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4, 2005

追趕跑跳碰

追趕跑跳碰 ─突破成長中的親子關係

文 / 鍾思嘉(大學教授)

說到青少年,許多父母都有一籮筐疑問,「奇怪!我的孩子小時候明明是乖乖牌,為什麼一夜之間會如此叛逆?」一位朋友說,他的孩子在家對人愛理不理的,一回家就是關上房門,而且故意把音響開得很大聲,「真是把人氣死了!」這時,我往往勸這些父母不要生氣,更不要掉入青少年的情緒陷阱裡。

了解青少年的情緒波動

青少年有哪些情緒陷阱呢?據研究,青少年時期的情緒波動,大致有幾個共同特徵,第一個特徵是「原因不明」,也就是說有時連他自己都不清楚情緒從何而來,唯一可解釋的理由是,這段期間青少年的生長激素荷爾蒙分泌較多,所以情緒起伏比較大。

第二個特徵是,他們的情緒反應比較直接,高興或不高興皆可從臉上讀出,所謂喜怒哀樂形諸於色,而且喜歡頂嘴、又愛抗拒,反應非常直接。

第三個特徵是負向情緒較多。我曾在公車上看到一些青少年,喧嘩吵鬧的聲音大得好像快把車頂掀翻了,彷彿只要出了校門就像小鳥出籠一般快活,可是大部分的時間,常感到苦悶、孤獨、憂鬱等等負向情緒,這種現象大概就是所謂的「寂寞十七歲」、「少年維特的煩惱」。

假如父母親對這種現象的反應是:「他每天都吃得好、睡得好,有什麼好無病呻吟的?想當年我……」一定會引起孩子的反感,進而產生更多的抗拒或不滿情緒。

為什麼孩子到了青春期,容易出現許多負向情緒呢?心理學上的說法是:假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常覺得自己所提出的種種期望、想法、欲望及需求,總是難以獲得父母的認可或同意,漸漸就會認為自己說了也是白說,內心會變得封閉,覺得自己很孤單,因而顯得憂鬱和寂寞。

找出行為背後的動機

換言之,孩子會出現任何想法和行為,背後必有一些行為動機,譬如:想要獲得別人的關切和注意;希望人家知道他的存在;被父母、手足所接納等。

假如他沒有獲得應有的注意力,他就會用種種方式來表達,甚至故意犯錯,被父母處罰也在所不惜,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才能引起父母注意,有總比沒有好;就好比嬰兒哭了,有時並非因為尿布濕了或肚子餓了,而是希望父母抱一抱。

所以,我常形容父母親就像一面掛在牆上的飛鏢靶,當孩子一射鏢,咻的一聲飛出去,馬上就能引起父母親生氣、難過、傷心、憤怒等各種情緒,這時,孩子們卻可能在想:「哈哈!我就知道你會有這種反應。」

孩子是一個很好的觀察家,他知道無論你說什麼,最後還是會照他的意思去做。有時父母在看書報或是講電話,孩子故意吵吵鬧鬧,或是在客人面前表現「人來瘋」的樣子,一下子又跑來說:「媽媽,我頭痛!」、「我的肚子不舒服!」、「我腳痠」、「我腳痛」,甚至「懶散」也能引起父母的注意,譬如不整理房間、不會照顧自己的生活,讓父母一直罵他、唸他,跟在後面追趕跑跳碰。

為何喜歡跟你唱反調

在孩子的行為動機中,另外一個原因是為了要爭取權力,希望自己作主,不受人指揮和命令;無論你叫他做什麼,他都喜歡跟你唱反調,甚至口服心不服,表面上不敢跟你抗爭,事實上心裡根本不服你。

再則是為了報復;孩子從青春期開始,如果父母管教不當,會產生報復心理,有的人在家裡喜歡摔東西、發脾氣,有的人則喜歡說謊、偷竊、打架,甚至吸食強力膠、暴力攻擊等等。因為他們認為,父母根本不愛他、不關心他,其實父母仍是愛他、關心他的,只是無法深入他的內心世界,讓子女感覺得不到被愛,心靈受了傷,所以就以傷害別人作為報復。

此外,自暴自棄或受到同儕影響力,都是青少年偏差行為的起因之一。這些有偏差行為的孩子,有些人曾經努力想引起別人關心或注意,但總是受挫,最後放棄了,心中老覺得沒有人關心他,在家也得不到歸屬感,就開始自暴自棄,於是,逃學、翹家、流浪、墮落等等後遺症,便一一出現。

至於在同儕的影響方面,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孩子寧可被父母親責罰,也不願意在同儕面前丟臉,儘管他們內心渴望被父母擁抱,但又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不能夠像「小孩子」一樣老是依偎在父母身邊,因而夾在同儕力量與親情之間,難免有些矛盾的行為。

溝通並非只用嘴巴講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平時表現蠻優秀的學生,大一時是全班第一名,還代表國家參加過青年訪問團,可是有一天卻被教官逮到他在福利社偷一根牙刷,並帶他來找我,我那時真的很驚訝,詳問之下才了解,他因感情受挫,想要發洩情緒,尋求解脫。因此我請教官不要深究,並輔導那孩子度過這段時間,後來這個學生出國拿到了博士學位,沒有再出現異常行為了。

所以,我常對司法界人士說,好奇與刺激、喜歡追求新鮮的事物,原本就是青少年的行為特徵之一,也是他們探索這個社會的開始,當一個孩子犯了錯,應儘量給他機會改過更新,不要一下就進入司法程序比較好,因為一旦走到那一步,大部份的孩子就像被貼上了標籤,一輩子都回復不過來了。

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之後,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怎樣來和他們溝通,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呢?其實,溝通並不是光用嘴巴講的,溝通最重要、最基本的兩個字就是「傾聽」,也就是要有目的的聽、專注的聽。

試想,上帝創造人,之所以是兩隻耳朵、一張嘴巴,就是要你多聽。但是很多父母偏偏都是兩張嘴巴、一隻耳朵,說的比聽的多。

平心靜氣聽他說完話

傾聽要學習的第一件事是,注意你的身體語言。像幼稚園老師和小朋友說話時,第一個動作就是彎下腰或是蹲下來。對於青少年而言,則是同站或同坐著,眼睛平視著他們,身體不時向前傾,以點頭微笑代表「我了解」。只要你心裡專注到孩子、關心他,所有的動作自然而然就會表現出來。

第二件事是重複孩子的話。例如一個小孩跑去向媽媽告狀:

小孩說:「媽媽,哥哥老是欺負我。」

媽媽說:「喔──,哥哥老是欺負你呀?」

小孩說:「不是,哥哥有時會欺負我。」

媽媽說:「哥哥有時會欺負你呀?」最後弄清楚,其實是哥哥剛剛罵他。小孩子常常用許多抽象的語言,不見得完整或真確,而你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把他的話接收過來,再反射回去,讓他聽一聽自己的聲音。

重複整句話或重要字眼,千萬注意,重複的話要以問號結束。接下來第三件事是「幫他改句子」,用你了解的意思,用你自己的話說。

例如有個孩子跟媽媽說:「媽媽,全班同學都不理我了。」媽媽說:「怎麼會有這種事情!不要緊張,我來替你解決。」

這位媽媽打電話給老師及每位同學,還跑到學校去,最後發現原來是分組討論時,孩子與同組的同學意見不合、吵了架,回家轉述時比較誇張了一點。本來沒什麼事情,結果被他媽媽一攪和,全班同學真的不理他了。

所以碰到這種情形,孩子一時說不清楚,你不妨請他舉例說明,譬如:「同學都不喜歡你,你可不可以把經過情形告訴我呀?」、「比如什麼事情?可不可以再說清楚一點、具體一點?」如此可幫助孩子在舉例說明的過程中,重整自己的思想與情緒,藉以發現問題的癥結,進而找到解決事情的方法,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相信自己能夠幫助他

傾聽的技巧相當多,但最重要的是「同理心」。同理心之一是反映他的內在情緒及想法,把他的感覺說出來,如果被你說中的話,孩子會覺得你很了解他,或者雖不中亦不遠矣,讓他願意繼續說下去;第二是接納,而接納不一定表示贊同,例如:「喔~我知道,我了解你很難過。」;第三是討論,與孩子一起進行問題解決,如反問孩子說:「你想想看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或不被處罰?」

這三個步驟並非一、二、三按步操作就完畢了,有時第一和第二個步驟要反反覆覆地做,直到孩子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待情緒平靜下來以後,才能討論改進的方法。換言之,你要教孩子成為贏家,是要彼此雙贏,而不是誰輸誰贏,當孩子對你愈信任,彼此關係也就愈密切。

最後,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即使父母知道怎麼做,還是會有疏忽及做錯的時候,所以,你除了需要時間和經驗累積,還需要勇氣和實踐,不斷地告訴自己說:「我相信我能和孩子建 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我相信今天學到的能夠幫助孩子」、「我願意去做」,不斷地傳達關心的訊息、不洩氣,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便能引導孩子平安渡過成長期的情緒風暴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