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麼難以啟齒、再怎麼不樂意,現在也是跟孩子們談這事兒的時候了。
我要談的可不是什麼關於性常識的問題,而是家裡必須省著花錢了──要縮减開銷以降低債務,要準備支付高出預期值的大學學費。我發現要跟我那兩個孩子就此事交流還真是出乎意料地困難,他兩一個18歲、一個21歲。
從我收到的電子郵件和我博客TheJuggle.com上的評論來看,别的父母也在為這個事情而發愁。有些夫婦不知應該给孩子透露多少關於經濟危機的情况,還有些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解釋為什麼老爹老媽突然要跟别人合開汽車了。
其實,我們再怎麼煞費苦心對孩子隱瞞實情或者在他們面前粉飾太平,他們也還是能够察言觀色,通過我們的一舉一動和我們的情緒感知到真相。
美國學校心理家學會(學校心理學家的全國協會)會長拉爾夫・ E.凱什(Ralph E。 現金)說:「跟孩子交談時,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孩子,你談話的方式都比談話的內容更重要。」就拿我來說吧,我一直覺得,要表達對孩子的愛,就得讓他們過著優裕的生活。現在卻要把這兩者分開來,我更是覺得難以啟齒了。
專家認為這樣的談話要遵從六條原則。
首先,必須向孩子說明家裡的生活為何發生了改變,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你不跟孩子說清楚情況以打消其疑慮,孩子、尤其是年幼孩子容易往最壞處想。非贏利機構美國全國兒童悲傷心理研究會(全國童年哀情學院)創始人鄧尼斯(德妮絲?帝?)・丹尼爾斯(Denise Daniels)說, 7歲以下的孩子特別會「浮想聯翩」,如果家裡房子沒了,他們可能就會想「我還會失去爸爸媽媽。」
第二,告訴孩子實情時要言簡意賅、態度誠懇、實事求是。父母的情緒是會影響到孩子的。俄亥俄威斯特賈斯特(Westchester)一位房產經紀人貝絲・麥克拉雷(Beth McClary)說,上周聽說丈夫即將失業後,她「恐慌不已」。她去咨詢了一位心理顧問,慢慢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她丈夫則著手尋找新工作。上周晚些時候他們終於坐下來,跟年紀分別為16、14、12歲的三個兒子和一個暫住他們家裡的17歲交換學生交談,他們平靜地宣佈了這個消息,孩子們同樣平靜地接受了事實。
第三,凱什博士說,從大背景來說事,說明家裡現在面臨的問題很「正常」。凱什博士說,對學齡前兒童,你可以這樣說:「你知道為什麼昨天你的好朋友強尼不能買霜淇淋嗎?我們來討論一下吧。」他說,念小學的孩子就能够理解「現在很多家庭都沒有過去那麼有錢了,我們也得想辦法」省著花錢。至於再大點的孩子,家長的開場白可以是:「最近經濟不景氣,很多家庭都在想辦法縮減開支。」讓孩子提出問題,跟據他們的問題決定要跟他們講到什麼程度。
還有一個建議是,讓孩子,包括最年幼的孩子,一起來想辦法解決問題。最近我參加了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全國公共電臺)的一期節目,麻塞諸塞州萊克星頓(列克星敦)一位元母親打進電話,說她學齡前的女兒把她在你好全部賭注錢包裡的錢全部倒在餐桌上,提出要用自己積攢的這些錢來幫助陷入困境的媽媽和爸爸,而且對此開心不已。
最後,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在St.的華盛頓大學 路易斯)的作家兼資深顧問卡倫・列文・科本(Karen Levin Coburn)說,利用這次談話向孩子強調什麼東西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你最為注重的那些價值觀。在這樣的時候,孩子很樂意聽到家長明確無誤地說明「什麼是真正重要的、本質的東西」,這些東西包括一家人其樂融融,或確保孩子獲得良好的教育。
鄧尼斯・芬尼利(丹尼斯Findley)住在弗吉尼亞州麥克林歐市(McLean),他那13歲的兒子迪爾曼(Tillman)似乎很理解父母取消去各處國家公園度假的決定。不過這位父親說,幾天之後,兒子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芬尼利回憶著兒子當時的話:「爸爸,你知道我不可能一直這麼小,再過五年我就得去大學了。」他聽出了兒子這番話背後的憂慮──他擔心全家一起外出冒險的好時光不會再有了──於是趕忙安慰兒子說:他也很珍稀那樣的好時光,他很快就能有辦法讓全家人繼續外出冒險。他說:「遇到問題我是不會放手不管的。」跟孩子討論家庭經濟困難時:
・言簡意賅、實事求是地說明情況;
・說清楚這些問題都很正常,指出許多家庭經濟都很緊張;
・讓孩子的提問來引導談話;
・讓孩子一起來解決問題;
・強調那些永遠不會改變的、真正重要的東西,比如家人的和睦相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