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凡師父分享,慈濟四十五周年獻給全人類的大禮
主旨: 德凡師父分享
慈濟四十五周年獻給全人類的大禮
水懺音樂手語劇經藏演繹,是慈濟大事,是衲履足跡春之卷重點實錄。
見微知著,見少數篇章而知事件發展;
知所先後,見全書篇章而明妙法真實。
期待您,十多天後,靜思書軒.........
「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經藏演繹是慈濟四十五周年獻給全人類的大禮
--------上人開示
末法壞劫時三災警訊聲聲告急
唯有佛法能淨化人心洗滌人心
期以臺灣為起點建立懺悔道場
帶動純潔清淨柔順正行菩薩心
以歡喜心恭逢清淨莊嚴大法會
誠心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淨心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願心導引大眾一切無礙
心中有佛大懺悔入經藏滌心垢
行中有法去習氣持齋戒啟善行
入心入法入理入道明大是大非
下大決心淨虛空遍法界護大地
慈悲等觀挽救不斷崩毀的地球
0304---
下大決心、行大懺悔
全臺各地慈濟人紛紛展開「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
經藏演繹的相關共修活動,上人對前往各區帶動精進課程的常住師父們開示,皈依佛,要以誠心體解大道,而誠心起自於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有信心、誠心、願心,以法水洗滌自心,也能向外淨化人心。
佛陀覺悟宇宙萬物之理,從巨相宏觀到微細奧妙,無不通徹,是故學佛者以誠心相信佛陀,要先淨化自心、洗除無明。上人日日對眾所言,若能用心領受,即是日日洗心;然於此災難頻發、天地告急的時刻,更深切企盼人人下大決心、行大懺悔。
上人籲眾把握此次共修《水懺》、演繹經藏的機會修除過往累積的習氣;先改變自己,才有辦法改變他人,引法水清流淨化人心。再者,既發心發願、選擇慈濟法門,應以願心、願力身體力行,建立品行、樹立典範,才能導引迷茫的眾生走上正確的方向。
華人習以五年、十年為「大年」,舉辦慶典誌念感恩、展望將來;而今年是慈濟四十五周年的「大年」,臺灣慈濟人的根機與因緣亦已成熟,上人故盼以「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經藏演繹,從臺灣帶動起人人齋戒入經藏,凝聚道氣。
「慈濟人信仰佛法,去除迷信又不執著於法,付出無所求,真的非常難得!他們從善門入佛門,師父怎麼說,他們就怎麼聽。其實師父不是對佛教革新,而是復古──回復佛陀在世時。」
「佛陀在世時,對眾分享其智慧體解的宇宙萬物之理,其智慧普及十法界,包括『六凡』──天、人、阿修羅、餓鬼、地獄、畜生等六道的心態,也告訴大家修行還有『四聖』──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的境界。佛陀說法,帶領大家領會十法界的心靈境界,直到法華會中,鞭策聲聞、緣覺的阿羅漢、辟支佛進入唯一真實道──行大乘的菩薩道。」
「慈濟四十多年來,師父也是很辛苦地帶著大家走過來,然而很感恩的是,佛陀從『無』而覺悟『有』──從妙有之中體悟真空,在真空之中徹悟了妙有的道理。而我們稟承佛教、修學佛法,知道真空妙有的道理,就要朝此方向實行;佛教信仰不是要人到寺院求佛禮懺,修行道場存在人人心中,所以你們到各地帶領精進,不像一般寺院做法會,而是要調整人人佛法的禮儀。」
上人指出,禮者、理也,「禮」就是「理」;道理的本是無形「真空」,但於人間行法,要「有」禮儀的表達,讓人從而見聞感受道理,所以才會藉由共修,教導大家具有佛教徒的禮儀形象。精進課程安排「學佛行儀」,雖然慈濟人從見習培訓時早已學習種種行住坐臥的禮節,然此時精進是要讓大家做得更標準、更整齊,能再帶動新進者;至於繞佛繞法,是讓大家在過程中以佛心體會佛法,交流互動。
臺灣的委員、慈誠約有五萬人,加上社區志工、環保志工與教聯會、慈青等周邊團體,人員眾多,有足夠的條件帶動社會破除迷信、淨化大地與人心。上人舉說農曆七月吉祥月的推動,教社會大眾不要為了拜「好兄弟」殺生、燒紙錢等等,在一般人害怕鬼神作祟的恐懼心態下,若沒有智慧、勇氣,難以踏出腳步向大眾宣導正信。
「多年來,慈濟人以正信的智慧與毅力,讓許多家庭、機關團體不再燒紙錢,也減少為了祭祀而殺生,更讓大家認識真正的佛教精神,提升了佛教形象。再加上臺灣四大志業俱全,又有大愛臺的立體立即傳播可助清流廣布全球,因此,感覺到臺灣有條件帶動大懺悔。」
上人言,參與經藏演繹、共修者須茹素齋戒一百零八天,每天提醒自己「我正在齋戒」,自然會在身、口、意提高警覺不犯錯;一百零八天過後,身心輕安自在,習氣也已轉變,從此自我淨化,提升「佛入心、法入行」的道氣。
「此舉幫助大家提起虔誠的心,形成善的循環效應,再經由大愛臺的傳播釋放清流,讓全球的收視者接收,體會到真、善、美的宗教精神;至少五十國家地區都有慈濟人,只要一個人看到了,就可以從自身做起,就地帶動,從一而生無量。」
「讓全球人廣知佛教,真真正正將佛教落實在人心,才能救世;現在的世間正是多災多難的刻,我們要挺身負責、去付出。」上人強調,「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經藏演繹,即是要落實「為佛教、為眾生」,淨化人心,挽救頹危的世間。
0306---
發露真誠懺悔,放棄「我執」、認識「真我」
為「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經藏演繹而以《水懺》譜曲的李壽全老師返精舍呈播「果報障」、「終曲」、「謝幕」音樂,上人聆聽後建議,部分音樂較感輕快,應加重道氣以穩定聽者的心。
「這不是叢林的修行道場,而是社會的大道場,希望社會人士共同誠心懺悔,所以要讓心靈沈靜,莫過於輕佻;要讓人人真切地生起:『我錯了!』承認過錯的那一念心是沈重的,不是嘻嘻哈哈、毫不在意的態度,那樣的懺悔不是打從心底發起的真誠懺悔。」
「有的經文詞句比較艱澀,要傳達得讓人聽懂、體會得到意義;有的詞句比較通俗,其實含意很深,這都要靠你們用心編寫詞曲,調和音律,然後用肢體來表達,三者合而為一。」
上人言明,經者、道也,道者、路也;念經,其實是在帶路,最重要的是讓人知道佛陀在世的時候所說的「末法」已顯現──人倫道理已經到了最末端,即將消失,就像草尖的露水默默滋潤大地,而最後一滴露水就要掉落。
佛法妙有而真空,就像平時無法覺察到時間的流轉,但是人間世事隨著時間不斷地變化,人生從幼至長而老邁凋零,身體的變化平常亦是難以察覺,卻是真實運行,此等真空妙有的真理妙法已至末端,現在的人無法體會。
上人慨言,現代人的心裡只有「我」,卻都不能認識自己──人
人本性清淨如佛,但是凡夫內心清淨的「主人翁」,卻受久遠以來的層層煩惱習氣掩蓋,以致徒有「我執」,卻迷失「真我」。現在推動大懺悔,就是要讓人人法入心而有所體悟,認識自己、放棄我執。所以詞曲都要很清楚、流暢,導引愚鈍的凡夫深入《水懺》,一次再一次地反覆提醒懺悔身、口、意業,而且能由衷歡喜,六根都深入法。
0318---
久經時日遷變,歷史難盡真實;運用科技工具,詳記當下事蹟
大愛臺蕭菊貞師姊昨晚於精舍分享悟達國師造《水懺》因緣,上人鼓勵並提點:「分析得不錯,不過年代久遠,所流傳下來的歷史記錄不可盡信。從古到今,大部分的人民都是生活苦難,無論生於哪一個朝代都是苦,苦在人性的殘暴,這都是很無奈的事。」
「歷史都是事後的記錄,不像現在能有立即的影音記錄;我們很有福,誕生在科技時代,有影、有聲,有時、有日,有人、有事,總是要好好地保存記錄,否則事過境遷,後世難以判定真偽,差毫釐失千里。講述歷史不容易切中真實,所以不要講得太過於肯定。」
0324---
志業體主管同仁分享入經藏心得
大愛臺靳秀麗師姊分享「法譬如水」讀書會,除了同仁也有許多社區志工及師兄師姊同來參與,然有時因導讀者偏重引述佛教名相,而較感到難理解。
上人指出,佛法是人間的佛法,莫將心靈意境的描述解釋得虛無縹緲,要真正深入佛法。「佛陀為開示悟入眾生佛之知見而來到人間,所說的話必須讓人人聽得懂;然而後人為了描述佛陀的精神境界,總是將佛法分析得過於縹緲,當然會讓人覺得很艱深,亦可能讓人打不開迷思,一味追求心外的境界而至走火入魔。」
「佛法實與世間法相應,是故師公提倡人間佛教;在慈濟世界,常有發心者現身說法,即使其人生過去幾十年迷茫荒唐而誤入歧途,在接觸到慈濟以後覺悟了,成為自度度人的菩薩,這都是真正的經典。」
大林慈院簡守信院長與新店慈院趙有誠院長皆分享,日本大災難發生後,院方已準備好要募心募愛,院內病患也頻頻詢問何時啟動募款?為助日本賑災的善心善念非常踴躍。
秀麗師姊就即使許多人相信吃素對身體健康、對緩和全球暖化有幫助,卻無法茹素,還辯稱「動物有生命但植物也有生命,為什麼吃植物就沒有關係?」請教林俊龍執行長如何勸素?林執行長回應,動物有感情而植物無情;簡院長補充,植物沒有神經組織,而牛、豬等
哺乳類動物的神經分布與人類一模一樣,大腦結構亦近似而有思考與情緒,故牠們亦有悲喜,與植物有非常大的差別。
大愛臺湯健明總監則以自身勸導同仁茹素的經驗分享,即使知道吃素有益身體健康,很多人還是不願意吃素;若知道吃素能救地球,反而願意去做,可能因為天下災難多而有體會。
上人感慨,就算有宗教信仰,人們還是鮮少茹素;用科學的角度來呼籲大家吃素救地球,也難以改變大眾的飲食習慣;總是要到天地告急了,眼睜睜看著災難在面前發生了才有所警覺……
趙院長分享參加讀書會的感想:「剛回到慈濟時覺得佛經很深奧,不太了解也背不起來,這次用比較多時間閱讀,上人深入淺出的解說,就像小時候讀故事書,會很想一直讀下去。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來分享,有很多人生的遭遇都可以印證佛法。」
有大愛臺同仁曾經分享,小時候家裡養了一頭羊,這頭羊平日供應羊奶給家人,等到羊老了,再也擠不出奶,家人要將牠牽出欄外殺了吃羊肉,豈料這頭羊似有知覺不肯隨著牽引走出去,還流淚嘶鳴……這一幕記憶早已深埋幾十年,近年來父親老病,做氣切手術插管,讓他回想到幾十年前羊兒臨死前流淚的情景,深感痛悔,故當眾發露此事。
「凡夫眾生,誰能無過、誰無罪愆?起同體大悲之心,當下同理動物被殺時的痛與苦,自然湧起悲痛之感而能誠心懺悔過去的錯誤。
」上人說,一般人的想法,都以為自己沒有做過錯事,但只要靜靜地思考,就會想到過去的種種,不只懺悔己過,在讀書會中所聽到的每一位勇於發露懺悔者的分享,都可以作為借鏡,引以自惕。
上人提及早年有人見長輩久病痛苦,就說要為長輩拜懺,使之早消罪愆「快去」,遂直言這樣的心態是錯誤的;長輩陷於病苦昏迷,後輩子孫要盡孝心、順其自然,莫在病榻旁盡說一些讓長輩傷心的話。病床之前盡孝道,比特地到寺院誦經拜懺更重要。「過去的人,以為誦懺就能消災,其實真正能消災的是即時反省,懺悔過錯、防止再犯。」上人也向主管們提到,可記錄讀書會上的「大懺悔小故事」編輯成冊。
0329---
專心深入慈濟法髓,廣結善緣、帶動法親
談及泰國民眾供養寺院、僧侶的習慣,上人以精舍常住生活為例明言,自從出家,精舍常住的生活再如何艱困,都不願接受供養:「佛陀為了開示悟入眾生佛知見而來到人間度眾生,而我有責任把佛法、佛陀的精神,融入此一時代,引領大家了解佛陀的智慧合於科學,而不是用神鬼變化的言論,讓大家心存恐懼、陷入迷信。」
為使大眾了解真空妙有的真實法,慈濟人不斷地在社區中推動正知見,打破迷信,例如農曆七月吉祥月的宣導,要打破根深柢固的民俗觀念,必須以勇氣、智慧為之,也為大地、空氣嚴重污染、破壞,喚醒人人莫再因為自己的生活行為而造成環境負擔。
「幾年前開始,我就說『我悲,悲在人是非不分』,不斷地教大家要知道何為『是』、何為『非』;而接下來說『來不及』,是敦促大家,若還是迷信不破、煩惱不除,真的來不及了!聲聲告急。在現階段呼籲『懺悔』,要誠心懺悔過去沈迷的生活,以齋戒淨化身心,也保護環境。」
上人感嘆,雖然慈濟人已有共識,然而慈濟人與天下人口相較,畢竟太少了;何況許多人聽聞呼籲,即使心有體會,卻打不破觀念、去除不了習氣,仍然沈迷不悟、依舊追逐名利……
因此上人深勉師兄,摒棄過去的成見,放下過去種種,重新開始;「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在古雷音王佛的時代,彌勒菩薩與釋迦菩薩同時修行,古雷音王佛先為釋迦菩薩授記未來成佛,在娑婆世界教化眾生,彌勒菩薩則在釋迦牟尼佛之後下生成佛。彌勒菩薩智慧高深,而釋迦菩薩是眾生緣深厚,他以悲心、愛心、單純寬闊的心與眾生結好緣,所以好緣成就同時德行成就。」
不論過去的知識多高,現在總是要多結好人緣;要做種種志業事務,必須眾緣和合,凝聚所有法親的人力、緣分,才能成就大事。
就像一個人的身體,若是造血功能失調,要重新移植、培養骨髓健康,才能恢復造血功能,所以你們還是要專心於深入慈濟法髓,多結好緣,先把居士團隊帶好。」
上人申明,並非排斥其他佛教徒,只是對於觀念、理念很慎重:「我無法扭轉整個佛教界的觀念,尤其是出家眾,若是觀念稍有不同而導致佛教人士之間彼此的拉扯,那是我不樂見的情況;而泰國長久以來尊重三寶,若是慈濟人的做事方向受到當地佛教法師的左右,恐怕難以固守慈濟精神理念,如此將來慈濟在泰國,恐會使得在家居士無法做世間事。」
「我很期待慈濟能一心一志為社會做事,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志業,藉以穩定社會;既要在社會上做世間事,就要合於世間法,且超脫宗派。佛教是慈濟的宗教精神,就要具有出世的精神,不受世俗黨派、政治的牽連,單純地為社會、為苦難人而付出,為社會人士提振、帶動心靈方向。」
上人殷勉師兄們穩固精神主軸,不要受外境影響,如師父四十多年如一日,無論外在事務如何運轉,心靈總是如軸心一般,不偏不倚,一心堅持。
0330---
用簡明易懂的文句讓大眾體會佛法
印尼李麗英師姊、濟授師兄以及蘇振輝師兄報告編書出書計畫,泰國清修士紹光師兄報告之前翻譯大愛臺「菩提心要」遇到的困難,例如「四攝法」、「四無量心」等佛法名相,是否要合於泰國佛教,對照梵文來詮釋?
上人開示,若執著在名相的解釋,會過於繁瑣,反而讓人更加難以理解;要將佛法生活化,而非做學術研究般探討鑽研,如同鑽入無底洞,愈鑽愈深。現在的世間災難聲聲告急,已是「來及」的時刻,要趕緊讓人人接受佛法,而能運用在生活中,對於佛法的解釋與翻譯當然要簡單白話而讓大家都能體會。
就像去年美國慈濟人至海地賑災時,面對缺乏受教育機會、大多信仰天主教的海地民眾,也能簡單而清楚地表達,慈濟是佛教團體,慈濟人是學習「覺有情」的菩薩,將天下眾生當成自己的親人,自動自發前來幫助大家,而非受到指派。海地民眾也能了解,無論信仰為何,都有同樣的無私大愛,彼此沒有衝突,還能掌握佛法精神。
濟受師兄提到,在翻譯《人有二十難》以及《證嚴法師說故事》時也遇到此一問題,因為其中上人說及許多佛陀時代的故事、僧團與戒律,翻譯者會運用巴利文,不僅一般字典找不到,一般人也看不懂,故儘量把它變得白話,讓大家可以看懂。
上人言:「我雖然是講佛法,但也不會用太多佛法的名稱,要把很艱難的語詞簡化,儘量不要用很艱澀的說法。假如翻譯時捨棄簡單的說法,還要再找很深奧的解釋,就會愈翻愈被文字纏住。」
0331---
蕭菊貞導演分享對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的體會,上人教導,不要把佛法描述得太過艱深,其實色界、無色界、欲界,說的都是人的精神層面,不離人間、不離人的思想境界,而非另有無法觸及的空間。否則讓人聽了覺得虛無飄渺,入經藏的心就會停頓了。佛陀所說應是切合人性,在長久的時間以來幾經傳譯,由後人以其見解加以詮釋,反而愈形艱深。「佛法就在生活中,如果想得開則看得透,那就行得通;想不開、看不透,那就步步難行。」
蕭導提到自己用「業田」的概念跟大家分享,同樣一件事用不同的心念看待,也在自己業田中種下不同的種子,做了不同的行為,未來也會結不同的果。而大家要跟著上人向上提升,從凡夫愚行往上達到菩薩行;人人都在種自己的業田,種下好的種子,讓它有好的成果。上人欣慰道:「現在已可見到畝畝良田,人人都在拔除自心的煩惱雜草,讓撒播的粒粒善種子不斷地萌發。」
「佛法教育、提醒人人不要冤冤相報,應以開闊的心胸,用愛撫平一切仇恨,用愛撫平一切傷痛。感恩各志業體陸續啟動《水懺》讀書會,體會佛法也分享心得;唯有佛法能救世,因為要先照顧好人心,心入道才能打開無明愚癡,智慧提升,自然能知道何為是、何為非,待人處事皆合於道理。」
上人說:「人生於世,誰無過失?誰無罪愆?愆就是罪,只要小小的一念啟動,就可能演變為大風大浪。《水懺》經文裡有許多法數、法相,若鑽研深入,原本平易的道理會讓人難以理解;佛法是治人心之病、解人心結的良方,本應讓人人容易讀懂,而能落實於生活。
所以常告訴大家『佛法生活化』,佛法就在生活中,佛心就是最虔誠無私的那一念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