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噶仁波切
憂鬱症患者現在好像越來越多了。在現實社會中,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每個人為了生計忙來忙去,精神壓力大雖是正常的,但是,很少有人能自我調節,讓自己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態。
現在,很多年輕人的口頭禪就是『鬱悶』,事情做不好當然鬱悶,但是很多時候我看到的是事情做的不錯,只不過過程中有些不順利,這也讓他們鬱悶。其實,做什麼事都有坎坷,都不可能完全順著自己的意願,如果連這都鬱悶,那麼生活就完全被不愉快左右了。
憂鬱症患者應該有兩種類型,一小部分是覺得達不到自己的理想,而這種理想是很崇高也很難做到;更多人的憂鬱是為了自己的私利,成天想的是名譽、地位和金錢,想的是自己的生活享受,當欲望得不到滿足,鬱悶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不贊成為了任何欲望而執著,即使欲望是為了他人,但畢竟也是欲望。但是,誰又能擺脫欲望呢?即使是佛家弟子,修持到了一定程度,也不一定完全拋捨欲望啊。佛教歷史上的很多故事中,也講述過有些高僧,為了普渡眾生而『鬱悶』的事。
然而這種『執著』,這種為了衆生而産生的心理問題,並沒有私利的念頭,應該被視為佛家弟子在弘法的過程中遇到的逆境,當人們能擺脫類似的逆境時,人類就得到大自在了。
可是,第二種鬱悶呢?則完全是貪嗔癡造成的,貪念造成了對社會事務的不滿,對名利的迷戀,當得不到私利時,又不能完全解脫,依然癡迷於其中,這樣的人生,是想得得不到,想放又放不下,其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對待心理疾病,現在有各種各樣的科學醫治手段。但是『心病還要心藥治』,解決心理疾病,解脫煩惱,最重要的是從根治起,主要還需要讓人瞭解,癡迷、貪念對人的精神生活和生理健康的損害,它一方面不能讓人得到真正的快樂,而且,也容易影響人的正常生活狀態,從而影響身體的健康。
(摘錄自皇冠雜誌638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