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就要到來了,在新的一年裏,如果有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你可以去嘗試的話,你會不會說“我願意”?如果你想在新的一年裏獲得健康、財富、幸福和快樂的話,你知道怎麽去做嗎?
在這個高度發展的資訊化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爲天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天發生巨大的變化——只要你願意。最新一期《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封面文章《改變你生活的50種方式》,告訴你如何在2007年完成“七十二變”。
身體是本錢
1.開心一點更長壽
衆所周知,快樂的人更加長壽。心理學家的最新研究則表明,快樂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快樂是一門可以學習得到的技巧。2006年,哈佛大學的本•沙哈爾開設了“如何獲得快樂”的課程,成爲該校最受歡迎的課程。究竟怎樣才能快樂?本•沙哈爾提出了“六點秘訣”:
第一,擁抱失敗和挫折。
人們總是要面對恐懼、悲傷、焦慮等各種或積極或負面的情緒,但抵制自己的情緒會導致挫敗感,或者讓人不快樂。
第二,快樂需要意義。
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人們所參與的活動最好既愉快又有意義。如果這一點難以實現,一定要幫助自己尋找一些這樣“魚和熊掌兼得” 的“快樂推進器”。
第三,頭腦說了算。
要記住一點,快樂與否在大多數情況下取決於人們的主觀意識。比如,人們將失敗視爲災難還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態度不同,心情自然也不同。
第四,越簡單越好。
人們往往希望在越來越短的時間裏完成越來越多的事務,卻忽視了“數量會影響質量” ,人們可能會因參與過多而犧牲掉自己的快樂。
第五,身體也重要。
不要忘記一點,身心需要和諧發展,因而堅持鍛煉、充足睡眠、健康飲食習慣都會對身體和精神健康大有裨益。
第六,感激要說出來。
人們總是擁有太多“理所當然”。事實上,學會欣賞和感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相當重要——不論是人還是事,是美麗景色還是一個微笑。
在它融化之前,到有冰川的地方看看吧。
2. 在最短的時間內讓自己出汗。
3. 扔掉那些不合腳的鞋子,不要爲了漂亮而讓腳受傷。
4. 儘量在家裏吃飯。因爲速食食品內的必備物質“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是一個威脅。
5. 多喝白茶。
研究表明,喝白茶能使人體免疫細胞的干擾素分泌量增加5倍。白茶預防癌症的作用比其他茶的作用強。
6. 多做檢查,預防糖尿病。目前全球大約有2.3億人患2型糖尿病,約占全球成年人口的6%。
7. 小心愛護你的隱形眼鏡。
提高你的智慧
8. 訂一本可改變生活的書
今天,“改進自我”已經成了全世界的共同語言,成了一種生活時尚。僅僅在美國亞馬遜網上書店,就有7500多本有關這個話題的書籍在銷售。這些書籍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幫助人們瞭解自己,並通過努力改變生活中的種種壞習慣,幫助人們走出進退兩難的困境。
9. 參加一個讀書俱樂部。
那是一個陶冶情操、感受文化熏陶的場所,一個交流讀書心得的平臺。
10. 學會一種樂器
音樂是天使的語言,它最容易觸動我們的心靈,帶給我們至美的享受。音樂是高尚的藝術形式,它可以陶冶情操、交流情感,爲生活增添魅力。
11. 每個星期都讓自己有一天遠離高科技的東西。
據一項最新的調查發現,正是那些津津樂道的高科技産品害了大家,衆多新技術産品使人變得效率低下、神情緊張,而寶貴的時間、管理的能力卻被抛到了九霄雲外。針對這種情況,一專家建議說,人們每天的工作應該從計劃開始,而不是從電子郵件開始。人們應該儘量讓自己能夠保持寧靜的心態,因爲只有這樣,生活才能重新變得快活。
12. 學習阿拉伯語。
13. 寫博客。
通過博客可以逼著自己寫東西,可以整理自己的思想,可以錘煉自己的語言,可以結交許多陌生的朋友,可以增強自己的時間意識,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14. 管理好自己的功能變數名稱。
擁有自己獨立功能變數名稱的好處很多:容易查找;容易記憶;獨立性;可信度更高;方便輸入;不會被別人搶注;成本低廉;擁有自己公司的Email信箱。
15. 觀測一下夜空
正如我們需要瞭解海洋一樣,我們也要瞭解太空。我們可以使用望遠鏡觀測夜空中的這些比較明亮的天體。
16. 學會拍攝出質量更好的照片。
改善家庭生活
17. 嘗試做個好父母。
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並不是本能的。“做人就是做父母”,做個好父母要先做好人。或者可以這樣說,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只有自身素質提高了,才有資格教育孩子,讓自己和孩子一同成長。
18. 記錄下家裏的食譜。
這會給你留下一段溫暖的回憶。
19. 讓你的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練習駕駛。
孩子駕車已經成爲父母最爲揪心的一件事情,特別是在車禍已經成爲第一號殺手的今天。對此,也許只有一個辦法:青少年練習駕駛的時間越多,變成“馬路殺手”的可能性就越小。
20. 爲你的孩子讀大學儲錢吧。
21. 好好對待你的婚姻。
美國婚姻專家約翰•哥德曼認爲:“預測一對夫婦是否會離婚的最簡單因素是蔑視。”因爲蔑視已經超出了批評或者辱駡的範圍。
22. 讓你的孩子隨隊訓練前要再三考量。
現在很多有體育天賦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隨隊訓練。但是要考慮清楚,你的孩子是否能夠通過試驗。如果被削下來怎麽辦?即使通過了,有沒有做好長期坐冷板凳的準備,畢竟能夠出頭的並不多。
23. 關上電視
24. 駕車出遊,但是不要帶上DVD播放器。
“服侍”好房子
25. 從家務中解放出來。
26. 找一家信譽好的家政公司。
27. 把房子裝修得更合你心意。
28. 在賣掉房子之前先簡單裝修一下。
這樣子花不了多少錢,卻能讓你的房子看上去更漂亮。這既能吸引買家,也能賣出一個更好的價錢。
29. 在更加內陸的地方安家。
由於全球變暖,氣候越來越異常。還記得去年新奧爾良遭水淹的境況了嗎?看來內陸地區比沿海地區更適合安家。
30. 升級你們家的真空吸塵器。
31. 給每間房掛上一幅油畫。
協助社區建設
32. 幫助災區重建。
33. 參與投票。
34. 幫助搞好附近的公園。那是你和鄰居娛樂、交流的地方。
35. 關心軍隊
36. 旅遊在外,對當地人要友好。
37. 學習一點宗教的知識。
38. 向難民伸出援手。
39. 向學校捐助書籍。
40. 爲你孩子的運動隊擔當義務教練。
爲地球盡分力
41. 做個環保的人。
42. 率先使用植物柴油。
43. 讓別人坐你的順風車。
44. 儘量使用低排量的座駕。
45. 把吹落葉機扔掉。
一台吹落葉機所排放的污染物相當於80輛轎車的排放量。打掃落葉是個鍛煉身體的好機會,可以讓你精神振作,同時也可以省下一筆錢。
46. 多閱讀一些指導性的書籍。
47. 支援本地農民。
多購買本地農民生産的東西,這樣你可以獲得新鮮的食物、也得到一個更加乾淨的地球。
48. 關掉你的乾衣機。乾衣機是家裏最耗電的電器之一。除非是非常潮濕的地方,還是拉一條晾衣繩吧。而且陽光可以殺菌,更加衛生。
49. 在它融化之前,到有冰川的地方看看。
NASA資助的一科研小組近日發佈警告稱,地球北極冰川的融化速度正在不斷加快。如果人類對於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不認真加以控制,北極冰川2040年前後將會全部融化,化成一片寒冷的汪洋大海。
50. 減肥吧
這可以節省很多能源。美國伊利諾斯大學謝爾頓•賈克森教授最近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稱,由於胖子越來越多,美國交通因此每年要多耗掉10億加侖的汽油。
(The owner of this blog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for any errors, or inaccuracies of its content) (有緣千里來相逢,本網站文章並無意涉及個人,歡迎對號入座)
Sunday, December 31, 2006
Saturday, December 30, 2006
信心就是成功
「天才」是放對地方的人才
信心,是成功的魔術師!
我們都要「看見自己的力量」,
因為,你是有力量的,
你是有才華的,
絕不能「失意」又「失志」。
我們要為自己找到對的路,
來展現自己超強的力量!
美國近代知名女作家瑪格麗特.契爾,曾被邀請參加世界筆會。有位匈牙利男作家主動坐到瑪格麗特旁邊,和她聊天;當時,瑪格麗特沒有戴名牌,所以匈牙利作家並不認識她,也就開口問她:「小姐,妳是一位作家嗎?」
「是的,先生。」
「那麼,妳是否寫過什麼大作,可以告訴我嗎?」
「噢,我談不上有什麼大作啦,只是偶爾寫一些小說而已。」瑪格麗特說。
「哦?妳也寫小說啊?那麼,我們同行囉!」匈牙利男作家說:「我已經出版了三百三十九本小說,妳呢?妳寫過多少本小說呢,小姐?」
「我沒寫過多少本,我只寫過一本,書名叫做《飄》。」
「啊?..」匈牙利男作家一聽,傻愣在一旁。
真的,只要寫了一本《飄》,就夠了,就足以令人自豪、流傳千古了!不過,別喪志、別灰心,每個人都有生活得更好的本錢,只要自己有堅強的信心!
因此,我們都要「看見自己的力量」!因為,你是有力量的,你是有才華的,絕不能「失意」又「失志」;我們要為自己找到對的路,放在對的地方,讓自己成為「成功的魔術師」啊!
所以,即使在「失意」時,也絕不能「失志」;在「失意」時,心中仍然要「得意」。因為,沒有人一生注定要倒楣的,只要心存希望、充滿信心、努力實踐,就可以展現自己超強的力量!
歷史學者逯耀東教授,曾寫了一段座右銘給他的晚輩;他寫道:「不論受到怎樣的摧殘和損害,不論被壓榨得如何扁平,人就是人,人必須站著走路,因為人是有脊樑的!」
的確,人是有脊樑的,不管遭受到任何的打擊或挫折,人都要昂首挺胸、站著走路;只要信心十足、力爭上游,就一定有反敗為勝的一天!
信心,是成功的魔術師!
我們都要「看見自己的力量」,
因為,你是有力量的,
你是有才華的,
絕不能「失意」又「失志」。
我們要為自己找到對的路,
來展現自己超強的力量!
美國近代知名女作家瑪格麗特.契爾,曾被邀請參加世界筆會。有位匈牙利男作家主動坐到瑪格麗特旁邊,和她聊天;當時,瑪格麗特沒有戴名牌,所以匈牙利作家並不認識她,也就開口問她:「小姐,妳是一位作家嗎?」
「是的,先生。」
「那麼,妳是否寫過什麼大作,可以告訴我嗎?」
「噢,我談不上有什麼大作啦,只是偶爾寫一些小說而已。」瑪格麗特說。
「哦?妳也寫小說啊?那麼,我們同行囉!」匈牙利男作家說:「我已經出版了三百三十九本小說,妳呢?妳寫過多少本小說呢,小姐?」
「我沒寫過多少本,我只寫過一本,書名叫做《飄》。」
「啊?..」匈牙利男作家一聽,傻愣在一旁。
真的,只要寫了一本《飄》,就夠了,就足以令人自豪、流傳千古了!不過,別喪志、別灰心,每個人都有生活得更好的本錢,只要自己有堅強的信心!
因此,我們都要「看見自己的力量」!因為,你是有力量的,你是有才華的,絕不能「失意」又「失志」;我們要為自己找到對的路,放在對的地方,讓自己成為「成功的魔術師」啊!
所以,即使在「失意」時,也絕不能「失志」;在「失意」時,心中仍然要「得意」。因為,沒有人一生注定要倒楣的,只要心存希望、充滿信心、努力實踐,就可以展現自己超強的力量!
歷史學者逯耀東教授,曾寫了一段座右銘給他的晚輩;他寫道:「不論受到怎樣的摧殘和損害,不論被壓榨得如何扁平,人就是人,人必須站著走路,因為人是有脊樑的!」
的確,人是有脊樑的,不管遭受到任何的打擊或挫折,人都要昂首挺胸、站著走路;只要信心十足、力爭上游,就一定有反敗為勝的一天!
Friday, December 29, 2006
反省是勇敢
反省是勇敢,改過是智慧
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已百年,他在物理界的至尊地位,至今無人能敵。可是,愛因斯坦所發表的論文,是否絕對正確、毫無錯誤呢?
一九三六年,當愛因斯坦的聲譽如日中天時,他曾經寫了一篇「重力波存在嗎?」的文章,投稿給《物理評論》,否定重力波的存在。然而,這篇稿子被退稿了,並附上評論,點出了其中錯誤之處。愛因斯坦收到退稿時,火冒三丈,瞧也沒瞧這十頁長的專家評論;不過,事後證明,愛因斯坦的確是錯了。
這是一件科學界所熟知的公案,可是,當年到底是誰如此大膽,敢說是愛因斯坦大師錯了呢?根據最近《知識通訊評論》透露,這個人是當時宇宙論新領域的權威羅伯森。
當《物理評論》總編輯將愛因斯坦的稿子送給羅伯森過目後,羅伯森告訴總編輯,愛因斯坦錯了,重力波是的確存在的。於是,總編輯只好硬著頭皮,寫了封信,婉轉告知大師的錯誤,希望他能修正;沒想到愛因斯坦冷冷地回信說:「我把原稿寄給你的刊物發表,並沒有授權你們拿給專家看。我覺得沒有必要回答這位匿名專家的評述,何況,他的見解絕對是錯誤的..」
不過,後來科學界證明,重力波的確存在,愛因斯坦的文章是錯誤的!
這個歷史公案給我們一項省思–「誰敢糾正愛因斯坦的錯誤呢?」
當一個地位和影響力如日中天,或是權力在握的人,他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是錯誤時,有誰敢去指正他、糾正他呢?
當然,這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所以,有些主管的決定有錯誤時,若無人敢挑戰和反駁,會導致愈做愈錯,最後變成無法收拾的爛攤子。
真的,人真是「當局者迷」,我們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迷思和缺點。也因此,在工作中,我們需要一個「敢指出我們缺點」的長官、下屬或朋友;古人不也說:「友直、友諒、友多聞」嗎?
同時,勇於認錯,勇敢接受別人的指正,或虛心感謝別人的指正,才不會一錯再錯。所以,蘇格拉底說:「恕己一過,則萬過由此而生。」真的,寬容自己的過錯,則過過相生,後患無窮啊!
李遠哲博士在領取諾貝爾化學獎時,主持人曾告訴他說:「在化學上,你是頂尖的專家,但請記住,在其他領域上,你並不是!」哇,這是多麼發人深省的一句話!我們或許在某方面是優秀的專家,但,其他方面很可能是一無所知呀!
所以,有人說:「反省是勇敢,改過是智慧!」在工作上,人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但,我們需要一位勇敢指出我們錯誤的朋友,並真心地感謝他!
而且,「認錯,是一場和自己的競賽,對手是自己,要征服的也是自己!」人只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指教,改正錯誤,就可以征服自己、戰勝自己。
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已百年,他在物理界的至尊地位,至今無人能敵。可是,愛因斯坦所發表的論文,是否絕對正確、毫無錯誤呢?
一九三六年,當愛因斯坦的聲譽如日中天時,他曾經寫了一篇「重力波存在嗎?」的文章,投稿給《物理評論》,否定重力波的存在。然而,這篇稿子被退稿了,並附上評論,點出了其中錯誤之處。愛因斯坦收到退稿時,火冒三丈,瞧也沒瞧這十頁長的專家評論;不過,事後證明,愛因斯坦的確是錯了。
這是一件科學界所熟知的公案,可是,當年到底是誰如此大膽,敢說是愛因斯坦大師錯了呢?根據最近《知識通訊評論》透露,這個人是當時宇宙論新領域的權威羅伯森。
當《物理評論》總編輯將愛因斯坦的稿子送給羅伯森過目後,羅伯森告訴總編輯,愛因斯坦錯了,重力波是的確存在的。於是,總編輯只好硬著頭皮,寫了封信,婉轉告知大師的錯誤,希望他能修正;沒想到愛因斯坦冷冷地回信說:「我把原稿寄給你的刊物發表,並沒有授權你們拿給專家看。我覺得沒有必要回答這位匿名專家的評述,何況,他的見解絕對是錯誤的..」
不過,後來科學界證明,重力波的確存在,愛因斯坦的文章是錯誤的!
這個歷史公案給我們一項省思–「誰敢糾正愛因斯坦的錯誤呢?」
當一個地位和影響力如日中天,或是權力在握的人,他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是錯誤時,有誰敢去指正他、糾正他呢?
當然,這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所以,有些主管的決定有錯誤時,若無人敢挑戰和反駁,會導致愈做愈錯,最後變成無法收拾的爛攤子。
真的,人真是「當局者迷」,我們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迷思和缺點。也因此,在工作中,我們需要一個「敢指出我們缺點」的長官、下屬或朋友;古人不也說:「友直、友諒、友多聞」嗎?
同時,勇於認錯,勇敢接受別人的指正,或虛心感謝別人的指正,才不會一錯再錯。所以,蘇格拉底說:「恕己一過,則萬過由此而生。」真的,寬容自己的過錯,則過過相生,後患無窮啊!
李遠哲博士在領取諾貝爾化學獎時,主持人曾告訴他說:「在化學上,你是頂尖的專家,但請記住,在其他領域上,你並不是!」哇,這是多麼發人深省的一句話!我們或許在某方面是優秀的專家,但,其他方面很可能是一無所知呀!
所以,有人說:「反省是勇敢,改過是智慧!」在工作上,人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但,我們需要一位勇敢指出我們錯誤的朋友,並真心地感謝他!
而且,「認錯,是一場和自己的競賽,對手是自己,要征服的也是自己!」人只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指教,改正錯誤,就可以征服自己、戰勝自己。
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水果如何保存與利用
文/甘健平
我們從市場買回來的水果仍是具有生命的個體,它們會從事「呼吸作用」,將養分消耗分解以產生能量、維持活力;水果也會行「蒸散作用」使水分逐漸從果皮表面逸散而去;此外水果因香甜多汁而易被微生物侵襲,導致發霉腐爛。另值得一提的,很多水果成熟時會產生一種叫「乙烯」的氣體,加速水果的成熟和老化。上述原因均會影響水果的貯藏品質。
因此,水果貯藏保存的原理就是設法抑制其呼吸、蒸散作用和微生物的滋生,同時降低乙烯的產生或積聚以減緩後熟作用。依此原理設計的貯藏方式有多種,而家庭中最實用簡便的作法就是低溫貯藏法,亦即將水果貯放到冰箱冷藏室中。但不是所有水果種類均適合放入冰箱中,有些熱帶原產的水果(如香蕉、芒果、木瓜等)天生怕冷,放入冰箱反會引起「冷害」,就如我們人著涼感冒一樣。
水果在食用前應先行清洗以洗除表面的藥劑和污為垢。最簡單有效的清洗法及水果食用的注意要點本單元最後為您探討的課題。
水果貯藏秘訣
水果買回後,暫時還不食用時,放入冰箱中是最簡便的作法。但是有一些要訣若您平時多加注意,可能會有不少幫助喔!
冷藏的水果先不要清洗,以塑膠袋或紙袋裝好後再行放入冰箱,可防上水分蒸散而致果皮皺縮或軟化。塑膠袋最好打數個小孔改善通氣,以免水氣聚積促使病菌微生物滋生。
每種水果有其最適合的貯藏溫度及有效保存期限(詳列於次頁表)一般冰箱冷藏室溫度約3 ~ 6℃,如果水果的貯藏適溫低於冰箱的溫度,則貯藏的期限會隨之縮短;而且水果貯放愈久,營養和風味均逐漸降低,因此我們建議買回的水果儘量以一週內吃完為原則。
有些水果(如香蕉、鳳梨、芒果、木瓜、檸檬等)的貯藏適溫均高於冰箱溫度,這些水果其實只要貯放在室內陰涼的地方即可,不宜長時間擺在冰箱冷藏,否則果皮易起斑點或變褐黑色等病變,影響食用品質。
蘋果、釋迦、梨、香蕉、木瓜或腐爛的水果等容易產生乙烯,其他水果貯藏時儘量不要與上述種類貯放一起,以免加速水果成熟及老化因而不耐貯藏。
台灣常見水果之貯藏方式
水果名稱/貯藏適溫℃/保存期限
蘋 果
-1~4 ℃
2~6月
洋 梨
-1~4℃
2~7月
葡 萄
-0.5~0℃
2~8週
桃 子
-0.5~0℃
2~4週
李 子
-0.5~0℃
2~5週
柿 子
-1℃
3~4月
草 莓
0℃
5~7天
枇 杷
0℃
3週
甜 橙
3~9℃
3~8週
椪 柑
4℃
2~4週
葡萄柚
10~15℃
6~8週
檸 檬
13~15.5℃
1~4月
香 蕉
13~14℃
數天
鳳 梨
7~13℃
2~4週
芒 果
10~13 ℃
2~3週
荔 枝
7~10℃
2週
楊 桃
9~10℃
3~4週
番石榴
5~10℃
2~3週
木 瓜
7 ℃
1~3週
百香果
7~10℃
3~5週
西 瓜
10~15℃
2~3週
香 瓜
7~10℃
2~3週
有些水果天生怕冷容易感冒
原產熱帶的水果,如香蕉、鳳梨、芒果、木瓜、檸檬等,如果在冰箱裡貯放久一點,常會由於生理代謝不正常引起一些症狀,例如果皮產生凹狀斑點、塊斑或變成褐黑色,果肉變褐色並呈水爛狀等,嚴重地影響食用品質。這種現象就好像我們人受了風寒而傷風感冒一樣,稱為水果的感冒現象」(學理上叫作「冷害」)。
造成水果感冒的原因是這些水果在低溫環境下,細胞膜的穩定性被破壞,促使有毒物質形成和累積所致。熱帶水果與溫帶水果(如蘋果、梨、葡萄等)在同樣低溫時,前者膜的穩定性較差,因此也較不耐寒。
要避免水果感冒現象應注意下列各點:
容易得「冷害」的水果貯藏時只要放在室內陰涼處即可。若一定要放入冰箱,請置於溫度較高的蔬果槽中,且最好不超過兩天。.未成熟的果實因耐寒性更差,絕不要放入冰箱中,以免水果不能成熟轉色而無法食用。
已受冷害的水果於冰箱冷藏時,症狀較不易出現,常於取出後在正常溫度下加速顯現出來,因此從冰箱取出的水果應儘早食用,以免風味品質的劣變。
如何清洗水果最為安全而乾淨
買回來的水果、蔬菜要如何清洗最理想,可能是家庭主婦常有的困擾。清洗水果的目的就是要將其表面的農藥和污垢洗除乾淨。農藥的種類很多,性質也不一樣,但大致可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常有人以鹽水或清潔劑來清洗蔬果,鹽水可能對某些水溶性農藥較易洗除,但對脂溶性農藥反而洗不乾淨;清潔劑固然對脂溶性農藥較清水有效,但洗完後反留下清潔劑餘毒,還是得再用大量清水把清潔劑洗除。
因此我們建議您:蔬果的清洗以大量清水沖洗即可,因水溶性農藥用清水即可洗除,而脂溶性農藥以清水沖洗也可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此外,我們提醒您水果食用上的注意要點:
水果應先清洗後再剝皮(削皮)或切片食用,以色果皮附著的農藥污染果肉。
果皮亦含有豐富的營養,因此削皮食用的水果,儘量只要削除表面薄薄一層便可,以保留較多的養分。
水果削皮或切片後,為防止其褐化,可灑上檸檬汁、鳳梨汁或浸泡鹽水。
水果削皮(剝皮)或切開後,最好一次吃完,以保新鮮。若無法吃完,可暫用保鮮膜包封後放入冰箱。
(感謝AK師兄轉寄此文章)
我們從市場買回來的水果仍是具有生命的個體,它們會從事「呼吸作用」,將養分消耗分解以產生能量、維持活力;水果也會行「蒸散作用」使水分逐漸從果皮表面逸散而去;此外水果因香甜多汁而易被微生物侵襲,導致發霉腐爛。另值得一提的,很多水果成熟時會產生一種叫「乙烯」的氣體,加速水果的成熟和老化。上述原因均會影響水果的貯藏品質。
因此,水果貯藏保存的原理就是設法抑制其呼吸、蒸散作用和微生物的滋生,同時降低乙烯的產生或積聚以減緩後熟作用。依此原理設計的貯藏方式有多種,而家庭中最實用簡便的作法就是低溫貯藏法,亦即將水果貯放到冰箱冷藏室中。但不是所有水果種類均適合放入冰箱中,有些熱帶原產的水果(如香蕉、芒果、木瓜等)天生怕冷,放入冰箱反會引起「冷害」,就如我們人著涼感冒一樣。
水果在食用前應先行清洗以洗除表面的藥劑和污為垢。最簡單有效的清洗法及水果食用的注意要點本單元最後為您探討的課題。
水果貯藏秘訣
水果買回後,暫時還不食用時,放入冰箱中是最簡便的作法。但是有一些要訣若您平時多加注意,可能會有不少幫助喔!
冷藏的水果先不要清洗,以塑膠袋或紙袋裝好後再行放入冰箱,可防上水分蒸散而致果皮皺縮或軟化。塑膠袋最好打數個小孔改善通氣,以免水氣聚積促使病菌微生物滋生。
每種水果有其最適合的貯藏溫度及有效保存期限(詳列於次頁表)一般冰箱冷藏室溫度約3 ~ 6℃,如果水果的貯藏適溫低於冰箱的溫度,則貯藏的期限會隨之縮短;而且水果貯放愈久,營養和風味均逐漸降低,因此我們建議買回的水果儘量以一週內吃完為原則。
有些水果(如香蕉、鳳梨、芒果、木瓜、檸檬等)的貯藏適溫均高於冰箱溫度,這些水果其實只要貯放在室內陰涼的地方即可,不宜長時間擺在冰箱冷藏,否則果皮易起斑點或變褐黑色等病變,影響食用品質。
蘋果、釋迦、梨、香蕉、木瓜或腐爛的水果等容易產生乙烯,其他水果貯藏時儘量不要與上述種類貯放一起,以免加速水果成熟及老化因而不耐貯藏。
台灣常見水果之貯藏方式
水果名稱/貯藏適溫℃/保存期限
蘋 果
-1~4 ℃
2~6月
洋 梨
-1~4℃
2~7月
葡 萄
-0.5~0℃
2~8週
桃 子
-0.5~0℃
2~4週
李 子
-0.5~0℃
2~5週
柿 子
-1℃
3~4月
草 莓
0℃
5~7天
枇 杷
0℃
3週
甜 橙
3~9℃
3~8週
椪 柑
4℃
2~4週
葡萄柚
10~15℃
6~8週
檸 檬
13~15.5℃
1~4月
香 蕉
13~14℃
數天
鳳 梨
7~13℃
2~4週
芒 果
10~13 ℃
2~3週
荔 枝
7~10℃
2週
楊 桃
9~10℃
3~4週
番石榴
5~10℃
2~3週
木 瓜
7 ℃
1~3週
百香果
7~10℃
3~5週
西 瓜
10~15℃
2~3週
香 瓜
7~10℃
2~3週
有些水果天生怕冷容易感冒
原產熱帶的水果,如香蕉、鳳梨、芒果、木瓜、檸檬等,如果在冰箱裡貯放久一點,常會由於生理代謝不正常引起一些症狀,例如果皮產生凹狀斑點、塊斑或變成褐黑色,果肉變褐色並呈水爛狀等,嚴重地影響食用品質。這種現象就好像我們人受了風寒而傷風感冒一樣,稱為水果的感冒現象」(學理上叫作「冷害」)。
造成水果感冒的原因是這些水果在低溫環境下,細胞膜的穩定性被破壞,促使有毒物質形成和累積所致。熱帶水果與溫帶水果(如蘋果、梨、葡萄等)在同樣低溫時,前者膜的穩定性較差,因此也較不耐寒。
要避免水果感冒現象應注意下列各點:
容易得「冷害」的水果貯藏時只要放在室內陰涼處即可。若一定要放入冰箱,請置於溫度較高的蔬果槽中,且最好不超過兩天。.未成熟的果實因耐寒性更差,絕不要放入冰箱中,以免水果不能成熟轉色而無法食用。
已受冷害的水果於冰箱冷藏時,症狀較不易出現,常於取出後在正常溫度下加速顯現出來,因此從冰箱取出的水果應儘早食用,以免風味品質的劣變。
如何清洗水果最為安全而乾淨
買回來的水果、蔬菜要如何清洗最理想,可能是家庭主婦常有的困擾。清洗水果的目的就是要將其表面的農藥和污垢洗除乾淨。農藥的種類很多,性質也不一樣,但大致可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常有人以鹽水或清潔劑來清洗蔬果,鹽水可能對某些水溶性農藥較易洗除,但對脂溶性農藥反而洗不乾淨;清潔劑固然對脂溶性農藥較清水有效,但洗完後反留下清潔劑餘毒,還是得再用大量清水把清潔劑洗除。
因此我們建議您:蔬果的清洗以大量清水沖洗即可,因水溶性農藥用清水即可洗除,而脂溶性農藥以清水沖洗也可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此外,我們提醒您水果食用上的注意要點:
水果應先清洗後再剝皮(削皮)或切片食用,以色果皮附著的農藥污染果肉。
果皮亦含有豐富的營養,因此削皮食用的水果,儘量只要削除表面薄薄一層便可,以保留較多的養分。
水果削皮或切片後,為防止其褐化,可灑上檸檬汁、鳳梨汁或浸泡鹽水。
水果削皮(剝皮)或切開後,最好一次吃完,以保新鮮。若無法吃完,可暫用保鮮膜包封後放入冰箱。
(感謝AK師兄轉寄此文章)
Wednesday, December 27, 2006
多說慧語
思想愈少的人,說話愈多!
有些人喜歡多管閒事,
對於與自己無關的事,仍愛追問到底;
有時可能是基於善意的關懷,
有時卻也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其實,適度地關心,會令人覺得窩心,
但若整天喋喋不休、蜚短流長,則令人厭煩。
人到了一定年齡而不結婚,似乎變成「眾矢之的」,經常有人「關心」,甚至「嚴重關切」。所以,過去遇到認識的人時,我總會被問道:「你怎麼還不結婚?」
「什麼時候請喝喜酒啊?」
後來,這個問題被問多了、問煩了,當時我的答案一律是「快了吧,一九九七吧!香港大限時,我大概就會結婚。」
沒結婚,實在是個人的問題,但是很多人卻表現出「極度關心」的態度,其實他們自己的婚姻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有的人還偷偷地打聽「他長得也不錯,怎麼還不結婚?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有什麼毛病?」害得我父母真的問我,你是不是「生理」有啥毛病?
最近,問我「怎麼還不結婚的人」愈來愈多,我煩了,只好回答他們:「因為我的屁股長一個胎記!」「啊?你的屁股長一個胎記?那跟你不結婚有什麼關係?」
我說:「是啊,那我不結婚跟你有什麼關係?」
唉,怎麼會有那麼多人愛管閒事,管人家愛不愛結婚?
當然,系上的學生對系主任還沒結婚,也頗為關心,雖然他們不敢直接問我「怎麼還不結婚」,但是也以其他方式來表達「關懷之意」。有一天,系上佈告欄上出現一份大海報,上面寫著「誠徵師母一名」斗大字體,另外還有「師母」的待遇與條件:
「一、月入數十萬,
二、工作輕鬆,
三、免經驗,
四、男女不拘!」
呵,「免經驗」當然好啦,但竟強調「男女不拘」,難怪沒有人來應徵。
學生的調皮「創意」,令人覺得十分可愛、好玩又有趣,本來「口語傳播系」的學生就應該活潑、敢表達;但是假如有人經常嘮叨的問:「怎麼還不結婚」,就叫人生厭。
古人說:「多言取厭、虛言取薄、輕言取侮」,尤其是有關別人「結不結婚」的私事時,過份的關心、多言,總不是令人愉悅的事。所以西方人說:「與人交談,猶如彈琴絃一般,當別人感到乏味時,便要把絃按住,使它停止振動、發聲。」
台灣學生所受的語言訓練極少,從小就不被鼓勵多做公開表達,以至於學生在台下吱吱喳喳不斷地講,一叫他上台,則臉紅脖子粗,講不出幾句得體合宜的話來。
畢了業,進入社會工作,私底下也是話多得不得了,「流言」、「小道消息」、「個人隱私」,總不忘記「口語傳播」一下;倒是要做簡報、主持小型會議、討論時,又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人們似乎常常「有嘴說別人,沒嘴說自己」,以致變成「口舌場中,是非海裡」。有人說:「思想越少的人,說話愈多」,好像有其道理。
想想,自己是不是常在台下吱吱喳喳,但一上台,則臉紅不知所措,無法自然流暢地說話?
其實,我們都要訓練自己,有機會時,就要勇敢舉手、勇敢上台,創造自己的機會!真的,每一次的機會,都會讓自己更加進步!
(口才好,口水多,傳話生是非;口德好,法水多,傳法長智慧)
有些人喜歡多管閒事,
對於與自己無關的事,仍愛追問到底;
有時可能是基於善意的關懷,
有時卻也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其實,適度地關心,會令人覺得窩心,
但若整天喋喋不休、蜚短流長,則令人厭煩。
人到了一定年齡而不結婚,似乎變成「眾矢之的」,經常有人「關心」,甚至「嚴重關切」。所以,過去遇到認識的人時,我總會被問道:「你怎麼還不結婚?」
「什麼時候請喝喜酒啊?」
後來,這個問題被問多了、問煩了,當時我的答案一律是「快了吧,一九九七吧!香港大限時,我大概就會結婚。」
沒結婚,實在是個人的問題,但是很多人卻表現出「極度關心」的態度,其實他們自己的婚姻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有的人還偷偷地打聽「他長得也不錯,怎麼還不結婚?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有什麼毛病?」害得我父母真的問我,你是不是「生理」有啥毛病?
最近,問我「怎麼還不結婚的人」愈來愈多,我煩了,只好回答他們:「因為我的屁股長一個胎記!」「啊?你的屁股長一個胎記?那跟你不結婚有什麼關係?」
我說:「是啊,那我不結婚跟你有什麼關係?」
唉,怎麼會有那麼多人愛管閒事,管人家愛不愛結婚?
當然,系上的學生對系主任還沒結婚,也頗為關心,雖然他們不敢直接問我「怎麼還不結婚」,但是也以其他方式來表達「關懷之意」。有一天,系上佈告欄上出現一份大海報,上面寫著「誠徵師母一名」斗大字體,另外還有「師母」的待遇與條件:
「一、月入數十萬,
二、工作輕鬆,
三、免經驗,
四、男女不拘!」
呵,「免經驗」當然好啦,但竟強調「男女不拘」,難怪沒有人來應徵。
學生的調皮「創意」,令人覺得十分可愛、好玩又有趣,本來「口語傳播系」的學生就應該活潑、敢表達;但是假如有人經常嘮叨的問:「怎麼還不結婚」,就叫人生厭。
古人說:「多言取厭、虛言取薄、輕言取侮」,尤其是有關別人「結不結婚」的私事時,過份的關心、多言,總不是令人愉悅的事。所以西方人說:「與人交談,猶如彈琴絃一般,當別人感到乏味時,便要把絃按住,使它停止振動、發聲。」
台灣學生所受的語言訓練極少,從小就不被鼓勵多做公開表達,以至於學生在台下吱吱喳喳不斷地講,一叫他上台,則臉紅脖子粗,講不出幾句得體合宜的話來。
畢了業,進入社會工作,私底下也是話多得不得了,「流言」、「小道消息」、「個人隱私」,總不忘記「口語傳播」一下;倒是要做簡報、主持小型會議、討論時,又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人們似乎常常「有嘴說別人,沒嘴說自己」,以致變成「口舌場中,是非海裡」。有人說:「思想越少的人,說話愈多」,好像有其道理。
想想,自己是不是常在台下吱吱喳喳,但一上台,則臉紅不知所措,無法自然流暢地說話?
其實,我們都要訓練自己,有機會時,就要勇敢舉手、勇敢上台,創造自己的機會!真的,每一次的機會,都會讓自己更加進步!
(口才好,口水多,傳話生是非;口德好,法水多,傳法長智慧)
Tuesday, December 26, 2006
傾聽是一種藝術
懂得什麼時候不要說話,是一種智慧
每個戀人和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經濟上的危機。
如果你的家人精明一世、糊塗一時,運氣不好被倒會,或為朋友作保受牽連,你當然也會跟著不開心,但懂的相處之道的人,自然得避免在這時製造雙方的裂痕,不該有話直說的埋怨道:「我早就知道,你這麼貪財一定會遭到報應!」
或「我早就告訴你那個人不可靠了 ,你偏要相信他,這下好了吧,知道我的話是對的了吧?」
這些話比直截了當罵「你這個白癡!」更難聽。
這時候沉默是最好的支持,其實犯錯者本身必然從失敗中的到教訓,不必再送給他一頓鞭子。
對方在度過難關以後,會終身感激你的支持。
甚至,你什麼都沒做,他也會對你感激涕零的。
懂得什麼時候不要說話,是一種智慧。
當朋友也是一樣。
在別人哀慟欲絕的時候,你還要追根究底,就像人家的傷疤好不容易在結痂,你還來撥人家的痂。
最好的安慰是無言的微笑,和傾聽。
有智慧的父母也是孩子福份。
在英國遊學的時候,住宿家庭隔壁就住了一對很有智慧的夫妻。 他們剛好度過七年之癢。
有一次我在院子看書,目睹隔壁院子發生的事情。
布朗先生正在教他五歲的兒子安迪使用剪草機,父子兩剪得正高興時,父親進門去接電話。
接著我看到一幕慘劇:五歲的安迪把剪草機推向父親最愛的鬱金香花園,不一會,已經有兩公尺長的花圃糟殃。
布朗先生出來,鐵青著一張臉。眼看他的拳頭已經高高的舉起 ......
忽然,布朗太太出來了,她看見滿目狼藉的花圃,馬上知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她小聲、溫柔地對先生笑道:「喂,我們現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養孩子,不是在養鬱金香。」
三秒鐘後,他們交換一個吻,一切歸於平靜。
我把這個故事告訴好友,她是個家庭主婦。後來她告訴我,很感激我跟她說這個故事。
「以前孩子打破東西,我少不了罵他兩聲,現在我會告訴自己,對我重要的是孩子,不是碗。哪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不會打破東西呢?」
情緒智商高的人懂得分輕重。
如果你真的珍視感情的價值,就該懂得在他倒霉的時候施小惠。
也許我們都沒有聰明到「一句解千愁」的地步。
但傾聽卻是人人做得到的施恩行為。
傾聽,常比替他義憤填膺或替他擔起一切聰明一百倍。
(感謝AK師兄轉寄此文章)
每個戀人和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經濟上的危機。
如果你的家人精明一世、糊塗一時,運氣不好被倒會,或為朋友作保受牽連,你當然也會跟著不開心,但懂的相處之道的人,自然得避免在這時製造雙方的裂痕,不該有話直說的埋怨道:「我早就知道,你這麼貪財一定會遭到報應!」
或「我早就告訴你那個人不可靠了 ,你偏要相信他,這下好了吧,知道我的話是對的了吧?」
這些話比直截了當罵「你這個白癡!」更難聽。
這時候沉默是最好的支持,其實犯錯者本身必然從失敗中的到教訓,不必再送給他一頓鞭子。
對方在度過難關以後,會終身感激你的支持。
甚至,你什麼都沒做,他也會對你感激涕零的。
懂得什麼時候不要說話,是一種智慧。
當朋友也是一樣。
在別人哀慟欲絕的時候,你還要追根究底,就像人家的傷疤好不容易在結痂,你還來撥人家的痂。
最好的安慰是無言的微笑,和傾聽。
有智慧的父母也是孩子福份。
在英國遊學的時候,住宿家庭隔壁就住了一對很有智慧的夫妻。 他們剛好度過七年之癢。
有一次我在院子看書,目睹隔壁院子發生的事情。
布朗先生正在教他五歲的兒子安迪使用剪草機,父子兩剪得正高興時,父親進門去接電話。
接著我看到一幕慘劇:五歲的安迪把剪草機推向父親最愛的鬱金香花園,不一會,已經有兩公尺長的花圃糟殃。
布朗先生出來,鐵青著一張臉。眼看他的拳頭已經高高的舉起 ......
忽然,布朗太太出來了,她看見滿目狼藉的花圃,馬上知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她小聲、溫柔地對先生笑道:「喂,我們現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養孩子,不是在養鬱金香。」
三秒鐘後,他們交換一個吻,一切歸於平靜。
我把這個故事告訴好友,她是個家庭主婦。後來她告訴我,很感激我跟她說這個故事。
「以前孩子打破東西,我少不了罵他兩聲,現在我會告訴自己,對我重要的是孩子,不是碗。哪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不會打破東西呢?」
情緒智商高的人懂得分輕重。
如果你真的珍視感情的價值,就該懂得在他倒霉的時候施小惠。
也許我們都沒有聰明到「一句解千愁」的地步。
但傾聽卻是人人做得到的施恩行為。
傾聽,常比替他義憤填膺或替他擔起一切聰明一百倍。
(感謝AK師兄轉寄此文章)
Monday, December 25, 2006
Merry Christmas!
At Christmas time,
wishing you the same peace, hope and love that you bring to the lives of others.
Merry Christmas!
Sunday, December 24, 2006
小小的願望
又是一個耶誕節,湯姆向媽媽要一台電腦,但湯姆又淘氣,功課又不好, 媽媽不給他買,但又不能直接拒絕,只好說:「湯姆,你給上帝寫封信,如果在一年間做了好事,上帝是會給你一台電腦的。」
小湯姆開始給上帝寫信:親愛的上帝,我是您最可愛的小湯姆,這一年間我做了許多好事,耶誕節了,希望仁愛的您能給我一台電腦,愛您的湯姆。
但是,小湯姆寫完之後覺得寫得太不真實了,於是他又寫了一封:上帝啊,我是湯姆,這一年雖然我做過幾件不好的事,但我知道我錯了,希望您能給我一台電腦,您的湯姆。
可是湯姆看了之後,仍然覺得不好,他就又寫了第三封信:上帝,是我,湯姆。是的,我確實做過許多壞事,但還是希望你能給我一台電腦,小湯姆。
於是,小湯姆拿著第三封信去了教堂,他看到了聖母和耶穌的雕像,但他卻寫了第四封信,然後抱著聖母瑪麗亞的雕像回到了家中,並把它放在床下。
第二天,牧師在耶穌雕像下發現了一封信,只見上面寫著:
「耶穌,你的媽媽在我手中,想再見到她的話,快給我一台電腦,你知道我是誰!」
(A baby Jesus figure was stolen from a craddle in West Roxbury, MA yesterday. The owner accepted ABC interview this morning, he is upseting the missing of this 40 years old figure. Do you know where Little Tommy is? :-)
小湯姆開始給上帝寫信:親愛的上帝,我是您最可愛的小湯姆,這一年間我做了許多好事,耶誕節了,希望仁愛的您能給我一台電腦,愛您的湯姆。
但是,小湯姆寫完之後覺得寫得太不真實了,於是他又寫了一封:上帝啊,我是湯姆,這一年雖然我做過幾件不好的事,但我知道我錯了,希望您能給我一台電腦,您的湯姆。
可是湯姆看了之後,仍然覺得不好,他就又寫了第三封信:上帝,是我,湯姆。是的,我確實做過許多壞事,但還是希望你能給我一台電腦,小湯姆。
於是,小湯姆拿著第三封信去了教堂,他看到了聖母和耶穌的雕像,但他卻寫了第四封信,然後抱著聖母瑪麗亞的雕像回到了家中,並把它放在床下。
第二天,牧師在耶穌雕像下發現了一封信,只見上面寫著:
「耶穌,你的媽媽在我手中,想再見到她的話,快給我一台電腦,你知道我是誰!」
(A baby Jesus figure was stolen from a craddle in West Roxbury, MA yesterday. The owner accepted ABC interview this morning, he is upseting the missing of this 40 years old figure. Do you know where Little Tommy is? :-)
Saturday, December 23, 2006
曾經美麗
曾經美麗
漫步林間,你看見一株藤蔓附著樹幹,柔軟與堅實相互交纏,你感動於這靜美的一幕。
讓幸福與歸屬就此駐足吧。你想。
不知未來會有怎樣一番風雨摧折?
也許藤將斷、樹會倒,也許天會荒,地將老。
你又想。 那麼,請時光停格在此刻吧。
停格即是永恆。
永恆裡若有這靜美的一刻,未來可能遭遇的種種劫難,便已得到了安慰與報償。
彎腰
和別人發生意見上的紛歧,甚至造成言語上的衝突,
所以你悶悶不樂,因為你覺得都是別人惡意。
別再耿耿於懷了,回家去擦地板吧。
拎一塊抹布,彎下腰,雙膝著地,
把你面前這張地板的每個角落來回擦拭乾淨。
然後重新省思自己在那場衝突,所說過的每一句話。
現在,你發現自己其實也有不對的地方了,是不是?
你漸漸心平氣和了,是不是?
有時候你必須學習彎腰,因為這個動作可以讓你謙卑。
勞動身體的同時,你也擦亮了自己的心緒。
而且,你還擁有了一張光潔的地板呢。這是你的第二個收穫。
離開軌道
某次你搭火車打算到A地去,中途卻忽然臨時起意在B地下了車。
也許是別致的地名吸引了你,也許是偶然一瞥的風景觸動了你,
總之,你就這樣改變了本來預定的行程,
然後經歷了一場充滿驚奇的意外旅行。
A地是你原先的目標,B地卻讓你體會了小小的冒險。
回憶起來,你說,那是一次令你難忘的出軌經驗。
生命中的許多時候不也如此?
心無旁騖地奔赴唯一的目的,不過是履行了原本的行程而已;
離開預設的軌道,你才有機會發現其他的風景。
覆滿藤蔓的屋頂
你希望擁有一片斜斜的屋頂,屋頂上爬滿了青綠的藤蔓,藤蔓裡結出纍纍絲瓜。
夏日傍晚,天起涼風的時刻,你爬上靠牆的木梯,
到屋頂上採收一顆被陽光烘熟的瓜。
然後,你來到廚房,煮一鍋美味清淡的蛤蜊絲瓜湯。
「多好啊,」你無限嚮往:「如果我擁有一片覆滿藤蔓的屋頂......」
事實上,你已經擁有了----在想像裡。
無論現實多樣燥熱擾攘,只要能夠想像,你就可以維持內在 的平靜清涼,
這種自在的滋味,嗯,也許正如你一個人靜靜地喝一碗蛤蜊絲瓜湯。
錯過
你曾經買了一件很喜歡的衣裳卻捨不得穿,鄭重地供奉在衣櫃裡;
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卻發現它已經過時了。
所以,你就這樣與它錯過了。
你也曾經買了一塊漂亮的蛋糕卻捨不得吃, 鄭重地供奉在冰箱裡;
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卻發現它已經過期了。
所以,你也這樣與它錯過了。
沒有在最喜歡的時候上身的衣裳,沒有在最可口的時候品嘗的蛋糕,
就像沒有在最想做的時候去做的事情,都是遺憾。
生命也有保存期限,想做的事該趁早去做。
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願鄭重地供奉在心裡,卻未曾去實行,
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與它錯過,一如那件過時的衣裳,一如那塊過期的蛋糕。
悄悄
曾經有一段時間,你心情低落,甚至懶得拉開窗簾,看著窗外的陽光。
因此你當然也忘了去看看,窗台上那一盆每天都需要喝水的瑪格麗特。
如此不知過了多久,總算有一天,你度過了心情的低潮,同時也想起了你的瑪格麗特。
天啊,可憐的花,她還活著嗎?
你戰戰兢兢地拉開窗簾,卻見她迎風招搖,花顏可掬。
原來在過去的這段日子裡,你雖然忘了餵她喝水,老天卻沒忘了以雨露眷顧她呢。
許多事物悄悄地在你的視線之外進行,而且悄悄地安排好了它們自己。
天生萬物,天養萬物,一切其實無須擔心。
美麗
有些人很會妝扮,但內心空無一物,你不會覺得他美麗。
有些人長著一張精緻的臉,卻長著一顆自私的心,你也不會覺得他美麗。
有些人外表很樸素,但知道如何關心別人,你覺得誠懇的眼睛很迷人。
有些人其實並不好看,卻很愛護小孩與小動物,你覺得他善良的心地很動人。
美麗,是發自內心的光華,不會隨著歲月的流失而流失,只會隨著智慧的增長而增長。
美麗很簡單,就是讓自己舒服,也讓別人舒服。
別浪費了
今天的你,是不開心的你,因為有人在言語間刺傷了你。
你不喜歡吵架,所以你離開;
可是你只是離開了那人,卻沒有離開被那人傷害的情境,因此你愈想愈生氣。
愈有氣,你就愈沒有力氣去理會別的事情,
許多更該用心去做去想去處理的事件,
就在你漫天漫地的心煩意亂之中,被輕忽被漠視被省略了。
因為,你只是一心一意地在生氣。
在情緒上做文章,這是對自己的浪費,而且是很壞的浪費。
畢竟,生氣也是要花力氣的,而且生氣一定傷元氣。
所以,聰明的你,別讓情緒控制了你,當你又要生氣之前,
不妨輕聲地提醒自己一句:「別浪費了。」
至少要平靜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時候,你身旁所有的人都告訴你:要堅強,而且要快樂。
堅強是絕對需要的,但是快樂?在這種情形下,恐怕是太為難你了。
畢竟,誰能在跌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還覺得高興?
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平靜。
平靜地看待這件事,平靜地把其他該處理的事處理好。
平靜,沒有快樂,也沒有不快樂。
能做到這一點,你就已經有了復元的能量。
如果當初
你說,人生是一條有無限多岔口的長路,永遠在不停地選擇。
如果只是選擇吃炒麵或炒飯,影響似乎不大,
但選擇讀什麼科系、做什麼工作、結婚或不結婚、要不要有孩子,
每一個選擇都影響深遠,
而不同的選擇也必定造就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你又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就在於人生沒有重來的機會啊。
如果當初如何如何,現在就不會怎樣怎樣........,
這種充滿悵然的喃喃自語,還是別再多說了吧。
每一個岔口的選擇其 實沒有真正的好與壞,
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
就不會頻頻回首如果當初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不說話
有時候,你被人誤解,你不想爭辯,所以選擇沈默。
本來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
因此你認為不必對全世界喊話。
卻也有時候,你被最愛的人誤解,
你難過到不想爭辯,也只有選擇沈默。
全世界都可以不懂你,但他應該懂,
若他竟然不能懂,還有什麼話可說?
生命中往往有連舒伯特都無言以對的時刻,
畢竟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條列清楚,
甚至可能根本沒有真正的是與非。
那麼,不想說話,就不說吧,
在多說無益的時候,
也許沈默就是最好的解釋。
偶爾
吃多了健康食品,偶爾你也想啃一啃鴨舌頭和鹽酥雞。
看多了大師名劇,偶爾你也想瞄一瞄耳光摔不完眼淚掉不完的連續劇。
聽多了古典音樂,偶爾你也想唱一唱愛他一百年又恨他一萬年的流行歌曲。
你知道健康食品對健胃整腸有意義,
大師名劇對培養氣質有意義,
古典音樂對提升性靈有意義,
可是,偶爾你其實並不想讓自己時時刻刻活得那麼有意。
人生不需要把自己綁得那麼緊。
偶爾的小小放縱,是道德的。
靈氣充滿或許接近大人,但偶爾的俗氣會更平易近人
漫步林間,你看見一株藤蔓附著樹幹,柔軟與堅實相互交纏,你感動於這靜美的一幕。
讓幸福與歸屬就此駐足吧。你想。
不知未來會有怎樣一番風雨摧折?
也許藤將斷、樹會倒,也許天會荒,地將老。
你又想。 那麼,請時光停格在此刻吧。
停格即是永恆。
永恆裡若有這靜美的一刻,未來可能遭遇的種種劫難,便已得到了安慰與報償。
彎腰
和別人發生意見上的紛歧,甚至造成言語上的衝突,
所以你悶悶不樂,因為你覺得都是別人惡意。
別再耿耿於懷了,回家去擦地板吧。
拎一塊抹布,彎下腰,雙膝著地,
把你面前這張地板的每個角落來回擦拭乾淨。
然後重新省思自己在那場衝突,所說過的每一句話。
現在,你發現自己其實也有不對的地方了,是不是?
你漸漸心平氣和了,是不是?
有時候你必須學習彎腰,因為這個動作可以讓你謙卑。
勞動身體的同時,你也擦亮了自己的心緒。
而且,你還擁有了一張光潔的地板呢。這是你的第二個收穫。
離開軌道
某次你搭火車打算到A地去,中途卻忽然臨時起意在B地下了車。
也許是別致的地名吸引了你,也許是偶然一瞥的風景觸動了你,
總之,你就這樣改變了本來預定的行程,
然後經歷了一場充滿驚奇的意外旅行。
A地是你原先的目標,B地卻讓你體會了小小的冒險。
回憶起來,你說,那是一次令你難忘的出軌經驗。
生命中的許多時候不也如此?
心無旁騖地奔赴唯一的目的,不過是履行了原本的行程而已;
離開預設的軌道,你才有機會發現其他的風景。
覆滿藤蔓的屋頂
你希望擁有一片斜斜的屋頂,屋頂上爬滿了青綠的藤蔓,藤蔓裡結出纍纍絲瓜。
夏日傍晚,天起涼風的時刻,你爬上靠牆的木梯,
到屋頂上採收一顆被陽光烘熟的瓜。
然後,你來到廚房,煮一鍋美味清淡的蛤蜊絲瓜湯。
「多好啊,」你無限嚮往:「如果我擁有一片覆滿藤蔓的屋頂......」
事實上,你已經擁有了----在想像裡。
無論現實多樣燥熱擾攘,只要能夠想像,你就可以維持內在 的平靜清涼,
這種自在的滋味,嗯,也許正如你一個人靜靜地喝一碗蛤蜊絲瓜湯。
錯過
你曾經買了一件很喜歡的衣裳卻捨不得穿,鄭重地供奉在衣櫃裡;
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卻發現它已經過時了。
所以,你就這樣與它錯過了。
你也曾經買了一塊漂亮的蛋糕卻捨不得吃, 鄭重地供奉在冰箱裡;
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卻發現它已經過期了。
所以,你也這樣與它錯過了。
沒有在最喜歡的時候上身的衣裳,沒有在最可口的時候品嘗的蛋糕,
就像沒有在最想做的時候去做的事情,都是遺憾。
生命也有保存期限,想做的事該趁早去做。
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願鄭重地供奉在心裡,卻未曾去實行,
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與它錯過,一如那件過時的衣裳,一如那塊過期的蛋糕。
悄悄
曾經有一段時間,你心情低落,甚至懶得拉開窗簾,看著窗外的陽光。
因此你當然也忘了去看看,窗台上那一盆每天都需要喝水的瑪格麗特。
如此不知過了多久,總算有一天,你度過了心情的低潮,同時也想起了你的瑪格麗特。
天啊,可憐的花,她還活著嗎?
你戰戰兢兢地拉開窗簾,卻見她迎風招搖,花顏可掬。
原來在過去的這段日子裡,你雖然忘了餵她喝水,老天卻沒忘了以雨露眷顧她呢。
許多事物悄悄地在你的視線之外進行,而且悄悄地安排好了它們自己。
天生萬物,天養萬物,一切其實無須擔心。
美麗
有些人很會妝扮,但內心空無一物,你不會覺得他美麗。
有些人長著一張精緻的臉,卻長著一顆自私的心,你也不會覺得他美麗。
有些人外表很樸素,但知道如何關心別人,你覺得誠懇的眼睛很迷人。
有些人其實並不好看,卻很愛護小孩與小動物,你覺得他善良的心地很動人。
美麗,是發自內心的光華,不會隨著歲月的流失而流失,只會隨著智慧的增長而增長。
美麗很簡單,就是讓自己舒服,也讓別人舒服。
別浪費了
今天的你,是不開心的你,因為有人在言語間刺傷了你。
你不喜歡吵架,所以你離開;
可是你只是離開了那人,卻沒有離開被那人傷害的情境,因此你愈想愈生氣。
愈有氣,你就愈沒有力氣去理會別的事情,
許多更該用心去做去想去處理的事件,
就在你漫天漫地的心煩意亂之中,被輕忽被漠視被省略了。
因為,你只是一心一意地在生氣。
在情緒上做文章,這是對自己的浪費,而且是很壞的浪費。
畢竟,生氣也是要花力氣的,而且生氣一定傷元氣。
所以,聰明的你,別讓情緒控制了你,當你又要生氣之前,
不妨輕聲地提醒自己一句:「別浪費了。」
至少要平靜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時候,你身旁所有的人都告訴你:要堅強,而且要快樂。
堅強是絕對需要的,但是快樂?在這種情形下,恐怕是太為難你了。
畢竟,誰能在跌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還覺得高興?
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平靜。
平靜地看待這件事,平靜地把其他該處理的事處理好。
平靜,沒有快樂,也沒有不快樂。
能做到這一點,你就已經有了復元的能量。
如果當初
你說,人生是一條有無限多岔口的長路,永遠在不停地選擇。
如果只是選擇吃炒麵或炒飯,影響似乎不大,
但選擇讀什麼科系、做什麼工作、結婚或不結婚、要不要有孩子,
每一個選擇都影響深遠,
而不同的選擇也必定造就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你又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就在於人生沒有重來的機會啊。
如果當初如何如何,現在就不會怎樣怎樣........,
這種充滿悵然的喃喃自語,還是別再多說了吧。
每一個岔口的選擇其 實沒有真正的好與壞,
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
就不會頻頻回首如果當初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不說話
有時候,你被人誤解,你不想爭辯,所以選擇沈默。
本來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
因此你認為不必對全世界喊話。
卻也有時候,你被最愛的人誤解,
你難過到不想爭辯,也只有選擇沈默。
全世界都可以不懂你,但他應該懂,
若他竟然不能懂,還有什麼話可說?
生命中往往有連舒伯特都無言以對的時刻,
畢竟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條列清楚,
甚至可能根本沒有真正的是與非。
那麼,不想說話,就不說吧,
在多說無益的時候,
也許沈默就是最好的解釋。
偶爾
吃多了健康食品,偶爾你也想啃一啃鴨舌頭和鹽酥雞。
看多了大師名劇,偶爾你也想瞄一瞄耳光摔不完眼淚掉不完的連續劇。
聽多了古典音樂,偶爾你也想唱一唱愛他一百年又恨他一萬年的流行歌曲。
你知道健康食品對健胃整腸有意義,
大師名劇對培養氣質有意義,
古典音樂對提升性靈有意義,
可是,偶爾你其實並不想讓自己時時刻刻活得那麼有意。
人生不需要把自己綁得那麼緊。
偶爾的小小放縱,是道德的。
靈氣充滿或許接近大人,但偶爾的俗氣會更平易近人
Friday, December 22, 2006
感恩生活
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
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這個故事,啟發我們該如何感恩生活。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曠達地處理。這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許多;失敗時,不感恩的借口卻只需一個。殊不知,失敗或不幸時更應該感恩生活。
感恩,使我們在失敗時看到差距,在不幸時得到慰藉,獲得溫暖,激發我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獲取前進的動力。就像羅斯福那樣,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對生活時時懷一份感恩的心情,則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
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
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在水中放進一塊小小的明礬,就能沉澱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們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則可以沉淀墊許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與不幸。
感恩,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這個故事,啟發我們該如何感恩生活。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曠達地處理。這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許多;失敗時,不感恩的借口卻只需一個。殊不知,失敗或不幸時更應該感恩生活。
感恩,使我們在失敗時看到差距,在不幸時得到慰藉,獲得溫暖,激發我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獲取前進的動力。就像羅斯福那樣,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對生活時時懷一份感恩的心情,則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
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
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在水中放進一塊小小的明礬,就能沉澱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們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則可以沉淀墊許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與不幸。
感恩,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Thursday, December 21, 2006
向逆境乾杯
向逆境乾杯,跟敵人致敬
打擊你最深的人,一定是你的敵人? 錯了,他可能是你最親密的朋友、親人。
打擊你最深的人,一定是負面的? 錯了,他可能造就一個更堅強的你。
原諒敵人往往比原諒朋友容易。因為,我們從來不會對敵人付出感情,但是對朋友、親人,我們也許付出了最真摯的情感;付出了,就希望得到回報,得不到回報,反而被出賣、背叛,在情感上有著被欺騙的傷痛和悲哀。
原諒敵人,那是一種風度和器量的表現; 我們之所以可以原諒敵人,那是因為覺得自己在他之上,有權力去赦免他,甚至可憐他、原諒他,就是不想跟他一般見識。
但是,我們對朋友卻是小器的很,在內心始終無法真正的原諒他。
人生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地方,看似吊詭,其實透著玄機,例如說,越是親密的人,往往互相傷害; 愈是自己的親人,反而傷你最深,那些看輕你的人、傷害你的人,可能是你的父母、丈夫、妻子、情人、兄弟、姐妹,甚至是你最好的朋友、同事。
雖然如此,這些人都可能是你人生中的「逆境菩薩」,也是你人生中的「逆增上緣」,因為,有了他們的「激勵」,你才有向上的勇氣及能量。
人生到底是上升,或者下墜,完全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人生,倘若在遭受打擊時,仍能體會到生命的美好之處, 當你細細品味痛苦的滋味,慢慢咀嚼失意帳惘之時,你就永遠都不會忘記這種「刻苦銘心」的感受。
此時若能化挫折為動力,化困境為動能,那些打擊你的人,就是上天給你最好的禮物,也是上天給你最好的成全。
其實,我們都應學會感謝,感謝那些曾經讓我們跌了一大跤的朋友,因為,成功是來自貴人的提攜,也來自小人的激勵,若沒有重重跌倒過,就不會想要風風光光再站起來。
向逆境乾杯,跟敵人致敬,英雄往往就是誕生在這樣的時刻,這也是你重新認識自己的關鍵。
只有面對挫折時,還能夠微笑以對,在困境中學會了感謝,你才能掙脫人生的困境,走向光明未來。
因為,真正有價值的人,是在逆境中含笑的人。
人生一如長途旅行,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在這一場耐力賽程裡,不斷有擦身而過的朋友、過客,即使是你的親友伴侶,誰也沒有把握,能陪你走完全程,世事無常,人生的變化莫測,又有幾人可以真心不變呢?
人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自己才是命運的主宰。
不要把自己交付在別人的手上,倘若自己不夠努力,即使是神佛再世,也未必能幫得了你。
困境,是最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所以,困境常常是創作的來源。
逆境,其實也只是生命過程裡的一種情境,端看你如何抽絲剝繭去突破,也正因為生命有了困境和磨難,反而讓你的生命更加茁壯與飽滿。
口足畫家楊恩典、謝坤山,雖然失去雙手,卻依然可以畫出人生中的美麗山水;知名作家杏林子全身肌肉萎縮,痛對她來說,可以分為痛、小痛、大痛、狂痛,她必須不斷和她的身體搏鬥,她說:「我從來不在意自己失去了什麼,而是擁有什麼,身體的綑綁和限制,並不能限制靈魂的無限性,因為,這些限制,反而激發出更大的能量。」
女畫家梁丹丰女士,豁達的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面對困境,反而使她更加的堅強,她說:「不要為逆境所敗,在逆境裡,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往上爬,別再往下墜,人的本領往往從艱難中鍛鍊出來,因為,困難往往不如你所想像的那樣不可排除。」
人生中所有的不幸,其實是可以化解的,古人說:「處逆境時,須用開拓法;處順境時,要用收斂法。」這也是處理人生種種問題時,應有的態度和智慧。
唯有勇渡生命低潮,掌握住逆勢中的反向力量,才能趁勢而起。
微笑,送給打擊你最深的人,告訴他,你沒有被打倒,而且活得很好。
微笑,送給打擊你最深的人,感謝他的栽培與滋養,讓你能活得更有勇氣和智慧。
送一朵最美的微笑,給打擊你最深的人,你的成長,就是對他最好的讚美; 你的微笑,就是對他最好的祝福。
Wednesday, December 20, 2006
缺席的新郎
我痛恨自己沒有在醒來的時候叫醒他,我心疼的讓他再睡一下,他就永遠得睡過去了。
我最欣賞他的認真負責,成了看不見的殺手,該怨誰、恨誰,怪誰呢?
我們一起在廣告公司玩設計他的創意,我的完稿,我們的搭配是那麼完美,以至於公司的上上下下把我們自然而然的送作堆,我喜歡的是他的拼勁和他曾出不窮的點子,而且他的幽默會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出現,每每讓我驚喜不止,卻萬萬沒有想到,在我們的婚禮上,他也開了一個最殘忍的玩笑。
我覺得自己非常幸福,得到這樣認真負責又樂觀進取的好男人,我們的相識也和他的頑皮個性一般,是充滿戲劇化的。剛開始熟悉他的同事因為他的點子多而把他稱作[梅花鹿],久而久之又嫌三個字太拗口,就簡稱他為鹿。
我剛進公司的時候很不習慣,因為我姓陸,在校同學都叫我陸,每次有人叫他,我會下意識的應聲,每次有人叫我,他也會笑嘻嘻的答應,他說你就別叫陸小姐,就叫鹿太太好啦!
從此,我就多了一個鹿太的綽號,以區別我們兩人,儘管我心中滿不願意,卻又覺得挺好玩的。
和他深入交往之後,就漸漸覺得當[鹿太太]應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他給我的歡笑,會讓我卻了煩重瑣碎的美工,而覺得手中的完稿每個表現都新鮮盎然起來。
四年的交往我們情投意合,進而同居三年,卻一直發不出喜帖來,並不是我們有意長跑,而是他的職務越來越重要,工作也越來越煩重,我們根本騰不出假期來結婚。
他升了官,責任在身,每次比稿都要他領隊詳細說明產品設計,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他的個人時間就越來越少。我有時還陪他加班,送點吃吃喝喝的為他補身體,看他一支煙接著一支煙的抽,心疼的感覺他沒辦法體會,只說再拼一陣子就好,等存夠了錢,我們可以開始自己創業就不必那麼累了。
我們的創業夢進行得很順利,公司的老闆也非常得器重他,累積的人脈,作品的口碑,得獎的榮譽,以及他談笑風生的可愛個性,在在為他的事業加分。我覺得自己非常幸福,得到這樣認真負責又樂觀進取的好男人。
我欣喜萬分,夢想當新娘的畫面早在我心頭反反覆覆幾十遍,我的懷孕來得不知是不是時候,經期停了三個月,我才從忙碌的工作中發現不適的異樣,檢查出來已經三個多月時,我非常的懊惱,認為他這樣沒日沒夜的工作,不該在這個時候煩擾他,但是他非常開心,當場就大聲的說陸太太,嫁給我吧!正正式式的當鹿太吧!
全辦公室響起如雷的掌聲,我的淚也歡喜的奪眶而出,七年的愛情長跑,終於要跑上紅毯彼端,我欣喜萬分,夢想當新娘的畫面早在我心頭反反覆覆幾十遍,我們趁著肚子沒有明顯凸出時趕快去拍婚沙照。
這家老客戶跟他很熟,拍了比別人多三倍的底片,穿的禮服、選的地點、做的表情都是鹿自己設計的,他說一輩子只結一次婚,一定要搞笑一點,讓人永遠難忘。
老闆很大手筆送我們二十萬的禮金,說是給他的創業基金,從此變成了同行,大家要互相幫忙,他高高興興的答應在婚前完成最後一批比稿設計,我先辭去工作,一則孕吐難過,二則婚前有許多事要忙,他都沒時間弄。
我就只能為他分擔我們家裡的事,好讓他在公司忙得沒有後顧之憂。他幾乎是每天加班到早上六點才回家,迷迷糊糊睡到中午又回公司繼續上班,連續一個禮拜,終於交出了所有的設計稿, 也交接好所有的業務,離我們的婚禮只剩下不到三十個小時,我勸他什麼是都別管,還是先睡一下吧!
我們如何相信一個年輕力壯,從無宿疾的頑強生命,一睡成永眠。
婚禮倒數計時的最後一天,他一睡就沒有醒過來,他睡了十二個小時,清晨我醒來,悄悄過去吻他,他的鼻息還非常均勻,可愛的長睫毛還閃一兩下。
好像在夢中還有什麼歪點子一樣,我覺得幸福塞滿胸臆,漫長的做臉,上妝、弄頭髮過程,其實他可以不必陪我,弄完我去美容院旁的飯店休息室等他來就可以了。
沒想到我在飯店等了一個小時,手機和家中電話都沒人接,他的親戚一個也不見。後來,我才知道,他們一到家,發現他已經沒有呼吸,連忙送到醫院,醫生判斷是時下流行的過勞死,在連續加班後回家睡覺,一睡就成永眠,要我們如何相信一個年輕力壯,從無宿疾的頑強生命,就這樣因為體內長期運作失調,而造成器官內訌,衰竭而死。
家人商量著該如何告訴懷孕的我,以及所有準備好大鬧一場的同事好友們。 喜筵成了非正式的告別式,所有參加婚禮的賓客都忍不住落淚,我呆在新娘休息室,抱著他試穿過的西莊禮服不肯放, 我痛恨自己沒有在醒來時叫醒他,我心疼的讓他再睡一下,他就永遠得睡過去了。
公司的老闆內疚萬分,他的父母則傷心,得連話都不跟我說一句,我肚子裡來不及見到親爹的孩子,更是一陣陣作嘔得提醒我,我最欣賞他的認真、負責,成了看不見的殺手,我連恨都沒法去恨、該怨誰、恨誰、怪誰呢 ? (看完只有一個感想,工作雖然重要身體健康更重要!)
沉重的話題:
一個97級的名校高才生,畢業後進微軟的,上月死了,只不過25歲 的黃金年齡 ,珍視自己的生命吧,大家請對自己好一點。
早一點睡,這件事是真的,因為一個朋友就在聯旭當設計,死掉的人都還是她熟悉的同事。
她同事死前,每天加班到早上六點才回家,睡到中午又回公司繼續上班,連續五天最後一天睡一睡就沒醒過來了,死前都很健康無任何心臟方面的疾病。其實這已經是她們公司第三個過勞死的了,希望大家能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對了,今天聽到一個悲傷的消息。廣告界的好青年,又掛了一人了。此人是聯旭的,是業務還是設計我也搞不清楚,來過我們公司幾次。前幾天在連續加班後的某晚,回家睡覺後第二天就叫不醒,掛了。
奇的是,約二個月前,也是聯旭的一位女生業務,也是這樣,不過她是離職後第二天,還是第幾天,睡一覺就起不來了。醫生說是猝死,推測是過勞。
總之,昨天和前天,晚上九點聯旭就全部關燈,大家都不加班了,大家要好好保重身體呢。
那兩名掛掉的都是六十幾年次的。年輕力壯無宿疾呢...........
發生跡象: 原本一向身體健康,時常運動(打籃球),但在近日連續熬夜數晚,經過數日後,突然,第二天起床會覺得很疲勞! 一閉眼就想睡覺!(跟前一日熬夜的感覺不同),而且會腰酸背痛,但一到晚上精神又好起來! 別以為這是小事!根據中醫的看法,是因過勞而造成體內器官陰陽失調,就是體內器官起內訌,互相打架,最後造成器官衰竭而死。
醫生建議:晚上 10:00前最好上床休息,中午盡可能睡半小時到一小時的午覺 (午睡一小時抵過晚上睡三小時),年輕人一天至少要睡足八小時!
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晚間11-淩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淩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淩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 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淩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淩晨7-9 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 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半夜至淩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感謝AK師兄轉寄此文章)
我最欣賞他的認真負責,成了看不見的殺手,該怨誰、恨誰,怪誰呢?
我們一起在廣告公司玩設計他的創意,我的完稿,我們的搭配是那麼完美,以至於公司的上上下下把我們自然而然的送作堆,我喜歡的是他的拼勁和他曾出不窮的點子,而且他的幽默會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出現,每每讓我驚喜不止,卻萬萬沒有想到,在我們的婚禮上,他也開了一個最殘忍的玩笑。
我覺得自己非常幸福,得到這樣認真負責又樂觀進取的好男人,我們的相識也和他的頑皮個性一般,是充滿戲劇化的。剛開始熟悉他的同事因為他的點子多而把他稱作[梅花鹿],久而久之又嫌三個字太拗口,就簡稱他為鹿。
我剛進公司的時候很不習慣,因為我姓陸,在校同學都叫我陸,每次有人叫他,我會下意識的應聲,每次有人叫我,他也會笑嘻嘻的答應,他說你就別叫陸小姐,就叫鹿太太好啦!
從此,我就多了一個鹿太的綽號,以區別我們兩人,儘管我心中滿不願意,卻又覺得挺好玩的。
和他深入交往之後,就漸漸覺得當[鹿太太]應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他給我的歡笑,會讓我卻了煩重瑣碎的美工,而覺得手中的完稿每個表現都新鮮盎然起來。
四年的交往我們情投意合,進而同居三年,卻一直發不出喜帖來,並不是我們有意長跑,而是他的職務越來越重要,工作也越來越煩重,我們根本騰不出假期來結婚。
他升了官,責任在身,每次比稿都要他領隊詳細說明產品設計,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他的個人時間就越來越少。我有時還陪他加班,送點吃吃喝喝的為他補身體,看他一支煙接著一支煙的抽,心疼的感覺他沒辦法體會,只說再拼一陣子就好,等存夠了錢,我們可以開始自己創業就不必那麼累了。
我們的創業夢進行得很順利,公司的老闆也非常得器重他,累積的人脈,作品的口碑,得獎的榮譽,以及他談笑風生的可愛個性,在在為他的事業加分。我覺得自己非常幸福,得到這樣認真負責又樂觀進取的好男人。
我欣喜萬分,夢想當新娘的畫面早在我心頭反反覆覆幾十遍,我的懷孕來得不知是不是時候,經期停了三個月,我才從忙碌的工作中發現不適的異樣,檢查出來已經三個多月時,我非常的懊惱,認為他這樣沒日沒夜的工作,不該在這個時候煩擾他,但是他非常開心,當場就大聲的說陸太太,嫁給我吧!正正式式的當鹿太吧!
全辦公室響起如雷的掌聲,我的淚也歡喜的奪眶而出,七年的愛情長跑,終於要跑上紅毯彼端,我欣喜萬分,夢想當新娘的畫面早在我心頭反反覆覆幾十遍,我們趁著肚子沒有明顯凸出時趕快去拍婚沙照。
這家老客戶跟他很熟,拍了比別人多三倍的底片,穿的禮服、選的地點、做的表情都是鹿自己設計的,他說一輩子只結一次婚,一定要搞笑一點,讓人永遠難忘。
老闆很大手筆送我們二十萬的禮金,說是給他的創業基金,從此變成了同行,大家要互相幫忙,他高高興興的答應在婚前完成最後一批比稿設計,我先辭去工作,一則孕吐難過,二則婚前有許多事要忙,他都沒時間弄。
我就只能為他分擔我們家裡的事,好讓他在公司忙得沒有後顧之憂。他幾乎是每天加班到早上六點才回家,迷迷糊糊睡到中午又回公司繼續上班,連續一個禮拜,終於交出了所有的設計稿, 也交接好所有的業務,離我們的婚禮只剩下不到三十個小時,我勸他什麼是都別管,還是先睡一下吧!
我們如何相信一個年輕力壯,從無宿疾的頑強生命,一睡成永眠。
婚禮倒數計時的最後一天,他一睡就沒有醒過來,他睡了十二個小時,清晨我醒來,悄悄過去吻他,他的鼻息還非常均勻,可愛的長睫毛還閃一兩下。
好像在夢中還有什麼歪點子一樣,我覺得幸福塞滿胸臆,漫長的做臉,上妝、弄頭髮過程,其實他可以不必陪我,弄完我去美容院旁的飯店休息室等他來就可以了。
沒想到我在飯店等了一個小時,手機和家中電話都沒人接,他的親戚一個也不見。後來,我才知道,他們一到家,發現他已經沒有呼吸,連忙送到醫院,醫生判斷是時下流行的過勞死,在連續加班後回家睡覺,一睡就成永眠,要我們如何相信一個年輕力壯,從無宿疾的頑強生命,就這樣因為體內長期運作失調,而造成器官內訌,衰竭而死。
家人商量著該如何告訴懷孕的我,以及所有準備好大鬧一場的同事好友們。 喜筵成了非正式的告別式,所有參加婚禮的賓客都忍不住落淚,我呆在新娘休息室,抱著他試穿過的西莊禮服不肯放, 我痛恨自己沒有在醒來時叫醒他,我心疼的讓他再睡一下,他就永遠得睡過去了。
公司的老闆內疚萬分,他的父母則傷心,得連話都不跟我說一句,我肚子裡來不及見到親爹的孩子,更是一陣陣作嘔得提醒我,我最欣賞他的認真、負責,成了看不見的殺手,我連恨都沒法去恨、該怨誰、恨誰、怪誰呢 ? (看完只有一個感想,工作雖然重要身體健康更重要!)
沉重的話題:
一個97級的名校高才生,畢業後進微軟的,上月死了,只不過25歲 的黃金年齡 ,珍視自己的生命吧,大家請對自己好一點。
早一點睡,這件事是真的,因為一個朋友就在聯旭當設計,死掉的人都還是她熟悉的同事。
她同事死前,每天加班到早上六點才回家,睡到中午又回公司繼續上班,連續五天最後一天睡一睡就沒醒過來了,死前都很健康無任何心臟方面的疾病。其實這已經是她們公司第三個過勞死的了,希望大家能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對了,今天聽到一個悲傷的消息。廣告界的好青年,又掛了一人了。此人是聯旭的,是業務還是設計我也搞不清楚,來過我們公司幾次。前幾天在連續加班後的某晚,回家睡覺後第二天就叫不醒,掛了。
奇的是,約二個月前,也是聯旭的一位女生業務,也是這樣,不過她是離職後第二天,還是第幾天,睡一覺就起不來了。醫生說是猝死,推測是過勞。
總之,昨天和前天,晚上九點聯旭就全部關燈,大家都不加班了,大家要好好保重身體呢。
那兩名掛掉的都是六十幾年次的。年輕力壯無宿疾呢...........
發生跡象: 原本一向身體健康,時常運動(打籃球),但在近日連續熬夜數晚,經過數日後,突然,第二天起床會覺得很疲勞! 一閉眼就想睡覺!(跟前一日熬夜的感覺不同),而且會腰酸背痛,但一到晚上精神又好起來! 別以為這是小事!根據中醫的看法,是因過勞而造成體內器官陰陽失調,就是體內器官起內訌,互相打架,最後造成器官衰竭而死。
醫生建議:晚上 10:00前最好上床休息,中午盡可能睡半小時到一小時的午覺 (午睡一小時抵過晚上睡三小時),年輕人一天至少要睡足八小時!
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晚間11-淩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淩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淩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 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淩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淩晨7-9 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 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半夜至淩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感謝AK師兄轉寄此文章)
小心慢性疲勞
資料來源/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
全美至少有100萬人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台灣有近4成的上班族,擔心自己會過勞死,5成以上的上班族經常感到疲勞且有肩膀僵硬毛病,以20至40歲的女性白領階級居多,女性是男性的4倍,腦力勞動者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0倍。
疲勞成了現代人無法避免的宿命,但可別以為「累」只是一時的反應,日積月累的疲勞,也可能累出一身病。
美國聯邦疾病管制局(CDC)最新出爐的統計指出,全美至少有一百萬人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並且人數持續增加中;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人數,是男性的四倍。
台灣雖沒有正式統計,但依據勞委會的統計,台灣慢性疲勞好發族群的年齡,以二十至四十歲的女性白領階級居多,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另一好發年齡層則是六十歲的老年人。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顯示,腦力勞動者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患發率,是一般人的二十倍。
人力銀行的統計也發現,台灣有近四成的上班族擔心自己會過勞死;五成以上的上班族,經常感到疲勞,而且有肩膀僵硬的毛病。在精神狀況方面,也有近五成的高階主管有健忘的現象。
伴隨焦慮與沮喪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表示,疲勞可說是現代人的通病之一,而日積月累的疲勞,更是健康的頭號敵人。過去,大家總以為「累」是一種心理作用,近來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經常感到疲勞、無精打采,可能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何一成解釋,疲勞不是病,正常人都會偶爾感到疲勞,但慢性疲勞是一種病態,不能等閒視之。
聯邦疾病管制局局長葛伯汀也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現代文明病,它的明顯症狀是長期嗜睡、肌肉痠痛無力、關節疼痛等;而罹患原因和工作緊張、壓力及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有關。如果從職業來看,電腦軟體設計師、醫護人員、生活不規律的人是比較容易罹患的一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又稱為「肌肉痛性中樞神經炎」,最早發現於英國七十年代末,安妮公主及已故的黛安娜王妃都曾罹患過此病,因此又有「皇室疾病」之稱,由於患者多為中、上階層人士,又稱為「單身貴族流行感冒」,而隨著社會進步,愈來愈多的中產階級上班族長期為找不出病因的疲勞所苦。
世界衛生組織(WTO)在一九八八年正式定義「慢性疲勞症候群」(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指排除所有可能造成疲勞的慢性疾病(例如各種感染症或炎症、內分泌疾病、癌症、精神疾病、藥物副作用等),且日常活動力比平常減少五十%以上,即使休息、睡覺也無法改善,同時還會發生喉嚨痛、輕微發燒、肌肉痠痛等不適症狀,持續或反覆性的疲勞感長達六個月以上。
馬偕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林憶珊強調,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疲勞感,與疾病造成的疲勞感不同。一般來說,若是因為疾病(如肝病或其他器官性的疾病)引起的疲勞,通常只要有充分休息或睡眠,精神狀況就能獲得改善;但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卻經常會合併失眠、焦慮的症狀,即使休息或睡覺時,腦部也無法放鬆,反而覺得愈睡愈累。
林憶珊說,引起慢性疲勞的原因相當多,目前尚未有明確的證據指出原因,但在過去的臨床經驗中,有些臨床醫師認為它導源於病毒感染(尤其是EB病毒感染)、免疫系統障礙、內分泌失調、姿態性低血壓、營養缺乏或失調(尤其是B族維他命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血中色氨酸改變等原因所致。
雖然目前無法確知致病原因,但慢性疲勞症候群會讓人有深深的疲勞感、睡眠障礙及注意力和記憶力方面的問題,患者也會出現關節和肌肉疼痛、淋巴結和喉嚨痛以及頭痛等類似流感症狀。
此外,臨床上也發現,患者多數伴隨有焦慮、憂鬱、沮喪等情緒,尤其是追求完美主義及個性較敏感的人,往往會對自己過度要求,或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及評價,無形中造成極大的壓力,無法自我放鬆,以致容易成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
持續兩周要就醫
根據國外流行病學研究報告,在基層醫療機構中,因疲勞症狀求診的患者,盛行率約為二十至三十%,疲勞症狀持續至少一個月以上的患者約十至二十五%,持續六個月以上的患者約五至十五%,但確定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只有○‧二至○‧七%。林憶珊指出,依據國外的診斷標準,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人不多,大多數人只是慢性疲勞而已。
她強調,慢性疲勞雖不若慢性疲勞症候群來得嚴重,但患者仍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變差、凡事提不起勁、肌肉緊張、肩頸痠痛、胸悶、心悸、睡眠障礙,甚至還會有胃痛、腹瀉、便祕等消化系統的問題。長期置之不理,除了各種不適症狀會持續惡化,還可能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甚至過勞死的危機;同時,嚴重的疲勞感也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連帶也會使人際關係陷入低潮。
因此,她提醒,當長期出現慢性疲勞症狀時,千萬不可等閒視之,如果疲勞症狀持續的時間少於兩個星期,不需特別處理;但如果超過兩個星期,最好趕快就醫,檢查是否有其他內、外科疾病,以免延誤潛藏疾病的治療。目前醫界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包括有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抗焦慮及抗憂鬱藥物,甚至抗過敏藥物、B族維他命(尤其是維他命B6)等。
林憶珊及何一成強調,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並非一朝一夕可成,患者必須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且治療時間至少要持續二至三個月左右,才會感覺有明顯的改善。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靠藥物治療外,患者也要改變生活作息,尤其是天天運動三十分鐘,效果比吃藥來得好。
至於一般有經常性疲勞現象的上班族,何一成建議,最好做到今天的疲勞今天消,以免日積月累造成慢性疲勞症候群。他說,消除疲勞的方法很簡單,只要遵行飲食均衡、三餐正常,如果無法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營養,可適度補充維他命;學習自我放鬆,讓四肢、軀幹、頭頸的肌肉都能放鬆下來,大約十多分鐘即可,或者中午小睡一下,都是減緩疲勞的最佳良方。
身體會出現的警訊
落髮
因壓力引起的長時間慢性疲勞,不僅身體會感到疲憊不堪,生理機能也大受影響,荷爾蒙失調影響頭皮油脂分泌,加上局部肌肉緊繃、血液循環不佳,使得營養很難輸送到頭皮供應足夠的養分,導致嚴重掉髮。
青春痘
排除自身皮膚問題,臉上突然莫名奇妙地猛長青春痘,也是身體過度疲勞的表徵。人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時,身體內分泌系統會錯亂,因而影響身體各部位的運轉,皮膚則是最先反應的器官。
腹瀉便祕
疲勞也會導致便祕或腹瀉?沒錯。主要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導致腸胃不舒服,有些人會出現腹脹,有些人則以腹瀉或便祕表現。
過敏
疲勞也會影響身體自律神經及免疫系統,人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態下,容易造成免疫及自律神經系統失調,引發過敏性疾病。在眼睛方面,則會讓眼睛發癢或是以視力模糊為表現,或是出現鼻塞、嘴巴乾等症狀。
肩頸僵硬
這是大多數上班族的通病,很多人以為可能是坐姿不正確引起,事實上,絕大多數都是因為疲勞所致。引起肩頸僵硬、痠痛,大多跟肌肉過度緊繃有關,有些人會合併出現淋巴結腫大,主要是因為壓力過大,造成免疫失調,導致荷爾蒙失調。
胸悶
這也是上班族常見的症狀,有些人甚至會出現呼吸急促、心悸等。會造成胸悶、心悸等症狀,跟自律神經失調有關;呼吸急促,則跟肌肉緊繃有關。
頻尿
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影響膀胱功能,身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會因肌肉緊繃壓迫到膀胱,影響排尿,出現頻尿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因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尿道感染,上廁所會有疼痛感。
手腳冰冷
人體在疲勞狀態下,除了會造成自律神經、荷爾蒙失調、肌肉緊繃外,也會影響血液的循環。疲勞時,通常末稍血液循環都很差,手容易出現痠麻、冰冷等症狀。
自我診斷的方法
目前臨床上,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是根據1994年美國疾病管制局(CDC)訂定的標準。林憶珊強調,此標準相當嚴格,經診斷後,只有少部分人符合此一標準,因為引起慢性疲勞的原因相當複雜,必須排除因疾病引起的疲勞症狀。
由於美國疾病管制局訂定的標準過於嚴格,日本厚生省日前整理出因疲勞而導致的身體可能出現的警訊,提供民眾參考。想要了解自己是否有疲勞症候群,請拿起筆回答下面的問題,馬上就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1.「鮪魚肚」早現。
2.斑禿、早禿。
3.性能力下降。
4.頻頻去洗手間。
5.記憶力減退。
6.心算能力變差。
7.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神的能力愈來愈差。
8.睡覺時間愈來愈短,醒來後也不解疲累。
9.經常頭痛、耳鳴、暈眩,卻檢查不出結果。
10.做事經常後悔、易怒、煩躁、悲觀,並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備注/若符合上述2項或2項以下者,屬「黃燈」警告期,目前無須擔心。具有3~5項者,為1次「紅燈」預報期,說明已經具備「過勞死」的徵兆。有6項以上者,為2次「紅燈」危險期,可列為「疲勞症候群─過勞死」的預備期。
罹病高危險群
‧長期處在某種精神壓力下。
‧不良的生活型態,如飲食不均衡、運動太少或太多。
‧患有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肺病等。
‧患有血液腫瘤疾病。
‧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病毒性感染。
‧患有焦慮、憂鬱症等精神疾病。
‧有藥物及酒精濫用或不良反應。
‧睡眠異常,例如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2大禁忌
喝咖啡
熬夜的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喝咖啡或喝茶提神。營養師鍾子雯表示,咖啡因雖能提神,但相對的,會消耗體內與神經、肌肉協調有關的維他命B群,缺乏維他命B群的人本來就比較容易累,更可能形成惡性循環,養成酗茶、酗咖啡的習慣,需要量愈來愈多,效果卻愈來愈差。
吃甜食
感到疲勞或熬夜時,很多人都會靠吃甜食補充熱量、穩定情緒,其實甜食也是熬夜大忌。晚餐後或熬夜時,不要吃太多甜食,高糖雖有高熱量,剛開始讓人興奮,卻會消耗維他命B群,導致反效果,也容易引來肥胖問題。
消除疲勞這樣做
很多人面對疲勞時,不是大吃大喝,就是猛喝咖啡,或到便利商店買提神飲料,結果不但沒有提神,反而愈喝愈累。 振興醫院營養師鍾子雯表示,人在疲勞時,應該多吃可以幫助身體代謝的食物,而不是狂喝咖啡或是提神飲料,這樣只能暫時消除疲勞,一段時間後,會讓人覺得更累。
鍾子雯強調,人處於疲憊狀態時,身體容易囤積廢物,加上新陳代謝變慢,不易排除體內癈物,所以會讓人感到更加疲累;此時,可以多吃蔬果增加身體的代謝能力,清除體內廢物,減緩疲勞症狀。
她建議,面對疲勞時,除了找專業醫生對症下藥,也可以嘗試以下方法,擺脫疲勞:
伸伸脖子動動肩膀
在電腦或桌子前坐久了,頸部和肩膀肌肉會緊繃。適時停下工作,花幾分鐘伸展筋骨,能放鬆肌肉、紓解壓力。醫師表示,每工作1小時就站起來活動一下筋骨,做做伸展運動或是看看窗外,或花10分鐘做做深呼吸,就可改善疲勞症狀。肩頸比較僵硬的人,則可以多做肩膀伸展運動,也可解決疲勞痠痛問題。
‧動作1
深吸一口氣,把肩膀抬高靠近耳朵。吐氣時把肩膀放下,還原。或者也可以雙手互握放於腦後,左右伸展肩頸。
‧動作2
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吐氣,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插腰,然後將右腳往前後伸展,再換左腳做重覆動作。
多喝水
在人體的代謝過程中,水扮演著重要潤滑劑,人在疲累的時候多喝水,可促進新陳代謝、排除體內的廢物;此外,研究也發現,人體缺水會產生疲倦、頭痛現象。人類的腦部重量,水分占了75%,脫水首先影響到的器官就是腦,所以每天至少要喝8大杯200c.c.的水。
荷蘭醫師Spigt於歐洲神經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 2005: 12:715-718》發表一篇初步研究,指出多喝水可以治療頭痛,因為人在脫水的狀況下會引發頭痛,多喝水可減緩頭痛症狀。
補充碳水化合物
壓力會消耗腦部血液中產生放鬆感覺的血清促進素,補充碳水化合物能刺激產生血清促進素,有助於克服壓力。
補充維他命B群
維他命B群是人體很重要的必須營養素,主要作用是促進人體代謝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並製造紅血球,執行許多氧化還原作用,有助神經與肌肉的運作。
人在疲勞時,維他命B群容易流失,補充維他命B群可幫助身體代謝,清除體內廢物、降低壓力穩定情緒,減少疲勞症狀。若想從食物中攝取維他命B群,可多吃深綠色葉菜類及豆類食物,有助於細胞修補,預防感染和貧血;肝臟、魚、全穀類、大豆食品、蔬果中有維他命B6或菸鹼酸,可以維持皮膚健康、減緩老化;至於與記憶力、注意力有關的維他命B12,在紅肉、牛奶、乳酪中都有。
補充抗氧化劑
人的身體就像一台發熱機,由氧氣執行基本新陳代謝功能,如此運用氧氣或「氧化作用」附帶產生的結果之一,就是氧分子被轉化成「自由基」。人體內的自由基有許多種,有人體自行合成、具有重要功能的,或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也有來自外界環境的。
壓力過大時,也會在人體內產生自由基,加上此時身體代謝功能不佳,易讓身體囤積過多自由基,影響身體健康。因此,要消除自由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吃抗氧化劑,有助於人體擺脫各種自由基,以及能夠對細胞和DNA造成損害的破壞性分子。
目前最為大家矚目的抗氧化劑,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蔔素,以及硒(selenium)之類的礦物質。常熬夜、疲勞的人,平常最好補充此類食物,不僅可消除疲勞,還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及抗癌。
運動
俗云:「要活就要動。」即使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也不例外,適當的體能活動,可以增加個人的愉悅感。
馬偕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林憶珊表示,在門診裡,有不少慢性疲勞的病人因運動後,改善了原本疲勞的症狀。國外有研究發現,運動會釋放壓力荷爾蒙,解除疲勞,因此醫師建議,愈是疲憊不堪,愈要運動。運動時間不用長,每天只要持續30分鐘,就可以達到效果。
(感謝AK師兄轉寄此健康常識)
全美至少有100萬人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台灣有近4成的上班族,擔心自己會過勞死,5成以上的上班族經常感到疲勞且有肩膀僵硬毛病,以20至40歲的女性白領階級居多,女性是男性的4倍,腦力勞動者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0倍。
疲勞成了現代人無法避免的宿命,但可別以為「累」只是一時的反應,日積月累的疲勞,也可能累出一身病。
美國聯邦疾病管制局(CDC)最新出爐的統計指出,全美至少有一百萬人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並且人數持續增加中;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人數,是男性的四倍。
台灣雖沒有正式統計,但依據勞委會的統計,台灣慢性疲勞好發族群的年齡,以二十至四十歲的女性白領階級居多,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另一好發年齡層則是六十歲的老年人。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顯示,腦力勞動者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患發率,是一般人的二十倍。
人力銀行的統計也發現,台灣有近四成的上班族擔心自己會過勞死;五成以上的上班族,經常感到疲勞,而且有肩膀僵硬的毛病。在精神狀況方面,也有近五成的高階主管有健忘的現象。
伴隨焦慮與沮喪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表示,疲勞可說是現代人的通病之一,而日積月累的疲勞,更是健康的頭號敵人。過去,大家總以為「累」是一種心理作用,近來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經常感到疲勞、無精打采,可能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何一成解釋,疲勞不是病,正常人都會偶爾感到疲勞,但慢性疲勞是一種病態,不能等閒視之。
聯邦疾病管制局局長葛伯汀也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現代文明病,它的明顯症狀是長期嗜睡、肌肉痠痛無力、關節疼痛等;而罹患原因和工作緊張、壓力及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有關。如果從職業來看,電腦軟體設計師、醫護人員、生活不規律的人是比較容易罹患的一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又稱為「肌肉痛性中樞神經炎」,最早發現於英國七十年代末,安妮公主及已故的黛安娜王妃都曾罹患過此病,因此又有「皇室疾病」之稱,由於患者多為中、上階層人士,又稱為「單身貴族流行感冒」,而隨著社會進步,愈來愈多的中產階級上班族長期為找不出病因的疲勞所苦。
世界衛生組織(WTO)在一九八八年正式定義「慢性疲勞症候群」(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指排除所有可能造成疲勞的慢性疾病(例如各種感染症或炎症、內分泌疾病、癌症、精神疾病、藥物副作用等),且日常活動力比平常減少五十%以上,即使休息、睡覺也無法改善,同時還會發生喉嚨痛、輕微發燒、肌肉痠痛等不適症狀,持續或反覆性的疲勞感長達六個月以上。
馬偕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林憶珊強調,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疲勞感,與疾病造成的疲勞感不同。一般來說,若是因為疾病(如肝病或其他器官性的疾病)引起的疲勞,通常只要有充分休息或睡眠,精神狀況就能獲得改善;但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卻經常會合併失眠、焦慮的症狀,即使休息或睡覺時,腦部也無法放鬆,反而覺得愈睡愈累。
林憶珊說,引起慢性疲勞的原因相當多,目前尚未有明確的證據指出原因,但在過去的臨床經驗中,有些臨床醫師認為它導源於病毒感染(尤其是EB病毒感染)、免疫系統障礙、內分泌失調、姿態性低血壓、營養缺乏或失調(尤其是B族維他命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血中色氨酸改變等原因所致。
雖然目前無法確知致病原因,但慢性疲勞症候群會讓人有深深的疲勞感、睡眠障礙及注意力和記憶力方面的問題,患者也會出現關節和肌肉疼痛、淋巴結和喉嚨痛以及頭痛等類似流感症狀。
此外,臨床上也發現,患者多數伴隨有焦慮、憂鬱、沮喪等情緒,尤其是追求完美主義及個性較敏感的人,往往會對自己過度要求,或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及評價,無形中造成極大的壓力,無法自我放鬆,以致容易成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
持續兩周要就醫
根據國外流行病學研究報告,在基層醫療機構中,因疲勞症狀求診的患者,盛行率約為二十至三十%,疲勞症狀持續至少一個月以上的患者約十至二十五%,持續六個月以上的患者約五至十五%,但確定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只有○‧二至○‧七%。林憶珊指出,依據國外的診斷標準,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人不多,大多數人只是慢性疲勞而已。
她強調,慢性疲勞雖不若慢性疲勞症候群來得嚴重,但患者仍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變差、凡事提不起勁、肌肉緊張、肩頸痠痛、胸悶、心悸、睡眠障礙,甚至還會有胃痛、腹瀉、便祕等消化系統的問題。長期置之不理,除了各種不適症狀會持續惡化,還可能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甚至過勞死的危機;同時,嚴重的疲勞感也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連帶也會使人際關係陷入低潮。
因此,她提醒,當長期出現慢性疲勞症狀時,千萬不可等閒視之,如果疲勞症狀持續的時間少於兩個星期,不需特別處理;但如果超過兩個星期,最好趕快就醫,檢查是否有其他內、外科疾病,以免延誤潛藏疾病的治療。目前醫界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包括有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抗焦慮及抗憂鬱藥物,甚至抗過敏藥物、B族維他命(尤其是維他命B6)等。
林憶珊及何一成強調,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並非一朝一夕可成,患者必須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且治療時間至少要持續二至三個月左右,才會感覺有明顯的改善。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靠藥物治療外,患者也要改變生活作息,尤其是天天運動三十分鐘,效果比吃藥來得好。
至於一般有經常性疲勞現象的上班族,何一成建議,最好做到今天的疲勞今天消,以免日積月累造成慢性疲勞症候群。他說,消除疲勞的方法很簡單,只要遵行飲食均衡、三餐正常,如果無法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營養,可適度補充維他命;學習自我放鬆,讓四肢、軀幹、頭頸的肌肉都能放鬆下來,大約十多分鐘即可,或者中午小睡一下,都是減緩疲勞的最佳良方。
身體會出現的警訊
落髮
因壓力引起的長時間慢性疲勞,不僅身體會感到疲憊不堪,生理機能也大受影響,荷爾蒙失調影響頭皮油脂分泌,加上局部肌肉緊繃、血液循環不佳,使得營養很難輸送到頭皮供應足夠的養分,導致嚴重掉髮。
青春痘
排除自身皮膚問題,臉上突然莫名奇妙地猛長青春痘,也是身體過度疲勞的表徵。人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時,身體內分泌系統會錯亂,因而影響身體各部位的運轉,皮膚則是最先反應的器官。
腹瀉便祕
疲勞也會導致便祕或腹瀉?沒錯。主要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導致腸胃不舒服,有些人會出現腹脹,有些人則以腹瀉或便祕表現。
過敏
疲勞也會影響身體自律神經及免疫系統,人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態下,容易造成免疫及自律神經系統失調,引發過敏性疾病。在眼睛方面,則會讓眼睛發癢或是以視力模糊為表現,或是出現鼻塞、嘴巴乾等症狀。
肩頸僵硬
這是大多數上班族的通病,很多人以為可能是坐姿不正確引起,事實上,絕大多數都是因為疲勞所致。引起肩頸僵硬、痠痛,大多跟肌肉過度緊繃有關,有些人會合併出現淋巴結腫大,主要是因為壓力過大,造成免疫失調,導致荷爾蒙失調。
胸悶
這也是上班族常見的症狀,有些人甚至會出現呼吸急促、心悸等。會造成胸悶、心悸等症狀,跟自律神經失調有關;呼吸急促,則跟肌肉緊繃有關。
頻尿
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影響膀胱功能,身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會因肌肉緊繃壓迫到膀胱,影響排尿,出現頻尿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因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尿道感染,上廁所會有疼痛感。
手腳冰冷
人體在疲勞狀態下,除了會造成自律神經、荷爾蒙失調、肌肉緊繃外,也會影響血液的循環。疲勞時,通常末稍血液循環都很差,手容易出現痠麻、冰冷等症狀。
自我診斷的方法
目前臨床上,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是根據1994年美國疾病管制局(CDC)訂定的標準。林憶珊強調,此標準相當嚴格,經診斷後,只有少部分人符合此一標準,因為引起慢性疲勞的原因相當複雜,必須排除因疾病引起的疲勞症狀。
由於美國疾病管制局訂定的標準過於嚴格,日本厚生省日前整理出因疲勞而導致的身體可能出現的警訊,提供民眾參考。想要了解自己是否有疲勞症候群,請拿起筆回答下面的問題,馬上就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1.「鮪魚肚」早現。
2.斑禿、早禿。
3.性能力下降。
4.頻頻去洗手間。
5.記憶力減退。
6.心算能力變差。
7.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神的能力愈來愈差。
8.睡覺時間愈來愈短,醒來後也不解疲累。
9.經常頭痛、耳鳴、暈眩,卻檢查不出結果。
10.做事經常後悔、易怒、煩躁、悲觀,並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備注/若符合上述2項或2項以下者,屬「黃燈」警告期,目前無須擔心。具有3~5項者,為1次「紅燈」預報期,說明已經具備「過勞死」的徵兆。有6項以上者,為2次「紅燈」危險期,可列為「疲勞症候群─過勞死」的預備期。
罹病高危險群
‧長期處在某種精神壓力下。
‧不良的生活型態,如飲食不均衡、運動太少或太多。
‧患有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肺病等。
‧患有血液腫瘤疾病。
‧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病毒性感染。
‧患有焦慮、憂鬱症等精神疾病。
‧有藥物及酒精濫用或不良反應。
‧睡眠異常,例如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2大禁忌
喝咖啡
熬夜的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喝咖啡或喝茶提神。營養師鍾子雯表示,咖啡因雖能提神,但相對的,會消耗體內與神經、肌肉協調有關的維他命B群,缺乏維他命B群的人本來就比較容易累,更可能形成惡性循環,養成酗茶、酗咖啡的習慣,需要量愈來愈多,效果卻愈來愈差。
吃甜食
感到疲勞或熬夜時,很多人都會靠吃甜食補充熱量、穩定情緒,其實甜食也是熬夜大忌。晚餐後或熬夜時,不要吃太多甜食,高糖雖有高熱量,剛開始讓人興奮,卻會消耗維他命B群,導致反效果,也容易引來肥胖問題。
消除疲勞這樣做
很多人面對疲勞時,不是大吃大喝,就是猛喝咖啡,或到便利商店買提神飲料,結果不但沒有提神,反而愈喝愈累。 振興醫院營養師鍾子雯表示,人在疲勞時,應該多吃可以幫助身體代謝的食物,而不是狂喝咖啡或是提神飲料,這樣只能暫時消除疲勞,一段時間後,會讓人覺得更累。
鍾子雯強調,人處於疲憊狀態時,身體容易囤積廢物,加上新陳代謝變慢,不易排除體內癈物,所以會讓人感到更加疲累;此時,可以多吃蔬果增加身體的代謝能力,清除體內廢物,減緩疲勞症狀。
她建議,面對疲勞時,除了找專業醫生對症下藥,也可以嘗試以下方法,擺脫疲勞:
伸伸脖子動動肩膀
在電腦或桌子前坐久了,頸部和肩膀肌肉會緊繃。適時停下工作,花幾分鐘伸展筋骨,能放鬆肌肉、紓解壓力。醫師表示,每工作1小時就站起來活動一下筋骨,做做伸展運動或是看看窗外,或花10分鐘做做深呼吸,就可改善疲勞症狀。肩頸比較僵硬的人,則可以多做肩膀伸展運動,也可解決疲勞痠痛問題。
‧動作1
深吸一口氣,把肩膀抬高靠近耳朵。吐氣時把肩膀放下,還原。或者也可以雙手互握放於腦後,左右伸展肩頸。
‧動作2
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吐氣,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插腰,然後將右腳往前後伸展,再換左腳做重覆動作。
多喝水
在人體的代謝過程中,水扮演著重要潤滑劑,人在疲累的時候多喝水,可促進新陳代謝、排除體內的廢物;此外,研究也發現,人體缺水會產生疲倦、頭痛現象。人類的腦部重量,水分占了75%,脫水首先影響到的器官就是腦,所以每天至少要喝8大杯200c.c.的水。
荷蘭醫師Spigt於歐洲神經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 2005: 12:715-718》發表一篇初步研究,指出多喝水可以治療頭痛,因為人在脫水的狀況下會引發頭痛,多喝水可減緩頭痛症狀。
補充碳水化合物
壓力會消耗腦部血液中產生放鬆感覺的血清促進素,補充碳水化合物能刺激產生血清促進素,有助於克服壓力。
補充維他命B群
維他命B群是人體很重要的必須營養素,主要作用是促進人體代謝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並製造紅血球,執行許多氧化還原作用,有助神經與肌肉的運作。
人在疲勞時,維他命B群容易流失,補充維他命B群可幫助身體代謝,清除體內廢物、降低壓力穩定情緒,減少疲勞症狀。若想從食物中攝取維他命B群,可多吃深綠色葉菜類及豆類食物,有助於細胞修補,預防感染和貧血;肝臟、魚、全穀類、大豆食品、蔬果中有維他命B6或菸鹼酸,可以維持皮膚健康、減緩老化;至於與記憶力、注意力有關的維他命B12,在紅肉、牛奶、乳酪中都有。
補充抗氧化劑
人的身體就像一台發熱機,由氧氣執行基本新陳代謝功能,如此運用氧氣或「氧化作用」附帶產生的結果之一,就是氧分子被轉化成「自由基」。人體內的自由基有許多種,有人體自行合成、具有重要功能的,或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也有來自外界環境的。
壓力過大時,也會在人體內產生自由基,加上此時身體代謝功能不佳,易讓身體囤積過多自由基,影響身體健康。因此,要消除自由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吃抗氧化劑,有助於人體擺脫各種自由基,以及能夠對細胞和DNA造成損害的破壞性分子。
目前最為大家矚目的抗氧化劑,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蔔素,以及硒(selenium)之類的礦物質。常熬夜、疲勞的人,平常最好補充此類食物,不僅可消除疲勞,還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及抗癌。
運動
俗云:「要活就要動。」即使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也不例外,適當的體能活動,可以增加個人的愉悅感。
馬偕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林憶珊表示,在門診裡,有不少慢性疲勞的病人因運動後,改善了原本疲勞的症狀。國外有研究發現,運動會釋放壓力荷爾蒙,解除疲勞,因此醫師建議,愈是疲憊不堪,愈要運動。運動時間不用長,每天只要持續30分鐘,就可以達到效果。
(感謝AK師兄轉寄此健康常識)
Tuesday, December 19, 2006
癌友獨白
文/張小嫻
從離不開鏡子的超愛美女生,變成討厭看到自己、有嚴重自閉傾向,只因為那次椎心刺骨的檢查結果……她曾害怕、痛苦,甚至想自殺,幸好在虛擬世界中得到了滿滿的溫情。如今她忘記罹癌病弱的軀體,在網路上串起幾十萬人的愛,勇敢迎向生命不可知的挑戰!
惡耗
2003年8月20日
『妳得了乳癌,而且極可能是惡性的!』醫生小心奕奕的說著,雖然他常常告知別人這種惡耗,但從態度與眼神,可以看出仍然有些不安與無措。
我不知道別人聽到這句話的反應,我只覺得手腳突然發麻,像是失去血液的一種冰冷發麻,從指尖往上蔓延;然後手腳失去的血液,全部都跑上了頭,頭開始脹得有些暈眩,接著眼淚不聽話的大顆大顆滑落。
也不完全是傷心,也不是害怕,而是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回應,不知道如何面對,本來是電影與小說好遙遠的情節,一下子突然出現,妳在沒準備的情況下,被倉卒的推上舞台,卻不知如何適切的演出妳的角色,這個時候只好哭,一直哭,哭得淅瀝嘩啦,哭得肝腸寸斷。
哭成了唯一能做的事,所有的情緒沒辦法整理,所有的思緒亂成一團,所有的感受太尖銳,所有的恐懼無法釋放,就只有哭了。每次在電視上看到有人驟失親人,哭得痛心哀嚎,今天才明白什麼是哀嚎,那已經不算是哭了,而是惶恐茫然的無助,迷亂中的無可奈何。
盈盈很好哭、很愛哭,哭是我的防空洞,只要有不如意的炸彈襲來,我就拚命哭……
在離開診間前,非常刻意的抹乾淚痕,不是我有多堅強,而是當妳哭喪著臉走出去,外面一堆候診的女人,都了然妳是得了癌症。
乳房就是面子,所以要擦乾眼淚,抬頭挺胸走出診間,異樣的眼光有時比乳癌還可怕。但是,我的未來,還可以抬頭挺胸嗎?……
回憶
2003年8月21日
其實發現癌症是14日的事,昨天的日記是追述,想留下當時的感受與心情。很多人問我知道罹癌後會做什麼?
別人我不知道,我開始拚命的找照片、找舊的東西,因為好多的事,好多的回憶,四十年的生命,一下都想不起來了。
看著照片與舊物,回憶全活了起來,才發覺有好多妳愛的人,卻多少年疏於聯絡;妳好想找幼時的玩伴、小學同學、國中同學、高中同學、初戀的情人,能夠和他們們見見面,就將自己找回來,將失去的記憶找回來,將生命找回來……
我們總是用忙做藉口,有時一個念頭飄過,想起某些人、某些事,突然有見面的衝動,但是好多的瑣事纏身,念頭飄忽而逝,只有當生命遇到挫折,驀然回首,空留後悔。人生已經太多的後悔,不必再積更多。
疏忽
2003年8月22日
讓自己靜下來,我做了一番反省的回憶……
民國九十年初與小妹去法國玩十天,到了旅館,脫了上衣在鏡子前看自己,突然發現乳暈附近有分泌物,差點被嚇哭。十天都玩得索然,回國第二天就去醫院照超音波,幸好是荷爾蒙分泌物,於是許下誓言,每年都要做乳房檢查。
善忘是女人天性,容易下決心,更容易原諒自己,聽到沒事,就將法國的驚恐丟到九霄雲外去了。民國92年8月6日,終於再次來到超音波室做定期檢查,但這一次卻發現超音波主任的表情不對,只是叮嚀我一定要回到外科主任的門診複診。
兩天後外科主任看著波音波的片子,很詳細的跟我解說檢查報告的結果,他說這個瘤是在右邊外側約0.8公分,從外表看起來很像是惡性腫瘤,但我們並不能因為它看起來像壞人,就直接認定它就是壞蛋,並建議我需馬上做切片。
老天曾給了我一次機會,因為我的懶散,它遺棄了我。(所以35歲以上的婦女一年必須做兩項婦科檢查,千萬不要懶散做藉口,懶散是可怕的精神腫瘤。)
當時我一個人在門診室裡,面對醫生和護士,根本就說不出話來,天啊……是嗎……我得了乳癌嗎?為什麼會是我……怎麼會呢……為什麼啊?一大堆的問號浮現在腦海裡。不知過了多久,等我再回神時,醫生已替我排定好做切片的日期。
那天我真的不知道一路上是怎樣騎車的,只記得回到公司時上半身幾乎濕透,連臉上的妝也花了,根本分不清是汗水還是淚水。
一個人呆坐在座位上,只覺得好冷好冷……
─ 本文摘自 盈盈、馬西屏《網路情書》
從離不開鏡子的超愛美女生,變成討厭看到自己、有嚴重自閉傾向,只因為那次椎心刺骨的檢查結果……她曾害怕、痛苦,甚至想自殺,幸好在虛擬世界中得到了滿滿的溫情。如今她忘記罹癌病弱的軀體,在網路上串起幾十萬人的愛,勇敢迎向生命不可知的挑戰!
惡耗
2003年8月20日
『妳得了乳癌,而且極可能是惡性的!』醫生小心奕奕的說著,雖然他常常告知別人這種惡耗,但從態度與眼神,可以看出仍然有些不安與無措。
我不知道別人聽到這句話的反應,我只覺得手腳突然發麻,像是失去血液的一種冰冷發麻,從指尖往上蔓延;然後手腳失去的血液,全部都跑上了頭,頭開始脹得有些暈眩,接著眼淚不聽話的大顆大顆滑落。
也不完全是傷心,也不是害怕,而是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回應,不知道如何面對,本來是電影與小說好遙遠的情節,一下子突然出現,妳在沒準備的情況下,被倉卒的推上舞台,卻不知如何適切的演出妳的角色,這個時候只好哭,一直哭,哭得淅瀝嘩啦,哭得肝腸寸斷。
哭成了唯一能做的事,所有的情緒沒辦法整理,所有的思緒亂成一團,所有的感受太尖銳,所有的恐懼無法釋放,就只有哭了。每次在電視上看到有人驟失親人,哭得痛心哀嚎,今天才明白什麼是哀嚎,那已經不算是哭了,而是惶恐茫然的無助,迷亂中的無可奈何。
盈盈很好哭、很愛哭,哭是我的防空洞,只要有不如意的炸彈襲來,我就拚命哭……
在離開診間前,非常刻意的抹乾淚痕,不是我有多堅強,而是當妳哭喪著臉走出去,外面一堆候診的女人,都了然妳是得了癌症。
乳房就是面子,所以要擦乾眼淚,抬頭挺胸走出診間,異樣的眼光有時比乳癌還可怕。但是,我的未來,還可以抬頭挺胸嗎?……
回憶
2003年8月21日
其實發現癌症是14日的事,昨天的日記是追述,想留下當時的感受與心情。很多人問我知道罹癌後會做什麼?
別人我不知道,我開始拚命的找照片、找舊的東西,因為好多的事,好多的回憶,四十年的生命,一下都想不起來了。
看著照片與舊物,回憶全活了起來,才發覺有好多妳愛的人,卻多少年疏於聯絡;妳好想找幼時的玩伴、小學同學、國中同學、高中同學、初戀的情人,能夠和他們們見見面,就將自己找回來,將失去的記憶找回來,將生命找回來……
我們總是用忙做藉口,有時一個念頭飄過,想起某些人、某些事,突然有見面的衝動,但是好多的瑣事纏身,念頭飄忽而逝,只有當生命遇到挫折,驀然回首,空留後悔。人生已經太多的後悔,不必再積更多。
疏忽
2003年8月22日
讓自己靜下來,我做了一番反省的回憶……
民國九十年初與小妹去法國玩十天,到了旅館,脫了上衣在鏡子前看自己,突然發現乳暈附近有分泌物,差點被嚇哭。十天都玩得索然,回國第二天就去醫院照超音波,幸好是荷爾蒙分泌物,於是許下誓言,每年都要做乳房檢查。
善忘是女人天性,容易下決心,更容易原諒自己,聽到沒事,就將法國的驚恐丟到九霄雲外去了。民國92年8月6日,終於再次來到超音波室做定期檢查,但這一次卻發現超音波主任的表情不對,只是叮嚀我一定要回到外科主任的門診複診。
兩天後外科主任看著波音波的片子,很詳細的跟我解說檢查報告的結果,他說這個瘤是在右邊外側約0.8公分,從外表看起來很像是惡性腫瘤,但我們並不能因為它看起來像壞人,就直接認定它就是壞蛋,並建議我需馬上做切片。
老天曾給了我一次機會,因為我的懶散,它遺棄了我。(所以35歲以上的婦女一年必須做兩項婦科檢查,千萬不要懶散做藉口,懶散是可怕的精神腫瘤。)
當時我一個人在門診室裡,面對醫生和護士,根本就說不出話來,天啊……是嗎……我得了乳癌嗎?為什麼會是我……怎麼會呢……為什麼啊?一大堆的問號浮現在腦海裡。不知過了多久,等我再回神時,醫生已替我排定好做切片的日期。
那天我真的不知道一路上是怎樣騎車的,只記得回到公司時上半身幾乎濕透,連臉上的妝也花了,根本分不清是汗水還是淚水。
一個人呆坐在座位上,只覺得好冷好冷……
─ 本文摘自 盈盈、馬西屏《網路情書》
Monday, December 18, 2006
守口如瓶
婚姻中,有一種感動叫做「守口如瓶」。
男人失業了,他沒有告訴女人。他仍然按時出門和回家,他不忘編造一些故事欺騙女人。
他說新來的主任挺和藹的,新來的女大學生挺清純的……女人掐他的耳朵,笑著說:「你小心點。」那時他正往外走,女人拉住他,幫他整理襯衣的領口。男人夾了公文包,擠上公交車,三站後下來。
他在公園的長椅上坐定,愁容滿面的看廣場上成群的鴿子。
到了傍晚,男人換一副笑臉回家。他敲敲門,大聲喊:「我回來啦﹗」男人這樣堅持了5天。5天後,他在一家很小的水泥廠 找到一份短工。那裡環境惡劣,飄的粉塵讓他的喉嚨總是乾的。勞動強度很大,幹活的時後累得滿是汗。
組長說:「你別幹了,你這 骨子不行。」
男人說:「我可以。」他緊咬了牙關,兩腿輕輕地抖。男人全身沾滿濃濃的粉塵,他像一尊活動的疲勞的泥塑。
下了班,男人在工廠匆匆洗澡 ,換上筆挺的西裝,扮一輕盈回家。他敲敲門,大聲喊:「我回來啦﹗」女人就奔過來開門。滿屋蔥花的香味,讓男人心安。
飯桌上女人問他:「工作順心嗎?」 他說:「順心,新來的女大學生挺清純。」女人嗔怒,卻給男人夾一筷子木耳。
女人說:「水開了,要洗澡嗎?」
男人說:「洗過了,和同事洗完桑拿回來的。」
女人輕輕地開始收拾碗碟。男人想:「好險,差一點被識破。」 疲憊的男人匆匆洗臉刷牙,然後倒頭就睡。
男人在那水泥廠幹了二十多天。快到月底了,他不知道那可憐的一點工資能不能騙過女人。
那天晚飯後,女人突然說:「你別在那家公司上班了吧, 我知道有家公司在徵人,幫你打聽了,所有要求你都符合,明天去試試?」
男人一陣狂喜,卻說:「為什麼要換呢?」
女人說:「換一家公司好嗎?再說這家待遇很不錯呢。」
於是第二天,男人去應徵,結果被順利錄取。
那天,男人燒了很多菜,也喝了很多酒。他知道,這一切其實瞞不過女人的。或許從去水泥廠上班那天,或許從他丟掉工作那天,女人就知道了真相。是他躲閃的眼神出賣了他嗎?是他疲憊的身體出賣了他嗎?是女人從視窗看到他坐上了相反方向的公共汽車嗎?還是他故作輕鬆的神態太過拙劣和誇張? 他可以編造故事騙他的女人,但卻無法讓心細的女人相信。
其實,當一個人深愛著對方時,有什麼事能瞞過去呢?
男人回想這二十多天來,每天,飯桌上都有一盤木耳炒蛋。男人知道木耳可以清肺。粉塵中的男人需要一盤木耳炒蛋。有時女人會逼他吃掉兩勺梨膏。男人想,那也是女人精心的策劃。還有,這些日子女人不再纏著他她看電視連續劇,因為他是那樣疲憊。現下男人完全相信女人就知曉了他的祕密,她默默地為他做著事,卻從來不揭開它。 事業如日中天的他突然失業,變得一文不名,這是一個秘密。是男人的,也是她的。
她必須咬著痛,守口如瓶。她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包括製造祕密的男人。
男人站在陽台看城市的夜景,終有一滴眼淚落下。婚姻生活中,有一種感動叫「相親相愛」,有一種感動叫「相濡以沫」。其實還有一種感動,叫做「守口如瓶」。
(感謝AK師兄轉寄此文章)
男人失業了,他沒有告訴女人。他仍然按時出門和回家,他不忘編造一些故事欺騙女人。
他說新來的主任挺和藹的,新來的女大學生挺清純的……女人掐他的耳朵,笑著說:「你小心點。」那時他正往外走,女人拉住他,幫他整理襯衣的領口。男人夾了公文包,擠上公交車,三站後下來。
他在公園的長椅上坐定,愁容滿面的看廣場上成群的鴿子。
到了傍晚,男人換一副笑臉回家。他敲敲門,大聲喊:「我回來啦﹗」男人這樣堅持了5天。5天後,他在一家很小的水泥廠 找到一份短工。那裡環境惡劣,飄的粉塵讓他的喉嚨總是乾的。勞動強度很大,幹活的時後累得滿是汗。
組長說:「你別幹了,你這 骨子不行。」
男人說:「我可以。」他緊咬了牙關,兩腿輕輕地抖。男人全身沾滿濃濃的粉塵,他像一尊活動的疲勞的泥塑。
下了班,男人在工廠匆匆洗澡 ,換上筆挺的西裝,扮一輕盈回家。他敲敲門,大聲喊:「我回來啦﹗」女人就奔過來開門。滿屋蔥花的香味,讓男人心安。
飯桌上女人問他:「工作順心嗎?」 他說:「順心,新來的女大學生挺清純。」女人嗔怒,卻給男人夾一筷子木耳。
女人說:「水開了,要洗澡嗎?」
男人說:「洗過了,和同事洗完桑拿回來的。」
女人輕輕地開始收拾碗碟。男人想:「好險,差一點被識破。」 疲憊的男人匆匆洗臉刷牙,然後倒頭就睡。
男人在那水泥廠幹了二十多天。快到月底了,他不知道那可憐的一點工資能不能騙過女人。
那天晚飯後,女人突然說:「你別在那家公司上班了吧, 我知道有家公司在徵人,幫你打聽了,所有要求你都符合,明天去試試?」
男人一陣狂喜,卻說:「為什麼要換呢?」
女人說:「換一家公司好嗎?再說這家待遇很不錯呢。」
於是第二天,男人去應徵,結果被順利錄取。
那天,男人燒了很多菜,也喝了很多酒。他知道,這一切其實瞞不過女人的。或許從去水泥廠上班那天,或許從他丟掉工作那天,女人就知道了真相。是他躲閃的眼神出賣了他嗎?是他疲憊的身體出賣了他嗎?是女人從視窗看到他坐上了相反方向的公共汽車嗎?還是他故作輕鬆的神態太過拙劣和誇張? 他可以編造故事騙他的女人,但卻無法讓心細的女人相信。
其實,當一個人深愛著對方時,有什麼事能瞞過去呢?
男人回想這二十多天來,每天,飯桌上都有一盤木耳炒蛋。男人知道木耳可以清肺。粉塵中的男人需要一盤木耳炒蛋。有時女人會逼他吃掉兩勺梨膏。男人想,那也是女人精心的策劃。還有,這些日子女人不再纏著他她看電視連續劇,因為他是那樣疲憊。現下男人完全相信女人就知曉了他的祕密,她默默地為他做著事,卻從來不揭開它。 事業如日中天的他突然失業,變得一文不名,這是一個秘密。是男人的,也是她的。
她必須咬著痛,守口如瓶。她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包括製造祕密的男人。
男人站在陽台看城市的夜景,終有一滴眼淚落下。婚姻生活中,有一種感動叫「相親相愛」,有一種感動叫「相濡以沫」。其實還有一種感動,叫做「守口如瓶」。
(感謝AK師兄轉寄此文章)
Friday, December 15, 2006
靜思語
能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即是福中之福人。
有「尊重生命」的情操,就能平等、普遍地愛護一切生命。
人人共同承擔起大時代使命,世間就沒有做不到的事。
平凡的心就是好心,好心就是無分別的心,無分別的心就是直心。
用心為人群付出,辛苦難免,但愛的力量會牽引我們不斷往前邁進。
人生的價值,貴在為工作而生活;若為生活而工作,是很無奈且容易疲倦的人生。
每一次的摩擦,都要真心感恩對方願意磨自己,來成就我們發亮。
後生可畏,用心即是資深。
面對雜音,要以智慧對治,煩惱只會污染自己的心。
拜佛,不如敬活佛;以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面對雜音,要以智慧對治,煩惱只會污染自己的心。
用感恩的心送走過去,用虔誠的心迎接未來。
經歷無常遽變,更應自我提醒,好好發揮生命的使用權。
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與信任,必先雕塑好自己的形象。
不傳是非,不說是非。
打開心胸、擁抱大地,讓大地的生命都因有愛而滋長。
成長不只在於身體、年齡,最重要的是智慧、對他人的感恩、尊敬,以及對社會付出的愛。
聰明惹事端;退步是向前--海闊天空。
感恩身體健康,能夠發揮人身良能;感恩在多災多難的時代,能夠天天平安。
不是什麼都不理就叫無爭,而是要與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對生命要尊重但不要執著;尊重是好好運用人生的價值,執著就會煩惱、痛苦。
付出的同時一定要生起感恩心;付出是事相,感恩才是真理。
事不論大小,只要用心去做,都會得到尊重與敬愛。
信己無私,信人有愛,愛的腳步才能持續向前。
有智慧的感情,才能永永遠遠。
教育好一個學生,進而影響他的家庭,就是成功的教育。
人要做「抗體」,不要做「病毒」。
行善是本分、付出無所求,不執著「善有善報」,自然輕安自在。
社會亂,源於人心不知足。
防堵「社會風氣病毒」,最有效的疫苗就是「愛」。
不好的習氣就像病毒感染心靈,會嚴重折傷慧命。
逝去的歲月,追悔無益,重要的是把握現在、展望未來。
將每一天都當作過年,就會天天相互祝福,天天精進不懈。
真正的幸福不是錢多、名大、位高,而是健康的感情、健康的身體。
超越迷情小愛,才能愛得一方心無掛礙,一方解脫自在。
付出,才能有愛與感恩的互動。
溫室裡的蘭花,不若野地裡的小花小草擁有強韌的生命力。
以真誠的心服務奉獻,不只自愛,更要將愛擴及他人。
能夠大捨,是因為心中有大慈、大悲。
不論環境、遭遇如何,都要守住本性與本分。
修行必經人事錘鍊,就如銅要用粗砂來磨,才能光可鑑人。
愛學生,同時能得到學生的敬意,才是成功的老師。
學校有書香氣,才能陶鑄知書達禮的好學生。
傷心卻不灰心,堅持理想與道德勇氣。
人事的艱難是智慧的磨刀石,勇氣與毅力也因之而生。
人的本性清澈如水晶,煩惱就像灰塵,遮蔽了心的明淨。
醫療技術固然重要,做人的美好藝術更不能忽視。
每一粒小小的種子,都可能長成一棵結實纍纍的大樹。
守本分、盡本事,做自己的主人。
用最虔誠、敬重的心,來面對每一天的人事物。
人生的價值,在於真誠的愛人與被愛。
培養孩子的感恩心,孩子長大後自然懂得為社會付出。
凡夫心如處黑暗長夜,不知該往何方;慈濟人內心明亮,菩薩道朗朗在前。
面對他人的不是,從不動怒做到不動心,就會輕安自在。
因為多了「大愛」「感恩」兩根筋,所以慈濟人能「為所應為」,而非「為所欲為」。
每個現實人生,都是一堂生命教育。
人生如戲,要扮演好這場戲,要先自愛,進而為普天下人付出。
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踏踏實實為社會付出愛。
懂得生活禮儀,就懂得愛自己;自愛的孩子,才會愛人。
立下救濟眾生的志願,就能擁有真正柔和、質直的佛心。
要時時說利益人的美言,不要有醜陋的惡言。
好事要大家一起做,才有力量互相感動。
天有災,地有難,平安尤須念無常。
心田要多播善種;多一粒善的種子,就可減少一枝雜草。
心不散亂就是定。
人最難看見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張著眼睛向外看,把別人稱斤論兩,把世事說長論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
修行,是分分秒秒、日日年年,永恆不已的。
無計較之心,無是非之念。
多一份對他人的疑慮,就少一分對自己的信心;否定了世間的一切,對自己的信念也將隨之消失。
老師應以「愛」為種子,以「恆久心」為犛,恆心、耐心地耕耘孩子們的心地。
無明會遮蔽智慧,若能將心鏡擦拭乾淨,映照外境必定明明朗朗。
「修行」志在超越凡夫;要敞開心胸,建立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心態。
勿將他人一句輕輕的話,變成一支利刃,往自己的心上刺。
富有愛、能付出,這樣的人生最安心。
在佛法中做人間事,在人間裡修佛法行。
看淡臉色、看淡聲音;耐得住被人磨的,則會像鑽石一樣發光。
自我的心草拔除了,才有能力幫助別人拔除心田雜草。
內心除草、勤施肥,還要不時以陽光、水分滋潤心中的善種子。
引導人將好話聽入耳中,進而發揮在待人處事上。
「自性三寶」人人本具:自性佛是慈悲,自性法是智慧,自性僧是自律。
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樂,求人痛苦。
成功是優點的發揮 ,失敗是缺點的累積。
放下我執、我見,就能原諒別人曾經如何對待「我」。
掌舵者方向正確、乘船者不隨意晃動,就能同心協力、乘風破浪。
在簡單中生活得美,就是知足;知足即心常樂。
平安的人幫助落難的人,無災的人幫助受災的人。
能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就沒有渡不過的風浪。
常把「苦」掛在口中,終必苦不堪言;常說「幸福」,這股「願力」將帶來源源不絕的歡喜心。
歲月在不知不覺中消逝,如魚漸失水,亦如火燃眉--當勤精進。
屋寬不如心寬。
盡多少本份,就得多少本事。
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更多的靜思語,待續 ……)
有「尊重生命」的情操,就能平等、普遍地愛護一切生命。
人人共同承擔起大時代使命,世間就沒有做不到的事。
平凡的心就是好心,好心就是無分別的心,無分別的心就是直心。
用心為人群付出,辛苦難免,但愛的力量會牽引我們不斷往前邁進。
人生的價值,貴在為工作而生活;若為生活而工作,是很無奈且容易疲倦的人生。
每一次的摩擦,都要真心感恩對方願意磨自己,來成就我們發亮。
後生可畏,用心即是資深。
面對雜音,要以智慧對治,煩惱只會污染自己的心。
拜佛,不如敬活佛;以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面對雜音,要以智慧對治,煩惱只會污染自己的心。
用感恩的心送走過去,用虔誠的心迎接未來。
經歷無常遽變,更應自我提醒,好好發揮生命的使用權。
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與信任,必先雕塑好自己的形象。
不傳是非,不說是非。
打開心胸、擁抱大地,讓大地的生命都因有愛而滋長。
成長不只在於身體、年齡,最重要的是智慧、對他人的感恩、尊敬,以及對社會付出的愛。
聰明惹事端;退步是向前--海闊天空。
感恩身體健康,能夠發揮人身良能;感恩在多災多難的時代,能夠天天平安。
不是什麼都不理就叫無爭,而是要與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對生命要尊重但不要執著;尊重是好好運用人生的價值,執著就會煩惱、痛苦。
付出的同時一定要生起感恩心;付出是事相,感恩才是真理。
事不論大小,只要用心去做,都會得到尊重與敬愛。
信己無私,信人有愛,愛的腳步才能持續向前。
有智慧的感情,才能永永遠遠。
教育好一個學生,進而影響他的家庭,就是成功的教育。
人要做「抗體」,不要做「病毒」。
行善是本分、付出無所求,不執著「善有善報」,自然輕安自在。
社會亂,源於人心不知足。
防堵「社會風氣病毒」,最有效的疫苗就是「愛」。
不好的習氣就像病毒感染心靈,會嚴重折傷慧命。
逝去的歲月,追悔無益,重要的是把握現在、展望未來。
將每一天都當作過年,就會天天相互祝福,天天精進不懈。
真正的幸福不是錢多、名大、位高,而是健康的感情、健康的身體。
超越迷情小愛,才能愛得一方心無掛礙,一方解脫自在。
付出,才能有愛與感恩的互動。
溫室裡的蘭花,不若野地裡的小花小草擁有強韌的生命力。
以真誠的心服務奉獻,不只自愛,更要將愛擴及他人。
能夠大捨,是因為心中有大慈、大悲。
不論環境、遭遇如何,都要守住本性與本分。
修行必經人事錘鍊,就如銅要用粗砂來磨,才能光可鑑人。
愛學生,同時能得到學生的敬意,才是成功的老師。
學校有書香氣,才能陶鑄知書達禮的好學生。
傷心卻不灰心,堅持理想與道德勇氣。
人事的艱難是智慧的磨刀石,勇氣與毅力也因之而生。
人的本性清澈如水晶,煩惱就像灰塵,遮蔽了心的明淨。
醫療技術固然重要,做人的美好藝術更不能忽視。
每一粒小小的種子,都可能長成一棵結實纍纍的大樹。
守本分、盡本事,做自己的主人。
用最虔誠、敬重的心,來面對每一天的人事物。
人生的價值,在於真誠的愛人與被愛。
培養孩子的感恩心,孩子長大後自然懂得為社會付出。
凡夫心如處黑暗長夜,不知該往何方;慈濟人內心明亮,菩薩道朗朗在前。
面對他人的不是,從不動怒做到不動心,就會輕安自在。
因為多了「大愛」「感恩」兩根筋,所以慈濟人能「為所應為」,而非「為所欲為」。
每個現實人生,都是一堂生命教育。
人生如戲,要扮演好這場戲,要先自愛,進而為普天下人付出。
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踏踏實實為社會付出愛。
懂得生活禮儀,就懂得愛自己;自愛的孩子,才會愛人。
立下救濟眾生的志願,就能擁有真正柔和、質直的佛心。
要時時說利益人的美言,不要有醜陋的惡言。
好事要大家一起做,才有力量互相感動。
天有災,地有難,平安尤須念無常。
心田要多播善種;多一粒善的種子,就可減少一枝雜草。
心不散亂就是定。
人最難看見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張著眼睛向外看,把別人稱斤論兩,把世事說長論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
修行,是分分秒秒、日日年年,永恆不已的。
無計較之心,無是非之念。
多一份對他人的疑慮,就少一分對自己的信心;否定了世間的一切,對自己的信念也將隨之消失。
老師應以「愛」為種子,以「恆久心」為犛,恆心、耐心地耕耘孩子們的心地。
無明會遮蔽智慧,若能將心鏡擦拭乾淨,映照外境必定明明朗朗。
「修行」志在超越凡夫;要敞開心胸,建立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心態。
勿將他人一句輕輕的話,變成一支利刃,往自己的心上刺。
富有愛、能付出,這樣的人生最安心。
在佛法中做人間事,在人間裡修佛法行。
看淡臉色、看淡聲音;耐得住被人磨的,則會像鑽石一樣發光。
自我的心草拔除了,才有能力幫助別人拔除心田雜草。
內心除草、勤施肥,還要不時以陽光、水分滋潤心中的善種子。
引導人將好話聽入耳中,進而發揮在待人處事上。
「自性三寶」人人本具:自性佛是慈悲,自性法是智慧,自性僧是自律。
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樂,求人痛苦。
成功是優點的發揮 ,失敗是缺點的累積。
放下我執、我見,就能原諒別人曾經如何對待「我」。
掌舵者方向正確、乘船者不隨意晃動,就能同心協力、乘風破浪。
在簡單中生活得美,就是知足;知足即心常樂。
平安的人幫助落難的人,無災的人幫助受災的人。
能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就沒有渡不過的風浪。
常把「苦」掛在口中,終必苦不堪言;常說「幸福」,這股「願力」將帶來源源不絕的歡喜心。
歲月在不知不覺中消逝,如魚漸失水,亦如火燃眉--當勤精進。
屋寬不如心寬。
盡多少本份,就得多少本事。
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更多的靜思語,待續 ……)
Thursday, December 14, 2006
清明上河圖
分享~~~~~清明上河圖 (附音樂)
這可是 --- [千盼萬盼始出來]
要以文學藝術的心情來好好欣賞喔 !祝福你~
自動放映.全部9分鐘
http://myweb.hinet.net/home7/s661tang/river.htm
(感謝易老哥分享此賞心悅目的影片)
這可是 --- [千盼萬盼始出來]
要以文學藝術的心情來好好欣賞喔 !祝福你~
自動放映.全部9分鐘
http://myweb.hinet.net/home7/s661tang/river.htm
(感謝易老哥分享此賞心悅目的影片)
Wednesday, December 13, 2006
日本人的養生術
口感「黏滑順口」,內含多醣體與黏蛋白的食物有益健康
文/橫路啟子
中國人在吃的方面若以「香味」為判別標準,那麼日本人講究的就是「口感」了。對日本人而言,烏龍麵的「嚼勁十足」、糬的「香Q柔軟」、米飯的「粒粒飽滿」都不可或缺。在眾多口感中,近來受醫學界注目的就是「黏滑順口」。
說到日本料理中的「黏滑順口」,馬上浮現腦海中的便是納豆。許多人對納豆的味道敬而遠之,還有人討厭它黏糊的外表。即使是日本,也有人十分討厭納豆,業者成功研發了「無味納豆」,黏稠性也減少許多,偏離了日本傳統的納豆風格。
根據日本家喻戶曉的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考察,納豆的吃法如下:首先攪拌三百零五次,再分二至三次加入醬油,攪拌一百一十九次,共計攪拌四百二十四次,最後加入芥末及蔥花享用。如此一來,納豆原本的形狀已不復見,只剩下黏滑濃稠的納豆汁,這就是將納豆美味發揮極致的吃法。
日本除了納豆之外,還有許多黏滑濃稠的食品,山藥就是其中之一。台灣大多將山藥煮湯,但日本人卻無法認同烹調山藥。無論是一般家庭或餐廳,都不做任何烹調,生吃山藥是日本人的「常識」。
家庭料理中「山藥泥」是最普通的一道菜。將黏性強的日本山藥磨成泥,加入高湯、生雞蛋後再研磨,倒在麥飯上,再加上海苔粉及鵪鶉蛋便大功告成。山藥的黏性團團包覆住麥飯,放到嘴裏,滑順濃稠的美味口感,簡直無法以言語形容。
這些山珍的黏稠成分為「黏蛋白(Mucin)」,是由蛋白質與多醣體組成。除了納豆、山藥外,許多蔬菜中也含量豐富,具代表性的如秋葵、明日葉、日本芋頭、滑菇等。
海味中也有許多黏稠性的食品。如將海帶根部厚實部分細切後的「海帶芽」,可稱為「海中納豆」,其黏性可見一斑。將海帶芽與生烏賊攪拌後,加上少許醬油,即搖身一變成為搭配日本酒最好的下酒菜。昆布、水雲等海藻類也是不可錯過的食材。若有機會到日本的居酒屋,一定要品嘗「醋醃水雲」這道菜。
這些黏稠物真正的成分是食物纖維,以科學方式說明,即是結合多醣體的物質。植物的水溶性纖維,是腸內益菌的食物來源,因此可幫助整腸、提高免疫力,也可美容養顏、增加抵抗力。此外,最近在日本受到矚目的功效是減緩流行感冒症狀,據說黏稠部分會在氣管、消化道及眼睛黏膜上形成保護膜,防止細菌入侵,並可修補受傷的黏膜表面。
海藻黏稠成分中的「多醣體(Fucoidan)」,據說也有抗癌功效。正常的細胞原本會規律地自動代謝,但若此規律性遭到破壞,出現細胞異常增生的情形就稱為癌症,多醣體就是維持細胞規律性的重要物質。因此說得誇張一點,食用海帶芽可殺死癌細胞。名古屋大學教授舟橋啟臣的研究指出,其效果極為驚人,比抗癌劑5FU還高兩倍。
如何淋漓盡致發揮黏稠的威力呢??就是生食納豆、山藥等富含黏蛋白的食品。黏蛋白不適合烹煮,若非得烹煮,時間愈短愈好。而多醣體可以加熱,不過其水溶性的關係,烹調之後出水的部分,也要喝掉才會有成效。
黏稠成分的功效,還有許多尚未被發掘。不過,單是有益身體的部分,日本傳統料理中為數不少的黏稠食品就可證明。或許你不相信山藥可以生吃,拿出勇氣試看看吧。除了黏滑順口之外,一定可以隱約體會山藥本身散發出的香氣。
文/橫路啟子
中國人在吃的方面若以「香味」為判別標準,那麼日本人講究的就是「口感」了。對日本人而言,烏龍麵的「嚼勁十足」、糬的「香Q柔軟」、米飯的「粒粒飽滿」都不可或缺。在眾多口感中,近來受醫學界注目的就是「黏滑順口」。
說到日本料理中的「黏滑順口」,馬上浮現腦海中的便是納豆。許多人對納豆的味道敬而遠之,還有人討厭它黏糊的外表。即使是日本,也有人十分討厭納豆,業者成功研發了「無味納豆」,黏稠性也減少許多,偏離了日本傳統的納豆風格。
根據日本家喻戶曉的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考察,納豆的吃法如下:首先攪拌三百零五次,再分二至三次加入醬油,攪拌一百一十九次,共計攪拌四百二十四次,最後加入芥末及蔥花享用。如此一來,納豆原本的形狀已不復見,只剩下黏滑濃稠的納豆汁,這就是將納豆美味發揮極致的吃法。
日本除了納豆之外,還有許多黏滑濃稠的食品,山藥就是其中之一。台灣大多將山藥煮湯,但日本人卻無法認同烹調山藥。無論是一般家庭或餐廳,都不做任何烹調,生吃山藥是日本人的「常識」。
家庭料理中「山藥泥」是最普通的一道菜。將黏性強的日本山藥磨成泥,加入高湯、生雞蛋後再研磨,倒在麥飯上,再加上海苔粉及鵪鶉蛋便大功告成。山藥的黏性團團包覆住麥飯,放到嘴裏,滑順濃稠的美味口感,簡直無法以言語形容。
這些山珍的黏稠成分為「黏蛋白(Mucin)」,是由蛋白質與多醣體組成。除了納豆、山藥外,許多蔬菜中也含量豐富,具代表性的如秋葵、明日葉、日本芋頭、滑菇等。
海味中也有許多黏稠性的食品。如將海帶根部厚實部分細切後的「海帶芽」,可稱為「海中納豆」,其黏性可見一斑。將海帶芽與生烏賊攪拌後,加上少許醬油,即搖身一變成為搭配日本酒最好的下酒菜。昆布、水雲等海藻類也是不可錯過的食材。若有機會到日本的居酒屋,一定要品嘗「醋醃水雲」這道菜。
這些黏稠物真正的成分是食物纖維,以科學方式說明,即是結合多醣體的物質。植物的水溶性纖維,是腸內益菌的食物來源,因此可幫助整腸、提高免疫力,也可美容養顏、增加抵抗力。此外,最近在日本受到矚目的功效是減緩流行感冒症狀,據說黏稠部分會在氣管、消化道及眼睛黏膜上形成保護膜,防止細菌入侵,並可修補受傷的黏膜表面。
海藻黏稠成分中的「多醣體(Fucoidan)」,據說也有抗癌功效。正常的細胞原本會規律地自動代謝,但若此規律性遭到破壞,出現細胞異常增生的情形就稱為癌症,多醣體就是維持細胞規律性的重要物質。因此說得誇張一點,食用海帶芽可殺死癌細胞。名古屋大學教授舟橋啟臣的研究指出,其效果極為驚人,比抗癌劑5FU還高兩倍。
如何淋漓盡致發揮黏稠的威力呢??就是生食納豆、山藥等富含黏蛋白的食品。黏蛋白不適合烹煮,若非得烹煮,時間愈短愈好。而多醣體可以加熱,不過其水溶性的關係,烹調之後出水的部分,也要喝掉才會有成效。
黏稠成分的功效,還有許多尚未被發掘。不過,單是有益身體的部分,日本傳統料理中為數不少的黏稠食品就可證明。或許你不相信山藥可以生吃,拿出勇氣試看看吧。除了黏滑順口之外,一定可以隱約體會山藥本身散發出的香氣。
Tuesday, December 12, 2006
情緒控制
控制情緒才是人生所追求的修養
別急!慢慢來
當您面對失敗或頹勢時,千萬別慌了手腳而大發雷霆,試著將注意力放在「就算功敗垂成,至少妳學到了」諸如此類的積極想法上,它會很神奇地舒緩緊繃情緒,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反應。
承認自己錯了,別人對了
認真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並且勇敢地面對錯誤,絕對是EQ指數向上跳躍一大步的指標。
別被輕易收買
隨時都在面對誘惑的人生,得學會明察秋毫因為小惠的背後可能要付出極大代價,比較安全的應變是,說些「謝謝你的提議,我會仔細思考。」「這個條件很誘人,值得考慮。」等等好聽話,然後改變話題,讓對方知道您真的需要時間好好思考,此舉將使您重掌控制權,不緻於做下以後會讓您後悔莫及的決定。
慎選朋友
雖然人生中有許多事由不得您,也許您很難量身訂作一個默契十足的好老闆,但是對於該和什麼樣的朋友往來,您有絕對的主導權,睜大眼睛,選擇真正對您知無不言、可以患難與共的朋友吧!在您情緒失控時,他們會先幫您踩剎車。
學習更明快而果斷
試著用最精煉簡潔的詞句表達您的意見想法,千萬別拉拉雜雜閒扯淡那不僅可能把對方搞瘋,也會惹得自己心煩意亂。
就事論事
女人常犯的毛病是常常人事不分,一面對批評就直覺以為別人和您過不去,不是想當然爾反應過度,就是暗自啜泣療傷,甚至因此而喪失自信,在這一點上,男人比較能理性就事論事的態度,值得學習。
溝通,再溝通
別做個遇事就逃的縮頭烏龜,坦誠面對困境,不厭其煩地溝通,雨過天晴時,您一定會有所學習和成長。
被拒時切忌惱羞成怒
當您的提議被否決時,先耐住性子聽聽對方的解釋,千萬別動不動就板起臉回敬一句:「那沒什麼好說的了。」要知道當您表現得像隻劍拔弩張的刺蝟時,別人也會毫不留情地以牙還牙。
少自作聰明妄下結論
譬如當一個您甚有好感的異性婉拒您的邀約時,別一口咬定一定是因為您太胖或臉上的雀斑讓他卻步,天知道除了他真的有事外,還有上百個非常合理而正當的理由,試著別太小題大作。
學著判斷輕重緩急
生活中要處理的事實在多如牛毛,有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不妨看開些;將心力放在急迫而深具影響力的任務上,要知道通常瑣事最是折煞人,如果不學著捨輕就重,保證心情恐怕永遠像是滾滾沸沸的活火山,等著隨時爆發。
萬全準備
比如執行一項大計畫前,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而在距離開始倒數計時的關鍵時分,將全副心神放在活動重點上,如果覺得緊張,試著想像活動就十分圓滿地結束,它會讓您稍微鎮定,且較能專注在流程細節上,成功完成任務的機率亦相對提高。
直言您的需求
如果您期待人們都具備有讀心術,可以準確無誤地得知您的需求,那麼恐怕您得一直生活在失望之中了。
別心浮氣躁
如果您內心有所抱怨,找個朋友吐吐苦水,然後忘了它,記得高EQ的人是不會怨懟埋藏在心裡。
別急!慢慢來
當您面對失敗或頹勢時,千萬別慌了手腳而大發雷霆,試著將注意力放在「就算功敗垂成,至少妳學到了」諸如此類的積極想法上,它會很神奇地舒緩緊繃情緒,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反應。
承認自己錯了,別人對了
認真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並且勇敢地面對錯誤,絕對是EQ指數向上跳躍一大步的指標。
別被輕易收買
隨時都在面對誘惑的人生,得學會明察秋毫因為小惠的背後可能要付出極大代價,比較安全的應變是,說些「謝謝你的提議,我會仔細思考。」「這個條件很誘人,值得考慮。」等等好聽話,然後改變話題,讓對方知道您真的需要時間好好思考,此舉將使您重掌控制權,不緻於做下以後會讓您後悔莫及的決定。
慎選朋友
雖然人生中有許多事由不得您,也許您很難量身訂作一個默契十足的好老闆,但是對於該和什麼樣的朋友往來,您有絕對的主導權,睜大眼睛,選擇真正對您知無不言、可以患難與共的朋友吧!在您情緒失控時,他們會先幫您踩剎車。
學習更明快而果斷
試著用最精煉簡潔的詞句表達您的意見想法,千萬別拉拉雜雜閒扯淡那不僅可能把對方搞瘋,也會惹得自己心煩意亂。
就事論事
女人常犯的毛病是常常人事不分,一面對批評就直覺以為別人和您過不去,不是想當然爾反應過度,就是暗自啜泣療傷,甚至因此而喪失自信,在這一點上,男人比較能理性就事論事的態度,值得學習。
溝通,再溝通
別做個遇事就逃的縮頭烏龜,坦誠面對困境,不厭其煩地溝通,雨過天晴時,您一定會有所學習和成長。
被拒時切忌惱羞成怒
當您的提議被否決時,先耐住性子聽聽對方的解釋,千萬別動不動就板起臉回敬一句:「那沒什麼好說的了。」要知道當您表現得像隻劍拔弩張的刺蝟時,別人也會毫不留情地以牙還牙。
少自作聰明妄下結論
譬如當一個您甚有好感的異性婉拒您的邀約時,別一口咬定一定是因為您太胖或臉上的雀斑讓他卻步,天知道除了他真的有事外,還有上百個非常合理而正當的理由,試著別太小題大作。
學著判斷輕重緩急
生活中要處理的事實在多如牛毛,有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不妨看開些;將心力放在急迫而深具影響力的任務上,要知道通常瑣事最是折煞人,如果不學著捨輕就重,保證心情恐怕永遠像是滾滾沸沸的活火山,等著隨時爆發。
萬全準備
比如執行一項大計畫前,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而在距離開始倒數計時的關鍵時分,將全副心神放在活動重點上,如果覺得緊張,試著想像活動就十分圓滿地結束,它會讓您稍微鎮定,且較能專注在流程細節上,成功完成任務的機率亦相對提高。
直言您的需求
如果您期待人們都具備有讀心術,可以準確無誤地得知您的需求,那麼恐怕您得一直生活在失望之中了。
別心浮氣躁
如果您內心有所抱怨,找個朋友吐吐苦水,然後忘了它,記得高EQ的人是不會怨懟埋藏在心裡。
Monday, December 11, 2006
現代武訓 – 白芳禮
一位老人與300名貧困學生——退休三輪車工人白芳禮資助300名貧困學生的故事
新華網天津9月28日電(記者張嚴平、李靖)
9月23日早晨,93歲的他靜靜地走了。無數活著的人在口口相傳中記住了他 --- 蹬三輪的老人白芳禮。
這不是神話:這位老人在74歲以後的生命中,靠著一腳一腳地蹬三輪,掙下35萬元人民幣,捐給了天津的多所大學、中學和小學,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而每一個走近他的人都驚異地發現,他的個人生活幾近乞丐,他的私有財產帳單上是一個零。
家鄉的那一次行程,讓他在古稀之年開始了朝聖般的追求。
這是他彌留的一刻:乾枯瘦小的身軀緊貼在床鋪上,閉合的雙眼深陷在眉骨間,胸腔裡發出微弱的喘息聲。他已經昏迷了19天。
輕輕地握起老人的手,在已經沒有語言的時刻,我們渴望著用心去感受。奇跡竟在瞬間出現:老人慢慢地睜開眼睛,清亮的眸子直直地望過來,嘴裡說出斷斷續續的字眼:「好……學……習……」一顆晶瑩的淚水從他的眼角邊溢出,手心間的溫熱朝我們暖暖地傳來。
呵!老人一定是在幻覺中看到了他資助的學生。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學生,還有什麼能讓這位93歲的老人在生命即將謝幕的時刻喚起心底最後的記憶?!
1986年,74歲的白芳禮從天津回到家鄉河北省滄縣白賈村。這是一個讓他悲傷而又牽掛的地方。小時候,他很渴望讀書,可因家境貧寒,13歲便逃難到天津,做了一名賣苦力的三輪車車夫。解放後,他靠蹬三輪成了勞動模範,並拉扯大了自己的3個孩子。當他看著他們中的兩個成了大學生時,高興得落了淚。
眼下,人老了,又有政府每月發的退休金,他計畫回家鄉安度晚年。
他走在村子裡,發現大白天到處可以看到正在幹活的孩子。他問:「為什麼不上學?」孩子們說:「大人不讓他們上。」他便又找到大人問:「為什麼不讓孩子上學?」大人說:「種田人哪有那麼多錢供娃兒上學!」
這一晚,白芳禮一夜沒闔眼。
白芳禮雖然沒有什麼知識,可他很喜歡知識,特別喜歡有知識的人。他常對人念叨一個理兒:國家要發展,知識為先。眼前家鄉的一幕讓他無法平靜。難道能眼瞅著家鄉就這樣一輩輩窮下去?能眼瞅著那些沒錢的孩子上不了學?不成!
第二天天一亮,老人便召集家庭會議,宣佈了兩件事:「第一,我要把這些年蹬三輪攢下的5000塊錢全部交給老家辦教育;第二,我要回天津重操舊業,掙下錢來讓更多的窮孩子上學!」
74歲的白芳禮回到天津,重新蹬起了他蹬了大半輩子的三輪車。和以前蹬車相比,他現在感覺目標亮堂。他像是在圓自己的一個夢,這個夢他小時候做過卻沒能實現。現在,他要把這個夢擴展得大大的,要讓它在更多的有夢的孩子身上變成現實。
每一個見過白芳禮的人,都會心酸。
他一年四季從頭到腳穿的總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都是他從街頭路邊或垃圾堆中撿拾回來的。他每天的午飯總是兩個饅頭一碗白開水,有時在開水中加點醬油,那已是「美味」了。饞得厲害了,就在晚上睡覺時往嘴裡塞塊肉,含著品品滋味。
物質生活上壓榨到最低點的老人,卻把能量釋放到最高度。一年365天,他沒歇過一天。他曾在夏季烈日的炙烤下,從三輪車上昏倒過去;他曾在冬天大雪滿地的路途中,摔到溝裡。他曾因過度疲勞,蹬在車上睡著了;他曾多次在感冒高燒到攝氏39度時,一邊吞著退燒藥,一邊蹬車。
更有不為人知的,由於年事過高,冬天騎車常憋不住小便,棉褲總是濕漉漉的,他就墊上幾塊布,照樣蹬著車跑。
白芳禮生於1913年5月13日,屬牛。有人說,他真是牛命,吃的是草,出的是苦力,擠的是奶。
他為了什麼?對於一顆掙脫了世俗羈絆的心靈,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理解。有人背地裡說他是「高級神經」。
老人說:「我豈不知享受?可我哪捨得花錢!孩子們等著我的錢念書,我就只能節儉唄!」
這是一顆太陽的心,默默無言卻燦爛熾熱!
看到自己捐的錢能化為孩子們讀書的甘露,他便有了無上的幸福。
白芳禮每天最快樂的事,就是晚飯後抱著他那個小木盒子攢錢。一元、一角都要把它們展平、碼好。他每個月最快樂的日子,就是蹬著三輪車去學校捐錢。兒女們的印象中,這樣的日子老爺子總是像過年似的歡喜。
紅光中學是天津唯一一所接收藏族孩子的學校。當白芳禮得知這些孩子大多數來自貧困牧區,心一下子就被揪住了。半個月後,他蹬著車來到學校,掏出話:「我是白芳禮。今後我要用蹬三輪的錢每月資助這些孩子們讀書,別讓孩子們委屈!」說著從口袋掏出900元錢。在場的人驚呆了!那全是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厚厚的一疊。
從1993年到1998年,老人資助了紅光中學的200多名藏族學生,月月給他們補助,直到他們高中畢業。
白芳禮傾盡所能地把他的光和熱灑向了眾多需要幫助的學生身上,學生們從他那身上學到了感動和成長,讓他收穫了無上的幸福。
老人忘不了那一年他到南開大學給貧困學生捐款的一幕。當時,學校要派車去接他,他說不用了,把省下的汽油錢給窮孩子買書。他自個兒蹬三輪到了學校。捐贈儀式上,老師把這個事一講,台下一片哭聲。許多學生上臺從老人那裡領到資助的錢時,雙手都在發抖。
一位元來自新疆地區的貧困學生,功課優秀,沒畢業就被天津一家大公司看中,擬以高薪聘用。這一天,他走上台激動地說:「我從白爺爺身上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神和力量。我正式向學校、也向白爺爺表示:畢業後我不留天津,要回到目前還貧困的家鄉,以白爺爺的精神去為改變家鄉面貌做貢獻!」他深深地向白芳禮老人鞠了一躬。全場掌聲雷動。老人高興得流下了眼淚。
事後,老人對他的老友說:「我過得是苦,掙來的每一塊錢都不容易。可我心頭是舒暢的。看到大學生們能從我做的這一點點小事上喚起一份報國心,我高興啊!」
這些年得到白芳禮捐助的大學、中學、小學以及教育基金等單位達30家之多。老人捐錢從不圖回報,許多得到他幫助的學生並不知道他的姓名。他的快樂和幸福來自他那一顆太陽的心!
他堅守著自己心中的追求,就像戰士堅守著戰鬥的高地。
1994年,白芳禮81歲。這一天,他把整整一個寒冬掙來的3000元辛苦錢交給一所學校後,校領導說代表全校300名貧困生向他致敬。這話觸動了他:現今缺錢上學的孩子這麼多,光靠我一個人蹬三輪車掙來的錢救不了幾個娃呀!
他琢磨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把兒女家的門敲開了:「我準備把你們媽和我留下的那兩間老屋給賣了,再貸點款辦個公司,賺錢支教。」
不多幾天,在緊靠天津火車站的一塊小地盤上,出現了一個7平方米的小售貨亭,裡頭擺著一些糕點煙酒等,當頭掛著一塊牌子——「白芳禮支教公司」。他對受雇的員工宣佈:「我們掙來的錢姓「教育」,每月結算,月月上交。」
小售貨亭讓白芳禮增加了不少支教的財力,卻一點也沒有改變他蹬三輪的生活。他把售貨亭交給夥計打理,自己照樣天天出車拉活。他說:「我出一天車總能掙回二三十塊錢,可以供十來個苦孩子一天的飯錢呢!」
為了在車站前拉活方便,他索性挨著亭子搭了個3平方米的小鐵皮棚子,順便在裡頭搭了一塊木板算是「床」,棚頂上的接縫處露著一道道青天。夏天,棚子曬太陽後,溫度達攝氏40度;冬天,放杯水可以凍成冰坨子。白芳禮就在這裡住了整整5年。
「這老爺子怎麼像個沒家的人……」老人的兒女一直承受著某種誤解的壓力,他們對父親有些埋怨。蹬著三輪闖蕩了一輩子的白芳禮,骨子裡卻有大義與胸懷,國家與社會在他心目中有頭號的位置。他對兒女們說:「我現在是有國無家,為了能給孩子們多掙錢,眼下就住這兒了!」
白芳禮像一個堅守戰鬥高地的戰士一樣堅守著他的追求。
然而,終於在那一天他感到了無奈。1999年,天津火車站進行整頓,所有商亭一律被拆除。望著轉眼工夫被拆成一堆垃圾的「白芳禮支教公司」,老人哭了。他老了,腿腳沒勁了,以後還指望用什麼掙錢給孩子們讀書呢?
那年冬天,老人蜷縮在車站附近一個自行車棚裡,硬是給人家看了3個月的自行車,每天把所得的1角、2角、1元、2元的錢整整齊齊地放在一個飯盒裡,等存滿500元時,他揣上飯盒,蹬上車,在一個飄著雪花的冬日,來到了天津耀華中學。人們看到,他的頭髮、鬍子全白了,身上已經被雪浸濕。他向學校的老師遞上飯盒裡500元錢,說了一句:「我幹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這是我最後的一筆錢。」老師們全哭了。
一顆太陽的心是不會熄滅的,白芳禮依然活在他的追求中。其後的歲月裡他播灑下的陽光迸裂成一個更大的陽光的世界。
當白芳禮患病的消息傳出,一批又一批學校的學生來到他的身邊。他望著孩子們,淚水一個勁兒地流:「孩子們,等我病好了,我還要蹬三輪掙錢資助你們讀書!」
然而,老人再也不能實現他的願望了。他像流星一樣劃過,但卻讓自己燃燒著,給世界留下了最後的光芒……
(因為民生艱苦,數千所外蒙古學校因而停廢。自1992 年11 月11日起,慈濟人資助外蒙古學童的腳步未曾停歇,為現代武訓興學留下另一個見證)
Saturday, December 09, 2006
為善不擇時
每週證嚴法師說故事 - 天真直心的小菩薩
有位十一歲的小菩薩,他在學校上課時,有位同學突然舉手告訴老師:「我肚子很痛,我要去廁所!」老師就說:「你趕快去吧!」那位同學很快地跑到廁所,可是經過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仍沒回來,老師請另外一位同學去看看──原來那位同學還來不及如廁就解在褲子裡,因此躲在廁所不敢出來。
同學回來報告老師後,老師問:「那一位同學願意去幫忙他呢?」這位十一歲的小菩薩就舉手說:「老師,我去!」他先去廁所了解情況,之後又回來向老師借香皂和水桶,然後提水給廁所裡的同學,告訴他:「香皂和這一桶水給你洗身體,你把褲子丟出來,我幫你洗。」然後他在水槽裡把那件沾滿大便的褲子洗一洗,洗好後晾在欄杆上。
等同學洗好身體、穿上外褲出來時,小菩薩拿了一個塑膠袋給他,說:「你的褲子我幫你洗好了,但是可能沒有洗得很乾淨,等一下你可以把褲子裝在袋子裡,帶回家給媽媽洗。」
老師知道這件事後,讚歎他時,他回答說:「為善要不擇時呀!」「為善不擇時」是靜思語中的一句話,意思是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只要有人需要幫助,就應立即伸出援手。
小菩薩回家後告訴媽媽在學校發生的事,媽媽聽了,責備孩子:「你怎麼可以去洗那麼髒的褲子?」孩子看到媽媽變了臉色,就說:「那也沒什麼啊!只是幫忙人家嘛!我們要為善不擇時呀!」
這位媽媽聽到「為善不擇時」,突然覺得很慚愧,因為她也是慈濟的見習委員,常常聽師父說「靜思語」要用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孩子實踐靜思語幫助同學,她卻生氣地責罵孩子;所以她立刻跟孩子說:「乖孩子啊!你做得對,媽媽很慚愧呀!」
我聽兒童精進班班媽媽提起這件事,就問:「可否把這孩子帶來讓我看看?」隔天那位媽媽果真陪著孩子來了。我稱讚小菩薩:「你好乖呀!」小菩薩卻說:「這沒什麼嘛!不好意思,媽媽一直跟人家說。」他媽媽接口說:「那天我真的很慚愧,後來我就打電話告訴他的班媽媽。」小菩薩說:「這沒什麼啊!媽媽還一直炫耀。」
孩子很天真,而且懂得幫助別人,這就是人的本性,多麼清淨、多麼有智慧啊!而大人受到社會習氣的薰染,所以會認為:怎能去做這樣的事?一轉念雖有善心生起,卻又認為這很了不起。
心無污染,就是原來的清淨本性,學佛就是要學習小孩子的直心與天真,能義無反顧地及時為善;當然這需要大家時刻多用心啊!
有位十一歲的小菩薩,他在學校上課時,有位同學突然舉手告訴老師:「我肚子很痛,我要去廁所!」老師就說:「你趕快去吧!」那位同學很快地跑到廁所,可是經過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仍沒回來,老師請另外一位同學去看看──原來那位同學還來不及如廁就解在褲子裡,因此躲在廁所不敢出來。
同學回來報告老師後,老師問:「那一位同學願意去幫忙他呢?」這位十一歲的小菩薩就舉手說:「老師,我去!」他先去廁所了解情況,之後又回來向老師借香皂和水桶,然後提水給廁所裡的同學,告訴他:「香皂和這一桶水給你洗身體,你把褲子丟出來,我幫你洗。」然後他在水槽裡把那件沾滿大便的褲子洗一洗,洗好後晾在欄杆上。
等同學洗好身體、穿上外褲出來時,小菩薩拿了一個塑膠袋給他,說:「你的褲子我幫你洗好了,但是可能沒有洗得很乾淨,等一下你可以把褲子裝在袋子裡,帶回家給媽媽洗。」
老師知道這件事後,讚歎他時,他回答說:「為善要不擇時呀!」「為善不擇時」是靜思語中的一句話,意思是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只要有人需要幫助,就應立即伸出援手。
小菩薩回家後告訴媽媽在學校發生的事,媽媽聽了,責備孩子:「你怎麼可以去洗那麼髒的褲子?」孩子看到媽媽變了臉色,就說:「那也沒什麼啊!只是幫忙人家嘛!我們要為善不擇時呀!」
這位媽媽聽到「為善不擇時」,突然覺得很慚愧,因為她也是慈濟的見習委員,常常聽師父說「靜思語」要用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孩子實踐靜思語幫助同學,她卻生氣地責罵孩子;所以她立刻跟孩子說:「乖孩子啊!你做得對,媽媽很慚愧呀!」
我聽兒童精進班班媽媽提起這件事,就問:「可否把這孩子帶來讓我看看?」隔天那位媽媽果真陪著孩子來了。我稱讚小菩薩:「你好乖呀!」小菩薩卻說:「這沒什麼嘛!不好意思,媽媽一直跟人家說。」他媽媽接口說:「那天我真的很慚愧,後來我就打電話告訴他的班媽媽。」小菩薩說:「這沒什麼啊!媽媽還一直炫耀。」
孩子很天真,而且懂得幫助別人,這就是人的本性,多麼清淨、多麼有智慧啊!而大人受到社會習氣的薰染,所以會認為:怎能去做這樣的事?一轉念雖有善心生起,卻又認為這很了不起。
心無污染,就是原來的清淨本性,學佛就是要學習小孩子的直心與天真,能義無反顧地及時為善;當然這需要大家時刻多用心啊!
Friday, December 08, 2006
我的寶貝
今天,他們都是我的寶貝
我不會比較他們兄弟倆,更不會拿他們和別的孩子比來比去
文/管家琪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和寫東西,但不知道能寫什麼,一直到發表第三篇童話《口水龍》後,我才確定原來我可以寫兒童文學,原來我也有機會當作家。《口水龍》的靈感,源自大兒子東東四個月大時因長牙而不斷流口水的現象。時間真是過得好快,轉眼之間,東東已是大二的大男孩,小兒子丁丁也是高一的學生了。
我到現在仍記得東東、丁丁小時候的模樣,記得他們倆許多可愛的童言童語,但我並不會特別懷念他們小時候。我覺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個時期都有可愛之處。相比之下,我可能還更喜歡他倆稍微長大一點以後,都成為我的朋友,常常一起談心。
許多親子間的談心,只是家長的一種幻想,實際上往往只是家長單方面的訓話。我當然也有嘮叨和囉嗦的時候,幸好也還經常有真正的談心──印證的標準就是,至少他們到現在都還挺樂意和我在一起。
東東上大學後,平常住校,周四或周五才回家,但我每周三都會去找他,和他來個「午餐約會」。老實說,有時周三一早醒來,想到堆積如山的工作,也會有「向東東請假,今天取消吧」的念頭,但十之八九都是一閃即逝,最後我大都「排除萬難」赴約。
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生命的腳步卻一刻也不會暫停。孩子很快就會長大,很快就會有自己的生活,能經常在我們身邊的日子其實非常有限,我非常珍惜,也非常享受還能常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
很多朋友羨慕我和東東、丁丁的相處,我自己也深感幸福。去年有家雜誌社想請東東、丁丁各寫一篇〈孩子眼中的作家媽媽〉,我轉告一番,但沒有強迫他們寫,我知道他們都不喜歡寫東西。結果,沒隔幾天,和東東「午餐約會」時,他不聲不響地從背包裏拿出一篇稿子。東東有幾句是這麼寫的:「生活一頁頁地翻過去,許多朋友成為過去,許多朋友加入現在,只有媽媽這個朋友一路延伸到未來。」我看到這幾句話真的好感動,差點兒老淚縱橫。
「做孩子的朋友」是人人都會說的「口號」,然而究竟有幾個家長能做到?記得在我少年時期,還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做什麼的時候,就立志一定要做個好媽媽;稍微大了一點,也曾立志要做孩子的朋友。現在,一晃這麼多年過去,我想我應該算是做到了。
這其實並不難,我覺得如果親子關係不佳,問題往往是出在大人身上。
首先,既然愛孩子,當然就得肯花時間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對你有「都不肯陪我」、「都不聽我講話」等抱怨,你該怎麼讓他感覺爸爸、媽媽是愛他的??很多大人往往心中只有自己,認為只有自己的工作和社交最重要,打算等自己比較不忙時再來陪,遺憾的是,往往等你真的比較不忙了,真的很想和孩子在一起了,才猛然發現原來孩子早已長大,而你在他們的心目中,早已成為一個「熟悉的陌生人」,他們已經不在乎有沒有你陪伴了。
其次,很多大人總是忘記自己也曾是一個小孩,理所當然地拿身為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這些大人如果能坐小叮噹(現在改名叫做哆啦A夢)的時光機回到過去,看看自己小時候是什麼樣子,多半都會發現自己小時候不見得有多高明,很可能還不如自己的孩子呢。
當然,最重要的是,身為父母該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孩子,才不會老是挑剔孩子,也才能欣賞到孩子的獨特之處。
有一句話說,「朋友是我們所選擇的親人」,真正的親人則是無法選擇的。血緣關係就是這麼無奈,也這麼奇妙。直到現在,每當我一想到東東、丁丁在我肚子裏住過,就會感到激動不已,這真是一種天大的緣分啊。
我不會把他們兄弟倆比來比去,更不會把他們和別的孩子比來比去,那是不公平的,想想看,如果他們也把我和別人的媽媽比來比去,我也未必吃得消啊。
東東、丁丁是最棒的小孩,我真心地這麼認為。能夠有這麼兩個寶貝兒子,實在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
有時候我發神經起來,還會纏著他們倆問:「下輩子再來當我的孩子好不好?」東東都是爽快地一口答應:「當然好。」丁丁則是笑嘻嘻地說:「可是沒有下輩子呀。」我知道丁丁會這麼說,不是沒良心,因為他本來就是個非常理性的小孩,從不相信什麼「神鬼」、「下輩子」這類的事。
也好,就假設沒有下輩子吧,甚至假設沒有明天;今天,他們都是我的寶貝,我也是他們的朋友。
我不會比較他們兄弟倆,更不會拿他們和別的孩子比來比去
文/管家琪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和寫東西,但不知道能寫什麼,一直到發表第三篇童話《口水龍》後,我才確定原來我可以寫兒童文學,原來我也有機會當作家。《口水龍》的靈感,源自大兒子東東四個月大時因長牙而不斷流口水的現象。時間真是過得好快,轉眼之間,東東已是大二的大男孩,小兒子丁丁也是高一的學生了。
我到現在仍記得東東、丁丁小時候的模樣,記得他們倆許多可愛的童言童語,但我並不會特別懷念他們小時候。我覺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個時期都有可愛之處。相比之下,我可能還更喜歡他倆稍微長大一點以後,都成為我的朋友,常常一起談心。
許多親子間的談心,只是家長的一種幻想,實際上往往只是家長單方面的訓話。我當然也有嘮叨和囉嗦的時候,幸好也還經常有真正的談心──印證的標準就是,至少他們到現在都還挺樂意和我在一起。
東東上大學後,平常住校,周四或周五才回家,但我每周三都會去找他,和他來個「午餐約會」。老實說,有時周三一早醒來,想到堆積如山的工作,也會有「向東東請假,今天取消吧」的念頭,但十之八九都是一閃即逝,最後我大都「排除萬難」赴約。
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生命的腳步卻一刻也不會暫停。孩子很快就會長大,很快就會有自己的生活,能經常在我們身邊的日子其實非常有限,我非常珍惜,也非常享受還能常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
很多朋友羨慕我和東東、丁丁的相處,我自己也深感幸福。去年有家雜誌社想請東東、丁丁各寫一篇〈孩子眼中的作家媽媽〉,我轉告一番,但沒有強迫他們寫,我知道他們都不喜歡寫東西。結果,沒隔幾天,和東東「午餐約會」時,他不聲不響地從背包裏拿出一篇稿子。東東有幾句是這麼寫的:「生活一頁頁地翻過去,許多朋友成為過去,許多朋友加入現在,只有媽媽這個朋友一路延伸到未來。」我看到這幾句話真的好感動,差點兒老淚縱橫。
「做孩子的朋友」是人人都會說的「口號」,然而究竟有幾個家長能做到?記得在我少年時期,還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做什麼的時候,就立志一定要做個好媽媽;稍微大了一點,也曾立志要做孩子的朋友。現在,一晃這麼多年過去,我想我應該算是做到了。
這其實並不難,我覺得如果親子關係不佳,問題往往是出在大人身上。
首先,既然愛孩子,當然就得肯花時間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對你有「都不肯陪我」、「都不聽我講話」等抱怨,你該怎麼讓他感覺爸爸、媽媽是愛他的??很多大人往往心中只有自己,認為只有自己的工作和社交最重要,打算等自己比較不忙時再來陪,遺憾的是,往往等你真的比較不忙了,真的很想和孩子在一起了,才猛然發現原來孩子早已長大,而你在他們的心目中,早已成為一個「熟悉的陌生人」,他們已經不在乎有沒有你陪伴了。
其次,很多大人總是忘記自己也曾是一個小孩,理所當然地拿身為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這些大人如果能坐小叮噹(現在改名叫做哆啦A夢)的時光機回到過去,看看自己小時候是什麼樣子,多半都會發現自己小時候不見得有多高明,很可能還不如自己的孩子呢。
當然,最重要的是,身為父母該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孩子,才不會老是挑剔孩子,也才能欣賞到孩子的獨特之處。
有一句話說,「朋友是我們所選擇的親人」,真正的親人則是無法選擇的。血緣關係就是這麼無奈,也這麼奇妙。直到現在,每當我一想到東東、丁丁在我肚子裏住過,就會感到激動不已,這真是一種天大的緣分啊。
我不會把他們兄弟倆比來比去,更不會把他們和別的孩子比來比去,那是不公平的,想想看,如果他們也把我和別人的媽媽比來比去,我也未必吃得消啊。
東東、丁丁是最棒的小孩,我真心地這麼認為。能夠有這麼兩個寶貝兒子,實在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
有時候我發神經起來,還會纏著他們倆問:「下輩子再來當我的孩子好不好?」東東都是爽快地一口答應:「當然好。」丁丁則是笑嘻嘻地說:「可是沒有下輩子呀。」我知道丁丁會這麼說,不是沒良心,因為他本來就是個非常理性的小孩,從不相信什麼「神鬼」、「下輩子」這類的事。
也好,就假設沒有下輩子吧,甚至假設沒有明天;今天,他們都是我的寶貝,我也是他們的朋友。
Thursday, December 07, 2006
生命需要互動與關懷
文/錢永鎮 (曉明女中教師;生命教育推動工作者)
有一回,我到一所學校演講,校長引導我到會場,遠遠一位老師看到校長,竟然轉身走另一條路,那個老師一轉彎,前面的同學看到老師,也轉了彎,我深深感受到這個學校的氣氛真不一樣。當老師沒有跟校長打招呼,老師跟學生沒有很好的互動時,生命教育就不太能成功。
另外一所學校就不一樣,不只老師熱忱地來打招呼,連學生都主動來打招呼說:「校長好!客人好!」,在校園裡,校長看到每個小朋友都會親切地打招呼說:「小朋友好!」,看到一個腳受傷的小朋友就關心地問他說:「你腳怎麼了?」,這個腳受傷的孩子一整天已經被五、六個老師問過了,可是當他講起自己被問得好煩時,卻笑得很開心。這所學校的老師常帶孩子到校外去體驗;或在一些課程裡和學生分享互動,因為生命跟生命如果沒有對話、沒有接觸,講生命教育都是假的。
生命教育的推動,需要每一個老師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寶貝,生命跟生命之中要有對話跟接觸。
比如說,在演講會場上彼此不認識,倘若有一段時間讓大家相互聊天,彼此就會有一點溫馨的感覺,要讓陌生的團體成員氣氛熱絡起來,可以請成員伸出食指,跟周遭的人互碰鼻子,起碼必須碰兩個人以上,這樣人與人之間有了接觸與互動,團體氣氛很快就進入了狀況。
我在帶領一個新班級的時候,通常會用印地安式的歡迎方法:先跟第一個學生握手,再跟第二個握手,然後學生也跟著我後面依樣畫葫蘆,全班輪握一遍,這樣花了十分鐘,全班同學就都跟我握過手,彼此也握了手。
第二堂課如果他們還很陌生,就叫他們互相腳踢腳,男生班級他們踢的很過癮,他們會亂踢,不過沒關係,踢完了握手,握完了身體碰一下,每一堂課抽十分鐘做這樣的接觸,師生之間關係就不一樣了。
我們跟自己、跟他人、跟大自然跟對上天的信仰,都有一些對話及接觸的機會,就是生命教育的開始,以上我們講的是「人與他人」的互動。
接下來談「人與自己、人與自然的關係」。
我讓學生在上課時間去校園散步,但是有兩個要求,不准講話,不准結伴。還有一個作業,就是在散步過程中,要問自己:「我在這裡幹什麼?」然後回來跟同學分享,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獨處」、怎樣面對自己。
下一次我再叫他們去校園每個人選一朵花、一棵樹或一個石頭,然後坐在它對面好好看它十五分鐘,學生會說:「那我不是發神經嗎?」我說:「不是,是因為你們以前從來沒有很認真的用十五分鐘去對待一個你可以好好欣賞,尤其是有生命的東西。」要讓一個孩子很專注的看一個生命,先從哪裡看?先從花,從草,從樹,從樹葉,後來我讓學生可以選擇看自己的同學,只是不准講話,專注的看他。
最後同學分享的是:自己好像很少有這種經驗。
我們大人有時候甚至也很少有經驗去看很細微的生命。可是幼稚園小朋友看一隻螞蟻他會看得很認真,越長大,這些東西就越不被重視。
生命的尊重、欣賞,要從一個人跟自己、跟他人、跟大自然有和諧的互動及關懷做起。
有心,就有愛
生命教育的核心精神就在愛、尊重、關懷,目標是引導個體激發生命潛能、活出生命價值,是一段由知到行,再逐漸深化而內化的過程。生命教育的落實,在於 「典範學習」「以身作則」,當師長對於生命的意義與目的有更深層的體會,孩子就更能感受與學習。
有一回,我到一所學校演講,校長引導我到會場,遠遠一位老師看到校長,竟然轉身走另一條路,那個老師一轉彎,前面的同學看到老師,也轉了彎,我深深感受到這個學校的氣氛真不一樣。當老師沒有跟校長打招呼,老師跟學生沒有很好的互動時,生命教育就不太能成功。
另外一所學校就不一樣,不只老師熱忱地來打招呼,連學生都主動來打招呼說:「校長好!客人好!」,在校園裡,校長看到每個小朋友都會親切地打招呼說:「小朋友好!」,看到一個腳受傷的小朋友就關心地問他說:「你腳怎麼了?」,這個腳受傷的孩子一整天已經被五、六個老師問過了,可是當他講起自己被問得好煩時,卻笑得很開心。這所學校的老師常帶孩子到校外去體驗;或在一些課程裡和學生分享互動,因為生命跟生命如果沒有對話、沒有接觸,講生命教育都是假的。
生命教育的推動,需要每一個老師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寶貝,生命跟生命之中要有對話跟接觸。
比如說,在演講會場上彼此不認識,倘若有一段時間讓大家相互聊天,彼此就會有一點溫馨的感覺,要讓陌生的團體成員氣氛熱絡起來,可以請成員伸出食指,跟周遭的人互碰鼻子,起碼必須碰兩個人以上,這樣人與人之間有了接觸與互動,團體氣氛很快就進入了狀況。
我在帶領一個新班級的時候,通常會用印地安式的歡迎方法:先跟第一個學生握手,再跟第二個握手,然後學生也跟著我後面依樣畫葫蘆,全班輪握一遍,這樣花了十分鐘,全班同學就都跟我握過手,彼此也握了手。
第二堂課如果他們還很陌生,就叫他們互相腳踢腳,男生班級他們踢的很過癮,他們會亂踢,不過沒關係,踢完了握手,握完了身體碰一下,每一堂課抽十分鐘做這樣的接觸,師生之間關係就不一樣了。
我們跟自己、跟他人、跟大自然跟對上天的信仰,都有一些對話及接觸的機會,就是生命教育的開始,以上我們講的是「人與他人」的互動。
接下來談「人與自己、人與自然的關係」。
我讓學生在上課時間去校園散步,但是有兩個要求,不准講話,不准結伴。還有一個作業,就是在散步過程中,要問自己:「我在這裡幹什麼?」然後回來跟同學分享,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獨處」、怎樣面對自己。
下一次我再叫他們去校園每個人選一朵花、一棵樹或一個石頭,然後坐在它對面好好看它十五分鐘,學生會說:「那我不是發神經嗎?」我說:「不是,是因為你們以前從來沒有很認真的用十五分鐘去對待一個你可以好好欣賞,尤其是有生命的東西。」要讓一個孩子很專注的看一個生命,先從哪裡看?先從花,從草,從樹,從樹葉,後來我讓學生可以選擇看自己的同學,只是不准講話,專注的看他。
最後同學分享的是:自己好像很少有這種經驗。
我們大人有時候甚至也很少有經驗去看很細微的生命。可是幼稚園小朋友看一隻螞蟻他會看得很認真,越長大,這些東西就越不被重視。
生命的尊重、欣賞,要從一個人跟自己、跟他人、跟大自然有和諧的互動及關懷做起。
有心,就有愛
生命教育的核心精神就在愛、尊重、關懷,目標是引導個體激發生命潛能、活出生命價值,是一段由知到行,再逐漸深化而內化的過程。生命教育的落實,在於 「典範學習」「以身作則」,當師長對於生命的意義與目的有更深層的體會,孩子就更能感受與學習。
Wednesday, December 06, 2006
絕對責任觀
聽到「絕對責任觀」這個似乎十分沈重的名詞,不知您會有何感想?是出乎直覺地想離它遠一點呢?還是好奇地想一窺究竟?無論是好奇還是想閃避,請讓我先講一個故事給你聽。
30年前的南部鄉間,在阿康娶阿香的洞房花燭夜,才剛上床阿香就把阿康推開,阿康以為阿香害羞,沒想到阿香卻對阿康說:「你聽有什麼聲音?」情急之中,阿康那裡會分心聽到其他的任何聲音?氣的阿香只好大聲對阿康說:「是老鼠的聲音啦!有老鼠在廚房偷吃你家的米啦!」。
掃興的阿康,只好去廚房找老鼠出氣,打完老鼠回來,終於「一夜無話」。夜半,阿康朦朧中醒來,卻摸不到新娘子,一驚之下阿康睡意全消,立刻下床找阿香,結果在廚房找到了正在追打老鼠的阿香,阿康疼惜地問阿香為什麼不好好睡覺,阿香嬌嗲地抱著阿康說:「那隻老鼠好討厭哦!都一直要偷吃我們家的米啦!」。
一樣的月光,一樣的廚房,一樣的老鼠,一樣的米缸,但是裡面的米卻從「你家的米」變成了「我們家的米」,為什麼會這樣呢?
只因為阿香開始有了「絕對責任觀」。任何工作其實沒有絕對的好壞,不然為何上個月才被某甲棄如敝履的一份工作,會讓繼任的某乙當成一顯身手的好頭路呢?
在人生職海中,有一些人總是在「找」一份好工作,結果似乎總是找不到,為什麼呢?因為如果真的有那麼好的工作,那麼目前擁有這份好工作的人,為什麼要將這個寶貴的機會讓出來呢?。
慢慢地,會思考、肯反省的人終於領悟了一個真理--「好工作不是被找到的,好工作是在歡喜中做到的」,「絕對責任觀」就是讓我們不再尋覓只求歡喜的洞房花燭夜,在那一刻我們歡喜地委身(Make Commitment ),全心的投入(Take Ownership),結果我們就會自然擁有一米缸「我們家的米」。
工作沒有絕對的好壞,而是看我們用什麼方式去面對,如果我們只想「混口飯吃」,那麼工作就只是混來的一口飯,但是工作也可以變成一米缸「我們家的米」,只要我們開始學會用「絕對責任觀」來歡喜地擁抱工作。
聰明如你,何不就把現在的這份工作昇華成人生的大事業呢?
30年前的南部鄉間,在阿康娶阿香的洞房花燭夜,才剛上床阿香就把阿康推開,阿康以為阿香害羞,沒想到阿香卻對阿康說:「你聽有什麼聲音?」情急之中,阿康那裡會分心聽到其他的任何聲音?氣的阿香只好大聲對阿康說:「是老鼠的聲音啦!有老鼠在廚房偷吃你家的米啦!」。
掃興的阿康,只好去廚房找老鼠出氣,打完老鼠回來,終於「一夜無話」。夜半,阿康朦朧中醒來,卻摸不到新娘子,一驚之下阿康睡意全消,立刻下床找阿香,結果在廚房找到了正在追打老鼠的阿香,阿康疼惜地問阿香為什麼不好好睡覺,阿香嬌嗲地抱著阿康說:「那隻老鼠好討厭哦!都一直要偷吃我們家的米啦!」。
一樣的月光,一樣的廚房,一樣的老鼠,一樣的米缸,但是裡面的米卻從「你家的米」變成了「我們家的米」,為什麼會這樣呢?
只因為阿香開始有了「絕對責任觀」。任何工作其實沒有絕對的好壞,不然為何上個月才被某甲棄如敝履的一份工作,會讓繼任的某乙當成一顯身手的好頭路呢?
在人生職海中,有一些人總是在「找」一份好工作,結果似乎總是找不到,為什麼呢?因為如果真的有那麼好的工作,那麼目前擁有這份好工作的人,為什麼要將這個寶貴的機會讓出來呢?。
慢慢地,會思考、肯反省的人終於領悟了一個真理--「好工作不是被找到的,好工作是在歡喜中做到的」,「絕對責任觀」就是讓我們不再尋覓只求歡喜的洞房花燭夜,在那一刻我們歡喜地委身(Make Commitment ),全心的投入(Take Ownership),結果我們就會自然擁有一米缸「我們家的米」。
工作沒有絕對的好壞,而是看我們用什麼方式去面對,如果我們只想「混口飯吃」,那麼工作就只是混來的一口飯,但是工作也可以變成一米缸「我們家的米」,只要我們開始學會用「絕對責任觀」來歡喜地擁抱工作。
聰明如你,何不就把現在的這份工作昇華成人生的大事業呢?
Tuesday, December 05, 2006
建立信任
建立信任,不容易,卻很重要!
十年前,我帶年僅三歲多的兒子到美國旅行,寄宿親戚家。
親戚拿個全新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給我,說:「這裡規定兒童一定要坐汽車安全座椅,這個給你用,因為是借來的,請儘量不要弄髒,我還要還人。」
兩週後,我不再開車,他拿著半新不舊的安全座椅到量販店辦退貨。店員一聲不吭,錢全數奉還。
親戚得意地對我說:「美國的商店,兩週內都可憑發票退貨,所以我們常來這裡『借』東西。
有些人甚至連電視都『借』哩!你說,美國人笨不笨?無條件退貨的漏洞這麼大,他們竟然都不知道!」
隔年,我到日本,在當地做事的台灣朋友招待我,出入都開車。我問:「東京地狹人稠,不是很難停車嗎?」
「沒那麼嚴重啦!政府規定要有停車位才准買車,所以車子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多。」他說。
「哇!那你有停車位嘍?一定貴得嚇死人對不對?」
「你怎麼跟日本人一樣笨!先租個停車位,等車子掛牌後,再把停車位退掉,不就解決了?」
幾天後,換成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淪為兩條腿加地鐵。
他客氣地說:「東京養車容易,養停車位難。所以只好委屈你擠地鐵了。」我馬上向他傳授「破解之道」。
沒想到他沒有「悟道」的狂喜,只淡然說:「真要鑽漏洞,其實到處都是,比如家母住在鄉下,我把戶籍遷過去再買車就可以了。但是,我實際上就住東京,沒停車位卻買車,左鄰右舍會怎麼看我?開車上班,我怎麼面對同事、上司及正派的人不會這樣做。」
美國商店無條件退貨的機制與日本到處漏洞的法規,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當「信任」瓦解,社會也會崩潰。也因此,他們可以容忍政客做錯事,卻不容許政客說謊。
台灣呢?
我們則是「假到真時真亦假」,每個人都虛虛實實,整個社會是在「懷疑」的基礎上運作。
但即使已是防弊重於興利,結果還是「敢的拿去吃」。
中國「信託」的「信用」卡,遭「卡神」套利百餘萬元,社會卻站到「卡神」那一邊。
「信託」與「信用」,難道是反諷?想法思維影響行為,而個人行為又可擴及影響企業服務、社會運作。
記得去羅馬搭乘地鐵時,發現有售票機卻沒有驗票機。
當場起了疑惑,到底要如何確認乘客有沒有買票?那這樣地鐵不就鐵定虧錢嘛?這是我們的習慣想法,總是想要替自以為的小聰明或貪小便宜尋求應對之道。對於義大利人而言,我們會問這種問題才奇怪。搭車為啥不買票?
乘車怎麼可以不買票呢?兩方想法當下有了差異。如果你真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要買票搭車?可以,的確可以入站搭車,但是你要確保不會被富有正義感又雞婆的義大利人發現,因為他八成會去舉發你。
到時候罰款可就是車價的數倍,而且丟臉還丟到國外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建立信任,不容易,卻很重要!
十年前,我帶年僅三歲多的兒子到美國旅行,寄宿親戚家。
親戚拿個全新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給我,說:「這裡規定兒童一定要坐汽車安全座椅,這個給你用,因為是借來的,請儘量不要弄髒,我還要還人。」
兩週後,我不再開車,他拿著半新不舊的安全座椅到量販店辦退貨。店員一聲不吭,錢全數奉還。
親戚得意地對我說:「美國的商店,兩週內都可憑發票退貨,所以我們常來這裡『借』東西。
有些人甚至連電視都『借』哩!你說,美國人笨不笨?無條件退貨的漏洞這麼大,他們竟然都不知道!」
隔年,我到日本,在當地做事的台灣朋友招待我,出入都開車。我問:「東京地狹人稠,不是很難停車嗎?」
「沒那麼嚴重啦!政府規定要有停車位才准買車,所以車子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多。」他說。
「哇!那你有停車位嘍?一定貴得嚇死人對不對?」
「你怎麼跟日本人一樣笨!先租個停車位,等車子掛牌後,再把停車位退掉,不就解決了?」
幾天後,換成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淪為兩條腿加地鐵。
他客氣地說:「東京養車容易,養停車位難。所以只好委屈你擠地鐵了。」我馬上向他傳授「破解之道」。
沒想到他沒有「悟道」的狂喜,只淡然說:「真要鑽漏洞,其實到處都是,比如家母住在鄉下,我把戶籍遷過去再買車就可以了。但是,我實際上就住東京,沒停車位卻買車,左鄰右舍會怎麼看我?開車上班,我怎麼面對同事、上司及正派的人不會這樣做。」
美國商店無條件退貨的機制與日本到處漏洞的法規,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當「信任」瓦解,社會也會崩潰。也因此,他們可以容忍政客做錯事,卻不容許政客說謊。
台灣呢?
我們則是「假到真時真亦假」,每個人都虛虛實實,整個社會是在「懷疑」的基礎上運作。
但即使已是防弊重於興利,結果還是「敢的拿去吃」。
中國「信託」的「信用」卡,遭「卡神」套利百餘萬元,社會卻站到「卡神」那一邊。
「信託」與「信用」,難道是反諷?想法思維影響行為,而個人行為又可擴及影響企業服務、社會運作。
記得去羅馬搭乘地鐵時,發現有售票機卻沒有驗票機。
當場起了疑惑,到底要如何確認乘客有沒有買票?那這樣地鐵不就鐵定虧錢嘛?這是我們的習慣想法,總是想要替自以為的小聰明或貪小便宜尋求應對之道。對於義大利人而言,我們會問這種問題才奇怪。搭車為啥不買票?
乘車怎麼可以不買票呢?兩方想法當下有了差異。如果你真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要買票搭車?可以,的確可以入站搭車,但是你要確保不會被富有正義感又雞婆的義大利人發現,因為他八成會去舉發你。
到時候罰款可就是車價的數倍,而且丟臉還丟到國外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建立信任,不容易,卻很重要!
Monday, December 04, 2006
辦公室裡的10個成長機會
1. 做一個機動的救火隊員,隨時幫助同仁解決各種疑難雜症。救火需要膽大、心細和技術,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救火,膽子練大了,見識更廣了,心思更細了,技術也得到磨練。最重要的是可以把別人失敗的痛苦,化為自己的經驗。
2. 時時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不斷提升自己的績效。持續不斷的做個人績效的檢核工。每個星期可以立用十五分鐘,在工作結束前仔細的回想一個星期以來的工作得失,並從中吸取經驗。
3. 參與公司內的變革計劃,擔任其中的角色,承擔改變的任務。 改變常常蘊含著新的事物,及新的思考,藉由參與變革,更新自己的思維,實踐除舊佈新的行動,往往可以學得最多。
4. 樂於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與心得,協助他人學習成長。教學相長,藉由與他人分享,可以使自己的經驗與心得進一步深刻化;有時候以可以因為分享而發生激盪,擴大了原有的心得。樂於與他人分享,他人自然也會樂於和自己分享,增加自我學習的機會。
5. 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時時關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學習未必要在課堂上排排坐,看一本書、一場電影,甚至逛街,都可以獲益良多。只要投資很少的時間,相較於在工作上回收的效益比例,學習價值至少雙倍以上。
6. 促進團隊的運作,主動排難解紛,讓團隊工作做得更好。即使你不是團隊的領導者,你也可以協助澄清團隊成員的意見、鼓勵團隊成員發言、從團隊成員的不同意見中,做歸納與整理、常保高度的信心及熱誠,影響他人,也磨練自己的意志力。
7. 當公司顧問的助手,與他們做最密切的接觸。顧問是一群在某個專業領域有所專精的人,他們可能有輔導過上百件個案的經驗,不僅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有有充分的實務經驗,跟在他們身邊學習,可以對這個專業領域有全面性的總覽。
8. 加強積極聆聽的技巧,利用「聽」的活動來獲取資訊與經驗。把耳朵的聽與嘴巴的說視為銀行帳戶:聽就等於是存錢,說的時候就等於是提錢。你不能老是提錢出來,除非帳戶裡有足夠的餘額。
9. 凡事做正面的思考,將困難與問題均視為對自己的挑戰。保持樂觀的態度,把注意力在有哪些工作需要去完成,而不是有哪些工作沒有辦法去完成。在提出任何構想時,把重點集中在解答上,而非問題上。
10. 跟隨領導者做事,一方面得其親炙,另方面也讓學習有個方向。標竿學習也可以運用在個人身上。先找出問題的所在或你想要再進步的地方,選擇能替你解決問題的領導者,例如觀察其他經理人的作為,或是回想一下曾經共事過的經理人,仔細研究他們的優異技巧,再將所學到的付諸實行。
【心得感想】
處處留心皆學問,專業是用來服務人的,隨時隨地皆學問,先學才後教也
2. 時時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不斷提升自己的績效。持續不斷的做個人績效的檢核工。每個星期可以立用十五分鐘,在工作結束前仔細的回想一個星期以來的工作得失,並從中吸取經驗。
3. 參與公司內的變革計劃,擔任其中的角色,承擔改變的任務。 改變常常蘊含著新的事物,及新的思考,藉由參與變革,更新自己的思維,實踐除舊佈新的行動,往往可以學得最多。
4. 樂於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與心得,協助他人學習成長。教學相長,藉由與他人分享,可以使自己的經驗與心得進一步深刻化;有時候以可以因為分享而發生激盪,擴大了原有的心得。樂於與他人分享,他人自然也會樂於和自己分享,增加自我學習的機會。
5. 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時時關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學習未必要在課堂上排排坐,看一本書、一場電影,甚至逛街,都可以獲益良多。只要投資很少的時間,相較於在工作上回收的效益比例,學習價值至少雙倍以上。
6. 促進團隊的運作,主動排難解紛,讓團隊工作做得更好。即使你不是團隊的領導者,你也可以協助澄清團隊成員的意見、鼓勵團隊成員發言、從團隊成員的不同意見中,做歸納與整理、常保高度的信心及熱誠,影響他人,也磨練自己的意志力。
7. 當公司顧問的助手,與他們做最密切的接觸。顧問是一群在某個專業領域有所專精的人,他們可能有輔導過上百件個案的經驗,不僅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有有充分的實務經驗,跟在他們身邊學習,可以對這個專業領域有全面性的總覽。
8. 加強積極聆聽的技巧,利用「聽」的活動來獲取資訊與經驗。把耳朵的聽與嘴巴的說視為銀行帳戶:聽就等於是存錢,說的時候就等於是提錢。你不能老是提錢出來,除非帳戶裡有足夠的餘額。
9. 凡事做正面的思考,將困難與問題均視為對自己的挑戰。保持樂觀的態度,把注意力在有哪些工作需要去完成,而不是有哪些工作沒有辦法去完成。在提出任何構想時,把重點集中在解答上,而非問題上。
10. 跟隨領導者做事,一方面得其親炙,另方面也讓學習有個方向。標竿學習也可以運用在個人身上。先找出問題的所在或你想要再進步的地方,選擇能替你解決問題的領導者,例如觀察其他經理人的作為,或是回想一下曾經共事過的經理人,仔細研究他們的優異技巧,再將所學到的付諸實行。
【心得感想】
處處留心皆學問,專業是用來服務人的,隨時隨地皆學問,先學才後教也
Saturday, December 02, 2006
雙倍價值的人生
每週證嚴法師說故事 - 雙倍價值的人生
一般學佛的人常常思考:要怎樣才能解脫生死?而我倒是比較注重現在的人生;既然來人間,我們應該用心探討生命的價值在哪裡?我們能為社會人群做些什麼?
佛陀告訴弟子們:「人身難得」,的確是難得此人身啊!我們既得人身,就要盡力為人群付出,這樣才是真正的人生。
幾年前,有位太太告訴我說她很痛苦,因為她的先生往生了,她恨不得也陪著他走。
我問她:「你先生從事何種工作?幾歲往生?」她告訴我:「我先生是醫師,六十歲往生。」
她又說:「師父,我先生是一位很好的醫師,別人每天工作八個鐘頭,我先生差不多工作十六個鐘頭,因為他一大早起來就開始一直忙著治療患者,有時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晚上常常十一、二點才休息,如果半夜有人來求診也不拒絕。」
他一天工作十多個鐘頭,時時為患者付出,確實是位好醫師。這位太太淚流滿面地問:「好人的命會比較長,為什麼他六十歲就往生了?」
我說:「生命價值的判定,在於對生命如何運用。你的先生已經充分運用生命,別人每天工作八個鐘頭,他則是為人群服務十六個鐘頭,所以他的生命價值是別人的雙倍。以此觀點計算,他的壽命不只六十歲,起碼也有八十歲,你應該為他歡喜、為他祝福。」
她本來淚如雨下,聽了這番話後,展露了笑容,眼神也散發光芒。她說:「我知道了,我先生的生命已充分運用,他的人生確實很有價值!」
人來到世間,要為服務人群而生活,千萬不可無所事事,或者只做一些危害社會人群的事。
該付出時盡心盡力去付出,看到接受我們幫助的人解脫了苦難,我們就會很歡喜;如此才能脫離自私、貪求的煩惱。
總之,時刻照顧好自己的心,把握每分每秒,盡最大的力量為人群服務,才能真正發揮人生的價值。大家要時時刻刻多用心啊!
一般學佛的人常常思考:要怎樣才能解脫生死?而我倒是比較注重現在的人生;既然來人間,我們應該用心探討生命的價值在哪裡?我們能為社會人群做些什麼?
佛陀告訴弟子們:「人身難得」,的確是難得此人身啊!我們既得人身,就要盡力為人群付出,這樣才是真正的人生。
幾年前,有位太太告訴我說她很痛苦,因為她的先生往生了,她恨不得也陪著他走。
我問她:「你先生從事何種工作?幾歲往生?」她告訴我:「我先生是醫師,六十歲往生。」
她又說:「師父,我先生是一位很好的醫師,別人每天工作八個鐘頭,我先生差不多工作十六個鐘頭,因為他一大早起來就開始一直忙著治療患者,有時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晚上常常十一、二點才休息,如果半夜有人來求診也不拒絕。」
他一天工作十多個鐘頭,時時為患者付出,確實是位好醫師。這位太太淚流滿面地問:「好人的命會比較長,為什麼他六十歲就往生了?」
我說:「生命價值的判定,在於對生命如何運用。你的先生已經充分運用生命,別人每天工作八個鐘頭,他則是為人群服務十六個鐘頭,所以他的生命價值是別人的雙倍。以此觀點計算,他的壽命不只六十歲,起碼也有八十歲,你應該為他歡喜、為他祝福。」
她本來淚如雨下,聽了這番話後,展露了笑容,眼神也散發光芒。她說:「我知道了,我先生的生命已充分運用,他的人生確實很有價值!」
人來到世間,要為服務人群而生活,千萬不可無所事事,或者只做一些危害社會人群的事。
該付出時盡心盡力去付出,看到接受我們幫助的人解脫了苦難,我們就會很歡喜;如此才能脫離自私、貪求的煩惱。
總之,時刻照顧好自己的心,把握每分每秒,盡最大的力量為人群服務,才能真正發揮人生的價值。大家要時時刻刻多用心啊!
Friday, December 01, 2006
11個未來觀念
文/奈思比
Mind Set 1 萬事,多不變
2006年8月8日,亞馬遜網路書店條列的書目中有5萬6170本書的書名中有「變」(change)這個字;1萬1195本書的書名中有企業變革(business change)這個詞;另外有2404本書的書名有「全球變化」(global change)這個詞。數不清的報紙、雜誌及24小時新聞頻道,幾乎是把整個地球上的事物全翻過了一遍,鼓吹一切都在變化中。變得這麼多又快,誰能趕得上?
沒人趕得上,別擔心。
行動電話透過上網來看電視或來電顯示;一脫衣服,浴缸就自動注水;或是飢腸轆轆時,冰箱門就自動打開,這些只是用另一種方式來做我們要做的事,讓做事更輕鬆、快速、廣泛與持久,但生活的實質並未改變。我們照樣上學、結婚、生子、送孩子上學,儘管所謂的教改吹擂得沸沸揚揚,但基本的學習並未改變(天曉得)。家、家人與工作,是最大的常數。
不管你蒐集的是什麼資料,在分辨實際與明顯的變化、基本變動與一時流行時,請記住,在世界的歷史中,多數事物是不變的。注意分辨:
靠著掃描地平線去探知未來,恐怕沒什麼幫助。最簡單又實用的一個原則,就是專注於現在,就能預見未來;每一個考量都要根據現在的情況。
如果你想找到世界上的標竿事件,你就得從遠處觀察;你不抽離的話,就會被一時的流行所蒙蔽。趨勢本身不常發生變動,但是定著於其間的一時流行,卻一直會激發變化,「五分鐘熱度」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
揭開未來面紗的最佳知識來源是報紙,報紙報導的都是現實情況。許多人都說:「報紙是歷史的初稿,」形容得極貼切。看報紙,就好像先行閱讀百年後的歷史。當然,我們要看的不是個人意見,而是事件的紀錄與結果。
社會上各種社會議題,彼此互相競爭來爭取大眾的注意,以占有議題市場的一席之地。社會同人一樣:一個人在特定時間,只能注意一定數量的問題或議題;正如同一個社會在特定時間,只能處理一定數量的議題一樣。社會對議題的篩選,就集體反應在新聞版面上。
要能夠成功洞悉未來,我們需要掌握旁觀者清的原則。
Mind Set 3 統計數字,不輕忽
2006年1月28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瑞士達沃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一場叫好的演說中表示:「全球一定得努力許一個乾淨能源的未來,以避免另一個冰河期的開始。」
沒多久,2006年2月4日,美國礦物管理能源報告公布:「北極熊的死亡強烈顯示出全球暖化的影響,美國礦物管理局的研究人員指出,愈來愈多的北極熊溺斃,顯示暖化效應已影響到北極冰帽。」
在這些互相矛盾的論述與建議中,有時真不知該信誰的環境論點。
壞事往往流傳多時。統計數字會變化,特別是災害且各方政治力介入時,相關數字改變得更多。當災害發生初期,高或低的死傷數字並不可信,最好是等到可靠消息回報。
2005年侵襲紐奧爾良的卡翠娜颶風,最初死亡人數估計高達1萬人,有的媒體報導最後死亡人數能高達10萬人。如今我們知道死亡人數是1000人,夠駭人的吧。
人類的天性,往往就是將資訊扭曲成自己想要的結果。
我要請你自己問自己,你可以找到像是棒球或籃球一樣的,信得過的參考數字嗎?如果這些數字不能比較的話,你至少需要一個標準來衡量資訊的正確性與相關性。這些都是瞭解現在所應走的方向,也是瞭解未來的第一步。
Mind Set 4 不求對,豁然開朗
許多人都嘗試去解釋愛因斯坦的天才。哈佛智商專家賈德納(Howard Gardner)相信,愛因斯坦發現了這麼多的大自然祕密,是因為他從未失去赤子之心,並稱他為「恆童」(eternal child)。
當然,愛因斯坦並不擔心他的理論會不被認同。他在1911年寫信給他的同事朱立爾斯(William Julius)提到:我相當清楚自己的理論是建構在一個薄弱的基礎上,我所選擇的道路可能是錯誤的,但不試怎會知道呢?
如果你覺得就快要有重大發現時,一定會急於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但鞭策愛因斯坦的是他那想發現的熱情,而不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幾十年來,大家幾乎公認潰瘍是因為壓力、抽菸與飲酒所造成。但兩位澳洲醫生華倫(Robin Warren)與馬歇爾(Barry Marshall),他們認為潰瘍是由當時尚不為人知的一種菌株所造成。
1983年,馬歇爾以抗生素成功治療潰瘍患者。2005年10月,華倫與馬歇爾醫生,因為發現潰瘍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總共花了十年多的時間,醫界才接受以抗生素取代抗胃酸藥物來治療潰瘍的理論。想想醫界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所投入的成本與精神有多大啊!
人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父母是對的,老師也沒錯,老闆更是英明。我們都見過夫妻大吵大鬧,爭的就是誰對誰錯,但爭議的問題本身往往被忽略掉了。
若是你能拋開偏執,就能感受到正面心態帶來的力量,宛如走在開闊的大地上,視野更廣,行動更自由。
Mind Set 5 未來像一個拼圖
歷史學家往往以事件的直線序列做為基礎,按部就班地解釋歷史。然而,過去、現在與未來,他們是以交互滲透的方式呈現意義。
天才往往從細節著手,這些細節許多人都看得到,卻無法加以連結。愛因斯坦就是一位善於發現與連結的箇中好手。
柏林歷史學家,同時也是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所長瑞恩博士(Jurgen Renn)一針見血地指出:「許多人說愛因斯坦憑空創造相對論,但其實,他不過是撿現成的罷了。」但這並不會損及愛因斯坦崇高的學術地位。
瑞恩接著說:「問題是,他為何就去撿那個現成呢?說穿了,從來沒有一個時期的物理理論,像愛因斯坦活著的時候那樣百花齊放;但是,沒有愛因斯坦的慧眼,那些隱蔽的理論也是很難被發現的。」
未來,是結合了可能性、方向性、各種事件、曲折過程、進步,與驚奇的集合體。如果我們想預知未來的模樣,那就沒道理把拼圖放在一直線上。我們必須找到互相吻合、交雜與連結的各小塊。是你自己,決定了未來圖像的大或小。
Mind Set 6 別衝得太快
當新的突破與發明提出,既定的知識被挑戰與質疑時,肯定會出現蜚短流長的妒忌現象。日本人說得直接:「站著的釘子就得挨鎚子打。」
達爾文在1838年發展出物競天擇說。他深信自己的進化論,但也相當清楚物種的嬗變理論與想推翻政府的激進民主分子,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一經發表恐將引發社會動亂。因此他從容不迫地仔細研究,直到發現足夠證據。
一開始先在幾個密友間流傳討論著他的發現。他以精密的研究過程,驗證出最佳的研究成果。1858年6月,他聽說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也有類似發現時,才迫使達爾文發表他的理論。隱忍不發20年後,《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一書終於在1859年11月22日問世。
即使是最有才華的領導人,也要有人追隨,才能實踐其想法。如果我們帶著自己的願景跑到太前面,把其他人遠遠拋在後面的話,那我們一切努力將白費。
你要走在多前面才適合,並不容易計算,而且會因狀況不同而有差異。在政界,你得走在前面,向追隨者展示你的瞭解與同情。公司領導人則只需稍微走在前頭一點就行了,他們必須以務實的態度處理公司業務。
那些想揭示未來的人,幾乎都犯了跑到太前面的錯誤,稍微克制一下,別衝太快了。
Mind Set 7 端出牛肉,抗拒不再
1967年,還在IBM任職的我正要前往泰國待一年。我在泰國開發一個專案,協助泰國東北部地區加速農業發展。
我們想辦法激勵農民種植第三種稻作,並在休耕時種植其他農作。農民拒絕了,而且理由充分。他們瞭解配銷機制,無法應付如此大規模的量產。一旦我們解決了配銷問題,他們立刻接納新的耕種法,收入也隨之增加。
同樣的例子,就是佛斯貝利的背滾式跳躍法,此法一出時,佛斯貝利的教練硬要他改回傳統的跨躍式,因為他挑戰了傳統思惟。然而,新法打破了世界紀錄,同時永遠改變了跳高的跳法。
當然,有時抗拒變革是出於頑固或無知;但是,向前邁進的人不會因為受不了變化而抗拒變革;相反地,人們擁抱變革往往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好處。
請你先問問自己:有什麼報酬?又會損失什麼?統計數字會告訴你,什麼樣的變革會帶來好處,哪些又是白費心機?抗拒變革,可以是合理的,也可能是頑固的。
請不要低估了大眾,當人們抗拒你的變革時,不是你沒讓他們看到牛肉,就是他們有充分的理由抗拒你。
如果是後者,請不要急著罵人,要先找出原因。記住,在我所舉的體育例子中,抗拒變革的是教練,而非球員。
Mind Set 8 心想事,總多遲
電話、電影及收音機等新科技的故事,並沒有多大差異。1870年代,貝爾(Alexander Bell)與葛雷(Elisha Gray)分別設計出可用電訊傳送談話的裝置。到了1880年代,全美約有4萬8000部電話;電話用戶的成長極為快速,到了1910年,大約有550萬具電話使用貝爾系統;到了1924年,已經有1500萬具電話在使用。
但是從19世紀末電話剛問世算起,幾乎花了20世紀整整100年,歐美地區才將電話普及。後續產品加速了電話的推廣,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A)在1939年推出的「影像電話」,在當時實在是太前衛了,一直到最近幾年大家才接受手機的影像螢幕。
以史為鏡可以知長短。我的人生經驗告訴我,預期的事往往延遲發生。對於新發明,我們總是低估了充分實現概念所需要的時間。生物科技與奈米科技,將需要21世紀剩餘的時間來發展。
事情就是需要時間,而且幾乎是比我們預期的時間來得長。
Mind Set 9 成果來自利用機會,而非解決問題
若想預知未來,請寄希望於機會的把握者,別指望問題的解決者。
當柯達(Kodak)在1990年推出第一部商用數位相機後,數位攝影就開始引領風騷,並將攝影市場帶向另一個全新境界,類比攝影就此淡出市場。2004年,類比相機的市占率已經萎縮到17%,還沒搭上數位列車的廠商,算是玩完了。
缺乏彈性的大型企業,也在失敗之列。錯失機會,要翻身就很渺茫。日本傳統品牌柯尼卡美樂達(Konica Minolta),在相機市場縱橫百餘年,卻在2006年3月31日黯然退出相機市場。尼康(Nikon)相機也好不到哪去,在2006年初已停止生產底片相機。搭上末班車的德國徠卡(Leica),在1998年推出數位相機,多虧股東加碼投資,才不至於倒閉。
如何找到機會呢?機會的尋找者瞭解,只有轉變才有機會;而問題的解決者,只關心昨日之事。
「轉機,轉機,轉變」,才有機會。當人、事、物的關係發生變化時,新的關係會創造出新的需要與欲求,進而提供新的機會。預測未來時,注意那些把握機會的行動派,你自己也要行動。
Mind Set 10 減後再加
減後再加這個觀念,是凱沛爾(Francis Keppel)告訴我的。凱沛爾曾任甘迺迪總統任內的教育局長。1950年代,哈佛校長康能(James Conant)指派他出任教育學院院長。當年哈佛的教育學院聲譽平平,凱沛爾的任務就是要扭轉乾坤。
教育學院教職員習慣多開課程,一來誇大自己的重要性,一來保住飯碗。為了強化課程,凱沛爾定下新規則:除非先刪除一門課,否則不准開新課程。這項規則是希望老師仔細思考新課程的品質與相關性,同時考慮哪一些非強項的課程可以刪除。
「先減後加」的觀念,在體育界儼然制度化。每項體育活動都有人數限制,要加人除非先換掉一個球員。在替換的過程中,球隊才得以逐漸強化(如果換人的決定是正確的話)。企業界未必能做到這點,但多數的情況是「加、加、加」。一直推出新產品,卻不拋棄弱勢產品;一直加人,卻不裁員。
3M的政策是每年推出新產品,並淘汰舊產品。3M的願景是成為業界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以及客戶優先的供應商。3M每年的銷售總額中,30%來自過去四年內所推出的新產品。
Mind Set 11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打著科技大旗的未必就是一項科技,網際網路與行動電話就是兩個最重要例子;它們的重點不在於科技本身。從前,這個世界是沒有行動電話的,學校、研討會、電影院、健身房及超市,都聽不見來電鈴聲。無線科技讓我們能隨時隨地與人聯繫。諾基亞這個最成功的行動電話製造廠的口號是「人際聯繫」(Connecting People)。科技如水一般能載舟亦能覆舟,但還是沒幾個人檢視此一雙面問題。
由於害怕新科技會讓對手占上風,許多公司硬是拚命更新設備。但我們往往著迷於科技,卻忽略了企業的人性面。
IBM360機種是首部大量生產的電腦,在1960年代大賣,因為當時它被認為是每間公司的必備品。那時IBM銷貨員的普遍認知就是客戶要買360,是因為他們出於恐懼、不確定及疑慮,也就是他們過去所說的客戶「懼、變、疑」的心理因素。
「不管對或錯,總得做點事」,這似乎是常見的態度,過去許多錢都花在不能落人後的無謂科技競爭,現在也是一樣。引入新科技時,請自問:什麼會被強化?什麼會減少?什麼會被取代?
遠見雜誌(2006年 11月號)
Mind Set 1 萬事,多不變
2006年8月8日,亞馬遜網路書店條列的書目中有5萬6170本書的書名中有「變」(change)這個字;1萬1195本書的書名中有企業變革(business change)這個詞;另外有2404本書的書名有「全球變化」(global change)這個詞。數不清的報紙、雜誌及24小時新聞頻道,幾乎是把整個地球上的事物全翻過了一遍,鼓吹一切都在變化中。變得這麼多又快,誰能趕得上?
沒人趕得上,別擔心。
行動電話透過上網來看電視或來電顯示;一脫衣服,浴缸就自動注水;或是飢腸轆轆時,冰箱門就自動打開,這些只是用另一種方式來做我們要做的事,讓做事更輕鬆、快速、廣泛與持久,但生活的實質並未改變。我們照樣上學、結婚、生子、送孩子上學,儘管所謂的教改吹擂得沸沸揚揚,但基本的學習並未改變(天曉得)。家、家人與工作,是最大的常數。
不管你蒐集的是什麼資料,在分辨實際與明顯的變化、基本變動與一時流行時,請記住,在世界的歷史中,多數事物是不變的。注意分辨:
- 基本要素,還是無謂粉飾;
- 中心本質,還是操作技巧;
- 大勢所趨,還是一時流行;
- 創新突破,還是精進改善。
靠著掃描地平線去探知未來,恐怕沒什麼幫助。最簡單又實用的一個原則,就是專注於現在,就能預見未來;每一個考量都要根據現在的情況。
如果你想找到世界上的標竿事件,你就得從遠處觀察;你不抽離的話,就會被一時的流行所蒙蔽。趨勢本身不常發生變動,但是定著於其間的一時流行,卻一直會激發變化,「五分鐘熱度」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
揭開未來面紗的最佳知識來源是報紙,報紙報導的都是現實情況。許多人都說:「報紙是歷史的初稿,」形容得極貼切。看報紙,就好像先行閱讀百年後的歷史。當然,我們要看的不是個人意見,而是事件的紀錄與結果。
社會上各種社會議題,彼此互相競爭來爭取大眾的注意,以占有議題市場的一席之地。社會同人一樣:一個人在特定時間,只能注意一定數量的問題或議題;正如同一個社會在特定時間,只能處理一定數量的議題一樣。社會對議題的篩選,就集體反應在新聞版面上。
要能夠成功洞悉未來,我們需要掌握旁觀者清的原則。
Mind Set 3 統計數字,不輕忽
2006年1月28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瑞士達沃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一場叫好的演說中表示:「全球一定得努力許一個乾淨能源的未來,以避免另一個冰河期的開始。」
沒多久,2006年2月4日,美國礦物管理能源報告公布:「北極熊的死亡強烈顯示出全球暖化的影響,美國礦物管理局的研究人員指出,愈來愈多的北極熊溺斃,顯示暖化效應已影響到北極冰帽。」
在這些互相矛盾的論述與建議中,有時真不知該信誰的環境論點。
壞事往往流傳多時。統計數字會變化,特別是災害且各方政治力介入時,相關數字改變得更多。當災害發生初期,高或低的死傷數字並不可信,最好是等到可靠消息回報。
2005年侵襲紐奧爾良的卡翠娜颶風,最初死亡人數估計高達1萬人,有的媒體報導最後死亡人數能高達10萬人。如今我們知道死亡人數是1000人,夠駭人的吧。
人類的天性,往往就是將資訊扭曲成自己想要的結果。
我要請你自己問自己,你可以找到像是棒球或籃球一樣的,信得過的參考數字嗎?如果這些數字不能比較的話,你至少需要一個標準來衡量資訊的正確性與相關性。這些都是瞭解現在所應走的方向,也是瞭解未來的第一步。
Mind Set 4 不求對,豁然開朗
許多人都嘗試去解釋愛因斯坦的天才。哈佛智商專家賈德納(Howard Gardner)相信,愛因斯坦發現了這麼多的大自然祕密,是因為他從未失去赤子之心,並稱他為「恆童」(eternal child)。
當然,愛因斯坦並不擔心他的理論會不被認同。他在1911年寫信給他的同事朱立爾斯(William Julius)提到:我相當清楚自己的理論是建構在一個薄弱的基礎上,我所選擇的道路可能是錯誤的,但不試怎會知道呢?
如果你覺得就快要有重大發現時,一定會急於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但鞭策愛因斯坦的是他那想發現的熱情,而不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幾十年來,大家幾乎公認潰瘍是因為壓力、抽菸與飲酒所造成。但兩位澳洲醫生華倫(Robin Warren)與馬歇爾(Barry Marshall),他們認為潰瘍是由當時尚不為人知的一種菌株所造成。
1983年,馬歇爾以抗生素成功治療潰瘍患者。2005年10月,華倫與馬歇爾醫生,因為發現潰瘍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總共花了十年多的時間,醫界才接受以抗生素取代抗胃酸藥物來治療潰瘍的理論。想想醫界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所投入的成本與精神有多大啊!
人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父母是對的,老師也沒錯,老闆更是英明。我們都見過夫妻大吵大鬧,爭的就是誰對誰錯,但爭議的問題本身往往被忽略掉了。
若是你能拋開偏執,就能感受到正面心態帶來的力量,宛如走在開闊的大地上,視野更廣,行動更自由。
Mind Set 5 未來像一個拼圖
歷史學家往往以事件的直線序列做為基礎,按部就班地解釋歷史。然而,過去、現在與未來,他們是以交互滲透的方式呈現意義。
天才往往從細節著手,這些細節許多人都看得到,卻無法加以連結。愛因斯坦就是一位善於發現與連結的箇中好手。
柏林歷史學家,同時也是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所長瑞恩博士(Jurgen Renn)一針見血地指出:「許多人說愛因斯坦憑空創造相對論,但其實,他不過是撿現成的罷了。」但這並不會損及愛因斯坦崇高的學術地位。
瑞恩接著說:「問題是,他為何就去撿那個現成呢?說穿了,從來沒有一個時期的物理理論,像愛因斯坦活著的時候那樣百花齊放;但是,沒有愛因斯坦的慧眼,那些隱蔽的理論也是很難被發現的。」
未來,是結合了可能性、方向性、各種事件、曲折過程、進步,與驚奇的集合體。如果我們想預知未來的模樣,那就沒道理把拼圖放在一直線上。我們必須找到互相吻合、交雜與連結的各小塊。是你自己,決定了未來圖像的大或小。
Mind Set 6 別衝得太快
當新的突破與發明提出,既定的知識被挑戰與質疑時,肯定會出現蜚短流長的妒忌現象。日本人說得直接:「站著的釘子就得挨鎚子打。」
達爾文在1838年發展出物競天擇說。他深信自己的進化論,但也相當清楚物種的嬗變理論與想推翻政府的激進民主分子,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一經發表恐將引發社會動亂。因此他從容不迫地仔細研究,直到發現足夠證據。
一開始先在幾個密友間流傳討論著他的發現。他以精密的研究過程,驗證出最佳的研究成果。1858年6月,他聽說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也有類似發現時,才迫使達爾文發表他的理論。隱忍不發20年後,《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一書終於在1859年11月22日問世。
即使是最有才華的領導人,也要有人追隨,才能實踐其想法。如果我們帶著自己的願景跑到太前面,把其他人遠遠拋在後面的話,那我們一切努力將白費。
你要走在多前面才適合,並不容易計算,而且會因狀況不同而有差異。在政界,你得走在前面,向追隨者展示你的瞭解與同情。公司領導人則只需稍微走在前頭一點就行了,他們必須以務實的態度處理公司業務。
那些想揭示未來的人,幾乎都犯了跑到太前面的錯誤,稍微克制一下,別衝太快了。
Mind Set 7 端出牛肉,抗拒不再
1967年,還在IBM任職的我正要前往泰國待一年。我在泰國開發一個專案,協助泰國東北部地區加速農業發展。
我們想辦法激勵農民種植第三種稻作,並在休耕時種植其他農作。農民拒絕了,而且理由充分。他們瞭解配銷機制,無法應付如此大規模的量產。一旦我們解決了配銷問題,他們立刻接納新的耕種法,收入也隨之增加。
同樣的例子,就是佛斯貝利的背滾式跳躍法,此法一出時,佛斯貝利的教練硬要他改回傳統的跨躍式,因為他挑戰了傳統思惟。然而,新法打破了世界紀錄,同時永遠改變了跳高的跳法。
當然,有時抗拒變革是出於頑固或無知;但是,向前邁進的人不會因為受不了變化而抗拒變革;相反地,人們擁抱變革往往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好處。
請你先問問自己:有什麼報酬?又會損失什麼?統計數字會告訴你,什麼樣的變革會帶來好處,哪些又是白費心機?抗拒變革,可以是合理的,也可能是頑固的。
請不要低估了大眾,當人們抗拒你的變革時,不是你沒讓他們看到牛肉,就是他們有充分的理由抗拒你。
如果是後者,請不要急著罵人,要先找出原因。記住,在我所舉的體育例子中,抗拒變革的是教練,而非球員。
Mind Set 8 心想事,總多遲
電話、電影及收音機等新科技的故事,並沒有多大差異。1870年代,貝爾(Alexander Bell)與葛雷(Elisha Gray)分別設計出可用電訊傳送談話的裝置。到了1880年代,全美約有4萬8000部電話;電話用戶的成長極為快速,到了1910年,大約有550萬具電話使用貝爾系統;到了1924年,已經有1500萬具電話在使用。
但是從19世紀末電話剛問世算起,幾乎花了20世紀整整100年,歐美地區才將電話普及。後續產品加速了電話的推廣,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A)在1939年推出的「影像電話」,在當時實在是太前衛了,一直到最近幾年大家才接受手機的影像螢幕。
以史為鏡可以知長短。我的人生經驗告訴我,預期的事往往延遲發生。對於新發明,我們總是低估了充分實現概念所需要的時間。生物科技與奈米科技,將需要21世紀剩餘的時間來發展。
事情就是需要時間,而且幾乎是比我們預期的時間來得長。
Mind Set 9 成果來自利用機會,而非解決問題
若想預知未來,請寄希望於機會的把握者,別指望問題的解決者。
當柯達(Kodak)在1990年推出第一部商用數位相機後,數位攝影就開始引領風騷,並將攝影市場帶向另一個全新境界,類比攝影就此淡出市場。2004年,類比相機的市占率已經萎縮到17%,還沒搭上數位列車的廠商,算是玩完了。
缺乏彈性的大型企業,也在失敗之列。錯失機會,要翻身就很渺茫。日本傳統品牌柯尼卡美樂達(Konica Minolta),在相機市場縱橫百餘年,卻在2006年3月31日黯然退出相機市場。尼康(Nikon)相機也好不到哪去,在2006年初已停止生產底片相機。搭上末班車的德國徠卡(Leica),在1998年推出數位相機,多虧股東加碼投資,才不至於倒閉。
如何找到機會呢?機會的尋找者瞭解,只有轉變才有機會;而問題的解決者,只關心昨日之事。
「轉機,轉機,轉變」,才有機會。當人、事、物的關係發生變化時,新的關係會創造出新的需要與欲求,進而提供新的機會。預測未來時,注意那些把握機會的行動派,你自己也要行動。
Mind Set 10 減後再加
減後再加這個觀念,是凱沛爾(Francis Keppel)告訴我的。凱沛爾曾任甘迺迪總統任內的教育局長。1950年代,哈佛校長康能(James Conant)指派他出任教育學院院長。當年哈佛的教育學院聲譽平平,凱沛爾的任務就是要扭轉乾坤。
教育學院教職員習慣多開課程,一來誇大自己的重要性,一來保住飯碗。為了強化課程,凱沛爾定下新規則:除非先刪除一門課,否則不准開新課程。這項規則是希望老師仔細思考新課程的品質與相關性,同時考慮哪一些非強項的課程可以刪除。
「先減後加」的觀念,在體育界儼然制度化。每項體育活動都有人數限制,要加人除非先換掉一個球員。在替換的過程中,球隊才得以逐漸強化(如果換人的決定是正確的話)。企業界未必能做到這點,但多數的情況是「加、加、加」。一直推出新產品,卻不拋棄弱勢產品;一直加人,卻不裁員。
3M的政策是每年推出新產品,並淘汰舊產品。3M的願景是成為業界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以及客戶優先的供應商。3M每年的銷售總額中,30%來自過去四年內所推出的新產品。
Mind Set 11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打著科技大旗的未必就是一項科技,網際網路與行動電話就是兩個最重要例子;它們的重點不在於科技本身。從前,這個世界是沒有行動電話的,學校、研討會、電影院、健身房及超市,都聽不見來電鈴聲。無線科技讓我們能隨時隨地與人聯繫。諾基亞這個最成功的行動電話製造廠的口號是「人際聯繫」(Connecting People)。科技如水一般能載舟亦能覆舟,但還是沒幾個人檢視此一雙面問題。
由於害怕新科技會讓對手占上風,許多公司硬是拚命更新設備。但我們往往著迷於科技,卻忽略了企業的人性面。
IBM360機種是首部大量生產的電腦,在1960年代大賣,因為當時它被認為是每間公司的必備品。那時IBM銷貨員的普遍認知就是客戶要買360,是因為他們出於恐懼、不確定及疑慮,也就是他們過去所說的客戶「懼、變、疑」的心理因素。
「不管對或錯,總得做點事」,這似乎是常見的態度,過去許多錢都花在不能落人後的無謂科技競爭,現在也是一樣。引入新科技時,請自問:什麼會被強化?什麼會減少?什麼會被取代?
遠見雜誌(2006年 11月號)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