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6, 2006

健康,就從飲食、觀念與生活調整做起

文/梅襄陽 (醫師;全球華人防癌長鏈倡導人)

有人說癌症的發生是遺傳,因為常常有人是一家多代罹癌,也有人說是因為現在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每天生活在致癌因子中,導致罹癌人口節節上升,高居二十年來十大死亡率首位。
但是,大家可曾想過,引發癌症的主因可能不是遺傳,而是我們日積月累、一點一滴從嘴巴吃進去的?

以親身的經驗來宣導防癌長鏈

三十三歲正是人生黃金歲月,我卻在國泰醫院檢查出肝臟有三公分腫瘤,斷層掃描時肝臟一片模糊,腎臟部位時而抽痛,小便呈赤色,胖到八十多公斤;另外嚴重的痛風在右腳大拇指上,隆起了個大大的痛風石,侵犯到右膝關節,必須柱著拐杖行走;睡覺、上廁所都很難受。

震驚自己正值壯年,這些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於是重新檢驗自己的生活習慣,以及醫學院所學,了解到是身體體質嚴重不平衡的現象所致,經過不斷地收集資料,思索問題的根源,多年來,陸續找出解決的方法,我調整飲食,希望重拾健康,漸漸的肝臟變好了,體質不平衡的現象也調整到正常,看起來年輕了許多,最讓人高興是這些過程也幫助了許多朋友重新獲得健康。

您吃的是營養還是毒物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應該從「肉、蛋與乳製品」攝取豐沛的營養,然而,今天我們卻發現,「肉、蛋與乳製品」竟是廿世紀人類飲食的「三大惡」。長久以來的認知完全被打破,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成千項嚴謹的現代研究報告指出,以往宣傳三餐需要「肉、蛋與乳製品」的理論是錯的,而且還造成今天一般人多量攝食,以致心臟病、癌症、骨質疏鬆症及其它現代流行病的橫行。

於是,我將美國約翰‧羅彬斯(John Robbins)的「新世紀飲食」理論和經驗歸納成防癌四部曲:

一、改變生活與飲食習慣,以「不」吃什麼為主

二、吃對食物,四低一高的飲食(低蛋白、低油脂、低糖、低鹽、高纖維。)

三、了解生命的意義,啟動康復力

四、邁向健康之路,坦然接受排毒。

國人應從改變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做起,即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不抽煙或戒煙、定期健康檢查及培養健康休閒活動。減少應酬、適量飲酒及健康均衡飲食,以降低慢性疾病的罹病率,享有健康長壽的人生。

(相關資訊歡迎上防癌長鏈網站參閱 http://www.rnr.com.tw)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