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第1376期
撰文者郭奕伶
「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是一句英文諺語,意指房間裡明明有隻大象,大家卻裝作沒看到,刻意忽略,甚至告訴自己不該看到。 (來源.商業周刊) 「大象」和「服貿議題」,兩者有什麼關係?
這不是腦筋急轉彎,而是《商業周刊》編輯部探討「三一八學運」時,所碰觸的難題。
「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是一句英文諺語,意指房間裡明明有隻大象,大家卻裝作沒看到,刻意忽略,甚至告訴自己不該看到。
在過去,短如「金融海嘯」的一日突發新聞,長如「台灣黑狗兄」年度調查報導,都難不倒我們;議題越複雜,越能展現第一品牌的能耐。為擁抱國際視野,冰島破產、中東茉莉花革命,《商業周刊》是唯一飛到現場的台灣媒體;只為追蹤一片土司的漲價,也曾飛到美國北達科塔州的冰天雪地尋找原因……。
我們主張自由經濟,信仰唯有開放,才有未來,一路走來立場不曾搖擺。但這次,這個默契極佳的工作團隊,卻因反服貿爭議,第一次在內容製作過程,出現了極度詭異的氣氛,挑戰了長年來的「共識」。
這是我們一次和「房間裡大象」的奇遇經驗。
白天,我們討論著競爭力、市場經濟;一下班,記者、編輯們各自奔赴立法院,將白天的討論拋諸腦後。
編輯室裡,原來暢所欲言的討論氣氛消失了,大家刻意自制,避免自我揭露。儘管如此,大家都清楚察覺到彼此心中,隱而不說的意見,煙硝味瀰漫。終於,在出刊前的最後一場會議上,大家卸下心房,坦承彼此的「不同」。
《商業周刊》編輯室,就像此刻台灣社會的縮影。表面上的議題,是針對服貿,但每個人各自將「反中國」、「反馬」、「反霸權」、「反貧富差距」、「反全球化」等情緒投射在此議題上。
對台灣,對商周編輯室,這都是一次難得的對話練習。房間裡有大象嗎?大象長什麼樣子?只有一隻嗎?
我們要從這裡開始,把對話當成是一件重要的事,去練習它。
因此,請容我將本期「總編輯的話」,從一頁擴大成七頁的「編輯室報告」。我們還原了一百七十四個小時的對話過程,歸結出《商業周刊》的主張:我們支持服貿,但百分之百反對程序不正義!
這個對話練習,我們將其稱為一場「尋象之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