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stroke、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是指由於腦部供血受阻而迅速發展成的腦功能損失,又稱腦卒中。分兩種類型:一種是由血栓或栓塞所造成的缺血(缺乏血液供應),稱缺血性腦卒中,一種是由出血所造成的,稱出血性腦卒中。
中風屬於急症,可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害,如果不及時診斷和治療可造成併發症和死亡。全世界疾病致死病歷中,中風是第2大死因,並具有發病到致死間距極短的特點。中風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高血壓,有中風病史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糖尿病,膽固醇過高,抽煙,心室顫動。高血壓是中風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中風預警3症狀~
語言測試:請患者複述一句短語,如說話不清楚或者無法說話要注意。
微笑測試:請患者「露齒」或微笑,一側面部表情不正常要注意。
舉手測試:請患者閉眼,雙臂平舉10秒鐘,一個手臂無法維持則要警惕。
●中風口訣,「言語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醫院」。
◎遠離中風 從平日著手~
久坐不動、壓力過大的上班族也要當心中風找上門。
無論什麼疾病,預防重於治療,尤其是腦部疾病。大腦是人體的總司令部,也是最嬌嫩的部位,腦細胞一旦死亡,神經元將不可再生!一旦出問題,就是大問題,也很難百分百康復。
做好各項預防工作,把中風的風險盡可能降到最低。
★1.鍛鍊血管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吳同果指出,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關鍵在於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降低血液黏稠度。
飲食:多吃五穀雜糧、蔬菜水果,少吃肉食、煎炸、辛辣刺激食物;多喝水,防止因缺水導致的血液黏度升高。
保健品:吃點深海魚油、優質的不飽和脂肪酸和植物卵磷脂,有利於消除飽和脂肪酸在血管內的沉積,幫助血管的通暢、滋養血管。
運動:適量運動增加熱量消耗。
吃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血脂、抗血栓藥物等;如果你是高危人群(高血壓、糖尿病、久坐不動族、菸民、肥胖、中風家族史)之一,最好去醫院檢查下你的血管健康狀況,及時疏通血管。
方法一:頸動脈B超——可看出70%的血管管腔的寬窄和斑塊,適合初篩,普通身體年檢時可做。
方法二:CTA、MRA——如果B超發現有問題,可以進一步做CTA或MRA檢查,直接形成血管和腦組織影像,比B超更準確,但也只能看到粗大血管。
方法三:DSA——全腦血管造影,可形成血管血流的動態影像,是專門觀看管腔內血流速度、血管寬窄、痙攣程度的高精度血管檢查。
★2.控制高血壓
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高血壓病人尤其要注意保暖,保護外周血管,同時還要及時監測血壓指數,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一次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藥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要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須清淡有節制,戒菸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此外,還要控制糖尿病與其他可能導致動脈病變的因素。
注意:有中風家族史的人,一天要測量血壓三到四次,不要過度勞累。「這部分人血管腔可能天生比正常人窄,同樣是合理的血壓波動範圍,但比正常人患病風險高。」
★3.識別預警信號
中風並非老年人專利,現在不少年輕人由於工作緊張,久坐不動,也要謹防短暫性腦缺血。
「短暫性腦缺血也稱『小中風』,症狀主要表現為患者開始眼睛看東西會突然出現黑影,或出現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說話吐字不清、視力模糊等。一般發作時間不長,雖可恢復正常,但卻是發生完全性腦卒中的先兆和危險信號。特別是在冬季,更容易誤認為是天氣寒冷導致的身體僵硬,結果就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治療後效果也不好。
★4.中風急救
中風發生後的三小時是救治的黃金時間,對病人的康復會比較有利;超過六小時,病人的致殘機率會增加,家屬應及時將病患送往醫院,否則耽誤患者的病情。
一旦出現單側肢體麻木,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或聽不懂講話,一側或雙側視力喪失或模糊、視物旋轉等,這時一定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爭取救治時間,同時記錄發作時間。
在等待急救到來時,應注意不要搬動患者,尤其避免頭部發生劇烈搖晃和震動,盡量讓患者側臥位,解開衣領,保持呼吸道的通暢,戴假牙者應取出。
讀者 : 如有可能,在搬動患者前,用消毒过的针,如测试血糖的针,在10 手指或脚趾端,耳垂等处,扎1点血(即小量放血),應可免中風後遺症,如半身不遂等症狀。
注意:中風患者千萬別在就醫前服藥!否則只會增加死亡率。一是因為此時任何進食動作都可能造成誤吸風險;二是因為目前任何口服藥都不具溶栓功能,溶栓只能靜脈注射,所謂溶栓膠囊或標榜有溶栓功效的保健品都是誤導。
病人入院後醫生快速診斷並立即給患者進行急診CT平掃,確保最快速度完成檢驗報告和CT檢查。然後,醫生閱讀CT平掃結果,判定患者是否適合溶栓治療,如適合,便立即靜脈注射溶栓藥物,確保患者得到及時、規範的救治。從美國方面的數據來看,到達醫院後60分鐘內進行溶栓治療的病人,與60分鐘後進行溶栓的病人相比,後者死亡率比前者高出2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