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31, 2004

一袋馬鈴薯

有一天,有位老師叫班上每個同學各帶個大袋子到學校,她還叫大家到雜貨店去買一袋馬鈴薯,大家就以為老師發神經病,或她對馬鈴薯 有特殊的喜好.

第二天上課時,老師叫大家給自己不願意原諒的人選一個馬鈴薯,將這人的名字以及犯錯的日期都寫在上面,再把馬鈴薯丟到袋子裡,這 是我們這一週的作業.

第一天還蠻好玩的,快放學時,我的袋子裡已經有了九個馬鈴薯,珍 說我新理的頭髮很醜,巴比打了我的頭,吉米雖然知道我必需提高平均分數卻不肯讓我抄他的作業...每件事都讓我欣然地丟個馬鈴薯到袋子裡,還發誓絕不原諒這些對不起我的人.

下課時,老師說在這一整週裡,不論到哪兒都得帶著這個袋子.

我們扛著袋子到學校,回家,甚至和朋友外出也不例外,好啦!一週後,那袋馬鈴薯就變成了相當沉重的負荷,我已經裝了差不多五十個馬鈴薯在裡面,真把我壓垮了,我等不及這項作業快結束,第二天老師問:你們知道自己不肯原諒別人的結果了嗎?會有重量壓在肩牓上,你不肯原諒的人愈多,這個擔子就愈重,對這個重擔要怎麼呢?

老師停了幾分鐘讓我們先想一想,然後她自己回答:... 放下來就行了

人的一生就是如此「新新舊舊」 - 劉墉

人的一生就是如此「新新舊舊」。

打開電話簿密密麻麻的名字和號碼。請問,哪一個是你認真寫下去的?

但是到今天你又和多少人在往來?

人生本來就是來來往往。

你搬了新家、進了新房、有了新工作、也有了新朋友。

你有多少時間能既結交新朋友又和所有的舊朋友保持密切聯繫呢?

於是在不知不覺中,你和他們漸漸疏遠。也不是刻意疏遠。而是少了聯絡。

當你一下子結交許多新朋友的時候,你的心被許多「新」占據了。

但是回頭看看你的舊朋友,他們每天仍然在那個老地方活動、老時間碰面。

他們的不變當中有了什麼變化?

有!是你!

在聚餐時,你總坐的那一張椅子空了!

在聊天時你熟悉的笑聲不見了!

他們失落了!彼此問「他去了那裡?為什麼不來?」

抬起頭遠遠的高廈裡,你去了那裡?

請問他們的感覺會好嗎?

他們沒變,是你變了啊!他們還在那兒,是你走了啊!

「不在同一個世界」,這一句話可以解釋一切。

當你發了,你的出手闊了, 場面大了。

你雖然不忘舊情,總找以前的朋友一起出去玩。

問題是,他們能不能跟你一樣出手呢?

算你夠朋友為他們出錢。

換作你是他們,你又會願意一次又一次接受招待嗎?

是他們無情,是因為他們不知如何自處,也不願「勾起彼此的傷痛」。

當你的事業失敗時,那些以前的老朋友就避不見面,不也有同樣的可能嗎?

往壞處想,他們怕你伸手借錢。往好處想,他們怕傷了你的自尊。往壞處想,他們不再找你出去玩。

往好處想,你窮了還能維持過去的排場嗎?

他們拉著你要不要你出錢?

不要你出錢會不會傷了你的自尊?

再往另一個角度想─他們找你,你「打腫臉充胖子」有必要嗎?

當有一天你不如意了,千萬不要去硬撐場面...那樣做,你累別人也累。

碰到老朋友,你也不要去躲避。你可以坦白說出自己的處境:我窮了玩不起了。

老朋友發了不見了,要想:他忙。

老朋友垮了避不見面,要想:他難。

如果你不得意,千萬別猜朋友躲你,否則你只可能更孤立。

如果你很得意,遇到以前的朋友,千萬少談眼前,多談過去,別人才會覺得你念舊。

一個失意人能在一群得意人間談笑風生,才是有骨氣;

一個得意人能在一群失意朋友間,讓人想不到他的得意,才是會做人。

善待對手

因為對手存在,你才會永遠是一條鮮活的「鰻魚」,你才會永遠做一隻威風凜凜的「美 洲虎」。

日本的北海道出產一種味道珍奇的鰻魚,海邊漁村的許多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為生。鰻魚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離開深海區,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返回岸邊後,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而其他幾家捕撈鰻魚的漁戶,無論如何處置捕撈到的鰻魚,回港後都全是死的。

由於鮮活的鰻魚價格要比死亡的鰻魚幾乎貴出一倍以上,所以沒幾年功夫,老漁民一家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周圍的漁民做著同樣的營生,卻一直只能維持簡單的溫飽。老漁民在臨終之時,把秘訣傳授給了兒子。原來,老漁民使鰻魚不死的秘訣,就是在整倉的鰻魚中,放進幾條叫狗魚的雜魚。鰻魚與狗魚非但不是同類,還是出名「對頭」。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成倉的對手,便驚慌地在鰻魚堆裡四處亂竄,這樣一來,反而倒把滿滿一船倉死氣沉沉的鰻魚全給擊活了。

加州的《動物保護》雜誌也介紹過一則類似的故事:在秘魯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生活著一祇青年輕美洲虎。由於美洲虎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全世界現在僅存十七隻,所以為了很好地保護這隻珍稀的老虎,秘魯人在公園中專門闢出了一塊近二十平方公里的森林作為虎園,還精心設計和建蓋了豪華的虎房,好讓它自由自在地生活。虎園裡森林藏密,百草芳菲,溝壑縱橫,流水潺潺,並有成群人工飼養的牛、羊、鹿、兔供老虎盡情享用。凡是到過虎園參觀的遊人都說,如此美妙的環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

然而,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從沒人看見美洲虎去捕捉那些專門為牠預備的「活食」。從沒人見牠王者之氣十足地縱橫於雄山大川,嘯傲於莽莽叢林。甚至未見牠像模像樣地吼上幾嗓子。人們常看到牠整天待在裝有空調的虎房裡,或打盹兒,或耷拉著腦袋,睡了吃吃了睡,無精打采。有人說牠大約是太孤獨了,若有個伴兒,或許會好些。於是政府又通過外交途徑,從哥倫比亞租來一隻母虎與牠做伴,但結果還是老樣子。

一天,一位動物行為學家到森林公園來參觀,見到美洲虎那副懶洋洋的樣兒,便對管理員說,老虎是森林之王,在牠所生活的環境中,不能只放上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不知道獵殺的動物。這麼大的一片虎園,即使不放進去幾隻狼,至少也應放上兩隻豺狗,否則,美洲虎無論如何也提不起精神。 管理員們聽從了動物行為學家的意見,不久便從別的動物園引進了幾隻美洲豹投放進了虎園。

這一招果然奏效,自從美洲豹進了虎園的那天,這隻美洲虎就再也躺不住了。牠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頂憤怒地咆哮,就是有如颶風般俯衝下山崗,或者在叢林的邊緣地帶警覺地巡視和遊蕩。老虎那種剛烈威猛、霸氣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喚醒。牠又成了一隻真正的老虎,成了這片廣闊的虎園裡真正意義上的森林之王。

一種動物如果沒有對手,就會變得死氣沉沉。同樣的,一個人如果沒有對手,那他就會甘於平庸,養成惰性,最終導致庸碌無為。一個群體如果沒有對手,就會因為相互的依賴和潛移默化而喪失活力,喪失生機。一個政體如果沒有了對手,就會逐步走向懈怠,甚至走向腐敗和墮落。一個行業如果沒有了對手,就會喪失進取的意志,就會因為安於現狀而逐步走向衰亡。

鰻魚因為有了狗魚這樣的對手,才長久地保持著生命的鮮活。美洲虎因為有了美洲豹這樣的對手,才重新找了回逝去的光榮。有了對手,才有危機感,才會有競爭力。有了對手,你便不得不奮發圖強,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銳意進取。否則就只有等著被吞併,被替代,被淘汰。

許多的人都把對手視為是心腹大患,是異己,是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馬上除之而後快。其實只要反過來仔細一想,便會發現擁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反而倒是一種福份,一種造化。因為一個強勁的對手,會讓你時刻有種危機四伏感,它會激發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鬥志。

善待你的對手吧?千萬別把他當成「敵人」,而應該把他當作是你的一劑強心針,一台推進器,一個加力檔,一條警策鞭。

善待你的對手吧,因為他的存在,你才會永遠是一條鮮活的「鰻魚」,你才會永遠做一 隻威風凜凜的「美洲虎」。

做朋友

有一種朋友,需要天天見面,事事關聯,或許,常常磨擦---為了〝圓融相處〞, 讓自己的缺口被對方填滿,更適合〝膩〞在一起...

另一種朋友,很長一段時間見一面, 像週期性的拋物線, 今年談去年見面的情景或年年談第一次交叉線的悸動, 百說不厭!衝突,從來沒有存在過; 思念,卻習慣性的出現在某個季節。

也有朋友,很少見面,靠默契、靈通...第六感,總給對方需要的激動、感動...甚至心動的感覺, 期待每次的心電交流, 哪怕只有在E-Mail、平信、問候的電話,都令人興奮不已。

第一類朋友是『依賴』
第二類朋友是『慣性』
第三類朋友是『緣定』

友情釀的酒,比地窖裡的女兒紅香醇可口,入喉令人陶醉。你知道一生中有多少陌生人曾與你擦肩而過?而朋友是多麼可貴啊!擁有朋友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還有一種朋友就是每天會傳信,不灌爆你信箱絕不罷休的 讓你每天一大早就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朋友記得你當信件被退回時,他就知道你休假了,要不然就是換公司了不過,是一種被記得的溫馨......

思念
有誰知道沒有言語也沒有文字
可以了解的完全真正的是
藏在心裡面的儘管
天會變人會老回憶會隨著時間的河流
愈走愈淡也許不是承諾
也許說不出口但思念
卻隨著生命一直延續下去

零分背後

一位中學生拿了一張「零分」的考卷給媽媽簽名,那孩子的母親仍保持著笑容說:「兒子呀!你就是這麼乖,老師說要蓋章,你就一定會拿來蓋章。你是個好孩子!」而後她問兒子題目難不難呢?

兒子竟說:「不難呀!因為老師說:『考卷寫好可以去打籃球。』以我的速度,寫好了,球場必定已客滿了,所以我只寫了名字就去打球了。陽光又好,球場上那時只有我一人,好愉快喔!反正考卷一定會發下來,回家再寫也是一樣。」

媽媽終於明白零分之後的另一段插曲;兒子不在乎當時的分數,認為只要事後弄懂題目即可。真是灑脫!這是源於他媽媽常說的「事後把考題全弄懂,跟考滿分的人一樣棒。」的觀念在這個家只有包容與讚美。

兒女們經常把學校的大小事帶回來與爸媽共同分享。有一次姊姊數學只考八分,氣得不想讀普通高中,想轉到高職去。媽媽說從前大專聯考,被錄取者也有人數學是個位數的。只要有分數就有希望。女兒在媽媽的鼓勵下,八分、十六分、逐步的往前進,終於在高三下學期初就甄試上了大學。

班上另一位高材生就沒有這位小孩這麼快樂。高材生常為九十九分而悶悶不樂。因為他的媽媽是個完美主義者,常說:「你怎麼這麼笨呀!幫你溫習了一晚,還如此粗心,掉了一分。」少一分,回家可是要被敲一下頭的。並且一百分與九十分所領的零用錢相差好幾倍!再說聯考,差一分說不定就輸了幾個人哩!孩子在這家中難得有笑容。全家的情緒與孩子的分數息息相關。

一位功課老是掛車尾的小學二年級學生,有一天,拿了一張九十分的小考考卷,興沖沖的跑回家告訴媽媽。媽媽開心的把它框起來,掛在客廳。晚上,一向成績很好的姐姐問弟弟:「班上有沒有人考一百分呢?」弟弟回答說:「好多人呀!」姐姐又追問他,有沒有人九十分以下呢?弟弟笑著說:「沒有啦!」姐姐暗自好笑,原來弟弟是最後一名呢!

父親出差回來,看到弟弟的成績,開心的說:「我的兒子進步好多!」奶奶每天飯後,看著九十分的考卷就露出滿足的笑容,親朋好友來了,就讚美這孩子。這個男孩子覺得日子過得好快樂,好有成就感,開始每天更用心在書本上,功課扶搖直上,令同學刮目相看,老師也為之震驚,為何一個老是掛車尾的孩子竟突然力爭上游!

今日的台灣,如果家有在學的孩子,分數就常會影響著家庭的氣氛及親子的關係。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心情,不受分數影響的人很少。但分數真有那麼重要嗎?分數之外,孩子要走的路,還很長。

生命就該浪費在有意義的事上,你覺得呢?

人緣是你的養老金


人生哲學中的重要一課,要仔細去品味喲!!

老李在公司服務將近二十年了,是一步一腳印,才慢慢爬升到 目前主管的職位。新進員工個個學歷傲人,不是碩士就是博士,薪水領得多,職位也比他高。但是做起事來,可不見得比他們這些「資深」員工行。老李老大不服氣,不知不覺以「資深」資格自居,總是問:「是你該配合我?還是我該配合你?」

結果老朋友、新朋友一個個遠離他,使他的人緣「盪(down)」到最低點,工作推展也越發力不從心。

「是別人該配合我?還是我得配合別人?」如果這句話是你在職場上的口頭禪,那麼請你也看看下面這一則故事。曾被譽為全世界最偉大的礦治工程師赫蒙,耶魯大學畢業,又在德國福萊堡修完碩士學位回美國找一份工作,遇到一位沒有學歷又不相信文憑的大礦主赫斯特。

  大礦主對赫蒙說:「我不想錄用你,是因為你是碩士,腦袋裡只裝滿一大堆沒用的理論。我可不需要文縐縐的工程師。」

赫蒙貼近大礦主,說:「倘若你答應不告訴我父親的話,有個秘密我想告訴你。」

大礦主點頭,赫蒙一本正經的說:「其實我在德國什麼也沒學到,只是在那裡鬼混了三年。」

大礦主笑嘻嘻的說:「好!很好 !你明天就來上吧!」

瞧!人緣就是在這種「萬事互相效應」中產生的。中年朋友「送貴重禮物換交情?」這是短期存款,甚至可能只是即期存款;想擁有新員工、老同事的永遠人緣,還是請確實把握以下的 「五不」原則吧:

1.依老不賣老。
2.彈性不固執。
3.幽默不傷人。
4.關心不冷漠。
5.真誠不矯情。

有位心理學家還列出一張人際關係自省表:

1.此人不在,萬事皆休。
2.此人在比較好。
3.此人在與不在都無關緊要。
4.此人不在比較好。
5.此人消失更好。

你的人緣處於第幾位呢?試問:「剪刀、石頭、布」,你說孰弱孰強?換個角度看,其實誰配合誰都無所謂,處事圓融最重要, 因為─「人緣」將是你的養老基金!

每個看過「心靈捕手」這部電影的人,可能都會有不同的觀感,有的人欣賞的是心理學方面的探討、有的人認同的是它對於人生價值觀的辯證、有的人則趁機窺探了年輕人的迷惘與叛逆。

然而,最教我動容的,反而是片中著墨不多的小部分─友情。男主角最好的朋友知道他有異於常人的天賦和智商,卻整天跟他們一起喝酒鬼混、賣體力打零工,這位朋友不願見他埋沒了自己的天分,於是就對他說:「每天我開車去接你的時候,我都只高興十分鐘。其實我最希望看到的,是有一天我去找你時你已不在這裡,而是到另一個地方,去發揮你的才能、尋找你的夢。我當然希望我們能一直在一起,可是如果二十年後,你還是跟我們一樣只能待在這裡,那我也許會有些恨你!」

  電影的最後一幕,男主角果真不告而別,到大都市尋夢去了,他的朋友發現他離開時,那種摻雜了詫異、高興、卻又難掩失落與惆悵的表情;他固然為自己的好友能勇敢追逐理想而感到欣喜,但內心卻未嘗沒有一絲眷戀與不捨,然而他依舊在心裡默默地為他祝福,開著車默默地離去。

有時候,在我們的生命裡,會面臨許多的轉折與低潮,如果沒有朋友在旁鼓勵、扶持,也許就掙脫不開、跨不過去。可是圍繞在身邊的人,又有多少是真正關心、了解你,真心無私地分擔你的榮耀與艱辛?你又能遇到幾個人值得你為他付出這樣的情誼?

玩樂的朋友易尋,心靈相交的知己卻難覓;偏偏人又有一種很矛盾的性格,往往會不經意地傷害最關心自己的人,實在是我們慣於把這種難得來的緣分,看得太過等閒了!

一生中若能尋到一、兩個真正的知己,恐怕就稱得上幸運了。

枯井裡的老驢

話說鄉下一位農夫有隻老驢子,這天,老驢子不小心跌進了農夫的枯井。農夫聽到驢子聲聲哀鳴,看見它的困境,想了很久之後,斷定救不了老驢,只好請來鄰居,要求大家幫忙,一起把土往井鏟,打算把老驢悶死,以便早早脫離不死不活的絕境。

人們開始用力把土往井,老驢子簡直嚇瘋了,但是當農夫和他的鄰居不斷地把土扔在牠身上時,老驢的腦際,閃過一線靈光,突然警覺到,每次土堆打到背上,就應該用力抖掉這些土,然後踏著土堆,往上走一步,打定了主意,牠便一次又一次的這麼做,不停地喃喃自語來鼓勵自己,「Shake it up and step up !」(抖下去,爬上來)不管土堆打在背上有多痛,也無論情勢看起來多麼絕望,這隻老驢就是不讓自己驚慌失措,不知過了多久,這筋疲力竭傷痕累累的驢,終於跳過了井牆,勝利地安全回到地上。

原來會毀掉牠的泥土堆,竟然變成牠的拯救!這一切的改變,來自老驢面對因難時,所持的態度。

人生不也是一樣,我們遭遇險境時,如果能勇敢的面對,拒絕輕易放棄,不驚恐、不恨怒、不自憐,那原是要斷送我們、傷害我們的難題,反而隱藏造就的潛力轉變成祝福!

簡單故事,有很深涵義..難在絕望時是否能想到這點....

朋友

紅塵中浮沈多年,許多臉孔不斷在眼前閃逝。歲月的更替,洗刷掉當年自認不錯的友情。 顧身旁僅存的數位知己,這才覺悟到獲得朋友的唯一方法,就是先學習做他的朋友。這道理說來簡單,起而行卻不容易。

現代人強調自我中心!講得好聽一點是非常獨立,實際上卻是自私,往往一味要求對方配合自己。 如果不能如願,就大發「知音世所稀」的慨歎,最後在寂寞中走完一生。要知道,友誼不是憑空掉下來的,它需要培養、澆灌與不斷成長。不是你一味付出,對方就會全盤接受。它需要智慧,與人際相處的同理心。

一位朋友向我抱怨,說她的朋友恩將仇報。

她說為了給好友辦場熱鬧的慶生會,好不容易租下某PUB,沒想到對方卻堅持不來,說那種地方她不習慣。
氣憤之餘,這位朋友大發牢騷:「為了妳,不知花了多少心血,真是不知好歹!」 沒想到對方只淡淡回了一句:「是妳在過生日,還是我過生日?」

這話頗富玄機。許多時候,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與標準去經營友誼,卻往往忽略了對方的存在。 想想看,你是否曾有如下的作為:出去吃飯,一直強調自己喜歡什麼口味。交友多年,卻從不知對方的敏感介意之處?朋友有難,除了陪哭之外,還硬逼對方重述內心的傷痛。

如果有以上情形,代表你並非不好,但卻堅持只用自以為是的方法經營友誼,它往會帶來許多壓力。
因此你認為付出許多,對方卻拒絕湧泉以報。

拉扯之間,友誼即出現裂痕。雙方將積怨壓在心中,時間一到,火山整個爆發,友誼終於壽終正寢。所以,即使世間知音難尋,但如能學習先做別人的朋友,成功的機會才較大。

一個有智慧的人,會先選擇交往的對象,其後視情況決定深交的程度。有的朋友在特定時空中如魚得水,過了則船過水無痕。 唯有知音,歷經歲月滄桑而更加燦爛;然而雙方的付出卻是先決條件。因此,當你在人生旅途中巧遇好友時,最好用經營事業的心情來處理友誼。 許多人跟著感覺走,最後多半抱憾終生。

人會改變,但許多特質卻恆久如常,例如喜歡別人了解自己的嗜好與背景,不喜歡被人操弄,渴求對方的諒解,厭惡朋友的疑心。

人們多半希望受苦時朋友伸出雙手,成功時也贏得對方的祝福,而後者卻往往很難做到。

拿捏之間,需要一生不斷的學習。

人格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遺產 - 洪蘭

不要低估孩子
學習模仿的能力
-----------------------------------------------------------------------------------------
有一位朋友為了她讀國中,正在青春風暴期的孩子對她講話不禮貌,進出不打招呼,無視這個母親的存在而感到痛苦萬分,央求我與她孩子談談,於是約了孩子出來喝下午茶。

想不到,這個孩子說到母親時的口吻竟是非常的不屑,說母親說一套,做一套,表裡不如一,客人來時親熱的不得了,客人一走立刻數落客人的不是……,令我非常的驚訝,沒想到孩子把父母平日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當長大有了自己的價值判斷時,便開始看不起父母,行為叛逆起來,因為他覺得「你也不過如此,不配管我」。

模仿力是天生的

互敬是人與人相處之道,即使是傳統的「天地君親師」,維繫這五倫的仍然是個「敬」;不敬,所以臣會弒君,子會忤父,生會逆師。仔細想一下,我們真的很少對我們尊敬的人粗聲大氣地說話。難怪中國人說夫妻相之道是「相敬如賓」;有敬,夫妻自然不會吵架。

然而,我們過去常以為孩子小,不懂事,在孩子面前做了許多錯誤的示範,殊不知孩子看在眼裡,不聲不響的把許多壞毛病都學去了,當我們去糾正他時,就會招來孩子的不滿,如果父母強要孩子服從時,就會產生親子衝突。有一個實驗讓我們看到模仿學習幾乎是天生的,連很低等的動物都有這個能力。

我們一向認為雞不怎麼聰明,沒有什麼學習能力,但是最近的研究報告顯示雞也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

實驗者讓一組雞學習連續啄綠鍵或紅鍵若干次後會得到食物的獎賞,另外一組雞則在旁邊觀看。當輪到第二組雞上場時,牠們很快就學會了啄鍵以換取食物。換句話說,從觀察別人的行為中,牠們學會了自己該怎麼做。雞有這種觀察模仿的學習能力頗讓實驗者吃驚,科學家原以為只有高等的哺乳類動物如靈長類才有模仿的能力,後來發現人太低估了自然界生物的適應能力。

所有的生物都有從別人經驗中吸取教訓的能力,一棵樹在它的葉子被毛蟲啃食之後,會散發出化學味道來警告旁邊的樹,被警告的樹就會分泌毒素到葉子中令毛蟲不能吃。在所有的生物中,人類最是模仿學習的高手,我們只要看仿冒的官司那麼多就知道了,所以父母絕對不能低估孩子的模仿學習能力。

「無意間學習」影響人格發展

孩子平常在生活中透過觀察與模仿形成所謂的「無意間學習」(incidental leaning),這種學習與課堂中特意的教學(intentional learning)不一樣,它是直接影響我們人格的成長。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文化都是先要求他們的孩子人格上健全,才對他作知識與技能上的要求。這一點,在我們目前的社會正好相反,我們只要求孩子會讀書,不要求他其他條件,中國一向主張「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會讀書變成很多行為不良的藉口,這個錯誤觀念是危險的,高知識白領階級的犯罪往往比一般犯罪更危險。在現在的社會光用拳頭、棒子管教孩子已行不通了,父母必須以身作則,贏得子女的尊敬後才能產生教誨的作用。這個尊敬必須發自內心,跟父母的知識水準、賺錢能力無關,與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有關。

讓孩子成為值得尊敬的人
我在美國讀研究所時,一位老教授曾經告訴我一個故事:他生在美國經濟大恐慌的時期,家中時常斷炊,父親雖是高級知識分子,因失業只好作粗工,夏天鋪路,冬天鏟雪。有一年聖誕節,他早上醒來興奮的跑下樓去摸掛在壁爐上的聖誕襪,但只摸到一塊巧克力糖,他感到非常的失望、放聲大哭。他父親把他拉到一旁,告訴他為什麼沒有禮物,因為他把買玩具的錢給了更需要錢去買食物的人,然後告訴他真正的禮物在後院。他開門出去一看,後院有個三十呎高的雪山,他父親一夜未眠,用鏟雪車把清道路所鏟出來的雪統統堆在後院,替他造了一座他個人的「喜馬拉雅山」。這個禮物令他驚喜萬分,也立刻使他成為全村孩子最羡慕的對象。這個聖誕節變成他永生不忘、最好的一個聖誕節,已經六十年了仍然記憶深刻。

他對我說,他父親一生窮困,未能給他留下任何錢財,他必須半工半讀才能完成大學學業。但是在他心目中,他父親未曾因此而減少偉大,因為他父親正直、高貴、有愛心,給了他最好的榜樣。他一直說人格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遺產。很多時候,父母以為留給孩子財富才是對得起孩子,其實,留給孩子名聲,讓孩子成為值得尊敬的人才是最成功的教育,不要為了賺錢失去與孩子談心的機會,也不要為了讓孩子過舒適的生活而失去孩子對你的尊敬。


洪蘭,是曾志朗的老婆,是認知心理學的專家;對於人格教養上,一向有 非常獨 到 的見 解。

做孩子的心理醫師

每個人都是從小孩慢慢地長大
可是當我們長大後就忘了我們曾是小孩
一篇很好的文章,與您共享......
-----------------------------------------------------------------------------------

我在臨床工作十六年,前幾年的對象是精神病人,照應精神病人對於我在做親職教育有很深的影響,因為精神病人其實是在囚籠裡頭不會回來的黑暗份子。原先我跟很多人一樣,一直認為一個人會住到精神病院一定是腦袋秀斗,前半段的假設是對的,但是有一部份的假設是錯的,我們以為他笨,事實上我在醫院裡頭看到很多孩子其實很聰明。

我在醫院曾經看到一個從台大醫科畢業的孩子,我花了很長的時間跟他接觸,他只要看到穿白袍的人走近,就會狠狠的瞪著對方,有時甚至會無預警的搥對方,所以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很怕他。我大概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可以跟他坐下來慢慢談,大概半年後他才能意識到我對他的關心。我常常利用下班時間去陪他下五子棋,也就是從這兒開始,讓我覺得很難過。我常在想:「一個這麼聰明的孩子,為什麼現在只能跟我坐在這兒下五子棋?」於是,我開始追尋他生命的歷程。

我從他身上發現兩個秘密:第一個令我驚訝的是──他從小學到高中從來沒有考過第二名。這讓我想到了金庸筆下的一個人──東方不敗,這時我才領悟到原來東方不敗指的就是一敗塗地。有人是東方不敗,但是只要一敗就會塗地,所以由中抽離出一個很重要的物質就叫做成功。有人十幾歲就成功,有人中年成功,也有人老年才成功,但是太早成功所代表的就是壓力重重。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裡頭並不是靠第一名長大的,他要的是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及學習歷程比學習結果重要,但是我們現在往往只在乎結果,不重視歷程,這樣一來,對孩子而言就是壓力。我們期望孩子成績好,永遠名列前茅,而孩子就會想辦法保持第一,壓力因此而來。在心理學來講這就是「高期望」,但是「高期望」=「高壓力」。

沒有一個人能夠永遠得第一,有一個專家勞瑞爾曾說:「我是物理學專家,所謂的『專家』就是在我的領域裡我會,其它的領域我就叫白痴。」但是現在我們要求我們的孩子全會,全會也就代表了全不會。所以一個人要演活自己,何謂演活自己?就是一個人演一個自己才能全心全意的演好自己,如果一個人分兩顆心,就叫做半心半意,一個人要學三樣好,就叫三心兩意,一個人要多才多藝、四項全能就叫做分明找死。因為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會,如果什麼都會就不叫「專家」。

從這個孩子身上我又想到金庸筆下的另外一個人,叫做獨孤求敗,獨孤倒過來就叫做孤獨,獨孤求敗好孤獨,這意謂著人在高處不勝寒。我們看到我們的孩子成績很好,考試第一名,但是我們忘記了孩子他好孤獨、好寒冷,也忘了他有壓力。所以我們一直以為孩子成績好應該很有自信,但是由研究中我們發現:成績好的孩子大多沒有自信,成績差的孩子大多數很自卑。

以前有部連續劇叫保鑣,裡面有個人物我非常喜歡,叫做賈糊塗,我喜歡他那種難得塗糊的個性,所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最後都是賈糊塗解決。我們在老子裡頭有看到一句話:大智若愚。有的時候有些人看起來笨笨的,學習笨笨的,走的笨笨的,其實是最聰明的。有很多人都是這樣子,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他是一個醫生,他的成長過程並不順遂,他大學沒考上,後來因為他手風琴拉得很好,所以進了大學唸歷史系,他大學畢業後,三十歲才開始念醫科,卅八歲醫科畢業,人生過半的史懷哲畢業之後到了非洲創造了一個不朽的基業,成為非洲之父─慈悲的代言人。另外一位,印度的勝雄叫甘地,甘地是印度的國父,但是他在四十歲之前是紈跨子弟,他一直以為自己是英國人,穿著很英國、打扮很英國,直到有人告訴他,他是印度人,四十歲他的夢才幻滅。他四十歲的時候帶領著印度做和平的革命,創造了不朽的勝雄甘地。

還有一位我們更熟悉的人叫做劉其偉,他今年九十二歲過逝,卅八歲才學畫,畫了廿八年,在六十六歲時才成名,活了九十二歲,但是他畫出了畫壇奇葩。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有一位是日本人叫小才昌俊,他研究微粒子。他念書時的成績是慘得不能看,但他在得獎時說過一句話:「成績單不是人生的保證,我就是例子。」

我花很多時間在做研究、做實驗,所以我不可能背很多東西,「背」跟「思考」、「想像」、「創意」是有差別的,我們現在的教育就是背得多分數就高,但是你可有想過,有位禪師講過一句話:「這一分鐘你找到美好,這一分鐘你就不會找到不美好」。而我的理解是:「這一分鐘你拿書來背,這一分鐘你就不會思考、不會想像、不會創意。」因為它同時進行,但是未來的世界是送給會想的人,不是送給會背的人。196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叫費曼,他曾說過他爸爸送給他三個能力:會思考、會想像、有創意。從他爸爸的教育中他才知道,一個問題可以有很多個答案。

宇宙是無限大,而地球在宇宙中並不是唯一,我們的孩子也許可以贏得全台灣、全亞洲,甚至全世界,但是他在宇宙中還是渺小的。很多事情以前是對的,現在卻是錯的。例如:飛機在以前不會飛是對的,現在卻是錯的。所以,我們的腦袋如果只是死記,我想孩子未來有的只是壓力,未來學歷並不難拿到,而未來徵才要的是會工作的孩子,不是會讀書的孩子。因此,我們要培養的是孩子的能力。未來有些東西是很重要的,例如:志氣要高、勇氣要足、骨氣要硬,我想這是一個孩子應該要具備的。而這些是我在這個台大醫科的孩子身上所發現的。

另外一個秘密,就是他告訴我:「如果我學音樂,我現在會是一個快樂的音樂家。」換言之:如果他學音樂,他就不會住在精神病院,如果他沒有住在精神病院,他就會有人生。

還有另外一個個案,原本應是孩子住進來,最後卻是媽媽住進來。這個孩子他的求學過程很辛苦也很順利,因為他媽媽對他的期望很高,而他也很順遂的考上托福出國留學,在他畢業拿到學位的當天,寫了封信寄回台灣給媽媽,之後便跳河自殺死亡。信中有句話非常刺痛人心,他說:「媽媽,妳的夢,我幫妳圓了,請妳放我一馬。」媽媽看完信之後受不了,住進了精神病院。

我們千萬不要忘了,每個孩子都有適合他的位置,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心理學家早已提出多元智慧的理論,意思是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舞台,都有一套不同的智慧結構,有些人長於音樂,有些人長於科學,有些人長於運動,會音樂的人學不成科學;會科學的孩子藝術並非頂尖;我們不要老想把孩子當做科學家來養,重要的是找出孩子擅長與眾不同的智慧。我們一定要記住一件事情:行行有狀元,而且未來一定是每一行每一業都有狀元。當然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必定是跌跌撞撞,所以,我們要教孩子:這一條路走不通可以走另一條路,不要因一時的跌倒而失志,人生是可以轉個彎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是可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你是否記得當你的孩子小時候哭鬧時,你敏銳的聽聲音便能知道他是尿床還是肚子餓。我發現在孩子六歲以前,每一個爸爸媽媽都像心理醫生,為什麼孩子長大以後,你就不像了呢?你以為孩子長大了嗎?還是你敏銳的特質不見了?還是有些東西去阻礙了你敏銳的特質?或者是你不夠用心呢?其實這些因素都包括,但是我認為不夠用心是最重要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請你記住,孩子的名字永遠叫『小孩』。」

縱使是資優,他還是小孩。專制成性的中國父母最不會利用同理心了解孩子心裡想什麼,我們以為孩子自己生的,應該了解的;其實不然,孩子在每個年紀都有一些不一樣的成長使命,三歲的孩子與十一歲的孩子絕對不一樣,孩子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用心去了解。何謂了解?就是三歲時就把他當做三歲的孩子來看,五歲時就當做五歲來看,十歲時就當做十歲的孩子來看,這才是了解。

一個孩子的學習需要動機,動機是成就的原動力。例如:閱讀是一種動機,假若閱讀不是一種動機的時候,閱讀就是一種考試,如果閱讀是一種考試,那麼閱讀不會持久,也就不會有成就。因為人生是一輩子的事,閱讀也是一輩子的事,假如你唸完書就不再閱讀,那麼你就會變成草包。而做學問不是死記東西,是要知道它在哪裡。

所以爸爸媽媽們對面孩子的詢問時,可以常常用「我不知道,我們一起來查書」來回答。「我不知道」表示人有進步的空間,如果全知道,就是全不知道,假若一個五歲的孩子全都知道,那就完了,表示他已經滿了。有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在這個年紀不夠飽滿、不夠豐富,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也正因為他不夠,表示他正等待吸收很多東西。所以滿分哲學到底是對或錯?一個每一次都考滿分的孩子,對他而言已經足夠了,因為他沒有再進步的空間,也不能夠退步,那麼下一次的考試該怎麼辦呢?這時他的壓力就來嘍!所以我們應該要讓孩子有進步的空間,即使退步了,我們也要給孩子鼓勵使他有唸書的動力。

孩子專心的時間會因興趣而有變化,例如對數學有興趣的孩子,他的專心時間就會加長。若孩子常常忘東忘西並不表示他不夠聰明,因為在十歲以前的孩子腦袋裡頭只能專心做一件事情,但是我們可以想別的方法加強孩子對事情的專注,使他不容易忘記。例如:下雨天時,我們可以將雨傘掛在電梯門口,提醒孩子不要忘記帶雨傘。

可以用很多種不同的方法,如果一種方法行不通,我們可以用二種、三種,甚至更多種,盡量少責備、多了解。在做教育之前,我們要學會一件事:會愛自己的人才會愛別人。人生有四個要件,而這四個要件是做教育的準備:健康、快樂、時間、美好生活,若再加上一點金錢,就叫做富有的人。如果一個人只是努力工作、努力賺錢,然後逼著孩子好好讀書未來努力工作、賺錢,那麼這就叫做有錢人。人生裡頭有二件事情是很重要的:一是努力得到我們想要的;二是享受我們得到的更為重要。

我們常常盲目的生活、工作、賺錢,而賺錢的目的不就是要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嗎?但是大多數的人卻不知道要享受我們得到的。我認為人生過四十之後一定要有兩個圓在交集,一個圓是「精神」、另一個圓是「物質」。四十歲之前我們可能為了過更好的生活而每天工作、賺錢,假設人的一生能活八十歲,四十歲已是過半了,所以四十歲之後,我們不能永遠只想到工作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要擁有美好的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之母,心理健康是家庭健康之母。沒有健康,教育便是虛假,所以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好心情,有好心情就不會對孩子亂發脾氣,也就能夠有耐心聽聽孩子說的話,相對的親子關係就會更融洽,家庭氣氛會更和諧。

另一個重要的要件便是快樂。現代的孩子普遍都不快樂,因為功課太多、壓力太大,所以如果孩子有機會開懷暢笑時,我們不要去嚇阻他,要尊重孩子的快樂。研究指出: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人學習效率多了1.76倍,假若我們的孩子是快樂的,那麼他的學習≠壓力、學習≠高期望。我們甚至可以花點心思製造快樂,例如:每天找個時間全家坐在一起說說笑話。當孩子說笑話給我們聽時,即便不好笑,我們也要笑得很開心,孩子會說得更多,並且從中得到自信與快樂。

童年,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有些人甚至沒有美好的童年回憶,但我們別忘了,現在正是孩子的童年,我們有機會再過一次童年,陪著孩子一同成長、一同過童年。所以,我們要學習拒絕忙碌,錢是永遠賺不完的,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而孩子的童年卻只有一個,撥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了解孩子,親子關係才會建立,互動會更好。

彈性不僅重要而且必要

兩個人都各自忙了一陣子,好不容易有時間相約出去吃晚餐。他體貼地問她:「今天想吃什麼?」

她很努力地想了很久,並且認真地回答:「吃小籠包,很有名的那一家。」

興沖沖地趕到名聞遐邇的小籠包店,卻只見鐵門拉了下來,上面只有「今日公休」四個大字迎接他們。她一時之間很難接受期待落空的結果,竟在瞬間變了臉色。

「改天我再請你來吃嘛,別不開心了。」他很有耐心地安撫她的情緒,卻意外地激起她的反擊。

「都是你啦,事先也不打聽清楚,害我們大老遠跑來還撲了空。」說著,說著,她竟邊走邊哭了起來。

對於她劇烈的反應,他有點不知所措,但仍千方百計地設法讓她開心。「那我們去吃另外一家小籠包好嗎?」

「不要,」她斬釘截鐵地再說一次,「我就是不要。」甩頭一個人往前走。

很留意風度的他,立刻追了過去,但心裡已經對她突如其來變得不可理喻的行為,有了難以磨滅的反感。

其實,約會時決定晚餐要吃什麼,對感情並沒有關鍵性的影響,但是在溝通時若失去分寸,就顯露出缺乏彈性的問題,形成僵局,將是兩個人交往的障礙。

生活與工作,每天充滿各式各樣的談判。有時候回答說「要」,是指凡事可以再商量,不見得會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但若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說「不要」,就等於關閉協商大門,毫無彈性可言。

彈性,很重要。保持彈性的確重要,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在這個多變的電子時代,保持彈性已經不再是重不重要的問題,而是從重要變成必要。如果不能保持適當的彈性,很可能讓自己到處碰壁,無路可走。反之,擁有的彈性愈大,代表選擇性愈多、適應力愈強;於是,發揮的空間就會更寬廣。

有一位新婚不久的年輕人,才剛加入公司幾個月而已,好不容易把家裡從南部搬遷到北部,一切安頓好之後,妻子也適應了新的居住環境,公司竟主動問他:「會不會介意被調到國外工作?」

對其他同事而言,這是個大好機會。但是對他來說,需要顧慮的因素很多。一來,他才剛結婚而已,二來,北部的房子還是貸款買的,若為了追求工作上的挑戰就拋下這一切,實在很難向妻子及她的娘家交代。但若放棄這個機會,自己一定會覺得很懊悔。在內心掙扎幾天之後,他決定坦白告訴妻子,並且聽聽她的意見。

沒想到妻子很明理,甚至思考事情也很周延,她說:「明知道若不接受挑戰,將來會後悔,就應該及時把握。再說,我們還這麼年輕,如果現在都缺乏彈性去適應多變的人生,以後怎麼面臨更多的問題呢?就把它當作我們鍛鍊彈性和適應能力的機會吧。」

這位年輕的太太講得真好。根據美國人力資源市場的專家研究表示,在經濟不景氣的期間,很多資深工作者或高階白領主管,都很容易在一夜之間丟掉飯碗,至於他們能不能東山再起呢?關鍵就在於是不是具備轉換不同工作及職務的彈性。

人們很容易因為年齡增加,而變得主觀,因此失去接受不同工作安排的彈性。現今許多大型企業公司,為了培養高階主管該有的寬闊視野,都儘量讓他們還在基層的時候就開始輪調不同部門的工作,這時候彈性是個很必要的特質,如果抱持著「只能做這個,不適合做那個」的心態去工作,很快就會被職場淘汰。

當然,新世代所需要的彈性,是指多準備幾個替代方案,而不是漫無原則。先決定自己要的是什麼,策略定出來以後,再運用彈性去達成目標。

很多人之所以排斥彈性,是因為採取彈性,常會增加成本。就拿目前企業界最風行的「彈性上班時間」來說,許多公司為了兼顧同仁和顧客的需求,將上班和下班時間以三十分鐘區隔為不同的時段,讓大家更方便處理公務,也能兼顧私人生活。美聯社華盛頓報導指出,目前全美約有二千九百萬名全職工作者可以彈性上班,占所有勞工的百分之二十九,而且比例正在逐年增多。「彈性上班時間」的確增加企業營運的成本,光是看水電費的支出,就可以一目瞭然。但是這項作法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員流動率,卻有明顯的績效。

行銷方面也有類似的觀察,在「大量生產」的時代,產品都是以「大量少樣」方式降低生產成本,但消費者的選擇就變少了、甚至沒有選擇。市場競爭出現之後,消費意識抬頭,「少量多樣」的產品才能受到歡迎。

例如選購汽車,如果可以讓車主自行決定車子的顏色、內裝、配備,每個項目都有三種以上的選項,讓車主自己組合,確定後一個月內交車,生產成本勢必增加,但沒有這樣做,車子將賣不出去。廠商所能做的努力,就是在提供彈性選擇的前提下,想辦法降低成本。

就像那位新婚不久、即將被公司調往海外發展的年輕人一樣,發展的目標既已確定,接下來要處理的,是以更好的替代方案,降低人生的成本,這就是彈性。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觀念、體能、職位、金錢、人際關係……都需要很好的彈性。觀念有彈性,就不會老是覺得別人是錯的、自己是對的。體能有彈性,好處不只是動靜皆宜而已,代表健康狀況也很不錯。職位有彈性,工作無貴賤之分,自己不容易失業,也懂得尊敬別人。金錢有彈性,吃路邊攤和五星級飯店,都能享受出不同的美味。人際關係有彈性,才可以在信任彼此的前提下,同時擁有親密與自由。

至於,如何擁有絕佳的彈性呢?我的看法是:不要太專注於自己的利益,當你願意多想想別人的立場、兼顧他人的利益,換個角度、設身處地,就比較能設想出新的替代方案,來解決眼前和未來那些難纏的問題。能想出替代方案,並且嘗試它的可行性,這就是彈性。

美國管理協會曾提出一項調查顯示:聰明的決策者,有九個必要的特質:

一、難得糊塗。在能控制的範圍內,對細節有高度的容忍性。

二、精於排定優先順序,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

三、擁有很好的傾聽能力。因此能夠廣泛取得所需的資訊,做出正確的決策。

四、建立屬於自己的團隊,既有支持者來宣傳,也有擁護者協助推行和實踐。

五、開放胸懷,不會先入為主,也不會過度依賴過往的經驗判斷是非。

六、保持彈性,並可容許不太完美的決定,以換取將來發展的空間。

七、在「質化」與「量化」的統計資訊中,找到平衡點。例如:兼顧「數字報告分析」和「顧客反應意見」,得到有助決策的資訊。

八、冷靜面對充滿熱情的創意提案,重視執行的過程,盡一切努力避免失控。

九、絕不盲從,更不落入「他可以,我也可以」的心態;正如同尊重專家意見,但不完全依賴專家。

其中第六項,具體提到保持彈性這項特質,而細讀其他要點,發現成為聰明決策者的必要條件,其實都和「彈性」這個特質脫離不了關係。

也許,你無意成為聰明的決策者,但不要忽略了,人生裡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選擇和決定。雖然,幸福不必強求、快樂,也不能強留,但這都是一念之間的抉擇。擁有絕佳的彈性,會讓你隨時有更多替代方案,每一次都能做出聰明的選擇。

擁有這樣的朋友

有一種朋友,跟他在一起的時候,心裡完全沒有負擔,不需要刻意地討好他;無論行、走、坐、臥,都覺得很自在。

不在一起的時候,你知道他絕對沒忘了你,他也沒有停止關心你;他並不見得天天與你見面或通電話,但你知道你們的友誼不會有什麼變化,何以為證呢?簡單!只要你有了為難的事,他似乎永遠在那兒,在一個令你放心的位置、不變的位置,等你奔向他。

甚至不需要你開口,他已經從你一舉一動之中,嗅到了某些端倪,主動把聲援的、 溫暖的手伸過來;而且,他會做得不露痕跡,不讓你感到背了很重的人情債,反讓你覺得,這樣的「助他修行」的好機會,你肯「賞」給他,那真是太給面子、太看得起他了。

他用一顆真心與你交往,你自然不能怠慢,也要掏出真心來相待。

好在能結為朋友的,通常也性情相近,不難互相掬誠以待。

久而久之,你便擁有一項珍貴的財產,千金不換的寶物。

不管是分離的雲淡風輕也好,相聚時的風雲際會也罷;擁有這樣的朋友,你便經常擁有耐以咀嚼的感覺。


先成為你自己喜歡的樣子

不要先成為別人喜歡的樣子,要先成為你自己喜歡的樣子。別人總是會要求你符合他們的期望,希望你成為賢妻、成為良母、成為聽話的女兒或者成為順從的女朋友。如果你先強迫自己做別人喜歡的樣子,別人將不會喜歡你,因為你不是你,你只是一部聽話的機器,你會喜歡一個不由自主、毫無選擇能力,只能「自動」愛你的人,或者是一個明白自己有很多選擇,卻「選擇」愛你的人呢?何者更令你動容?何者更讓你受寵若驚呢?你的選擇也就是每一個人的選擇。

首先,愛自己,但是你必須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之後才知道如何愛自己,明白自己想要表達什麼。

其次,培養優雅的舉止。優雅不是「矯揉造作」,優雅是「以最少的能量創造最大的效益」。仔細注意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對自己的批評,注意自己是否花太多的能量在行動上,以致顯得很笨拙。觀察能量的運用,你將會更優雅,而優雅即是美的要素之一。

第三,多從事你有信心可以達成的事,因為美的另一個要素就是「自信」。培養自信,你將會更明瞭自己的價值,一個有價值又有自信的人怎麼會沒有魅力呢?但是,要非常明白自信和自負之間的區別,自信是相信「我們都可以做到」,自負卻是「只有我能做到」。

再次,成為天真的。所有明白自己本質的人,都是天真的,因為他們明瞭「真、善、美」是一體的,他們決定活在真理當中,同時,他們也活在「美」中。

這是我在中國時報家庭版中所看到的。最近在所參加的一個活動中,遇見一位退休的老師,她有著高雅的氣質,從事著自己喜愛的休閒活動,她的自信從言談中顯露出來,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去親近她。我覺得她應稱得上是一位美人,即使她的兒女都已有三十多歲,但別人卻一再認為她很年輕,她應該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

不完美的完美 - 劉墉

我有一個朋友,單身半輩子,快五十歲。

突然結了婚,新娘跟他的年齡差不多,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只是知道的朋友都竊竊私語:「那女人以前是個演員,嫁了兩任丈夫,都離了婚,現在不紅了,由他撿了個剩貨。」

話不知道,是不是傳到了他耳裏。

有一天,他跟我出去,一邊開車、一邊笑道:「我這個人,年輕的時候就盼開賓士車,沒錢,買不起;現在呀!還是買不起,買輛三手車。」

他開的確實是輛老賓士,我左右看看說:「三手?看來很好哇!馬力也足!」

「是啊呀!」他大笑了起來。「舊車有什麼不好?就好像我太太,前面嫁個四川人,又嫁個上海人,還在演藝圈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場面見多了。

現在老了、收了心,沒了以前的嬌氣、浮華氣,卻做得一手四川菜、上海菜,又懂得布置家。
講句實在話,她真正最完美的時候,反而都被我遇上了。」

「你說得真有理!」,我說:「別人不說,我真看不出來,她竟然是當年的那位豔星。」

「是啊!」他拍著方向盤:「其實想想我自己,我又完美嗎?

我還不是千瘡百孔,有過許多往事、許多荒唐,正因為我們都走過了這些,所以兩個人都成熟,都知道讓、都知道忍,這不完美,正是一種完美啊!」

不完美,正是一種完美!

我們老了、都鏽了、都千瘡百孔了。總隔一陣子就去看醫生,來修補我們殘破的身軀,我們又何必要求自己擁有的人、事物,都完美無暇,沒有缺點呢?

看得慣殘破,也是歷練、是豁達、是成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啊!

浮生若茶

茶葉因沸水才釋放出深蘊的清香, 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

一個屢屢失意的年輕人迢迢來到普濟寺,慕名尋到老僧釋圓, 沮喪地對老僧釋圓說:“像我這樣屢屢失意的人,活著也是苟且,有什麼用呢?”

老僧釋圓如入定般坐著,靜靜聽著這位年輕人的歎息和絮叨,什麼也不說,只是吩咐小和尚說:“施主遠途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小和尚諾諾著去了。

稍頃,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釋圓老僧抓了一把茶葉放進杯子裏,然後用溫水沏了,放在年輕人面前的茶几上, 微微一笑說:“施主,請用些茶。”年輕人俯首看看杯子, 只見杯子裏微微地嫋出幾縷水汽,那些茶葉靜靜地浮著。

年輕人不解地詢問釋圓說:“貴寺怎麼用溫水沖茶?”

釋圓微笑不語,只是示意年輕人說:“施主請用茶吧。”

年輕人只好端起杯子,輕輕呷了兩口。

釋圓說:“請問施主,這茶可香?”

年輕人又呷了兩口,細細品了又品, 搖搖頭說:“這是什麼茶?一點茶香也沒有呀。”

釋圓笑笑說:“這是閩漸的名茶鐵觀音啊,怎麼會沒有茶香?”

年輕人聽說是上乘的鐵觀音, 又忙端起杯子吹開浮著的茶葉呷兩口又再三細細品味, 還是放下杯子肯定地說:“真的沒有一絲茶香。”

老僧釋圓微微一笑,吩咐門外的小和尚說:“再去膳房燒一壺沸水送過來。”

小和尚又諾諾著去了。稍頃,便提來一壺壺嘴吱吱吐著濃濃白氣的沸水進來, 釋圓起身,又取一個杯子,撮了把茶葉放進去,稍稍朝杯子裏注了些沸水。放在年輕人面前的茶几上,年輕人俯首去看杯子裏的茶, 只見那些茶葉在杯子裏上上下下地沉浮,隨著茶葉的沉浮, 一絲細微的清香便從杯子裏嫋嫋地溢出來。

聞著那清清的茶香,年輕人禁不住欲去端那杯子, 釋圓微微一笑說:“施主稍候。”說著便提起水壺朝杯子裏又注了一縷沸水。

年輕人再俯首看杯子,見那些茶葉上上下下沉沉浮浮得更嘈雜了。同時,一縷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嫋嫋地升騰出杯子,在禪房裏輕輕地彌漫著。

釋圓如是地注了五次水,杯子終於滿了, 那綠綠的一杯茶水,沁得滿屋津津生香。

釋圓笑著問道:“施主可知道同是鐵觀音卻為什麼茶味迥異嗎? ”

年輕人思忖說:“一杯用溫水沖沏,一杯用沸水沖沏,用水不同吧。”

釋圓笑笑說,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同。用溫水沏的茶,茶葉就輕輕地浮在水之上, 沒有沉浮,茶葉怎麼會散逸它的清香呢? 而用沸水沖沏的茶,沖沏了一次又一次,茶葉沉了又浮, 浮了又沉,沉沉浮浮,茶葉就釋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陽的熾烈,秋風的醇厚,冬霜的清冽。世間芸芸眾生,又何嘗不是茶呢?

那些不經風雨的人,平平靜靜生活,就像溫水沏的淡茶平地懸浮著,彌漫不出他們生命和智慧的清香, 而那些櫛風沐雨飽經滄桑的人,坎坷和不幸一次又一次襲擊他們,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釅茶,他們在風風雨雨的歲月中沉沉浮浮, 於是像沸水一次次沖沏的茶一樣溢出了他們生命的脈脈清香。

是的,浮生若茶。

我們何嘗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

而命運又何嘗不是一壺溫水或熾烈的沸水呢?

茶葉在為沸水才釋放了它們本身深蘊的清香。

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 才能留下我們一脈脈人生的幽香!

蚌的胸襟包容逆境

我在美讀書時,我的室友是日本人,她們家世代採珠,她有一顆珍珠是她母親在她離開日本赴美求學時給她的。

在她離家前,她母親鄭重的把她叫到一旁,給她這顆珍珠,告訴她說:「當女工把沙子放進蚌的殼內時,蚌覺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無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抱怨,讓自己的日子很不好過,另一個是想辦法把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處。於是蚌開始把它的精力營養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來。當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時,蚌就覺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異物了。沙子裹上的蚌成分越多,蚌越把它當作自己,就越能心平氣和地和沙子相處。」

蚌並沒有大腦,它是無脊椎動物,在演化的層次上很低,但是連一個沒有大腦的低等動物都知道要想辦法去適應一個自己無法改變的環境,! 把一個令自己不愉快的異己,轉變為可以忍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慧怎麼會連蚌都不如呢?

珍珠的故事我聽過很多,但是很少是從蚌的觀點來看逆境的。

人生總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如何包容它,把它同化,納入自己體系,使自己日子可以過下去,恐怕是現代人最需要學的一件 事。

尼布爾(Reinhold Neibuhr)有一句有名的祈禱詞說:「上帝,請賜給我們胸襟和雅量,讓我們平心靜氣地去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請賜給我們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請賜給我們智慧,去區分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我們憑什麼一有挫折便怨天尤人,跟自己過不去呢?打牌時,拿到什麼牌不重要,如何把手中的牌打好才是最重要的。凡事固然要講求操之在己,但是在沒有主控權的事上,是否也應該 學習蚌,使自己的日子好過一些呢?

德不孤,必有鄰

從前有兩個家庭,住在美國一個工業小鎮裡。雙方的家人都在當地最大的玻璃廠上班。可是因為不景氣,這家工廠結束營業,使得這兩個家庭必須搬家,去找一 個有工作的地方住。

有一個家庭先出發,路中經過一家雜貨店,他們下車休息,買 一些飲料。過不久,這個家庭的父親就問雜貨店的老板:我知道再往前開車十分鐘就是你們市中心,請問你們這裡的生活環境與工作機會好不好? 我們全家正好要找一個新地方住下來。

這個老闆反問道:「你原來住的地方是什麼樣子? 」父親就很不高興地回答道:別提那個地方了,我想到就生氣! 住那裡的人都很沒水準,我很不喜歡那些鄰居。那裡的生活環境也不好,更倒楣的是工廠經營不善,害我們全家都失業。 老闆聽了後就搖搖頭,就說, 我們這裡也是一樣。父親聽了很失望,就帶全家上路離開了。

一天後,另一個家庭也在同一家雜貨店停下來休息。這個家庭的父親也問雜貨店老闆:我們在找新家,請問你們的情況如何? 這位老闆同樣反問道:你原來住的地方是什麼樣子?這位父親嘆一口氣說: 我們住的地方其實很不 錯,尤其鄰居都很友善,我們也交了不少朋友。要不是工廠結束經營,我們並不想搬家。老板就說:我們這裡跟你們住的地方很像,你可以考慮住這裡。父親聽了很高興,就帶全家進城找房子住。

之後,雜貨店老闆的太太覺得很莫名其妙,罵道:老頭子,你不要跟人家亂講!我們這裡那有可能又很好同時又不好。老闆聽到以後笑一笑,答道 : 他們怎麼看別人,自己就是那種人。我可不希望沒水準的人搬來這裡,我當然喜歡友善的新鄰居啊。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曾注意到,你周遭那些抱怨他人態度很差的人,自己就是天天很兇的樣子,反而那些認為大家都是好人的人,自己就是具有親和力的人。 卡內基先生就發現,其實他人就是自己的鏡子,所以要促進人際關係,改善自己的人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設法看到他人的優點。

這個故事更加印證了積極態度的重要。

也需要被愛的老爸老媽

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孝順、行善 - 證嚴上人靜思語錄32句
------------------------------------------------------------------------------

如果沒有這次遠遊,遲鈍的我也不會知道退休十幾年的老爸,竟衰老得如此快速。

我們五姊妹湊足了三個,決定陪爸媽去新加坡玩。在去程的飛機上,老爸四小時都不願如廁,任憑我們好說歹說,他依然老僧入定,不肯起身。在每一站觀光區,他也是非到萬不得已才進男廁。有次我觀察到他小解出來,看不到熟悉親人身影,先是向東搜尋,繼而向西呼喊,站在陌生人群中,一副茫然失魂的樣子,我終於瞭解他出門在外不願如廁的原因。

以前不解事的小兒子常笑他八十幾歲的老奶奶,不知是裝傻或變笨了,連鈕釦都不會扣,好簡單的一件事,為什麼老人就是做不好?我們還未經歷到,當然難以理解,年紀大了,有時候手腳會不由自主、不聽使喚,我以為老爸和婆婆之間還有一大段差距,誰知他也不知不覺走到這個階段了。往後行程我根本無心玩賞,只要看到老爸表情稍有異樣,便強行押解他到男廁,自己則守在外頭,起初老爸感到萬分不自在,後來就漸漸習慣了。

回程飛機上,我陪老爸去洗手間,他忽然低聲對我說:「其實我不會鎖機上廁所的門。」我拍拍他肩膀,告訴他:「沒關係。」心裡卻翻湧出一陣心酸。很想告訴同行的妹妹,下次出遊,該把各自的老公也帶來,「半子」也應盡一份心,不是嗎?很想告訴沒有同來的三妹,錢財日後都賺得回來,唯有父母健在安康,又能帶著遠遊,這才是為人子最大的福份;很想告訴老爸,問題解決了,我們下次可以飛到更遠的地方去旅行。

下面這個是余光中的一段詩…很有感覺,送給你~

母難日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妳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

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迴盪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瓷 娃 娃 - 李家同

我在柏克萊念博士的時候,交到了一位美國好朋友,他叫約翰,我當時是單身漢,他已婚﹐太太非常和善﹐常找我到他家吃飯,我有請必到﹐變成他們家經常的座上客。

約翰夫婦都是學生﹐當然收入不多﹐可是家裡卻佈置得舒適極了﹐他們會買便宜貨﹐收集了不少的瓷娃娃﹐有吹喇叭的小男孩﹐有打傘的小女孩﹐也有小男孩在摸狗等等的娃娃﹐滿屋子都是這種擺設﹐窗臺上更是放了一大排。我每次到他們家﹐都會把玩這些瓷娃娃。

約翰告訴我他們的瓷娃娃都是從舊貨店和舊貨攤買來的﹐有一天﹐我發現一家舊貨店﹐也去買了一個瓷娃娃﹐是一個高高瘦瘦的少女﹐低著頭﹐一臉憂鬱的表情﹐等約翰夫婦再請我去的時候﹐我將他帶去﹐他們大為高興﹐告訴我這是西班牙Lladro娃娃﹐這家名牌公司的娃娃個個又高又瘦﹐也都帶著憂鬱的表情。他們一直想要有這麼一個娃娃﹐可是始終沒有看到﹐沒有想到我買到了。

我們先後拿到博士以後就各奔前程﹐約翰的研究是有關感測器﹐畢業後不久就自己開了一家公司﹐用感測器作一些防盜器材﹐他很快地大量使用電腦﹐生意也越來越大﹐成為美國最大的保全系統公司的老闆。由於中東問題﹐美國飛機好幾次被恐怖分子所劫持﹐約翰的公司得了大的合約﹐替美國大的機場設計安全系統﹐大概畢業二十年已後﹐他的身價已是快四億美金。

有一年﹐我決定去找他﹐他欣然答應接待我﹐那時已近耶誕節﹐我先去他的辦公室﹐他親自帶我去看他的系統展覽室﹐我才知道現在的汽車防盜系統幾乎都是他們的產品﹐體積極小﹐孩子帶了﹐父母永遠可以知道他在那裡﹐我也發現美國很多監獄都由他們設計安全系統﹐以防止犯人逃脫。看完展覽以後﹐約翰開車和我一起到他家去。那一天天氣變壞了﹐天空飄雪﹐約翰的家在紐約州的鄉下﹐全是有錢人住的地方﹐當他指給我看他的住家時﹐我簡直以為我自己在看電影﹐如此大的莊園﹐沒有一點圍牆﹐可是誰都看出這是私人土地﹐告示牌也寫得一清二楚﹐有保全系統﹐閒人莫入﹐約翰告訴我他的家有三層紅外線的保護﹐除非開飛機﹐否則決不可能闖入的﹐如果硬闖的話﹐不僅附近的警衛會知道﹐家裡的挪威納犬也會大舉出動﹐我這才知道約翰的公司會代人訓練這些長像兇猛的狗。

約翰的太太在門口迎接我﹐我們一見如故﹐他們的家當然是優雅之至﹐一進門﹐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個明朝的青花瓷花瓶﹐花瓶裡插滿了長莖的鮮花﹐後來才發現約翰夫婦愛上了明朝的青花瓷﹐滿屋子都是﹐他們的壁紙也一概用淡色的小花為主﹐好像是配這些青花瓷的。

我住的客房﹐附設了一個浴室﹐這間浴室的洗澡盆和洗臉盆都是仿製青花瓷﹐約翰告訴我這是他從日本訂作來的﹐他還訂作了一個青花瓷器﹐一按﹐肥皂水就出來了﹐浴室的瓷磚來自伊朗﹐也是青色的﹐聽說伊朗某一皇宮外牆就用這種瓷磚﹐我不敢問他們是否這也是訂作的。

這座豪宅當然有極為複雜的安全系統﹐我發現﹐入夜以後﹐最好不要四處走動﹐恐怕連到廚房裡拿杯水喝都不可能﹐必須打電話給主人﹐由他解除了系統﹐才可以去。

約翰家裡靜得不得了﹐聽不到任何聲音﹐可是每隔一小時﹐他們的落地鐘就會敲出悅耳的聲音﹐這個鐘聲和倫敦國會大廈的大鵬鐘一模一樣。

約翰唯一的女兒在哈佛念書﹐那一天要開車回來﹐到了六點﹐還沒有回來﹐他們夫婦都有點不安﹐原來這個女孩子厭惡有錢人的生活方式﹐開一部老爺車﹐也不肯帶行動電話﹐他們擔心她老爺車會中途拋錨。

我們一直等到八點﹐才接到女孩子的電話﹐果真她的車子壞了﹐可是她現在安然無恙﹐在人家家裡﹐要約翰去接她。約翰弄清楚地址以後﹐就要我一起去接他女兒﹐雪已經下得很大了﹐他女兒落腳的地方是一幢小房子﹐屋主是個年青的男孩﹐一臉年青人的稚氣表情。

他女兒告訴我們﹐她車子壞了以後﹐就去呼救﹐沒有想到家家戶戶都裝了爸爸公司設計的安全系統﹐使她完全無法可施。總算有一家門口有一個電話﹐可是屋主坦白地告訴她﹐屋主本人是一個弱女子﹐在等她丈夫回來﹐不敢放她進去﹐因為她不知道會不會受騙 。

她女兒說當她被拒的時候﹐她相信家家戶戶都在放聖誕音樂﹐平安夜﹐聖善夜﹐聖誕節應該是充滿了愛與關懷的日子﹐可是她卻被大家拒於千里之外﹐虧得她最後找到了這一座又破又舊的小房子﹐她知道這座小房子是不會用安全系統的﹐果然也找到了這位和氣而友善的屋主。

這位年輕的男孩子一面給我熱茶喝﹐一面發表他一個奇特的看法﹐他說家家戶戶都裝了安全系統﹐耶穌會到那裡去降生呢?可憐的聖母瑪利亞﹐可能連馬槽都找不到約翰聽了這些話﹐當然很不是滋味﹐可是他一再謝謝這位好心的年青人﹐也邀他一起去吃晚飯﹐年青人一聽到有人請他吃晚飯﹐立刻答應了﹐我想起我年青的時候﹐也是如此﹐從未拒絕過任何一頓晚飯的邀約。

晚餐在一張長桌上吃的﹐夫妻兩人分坐長桌的兩端﹐一位臉上沒有表情穿制服的僕人來回送菜﹐每一道菜都是精點﹐每一種餐具更是講究無比﹐可是我想起當年我們在約翰家廚房吃晚飯情形﹐我覺得當年的飯好吃多了。

約翰的女兒顯得有點不自然﹐那位年青人卻是最快樂的人﹐有多少吃多少﹐一副不吃白不吃的表情﹐吃完飯﹐已經十點了﹐約翰的女兒將年青人送走了。我卻有一個疑問﹐那些可愛的瓷娃娃到那裡去了?我不敢問﹐因為答案一定是很尷尬的。

第二天約翰送我到機場﹐他似乎稍微沉默了一點﹐下了汽車﹐他碰到另一部汽車﹐立刻警鈴大作﹐這又是他的傑作﹐自作自受地﹐我假裝沒有聽到﹐可是我看到他一臉不自然的表情。

他也無法送我去候機室﹐安全系統規定送客者早就該留步了。

一年以後﹐我忽然在《華爾街日報》上看到一則消息﹐約翰將他的公司賣掉了﹐他一夜間得到了四億多美金﹐他的豪華住宅賣了五百萬美金﹐約翰在記者會上宣布﹐他留下一個零頭﹐用四億多美金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基金會的董事們全是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他不是董事﹐他也不會過問這個基金會如何行善﹐他完全信任這些董事們。

幾天以後﹐約翰夫婦不見了﹐他的親人替他們保密﹐他的女兒已和那位年青人結了婚﹐到非洲去幫助窮人了﹐這位科技名人就此失蹤了。

可是我有把握約翰會找我的﹐因為我們的友誼比較特別﹐果真我收到他的信了﹐他告訴我他現在住在英國一個偏遠的鄉下﹐這裡沒有一家人用安全系統﹐他給我他的電話和地址﹐可是他故意不給我他的門牌號碼﹐他叫我去找他們夫婦二人﹐而且他說我一定會找到他家的。

我找了一個機會去英國開會﹐也和約翰約好了去看他的時間﹐下了火車﹐我找到了那條街﹐那條街的一邊面對一大片山谷﹐沒有一幢房子﹐所以我只要看街的另一邊就可以了。

我在街上閒逛﹐忽然看到一幢房子的落地大玻璃窗與眾不同﹐因為這個窗臺上放滿了瓷娃娃﹐好可愛的瓷娃娃﹐我想這一定是一家舊貨店﹐我想起約翰夫婦喜歡瓷娃娃﹐決定進去買一個送他們﹐沒有想到當我抬起頭來的時候﹐我看到約翰在裡面﹐這不是舊貨店﹐這是他們的家﹐只是他們的家完全對外開放﹐又放滿了瓷娃娃﹐才使我誤解了。

約翰夫婦熱情地招待我﹐他們的家比以前的豪宅小太多了﹐據他們說﹐這座小房子比他們當年佣人住的房子還小﹐也比他們當年的花房小﹐我記起他們家在冬天也有如此多的花﹐原來是有花房的緣故。

他們的明朝青花瓷器完全不見了﹐約翰夫婦將那些瓷器捐給了紐約的一家博物館﹐他們夫婦二人認為人類文明的結晶﹐應該由人類全體所共享。

他們的園子也小得很﹐可是約翰夫婦仍然在園子裡種了花草﹐他們的後園對著一大片森林﹐約翰說據說當年羅賓漢就出沒在這一片森林裡﹐而他們所面對的山谷由英國詩人協會所擁有﹐他們不會開發這片荒原的﹐英國人喜歡荒原﹐約翰夫婦也養成了在荒原中散步的習慣。

約翰告訴我為什麼他最後決定放棄一切。他的公司得到了一個大合同﹐改善整個加州監獄的安全系統﹐他發現了加州花在監獄上的錢比花在教育上的還多﹐而他呢?

他越來越有錢﹐卻越來越像住在一座監獄裡面。美國人一向標榜「自由而且開放社會﹐其實美國人卻越來越將自己封閉起來﹐越來越使自己失去自由。約翰決心不再拼命賺錢﹐只為了找回失去了好久的自由。

約翰夫婦在附近的一家高中教書﹐這所學校其時有點像專科學校﹐約翰教線路設計﹐學生所設計出來的線路經常得獎﹐他捐了很多錢給這所學校﹐使這所學校有很好的圖書館和實驗室﹐他太太在那裡教英文。約翰告訴我他們兩人的薪水就足足應付他們的生活了﹐因為他們生活得很簡單﹐平時騎自行車上班﹐連汽油都用得很少。

當我們坐下來吃晚飯的時候﹐我才發現我的那座女孩子瓷娃娃放在桌子中間﹐他們當時念舊﹐捨不得丟掉那些瓷娃娃﹐可是替他們設計內部裝潢的設計師不讓他擺設這些不值錢的東西﹐現在那些值錢的東西都不見了﹐不值錢的瓷娃娃又出現了。我總算吃到了我當年常吃到的晚飯﹐也重新享受到約翰夫婦家中的溫暖。

我離開的時候﹐約翰送我去火車站﹐他告訴我他還有一些錢﹐他的女兒不會要他的這些錢﹐等他和太太都去世了﹐他的錢就全部捐出去了。

我說我好佩服他﹐因為他已經捐出他的全部所有﹐他忽然一笑﹐告訴我他仍然有一樣寶物﹐沒有捐掉。我對此大為好奇﹐問他是什麼﹐他說他要賣一個關子﹐他用一張小紙寫了下來﹐交給我﹐但叫我現在不要看﹐等火車開了以後再看﹐上面寫的是他不會捐出去的寶物。

火車開了﹐我和站在月台上的約翰揮手再見﹐等我看不見他以後﹐打開了那張紙﹐紙上寫的是「我的靈魂」。

我坐在火車裡﹐不禁一直想著﹐有些人什麼都有﹐卻失落了自己的靈魂。

聯合副刊 86/12/20

一億一千萬

中年喪偶是件難以忍受的痛,辦完喪事後大半年了,我都沒有辦法從悲慟中平復,儘管親朋好友催促我趕快看看他的遺囑,早日料理好他的遺產,我始終不肯去打開那個保險箱,保險箱裡不只是他的最後心願,也有我們共同珍藏的心愛寶物,我們的結婚證書,我們的定情之物,婚後每個結婚紀念日都買一個兩人都看中意的戒指,那些,讓我會更加睹物生情,不捨他的體貼、溫柔、幽默、豁達,任我自己沉浸在悲傷中,整天以淚洗面,不肯出門。

婆婆看不過去,要我振作起來,她說國稅局來催過很多次,要把財產做個什麼結案的,我只好會同律師一起打開保險箱,除了交代的非常仔細的遺囑之外,他還留了一個署名愛妻親啟的卡片,我好奇的展開來讀:原來,他留給我一個網路笑話:「一個寡婦向朋友哭訴,老公去世之後什麼也沒留給她,只留給她兩億三千萬!

友人充滿疑惑又非常羨慕的問她:你老公這麼好,妳該很滿足,日子也該很好過啊!

喔!不!寡婦回答,我先生給我的兩億是:回憶和失意。他的三千萬則是一、千萬要照顧好小孩,二、千萬得孝順公婆,三、千萬別改嫁。」

笑話後面,他繼續寫著:我比較窮,我只能給你一億一千萬,一億當然是我們美好的回憶,一千萬則是千萬要忘記傷痛,快樂起來,妳會怪我給的太少,而不肯要這份遺產嗎?看了卡片,我在他死後第一次破涕為笑,卻忍不住勾出他更多的好,我在婆婆面前哭哭笑笑,終於擦乾了眼淚,牽起婆婆的手,告訴她,我已經準備好今後一定要振作起來,好好花他這筆遺產。

一億一千萬,我怎麼會嫌少呢?

感受生活的美

聽一首音樂,它只是一串跳躍的音符;感受一首音樂,它即是一曲生命的樂章。 聽對方說話,它只是一疊瑣碎的句子;感受對方說話,它即是一段交流的時光。

走過施工中的街道,有人會臭著臉咒罵:『挖!挖!挖!無處不挖!不亂挖馬路就沒事做是不是?』 有人卻能如常的過日子,不因外在環境的醜化,而壞了心情。

生活不可能盡如人意,總為這些不可能盡如人意的事情生氣,是跟自己過不去。 改換一個角度、觀念去看待造成你不便的人事物,以欣賞、享受的[心態去接納,如此,生活便會少了不悅,而多出歡喜。

須知,你一時的不便,將造就日後多數人的便利,包括你自己。

一名漁夫住在海邊數十年,從沒離開過漁村,一名都市來的釣客問他: 『你不覺得一輩子待在這裡,很沒意思嗎?』

漁夫回答:『怎麼會?我每天都在享受不同的生活!』

一名病患長期臥床,一直待在醫院裡,他的親人問他:『整天躺在床上,很無聊吧?』

病患回答:『不!我雖躺在小小的病床上,但卻能看見常人看不到的萬千風景!』

生活是靠內在心靈在感受,而非藉外在物質在促成。

就如一片葉子飄落,你能看它很詩情,也能看它很哀愁。

用包容、豁達的心情看待世事,縱使身處生命的低谷,也能覺察、感受人世的美好。 成功的人生,不該著重在物質的成就,而該落實在生活的營造。

汲汲累積財富,全心打拼事業,待走到生命終點,回首觀望,是失落了一切?還是收穫良多?

一名世人認為很成功的實業家,臨終前說了一句話:『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我有這麼成功的事業!』

事業的成功,剝奪了他與親人相處的時間,剝奪了他品味生活的時間,剝奪了他接觸許多人事物的時間,剝奪了他一輩子的歲月;以致,他的人生空洞到只有一項『成功的事業』。

不管你現在是怎樣的心情,怎樣的處境,請檢視你的人生,看看你的人生: 是否少了溫情? 少了浪漫? 少了夢想? 少了自在? 少了開懷?

如果是,別再耽誤了,要盡快補充!

儲備四十歲的能力

「各位先生,我不幹了!」。四十歲以後,如果你沒有資格說這句話,你將會憎恨自己。

一般人以為四十歲以後的工作比較難做。當然,有些事情做起來會難一點,比方早上起床而不腰酸背痛之類就是。但大多數機構裡,四十歲以後的工作輕鬆很多。責任可能會比較重大,不過四十歲以後,你的價值應該在於你的經驗、技能和判斷力,而不應在於每天工作八小時的能力。

如果你在四十歲生日之前做了一些適當的事,那麼,成功的大部份報酬便會在四十歲以後相繼而來。什麼是適當的事呢?

首先,做好準備工作,在四十歲前學會有關本行本業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例如,我在三十多歲學會怎樣編輯文稿,以及學得有關出版的基本知識。總而言之,我在適當的年齡精通了我的業務,嗣後只是繼續取得更多經驗而已。

已故的零件大王布魯丹(CharlesG.Bluhdorn)在四十歲時,已把他的「海灣與西部工業公司」發展成一個每年營業額千百萬美元的商業王國。伯恩斯坦(LeonardBernstein)四十歲時,已寫成「夢斷城西(WestSideStory)而建立起出色美國作曲家兼指揮家的美譽。深宵不懈孜孜工作,在二十歲甚或三十歲時沒有問題,但到了四十多歲,都不應該為了學新事物而喪失睡眠。

第二、養成個人風格。在四十歲以前,找出你所喜歡的愜意的是什麼,不論是衣著方面也好,或是使你與眾不同的小地方也好。二三十歲時你還可以進行試驗,但是到了四十歲,你便要確定地建起個人風格。一位男士或女士在事業中途試圖改變自己的形象,就會讓人覺得他(或她)很不可靠。你喜歡用弔褲帶嗎?好!就把弔褲帶當作你的商標吧!辦公桌上擺些鮮花會令你工作更有效率嗎?那就每天都擺些鮮花吧!

第三、在可能範圍內,在感情生活方面,要求安定。在爬向事業階梯較高的梯級時,如果生活愉快而不陷入感情危機,對你會有很大幫助。本來,就算沒有消耗體力和分散精神的私人問題,成功也夠困難的了,何況,苦惱像疾病一樣,會逐漸令人對別的事物失去興趣。當然,並非所有的困難都能夠避免,而且還得將他們一一克服;但是,那些到了四十歲時私人生活已經安定的人,一般都比在這方面不安定的人有更大的成功機會。因此,如果你想結束一段沒有機會的戀情,或者想和女朋友結婚,那就趕快去做吧!免得把問題拖到生命的第五個十年,因為在五十歲以後這段時間,你應該享受人生,看著你對事業的投資開始獲利。

第四、明白自己的短處。承認有些事你會做得不好,受不來,或者不願做。如果你討厭數字而喜歡創作,那就不要因為待遇高或順從別人的期望而強迫自己做數字工作。在四十歲之前,一定要投入你所喜愛的那種工作。否則,四十歲之後的一、二十年,必然會是一段鬱鬱不樂的日子。而且,你真正成功的機會也可能因而被破壞。

第五、知道自己的長處。你最好斷定自己擅長些什麼,並且認清楚你所喜歡做而又做得比別人好的事情。我較為年輕的時候,常被人批評老是考慮問題的正反兩面。有些人因此說我顯得沒有決斷能力。現在我五十四歲,但我早就認識到這是一項寶貴資產。不錯,它使我當顧問優於當行政人員,但那不要緊。任何一個機構需要這兩類人才。不管你所擔任的角色是什麼,總之,知道自己的長處對成功都很重要。

第六、開始儲備辭職不幹的錢。我年輕時,超級代理人艾溫拉沙爾有一次向我提出長輩式的勸誡:「把你賺到的第一個一百萬元存起來。」他說,「那是你留做『辭職不幹』而用的錢。」可惜我儲不到一百萬這麼多,但那個主意畢竟不錯。最使人頹喪的事莫過於要完全依賴別人。如果沒有能力辭職或冒險改行,那就非捱下去不可。

儲蓄了足夠的錢之後,你便有了一個安全網。你也許永遠不會動用那筆錢,但有時為勢所迫,唯一的適當解決辦法就是「各位先生,我不幹了!」。如果你沒有資格說這句話,你將會憎恨自己。

第七、建立人際關係網。如果到了四十歲你仍未建立起一個人際關係網,裡面包括你的朋友或最低限度包括一些可以互相幫助的人,那你就有麻煩了。這些人有的是你的同事,受過你的恩惠,你支持過他們的計畫,你傾聽過他們的問題。他們也會同樣對你。

人際關係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的。它需要幾十年的栽培。在商業上亦正如在政治上一樣,你要有許多人散佈在適當的地方,你可以倚賴他們,他們也可以倚賴你。

第八、學會授權他人。許多人不肯--或不能--這樣做。因此始終被訂在從屬的職位上面。授權他人是成功的一半;一個不能將工作授權別人去做的人,注定會到極大的障礙。你到了四十歲時,最好已成為這方面的專家,換言之,你懂得挑選合適的人並信任他們。

第九、學會在什麼時三緘其口。人們因說話而不小心自毀前程的,比任何其他原因都多。要學會保持沈默而看起來機智。別人自然以為你知的比實際還多。別講別人閒話,別談論你的大計。守口如瓶所贏得的聲譽,遠較講人閒話所帶來的一時受人歡迎更加重要。你在事業上越有進展,這一點越為真確。在高級管理層中,保密是非常重要的。

第十、要對人忠誠。如果你到了四十歲仍未能建立起堅如鐵石的忠誠信譽,這缺點便會困擾你一生。不忠誠的惡名必然會使你在事業上到處不受歡迎。你不能靠暗裡傷人爬到事業頂峰,而要靠在事業早期樹立起來的真誠剛直和不可動搖的聲譽。四十歲以前,忠誠只是投資;四十歲以後,它就開始有所收穫。

最後要保持幽默感。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事,即使成功也不會永恆。

有一位青年畫家,在還沒成名前,住在一間狹隘的小房子裡,靠畫人像維生。一天,一個富人經過,看他的畫工細緻,很喜歡,便請他幫忙畫一幅人像。雙方約好酬勞是一萬元。

一個星期後,人像完成了,富人依約前來拿畫。這時富人心裡起了歹念,欺他年輕又未成名,不肯按照原約定付給酬勞金。

富人心中想著:「畫中的人像是我,這幅畫如果我不買,那麼絕沒有人會買。我又何必花那麼多錢來買呢?」

於是富人賴賬,他說只願花三千元買這幅畫。青年畫家傻住了,他從來沒碰過這種事,心裡有點慌,花了許多唇舌,向富人據理力爭,希望富人能遵守約定,做個有信用的人。

「我只能花三千元買這幅畫,你別再囉唆了。」富人認為他居上風。

最後,我問你一句,「三千元,賣不賣?」

青年畫家知道富人故意賴賬,心中憤憤不平,他以堅定的語氣說:「不賣。我寧可不賣這幅畫,也不願受你的屈辱。今天你失信毀約,將來一定要你付出二十倍的代價。」

「笑話,二十倍,是二十萬耶!我才不會笨得花二十萬買這幅畫。」

「那麼,我們等著瞧好了。」青年畫家對悻悻然離去的富人說。經過這一個事件的刺激後,畫家搬離了這個傷心地,重新拜得明師,日夜苦練。

皇天不負苦心人,十幾年後,他終於闖出了一片天地,在藝術界上,成為一位知名的人物。那個富人呢?自從離開畫室後,第二天就把畫家的畫和話淡忘。直到那一天,富人的好幾位朋友不約而同的來告訴他:「好友!有一件事好奇怪喔!這些天我們去參觀一位成名藝術家的畫展,其中有一幅畫不二價,畫中的人物跟你長得一模一樣,標示價格二十萬。好笑的是,這幅畫的標題竟然是--賊。」

富人好像被人當頭打了一棍,富人想起了十多年前畫家的事。這件事對自己傷害太大了,他立刻連夜趕去找青年畫家,向他道歉,並且花了二十萬買回那幅人像畫。

青年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志氣,讓富人低了頭。這個年輕人名叫畢卡索。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人活著要爭氣,不要洩氣,把挫折當成階梯,努力不懈,假以時日,一定會完成心願的!!!」

你相信嗎?沒有人能屈辱你,打敗你,除了你自己。

生受用不盡的經驗文 - 洪蘭

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了,沒有去找事,窩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

最近跟他父母要錢,想去美國遊學,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讓他去,但是不要給他錢。」

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我妹婿是美國人,從小就想作水手,嚮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書。雖然他父親是醫生,家庭經濟環境許可,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他也沒向家裡要,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太陽到午夜才 落下,三點多又升上來了,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

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因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學分修完,出來就 業。他工作得很順利,可以說平步青雲,一直做到總工程師。

有一次,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說這件事影響了他一生。

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時,曾與一個朋友在山上聽到狼的嗥叫聲,他們很緊張的四處搜尋,結果發現是一隻母狼腳被捕獸器夾住,正在號嚎,他一看到那個奇特的捕獸器,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他業餘捕獸,賣毛皮補貼家用,但是這名老人因心臟病已被直 升機送到安克瑞契醫院去急救了,這隻母狼會因為沒有人處理而餓死。

他想釋放母狼,但母狼很凶,他無法靠近,他又發現母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還有小狼,所以他與同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將四隻小狼抱來母狼處吃奶,以免餓死。

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母狼吃,以維持母狼的生命,晚上還得在母狼附近露營,保護這個狼家庭,因為母狼被夾住了,無法自衛。一直到第五天,他去餵食時,發現母狼的尾巴有稍微搖一搖,他知道他已開始獲得母 狼 的信任了,又過了三天,母狼才讓他靠近到可以把獸夾鬆開,把母狼釋放出來。母狼自由後,舐了他的手,讓他替牠的腳上藥後,才帶著小狼走開,一路還頻頻回頭 望他。

他坐在大石頭上想,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的手,成為朋友,難道人類不能讓另一個人放下武器成為朋友嗎?

他決定以後先對別人表現誠意,因為從這件事中看到,先釋放出誠意,對方一定會以誠相報。(他開玩笑說,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禽獸不如。)

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誠待人,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再解釋他的行為,常常幫助別 人,不計較小事。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級,爬得很快。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過得很愉快,助人的人是比 被助 的人快樂得多,雖然他並不知道中國有「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但是他的生活證明了這一點。

他對我說,他一直很感謝阿拉斯加的經驗,因為這使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確,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珍惜,下過霜的柿子才會甜,人也是經過磨鍊了才 會成 熟。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應該要讓他去外面磨鍊一下,不要給他錢,讓他自食其力,給他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體驗人生,相信他也能從 中得到一個對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洪蘭 -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赤裸裸的真誠

虛偽和真誠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同吃同住同玩,不分彼此,可是後來他們卻分手了。

起因是這樣的:有一次,虛偽和真誠這對朋友一同到一條小河裡洗澡,他們脫下自己的衣服,然後一起跳下河去。

虛偽匆匆忙忙洗完澡後,不愿穿自己那身不雅觀的衣服,便偷偷地把真誠的衣服穿上了,因為真誠的衣服很耐看。虛偽走了以後,真誠洗完澡上岸,發現自己的衣服沒有了,而他又實在不愿意穿虛偽的那身衣服,於是便赤條條地走了。

兩個朋友從此分道揚鑣。

虛偽穿上了真誠的衣服,迷惑了不少人,而赤裸裸的真誠走到哪裡,哪裡的人就不喜歡他,甚至躲著他,嘲笑他。

真誠往往是赤裸裸的,而赤裸裸的真誠又往往不受歡迎!

施與受

在巴勒斯坦有兩個湖,這兩個湖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其中一個名叫加里勒亞湖,水質清澈潔淨,可供人飲用,湖裡魚兒游來游去,清晰可見。四周是綠色的田野和園圃,很多人喜歡在湖邊築屋而居。

另一個湖叫死海,水質鹹度居世界之冠,也因此沒有魚能生存,湖邊寸草不生,了無生氣,景象一片荒涼,沒有人願意住在附近,因為連周遭的空氣都讓人覺得不舒服。有趣的是,這兩個湖的湖水,是來自同一條河的河水。所不同的是︰一個湖即接受也付出,而另一個湖接受了以後只保留。

人生不是受環境支配,而是受思想擺佈。

多餘的最後一句話

我有一個重大的發現,就是當人們發生衝突的時候,根本原因並不在於各自說了些什麼。而是大家在說完所想要說的話之後的最後的那句話。沒有這句話,大家都很友好地交流,一旦加上了這句話,交談就變成了吵嘴,並且愈演愈烈,最終局面無法收拾。

問題在於,這句話的內容往往和大家要說的事情毫不相干,所以,我把它稱為「多餘的最後一句話」。

舉個例子吧。

我那天坐公共汽車去辦事,車上人不多,但也沒有空位子,有幾個人還站著,吊在拉手上晃來晃去。一個年輕人,乾乾瘦瘦的,戴個眼鏡,身旁有幾個大包,一看就是剛從外地來的。他靠在售票員旁邊,手裡拿著一個地圖在認真研究著,眼睛不時露出茫的神情,估計是有點兒迷路了他猶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問售票員:「去頤和園應該在哪兒下車啊?」

售票員是個短頭髮的小姑娘,正剔著指甲縫呢。她抬頭看了一眼外地小夥兒說:「你坐錯方向了,應該到對面往回坐。」

要說這些話也沒什麼,錯了,大不了小夥兒下站下車馬路對面坐回去吧。但是售票員可沒說完,她說那多餘的最後一句話了。「拿著地圖都看不明白,還看什麼勁兒啊!」售票員姑娘眼皮都不抬地說。

外地小夥兒可是個有涵養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把地圖收起來,準備下一站下車換車去。旁邊有個大爺可聽不下去了。他對外地小夥兒說:「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換904也能到。」

要是他說到這兒也就完了,那還真不錯,既幫助了別人,也挽回北京人的形象。可大爺哪兒能就這麼打住呢,他一定要把那多餘的最後一句話說完:「現在的年輕人哪,沒一個有教養的!」

我心想,大爺這話真是多餘,車上年輕人好多呢,打擊面太大了吧!可不,站在大爺旁邊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

「大爺,不能說年輕人都沒教養吧,沒教養的畢竟是少數嘛。您這麼一說我們都成什麼了!」

這位小姐穿得挺時髦,兩根細帶子吊個小背心,臉上化著鮮豔的濃妝,頭髮染成火紅色。可您瞧人這話,不像沒教養的人吧,跟大爺還「您」啊「您」的。可誰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說那多餘的最後一句話呢!「就像您這樣上了年紀看著挺慈祥的,一肚子壞水兒的可多了呢!」

沒有人出來批評一下時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

可不,一個中年的大姐說了:你這個女孩子怎麼能這麼跟老人講話呢,要有點兒禮貌嘛。你對你父母也這麼說話嗎?」

您瞧大姐批評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媽一抬出來,女孩子立刻就不吭氣了。要說這事兒就這麼結了也就算了,大家說到這兒也就完了,大家該幹嘛幹嘛去。可不要忘了,大姐的「多餘的最後一句話」還沒說呢。

「瞧你那樣,估計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雞似的!」

後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簡單地說,出人命的可能都有。這麼吵著鬧著車可就到站了。車門一開,售票員小姑娘說:「都別吵了,該下車的趕快下車吧,別把自己正事兒給耽誤了。」當然,她沒忘了把最後一句多餘的話給說出來:「要吵統統都給我下車吵去,不下去我車可不走了啊!煩不煩啊!」

煩不煩?煩!不僅她煩,所有乘客都煩了!整個車廂這可叫炸了窩了,罵售票員的,罵外地小夥兒的,罵時髦小姐的,罵中年大姐的,罵天氣的,罵自個兒孩子的,真是人聲鼎沸,甭提多熱鬧了!那個外地小夥兒一直沒有說話,估計他實在受不了了,他大叫一聲:「大家都別吵了!都是我的? 怪我自個 兒沒看好地圖,讓大家跟著都生一肚子氣!大家就算給我面子,都別吵了行嗎?」

聽到他這麼說,當然車上的人都不好意思再吵了,聲音很快平息下來,少數人輕聲嘀咕了兩句,也就不說話了。但你們不要忘了,外地小夥兒的「多餘的最後一句話」還沒說呢。

「早知道北京人都是這麼一群不講理的王八蛋,我還不如不來呢!」

想知道事情最後的結果嗎?我那天的事情沒有辦成。我先到派出所錄了口供,然後到醫院外科把頭上的傷給處理了一下。

我頭上的傷是在混戰中被售票員小姑娘用票匣子給砸的。你們可別認為我參與了他們打架,我是去勸架來著。我呼籲他們都冷靜一點兒,有話好好說,有沒什麼大事兒,沒什麼必要非打個頭破血流。

我的多餘的最後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不就是售票員說話不得體嗎?你們就當她是個傻 B,和她計較什麼!

所以說嘛,當在氣頭上時,千萬不要講出最後的一句話,不但傷人也傷到自己。證嚴法師說過:「口說好話,如口吐蓮花,口說壞話,如口吐毒蛇。」

我在天堂嗎?- 李家同

 我們的歷史教授是一位飽學之士,他是塞爾維亞人,在唸博士學期間,他開始對當年奧圖曼帝國入侵巴爾幹半島有興趣,也寫了好幾本有關這方面的書。

 南斯拉夫解體以後,我們的歷史教授不再寫那些學術性濃厚的文章,而改寫相當有煽動性的文章,內容都是談當年土耳其回教徒如何殘害塞爾維亞人,因為他對這一段歷史唸得非常好,做的研究也非常徹底,因此他的書本立刻吸引了很多的讀者。

 塞爾維亞政府對他更是有興趣,他們想鼓動波西尼亞境內的塞爾維亞人和回教徒作戰,歷史教授的著作可以作為他們政策的理論基礎,所以他順理成章地做了塞爾維亞的文化部長,雖然號稱文化部長,其實根本就是文宣部長。他到處發表演講,表面上講的是塞爾維亞文化有多偉大,可是他總忘不掉攻擊回教文化。

 我們的歷史教授從他的內心深處,痛恨回教徒,他認為回教徒根本不應該到歐洲來,如果他有權力,他會將巴爾幹半島的回教徒趕回到土耳其去。

 波西尼亞境內的塞爾維亞人領袖對我們的歷史教授佩服之至,他們之所以能夠造成波西尼亞境內長達數年之久的戰亂,完全是由於他文宣的影響。他散播仇恨的方法如此有效,聯合國終於宣佈他為戰犯,塞爾維亞政府給他兩位保鑣,其中一位擔任他的司機。

 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他在波西尼亞旅行時,座車居然誤觸地雷,這個地雷是自己人放的,放得太多了,炸死了美國派來的特使,第二天就炸死了我們的歷史教授。

 在歷史教授的車翻覆了以後,有一個非常短的瞬間,歷史教授還活著,他生前最後一個問題是:萬一有地獄怎麼辦?

 歷史教授發現他到了一個世界,除了他以外,還有很多人,大家都在向一位女士報到。輪到歷史教授以後,他報出了他的名字,這位女士對電腦的銀幕看了一下,嘆了一口氣說“教授,你是個戰犯呢!”然後她揮了一下手,召來了一位孔武有力的男士,將一些從電腦裏面打出來的資料教給了這位男士,告訴歷史教授應該跟著他走。

 歷史教授是個聰明的人,他知道他是不可能反抗的,這位男士雖然是位壯漢,可是卻也彬彬有禮,他看了一下資料,就帶他走到一扇門去。

 在門口,男士作了一個請進的姿態,可是他加了一句話“教授,進去以前,請將希望放下來”,教授知道這是但丁神曲裡的一句話,意思說地獄裡是沒有希望的。顯然的,他是要下地獄了。

 歷史教授在推門進入以前,忍不住問帶他的男士,“裏面是不是很恐怖?”

這位男士沒有直接回答,他只說“你進去就知道了。不過你可能進去了以後,會想找我,現在我給你一張我的名片,你如有疑問,可以打電話找我。”

 歷史教授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之下,推門進去了。

 令他大吃一驚的是:門內一片歡樂的影像,對歷史教授,他簡直就是回了家,這裏的風景和南斯拉夫的完全一樣,他聽到很多人說賽爾維亞話,感到非常舒服。

 可是他慢慢地發現有些不對勁了,因為他發現了很多回教徒,看到回教徒不該大驚小怪,問題是回教徒顯然和賽爾維亞人相處得非常好,比方說,他們在一家露天咖啡館喝有土耳其風味的咖啡,喝的人兩種人都有,大家聊得樂不可及。

 歷史教授對於這種情形非常看不慣,可是也束手無策,他曾經和一些人聊天,發現他們並不是不懂歷史,可是卻並未受到歷史的影響。舉例來說,他曾碰到了一位賽爾維亞的年青人,他已經死了幾百年了,當時他在和一位回教徒聊天,這位賽爾維亞年青人告訴他,幾百年前,奧圖曼帝國入侵巴爾幹半島,他被召去當兵,二十歲就被土耳其人殺死了。而那位回教徒,也是死於那一場戰爭,他們兩個人聊得很快樂,使歷史教授倍感困惑,他一再地問他們,怎麼彼此沒有任何仇恨?這位賽爾維亞人一開始根本就不想理他,後來被他問急了,索性告訴他,他們本來就不認識,何來仇恨?一般人民之間是沒有仇恨的,仇恨只存在於領袖之中,是這些領袖散播了仇恨,也是這些領袖們發動了戰爭,一般老百姓只是被煽動了才去打仗的。

歷史教授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而後來他偶然碰到了一些認識他的人,其中很多人都是回教徒,而且都是最近才死於他所創導的種族淨化政策。歷史教授非常緊張,怕他們會對他不利,可是他很快地發現這些回教徒,不分男女老幼,一概都對他很好。

 歷史教授實在忍不住了,他抓了一個年青人,問他,“你明明知道是因為我,才使你年紀輕輕就死掉了,而且死以前還受了不少的苦,為什麼你對我一點仇恨也沒有?”

青人對他看了一眼,回答說,“先生,你有沒有搞錯?我如果有仇恨,怎麼會現在活在天堂裡?”這一下,歷史教授真的迷糊了,他明明是要下地獄的,現在好像又在天堂裡?他想起了他可以打電話去問問題,電話接通了,他說“先生,我剛才和人聊天, 他說他在天堂裡,這是怎麼一回事?”

“他當然在天堂裡。”

“那我呢?我究竟在那裡!”“你在地獄裡。要知道天堂和地獄,存乎於心也;心中有愛,就是在天堂,心中有恨,就是在地獄。你老是一直心中有恨,活著的時候,你就在地獄裡,這次被下放到地獄,怪不得任何人,我們只是完成你的志願而已。”

“難到我要永遠地看這些人互相相愛,而自己氣得半死?”

“對了,你將永永遠遠地生活在痛苦之中,因為你看不慣別人相愛,你只希望別人互相有恨,可是你是沒有希望了,他們不可能被你煽動的。”

“我勸你看開點,還有比你更糟的例子呢,希特勒現在就住在猶太人中間,他們當年全都死於他所建造的集中營,現在卻都原諒了他,可是他每次看到他們活得快快樂樂地,就氣得半死,血壓也會昇高,而去看他病的又是猶太人醫生。他到處宣傳反猶太人的理論,沒人理他,大家把他當糊塗老頭子看。他才可憐呢、比起他來,你的情況好得多了,對不對?”

 歷史教授掛上了電話,他敲打著桌子,放聲大哭起來,他拼命地叫,“讓我到真正的地獄去,我受不了這裡”,周圍的人看了他,搖搖頭都走了。

 有一位孩子在吃冰淇淋,他看了這位在大笑大叫的歷史教授,大惑不解,問他的媽媽,“他為什麼這樣難過?”,他媽媽告訴他,“這位先生當年什麼都有了,就是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愛,所以才會如此痛苦,好可憐!”

五隨

三伏天 (註),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
「快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
「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
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
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
「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
「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沖走了!」
「沖到哪兒,就在哪兒發!」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
原本光禿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
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頭:「隨喜!」

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
不怨懟、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


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
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


註: 指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