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心怡(諮商心理師)
許多青少年父母曾經詢問我:「黃老師,到底親子之間什麼是最重要的?是關愛、保護亦或是照顧呢?」其實,這個問題應視家中孩子不同年齡的發展與需求,而有不同的解答。對十五二十時的青春期孩子來說,他們心底最深的渴望,莫過於是父母對他們的接納與信任。
在實務經驗中的確發現,要父母放下心讓孩子練習獨立自主並非易事。現今社會有少子的趨勢,父母求好心切的心理完全反映在教養子女的態度上,例如:不願孩子受苦,擔心孩子受挫。若是家有叛逆狂飆的少年,家人難以放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每天按部就班上學,生活規律的孩子,父母還成天耳提面命,不斷地提醒、叮嚀,則有待商榷。
因為毫無止盡提供照顧的過程,無形中也傳遞了「我不相信你自己可以辦到」的訊息,長期下來,孩子將很難學習自我負責與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無怪乎,現今家庭時常出現一些「小霸王」成天發脾氣,抱怨東埋怨西,父母還得小心翼翼伺候其情緒。讓人不禁思索,這真是我們所期望的親子關係嗎?
在父母眼中,不論年齡多大的孩子,終究仍是個孩子。因此,有些「認真」的父母太過認真扮演父母的角色,一不小心便幫孩子太多的忙,大小事皆為孩子設想得很周到,也努力地為他們規劃未來,然而那畢竟是父母的美麗藍圖,而非孩子真實體驗的人生。
有位十八歲的少年曾向筆者抱怨:「我父母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問題,他們努力賺錢,安排我出國留學,他們好得讓我感到不真實,偶而我也會想想自己是否真的想要這樣的生活?雖然朋友都羨慕我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但我總覺得少了一些什麼,也許是那種踏實的感覺吧?畢竟,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他們的安排……」。
也許我們該練習慢一點,允許自己可以停下腳步,有機會欣賞一下青少年自己獨立去計劃與冒險;忍著不要急於出手幫孩子忙,讓他在生活經驗中有更多的領悟與學習,因為他終究要自己展翅高飛,我們得練習祝福:「孩子!我相信你可以!」
(本文摘自《泰山真愛家庭雜誌》第43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