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09, 2010

如何陪父母迎接老年

康健雜誌

在佳陽的童年記憶中,阿公總是坐在客廳裡的一個角落裡看書。他的話不多,見到孩子總會微微一笑,雖然他大部份時間都聽不清楚年輕人在說些什麼。

大概是在阿公八十六、七歲的時候吧,佳陽發現阿公經常從早上就坐在客廳裡,坐了一天幾乎都沒站起來過。不久,阿公得了痔瘡,原來是阿公膝關節退化,坐下去就沒力氣站起來,他又怕麻煩子孫去攙扶他,所以一坐就是一整天,最後就長了痔瘡。

「阿公是個書生,自尊心強,寧可忍受痛苦,也不願像個沒用的老傢伙,」佳陽說。

和年老父母或祖父母溝通上的誤解,是許多人曾經有的經驗。
志鴻小時候,外公外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到他家住上幾個月,「這叫做輪伙頭,」志鴻說。

「輪伙頭」就是當父母年紀大了,輪流住到幾個子女的家中,接受照顧。志鴻的外公、外婆當時就是在四個女兒之間輪伙頭。

「以前外公、外婆來的時候,我們都很高興,可是後來他們年紀愈來愈大,就變得很容易生氣,」志鴻回憶有一次,他問了外公一句:「你們還會住多久?」結果第二天,外公居然二話不說,款好包袱,就帶著外婆離家出走。志鴻的媽媽心急如焚,最後才在二阿姨家找到他們。「你兒子在趕我們走啦!」外公很委屈地抱怨。

「怎麼會這樣?我問那句話的意思,是希望你們可以住久一點的……,哎!」志鴻忙著解釋。

曾經呵護著我們長大,抱著我們吃奶、牽著我們的小手走路……,每個人心中的父母、祖父母,不管是多麼的完美、堅強,終有一天,也會老去。當父母年老時,伴隨著生理機能退化所帶來的心理衝擊,以及種種的失落感,使得父母與子女都容易產生心理的危機與壓力。

少也徬徨,老也徬徨

大陸作家余秋雨曾經寫下一句話,「我無法不老,但我可以再年輕。」關於老,究竟是什麼感覺?作家陳之藩曾經打趣,一個人是不是老了,可以從三個指標看出:第一個是「記遠事,不記近事」;八百年前的豐功偉績還記得一清二楚,可是昨天和誰吃飯已經記不得了。

第二個指標是「在乎小錢,不在乎大錢」;張三去年欠你的兩百塊,你還牢記在心;李四前天向你借的五萬元,你已經忘記了。第三個指標是「疼孫子,不疼兒子」:兒子說什麼都不對,孫子怎麼調皮都可愛。

要學會和年老的父母相處,首先就必須了解他們正在經歷的心理衝擊。

還記得自己青春叛逆期時,與父母格格不入、動輒口角的歲月嗎?當父母年老時,也很容易發生這種情形,然而有著青春期徬徨茫然之感的,可能換成你的父母。

台大社會系教授李開敏,曾經長期從事老人社工的心理諮商,他指出老年期一個重要的生命主題,就是面對失落,一種失而不可復得的感傷。不管是女性的空巢期,或是男性工作的失去,生理的、經濟的、社會的,名片上的頭銜、光環都沒了。這會讓老年人心理上有很大的失落,覺得好景不再。所以,老年期會重複青少年時的一個主題,就是重新追尋生命的意義,對生命重新的審視。

台北市立療養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李文瑄也指出,在他多年的診療經驗中發現,老年人常會面臨人生整合的問題,也就是老年人常常會回顧:「我的一生到底做了些什麼?」有些能整合,有些不能整合、或是會懊悔,所以有些人在晚年會覺得晚霞無限好,有些人則會感嘆日暮沈沈。

失落的感覺,伴隨著記憶的混亂,甚至記憶的失落,更增加了心理的危機。李文瑄醫師指出,記憶中珍藏的東西不見了,例如以前喜歡到圓環吃宵夜,結果圓環拆掉了,他會有一種混亂的感覺。而老化會導致記憶力的衰退,老年人的記憶有時會不連貫,而造成心理上的不連貫、不整合,對老人來講也是一種痛苦。

如何和年老父母有效溝通?

要能進入父母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適應老年期的挑戰,有效溝通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美國家庭關係心理學家艾丁伯(Mark A. Edinberg)以所接觸到的個案為例,分析了成年子女與父母溝通時最常碰到的問題,並提出了改善的建議。

在一個個案中,大衛和伊娃發現他們的母親凱思在過去這一兩年來,似乎過得很不開心,他們覺得母親應該更常出去活動,並加入社區的老人中心。

當他們和母親提起這個話題時,大衛的態度變得有些嚴厲,他叉著腰,手指著母親,告訴她:「你應該多出去走走!」大衛接著一一列舉應該多出去走走的理由,可是卻完全沒有去感受母親的反應與處境。

大衛心想,我的母親看起來很不開心,如果她能和老人中心的人在一起,應該會好一些,因為老人中心有些人看起來滿快樂的。

伊娃和母親談起這個話題時,語氣卻充滿了自責與愧疚,覺得母親變得不快樂,都是因為自己沒有好好照顧她。她沒有說出自己心中的感受與焦慮,只是不斷地為母親的不快樂抱歉。

而母親凱思的反應呢?她完全推翻大衛的建議,很快轉移話題,開始談起以前她和過世的老伴聊天是如何愉快,而現在卻沒有人願意聽她說話。她也會抱怨伊娃沒有幫上什麼忙。最後,三個人會不由自主地陷入爭執、互相指責。

與老年人溝通時,最常出現的問題是,一般人都帶著對老年的許多迷思和他們溝通。結果,一旦溝通不良或發生爭執,就會把一切罪過歸咎到父母「老」了。

釐清溝通管道的不同

艾丁伯指出,要了解父母真正的感受,首先必須要能把你所看到、聽到、感覺到的父母分成三個部份:一個是父母身為個人的部份、一個是父母因年老而產生的部份、另一個是因為你與他們溝通互動而導致的部份。在艾丁伯的觀察中,溝通方式不當所引起的痛苦,往往比老邁所帶來的壓力還大。

艾丁伯指出,一般人最主要的溝通管道有五個:視覺、聽覺、感覺、嗅覺和觸覺。在和年老的父母溝通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找出你自己以及父母最習慣的溝通管道。同時了解到,你所善用的溝通管道,不一定是別人最主要的管道。

在大衛和伊娃的故事中,大衛是很視覺導向的,他很在意母親看起來如何。伊娃則是很感覺導向的,她常感覺愧疚、罪惡。凱思則是很聽覺導向的,她一直強調沒有人願意聽她說話。由於這三個人的溝通管道幾乎沒有交集,溝通就很容易出問題。

雖然每個人所習慣的溝通管道不同,但是有一些技巧可以讓溝通更順暢。

第一,就是儘量採取開放的溝通方式。也就是儘量不帶主觀判斷的態度去聆聽對方的觀點,做雙向的溝通。我們的肢體語言,常常會表達出我們的溝通方式。例如,如果你的眼神老在迴避對方,可能是在暗示你對他的意見沒興趣。如果你老是打斷對方的講話,可能代表你不願跟他開放溝通。

第二是改善你和父母溝通技巧的方式,檢視你和父母溝通時,所採取的是「任務導向」(task-oriented)的態度,還是「人際導向」(person-oriented)的態度。在上述個案中,大衛的溝通方式是比較任務導向的,伊娃則傾向人際導向。當你和父母溝通時,可以根據情境而採取適當的溝通模式。尤其要注意到父母的反應、感受。

第三個建議:當你和父母溝通時,能夠讓父母感受到他們被接受,不管你認不認同他們的觀點,都不需要去苛責他,或為自己的觀點辯護。

父母雖然年紀大了,卻未必會變成你所想像的老人模樣,有時候一些偏見、誤解,不但造成溝通上的困難,甚至引起更多的遺憾。

你是愛他,還是控制他?

寶拉92歲的時候,雖然身體有些不適也常健忘,但心智還算很健全。由於她經常要子女重複他們說過的話,她的子女便假設她已經開始患有老人癡呆症,對她的健忘也開始感到不耐煩。寶拉於是變得退縮不前,也不太敢問子女問題。子女說什麼,她就點頭回應,假裝自己聽懂了。直到一次身體檢查才發現,寶拉的心智正常得很,記憶也還好,但是卻已經耳聾了。這時,她的家人才開始想辦法,解決她聽力的問題。

隨著父母年紀漸長,子女和父母的關係往往產生很多微妙的變化。

台大社會系教授李開敏曾經接觸很多個案,發現很多成年子女和父母一直停留在早年的關係,也就是沒有辦法轉換權威與順從的關係。

「我記得我接過一個電話,他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教授,年老的媽媽摔倒了,他把她安置在養老院。但是他一直覺得很內疚,他們的關係中間還存在很多緊張。我看到的一個畫面是,儘管他們都是兩代白髮人,但是他們的關係還是停留在年幼,畏懼媽媽、極度討好媽媽,很不平等的關係。」

李開敏教授認為,如果子女和父母可以慢慢發展為成人對成人的關係,有很多困難的決定是可以坐下來一起討論的。子女也可以放下一些內疚,照顧一下自己的需要,長者也未必不能諒解。

但是有時候,也會看到另外一種極端,就是當父母年老時,角色互換,兒女變成爸媽的爸媽。

李開敏回憶她在榮總工作的時候,常常看到當父母年老力衰的時候,子女會過度的介入,接管了老人家的決定權。「我以前在榮總上班的時候,常常看到老人在病床上,一家人在病房外面討論,以後父母往哪裡送,當場就做了一個決定,再進去告訴老人家。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不平等關係,沒有尊重到當事人的自主、自決的權力,」李開敏說。

在和父母的關係上,要小心別掉落任何一個極端的陷阱。

當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如何與年老的父母相處,甚至如何及早規劃自己的晚年生活,已經成為許多人最切身的議題。

其實,從許多方面來看,老年期都是一個充滿發展潛力的時期。

李文瑄醫師就認為,當我們談到老人的時候,常常一概而論,其實,老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年輕的老人」(young old),一種是「年老的老人」(old old)。

老年正是黃金期

年輕的老人一般來講是指剛剛退休到七十幾歲這段時期,這個時候的老人其實正是人生的黃金年代。

「我常常鼓勵這個時期的老人,不要覺得悲觀,因為這個時候的老人又有錢、又有閒,而且身體病痛也還沒有開始,最擁有的是時間,Young old應該很快樂,你甚至不能稱他為『老人』,這個時候要注重身體的保養,而且不要有老的心態,也不要倚老賣老。儘量跟年輕人融合在一起,」李文瑄醫師說。

在這段時間,兒女可以是父母生涯規劃上最好的軍師。陽明醫院精神科醫師楊逸鴻就鼓勵兒女在父母剛步入老年期時,甚至還沒步入,就可以幫助父母儘量培養興趣,擴展他們的社會網路,幫助他們打破自我設限的生活方式。

企管顧問蔡益彬為了幫七十多歲的父母培養興趣,特別去買了一台單眼相機。「拍得好不好沒關係,重要的是在攝影的過程中,他們可以接觸到一棵樹的美、一片雲的美,」蔡益彬說。現在他的父母已經迷上攝影,村子裡有什麼活動,他們就會帶著相機去拍,拍出來的照片和鄰居朋友分享,充滿成就感。

在廣告公司擔任文案的陳意鳳,雖然媽媽才57歲,還稱不上老人,但她和姊姊、弟弟,已經積極鼓勵退休在家的母親培養一些嗜好,還想盡方法鼓勵她運動。

一開始是陳意鳳的表姊發現她媽媽有縫東西的天分,她就幫媽媽報名去學中國女紅。「我看了一個六十幾歲才學畫畫的人,而且學的很棒,我就講給媽媽聽,媽媽就很有信心,」陳意鳳開心地談起她如何為媽媽加油打氣的情形。

陳媽媽有事沒事就在做女紅,還經常和子女討論如何配色、如何設計花樣。而陳媽媽做的女紅作品,也為她得來許多親朋好友讚賞。

現在,陳意鳳還是跟在大學時一樣,每天晚上都會坐在床邊和媽媽聊天。不愛說話的爸爸,則睡在一旁靜靜的聽。由於母親曾罹患癌症,為了她的健康,除了飲食上儘量吃的清淡之外,他們也鼓勵爸媽規律運動,至於鼓勵的方式,則是親自陪他們運動。

「以前我媽媽都不運動,她喜歡打麻將,就會一直坐著。我們就一直勸她,她現在已經加入健身俱樂部,我姊姊工作比較自由,就會陪我媽去運動,她現在動得比我還多!」陳意鳳開心地說。

當然,在鼓勵父母培養嗜好、運動習慣時,也需要考慮到父母的個性與意願。如果父母的個性就是不愛出去活動,不妨把資源、朋友帶回來。

楊逸鴻醫師就建議,為父母安排活動,要考量父母的個性來做。有些子女一直鼓勵媽媽去爬山,可是媽媽就是覺得爬山很無聊、很寂寞。還不如讓她帶著小孫女去散步。所以子女要考慮父母的個性,設計對他們有吸引力的活動。可以藉由踏青、賞鳥、賞花等全家性的活動,讓父母達到運動的效果。如果子女以身作則,以家庭活動為由,他們會比較喜歡參與。另外可以藉由好友的力量,鼓勵他們一起運動、休閒。

另外,子女可以是父母最好的資訊蒐集者與擴展社會網絡的橋樑。台北市立療養院衛教室主任林美珠建議,子女可以幫父母蒐集相關的資訊,例如社區有哪些課程、哪些活動。有時為了幫助父母走出第一步,子女可以和父母一起參加這些活動,讓他們先認識一些新朋友,建立新的社會網路,減少父母孤單的感受。李開敏教授認為,除了子女本身,也可以透過鄰居、熱心的鄰里長做一個橋樑。

三代同鄰最理想

宏諅集團董事長施振榮至今仍與母親施陳秀蓮同住一堂,就近照顧年高八十的母親,也享受母親的愛;而施阿嬤也可以照顧子孫。三代同堂,和樂融融;去年,施家還被中華民國世界和平婦女會選為台灣的模範家庭。有時子女雖然未能和父母同住,但藉由一些安排,仍能和父母保持親密的互動,同時擁有更多的自主空間。李開敏教授就認為,「三代同鄰」是最健康理想的家庭。

曾經以一首「龍的傳人」傳唱海峽兩岸的歌手李建復,現在是雅虎台灣區總經理,他就選擇了和父母住在同一棟大樓。「雖然房價貴了一些,但是還是咬了牙買下來,」李建復說,「和父母住得近,可以彼此照顧,不只是我們可以照顧他們,父母也可以照顧我們的小孩。」

李建復的父親是前經濟部次長李模,哥哥李建中是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他也選擇住在父母家附近。所以每到週末假期,幾個兄弟就會安排活動,全家和父母同聚,享受三代同堂之樂。

在媒體擔任主管的鄭宜媛,雖然夫妻兩人都工作忙碌,但是總是會刻意安排全家人和公婆共處的時刻。「我們在結婚前就很重視對父母的照顧,所以不管加班到幾點,我們都會全家一起吃晚飯,這是全家人很和樂的時光,」鄭宜媛說。

除了子女的協助之外,老年人自我的調適,往往是決定老年生活品質的關鍵。

在博愛路社區老人中心裡,每個星期四的早上,都會看見一個身體硬朗、氣色紅潤,頭髮梳得井然有序,眼神發出光彩的95歲老人,人家都叫他「魔術伯伯」。七、八年來,他每個星期四早上都會來到這裡開班授課,教老人中心的學生變魔術,風雨無阻。

魔術伯伯本名叫竺翊漢,年輕時是空軍機械修護員,後來在藝工隊學了一些魔術技巧,從此興趣愈濃。退休以後,就開始在很多地方教人變魔術。也許是因為變魔術需要眼明手快的關係吧,魔術伯伯雖然已經高齡95歲,除了一頭雪白的頭髮與稍微重聽,談起話來還是有條有理,公事包裡的文件整理得井然有序。

魔術伯伯似乎沒有特別的養生之道,如果有的話,就是他有一個熱愛的興趣──變魔術。一談起魔術,他的眼神就泛起光彩,訪談中他不斷強調:「我是風雨無阻,每星期四一定來上課!」

研究顯示,這些快樂的老人通常有三個特質:他很有彈性,不會拘泥於扮演一個角色。第二,他很樂觀。第三個特性就是他能善用資源。

李開敏教授指出,有些人上了年紀就變得非常封閉,這是非常不利的,最後就容易變成憂鬱的「孤老」。

其實,年紀愈大,愈需要依賴外界資源,能夠彈性、樂觀、善用外界資源,可以說是最佳的抗老化良方。而當父母逐漸邁向老年,親子關係也應隨之成長,兒女不再只是聽話的兒女,也不應強做父母的「父母」,現代「孝道」的最佳定義,應該是做父母的──好朋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