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1, 2007

漢字擬統一

漢字擬統一 正體字為主 中共文字政策被迫變向

【大紀元11月7日訊】( 大紀元記者 辛菲採訪報導 )

大陸、台灣、韓國、日本學者在上週於北京舉行的第八屆國際漢字研討會上達成共識,決定製作統一字形的常用漢字標準字, 以繁( 正 ) 體字為主。

經過較長一段時間涉及簡、繁體字取捨的文化之爭暫告一段落。

其中特別引起外界關注的的是,中國官方改變其歷來文字政策,首次提出「 簡體字和繁體字( 正體字 ) 共存」的口號。

幾位學者11月6日為此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 正體字是中國古老文化留下的精髓, 真正能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現在世界範圍的中文熱方興未艾,而站在文化歷史長河中來審視,正體字最應該、最有條件成為世界性的語言。統一字形並走回到正體字上去,是大勢所趨。

學者們還表示,這次會議也標誌著中共歷來的文化和文字政策在實踐中破產。 中共建政以來借廢除和否定正體漢字 達到截斷傳統文化的承傳的各種企圖,均告失敗。

漢字擬統一 正體字為主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根據這次國際漢字研討會上達成共識, 專家們將把五千多個 常用標準字以正體字為主進行統一,如果個別漢字有簡體字,就繼續保留。

據報導,此次會議由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和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本屆會中還計劃將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國家及地區吸收為新會員,擴大漢字使用國家的參與範圍。 會議決定製作四國漢字「比較研究詞典」, 逐漸統一各國使用的字形。會議還決定明年在首爾舉行第九屆研討會。

國際漢字研討會於1991年由韓國發起成立。其目的在於預防東亞國家因為使用韓國和台灣的正體字、中國的簡體字、 日本的略字等不同形狀的漢字產生混亂, 確定常用漢字的字數,推進字形標準化( 統一 )。

規範漢字會增進漢文化的普及

大紀元專欄作家章天亮博士認為,以正體字為主統一漢字字形有很多積極意義。

漢字的一大特點就是字形的穩定,無論持哪種方言,儘管發音各異,但是在書寫上卻仍然可以溝通。

他說,漢字的這個特點使得今天的人仍可以毫不費力的閱讀漢代乃至先秦的文獻。如果漢字字形改變,那麼就會造成文化的斷層。這次的規範工作,會進一步增進漢文化的普及和增進民族之間的交流。

他說,「我們看到過去許多測字的人,都是以正體字為基礎來預測。 那是因為漢字在創造的時候,每個字的寫法都有很深刻的原因。正體字要比簡體字更接近字的本來意義。」

中共文字和文化政策被迫轉向

據報導,出席此次國際漢字研討會的中方代表有安徽大學校長黃德寬、北京大學教授蘇培成、李大遂等;台灣代表有中國文字協會理事長許學仁等。

《網路文摘》主編徐水良表示,這次會議雖是官方主辦,但是參與者多是民間的專家學者。總的來講,支持恢復中國傳統文化的學者佔了優勢和上風,他們與我們這些年反對中共歷來的文化和文字政策, 保護傳統文化和傳統文字的觀點,幾乎完全一致。

這標誌著中共歷來的文化和文字政策的在實踐中破產,不得不轉變其政策。

他說,「 在目前的情況下,中共的文字和文化政策還在起作用, 能夠達到『 簡體字和繁體字 ( 正體字 ) 共存 』是一個突破,將來慢慢會趨向於正體字的使用。」

對於世界範圍的「中文熱」現象,徐水良持樂觀態度,他說,「 漢字的影響在擴大,這是一件大好事, 說明全世界各族裔民眾 對中國傳統文化及其載體的尊敬。但是與此同時,我們更要格外警惕中共趁機鑽空子,向海外輸出和滲透黨文化的那套東西。」

廢除漢字的錯誤主張均告失敗

徐水良表示,中共建政前 就開始進行漢字簡化工作,建政後,於1956年公佈的《 漢字簡化方案 》,1964年編印《 簡化字總表 》, 但1977年《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遭到失敗,被迫收回,現在剩下幾百個簡化漢字及偏旁。

與此同時, 中共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一波又一波的毀滅和根除。

毛澤東,一直到他死去以前, 都始終主張廢除漢字,改漢字為拼音文字。

然而,中共建政以來廢除漢字的種種企圖,統統都失敗了。他說,「文字是用來記錄和保存人們語言和語言所表達的思想的一種符號體系。歷史形成的中國文化和文明, 都以漢語及漢字符號為工具、載體和技術基礎。 廢除和否定漢字,就是挖掉歷史形成的這種傳統文化的技術基礎。」

徐水良認為, 那些拚命推崇拼音文字、主張廢除漢字的人,把表意符號,包括漢字,標點符號,空格,阿拉伯數字,數理化公式等等,硬要說成是拼音文字的優點,完全是把事情搞反了。

事實恰恰相反,表意符號系統可以單獨應用, 但純粹的拼音文字,沒有表意符號以及必要的圖畫音像的配合,人們甚至根本無法閱讀和理解。

中共破壞正體字 截斷傳統文化的承傳

台灣文字研究者、《 預言中的今天 》主編張福章表示,中共執政以來, 用簡體字取代正體字,甚至想用拼音代替中國的漢字,最終目的是破壞傳統文化深厚的精神內涵, 截斷傳統文化的承傳。

但是後來發覺做不到, 因為漢字中同音異意的字太多。在推廣漢字的過程中,人們也發現簡體字根本無法取代正體字。 統一字形 並走回到正體字上去,這是大勢所趨。

他說,「 拼音文字或是西方語言的學習只有博學強記、死記硬背的方式,因此西方教學 講究情境學習,研究教學環境、技巧、理論等,藉助諸多外在因素活化文字。 而漢字取材於天地自然,文字本身就充滿活性, 更接近文化的真實內涵,不需要特殊環境,這個特點就讓中文具有易學、易懂的特性。一旦人明白了漢字中的規律和信息,就很容易記住。」

張福章表示,現在的簡體字雖然筆劃變少了,但是卻破壞了偏旁部首的規則及文字本身的文化內涵,甚至和原來的內涵反意,因而變得凌亂難學。 學簡體字的人很難看得懂古書,所以中國的文化就出現斷層,文化中最精華的部份被破壞掉了。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縮影

對於漢字如何對應並承載中華文化的內涵,張福章表示,漢字有其神傳的根源,裡面蘊含著文字的規則、自然循環運化的規律、原始的生命宇宙觀, 以及敬畏天地神明的文化內涵。

字裡面帶有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信息,包含有形空間和無形空間,既表現人的行為與狀態,也表達人的心靈與思維, 還有預測學功能。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漢字充分展現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性,文化也豐富漢字本身雄渾多變的蘊涵。

張福章舉例說, 比如「德」字,是由ㄔ、十、目、一、心所構成,是十方世界眾神的眼睛都在看一個人的心與其行為 (『ㄔ』是人行之意,代表是人的一段行為), 動機、行為都合乎天意,這才是德份的由來。

這個理解 完全建構在中國人「上天有眼」、「不欺暗室」、「積德」、 「守德不失德」、「畏天命」傳統文化的思想基礎之上。

「武」字在《左傳.宣公十二年》中解釋成「止戈為武」,表明了愛好和平的文化思想。

而「仁」字,「辚」旁表明指人,「二」 在甲骨文就是「上」字,所以「仁」 指的是心靈高尚的人或其作為,字很簡潔的涵蓋了孔子儒家思想。

漢字具足世界性語言的特性

張福章表示,漢字取材自天地、自然人類共同符號,跨越了種族,具足世界性語言的特性,如同孕育她的文化,是屬於全人類。 每個漢字結構裡都有形、音、意, 就使得任何一個民族都可以很容易學會這種文字。

他說,科學家已經發現學習圖像式的漢字,自然地左右腦並用,有助於學生直覺能力開發。中文似乎走過歷史低潮,展露出否極泰來的景象。未來隨著中文越來越受重視, 勢必有簡體字和正體字方面更深入的探討,

人們如果站在五千年中華文化歷史長河當中從新審視, 就會發覺, 正體字最有條件成為世界性的語言, 這是大的趨向,而且已經在朝著這個方向走了。」

11/7/2007 3:44:02 PM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