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
文/洪蘭
這次基測的作文題目「我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出得很好,只是不知年輕的孩子能不能真正體會這個題目的涵意。
人生有很多的事是「逐漸明白」,只是為時已晚。或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每一代的父母都會跟孩子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是每一代的孩子都不聽,硬是要去做,等到栽了跟頭以後才來後悔。其實,「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放手讓孩子去闖本來沒有什麼不好,只是人的生命有限,有的時候,經驗的代價太慘重,再回頭已是百年身。歷史學家常感嘆人類愚蠢,老是在重蹈歷史的覆轍,人類為什麼不肯聽別人的忠告,非要跌得鼻青臉腫才回頭呢?
這個「我比別人行,別人做不成的,我可以」的自負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它有好有壞,一個過去百試不成的事,還是有人不信邪,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成功了。例如人類一直想飛,從古代希臘的神話到達文西都在作飛行的夢,萊特兄弟不因別人失敗而放棄自己的夢,最後終於成功;壞的是人生不能逆轉,有些事無法彌補,我父親常說,如果錢可以解決的事,一定用錢解決,因為錢可以再賺,人生不能再來過。
如何使人生沒有遺憾是個大智慧的事,父母可以及早讓孩子去做志工,從服務中去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這是自尊心的來源。自尊心不是禮物,它必須是真實的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產生對自己的肯定。同時,透過服務他人,孩子體會到生命之不可逆性,從而接受前人的智慧,使自己不犯別人犯過的錯。
沒有體驗,很多話是聽不進去的。我們小學時都念過白居易的〈慈烏夜啼〉: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但是心中無感覺,因此不會因這首詩而對父母特別感恩,一直到初中時,全校去新店童子軍露營,等要自己升火造飯了,才知煮飯不易;要自己洗衣時,才知道洗衣不容易,這才開始體會到家的好處,就開始有人想家晚上哭,到第二天哭的人更多,等到第三天一拔營,大家都迫不及待的飛奔回家。那一次露營後,我們對父母都孝順很多,體會到有父母庇護的幸福。
孝順父母不是要供養他而是要恭敬,孔子說:色難,不敬何以別乎。只是對青少年時的我們要和顏悅色聽父母嘮叨,實在做不到,常常一邊聽訓,心中一邊嘆氣。現在輪到自己做父母了,就了解為什麼要嘮叨了,因為父母無法看到火坑而不阻止孩子跳下去。當然孩子是不聽的,於是我們就重蹈歷史的覆轍了。
生命是一個周期,人生是一代養一代,一代償一代,既然孩子聽不進去,只有放手讓他去闖,但是告訴他:受傷了回家來,媽幫你療傷;爸幫你再出發。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命,做父母的只能替他準備行囊,無法替他出征,更不能牽著他的手,因為他不會讓你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