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wner of this blog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for any errors, or inaccuracies of its content) (有緣千里來相逢,本網站文章並無意涉及個人,歡迎對號入座)
Thursday, November 13, 2008
布萊德雷效應
歐巴馬用鏗鏘有力的言語,開始了他的勝選感言。
如民調所預測,歐巴馬當選了美國總統。他會不會是個稱職的總統,還有待觀察。可他的當選,的確在歷史上寫下創新的一頁,把「人生而平等」的概念更具體展現在世人眼前。讓我們知道,最重要的還是「under the skin」,是那個身體裡面的靈魂、信仰、和能力。
選前幾週,儘管民調領先對手,很多人還擔心歐巴馬會產生「布萊德雷效應」,支持者提心吊膽,評論者則用各種角度分析美國歷史前後的差異。
到底什麼是「布萊德雷效應」?
當年的洛杉磯市長湯姆布萊德雷(Tom Bradley),準備競選1982年的加州州長,他的政績很棒,選前的民調也很高,應該有機會選贏,就連選完之後的出口民調,也顯示他會贏得加州州長的寶座。
沒想到開票結果出爐,他慘遭滑鐵盧。眾人議論紛紛,百思不得其解,怎會這樣?
原來,很多白人心理還是有種族情結,可卻不想坦承這樣的事情,面對民調人員或者記者,總是會說場面話,一切以政績為主要考量。
可到了投票的當下,還是會有著「該把票投給黑人嗎?」的念頭,進而轉投給白人。
這種有著種族情結,卻不敢在公開的場所表現出來,表面上支持黑人候選人,實際上卻臨陣脫逃,轉投給白人候選人的現象,我們就稱為Bradley Effect(布萊德雷效應)。
我相信,布萊德雷當年雖然因為種族的關係,沒能贏得選戰,他的名字卻永遠留了下來,提醒我們,黑與白的分別,終有一天會回到人的是非對錯上,而非停留在膚色上。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