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鎧紋
我小時候家教甚嚴,從小就被要求只能考第一。因此我是個小時只知道念書、長大只知道工作的人,對「享受人生」總坐立不安。有了下一代之後,我不要兒女重蹈覆轍,要讓兒女快樂成長。為替兒女減壓,因此提出「大挫折才有大成功」格言,只要兒女考試考砸,就拿這句話來激勵他們。
我要特別強調一件事情,小時候曾經被賦予過高期望的人,後來做事沒有餘裕。我將這樣的經驗寫成了書,有一回,北一女邀請我去對資優班的家長演講,因此我寫電子郵件給在美國南加大攻讀博士班的女兒美辰,請她提供一點意見。
美辰回信時這樣寫:
「孩子到了高中之後,人格的繼續養成其實已經跟父母的關係很小了(同儕或環境的影響比較大),要建立健康良善的親子關係大概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表達信任,另一種方式是表達支持。
這兩者在孩子表現很好的時候很容易,整個回饋是相當正向的,但是在孩子表現的不好的時候就很難,正所謂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但其實正是在雪中才更需要炭,表現不好的時候,才是真正需要信任跟支持。
小時候媽媽說考零分也要回家,你說考零分下次有最大的進步空間,能夠這麼想的父母很少,願意這麼跟小孩說的更少,能做到的更是鳳毛麟角。
有時候我覺得其實未必是我比別人更能承受挫折,更能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點,而只是我心底深處有一座堅若磐石、風雨不侵的避難小屋,脆弱的時候只要稍事休息就又能堅強起來,而這個小屋正是你跟媽媽一磚一瓦,毫無偷工減料蓋起來的。」
教育兒女有三個層次,最重要的是孩子人格與氣度的養成。女兒念國中時迷上漫畫,我未阻止,但要求女兒每看一本漫畫就要讀一本名人傳記,就這樣女兒把東方出版社兩百本世界及中國的偉人傳記全看完。
其次是興趣的培養,因此刻意培養女兒下棋、打橋牌。一般父母都把兒女學業擺第一,但我卻把孩子功課擺第三,我覺得孩子想要的成就需要自己去設定,父母只要隨時提供資源,並像啦啦隊隨時為孩子加油打氣就好。
我選擇做一個只給支持、不灌輸期望的爸爸,因為我在意的是孩子是否快樂成長,是否具有善良、誠實、負責的特質,而不是成就高低。不要刻意贏在起跑點,反而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本文摘自《泰山真愛家庭雜誌第57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