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11, 2006

協助孩子出類拔萃

協助孩子出類拔萃─談新世紀教養的藝術

文/張昇鵬 (彰師大特教系副教授)

人類在邁入新的世紀以來,無論資訊、經濟、科技甚或與平常息息相關的生活等,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改變。其中,改變頗快且影響甚鉅的社會價值觀念與家庭型態,帶來親職教育不小的衝擊。尤其,近年來國內家庭結構的轉變如:雙薪家庭、隔代教養、外籍配偶家庭、單親家庭、重組家庭、失業勞工家庭…等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新世紀中,父母應如何調整教養子女的態度?管教孩子標準應如何拿捏?如何表現才算是稱職的父母?也許父母們常會有矛盾的情結,當自己管教孩子的時間多了、教養的方式強硬,則害怕失之於矯枉過正與嚴苛;接觸孩子的時間少了、教養的方式柔軟,又害怕失於疏離與溺愛。另外,讓父母操心的更是少子化後,如何讓自己捧在手掌心中的孩子,能有足夠的競爭條件與優越的能力?在此以「四不一沒有」的原則和父母們分享。

何謂『四不』?係指教養子女時應注意:「多元智慧不忽視」、「重視優點不比較」、「尊重興趣不干涉」和「參與成長不嫌煩」。至於『一沒有』則指:「瞭解 孩子的個別差異—教養子女沒有固定的模式」。

第一「多元智慧不忽視」

心理學家賈德納(Gardner, 2000)曾提出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人類具有語文、邏輯、數學、空間、音樂、軀體運動、人際、個人、自然與存在等九種智力,這些智力彼此分隔且有點各自獨立。每個孩子都有優勢與弱勢的能力,父母如果能夠重視孩子的多元智慧,就會瞭解孩子的潛能發展,並加以培養,孩子就能與眾不同。

第二「重視優點不比較」

當父母從多元智慧的概念中,發掘到自己孩子的優點,進一步則需要有計畫的栽培,方能讓孩子成長與茁壯。

此時父母需有正確的心態:

一、不要過度炫耀自己的孩子,以免讓孩子成為同儕排擠的對象,也避免讓孩子因而產生過度的優越感,這樣會讓害了孩子。

二、不要和同儕比較,以免孩子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下產生自卑感。在教育孩子時要兼重「效標參照」概念---和自己比較(自己今天比昨天好,或自己這次比上次好),不要偏重「常模參照」的概念(和別人比較)。

第三「尊重興趣不干涉」

每個父母都有成長的經驗,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是在成長的歷程,潤飾與豐富我們生活的不同興趣如:集郵、小東西的收藏、吉他、某些嗜好或運動、閱讀等。現在的孩子也像我們當年一樣有不同的興趣,他們在追求興趣中結交朋友、個人成長與度過美好的歲月。

也許,有的從興趣的探索中培養出個人的專長,建立事業進而影響一生;也許,有的在不斷轉變中放棄了興趣,遷就了現實。不管如何,孩子的興趣需要大人的尊重與誘導,而非一昧的阻止與干涉,孩子有可能因著父母的牽引,從興趣「陶冶」、「探索」而「定向」,這是一個成長重要的過程,父母必須重視。

第四「參與成長不嫌煩」

現在的父母,大部分為雙薪父母居多,常因為工作忙碌的因素,錯過了孩子的成長黃金時期。在國外,父母會因為觀賞孩子的球賽而請假,會因為孩子的重要集會而撥空參加,為的是參與孩子的成長。但是,在我國以學校辦理的活動如:親師懇談、親職座談、親職講座或學校聯誼會等有時卻門可羅雀,這就更遑論孩子的各種競賽參與了。

當孩子在成長的歷程中,成功快樂時父母的歡呼與分享、失敗悲傷時有父母的慰藉與鼓勵,孩子的心靈是不孤獨的,孩子就可從蹣跚的腳步中站穩而獨立。

最後談談,「瞭解孩子的個別差異—教養子女沒有固定的模式」:雖然在新世紀中教養子女是一門重要的功課與藝術,許多學者專家也各有不同的論點與方法,父母要照單全收,其實也頗為難。何種方法適合自己的小孩?那一種論點最好用?父母必須充分的瞭解孩子的特性,考慮子女的個別差異,應用學者專家的不同方法,方能事半功倍。

上面所述,也許並無法立竿見影,但是,孩子的成長也並非一兩天就能拉拔長大,如果父母能持之以恆,遵守原則,就能在一貫的態度下教養孩子成長,孩子也因而能青出於藍、出類拔萃。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