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01, 2007

如何讓孩子認真過生命中的每一天

如何讓孩子認真過生命中的每一天

文/錢永鎮(生命教育推動教師)

我在學校教授「生命教育」,有一天,我的孩子問我:「爸爸,什麼是生命呢?」我卻愣住了,不知道要怎麼說起,我說:「生命就是每一天的生活,你要讓自己活得更好!」他說:「我本來就很好呀!即使有時心情不好,但也不會太糟!」

慢慢的我發現跟孩子談「生命」,還不如跟他談「一天」,因為人的一天,就好像生命的縮影,一天的生命品質如何,也就可以代表你這輩子要怎麼過。這就是我一直想教給學生和孩子的事情。

一天的生活,要從「睡眠」開始說起,因為對國中、小學的孩子來說,睡眠好,考試的成績才會好,孩子在沉睡中,腦子會將當天所見所聞自動整理、歸檔,就像圖書館一樣,這樣所學到的東西才會深深印在腦海中,記憶力才是既深且長的,反之,如果睡不好,他的腦袋瓜必定亂七八糟的,無法很快記起自己所學過的東西。

看孩子早上起床的樣子,可以看出孩子是屬於「被動型」或「規律型」。如果他每天起床都要人家叫,又親又哄的拖上老半天才肯起床,這是「被動型」的孩子。還有一種是時間一到,自己就會起床了,這是「規律型」的孩子,但他們並不是一出生就擁有這種自動自發的規律性,而是漸進式的自我鍛鍊,譬如剛開始需要父母督促他準時上床睡覺、定時起床作息,慢慢的就可以利用鬧鐘來叫他們起床。要培養「規律型」的孩子,都是靠後天慢慢培養的,關鍵就在父母在孩子小時候的教養方式。

●有事父母代勞,容易助長孩子依賴性

孩子一出生,最先要培養的是信任。信任媽媽會餵奶、保護他、跟他玩……,也信任自己能接受媽媽的愛與別人的關懷。其次則是自主性的訓練。

「規律性高」的孩子,晚上睡覺、白天起床的時間都很有規律,睡眠品質也最好,一點都不需要父母操心。「自己的事自己做」,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管教原則,比如自己吃的飯自己煮,也許孩子現在的能力還不夠,但至少可要求他們自己的碗自己洗,自己的鞋子自己穿,自己的手帕自己洗……,隨著年齡增長,漸漸增加他的自主性範圍,這是培養責任感很重要的一環。

可是,現在的爸媽都會說:「你只要把書念好,其他的我來幫你做。」結果你就變成「孝順兒女」的標準父母,這種孝子父母不但剝奪了孩子的成長,也會助長他們的依賴性。

我的孩子唸低年級時,有一次因為起床晚了,上學遲到,結果竟然罵我:「都是你們不叫我,害我遲到!我早就說過好幾遍,早上一定要叫我起床呀!」口氣還很兇呢!當時我聽了就覺得奇怪,明明是孩子自己不起床,怎麼變成是父母害他的呢?如果父母未警覺到這一點,將來孩子要怪的事情會越來越多,像上課忘了帶東西,怪父母沒幫他整理書包等等,如此繼續衍生下去,你會發現孩子的自主性正一點一滴地在消失中。

孩子的「自主性」一旦被抹煞掉,下一個影響就是「自動性」的消失。現在的老師最擔心的就是學生太被動,不說就不做,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從小就被爸爸媽媽限制住,這個不准碰、那個不能摸,不能隨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會使孩子在知識的追求上,漸漸喪失自動自發的精神。

這種自動性和自主性的個性,不是一兩天就可以養成的,而是要從小就教好,怎麼教呢?就是要「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可以自己做,同時也要多鼓勵他做好自己的事,其次則是要讓孩子養成「勤勞」的好習慣,小從早睡早起,自己洗臉梳頭,大到簡單的家事分配,都能讓他體會到持之以恆的生活態度,這就是認真看待生命的第一步!

(本文摘自《泰山真愛家庭雙月刊》第26期謝蕙蒙整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