二奉養。
有一次輪到老太太去住老二家,可是老二家遲遲沒有人來接,大媳婦按捺不住,打了通電話給二媳婦說:「這個月輪你們了,怎麼還不來接呀?」
二媳婦說:「對不起,這個月生意比較忙,我弄好馬上就去接。」
大媳婦說:「每次都這樣」,然後生氣地把電話掛斷。
老太太聽了心裡很難過,好像自己是個垃圾,一個希望她趕快走,另一個卻希望她慢點到。
她想來想去,覺得這樣不是辦法,於是每個月臨走時,總會塞兩萬五千元給媳婦,反正那些錢她死後也帶不走,如果媳婦對她孝順一點,她還會再多給個五千元。
後來她跟早上一起散步的老朋友說:「兒媳對我好孝順喔!還說下星期要帶我去遊樂園玩耶!」這就是一種交換。老太太說:「年輕人打拚很辛苦,菜錢都由我來出沒關係,我付得起呀!」
要知道,年輕人為何寧可花很多時間照顧狗,卻不願與父母同住,因為狗不會干涉他家的內政,而老人家卻會,就算孩子已經三、四十歲了,在父母眼中,仍永遠是一個孩子。
所以,當你有機會跟孩子一起住的時候,請記住「三不管」。
第一個「家事不要管」,第二個「孫子不要管」,媳婦管教孩子時,老人家最好睜隻眼閉隻眼,不要插手比較好;第三個「夫妻吵架不要管」。
總之,你能夠享福就好了,媳婦如果沒煮飯就到外面吃吧,有人付菜錢又不干涉他們的內政,兒女當然喜歡與你同住啊!
教養不得法,愛之適足以害之
有一次,我參加高中同學會,一個女同學聊到每天都要陪孩子去補習,回來還要伴讀到十二點。我問她:「那你的孩子成績是否越來越糟、越來越退步?」
她很驚訝地說:「你怎麼會知道?」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我問她:「你的國文、英文程度有比老師好嗎?」
她說:「當然沒有呀!」這就是了,父母的程度並不比老師高,卻每天將孩子教到十二點才上床,你想,孩子第二天去上學難道不會打瞌睡嗎?
她辯駁說:「我這樣子陪他,是希望他能夠體會到父母的愛心呀!」我說:「孩子未必能體會到你的愛心,但我卻可以體會到你的害心。」雖然父母有愛心,但方法若是錯的,反而是害了孩子。
關心孩子的學業,其實你並不需要親自教導,在家裡,家長可以幫忙的就是督促孩子把作業做好。有些父母擔憂的是,自己的孩子只愛游泳,什麼都不會,或是除了美術,什麼都沒興趣,遇到這種情形該怎麼辦呢?像拳王阿里小時候,學校成績從來沒有出現過兩位數,但是他卻光靠打拳就成了世界最有名的拳王。
但如果孩子不愛讀書,也沒有其他的專長,這才是真正令人煩惱的事。此時,應該趕快培養他發展專長,要求他至少要把自己的作業做好,當他做到以後就給他一定的獎勵,比如他喜歡吃的東西,或是零用錢,或同意他看一下電視,慢慢帶領他養成好習慣,那麼他在家主動寫作業的欲望就會增加,這就是「增強原理」。
從滿足需要,培養主動積極態度
在孩子還小,還沒有建立行為標準的時候,都是以「習慣」為原則,什麼叫做「習慣」呢?就是當他發覺,只要做出某些動作,就可以獲得想要的東西,滿足自己的需要,那麼這種行為的出現機率就會上升,時日一久,便內化成他的習慣,或是他與人互動的方式。
曾有人對幼稚園小朋友做過一項實驗,一組孩子固定每星期一發五十枚代幣,每一枚代幣可以到遊戲間玩遊戲一次;另一組則是將代幣放在老師那裡,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會獲得代幣;一個月以後對照,固定發代幣的那一班,上課秩序很亂,以獎賞方式發代幣的這一班秩序好,老師走到哪,孩子的目光就跟到哪。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發代幣給小孩,但你用的方法不一樣,效果就有很大的不同。
做父母的大多數都會在心裡想:「只要孩子能變好,我什麼都願意答應他。」那麼第一件事,就請你先把他的零用錢扣起來,等到他有好的表現時才給他。你可以衡量自己一星期能提供多少零用錢,以此為基數,當孩子向你要求零用或買什麼東西時,你先記起來,不要馬上給,等到他表現好時才給他,讓孩子用表現來獲得零用錢,比較容易養成他主動積極的態度,這跟你固定給他零用錢,感受是不一樣的。
有一個阿嬤很疼孫子,據說是因為以前對兒子管教太過嚴厲,打得很兇,結果孩子長大了很少回家,所以現在對唯一的孫子便十分溺愛,可是這個孫子從小就愛跟一班不良少年鬼混,每天混到很晚才回家,只要他一回家,阿嬤就說:「孫呀!你怎麼玩到這麼晚,太晚回來阿嬤會擔心哪!下次早點回來吧!我現在去煮豬腳麵線給你吃!」
沒想到這樣的慈愛,反而增強了孩子晚歸的動機,因為孩子晚歸回來有豬腳麵線可吃,無形中好像鼓勵他繼續在外遊蕩。所以說,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態度不當,往往會使原來的愛心變害心。
正向的鼓勵,可以教出正向行為
為人父母者,總是想知道怎樣去改變孩子,讓他多聽父母師長的話?怎樣才是所謂的「教導有方」?其實從孩子小的時候,看媽媽怎樣哄小孩就已經開始了。嬰孩哭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肚子餓了、尿片溼了或是衣服太少,也有可能只是想要媽媽抱一抱。有一個實驗是,一組嬰兒哭了,媽媽就去摸摸他,如果他的尿片沒有濕,又是剛吃飽,就是要媽媽抱;因此就讓他們哭到累,等到不哭的時候才抱起,第二組孩子一哭,媽媽馬上抱起,結果,第一組比較不愛哭。
還有一個實驗是,一組孩子跌倒了,媽媽馬上跑過去扶他、安慰他,這樣的孩子肯定會比較愛哭;另一組則是孩子跌倒了,媽媽並沒有跑過去,反而對孩子說:「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喔!」當孩子爬起來,向媽媽哭訴跌傷的地方疼痛時,媽媽卻說:「好勇敢!勇敢的小孩不哭喔。」這組孩子跌倒了會自己爬起來,並且比較不愛哭。
父母或師長對孩子壞的行為發生時,給他貼了「壞的標籤」,會使他變成就是那個樣子。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不好的表現會有立即性的指責,這些指責性的言語,就像是貼上壞的標籤,讓孩子產生負面的自我認同,行為反而朝更不好的方向走。
例如,孩子不喜歡整理房間、床舖,媽媽很生氣地說:「你這裡像豬窩,你是豬啊!」當有豬窩的事實時,媽媽又再貼上豬的標籤,孩子就會內化,而認為自己是豬。但好的標籤,老師或父母則可多加使用。如果孩子數學考了一百分,老師特意當著孩子的面,向家長誇他有數學天分,此時學生會把老師這句話內化到心中,認為自己是數學天才,這孩子可能因此對數學有更大的興趣。
由上可知,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表現,和父母的鼓勵有很大關係,這種鼓勵有時並非來自直接的獎賞,而是當他發現,自己做出哪些行為可以換得需求的滿足時,這種行為的出現機率就會升高。所以,愛心並不是唯一愛孩子的方法,如果你不知道要在什麼關鍵時刻去運用旨氶A太多的愛心反而會變成害心。
適時的放手,讓孩子接受挑戰
有些孩子上學時很容易忘記帶東西,媽媽就得一下子為他送便當,一下子為他送雨傘,也許,很多人會認為這樣的媽媽很有愛心,但結果是在媽媽的支持下,這個孩子就算本來不懶散也都會變得很懶散了,因為媽媽總會代為處理忘記的東西。
有個媽媽曾對我說:「以前一碰到狀況,我總擔心孩子下雨天不帶傘,會不會淋到雨?沒有帶便當,中午會不會挨餓?」但她捺住性子,先觀察一陣子,看孩子會怎麼處理,沒有帶傘時,是請同學送他一程?還是自己淋一下雨?沒有帶便當,是跟別人先借點錢買午餐,第二天再還?還是自己走回家吃?
後來發覺孩子回來好好的,也沒淋到什麼雨,讓她在欣慰之餘,難免有點悵然若失。我對這個媽媽說:「孩子總是要長大的,看到他的判斷能力比你強,你應該感到開心,而不是失落才對。」
讓孩子受些教訓,以後出門或許就會認真想想自己的東西帶齊全了沒有,養成謹慎的好習慣。
換言之,現在把孩子教到不需要為他煩惱,那麼你以後就不必再為了孩子勞心勞力了!畢竟,我們無法陪孩子一輩子,不要剝奪孩子練習解決問題的機會,當他的需求與別人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他要瞭解怎麼樣和人周旋,如果你事事都幫他安排好,養成孩子的依賴性,這樣孩子以後不管走到哪裡,都會碰到相同的問題,永遠學不會如何與人談判、如何去制定一個遊戲規則,來化解人我之間的利害衝突。
只要不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事件,做父母的不妨放手讓孩子去嘗試一下,看他們如何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即使受到了傷害,他們的復原力也是很強的。
有的家長一看到孩子在學校裡被別人打得鼻青臉腫的,就激動地馬上跑去學校找校長、導師出面解釋,這樣一來,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己解決事情的機會與能力。
「孩子,我要你比我強」並不是一句廣告詞,而是真真實實存在於我們整個社會價值觀中。今天的外在環境是充滿競爭性的,民主社會的進化,一定要透過「機會均等,公平競爭」來實現,如果你的孩子不夠強,將來要怎樣跟別人競爭呢?
期許我們能教養出有能力「競爭」,但不是「鬥爭」的孩子,讓社會不斷地向前走,不斷進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