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8, 2013

愛,黏不黏有關係?

(摘自《真愛家庭》第71)

/吳娟瑜(國際演說家、作家)

一位媽媽聽到高中兒子吵著要休學而驚恐萬分,她不但展開火力十足的連環炮轟,還發動親友團來家中開家族會議,又連繫學校師長為兒子安排心理輔導……

弄到後來,兒子關上房門,也關上心門,乾脆不開口了。直到兒子的國中老師,一位非常了解也欣賞兒子的蘇老師出現,他們一番懇談後,兒子終於說出心聲,他說:「那天我只是考試考累了,於是衝口而出,說我想休學,我並沒有真的想休學,媽媽太大驚小怪了。」

●為什麼孩子跟我不親?

「哦──原來如此!」媽媽聽到蘇老師轉述兒子的真心話時,除了鬆了一口氣,她開始反省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只是兒子一句抱怨,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撒嬌的反表現,自己卻嚇得天翻地覆,彷彿世界末日即將來臨?

這位媽媽問我:「吳老師,是因為我只有一個兒子,所以關心過度了?還是,因為我不懂青春期孩子的身心變化,所以反應過度?」

這時,我反問她:「想想看,從小成長過程中,妳和誰的關係黏得緊?」

「爸爸!」這位媽媽不假思索立刻回答。

「談談妳的爸爸吧!」我建議她。

「爸爸從我出生就把我當寶貝,不但噓寒問暖,還不准媽媽管我唸我,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女兒是養來疼的。在那樣的氛圍下,我也變得非常黏我的爸爸。記得小學二年級,有一回學校老師出功課多了一點,爸爸居然跑去找老師理論,從此,老師對我敢怒不敢言,我也樂得自由自在。」

原來是上一代的黏膩關係延續到對下一代的黏膩,問題是,兒子是一個獨立個體,他對自己的生命感受,說不定有不同的選擇,這是為什麼這位媽媽一直想黏過去,兒子卻死命的抵抗,最後連心門都關起來了。

●關係改變,幸福就來

人際關係裡頭,周旋了許多複雜的脈絡,抽絲剝繭起來,可以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我以自己家的人際關係來分析,讓各位也可以回頭看看自己的黏膩關係:

一、我黏你.你黏我

這是我最習慣的黏膩關係,從小我和爸爸關係好,我以為愛一個人就是要黏著不放。所以,當我和老公結婚時,我就把這種黏膩關係複製過來,結果從小離家住校唸書的他,完全不能接受我追著他問東問西,他想盡辦法閃躲。

那,在這個家裡,我還能黏誰呢?

哈,當然就是我生的兩個兒子嘍!

他們有一段時間彷彿「媽寶」被我緊抓不放,如今,大兒子Bridge搬出去住,小兒子Happy娶妻生子,我則「改過自新」,鬆手多了。

二、我黏你.你不給我黏

Happy和媳婦Amanda生了兩個兒子後,我的舊習不改,又想去黏那兩個孫子,但是因為Amanda一向是獨立自主的女性,她和她的兩個兒子關係絕不黏膩,所以,我的兩個孫子CoobieRicky看到我要黏他們時,他們往往一語道破,讓我「回頭是岸」,及時改正。

有一回,我想送小學三年級的Ricky上學,我跟在他後面走,結果在等紅綠燈時,被他發現了,我在匆忙中隨口一句:「啊,我正要去買報紙啦!」

結果,Ricky說:「阿嬤,妳是大人,妳為什麼要找藉口?」

我說了句:「不好意思!」然後快步走開,連這麼小的兒童都看穿我想「黏」他,於是我三十六計,溜之大吉!

三、你黏我.我不給你黏

這是目前我與老公的生活寫照。由於我常一個人去演講、去看電影、去游泳、去跳街舞…我的人生終於學會自得其樂的獨處,好不愜意。不料,有個人卻悄悄地一直想靠過來,這個人就是枕邊人Mr. Show

可能年紀漸長,他的男性氣概降溫許多;也可能風景看遍,回頭一望,老婆依然風姿綽約,於是……。

重點是,我已被訓練成獨來獨往也很OK的人了,突然之間,Mr. Show想靠過來,我就覺得有點擁擠了。

四、我不黏你.你不黏我

我和Amanda的關係就是這樣,看到她這麼獨立自主,把工作和家庭處理得井然有序,讓我這個做婆婆的,回想起當年和她同年紀時的表現,我實在柔弱太多了。

曾經我想過──如果有一個能夠喜歡黏著我的媳婦該有多好,可以一起逛街,一起喝下午茶,一起說悄悄話……。

現代的媳婦自有生涯規劃,自有生活風格,我未免想太多了。如今,媳婦早已教會我「我不黏你.你不黏我」的自由關係,說起來,這對我而言,也不失為人生的生命禮物之一哩!
總之,當人與人之間脫離了黏膩關係,雖然剛開始會有些不適應或不理解,但是終於放開彼此枷鎖的時候,一種鬆開的舒適感就慢慢形成了。

幸福就是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可以獨自完成事務的人。幸福就是來到一個不再彼此牽絆的時刻裡。試試看,踏出封閉或緊密的關係,其實,幸福感就出現在關係有了新變化的那一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