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信行 (政大教育系教授)
我有一次參加高中同學會,在餐桌上與一位女同學閒聊,我問:「妳最近忙嗎?
她說:「忙得昏頭轉向」。
「忙什麼?」我問。
「我去補習」。
「這把年紀了,還想考什麼嗎?」(她已是將軍夫人)我問。
「還不是我那寶貝兒子,為了教他,我特地去補習,因為現在教的,與我們過去學的都不一樣了,我每天陪他做功課到12點,真把我給累壞了」。
我說:「孩子成績是不是反而越來越退步?」
她驚訝的說:「你怎麼知道?」
我說:「雖然去補習,妳的數學會不會比學校的數學老師好?」
「不會,人家是正規教育出身的」
「英文呢?」我問。
「一樣」。
我說:「孩子現在正在發育,妳每天沒讓他有充分的睡眠時間,白天的課堂上有較好師資,他反而想睡覺,晚上師資較差卻磨到深夜,孩子成績退步是可預期的」。
我說:「孩子的功課不必父母來教,只要善用行為改變技術,在孩子做完功課或有好的成績時即時給予獎勵即可」。
又有一次在教授休息室與一位教授閒聊,他說:「我就讀國小的女兒常說不想去上學,說學校常考試,厭透了」,我說:「你可以把考卷看一看,進步的時候,即時給予獎勵(讚美或給予零用錢等…)」。
隔一個學期之後,那位教授在路上遇到我,說孩子的老師告訴他:「妳女兒很奇怪,有時還會問:『老師,怎麼這麼久都沒考試?』」善用行為改變技術,適時地增強孩子良好的行為,對孩子的教導可以更為得心應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