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16, 2012

聽媽媽的話

聽媽媽的話就對了

文/黃心怡(資深心理師)

一位年近四十歲的單身男性來找我,明白表示是為了媽媽前來心理諮商。因為媽媽期盼他諮商完可以找到合適的伴侶結婚生子,以免她老是要應付鄰居的「關愛眼神」。

●參加相親多次,只是應付媽媽

面對這位對媽媽忠心耿耿的男性,我小心地探問:「倘若你來諮商,心裡有小小一部份可能是為你個人的需要,你比較想談什麼呢?」林先生(化名)努力思索了半天,靦腆地回答:「沒有,我覺得生活就是這樣,每天日復一日,固定上下班,走同樣的路線回家……朋友大都已結婚生子,哪有空與我見面閒聊,生活圈愈來愈小,我覺得人生走到這裡,像似一杯白開水,平淡無奇……。」心想:對生命沒有任何passion,也許才是他真正的核心困擾。

林先生從小聽話、溫順,媽媽說的話,他都照單全收,即便不開心也都隱忍下來。媽媽逢人便誇自己孩子有多麼乖順,直到他年過三十仍然沒有交女朋友,她開始心急了,幫孩子安排各式各樣的相親活動。

林先生硬著頭皮見了無數女孩,喝了無數次咖啡,卻都沒有下文,媽媽最後使出哀兵政策,要孩子為了媽媽著想,趕快結婚。在諮商過程中,林先生幽幽地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些女孩不錯,見了幾次面,我就是沒有動力再邀她們出去,覺得沒話找話聊很奇怪……,也怕耽誤了人家。」

●無孔不入干預,讓人想逃走

這也許是他這輩子真正的「叛逆期」,第一次違背媽媽的意見。他說:「每次我約了女生見面,媽媽總是不厭其煩地教我如何穿衣服,如何與女生講話……讓我覺得有點糟。」

諮商期間據我所知,這位母親也打了不少電話到辦公室詢問:「我孩子有沒有繼續諮商?大概談了些什麼?」辦公室的行政人員基於職業倫理,當然無法回答任何問題,這也反映出,她是多麼放不下心,凡事都要在她的掌控下進行,雖然她的兒子已四十歲了。

談了三次,林先生婉轉表示,他想停止諮商,我除了尊重他的決定,也試著瞭解,為何他突然想中止會談?是說話方式與他期望不同?還是想悄悄地「逃走」,不要面對此難題?他淡淡地說:「每次諮商結束,回家後,媽媽會問我說了什麼?我覺得很麻煩……。」原來眼前的中年男子,至今仍然無法抗拒媽媽沒有界限地「介入」他的私領域生活,難怪他會顯得凡事沒什麼興趣,也毫無所謂的模樣。

我接納他的心情,也鼓勵他為自己決定是否再繼續自我探索。他看了我一眼,不太確定地嘆了一口氣「我也不太肯定……」,我安慰他:「這的確需要一些勇氣,一種為自己選擇負責的勇氣。」當天結束前,他決定再繼續諮商,為自己冒些險,再試試看!

●面對成年子女,父母放手才是愛

林先生的故事,讓我想到許多接觸過的家庭,父母基於「愛」的理由,保護與照顧子女,無怨無悔。待孩子長大了,他們仍舊以愛的理由不斷干涉子女交友、生活的安排,弄得親子關係劍拔弩張。

也許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父母試著放手,才是真正的愛。當父母經驗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隨著歲月慢慢遞減,內心難免有些失落,但那是屬於父母的功課。

成熟的父母,拾起自己的功課,祝福孩子的人生,孩子才有機會真正長大,真正的獨立與負責。

(本文摘自《泰山真愛家庭》雜誌第65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