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有「數」的時間相對論
是快似飛梭,還是慢如流水?人類對時間的知覺為何天差地別?
撰文╱曾志朗
生活中充滿了矛盾的現象,這好像是個生命的常態。對於同一件事,因為個人背景,或概念的角度,或記憶容量的多寡,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詮釋。
羅生門的故事就是個有名的例子:不同的人對過往事件的描繪,竟然會南轅北轍,莫衷一是。我們可以說,事件的真相難明,乃由於不同的人的不同取樣,以及複述時過多本位的粉飾所引起的,實在不必大驚小怪,雖然這些沒有欺騙意圖的矛盾,經常帶給法官判案時非常嚴重的困擾。
在複雜的社會現象中做個人的認知取樣,當然會產生各有所本的差異,但對物理向度的知覺也會產生類似的矛盾嗎?我們總不會把一公尺看成比兩公尺長吧?也不該感到一公斤棉花比兩公斤沙土重吧?更不會感覺一小時過得比兩小時久吧?但是一公斤棉花抬出來是一大袋,比起兩公斤沙土的一小袋,是會扭曲重量的感覺的。對時間間距的知覺更是如此,否則怎麼會有人一方面說「光陰似箭」,一方面又說「度日如年」呢?想念情人時,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開一個無聊透頂的會議時,不但坐立難安,而且短短一個小時的會議,卻「感到」彷彿兩、三個小時都過了,怎麼還沒完沒了?
我們的研究群針對時間知覺的相對性,進行一系列實驗。其中一個研究由中央大學的吳嫻副教授領軍,完成時距感知和複製的兩個實驗,結果不但證實了人類對時間知覺的相對性,而且發現只要心中有「數」,數字的大小就會自動介入時間知覺的記憶歷程,顯示出在認知系統的演化過程上,量和時有共生的源頭,且代表量的數字也和時間的向度水乳交融,都是一家人。
這個研究結果很有趣,對人類認知系統如何組合不同物理向度,意義深遠。論文寫好後,很快被國際心理科學學會的旗艦期刊接受,而且獲選為重要發現,主動發佈新聞稿。這個殊榮來自實驗心理學門最重要的專家團隊的肯定,實在令人感到驕傲。
到底是什麼樣的實驗步驟和結果,引起這些一流科學家的重視和注目呢?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個實驗的操作情形及其結果吧!
首先,我們請受試者坐在電腦螢幕前,螢幕上會呈現一個又一個畫面,如圖中的實驗一所示。第一個畫面是個「+」,表示要開始一串新的系列畫面了。隔了800毫秒之後,會有一個數字出現,可能是「1」或「2」(屬於較小的數字),也可能是「8」或「9」(屬於大的數字)。這個數字呈現的時間不一定,可能是300、450、600或750毫秒任一種,做為受試者在隨後的作業中要去複製的時間長度
這個作業出現在1000毫秒之後,螢幕上會出現一個英文字「NOW」。受試者一看到這個字,就必須開始反應,以手指頭去按鍵盤中的數字鍵「0」,螢幕上就會出現一個綠色光點;當受試者感到自己已經完成複製標準刺激的時間長度後就可以放開,綠色光點也會跟著消失。這就構成一次時間間距感知和時間間距複製的「嘗試系列」(trial)了。例如,在「+」之後,出現「8」,呈現450毫秒,當螢幕閃現「NOW」時,受試者就必須趕緊用手指按住「0」,此時螢幕上會出現綠色光點,一直等到受試者「感到」已經按了450毫秒,就可以放開按鍵,綠色光點也會隨之消失。
每個受試者要做320次嘗試,包含每一種實驗情境(四個大小數字、四種標準時間長度)都要經過20次。當然,受試者所複製的時間長度都由電腦自動登錄,成為基本的數據。
經過統計分析,數據顯示受試者是有能力分辨標準刺激呈現的時間長度,因為他們複製時間的長短和標準刺激呈現的時間成正比;有趣的是,他們的複製時間也受到數字大小的影響。當數字呈現的時間一樣時,數字大(8或9)的複製時間總是大於數字小(1或2)的複製時間。這個結果指出,在實驗的操作中,毫不相關的數字,只要呈現在螢幕上,其大小就會影響受試者對時間間距的感知和複製。也就是說,受試者無法選擇性的忽略這個不相干的數字,而是主動把它融入對時間間距感知的整個歷程中!
也許有其他研究者會立刻反駁,認為這結果並不稀奇,因為受試者可能在做按鍵和數量的直接對應,數字大的就按久一點,小的就按短一點,那是獨立於時間知覺之外的運作。為了排除此一現象,我們又設計了第二個實驗,程序和受試者要做的作業幾乎和實驗一完全相同,但稍做變化,如圖上實驗二的一串畫面所示。標準刺激不再是數字,而是綠色光點;接著,在「NOW」出現之後,受試者一按「0」鍵,螢幕上會出現一個數字,可能是「1」或「2」(小的數字),也可能是「8」或「9」(大的數字)。受試者在完成時間複製之後,立即把手指抽離「0」鍵,螢幕上的數字也消失了。
結果呢?假如數據分析所得的反應型態和實驗一是一致的,就符合「按鍵-數字直接對應」的看法,那麼我們所提出的數字與時間知覺的融合說就無法成立了。但所幸,實驗二的結果和實驗一的結果不但不一樣,而且恰恰反過來:數字大的,複製時間變短了,而數字小的,複製時間變長了。最佳的解釋是受試者一按「0」鍵,看到數字,它的大小直接干擾了受試者對綠色光點所呈現時間長短的複製反應,使他對數字大小所造成的錯覺去做「補償」,數字大的,他盡量縮短,而數字小的,也反過來拉長了。實驗一和實驗二在呈現數字的操作上稍做改變,卻得到完全相反的結果,批評者面對這樣的數據也只能啞口無言了。
對時間、空間的知覺和記憶複製,是人類和所有動物最重要的生存要件。我們從精緻設計的實驗,慢慢去釐清它們的特性,絕對是一件科學的大事。
據說,1905年5月,年輕的愛因斯坦在瑞士伯恩的專利局(現在已成為他的紀念館)工作時,很興奮的對他的朋友貝索(Michele Besso)說,他可能已經解決了物理研究的一個大問題,解決之道就在於「分析時間的概念」。他提出新的時空理論,認為「我們無法從絕對的角度去定義時間,時間和信號速度之間也有分不開的關係」。這狹義相對論使他成為上一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
100年後,在台灣,我們也在設法分析人類對時間感知和複製的特性。這100年是快如飛梭,還是慢如流水呢?視心境是否愉悅,看個人對這100年來的人類成就是否滿意,答案應該會不同吧!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1年第114期8月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