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31, 2007

我還有夢...

50+的第二人生,我還有夢

文/林芝安˙郭至楨(康健雜誌)

台灣進入老化的社會,因此許多事情與觀念必須要先建構,不然,未來就是我們自己被拋棄。【老】不是一個友善的名詞,讓人聯想起與多負面的事情:醜、臭、笨、慢...,可是,我們不能不面對這個事實:每個人都會老的。...

不論我們認為老年是什麼,沒有一個數字可以定義究竟是中年、中老或老老,最重要的是,你的心靈狀態如何。

人類歷史上從沒出現過這樣一群人,難以被命名,卻又廣受世界各國政府、學界及產業界重視。

台灣敬稱他們「銀髮族」、「熟年族」、新加坡稱「樂齡族」、法國人稱「第三年紀」、日本人說「團塊世代」或目前更新的名號「金時族」,因為這群人退休了,有時間又有錢。不論哪種稱呼都好,就是不能犯忌稱「老人」。不服老,是這群人的共識。

而下一波產業商機又正在瞄準他們,出生在1946∼1964年,所謂的戰後「嬰兒潮」世代,一溜煙,最老的嬰兒現已61歲了,最年輕的43歲,嬰兒潮轉為退休潮。

美國總統布希是典型代表,去年他邁入60大關,對大學生演講時再三強調:「我像在座各位那麼年輕時,也認為60歲的人是糟老頭,但60歲真的沒那麼老,真的沒有,……我的白髮來自母親的遺傳。」

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歌手雪兒、影星蘇珊莎蘭登、桃莉巴頓、前美國總統柯林頓,陳水扁、馬英九……全在行列中。

自信、受良好教育、充滿活力、擁抱改變、具理想主義、重視家庭、健康,是老嬰兒世代的特質。「我們甚至成功地把男人帶回家庭,新好男人變成一種社會趨勢,」在《怕飛》深刻描述性革命與女性主義運動,也擠身50世代的小說家瓊恩觀察。

因《情緒智商》(EQ)享譽國際的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預測:「50世代在後半人生,將出現新的生活方式及家庭形態。」

未來的社會,親老

退休潮引爆商機,也衝擊財政,社會逐漸少子化加上快速老化,北歐先進福利國家首先發難。

去年,丹麥政府決定提高退休年齡,65歲改為67歲,如果在公家機關做事,待到70歲沒問題。財政部長培德森表示,這是為因應老年人愈來愈多,年輕人愈來愈少的預防措施,以免退休金吃光國家財政。

芬蘭將勞工的工作壽命延長2∼3年,60∼64歲的就業率因而增加一倍,稅收增加、經濟成長加速,政府的退休金支出相對降低。

持平來看,這批知天命、進入耳順之年的世代,在戰後蕭條年代胼手打拚,為社會創造大筆財富,全球經濟從谷底復甦,歐美如此,台灣亦然。

「未來的職場應該為高齡勞動力重新設計,」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認為,高齡人力是珍貴資產,除了提供學習新技能,也應延續既有的專業與經驗,繼續對社會有貢獻。

譬如進行職務再設計(從老總變資深顧問),提供適當的工作配備(放大電腦螢幕、鍵盤),改變態度與價值(尊重資深員工),使優質生產力可以極大化。

尊重長者,從生活態度等各方面開始設想,北歐國家是標竿。

在瑞典,上下班時間多以大巴士接送上班族,到了離峰時段,路上跑的幾乎都是小巴士,載著銀髮族四處逛,且多聘用女司機,因為男司機開得較快較急。

「我跟女司機聊天,使用小巴士的原因是,老人從站牌上車找到位置約30秒,如果搭大巴士,需要兩分鐘,當地政府規定乘客沒有坐定不能開車,怕老人摔倒,」林萬億的結論是,瑞典政府將效率與尊重做了巧妙結合。

林萬億尾隨公車上的年長乘客下車,看他們都去哪?做些什麼?結果這些人四處逛、晃進百貨公司,裡面全是熟齡產品,服裝、化妝品、內衣褲等應有盡有。中午11點半,這批悠閒的退休族像潮水般往餐廳流動,坐在露天咖啡座喝咖啡吃午餐兼曬太陽。這時上班族出籠了,採活動式設計的百貨公司飛快將商品換成年輕族群,例如把架子上的比較端莊的內衣換成比基尼式或縷花式內衣,供上班族採購,等過了中午,兩點多之後又將商品換回熟齡產品。

星期一至五,博物館、美術館專供老人悠閒參觀,週末假日才開放給年輕人,尊老敬老在歐洲已蔚為風潮,「未來台灣一定要帶起這樣的價值與風潮,否則老人會認為自己是社會負擔,其實他們的消費非常多元,」林萬億注解。

有未來,所以有夢想

中高齡與年輕文化在社會中並存愈來愈理所當然,長期關注高齡化社會議題且持續調查研究的日本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將多年成果集結成《搶佔熟齡市場》,書中分析,熟齡市場不只是經濟議題,也是一種探索生活方式的嘗試。熟齡族對自我的形象是希望讓人覺得年輕又活力充沛。

日本街頭經常可見:揹著輕便背包、頸子繫著絲巾、手拿名貴相機的「退休媽媽」跟著女伴四處旅行。或大手筆買樂器、畫具,或鑽研蕎麥麵的材料,不斷練習打麵,最後成為蕎麵達人,實現了擁有一家小店的夢想。

年紀愈大,對生命的熱度不減反增。大半輩子投入工作與家庭的50世代,用旺盛生命力追求夢想、探索自我,圓年少時的遺憾,一生完滿。

長期幫《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雜誌撰稿的山姆金恩博士從小就夢想飛行,止不住狂熱渴望,62歲時乾脆加入馬戲團學校學習當空中飛人。

前幾個月,他不斷聽到內心的理性吶喊:「你不覺得你有點太老了嗎?空中飛人通常在十幾歲就開始訓練,40歲就退休了。」「長大吧,尊重你的年齡,去做些服務社會的事情。你應該成為年輕人的榜樣,而不是胡思亂想到處玩耍。」

山姆金恩這位宗教哲學教授逐夢的腳步未歇:「如果停止追求狂熱,我就會逐漸被恐懼所把持,當狂熱不再能夠滋養心靈,恐懼就會如野草般蔓延。」62歲那年,他挺著僵硬的身軀,辛勤練習當空中飛人,一圓童年飛行夢想。

年齡增長果然是所有力量成熟的過程,64歲生日那年,山姆金恩恰好活過他父親的歲數,他決定嘗試更不可能的「在空中擺盪完成伸展翻滾」,杏仁蛋糕被擱在一旁,香檳泡泡也逐漸消氣化成水。

兩手一拍,瞬間,他盪入空中,成功完成空中翻滾,「在這一刻,我打破了個人與文化上對老年的迷思,」山姆金恩掩不住興奮。

生命早已不再呈線性發展,出生、發展、事業、家庭最後步入老年。「再造第二高峰」、「C型人生」的循環才是主流。

美國世代行銷趨勢分析家迪特瓦在《老年的力量》一語道破:「這世代的人不接受下半輩子注定日暮西山的老套,他們正跨越傳統的『年輕』門檻,努力想以不同的方式變老,自認有權帶著『年輕』的概念度過下半生。」

其實每個人總認為自己是很年輕的,看別人老卻不覺得自己老,「我的心總是比我的年紀少了15歲,」著名的美國法學家荷姆斯曾自述。

青春夢,在第二人生開花了

晴空朗朗的中台灣,一群年過80的男女綁著紅色頭巾、戴墨鏡、穿上皮夾克,在練習騎摩托車準備11月環島一圈。這場由弘道老人基金會主辦的活動,打造了台灣有史以來最高齡的不老騎士挑戰環台之旅。從報名者熱烈迴響的現象看出,冒險、探索、追求夢想,與年歲不必然相關。

永遠不老的薇薇夫人相信「未來不是夢」,雖然她65歲退出職場,璀璨的生命舞台才正揭幕,學畫、看畫展、旅行、讀書、攝影,和老友聚會,去年自己開畫展,退休生活豐富卻不忙碌,快意繽紛。

「我是屬於一生都在期待退休的人,」前文建會主委 林澄枝語出驚人,她從實踐家專校長、國民黨婦工會主任、文建會主委到國民黨首位女性副主席,連戰想邀她入閣、也曾是宋楚瑜心中最佳的副總統人選,被喻為政治界的「一朵小白花」,工作表現亮眼。

一轉眼,小白花也68歲了,她決定婉拒所有職位輕鬆做自己。採訪前一天,她才從大陸回來,忙著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她招呼我們的第一個禮物是一本談品格教育的書,這是她最近投注相當心力的公益活動。兩個多小時採訪過程,熱愛旅行的她也分享了許多旅行趣事,她上個月才剛跟女性好友參加郵輪之旅,神采奕奕。

「為下半場人生做準備,讓自己依然擁有青春夢,這個題目很浪漫,卻是做得來的,」林澄枝說話溫婉。她身體力行了。

退而不休,是潮流

宏?創辦人施振榮今年也63歲了,他氣定神閑說:「我的人生沒有退休,我要充分利用剩餘的價值。」60歲那年他依自己發願的年歲交棒,卻持續投入社會,花許多時間與更多人分享構想,擔任十大傑出青年會長,想激盪十傑青年的腦力,為台灣形象打拚,提升台灣競爭力。今年初他跟家人(施家與親家家族共24人)浩浩蕩蕩搭遊覽車去花蓮玩,享受家庭生活,「這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經驗。」

中國電器關係企業仲華生技公司董事長林茂雄六年前隻身從美國返台,創辦「台灣銀髮族協會」,專門服務50歲以上的熟年族群,因為「我的青春全泡在美國,我想回台灣做一點對我個人生命有意義的事,把我的青春賺回來。」

林茂雄今年70歲,當年從台大政治系畢業後服完兵役即出國念書、工作、成家立業,父母、兄弟姐妹、妻兒全在美國扎了根。或許有那麼一點落葉歸根的渴望,40多年後他毅然放下這一切,回台灣圓夢。

他想打造台灣的AARP(美國退休人協會),這個全美最大、服務退休者的非營利組織,會員超過3,600萬人,是台灣總人口的一倍半,「打個噴嚏,美國國會都會震動,」林茂雄形容。

AARP 的力量足以參與公共政策制定、遊說美國國會重視老人福利與權益。當台灣的人口老化速度已位居世界第二(次於日本),林茂雄觀察,台灣迫切需要建立一個類似AARP的平台,結合所有50歲以上,形成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

「不讓老人被社會邊緣化,」林茂雄忍不住提高音量,政府不能只會做人口統計,不斷告訴社會再過幾年滿街都是白髮老人,每兩個年輕人就得養一位老人,好像老人就是社會的負擔,不具社會價值,感受很差。

不論老少,都學會了要自己爭取權益。

從社會配角變主角

2002年4月,第二屆高齡化問題世界大會在馬德里召開,來自全球180多個國家政府、非營利組織代表參加,美國AARP也參與其中。

會議兩大結論:致力於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及「公民權」(citizenship),尤其在公民權益上,高齡者應積極參與社會,從過去被社會排擠、邊緣化的弱勢角色,轉為積極貢獻社會的重要公民。

延續老嬰兒世代精神,有自己的主張與堅持,逼使社會得重新定義「老年」。

林萬億傳神形容日本在1980年代的社會氛圍:當時日本社會有個笑話,認為老男人就像一個大型的垃圾,老了窩在家中動也不動,等人來服侍,妻子、媳婦與女兒只好設法跟他和平共處,老男人也像「下雨天飄零的落葉,黏在車窗上,刷來刷去怎麼也刷不掉。」

如今,誰說老了就得像垃圾、落葉般不值錢,「無計齡老化」觀念大逆轉,許多新思維紛紛出籠,教人驚嘆。

中晚年之愛大行其道,愈來愈多人認為不論幾歲都要談戀愛,美國影集「黃金女郎」中,四位年過50的曼妙女郎恣意約會,開心做自己,堪稱典範。

生活態度從「擁有」轉為「體驗」,活在當下甚於一切。

薇薇夫人賣掉大房子改租屋,她說算算積蓄絕對夠用到生命終點。喜歡古董的台玻董事長林玉嘉有購買能力卻不買,寧願千里迢迢飛往歐美各地的博物館觀賞名畫、古物,生活因旅行而更多樂趣。

黑幼龍曾為文呼籲,不要捨不得把漂亮骨瓷杯擺在櫃子角落,想著等重要日子再用吧,隨著年歲流逝,最流行的款式在暗櫃裡漸漸褪色,不妨活在當下,「每天都是重要而值得歡慶的日子,穿上最美的衣服,跟老伴舉杯共飲吧。」

生活新主張,也包括分配財產、自在談生死,林澄枝早早將身後事擬好,逐年依變化微調,她甚至默默地設計創意告別式,希望能在自己喜歡的音樂聲中,以最美的方式跟世界告別。(為了給大家驚喜,她現在不公佈)

習慣將財產留給子孫的東方社會,現在也出現退休達人漸學會疼愛自己、愜意生活,寧可把退休金拿去環遊世界、參加短期移居海外,漫步在澳洲黃金海岸,白天打小白球、睡個午覺,下午游泳,晚上吃海鮮。

老化速度全球第一的日本老人,也發展出晚年居住新主張。

他們不願跟子女兒媳共住以免被當成大型垃圾,住宅設計逐漸轉為「近鄰而居」的社區型態。跟子女同住一個社區卻不同棟,兼顧子女生活空間與老人尊嚴, 日本人稱為「一碗熱湯的距離」,媳婦煮了一鍋湯,端到父母家中時還是熱呼呼的。

我要老人權

台灣跟在日本後面,高速老化,期待老人也有公民權的新主張漸漸響起。

今年87歲,參加弘道基金會騎摩托車環台的賴清炎在起跑記者會上語出不平:「過了80歲,就像被社會拋棄,我想跟團,旅行社不願意,保險公司拒絕我,搭公車,司機還嫌老人動作慢,我要活過100歲哩,那不是還要被社會淘汰很久?」事實上,賴清炎體格仍強壯硬朗,已經載著83歲老伴騎車環台兩次了。

賴清炎道出內心感受,反映了台灣社會須加緊腳步打造親老社會,不論在社會福利政策或軟硬體規劃,尤其心態上要加油。

企業高階主管王小姐有次全家去吃披薩,店員看到70多歲的王媽媽,劈頭就問:「要不要點比較軟的餐呢?」王媽媽想喝杯咖啡,店員回說:「老人家喝咖啡不太好吧,要不要改喝果汁?」隨後又要王媽媽往裡面的座位挪動,以為這樣比較安全。

一旁的王小姐終於按耐不住:「難道她不知道老人家經常需要上廁所,坐最裡面的位置會很不方便嗎?」

女店員也許一片好心,卻也反映出整個台灣社會其實不了解老人需求,以為老年人咬不動了只能喝稀飯,甚至連來杯咖啡增添生活風味的樂趣也不被認可,似乎老人生活就該清淡無色彩,伴著夕陽度日。

正視老人權,刻不容緩。

從2000年即參與台灣老人人權指標調查研究至2006年,連續7年,台大社工系助理教授王雲東歸納發現,台灣社區老人在「基本人權」、「參與」、「照護」、「自我實現」與「尊嚴」等評估指標的得分差異不大,2005年甚至全盤退步。

王雲東認為,老人權基本上是以反對老年歧視或年齡歧視為主軸,希望建構一個能支持年輕人與老年人各自扮演好自己角色的社會關係網絡。

從歷年老人人權調查結果來看,台灣還有好長一段路要努力。台灣實質上已邁入老年國家,「但除了一部『老年福利法』,似乎看不到政府在施政上有什麼值得稱許的作為,督促政府加快腳步做好因應準備,的確是當務之急,」經常到鄉間與婆婆媽媽相處的林澄枝看了很多,忍不住憂心。

國內外研究均指出,一個社會的老年人只有15%需進入長期照護體系接受照護,尚有高達85%的老人還算健康,多待在家中或社區內。我們為這些多數的健康長者做了哪些準備?

英美早已提出嶄新的醫療服務模式,成立老人醫學專科,採取「周全性評估」治療模式,運用社區的力量讓慢性病老人恢復健康,剛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進修回國的台大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詹鼎正強調,老年醫學強調「功能」甚於「疾病」概念,「社會多鼓勵老年人走出來,不論多老,經過一些運動訓練,也可以老得很好,」詹鼎正補述,這概念跟聯合國強調的「活躍老化」(active aging)不謀而合。

這方面台灣需加把勁,國衛院老年醫學組主任陳慶餘指出,美國每5000位老人要有一位老年專科醫師,台灣約200萬老人,需400位,但目前僅有200位。「台灣的老年醫學仍停留在以疾病為導向的治療模式,缺乏整體性診療,很難提升生活品質,」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恭搖頭嘆氣。

韓良誠醫師指出,老人一般至少有三種慢性病,需要一個醫生照顧,但在台灣專科、次專科分工過細的情況下,變成老人每週去醫院至少三次,在心臟內科、神經內科、骨科或新陳代謝科之間跑來跑去,令人心疼。

老化議題遍及各領域,但我們只有「老人教育」而沒有「老化教育」,台灣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 林如萍強調,這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有沒有將其他族群也拉進教育之中,譬如青少年。

林如萍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台灣青少年對老年人的意象是「很慢」、「很臭」、「很囉唆」、「很笨」。

「這蘊含年齡階層的歧視,」林如萍搖頭,她有個朋友在高中當家政老師,才54歲就決定退休,因為 在校園被學生戲稱李奶奶,「老化衍生的代間問題很嚴重。」當社會愈來愈流行「口吐毒舌」,二、三十年後,年輕世代必將嚐到下世代人有樣學樣回報的苦果。

所以中壯年兒女扮演重要角色,協助孫子了解老,知道如何與祖父母相處,進而照顧長輩。「成年子女是gate-keeper(守門人),」台灣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 強調。為了讓孩子認識身體會老化、死亡,黃迺毓參考國外,設計許多教材,將老化相關議題融入國中小教科書。

聯合國為了消弭年齡歧視,特地提出「打造不分年齡共享的社會」主張。

同樣面臨嚴重老化的新加坡政府推出「世代方案」,鼓勵「文化反哺」,重視老年文化傳承。政府特別設立「 資深公民週」(senior citizens week)、「資深公民獎」,就像每年表揚模範母親,新加坡政府、企業積極表揚「資深公民」,讓年輕人看見老人對社會的傑出貢獻,改變對老人的刻版印象,促進代間關係,同時也積極導入退休人力再利用,老人與社會同時被活化了。

沒有一個數字可以定義老年

誰也逃不過老,各自有著不一的老化步伐,當年老接近時,不需急急否定,還在貪念曾有的風華年少,而應視為「禮物」。

耶魯大學外科教授努蘭在新作《The Art of Aging》中細膩闡述,年老是份禮物,讓我們的生命有了界線,從底線回頭望,愛情、家庭、工作、健康、人際關係,每一件事情突然變得很有價值,更加感激與珍惜。

40多年外科醫師生涯,努蘭重新詮釋老化,他認為生命不應以數字來計算,不論衝破30或70歲大關,總會跟隨一組新的社會期望,規範我們該承擔什麼或不該做什麼。我們太習慣將每10年當做一個里程碑,其實我們的身體並不清楚這當中有什麼不同,心靈反而不斷受到刺激與打擊。

他從生物學觀點分析,59歲的最後一個早晨跟60歲的第一個早晨,沒什麼差別,但人們卻受了太多固定成見,貼標籤式的洗腦,使得心靈深受齡數字的關卡影響,要求自己制定新的生活旋律,認為60歲了,老了,這種自我意象「根本就是被牆上的日曆所驅使」。

不論我們認為老年是什麼,沒有一個數字可以定義究竟是中年、中老或老老,最重要的是,你的心靈狀態如何。

「以自己的、具創造力的方式,讓老化變成一種藝術,」努蘭強調,每個人都需學習如何老,接受生理退化的事實,卻依然保持樂觀心態,願意貢獻自己服務他人,充滿智慧、體貼與成熟穩重,讓老年意象更添優雅與良善。

(感謝AK師兄轉寄此康健文章)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