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06, 2007

善意互動,互信互愛

文/黃翠吟(泰山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家庭聚餐,姐看到我點的菜色,臉色一沉,嘴角一撇,開始評論:這樣菜是加工品,不要吃;那樣菜可能是加了化學品保鮮的;另,這種菜不宜生吃……接著,她又開始侃侃而談自己學到的有機食品知識……,口氣急切,我心不在焉,不想回應,唉!我都這麼大了,還是見面就是叮囑、說教,我埋頭吃東西,用沉默讓她知道我沒有在聽,而且最好她看得出來。

突然想起幾天前有位朋友,同樣和我大談有機食品及養生之道,他說話急,口氣重,可是他的話我聽進去了,我頻頻點頭,覺得很有道理,原來聽進去的不是因養生的內容,而是我清楚和我談話的朋友,本來就很認同我這個「人」,欣賞我這個「人」,喜歡和我作朋友,這種感覺是愉快的、信賴的、安全的,自然就很融洽。
 
善意互動,感覺互信才能互愛

人天生的感覺能力是非常敏銳的,像雷達一樣偵測、發送及接收別人的磁場訊息,我們可以感覺別人意識上對自己的接納、肯定度,並不全然看他說話及態度。

有時我們會認為別人對我們不夠好。但先問問自己內在真正對別人的感覺?是欣賞的、喜歡的、接納的?還是不認同的、不悅的、競爭的、防衛的?原來你對他的感覺,也是和他對你一樣的。

姐姐是愛我們這些弟妹的,所指正的、所談的都是為我們好的,可是為何我不能感受她的愛?原來不在於說話內容,而是知道自己在對方心目中是否是被認同、肯定的。雖然姐妹大家都年紀大了,但從小姐姐看妹妹就是傻不隆咚的、令人不放心的,要被管、被教才能成器,直到長大了,這個印象及感覺依然根深蒂固,而妹妹的感覺也是一直停留在沒有被接納、欣賞的。

一旦沒有建立起被接納的基礎關係,即使名之為「愛」的指導,對方仍是無法感受及接收到的。像父母管教孩子、老師輔導學生、主管指正部屬,如平日沒有累積信賴、接納、真誠的基礎,則愈是要去指導、教育,就愈被解讀是對自己失望的、不信賴的,或是壓迫的、輕視的。

我們都期望別人接納自己,充滿善意,但自己如做不到,卻認為理當如此,因為是對方本身由以致之的。尤其面對親愛的家人,更是認為是他需要改變,需要調教,問題不在自己。就如我和姐彼此這麼關心、照顧,互相在乎,可是兩人手指卻都永遠指向對方,殷殷期待對方的改變。
 
放下好惡,常懷寬容悲憫之心


大多數人在教導別人時,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不要期待及要求別人改變,要改變的是自己」,但這句話往往是用來要求別人的。

了解別人,轉變認知,就是在改變自己。「了解」是真愛的開始,愈能了解一個人的成長及內在,就發現凡事皆其來有自,我們就能悲憫、寬容。小時候,父親長期不在家,長姐自然而然從小就揹起了照顧三個弟妹的責任,直到長大了,心中依然放不下那個責任哪!看到弟妹就不由自主、急切地叨唸教導。願意去了解及體貼她的心,就能善解、寬容。

了解就是設身處地,去感受別人的處境、感覺,愈有感覺的能力,愈容易體貼、接納。生命教育推展的就是對每個生命的關愛和真誠,有位生命教育的學者就常告訴老師們:「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有這樣的悲憫,才能接納每個學生。

某次研習,一位小學老師就提到,原本她對班上那個流著鼻涕、時常衣著不整、遲交作業的小孩,非常頭痛,也不喜歡,研習後回到學校,她要對那個學生多加了解及關心。是啊!世界上不是只有我們喜歡的人,周遭的人──有家人、有同事、有學生、有部屬、有主管……都有我們不盡喜歡之處,而偏偏必須相處一起,這不就是要我們訓練自己的功課?一切碰上的人就是訓練我們的人。

有些人做事非常順利,沒有人事的阻礙,其實這不是運氣,是他的氣質及個性容易認同、接納別人,也就容易吸引別人親近,身邊就出現許多貴人。看看自己習慣如何評斷別人,就可以測出自己的運氣,一切都回歸自己身上。
 
改變自己,主動付出真誠和接納

改變自己,就是轉變心念,要讓自己更能真誠接納別人,就得先讓自己能感覺「我是個有能力的人,有價值的人」,因自己飽滿、安全,才有辦法給予及接納;我們要告訴自己,自己長大了,成熟了,感恩自己從別人身上得到的太多了,自己擁有的很多,是有能力、有福氣、有資源、有智慧、有心量可以給予別人的人。天地萬物自有其規律軌道,自有其成長,一切「存在」,都是自然的、正常的,所以接受別人作他自己,自己只盡本份做自己能做的、該做的。

我們努力培養這樣的信念,內心就感受平安、充實、飽滿,運就跟著改變。

要培養這樣的氣質,就要不斷強化信念─

我是能夠照顧別人的人  我願意照顧別人。
我是能夠給別人能量的人 我願意給別人能量。
我是能夠影響別人的人 我願意給別人好的影響。
我是能夠帶領別人的人  我願意帶領別人更好。


因為有「我能夠」「我願意」「我照顧」「我帶領」……,自己就變成主動者,接納者,照顧者,而不是受害者,被影響的人,乞愛的人,可憐的人,不論別人是比我們年長,能力資源比我們豐富,有這樣的心念,就能散發安定、接納的氣質,不必改變別人,但整個人際互動、情勢發展就都改變了。

(感謝慈捷師姐轉寄此文章)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