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01, 2007

化煩惱為菩提

化煩惱為菩提 揮別壓力與憂鬱

文/簡守信(慈濟醫院大林分院副院長)

壓力源很多是來自於外在,不過從外部來的壓力源中,最大的還是人際之間的關係。人不是獨處的動物,必須跟群體產生聯繫,而當你和其他人產生聯繫的時候,就容易產生無形的壓力。其實更多時候,壓力的來源是跟自己有關係,是我們的腦子,自己想出來的壓力。也許環境沒有給我們壓力,是我們自己想像出環境可能給我們這個壓力所造成的。

大腦的結構非常的精密,也是一個互相連結的網路,大腦中央跟情緒感情有密切的關係,經常會引起大腦裡各部位的溝通,假如它整天都無所事事的話,我們的邊緣系統,像是杏仁核,就會自己放電,自己會擔心害怕,因為它想說,奇怪怎麼外界好像似乎都沒有一點風吹草動,是不是有隱藏危機?即使環境上讓大腦感覺不到有什麼特別狀況時,它也會自己提高警覺。警覺性過高,也會對我們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

長久處在壓力下的結果,身體就會有病痛了。譬如說胃的表面是有一層黏膜的,就是黏膜外面分泌的物質,在保護我們的胃壁,因為壓力的關係,這些物質都會受到影響,然後我們的胃酸和酵素,就會分解消化胃壁,形成所謂的潰瘍,另外,長期處在壓力之下,也會影響到我們身體的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以及整個自律神經系統,影響我們的荷爾蒙等等,壓力也可能讓人產生心臟不舒服。

到底哪一種個性比較容易產生心臟病?是嚴肅的完美主義者,A型人格個性的呢?還是開朗、隨遇而安,在各種環境中都適應自如的呢?

答案很明顯。完美主義者在工作長久累積情形下,壓力就會造成身體,尤其是心臟方面的問題。不只心臟問題,胃部問題,免疫系統等等也有可能發生。

有些壓力大的人會選擇用煙、酒,或大吃大喝來逃避壓力,甚至於上街拼命shopping、刷卡的方式來逃避壓力,可是過多的菸酒,暴飲暴食,對我們的身體又是另外一種壓力。

要解除壓力,要從心境上來調整,也可以透過音樂或者是運動,或者是其他的休閒嗜好,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於人跟人之間的相互支持。
  
人跟人之間的相互支持,像是從個人的小家庭開始,擴展到社會的大家庭,而進一步如果能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樣,人際關係網路的互動關係優質時,就會讓我們有安全感,大腦系統不會莫名其妙放電,儘管壓力是無所不在,但是我們可以把煩惱轉成菩提,壓力變成助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