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6, 2006

親子教育的五項要件

親子教育的五項要件

文/游乾桂

未成醫生反成病人  

我在精神病院服務的那段日子有許多對生命的感觸,尤其當接觸到一個從台大醫科畢業的病患,我忍不住思考,為什麼一個大家都認為優秀的孩子會變成精神病患?原本他應該是醫生,但他還沒當過醫生,就已經是病人了。我對他很好奇,每天晚上別人都回家的時候總會撥空去陪他,護理長警告我:「你要特別小心,因為所有的醫護人員都被他打過,只有你還沒有。」

我以為是自己有什麼特別高明的地方,所以不曾挨打,但她告訴我,只是因為我是新來的,所以暫時免於被打。之後,我有幾個月的時間跟那位病人維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我很想接近他,但又很怕被他打。後來,護理長告訴我,如果想要去陪他,應該要稍微接觸古典音樂,因為他很喜歡古典音樂。

高處不勝寒

當我有了一點古典音樂的知識後,我跟他聊天的時候,有一種「啊,通了」的感覺,我第一次看見他微笑,他告訴我,這是他十多年來第一次微笑。我很驚訝,一個那麼優秀的人,竟然連「笑」都覺得困難。

之後的幾個月,我又知道了他從小學到高中,這麼長久的日子,他從來沒有考過第二名,一直都是第一。之後,我又在他身上發現了兩個秘密。一個秘密是:他令我想到金庸筆下的兩個人物:東方不敗與獨孤求敗。我們常常羨慕一個在頂峰的人,卻往往忘了「高處不勝寒」,一個高成就的孩子,往往是高壓力的,是孤獨的。我最喜歡金庸筆下的周伯通,他表面上看起來很笨,其實卻是最聰明的人,就是老子說的:「大智若愚」。

智慧的兩個層面

我們看一個孩子不能光看表面。人的智慧可分為兩個層面,一種是「外在智慧」,一種是「內在智慧」。

外在智慧就是「背多分」,就是學業成績優異,很令人羨慕的類型,然而,外在智慧對於一個人成就的影響只不過佔百分之十而已,人真正要成功是要靠內在智慧,就是慈悲、自信、快樂、體力等等,但這些是很難看見的。

有個老師曾說過:「一張考卷考不出一個孩子。」──這是真理,孩子的智慧就像宇宙,一張考卷,幾十個題目,怎麼考得完?我們連週遭的事物都懂不完,憑什麼以為自己很偉大,能夠懂很多?別把自己變得太偉大,也別要求我們的孩子太偉大。當我們看到孩子因為「偉大」而淪陷,那是最大的悲哀。

走對的路

另一個秘密是:他告訴我,如果他學的是古典音樂,他就不會是精神病人了。我聽他這麼說,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一個人再怎麼厲害,走錯了路就什麼都完了。現在上大學很容易,根本不必擔心,該擔心的是有沒有學問,有沒有能力──只有走對路的人才會有學問、有能力。

那個孩子很聰明,能考上醫科,但他也很明確的告訴我,他不會是個好醫生,因為他不喜歡當醫生。如果時光能夠倒轉,他會是個很開心的音樂家。我在精神病院待了好幾年,遇上了好多這樣的病人。每當我碰到這樣的病人,我總有些想法想跟父母們溝通,想讓孩子們別再踏上同樣的路。

成功的五個條件 
 
離開醫院後,我從事親子教育的工作,希望能給父母們一些新的觀念。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用的、成功的,但我們常常有兩種迷思,一種是以為「智商」很高的孩子將來的成就都會很高,其實不然,沒有任何的研究結果證明智商高的人比較容易成功。

另一種是我們常常以為孩子「考第一」即是成功,但沒有一所學校敢頒發「成功保證書」,就算考上了建中、考上了台大,不等於一定會成功。假設一個孩子考上了醫科,當上了醫生,不見得就會是個好醫生。

我的朋友有大半是醫生,但真正的好醫生卻很少,如果一個人考上了醫科、當上了醫生,卻是個壞的醫生,父母是要還是不要?我想我是不要的。這個社會充滿著「一流」的迷思,每個人都渴望「一流」,但一個「一流」的人不見得是個「有用」的人。

我不是反對「第一名」的孩子,我反對的是一個「第一名」卻沒有慈悲的人。要成功,除了一流之外,必須加上如慈悲、友善、健康、開心等等的特質。有個老師告訴我,目前的教育正逐步邁向「缺德」教育──沒有「德行」的教育。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教出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工作者」。

我們有時會發現,自己辛苦了一輩子,所得的卻不是想要的。日休禪師說過,很多人活了一輩子,只做過兩件事:一是等待,二是後悔;兩樣加起來叫做「來不及」。

一個孩子要成功與成績、智商無關,而是要有五個條件:

(一)、自信
自信就是學習的動力,但我們教育裡,被鼓勵的機會太少,我們總是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而不是優點。如果連父母都不看孩子的優點,別人怎麼會看到你孩子的好處?

有人是小時了了,有人是大器晚成;很多孩子十二歲是資優生,十六歲就不是了,這才是令人憂心的。美國有個十二歲考上哈佛,十六歲大學畢業,十八歲在普林斯頓大學讀完博士,十九歲到紐約州立大學任教的孩子,他接受訪問時提到,在哈佛的日子裡,除了寂寞還是寂寞,而且他沒有「童年」。

一個沒有童年的孩子沒有一切,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活得有意思。人生總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想想看我們讀書時代的第一名哪兒去了?好像都不見了。讓孩子順其自然,終會有水到渠成的時候。

很多人欣賞史懷哲,但當我讀了他的傳記才知道他原來也不是個會讀書的孩子,三十歲才考上醫科,三十八歲才從醫科畢業,一個這麼遲才當上醫生的人,被稱為「非洲之父」。還有一位劉其偉老先生,三十八歲學畫,六十六歲才成名。我相信人生終究是有出路的,只是遲早的問題。一個自卑的人很難成功,因為自卑的人必須花很多時間去修補心靈的裂痕,哪有時間成功?一個有自信的人,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憂愁上面。

自信怎麼來?多給一點鼓勵吧!台灣這個社會嚴重缺乏「好話」,我們應該從家裡開始營造「說好話」的環境,去找家人的優點,多說好話,讓家人開心,自己也開心。另外,多一點幽默,一個幽默的孩子的學習效果是沒有幽默感的一點九四倍;並且,一個幽默的人才能夠應付壓力,才能在這個充滿壓力的社會中生存。

(二)、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最喜歡的,父母要知道,並且支持;父母們常常忘記興趣才是最便捷的路。我有一個很喜歡運動的同學,每次考試,他都要我讓他「看幾題,及格就好」,現在他是台灣目前為止唯一的運動心理學家,在大學裡任教。

我在此想提醒所有的父母,孩子「走對路」才是好路。還有台灣知名美術家蔣勳,他也不是很會讀書的人,但他遇上一位好老師,那位老師告訴他,他的天分在美術,應該往美術方面發展,他聽了那位老師的話,走上美術這條路,當他準備留法時,他完全不懂法文,但因為對美術的熱愛,他找到了學習的動機──有興趣才有動機,有動機才會主動學習。

(三)、創意
創意是什麼?創意就是把兩樣不相關的事物連在一起,讓他們變得相關。

一九六五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說:「我這個獎有一半要歸給父親,因為他給了我三種不凡的能力:思考力、想像力與創造力。從小,我就知道答案不只一個。」一個孩子回答問題時有一個以上的答案,就是創意,就是父母所要給孩子的。

林語堂的女兒曾說父親是「不知道先生」,她的文章中提到,小時後有問題問父親的時候,父親總是說:「我不知道,我們一起來查查百科全書如何?」──這就是她父親給她最大的智慧。她從小就知道,腦袋裡裝不了太多知識,知識都藏在書裡。

心理學家也證明,腦袋只負責兩件事:記憶與遺忘。所以死背是沒用的,死記的東西終究會被遺忘。我們該教導孩子圖像記憶,而不是死板的文字記憶。

有個哲學家說,大人要教孩子兩本大書:一是自己,一是大自然。教孩子懂自己的興趣、性向、能力;教孩子懂大自然,大自然像一個宇宙,不是一本書就能圈住的,書裡給的只是閱讀自然的智慧。讀書的意義在於懂得讀書;讀書的目的在閱讀大自然。一個真正懂得讀書、懂得讀自然的孩子,不只是用眼睛,還會用其他各種感官發掘自然,還會思考問題、提出問題,才能真正「用心」閱讀,才能真正了解一件事的來龍去脈,這樣的孩子才是有創意的孩子。

所以,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不要直接回答,而是要從旁引導,讓他自己去尋找答案。

(四)、健康
台灣的孩子令人憂心的並非「智力」不足,而是「體力」不足。有報告指出,台灣孩子的體力比日本差了百分之三十,比對岸差了百分之四十。如果一個人的健康不佳,人生的「長路」也會變成「短路」,不是嗎?但我們常常忽略了「成功」與「健康」之間的關聯。一個體力好的孩子,比體力差的孩子多了一點七三倍的學習效果,兩者之間的差別是很明顯的。

(五)、快樂
假若我們的孩子一無所有,起碼也要開心。但在台灣這個社會,笑得太開心似乎有種莫名的威脅性,人們看到笑得太開心的人,幾乎都會產生異樣的眼光,這是不對的,我希望台灣能夠變成一個開心的社會。

一個快樂的孩子的學習效果是不快樂的一點七六倍,由此可知快樂有多重要。一個不快樂的人,所有的時間都耽溺在找快樂,怎麼有時間演好自己?  我

發覺現代人在教育上忽略了一些簡單而重要的準則,反而一直找尋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一個孩子重要的不是考什麼分數、讀什麼學校,而是真正學到了什麼,有什麼能耐,這才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

愛的三個階段  

人要學習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學會愛自己,一個愛自己的人,才可能去愛家人,人若是整天忙於工作,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就只能把家當成旅館,每天進進出出,怎麼能夠好好的愛家人呢?

第二個階段:學會愛家,我覺得家要有兩種意義,一是港灣,每個人出去都像是流浪,回到家,就是靠岸了,所以家要給人安全;二是花園,花園就是綠意盎然,讓人有休憩的感覺,回到家,可以深深吸一口芬多精。一個人學會愛自己以後,家才能變為這樣的家。

最後:學會愛孩子,孩子要用愛來養育,而不是用錢、用學歷等等。

教育的最終目的

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在功成名就、光耀門楣,而是在教養出一個有工作、有收入,還記得有父母的人,這才是人生的原貌。我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念,是因為我知道人只有一輩子,因為只有一輩子,所以緣分不深,所以要惜緣;只有一輩子,所以不該看不起孩子;只有一輩子,孩子能陪我多久?

我的教育觀點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多陪我一會兒,在他不得不離開我身邊的時候,能對我有些惦記,能夠多待在我身邊,如果不能住在一起,他能夠選擇住在我附近,能常常回家,那麼我就覺得自己的教育成功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