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何必入深山,今古時潮各不同,悟得娑婆即使淨土,遊戲人間樂無窮。 P.2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慈濟道上,你我同行。P. 3
德而無學與學而無德者,寧願親近前者而捨後者。 P. 15
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三皈依 P.19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等到病障現生,自己的身心不得自在時,子媳再孝順也只是盡人事而已。人在健康時,即應多做善事,利益人群,依此善因福果,為自己鋪好人生健康之道,才能真正享受人生,等到老病才依靠子女的時候,實在都太晚了。 P.23
大家都是知識份子,文字看得多,在事理無法圓融時自會苦悶,掙扎不已。此乃僅明理而不實踐之故。如放寬心胸。該作的放手去作,改捨的毅然捨下,豈有時間浪費在無謂的苦悶中耶? P.24
今生此世,願如一葉小舟,於人生大海之中,大浪,小浪,起起落落的駛到彼岸,方覺不枉此生。 P.25
人都是在原諒自己的那一分鐘開始懈怠,應時時警惕之。 P. 25
社會多變,但真理是不變的。只要本身原則站得穩,以不變應萬變,心正則邪不侵,凡事但求問心無愧。不失真如本性謂之「如」,不守真本性隨處顯現謂之「來」,事理融通,人格昇華,是為如來。修行乃修身養性,端正行為。子曰:「富潤屋,德潤身。」功德乃下功夫所得到之功效。 P. 26
有人雖沒錢,但為人善良,善良的人人尊敬,見之心生歡喜,因此他雖無豐富物資,但有個幸福的人生。又有些有錢的人一毛不拔,捨不得布施,有善事亦不願作,吝嗇不捨,雖有錢卻令人憐憫之。 P. 39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因此福因要自己把握,隨時隨地把握因緣不停的去耕去種。 P.57
慈濟志業乃以服造福,布施者比受施者還幸福。凡事逆來順受,乃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學佛者應以逆境為增上緣,逆境是修行磨練的好機緣,於順境則及時精進成就福慧良田。 P. 68
學佛即要冷靜,凡事處變不驚,自作分析。 P. 78
佛法乃三根普被。如人吃糖,牙齒好的可嚼之,越覺越覺香味甘甜,沒有牙齒的,亦可含之而滋味無窮。 P. 100
煩惱即菩提。世人凡夫於我執我見的煩惱中,往往深陷無法自拔,而不知珍惜煩惱因緣轉為力量,成就菩提道。 P. 125
塵世之愛,不比佛門之愛更透徹。世間之情,也不比佛門之情更長遠。佛陀教我們把愛心從家庭推廣到普天下眾生,多花一些精神來愛別人,並不影響自家中的親愛。如『遺教經』中有一段話:「喻暗室中有炬火,如以千百炬,分火點燃,並不影響本身的光明,反而更增加室內的光明。」 P. 153
學佛要以定心來轉外靜。逆境、是非現前,心中要持一「寬」字。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萬行,方是成佛之道,世間人對事、事對人,難免煩事重重,學佛者,應學習手畫虛空,畫之無痕,才是真正佛教徒本色。 P. 154
慈濟功德會的章程只有「誠」、「正」二字。只要認為目標正確,值得奉獻心力,一份發自內心的真心誠意自然產生。 P. 160
佛教精神遍虛空、遍法界。人心如一面鏡子,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因塵世懵懂,浮塵所染而面目全非。佛的教法即如一拭布,欲拭清眾生心鏡,啟發眾生互助良知,以發揮良能來幫助困苦眾生,這也是慈濟行列的精神目標。 P. 160
塵世俗親,總是住世即聚,離世即散,而唯獨慈濟行列中這份真純的法親,乃生生世世、無窮無盡的大慈大悲,隨時隨地總有人適時的伸出援手。 P. 194
中庸乃佛門最高境界,世人常誤解修行即避開人群,其實修行乃修心養性,端正自己的行為,以後再引導世人,要修心養性即先要了解世間塵事,要發心入世引渡迷中之人,此即佛陀所提倡的中道。 P. 209
佛教者如擔如來家業,引人們智信而非迷信,常有人求消災,以為拜佛,佛會保佑,其實,學佛拜佛乃以佛教浩瀚教義,來啟發人們智信良知與良能,看得開,放得下,即有心力的向前進,如走路般跨了前腳,後腳即要放下,全心放下。總而言之;信仰乃先啟發自信,再來引渡啟發別人的良性。 P. 210
人生於世只是因緣所繫,緣起則聚,緣盡則散。人往生後要多為其念佛求往生善處,如一眛以情鎖繫之,反而使其不得超脫。 P. 21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