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30, 2013

瘋子與笨蛋

一博士開車回家,行經昔日松山療養院時(俗稱瘋人院),突然爆胎,博士急忙下車要換輪胎,情急之下,不小心將四個螺絲掉入車旁水溝蓋縫隙裡,博士用盡方法仍無法將螺絲撈起,弄得滿頭大汗,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在一旁圍觀許久的「病人」也跟著議論著…

其中一人對博士說:「你先把其他三個輪胎各拆一個螺絲來裝,再開去修車廠啊!」

博士一時頓悟,照著「病人」的話做,果然不一會兒車子又能開動了…

這時博士感恩又疑惑地問這位聰明的「病人」說:「咦,你這麼聰明,怎麼會待在療養院⋯⋯?」

「病人」說:「我是瘋子,又不是笨蛋!」

博士聽了滿臉羞愧,不過還是感謝地對「病人」說:「那祝你的病早日康復!」

這時「病人」很誠懇地對博士說:「我這個病會好的,但你的笨是醫不好的~」


Monday, April 29, 2013

Team Work!


"Individual commitment to a group effort - that is what makes a team work, a company work, a society work, a civilization work."
- Vince Lombardi


"Help out the one who is ready, but  has not come to the picture."
- Master Cheng Yen


"Pull back the one dashes too far, and running toward the wrong directions."
- Me


Friday, April 26, 2013

缺愛症

缺愛症 現今社會通病

一般凡夫太愛自己,難免會與別人計較,為愛護自己的心太濃厚,所以事事多疑心,懷疑別人所說的話是不是在諷刺自己?別人所做的事是不是對自己不利?像這種人,就是把人與事當是非起疑心,若這樣生活在人間就很痛苦。

愛本來就無窮無盡,散開:利益天下,延長慧命;收縮:自私自利,增長惡業。一個人要先點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去引發別人。人要真誠苦幹,才能領導別人,而不是光靠能幹。對人需用寬大的心去包容,普遍的愛一切眾生,使周遭都籠罩在你愛的氣氛中。

愛得無所求 慾望得止盡

要實行人間的佛法,就必須身體力行去淨化人間;要淨化他人必須先淨化自己。什麼是淨化?就 是培養清淨的法愛。什麼是法愛?就是清淨的愛,普天之下的眾生我都敬愛他;普天之下的眾生我對他都有覺情。總而言之,我們的愛一定要愛得無所求,愛得很普遍,這才是法愛。

現今社會,有一種通病就是「缺愛症」。我們若能增添一份愛,由自我做起,先充足自己的愛心,然後互相付出,將這股愛充足於社會,這個社會才能調和。

愛心、慈心、悲心可以說是女人的標誌,引導先生往好的路走,是做太太的責任,福利人群、造福人生,也是媽媽的責任。有的人只執著於家庭中的眷屬,家庭中的眷屬如果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怨恨就容易產生。凡夫的愛欲及渴望無止盡,不斷追求物質享受與聲色逸樂有如洶湧的波濤,一 波未平,一波又起!此乃人生痛苦之因由。

愛河千尺浪,苦海萬丈波!求而不得是苦;求得之後仍無法滿足,禁不起欲愛的鼓動及外界的誘惑,又永無盡期地渴求,更是痛苦難耐。

清淨污染愛 小愛變大愛

目前中年以上離婚率正逐年不斷上升,所以才產生不少社會問題,我們應先建立正常的家庭倫理,再去感化別的家庭。對感情的處理,是要愛其所愛這才是大愛,平時要好好培養感情,萬一有問題時,也要退一步想,要用寬廣的心,接受現在目前的一切,這才是有智慧的愛。

愛人與被愛都是幸福,但這份愛必須「清淨無雜染」,付出者毫無所求,接受者也不貪婪;施與受者都無煩惱,彼此皆得愉悅自在。無色彩的愛— 「時」不計長短, 「地」不分遠近,「人」不分宗教與種族,只要是有苦、有難的「時」、「地」、「人」,只要是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都應盡量設法去做,絕無索求回報的意念。愛得普遍、愛得透徹、愛得干淨利落,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純真淨愛。

以佛陀廣愛無邊眾生的心,為我們的心。佛陀能做我們也能做;佛陀能愛我們也能愛,佛陀能為愛一切眾生而不惜犧牲,我們也能為愛慈濟眾生的志業,而不惜辛勞付出。 能突破小範圍的愛,把自己的愛心與一切眾生混合一起,眾生的苦痛就如自己的苦痛,這才是佛教所提倡的愛。

※本文摘自:《慈濟道侶》

Thursday, April 25, 2013

冰箱裡的食物究竟能保存多少天?

很多人把冰箱當成了家裡的“食品消毒櫃”,認為貯存在冰箱裡的食品就是衛生的。其實,冰箱因長期存放食品又不經常清洗,會滋生出許多細菌。

美國佐治亞大學食品安全中心主任麥克洱。柯南道爾博士建議,冰箱裡的食物雖然外表看起來還新鮮,但是實際上已經變質。對於熟肉類食物在冰箱中的儲存時間不應該超過4天。

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溫度是 4℃ 至 8℃ ,在這種環境下,絕大多數的細菌生長速度會放慢。但有些細菌卻嗜冷,如耶爾森菌、李斯特氏菌等在這種溫度下反而能迅速增長繁殖,如果食用感染了這類細菌的食品,就會引起腸道疾病。

而冰箱的冷凍箱裡,溫度一般在 零下18℃ 左右,在這種溫度下,一般細菌都會被抑制或殺死,所以這裡面存放食品具有更好的保鮮作用。

但冷凍並不等於能完全殺菌,仍有些抗凍能力較強的細菌會存活下來。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冰箱如果不經常消毒,反而會成為一些細菌的“溫床”。

另外,冰箱裡的食品也不要存放過多,這樣會讓食物的外部溫度低而內部溫度高導致變質。

天氣一天天熱起來,冰箱的使用率也高了起來。可有些主婦把冰箱當成了保鮮箱,長時間儲存食物。如何正確使用冰箱,也是主婦們必不可缺的家庭知識,為了家人的健康,你一定要知道,冰箱裡的食物可以放多久。

鮮蛋:冷藏30~60天

熟蛋:冷藏6~7天

牛奶:冷藏5~6天

酸奶:冷藏7~10天

魚類:冷藏1~2天冷凍90~180天

牛肉:冷藏1~2天冷凍90天

肉排:冷藏2~3天,冷凍270天

香 腸:冷藏9天, 冷凍60天

雞肉:冷藏2~3天,冷凍360天

罐頭食品:未開罐冷藏360天

花生醬、芝麻醬:已開罐冷藏90天

咖啡:已開罐冷藏14天

蘋果:冷藏7~12天

柑桔:冷藏7天

梨:冷藏1~2天

熟西紅柿:冷藏12天

菠菜:冷藏3~5天

胡蘿蔔、芹菜:冷藏7~14天

剩飯別吃3天,果蔬最多一周,醬料能放兩月。

很多人看來,食物一旦放進冰箱,就等於穿了一件“保護服”。而實際上,食物的營養和鮮味會在存放過程中慢慢褪色。最新一期的美國《烹飪之光》雜誌指出,保持食物新鮮可是有訣竅的。

美國糖尿病協會發言人、注册營養師傑基.紐金特表示,冰箱儲存食物有三大關鍵點:

空間、溫度和在食物新鮮度的最佳狀態時,取出食用。一般來說,冰箱門架溫度最高;

保鮮盒很少被翻動,又靠近下層,所以那裡溫度最低。

冷藏室冰箱門架處:適合儲存抗菌性較強的食物,如開了封的鹹菜、果醬、芝麻醬、酸味食物以及調味品,大多可保存2個月。由於冰箱門經常打開,暖空氣會進入,所以這裡最不適宜儲存容易變質的食物,比如開了封的熱肉、牛奶等。

冷藏室上層:適宜儲存熱肉、 鹹肉、酸奶及硬奶酪等。未開封的肉食應在保存期之前食用。一旦啟封,熱肉只能保存3~5天;鹹肉、硬奶酪可保存3周。

冷藏室下層:可儲存需要快速加熱的食物,如剩飯剩菜、煮好的雞蛋、魚肉等。另外,容易凍傷的不帶葉蔬菜和水果也最好儲存於此。

煮好的雞蛋可存放7天:剩飯最好別超過3 天,剩菜最好不要過夜(葉類蔬菜最好一次吃完,不要剩下),一但覺得異常,最好扔掉;新鮮魚只能在冰箱冷藏1天,燒熟的魚不要超過3-4天。

保鮮盒:位於冷藏室最底部,濕度最大,比較適合存放蔬菜,如綠葉蔬菜、辣椒和西蘭花等。這類食物最多可保存1周左右。

特別值得提醒的是,食物如果出現以下狀況,則說明不新鮮了,最好不要食用。

水果蔬菜:濕軟、黏滑的果蔬應立即扔掉。打蔫的綠色蔬菜只是有些脫水,但仍然可以食用,最好燒湯。剩菜變了顔色一定要扔掉。

肉類:未拆封的牛排等熟肉過期4天,切勿食用。冷凍肉類保存時間更長,但是解凍後不宜再次冷凍。另外,出現黏滑或怪味的肉類也應立即扔掉。

魚類:如果魚肉已讓冰箱裡 充滿怪味,立即扔掉。

奶製品:牛奶最容易判斷是否變質。如果牛奶已有酸味,最好扔掉。

另外,牛奶結塊或結片也是變質的征兆:奶油、乳酪較難判斷是否變質,其安全期一般為保質日期後約10天。

酸奶過期幾天仍可食用,但是口感及營養價值會大減。幹酪和黃油保存時間最長,但為安全起見,最好4周內吃完。

無論什麼食品,放入冰箱前最好用容器或食品袋、保鮮膜密封包裹好再放入冰箱內,這樣即有利於保鮮,也不會串味,冰箱就不容易產生異味了。

如果冰箱內有異味,應徹底清潔冰箱,然後擠點牙膏,用濕抹布把冰箱內擦拭一遍,再用乾淨的抹布擦拭乾淨,晾幹後放入一些茶葉、新鮮的桔子皮、柚子皮、咖啡、活性炭等,消除冰箱內的異味。

Wednesday, April 24, 2013

自家人與陌生人


有個女子應邀到朋友家吃飯,與朋友同住的婆婆讓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朋友的婆婆雖然年事已高,滿頭白髮但仍把自己打點得高貴整潔,而且臉上始終帶著一抹微笑,她與媳婦之間的互動,只能用「相敬如賓」四個字來形容。

媳婦端茶水來,婆婆連忙說:「真是謝謝妳,麻煩妳了!」

在餐桌上,婆婆對媳婦的手藝讚美連連,做媳婦的幫婆婆夾菜,婆婆更是不斷地道謝。

女子見狀,不由得羨慕起好友,能有這麼一位有禮貌, 高雅的婆婆,更羨慕她們婆媳之間的互動。

用餐完畢,女子客氣地對朋友說:「真是謝謝妳,招待我這麼一頓好菜!」

婆婆聽了,也連忙對媳婦說:「我也要謝謝妳做飯給我吃!」

然而,婆婆接下來說的話,卻讓女子聽得一頭霧水。

婆婆又說:「我又不認識妳, 妳還對我這麼好,我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妳!」

事後,女子忍不住問朋友,為什麼她的婆婆說出這樣奇怪的話。

朋友這才說:「其實……我婆婆得了老人癡呆症,已經好多年都不認識我了」。

女子聽了不免一愣,但也只能安慰地說:「不過妳們之間的關係依然很好,這樣就夠了啊!」

「其實婆婆生病前,我們的關係劍拔弩張,無論我做什麼,她都嫌東嫌西,處處看我不順眼,直到她生病以後,忘了我是誰,我們的關係才逐漸改善……」。

朋友嘆了口氣繼續說:「這其中的差異在於她生病前,把我當「家人」,她生病後,把我當「陌生人」啊!」

這則讓人感嘆的故事,反映出許多人待人接物時的通病------對於「外人」總是謙恭有禮,甚至百般忍讓,但對於「家人」的態度卻完全相反。

我想, 這是因為我們總覺得家人是「自己人」,而且我們在「自己人」面前,總會不知不覺展現出最苛刻的一面吧?

我有一個朋友跟老公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想要離婚,導火線竟然只是她先生總是忘記關陽台的燈。

「這麼一點兒小事有這麼嚴重嗎?妳幫他關掉不就成了」我說…

但她斬釘截鐵地說:「不行!他一定要養成關燈的習慣,否則不知道要浪費多少電費」。

「不然,妳在陽台裝個自動感應器,這麼一來,有人到陽台燈會自動開,人走了燈會自動關,不是很方便嗎?」

我繼續替她出主意,但朋友又讓我碰了一鼻子灰:「不行!這樣豈不是太便宜他了」。

這樣的心態真讓人哭笑不得,這麼容易解決的事情,她不但不願意解決,還認為不能「讓步」,否則就「輸了」。

但夫妻相處又不是在比賽,誰進誰退,誰輸誰贏,又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與家人之間的感情,其實也是需要培養的,何不從現在開始,對家人少一點批評、多一點讚美、少一點吹毛求疵,多一點包容……

你會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婆媳問題,夫妻問題,親子問題,竟也在瞬間消失了呢!

~心靈小語~

對待「外人」時,我們總是謙和、有禮、包容……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用相同的態度對待身邊最親近的「家人」呢?

換個方式,我們會更容易得到家人的親近與喜愛。

Tuesday, April 23, 2013

一頭綠髮

文/黃登漢

兒子考完大學,放榜以後,常跟著高中的一群死黨好友聚會,有一天,他從外頭回來,頭髮竟然染成了綠色,做媽媽的嚇呆了,不知道要做什麼反應。身為父親的我,控制著情緒,很平靜地詢問著:「兒子,染頭髮我可以理解,但是,可不可以請教一下,為什麼是綠色?」

兒子聳聳肩,把手一攤說:「我們同學相約去染髮,我抽籤抽到綠色的。」

我驚訝的說:「抽到綠色,你就染綠色?」

兒子回答:「不然怎麼辦?」

我拍拍他肩膀,稱讚的說:「你們真是好朋友,你做人很講信用,很夠意思。」

這是兒子在青少年時期,我們父子互動之中的諸多事件的其中一個,很多父母親在面臨孩子青春期時的叛逆,常會因為氣憤,接著情緒失控,然後搞砸了所有親子關係,我們家的青少年,沒有叛逆期,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不主觀、不權威,對於事情可以有良好的溝通。良好的溝通是一種尊重,是因為長時間以來的瞭解和信任。

學校教育的失敗,往往是老師不肯花時間瞭解學生,就用自己的經驗教導學生。家庭教育的失敗,同樣的,是父母不瞭解孩子,以為自己的付出是辛苦的,自己的安排是正確的,到頭來,卻是兩敗俱傷。在現在的時代,我們不可能再嚴管嚴教,但是愛的教育絕對不是溺愛,民主式的教養也不是投票表決,做為父母的,觀念要調整,方法要改進,真的關心小孩,就要瞭解他們。

其實,民主式的教養並不困難,尊重孩子也教導孩子尊重他人,在家庭,就是尊重其他的家人,我們尊重他們,他們尊重父母和兄弟姊妹。遇到事情和問題,透過理性和感性的溝通,而不是權威的指責和情緒的叫罵。處理事情看起來比較花費時間,但事實上,問題越來越少,到後來根本不需要處理,這才是輕鬆。也因為尊重,就會有更多彼此的關懷,因為互相的關懷,家庭就更有凝聚力。孩子長大,不但沒有叛逆期,反而變成互相瞭解的好朋友。

人與人彼此不瞭解,怎麼會有感情?沒有感情,怎麼會感謝?怎麼會感恩?要讓孩子在成長當中,在生活當中,有感覺、有感觸、會感動,他自然會珍惜、會感謝。那他已經是一個健全的人,我們還有什麼要為他擔心的?

人生苦短,總會到站!

浙江商界鉅子王均瑤 英年早逝,其妻攜19億存款改嫁王生前的司機。該司機幸福之時感慨道:“以前,我以為自己是在為老闆打工,現在我才明白老闆一直在為我打工!”

殘酷的事實說明:活的更久,遠比高富帥重要!請大家千萬要加強鍛煉,注意身體健康,不定誰給誰打工。

一部高檔手機,70%的功能是沒用的;一款高檔轎車,70%的速度是多餘的;一幢豪華別墅,70%的面積是空閒的;一堆公務人員,70%是混飯吃的;一所大學裡,70%的教授是扯淡的;一大堆社會活動,70%是無聊空虛的;一屋子衣物用品,70%是閒置沒用的;一輩子掙錢再多,70%是留給別人花的。

結論:生活簡單明瞭,享受人生守住30%便好。

正處、副處,最後都不知落在何處;

正局、副局,最後都是一樣的結局;

正部、副部,最後都在一起散步;

總理、副總理,最後都是一個道理;

主席、副主席,最後都會一樣缺席。

人生如賽場,上半場按學歷、權力、職位、業績、薪金比升;下半場以血壓、血脂、血糖、尿酸、膽固醇比下降。

上半場順勢而為,聽命;下半場事在人為,認命!

願同志們上下兼顧,兩場都要贏。

沒病也要體檢,不渴也要喝水,再煩也要想通,有理也要讓人,有權也要低調,不疲勞也要休息,不富也要知足,再忙也要鍛煉。

頓時醒悟:人生苦短,總會到站!

Monday, April 22, 2013

北京大學新生開學典禮演講

英語系80級校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俞敏洪作為優秀校友代表發言

各位同學、各位領導:大家上午好﹗(掌聲)

非常高興許校長給我這麼崇高的榮譽,談一談我在北大的體會。(掌聲)

可以說,北大是改變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從一個農村孩子最後走向了世界的地方。

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北大,肯定就沒有我的今天。

北大給我留下了一連串美好的回憶,大概也留下了一連串的痛苦。

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間,在挫折、掙扎和進步中間,最後找到了自我,開始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能做一點事情。

學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憶。

我還記得我們班有一個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樓下拉小提琴,(笑聲)希望能夠引起女生的注意,結果後來被女生扔了水瓶子。

我還記得我自己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幫著女生扛包。(笑聲、掌聲)

後來我發現那個女生有男朋友,(笑聲)

我就問她為什麼還要讓我扛包,她說為了讓男朋友休息一下(笑聲、掌聲)。

我也記得剛進北大的時候我不會講國語,全班同學第一次開班會的時候互相介紹,我站起來自我介紹了一番,

結果我們的班長站起來跟我說︰「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講日語?」(笑聲)我後來用了整整一年時間,拿著收音機在北大的樹林中模仿廣播台的播音,但是到今天國語還依然講得不好。

人的進步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

在北大是我們生活的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有很多事情特別讓人感動。

比如說,我們很有幸見過朱光潛教授。

在他最後的日子裡,是我們班的同學每天輪流推著輪椅在北大裡陪他一起散步。(掌聲)

每當我推著輪椅的時候,我心中就充滿了對朱光潛教授的崇拜,一種神聖感油然而生。

所以,我在大學看書最多的領域是美學。

因為他寫了一本《西方美學史》,是我進大學以後讀的第二本書。

為什麼是第二本呢?

因為第一本是這樣來的,我進北大以後走進宿舍,我有個同學已經在宿舍。

那個同學躺在床上看一本書,叫做《第三帝國的興亡》。

所以我就問了他一句話,我說︰「在大學還要讀這種書嗎?」

他把書從眼睛上拿開,看了我一眼,沒理我,繼續讀他的書。

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中。

我知道進了北大不僅僅是來學專業的,要讀大量大量的書。

你才能夠有資格把自己叫做北大的學生。(掌聲)

所以我在北大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第三帝國的興亡》,而且讀了三遍。後來我就去找這個同學,我說︰「咱們聊聊《第三帝國的興亡》」,他說︰「我已經忘了。」(笑聲)

我也記得我的導師李賦寧教授,原來是北大英語系的主任,他給我們上《新概念英語》第四冊的時候,每次都把板書寫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美麗。永遠都是從黑板的左上角寫起,等到下課鈴響起的時候,剛好寫到右下角結束。(掌聲)

我還記得我的英國文學史的老師羅經國教授,我在北大最後一年由於心情不好,導致考試不及格。

我找到羅教授說︰「這門課如果我不及格就畢不了業。」

羅教授說︰「我可以給你一個及格的分數,但是請你記住了,未來你一定要做出值得我給你分數的事業。」(掌聲)

所以,北大老師的寬容、學識、奔放、自由,讓我們真正能夠成為北大的學生,真正能夠得到北大的精神。

當我聽說許智宏校長對學生唱《隱形的翅膀》的時候,我打開視頻,感動得熱淚盈眶。因為我覺得北大的校長就應該是這樣的。(掌聲)

我記得自己在北大的時候有很多的苦悶。

一是國語不好,第二英語水準一塌糊塗。

儘管我高考經過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為我落榜了兩次,最後一次很意外地考進了北大。

我從來沒有想過北大是我能夠上學的地方,她是我心中一塊聖地,覺得永遠夠不著。

但是那一年,第三年考試時我的高考分數超過了北大錄取分數線七分,我終於下定決心切牙切齒填了「北京大學」四個字。

我知道一定會有很多人比我分數高,我認為自己是不會被錄取的。

沒想到北大的招生老師非常富有眼光,料到了30年後我的今天。(掌聲)

但是實際上我的英語水準很差,在農村既不會聽也不會說,只會背語法和單字。

我們班分班的時候,50個同學分成三個班,因為我的英語考試分數不錯,就被分到了A班,但是一個月以後,我就被調到了C班。

C班叫做「語音語調及聽力障礙班」。(笑聲)

我也記得自己進北大以前連《紅樓夢》都沒有讀過,所以看到同學們一本一本書在讀,我拼命地追趕。

結果我在大學差不多讀了800多本書,用了5年時間(掌聲)。

但是依然沒有趕超上我那些同學。

我記得我的班長王強是一個書癖,現下他也在新東方,是新東方教育研究院的院長。

他每次買書我就跟著他去,當時北大給我們每個月發20多塊錢生活費,王強有個癖好就是把生活費一分為二,一半用來買書,一半用來買飯菜票。

買書的錢絕不動用來買飯票。

如果他沒有飯菜票了就到處借,借不到就到處偷。(笑聲)

後來我發現他這個習慣很好,我也把我的生活費一份為二,一半用來買書,一半用來買飯菜票,飯票吃完了我就偷他的。(笑聲掌聲)

毫不誇張地說,我們班的同學當時在北大,真是屬於讀書最多的班之一。

而且我們班當時非常地活躍,光詩人就出了好幾個。

後來挺有名的一個詩人叫西川,真名叫劉軍,就是我們班的。(掌聲)

我還記得我們班開風氣之先,當時是北大的優秀集體,但是有一個晚上大家玩得高興了,結果跳起了貼面舞,第二個禮拜被教育部通報批評了。

那個時候跳舞是必須跳得很正規的,男女生稍微靠近一點就認為違反風紀。

所以你們現下比我們當初要更加福祉一點。

不光可以跳舞,而且可以手拉手地在校園裡面走,我們如果當時男女生手拉手在校園裡面走,一定會被扔到未名湖裡,所以一般都是晚上12點以後再在校園裡面走。(笑聲掌聲)

我也記得我們班50個同學,剛好是25個男生25個女生,我聽到這個比例以後當時就非常的興奮(笑聲),我覺得大家就應該是一個配一個。

沒想到女生們都看上了那些外表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男生。

像我這樣外表不怎麼樣,內心充滿豐富感情、未來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女生一般都看不上。(笑聲掌聲)

我記得:我奮鬥了整整2年,希望能在成績上趕上我的同學;

但是就像剛才呂植老師說的,你盡管在中學高考可能考得很好,是第一名,但是北大精英人才太多了;

你的前後左右可能都是智商極高的同學,也是各個省的狀元或者說第二名。

所以,在北大追趕同學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儘管我每天幾乎都要比別的同學多學一兩個小時,

但是到了大學二年級結束的時候我的成績依然排在班內最後幾名。

非常勤奮又非常鬱悶,也沒有女生來愛我安慰我。(笑聲)

這導致的結果是:我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得了一場重病,這個病叫做傳染性侵潤肺結核。

當時我就暈了,因為Y時我正在讀《紅樓夢》,正好讀到林黛玉因為肺結核吐血而亡的那一章,(笑聲)我還以為我的生命從此結束;後來北大醫院的醫生告訴我現下這種病能夠治好,但是需要在醫院裡住一年。

我在醫院裡住了一年,苦悶了一年,讀了很多書,也寫了六百多首詩歌,可惜一首詩歌都沒有出版過。

從此以後我就跟寫詩結上了緣,但是我這個人有豐富的情感,但是沒有優美的文筆,所以終於沒有成為詩人。

後來我感到非常的慶幸,因為我發現真正成為詩人的人後來出事了。

我們跟當時還不太出名的詩人海子在一起寫過詩。後來他寫過一首優美的詩歌,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們每一個同學大概都能背。

後來當我聽說他臥軌自殺的時候,嚎啕大哭了整整一天。

從此以後,我放下筆,再也不寫詩了。(掌聲)

記得我在北大的時候,到大學四年級畢業時,我的成績依然排在全班最後幾名。

但是,當時我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態。

我知道我在聰明上比不過我的同學,但是我有一種能力,就是持續不斷的努力。

所以在我們班的畢業典禮上我說了這麼一段話,到現下我的同學還能記得,我說︰「大家都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我是我們班的落後同學。但是我想讓同學們放心,我決不放棄。你們五年幹成的事情我幹十年,你們十年幹成的我幹二十年,你們二十年幹成的我幹四十年」。(掌聲)

我對他們說︰「如果實在不行,我會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到80歲以後,把你們送走了,我再走。」(笑聲掌聲)

有一個故事說,能夠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兩種動物:一是雄鷹,靠自己的天賦和翅膀飛了上去。

我們這兒有很多雄鷹式的人物,很多同學學習不需要太努力就能達到尖峰。

很多同學後來可能很輕鬆地就能在北大畢業以後進入哈佛、耶魯、牛津、劍橋這樣的名牌大學繼續深造。

有很多同學身上充滿了天賦,不需要學習就有這樣的才能;比如說:我剛才提到的我的班長王強,他的模仿能力就是超群的,到任何一個地方,聽任何一句話,聽一遍模仿出來的絕對不會兩樣。

所以他在北大廣播站當播音員當了整整四年。

我每天聽著他的聲音,心頭切牙切齒充滿仇恨。(笑聲)

所以,有天賦的人就像雄鷹。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另外一種動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頂端;那就是蝸牛。

蝸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從低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一年、兩年。在金字塔頂端,人們確實找到了蝸牛的痕跡。

我相信蝸牛絕對不會一帆風順地爬上去,一定會掉下來、再爬、掉下來、再爬。

但是,同學們所要知道的是:蝸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頂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斬獲的成就,跟雄鷹是一模一樣的。(掌聲)

所以,也許我們在座的同學有的是雄鷹,有的是蝸牛。

我在北大的時候(包括到今天為止)我一直認為我是一隻蝸牛。

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許還沒有爬到金字塔的頂端。

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給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動的日子。(掌聲)

我常常跟同學們說:如果我們的生命不為自己留下一些讓自己熱淚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過的。

我們很多同學憑著優異的成績進入了北大,但是北大絕不是你們學習的終點,而是你們生命的起點。在一歲到十八歲的歲月中間,你聽老師的話、聽父母的話,現下你真正開始了自己的獨立生活。

我們必須為自己創造一些讓自己感動的日子,你才能夠感動別人。

我們這兒有富裕家庭來的,也有貧困家庭來的,我們生命的起點由不得你選擇出生在富裕家庭還是貧困家庭;如果你生在貧困家庭,你不能說老爸給我收回去,我不想在這裡待著。

但是我們生命的終點是由我們自己選擇的。

我們所有在座的同學過去都走得很好,已經在18歲的年齡走到了很多中國孩子的前面去,因為北大是中國的驕傲,也可以說是世界的驕傲。

但是,到北大並不意味著你從此大功告成,並不意味著你未來的路也能走好,後面的50年、60年,甚至100年你該怎麼走,成為了每一個同學都要思考的問題。

就本人而言,我覺得只要有兩樣東西在心中,我們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第一樣叫做理想。

我從小就有一種感覺,希望穿越地平線走向遠方,我把它叫做「穿越地平線的渴望」。

也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渴望,使我有勇氣不斷地高考。

當然,我生命中也有榜樣。比如我有一個鄰居,非常的有名,是我終生的榜樣,他的名字叫徐霞客。

當然,是五百年前的鄰居。

但是他確實是我的鄰居,江蘇江陰的,我也是江蘇江陰的。

因為崇拜徐霞客,直接導致我在高考的時候地理成績考了九十七分。(掌聲)

也是徐霞客給我帶來了穿越地平線的這種感覺,所以我也下定決心:如果徐霞客走遍了中國,我就要走遍世界。

而我現下正在實現自己這一夢想。

所以,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同學們,你終將走向成功。

你所要做到的就是在這個過程要有艱苦奮鬥、忍受挫折和失敗的能力,要不斷地把自己的心胸擴大,才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好。

第二樣東西叫良心。

什麼叫良心呢?

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別人的事情,要有和別人分享的姿態,要有願意為別人服務的精神。

有良心的人會從你具體的生活中間做的事情體現出來,而且你所做的事情一定對你未來的生命產生影響。

我來講兩個小故事,講完我就結束我的講話,已經佔用了很長的時間。

第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企業家和我講起他大學時候的一個故事,他們班有一個同學,家庭比較富有,每個禮拜都會帶六個蘋果到學校來。

宿舍裡的同學以為是一人一個,結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個。

儘管蘋果是他的,不給你也不能搶;但是從此同學留下一個印象,就是這個孩子太自私。

後來這個企業家做成功了事情,而那個吃蘋果的同學還沒有取得成功,就希望加入到這個企業家的隊伍裡來。

但後來大家一商量,說不能讓他加盟;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大學的時候,他從來沒有體現過分享精神。

所以,對同學們來說在大學時代的第一個要點,你得跟同學們分享你所擁有的東西,感情、思想、財富,哪怕是一個蘋果也可以分成六瓣大家一起吃。(掌聲)

因為你要知道,這樣做你將來能得到更多,你的付出永遠不會是白白付出的。

我再來講一下我自己的故事。

在北大當學生的時候,我一直比較具備為同學服務的精神。

我這個人成績一直不怎麼樣,但我從小就熱愛勞動,我希望透過勤奮的勞動來引起老師和同學的的注意,所以我從國小一年級就一直打掃教室衛生。

到了北大以後我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每天為宿舍打掃衛生,這一打掃就打掃了四年。

所以我們宿舍從來沒排過衛生值日表。

另外,我每天都拎著宿舍的水壺去給同學打水,把它當作一種體育鍛鍊。

大家看我打水習慣了,最後還產生這樣一種情況,有的時候我忘了打水,同學就說「俞敏洪怎麼還不去打水」。(笑聲)。

但是我並不覺得打水是一件多麼吃虧的事情。

因為大家都是一起同學,互相幫助是理所當然的。同學們一定認為我這件事情白做了。

又過了十年,到了1995年年底的時候,新東方做到了一定規模,我希望找合作者;結果就跑到了美國和加拿大去尋找我的那些同學,他們在大學的時候都是我生命的榜樣,包括剛才講到的王強老師等。

我為了誘惑他們回來還帶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國非常大方地花錢,想讓他們知道在中國也能賺錢。

我想:大概這樣就能讓他們回來。

後來他們回來了,但是給了我一個十分意外的理由。

他們說︰「俞敏洪,我們回去是沖著你過去為我們打了四年水。」(掌聲)

他們說︰「我們知道,你有這樣的一種精神;所以你有飯吃,肯定不會給我們粥喝!所以讓我們一起回中國,共同幹新東方吧。」

才有了新東方的今天。(掌聲)

人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過得很偉大,有的人一生過得很瑣碎。

如果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理想,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一定能把很多瑣碎的日子堆砌起來,變成一個偉大的生命。

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沒有理想,從此停止進步,那未來你一輩子的日子堆積起來將永遠是一堆瑣碎。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同學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偉大的人生。(掌聲)

最後,我代表全體老校友向在座的三千多位新生表一個心意,我代表全體老校友和新東方把兩百萬人民幣捐給許校長,為在座同學們的學習、活動和成長提供一點幫助。(掌聲)

暫時放空自己

 文/ 劉晉嘉

※ 有些事、現在的你、如果現在想不通,那就別想了吧!

※ 有些人、現在的你、如果無法面對,那就別面對了吧!

※ 有些困擾、現在的你、如果不能處理,那就別處理了吧!

※ 有些情緒、現在的你、如果不知如何分析,那就別分析了吧!

※ 幫不到的 我們學會祝福

※ 回不到的 我們學會接受

※ 得不到的 我們學會知足

※ 放不下的 我們學會接受

...

《不想、不理、不是逃避,而是讓自己從煩惱裡抽離,若再繼續糾纏下去,恐怕只是讓自己更深陷一團亂局,再說,現在的你,沒有辦法處理,不代表以後的你,也無能為力。》

是啊!《 就把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困擾和情緒,暫時打包、裝箱,等到你有能力去解決的時候,再從容優雅的好好處理,相信時間的手,會把你撫慰得更柔軟,更有智慧,逝去的就讓它逝去吧!暫時放空自己吧! 》

Sunday, April 21, 2013

聽到了!聽到了!


感人真人真事 ...

【對不起,我現在很忙,有事請留言哦!】

在台灣,有一位七十多歲的爸爸,每天都給女兒打電話。

 他聽到的總是語音信箱的留言:“對不起,我現在很忙,有事請留言哦!”

那輕俏活潑的聲音,讓爸爸禁不住笑容滿面。

 明知女兒不在電話那頭,他仍會慈愛地回答:⋯⋯好,你去忙,爸爸明天再給你打!”

而事實上,這聲音的主人已在三年前因車禍去世。

 這句熟悉而親切的留言,是父親找到女兒的唯一方式。

 它像一把神奇的鑰匙,可以隨時開啟一扇通向秘密花園的門。

 那裡,盛開著有關女兒的所有溫柔的記憶 。

 女兒走後,這個手機再也無人使用,可父親仍然按時交納著月租費。

 每天聽著這句留言,他覺得女兒並未遠走,還在從前的那家公司上班。

 父親仿佛就坐在女兒身邊,微笑地看著他,看女兒靈巧的手指敲擊著鍵盤,看女兒在會議室與同事侃侃而談, 看女兒將一份文件放進影印機……

在這甜蜜的遐想裡,父親挨過了漫漫的長夜, 挨過了一寸一寸的疼痛。

在茫茫復茫茫的海上,有時只需一句話,就能擺渡一顆柔軟的心。

可是,有一天,當他又習慣性地撥打這個電話時,那個留言竟消失了!

 他聽見的是對方已關機的提示音。

 驚慌失措的父親,恍如失掉了整個世界。

 他費盡周折,找到了女兒手機的客服電話。

 電話接通的一瞬,他淚眼濛濛,語不成句。

 對方聽清他的問題後,耐心地向他做了解釋。

 原來,電信公司已通過短信告知客戶, 語音系統即將升級,請大家將舊的語音留言與歡迎詞, 轉換到新的系統保存,否則會丟失。

而這位父親從未看過手機短信,所以在新系統上線一周後,他失去了這個珍貴的留言。

 父親徹底崩潰了:“這是我過世女兒的留言,以後,我該怎麼辦……”

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哽咽著,像個無助的孩子。

 客服人員立即將此事通報給主任, 主任又迅速彙報給公司資訊部門。

工作人員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從數百萬用戶的上百萬個舊的語音信箱中,找到了他女兒的錄音。

他們立即開始研究,如何讓原音重現。

工作人員用原始的方式,使用公司內部的電話,打入他女兒的手機,取得了那句至關重要的留言,再從客服中心的錄音系統中,將這句話轉錄出來,匯入新的語音系統。

 日夜盼望的父親,終於又聽到那活潑輕俏的聲音。

 這一瞬,他開心得笑起來:“聽到了!聽到了!”

仿佛那個眉眼乖巧的女孩, 又親暱地偎在他的身旁,一伸手,就可以抱到他。

 為了永遠不再遺失這條留言,公司人員將這段錄音拷貝到光碟裡,贈送給這位父親。

我們都是普通人,無法阻止天災人禍的發生,可我們能夠用持久的耐心和綿密的關懷,去縫合一位父親破碎的心,留住他的溫暖。

 孝敬父母,其實不用太多的時間和金錢,一句話,一句問候,一個親吻,一條短信,一束鮮花,一個擁抱……

有時也會讓父母感動得熱淚盈眶,天下的父母其實都是很容易滿足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55~85歲是人的黃金年齡

社會經濟實力的提高,健康保健措施的改進及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我們生命的跨度大大地延長了。今天美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7.9歲,亞裔的壽命又略高於其他族裔。在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延至現在72歲。所以,人生七十不算稀,百年人瑞有何奇;中秋過後月尚明,清明季末花還濃。

今天人的壽命的增加,不是那種苟延殘喘的拖長時間,而是人有效生命的延長。有效生命指的是我們活著,在意識上能自由行使自己的意志,在體力上能料理自己生活,並從事一定的體力勞動。比起古人,我們的有效生命有幸延長了15到20年。體力的充沛引起心理上比前人更為年輕。今天五六十歲的人就算自稱為「老人」的,也沒人認可。

前兩年,《今日美國》報導二戰後的嬰兒潮進入退休的年齡,認為和他們的前輩相比,這一代人精力體力充沛,生活豐富多彩,對人更加慷慨。所以,55歲到75歲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如果注意保養,適度地鍛煉,好好把握,完全可以把這段年齡延至80歲乃至90歲。

之所以說這是人生的一段黃金時光,是相對於其它的人生階段來說的。這段時光有下面幾個特點:

第一,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年齡已過了人生最辛勞的階段。

人剛離開懵懂的年齡,還沒作好準備,便被拋進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的人生軌道中。從學著幫孩子換尿片到陪孩子上琴課或學游泳,我們的日程排得滿滿的,多半不是為自己的。離開家到公司,職場裡同事間為加級晉升相互傾軋,越是高層次的職業,爾虞我詐越是常見。憂鬱症成為流行病。當我們進入五六十歲時,孩子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至少過了需要我們很多照顧的年齡。而工作上,我們已經達到了那個層次的高峰。不必要為晉升終身教授而連夜寫論文;也許正盼著公司把他炒了,領幾個月的辭退金,拿兩年的失業救濟。就等正式退休的年齡了。所以,這個年齡段的人,心態平穩,對生活滿意度高。

第二,這個年齡段的人,智力達到人的最高點。

人的體質到二三十歲後開始下降,但人的智力卻仍在發展,至少到70歲以上。玩腦筋急轉彎,我們可能玩不過小年青。但考慮問題的周到和精細絕對勝過他。面對突發的事件,我們會比年輕人更顯得從容不迫。處理生活難題,我們經驗豐富,遊刃有餘。

第三,這個年齡段的人,經濟收入多比較穩定。

柏拉圖在《理想國》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錢,對老年人的唯一的好處是他不需要為著金錢去幹壞事了。金錢是萬惡之首。所以,我們不會像年輕人一樣急功近利,為了眼前的利益去鋌而走險。穩定的收入給我們提供物質手段去享受我們鍾愛的事情,不管是追尋童年的夢想,還是修補青春的遺憾。對人來說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第四,這個年齡段的人體力尚佳。

走路雖未必健步如飛,但也沒到吳牛喘月。我們有精力去藝海拾貝,史林攬勝。旅遊,釣魚,讀書,聽音樂,淘古玩,倘佯於山水之間,獵奇在市坊之中。借用王羲之的一句話叫「信可樂也!」

把握這20來年的黃金歲月,關鍵在於更新觀念。

首先得認為自己還很年輕。新鮮的事物能接受,花前月下和年齡無關。孩子長大飛走了,是人生的規律。我們沒必要再去操勞他們的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那是他們的人生,他們的責任。其次,不要讓案牘勞形,瑣事纏身,為自己擠出更多的時間。切記唐伯虎所說的世上錢多賺不盡,朝裡官多做不了的警戒。

人類學家認為,人有十種獨特的生物特徵。其中之一是:其它動物過了生育的年齡,很快就死亡了;而人在生育年齡過後,生命的旅程還很長。所以,珍惜這一段頗長的黃金時段也是造物主的意思喔。

寫給七十歲時的自己

以前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雖然科技進步,但能活到八十也算很好了!對於已過六十的我們來說,想想離「古來稀」的日子是越來越近了,如果到這時還不知道人生最該把握的是什麼,仍汲汲追求俗世的價値生活,那麼,到了閉眼那一天才真是知道窮忙碌了人生這一遭。

我希望自己能夠活過七十,有機會看到今天寫的這篇文章。到那一天,我一定會強迫自己「靜靜地、專心地、誠心地」讀《寫給七十歲的自己》,並且以文章裡面的要求來鞭策自己。哪些要求呢?

一、不貪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這裡的「得」就是「貪得」,想要擁有什麼的物質欲望。

人老的時候為什麼要「不貪」?

因為你的體力、精力、記憶力、拚鬥力……都大不如前,這時「如果仍然和年輕時」一樣,什麼都想要,你的日子肯定會過得十分辛苦。這時候要放下貪念,也就是孔子說的:『戒之在得』。

不貪的觀念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又是什麼?

凡是「基本生活」不需要、用不到的,就不要。什麼是基本生活所必須的?你能吃多少、喝多少、穿多少、住多少、玩兒多少!例如財富,如果已經累積足夠的養老金,再多的要了有何用?為兒女做打算嗎?你已經七十歲,你的兒女年紀有多大?那麼大的兒女,如果還需要你的經濟照顧,除非他是智障、殘廢,否則這種沒出息的兒女不要也罷。

除了不應有物質的貪念,也不應有物質的「比較心」。

好比說名牌皮包、手機,不要因為別人都有,所以自己也想擁有一個,而不問自己是否需要?

不管是什麼東西,沒有需要就不要,不要在意別人怎麼看你。人到七十,還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下,這不悲哀嗎?我就是我,管你如何看我、如何想我,我還是我。也因此,在人生剩下的歲月裡,除了基本生活所需,其餘都不要,這就是孔子說的:『戒之在得』!

二、不嘮叨

世間的萬般事物之所以如此,都有它的道理。管你是喜歡它或是討厭它,它還是如此。什麼政治啦、利害啦、黨派啦、社會亂象啦……管他那麼多幹什麼?至於家人,好比說老伴、兒女、孫子女……你已經管了那麼多年,如果他們依然故我,再管下去又有何用?

不管什麼事情,都不要嘮叨,囉囉嗦嗦像唸經似地唸個不停。如果實在看不下去,溫和地提醒一聲,最多兩聲 ,也就足夠了!再說下去就是「令大家都討厭」的嘮叨。想想當年你年輕的時候,父母以為愛你,不停地在你的耳邊「叮嚀」,你當時有什麼感覺?人生最可怕的,是不能記取教訓,以致日後成為自己當初所討厭那一型的人!年輕時如果你討厭長輩對你嘮叨,將來當你成了長輩,也請不要對你的晚輩嘮叨。

三、不活在過去

最怕老人談自己往日的「豐功偉業」。

第一次也就算了,還有一點新鮮感。不幸的是,很高比率的老人習慣活在過去,喜歡不斷地、重複地談論往事。尤其是「當年勇」,一聊起來就沒完沒了,而且是同樣的一段老故事。可能見了十面,就會說個七八遍,到後來倒背如流、兩耳長繭。當然,喜歡活在過去是人的天性,不要說老人,曾經有段時間我也喜歡談「當年勇」,一旦談到這些話題,我頓時覺得精神格外振奮、言語格外犀利,大有欲罷不能之勢。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聽得不耐煩了,皺眉問我:這些都是過去,你講它有什麼意義嗎?頓時之間,我暗暗慚愧。從此,我曉得暗自檢討自己和別人聊天的話題,也開始留意別人談話的內容,這才發現「活在過去」是大多數人的毛病,而且越老越嚴重。希望我老了以後不要犯這個毛病!回憶,只須跟「和你有共同記憶」的朋友一起分享。其他無關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少跟他們談自己的過去。

四、不堅持己見

堅持己見從別人的角度看,就是固執。越老越固執,聽過這句話嗎?

這是事實,也是普遍現象。老人為什麼固執?可能原因如下:

1.老人累積了許多的人生經驗。當他碰到新事件往往用以往的經驗做比較,並迅速做出結論:是好或壞、是對或錯、是可行或不可行!

2.老人不太能接受新事物。這讓老人的許多想法,例如人生理想、生涯規劃、生命的價值觀……和年輕人的認知都有一段差距。

3.人越活,會為自己設定越來越多的框框,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而且,只要自己衣食無慮,往往就會不顧一切地堅持下去。

4.面子問題。年輕時如果長輩教訓你,即使心裡不服,還是會忍下來。可是,等到你成了長輩,如何能再忍受年輕人對你的糾正?

綜合以上四個原因,老人便成了年輕人眼中的老頑固。我將來可不希望成為老頑固。如何做呢?

我管不了的事,例如稅務政策、選舉輸贏、水電漲不漲、核電廠要不要……

老實說,我想都懶得想。家人的事,例如兒女要不要補習 、選哪個學校、進哪個系所、娶誰、嫁誰、住哪、從事什麼行業、進行什麼投資……我只盡勸告的義務,最多說一兩次,絕不堅持。

與我無關的事,如果是小事,像是外出吃什麼、去哪兒玩、坐什麼車、看什麼電影、穿什麼衣服……我也不堅持。

與我有關的事,唯有大事,我才會考慮是否要堅持己見。什麼是大事呢?那些日日夜夜,會長時間影響我生活的事情。

畢竟我已經老了,生活上有一些老習慣,即使在別人眼中是壞習慣,只要沒有違法亂紀,別人有什麼資格要求我改變?

五、不怨天尤人

最討厭和別人聊天,一開口就聽他抱怨天、抱怨地、抱怨張三、李四……

好像普天下都欠他。真有誰對不起你嗎?別忘了,人生如戲!假如碰上一個不稱職的搭檔演員,你可以選擇「拒絕繼續再演下去」。也別忘了,這本來就是一個不公平的世界。有人出生在父親是賭徒、母親是毒蟲的家庭,他的公平又在哪兒呢?

自己的人生自己選擇,自己過,也應由自己負起完全的責任。

六、不後悔

管他過去曾經犯了什麼錯誤,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後悔有何用?人生已經夠苦了,不要再自尋煩惱。人生要面對的是現在!尤其是你已經七十,人生沒有剩下多少「現在」。掌握現在,規劃短期的未來,讓自己有限的人生更加美滿,這才是七十歲的你應該做的事。

七、想做,就去做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我以為「從心所欲」就是:想做,就去做!人已經活到七十歲了,還有幾個「健康」、「從心所欲」的日子可以過?上個月參加友人的婚禮,席上遇到一位朋友,他從事的工作非常特殊~瀕死研究。據他講,最近兩三年為了做研究,他經常前往安寧病房,曾經和幾百位重症病患長談。綜合他和這些病患談話的心得,深深感覺人在病危之時r,不只會後悔自己「什麼還沒做」!好比說,應該善待某人卻沒有善待,想去某個地方卻沒有去,想做某件事情卻沒有做……

如今即將死亡,想想再也沒機會了,心中好後悔啊!沒錯啊,何必臨到鬼門關前才後悔呢?想做什麼,趁現在還有時間、還有體力、還有財力,就去做吧!別管它體重、血壓、膽固醇……

想吃什麼,就去吃。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和想法。此外該用什麼、該穿什麼、該花什麼、該玩什麼……只要自己還有這個能力,全都不必節省。不要等躺在病床上還在掛念衣櫃裡面那件價值好幾萬元,準備留著重要場合穿著的衣服,到今天一次都還沒穿過呢!

以上就是我對未來七十歲的我的自我期許。總合這七項期許,大體上可以歸納成三個小結論:

一、 言語要收斂。

二、 思想要正向。

三、 行動要積極。

人生匆匆,回想我還是那個調皮搗蛋的小鬼,往事猶歷歷在目,卻不料一眨眼我已踏入「老人」之林。想到歲月如梭,再沒幾年我就可能染上「老人病」,趁著此時「還有幾分精力,寫下這篇文章,留待日後警惕自己」:希望年老的我不貪、不嘮叨、不活在過去、不堅持己見、不怨天尤人、不後悔,想做,就去做!如此這般,活在我身邊的親友才會快樂,我自己也會快樂。

美國公佈決定人類壽命6大因素:人緣排第一 (2012-10-11 08:11《生命時報》)

延年益壽離不開健康飲食和積極運動。基因、信仰和結婚也會影響到壽命,除此之外,影響壽命的因素還有不少。美國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弗裡德曼和萊斯利‧馬丁經過二十年的研究,從研究物件多如牛毛的生活習慣中總結出一些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併發表新著《長壽工程》。該書列出了「長壽關鍵要素排行榜」。

第一名:人際關係

研究表明,人際關係的重要性遠遠超乎想像。人際關係可能比水果蔬菜、經常鍛煉和定期體檢更加重要。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對268 名男性進行跟蹤調查發現,一個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別人的關係。研究還發現,常與朋友小聚適度飲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更長壽。

第二名:性格特徵

弗裡德曼在研究中發現,在性格方面,百歲老人至少有三大共同點:其一,生活態度積極,大多數性格外向、樂觀隨和,笑對生活,廣泛社交。這些老人善於公開宣洩自己的情緒。其二,責任心強。責任心是直接關係到長壽、婚姻幸福和賺大錢的一大重要性格特徵。無論是孩提時代的責任心還是成年期的責任心,都是長壽的最好指標。責任心越強,越有益長壽。其三,積極看待衰老。研究發現,對衰老持積極態度的老人壽命延長7.5年。

第三名:職業生涯

工作對長壽的重要性大大超過人們的想像。失業、工作不穩定及工資過低都會殃及健康。與同事及上司的關係是否融洽也會明顯影響健康情況。偶爾拍點馬屁有益健康。事業成功有助於長壽。乏味的工作會增加心臟病風險。據研究,人們臨死前最後悔的事就是過勞工作既迫害健康又得到應有的回報。反之,如果真正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有意義的工作,勤奮努力反而有益長壽。

第四名:生活細節

一些生活小習慣直接關係到是否能夠長壽。保證足夠睡眠和美滿和諧的夫妻生活;不拖欠債務;與人為善,多點寬容。另外,保持年輕的心態也有助長壽。研究發現,看上去更年輕的人更長壽。目前是否擁有年輕的心態和行為,決定30年後是否會早亡。

第五名:戒除不良習慣

很多人認為,戒除抽煙和酗酒等生活習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然而多項研究發現,長命百歲與快樂生活具有很大的交集,在很大程度上「相互重疊」。因此,為了提高生活品質和延年益壽,應該積極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第六名:與健康者為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經常與誰在一起也關係到是否能長壽。弗裡德曼表示,群體特種決定個人生活類型,朋友的生活習慣會直接影響你的生活習慣。要想健康,就應該經常和生活方式健康的人交往。

輕鬆一下~~85歲...

有個65歲的老頭子,拿著全部過關的健康檢查報告,頗滿意的問醫生:「以65歲的年紀來說,已經挺不錯了吧?你覺得我可以活到85嗎?」

醫生問:「我不知道 --- 你喝不喝酒、抽不抽煙、嗑不嗑藥..」

老先生回答:「除了上教堂、聖誕節偶爾喝點紅酒,20多歲後就沒喝了。從來沒抽過煙,完全不碰所有不合法的碗糕。」

醫生接著問:「那你有沒有做些帶點危險性的活動,像是高空彈跳、爬山或是騎摩托車?」

老先生回答:「當然不,我終身奉行安全為上。」

醫生再問:「你有沒有跟女人鬼混?整晚混趴?」

老先生大大不以為然:「怎麼可能!我20多歲遇上我老婆以來,從來沒有不忠過。多年來,我一直勤奮工作,不要說混趴整晚,連參一腳的時間都沒有。」

醫生望著老先生:「那你幹嘛要活到85呢?!」


珍 • 芳達: 生命的第三幕 (後30年)

步步高升的第三幕•••

與您分享這一段 短短地 卻充滿了智慧的語言

祝我們都 老得輕鬆 老得自在 更重要的是... 老的有智慧喔!!

在這個世代中,我們的平均壽命多增加了30年 -- 這些額外的30年不只是生命中的一段註腳或病理學上的現象。

珍•芳達於TEDxWomen談論到,可以如何思索這生命中的新階段。

http://www.ted.com/talks/lang/zh-tw/jane_fonda_life_s_third_act.html?source=email#.T7jHI59xUVN.email

Thursday, April 18, 2013

想不透怎麼會一樣呢?

童鞋寄來這個奇妙的影片,知道為什麼的請舉手!

太神奇了!看完之後,你不得不佩服!

http://biertijd.com/mediaplayer/?itemid=40360



解釋:


「簡單的說斜切的那一排,每經變換位置後那一排方塊都縮短了,面積變小1/7,於是就多出一塊。」

那影片正好相反,變換位置後多出細長的一小截,它的總面積正好是中央多空出的那一塊的面積。

很有趣喔!








Wednesday, April 17, 2013

千難萬難 在美看病難‏

特約撰述/余愉

April 13, 2013 06:05 AM

在全球化時代裡,為了追求健康、續命延年,中國有錢人飛來美國治療重症,也有北美 華人千里迢迢到中國求診,其中有人是負擔不起在美的高昂醫療費,有的則專 為治療疑難雜症、懷抱希望而去。中國大陸的醫療量體最大,城鄉醫療差異也最大,中國的進展,格外受到注目。本系列首先介紹在美國就醫的困難以及到中國看病已逐漸形成風潮。

【第1難】語言障 胸口悶 英文怎麼講?

華人在美國看病有三難。

第一:語言有困難。

第二:醫療體系太複雜。

第三:醫療費用貴到讓人抽筋。

這三項又以第三項最難,基本上如果你有錢,第一第二項都不是問題。

以第一項為例,華人想向心臟科醫生陳述胸悶,醫生問是像大象壓在胸口嗎?是喘不過氣嗎?是無法呼吸?是心跳太快?華人說,都不是,就是胸口悶得發慌,醫生更糊塗了。光是問這幾句話的時間,台灣的醫生已看完好幾個病人,也開完好幾個處方了。

至於醫療體系,光是想向醫生辦公室約個門診,在打電話時就會被接二連三的問題打敗。有保險嗎?是哪一家保險?是政府保險還是私人保險?是PPO還是HMO?有轉診單嗎?最後可能還得要你的保險號碼。

去向保險公司確定要看的症狀是否在保單範圍之內。不幸遭逢大病,光是處理來自醫院、醫生、檢驗室、醫技人員、藥房各自為政如雪片般送來的帳單,就讓人覺得又要病一場。

醫療費用也是一大負擔。加州舊金山附近,家庭醫生的門診80至120美元,專科醫生200至500美元,救護車送急診室沒有複雜的檢驗,值班醫生來問個好,6000至8000美元。沒有醫療保險,又薄有房產儲蓄等資產的中產階級,一場醫療意外,就可能抹去畢生辛苦積蓄。Obama care 2014年正式上路之後,不買健康保險的將受重罰。

由於屆時健康保險公司不得拒保任何帶病投保的病人、必須承擔健康檢查所有相關費用、必須承擔生育險,將大幅降低保險公司豐厚的利潤,為求自保,保險公司這兩年拼命調高保費,保費一年數漲,最近一次漲幅高達20%以上。投保人都面臨高保費、高自付額的困境。將這幾年陷於經濟泥沼的美國人,壓得更透不過氣。

記者將舉幾個華人在美有關因為生、老、病與醫生醫院打交道的例子,說明在美國看病的難處。

張女士20多年前在美國生她的頭胎時,約半夜陣痛被送進醫院產房,孩子很順利於凌晨5時出生,約早上8時多,護士笑容可掬拿一杯冰的橘子水給她喝,雖然家中的長輩一再叮嚀在月子中絕不可碰生冷食物,但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只好硬著頭皮喝下。早上9時多,護士又善意地問想上廁所嗎?能自己去嗎?張女士凡事不求人,雖然麻藥漸退、傷口疼痛,還是奮力自己撐到廁所。沒想到上完廁所回來,護士竟跟她說,你既然可以自行上廁所,你就可以出院了,保險公司不會付你多住一夜的錢。與醫生力爭也無效,最後她自己掏腰包,付了幾千塊錢,在醫院多住了兩晚。

【第2難】 體系雜 做檢查 城東城西跑!

每一個父母親最揪心的就是孩子有病痛,尤其是孩子發燒不退,恨不得馬上抱去給醫生看。但美國醫生好像都很淡定,當父母語無倫次的想約醫生時,如果不是有點嚴重,是約不到醫生的。想打退燒針?沒聽過這種東西。想吃消炎藥?沒事吃什麼消炎藥。慢慢磨出經驗的父母就知道小孩生病多觀察,看他胃口好不好,排泄正不正常,記錄下來,告訴醫生,可以幫助醫生判斷病情。

見不到醫生時,保險公司或醫生辦公室都有護士專線。

在美國生病或健康檢查,最懷念台灣醫療的一條龍作業。在美國,通常是醫生、醫院、檢驗室、放射科、藥房都天各一方,覺得自己真的非不得已要去看醫生,約了十天半個月之後,終於見到醫生了,醫生開單子讓你去驗血、驗尿、照X光、照核磁共振等,拿了單子再打電話一一約,城東城西到處跑,如果住家附近的醫療機構保險不給付,得跑另外一個城,半個月以後檢查報告出來再約醫生聽判決。如果是小病,恐怕早已痊癒,如果懷疑自己有大病,這漫長的煎熬也真是夠受了。而忙了半天,還只在診斷階段,治療還沒開始呢!這樣的折騰,對年輕的美國人,都不是簡單的事,更何況是不諳英文的華人、病人、或不開車的老人。

住加州矽谷從事建築裝修業的楊先生,前年在工作時失去知覺倒地,打「911」時,無法及時報出正確地址,消防車到達時,他已倒地近五分鐘,消防隊員先對他施電擊,再打強心針。電擊了4次心臟都沒反應,高180公分、重85磅的他,每次被強力的電流彈跳離地十幾公分,第5次再無反應,就不能救了。當他被救護車送到醫院時,四肢已呈現微焦的褐色。

【第3難】費用貴 沒醫保 花掉一棟房!

楊先生經斷層掃描確定是心臟動脈剝離,即展開一連串的醫療救治。由於失氧過久,醫生擔心已造成腦部永久損傷,家人也都被告知可能會有四肢癱瘓或語言或認知行為受損的可能。為了降低他腦部受損機率,他全身的血液被抽出來冷卻後再打回去,混身青紫的他在冰床上躺了幾天。他能開口講話的時候,醫生都很緊張,不過倒還有問有答。

出院回家一個月以後,他開始陸續接到各項帳單,這些帳單讓他越看血壓越高,約略算了一下,前後大概是53萬美元,平均一天5萬多美元。他本來一直有健康保險,出事半年前,因為保費實在漲得太凶,他就把保險停了,還沒來得及復保,就遇上這個意外。「53萬,我都可以買一棟房子了。」他表示。

他認為,美國的醫療制度除了費用太高以外,對他這個曾經在鬼門關外徘徊的人來說,實在讓他非常感謝。像他,消防隊

的隊員在第一時間,對急救程序的掌握,接著救護車在路上奔馳,所有車輛都停下來讓路的守法精神,以及他雖沒有保險,醫院依舊救人第一的做法,任一個環節出一點差錯,他都沒有倖存的機會,他感謝造物主對對他毫秒不怠的眷顧,出院後立刻「領洗」信了天主教。他說,如果他的狀況發生在台灣或中國,很可能就因交通堵塞死在路上,或是沒錢進醫院,死在醫院外頭,提早到天堂報到。至於龐大的醫療費用,美國政府也有體系讓他按能力慢慢償還。

「老」在美國,是一個淒涼的話題。尤其醫藥越來越發達、壽命越來越長。大家都擔心,錢已花盡、人還老病纏身地活著。以前都聽說,美國子女不孝,不奉養父母,把年邁的父母送到養老院。但打聽一下,養老院也不便宜呀,照顧好一點的,每人每月近5000美元,已經癡呆或失去自理的不收,三頓還得吃洋餐。華人大都選擇請住家保母照顧。也難怪聽到台灣養生村經營上軌道,費用合理、醫療費用低廉,又無語言障礙,許多華人長者都興起不如歸去之嘆!

在美國,生不易,老更難,病更是奢侈,看病難喔!

Tuesday, April 16, 2013

吃苦當作吃補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v=359478704167275&set=vb.155044244632873&type=2&theater


美國達人秀,出現了一個街頭藝人Turf,從學校畢業之後因為熱愛跳舞,被媽媽趕出家門長達兩年,這兩年間露宿街頭無家可歸,Turf 說: 不管你相不相信,我從晚上一直跳到早上,連旅館費都省下來了, 感動全美 街頭藝人 必看分享!!


表演完之後,所有評審一致通過,其中一位評審說: 在街頭的日子,你學會了吸引別人的目光,在街頭的這段日子很值得,現在是時候上舞台了Turf 的精神告訴我們,生命中總會遇到挫折,吃苦當作吃補。


《勇敢做唯一的自己》

生命真正的挑戰,永遠在課堂之外!


文/台大教授郭瑞祥

求第一還是怕輸? 第一的意義與價值

一個當下椎心刺骨的B,釋放我長久以來讀書是為了追求漂亮成績的功利迷思,轉向真正的學習本質。

「老師,您可以幫我寫推薦信嗎? 這是我過去七個學期的成績單。」最近一位大四女同學來看我,希望我能為她撰寫申請研究所的推薦信。

看了她的成績,我嚇一跳,從大一到大四的過去七個學期,她每學期都是書卷獎得主! 在臥虎藏龍、會念書的學生比比皆是的台大校園,這並不容易,可見她多麼用功!

但我一開口,卻是潑了她一頭冷水,「同學,妳能不能不要繼續拿第一名?」「為什麼? 追求好成績有什麼不對嗎? 要申請國外的好學校念碩士、博士,難道不應該有好成績嗎?」面對她不解的神情,我請她在研究室坐下來,「讓我花一點時間,說個故事給妳聽好嗎?」

說實話,在台大教學十八年,我最擔心的學生,不是成績吊車尾的同學,反而恰恰相反,竟是每一科都拿第一名的傳統好學生,最讓我放心不下......。

這個故事,就從多年前一個很認真、也常拿書卷獎的台大學生說起。

曾經,有一個高中念建中、大學讀台大,在別人眼中考起試來一帆風順的台灣年輕人,在長期努力不懈下,終於如願以償來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與博士。當時,在他心中,「成功」的人生像是一條有軌跡可尋的直線,從麻省理工以漂亮成績畢業,等於拿到「成功」的第一個入門磚。

他告訴自己:「我來美國可是來讀書不是來玩的,好好拚功課吧!」這個台灣學子,從小念理工科,愛運動,愛念書,但對於美國的流行文化、同學間多采多姿的社交生活,格格不入、甚至手足無措。於是他一心向學,果然,念碩士的兩年與博士第一年,每一個科目都拿下漂亮的A!

在麻省理工,A就是最高的分數了,科科都拿A,真是不容易的好成績。

他內心不免小小驕傲,頗以自己為榮,也一直以為,自己的指導教授,一定也為他高興,畢竟置身於一群天才學生中,他的好成績堪稱「第一名」呢。

全A成績,終於碰到大鐵板了。有一門陌生卻又必修的重要課程,他上了幾個月後,內心有數,成績大概不會太理想,雖然及格絕對沒問題,但A恐怕拿不到了。這個「好學生」乾脆壯士斷腕,期末考前,毅然退選這門課,避免成績單出現B的「恐怖」危機。

很多美國同學不理解,老師更覺得奇怪,學分費交了,也認真上了幾個月,為什麼他要退選?只為了避免成績單不好看?這個理由對美國人來說,太不可思議了!來年,他再度戰這門必修課,一路穩紮穩打,加倍用心,但期末成績出爐後,他,竟拿到了第一個不是A的成績!之前的退選,無異於一場時間與金錢的徒勞無功。

沮喪的他,有點難為情的去見了美國指導教授,甚至,帶著歉意去的。然而,指導教授卻十分開心的恭喜他!恭喜他沒拿到A!教授語重心長的說:「我真是太替你開心了! 你從今日起,再也不必為拿A、拿高分而念書,你總算可以放膽,去做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情了!」

那,什麼才是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 教授笑著回答:「去犯錯與創新吧!藉著課本教你的基礎,然後去有計畫的犯錯、嘗試創新。這才是有價值的!」

台灣小子,如當頭棒喝般醒悟:什麼才是追求知識的本質?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尋求突破,繼續為下一代累積新知,以創新動能造福人類社會,才是知識的本質。好吃的蛋糕是本質;而好成績,只是裝飾的美麗奶油花朵罷了。

「怕輸」心態造成保守的選擇

我,就是那上面故事裡的主角、曾經認錯方向的台灣小子。

當我被MIT指導教授,點出求學觀念上的根本錯誤後,其實是非常受用的。在此之前,我把所有的精神力氣、大概有九成,都放在完成作業、求取高分,而只拿一分的餘力,用以做研究。

但後來,我大幅度更改比例,變成了兩成力氣做功課,八成心思做新研究。以前,一拿到作業,就認真埋頭苦寫,確保盡善盡美以得好成績,後來卻變成了要交作業的前一天,才開始熬夜趕報告。

這並不是說我偷懶,而是我發覺,做新的研究才是更大的挑戰,收穫更多,所以我選擇先做研究。

研究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無底洞,回報會比較慢,不像考試成績馬上就出來,但這才是真正的學習過程,而且雖然回報慢,收穫卻是紮紮實實、屬於自己的,不是考完試就一半還給老師的表面好成績。可以說:那個當下椎心刺骨的B,釋放我長久以來讀書是為了追求漂亮成績的功利迷思,轉向真正的學習本質。

觀念一改變,學習反而突飛猛進。大多數人要念六年方能結束的博士班,我四年就畢業了;因為我把時間與精神,花在對的地方、並做出了新的研究成果,最終得到了教授的肯定,畢業論文順利通過。

「怕輸」文化造成保守的心態

回到台灣教書後,這些年來,我對當時的心情又有一層新的體悟。當年我對科科A的追求,除了從小相信認真念書就是為了追求好成績的迷思,背後,更深的原因是「怕輸」。怕輸、怕沒面子的心理框架,一直到現在,仍然在很多個體、甚至很多企業發展上看到,形成一種保守的文化,妨礙創新的嘗試。

台大管理學院每年都送很多學生到國外著名大學做交換學生。最近一個同學從北歐的大學交換半年回來,與我分享心得。

她的班上有一半是當地學生,另一半是來自義大利、法國、德國、韓國、印度等全球各地的交換學生,有很多分組討論和報告要做。她發現,台灣去的學生,理論學得很紮實,程度一點也不輸外國學生,但自信心明顯比較不足,即使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與觀點,但不那麼能夠系統化組織與勇於提出思辯討論。相較之下,「歐洲的年輕學生可能理論基礎比不上我們,但他們不害怕,很敢說出口,討論激盪,發現真的有興趣的地方,再去深入鑽研,很有創意和想像力。」

她的心得我完全瞭解。因為怕輸怕被別人笑的心理,出現在許多層面上,例如阻礙學習新語言(不敢開口怕被笑)、討論課上沉默者占多數,發言的永遠那幾個,但下了課大家卻七嘴八舌意見多多。

這樣的案例在企業發展中也是層出不窮。如果企業躲在舒適區中,無法打破自己過去的勝利方程式,當時不我予,很容易就被時代的巨輪給吞滅。例如柯達(Kodak)公司,主宰軟片市場將近一百餘年,在一九八○年代末期達到頂峰。面對數位技術的興起,柯達並不是沒有注意到,甚至在數位技術上很早就投入了相當多資源,但為何仍然由盛而衰,在二○一一年十月宣布破產呢? 仔細分析,柯達失敗來自於兩種「慣性」:

認知慣性:柯達的高層多為學化學出身,同質性太高,在審視產業情勢及制定策略時,陷入以往慣常的思維方式。因為「刮鬍刀/刀片」的「框架鎖定」,也就是刮鬍刀(相機)很便宜,但刀片耗材(軟片)才是利潤的主要來源。這樣的盲點導致在新產品發展中,柯達「看不懂」新的市場規則,也「看不起」低利潤的數位產品,導致後來在數位產品的競爭中節節敗退。例如,柯達第一個上市的數位產品,居然是相片光碟。顧客需將整捲底片,送至軟片沖洗店沖洗。唯一的改變,只是將影像儲存在碟片中。更可笑的是,顧客必須額外花二十美元,購買這張光碟片。

行動慣性:在柯達引進外界來的執行長之後,認知慣性的因素雖然排除,但是公司中階主管的反彈,以及心態過於保守的文化因素,造成了行動慣性。過去產業特質讓柯達盡量避免風險性或創新性的做法,現在員工深恐新的科技會讓自己工作不保,既然「看不開」就會抵制,造成轉型上極大的阻力。

認知慣性讓我們只習慣於過去的勝利方法,而忽視了創新能力的培養。行動慣性讓我們不敢犯錯與怕輸,一味的躲在舒適區中打轉。對比我年輕時全部力氣放在追求「全A」,一樣是只想留在最確信的成功方程式,忽略環境變了,麻省理工定義的「好學生」和台灣的完全不一樣。

我曾經反省,為何必須到了美國求學、從別人的文化反射出來,才看清自己的迷思? 為什麼在台灣時,從來沒有發現過、從來沒有反省過?

答案很簡單。在台灣現有的升學制度下,包含高中基測、大學學測,我們的遊戲規則就是,誰會考試,誰就是贏家!三十年前,我念書時如此,現在亦然。

或許,大學前的遊戲規則,真是如此,但是,我們的人生,從考完大學起,就再也不是科科得A者保證勝利了。

不論人生或企業,唯有能認清環境變化,敢於跨出舒適區,追求本質的創新,才能永保成長動能。從此刻起,掙脫只求第一的魔咒,擺脫怕輸的包袱,大步往前走吧!

Monday, April 15, 2013

衲履足跡

衲履足跡,為上人每日言行的實錄,記晨語、記早會、記大場開示、記隨緣開示、記志業體會議座談、記外界來客訪問、 記天災人禍救災指示、記國際現象社會脈動、記慈濟推動專案、記志業體職工開示、記慈濟組隊志工開示、記靜思精舍 僧團開示、記上人行誼動態、記上人之無奈、感慨、歡喜、安慰等等心情......

為 永續綿延慈濟宗,為鞏固職工志工體制、為凝聚職工志工共識、為圓滿個己成佛之福慧、為有效達成世界和平之理想----衲履足跡,或是月刊版的節錄版或是靜思人文出版的全文 版,是為慈濟菩薩訓諫道場裡「傳法脈弘宗門」課程必修必讀之著作,請您展書用心閱讀!

以 下例舉數則這幾天上人衲履足跡開示──

一、 做事的人要堪得起寂寞

很多人都沒有自己的思想,只是跟著人云亦云,聽人說就信以為真,自己沒有深入了解,在迷茫中卻不自知。所以,真正在做事的人要堪得起寂寞,在寂寞中做事很辛苦,得忍受被不真的傳聞誤解,這實在是很無奈!慈濟不怕人來了解,是怕人 誤解啊!

二、 在大劫難時更要培養大慈悲與大智慧

我這一生不知遇到過多少次類似境界──慈濟總是動輒被提出來批評,有心成就美善好 事,卻有發自少數人或透過媒體的反對聲浪,有時聲

浪如排山倒海而來, 不免感到很辛苦、很孤單、很無奈,但我始終抱持感 恩心去面對。對於別人我是不敢要求什麼,但對慈濟人則很希望是非要明辨,大時代需明 大是非,在大劫難時更要培養大慈悲與大智慧,因為 欠缺慈悲與智慧,是非就會分不清。總之,就是做我們應該做的即是。

三、 踏實能穩步前進,急衝須回頭收拾

做事要踏實,一步接一步,步步腳踏實地,一步站穩了,再接著下一步;即使是好事,也不要 貪功貪多貪快,各環節都要細膩思考再動作,若一直 衝下去,只知衝而不求穩,日後會很危險且難以收拾。

四、 浴佛的意義

浴佛的意義,並不是佛陀的身軀需要我們洗淨,最重要的是要洗浴我們的自性佛,洗盡後天薰染的習 氣,顯現本有的清淨佛性。

五、 生死往復不已,人生在趕場中

雖有喪子之痛,但若每天啼哭,孩子也無法安心。孩子過去生的劇本,與你之間的緣就寫到 此為止,他的人生在趕場,再拖下去就會變成不好的 緣了。所以就讓他隨緣而去,才會在來生有緣的家庭裡見人就笑,得到大家的疼愛。

六、用心撰寫生命日誌

慈濟菩薩雲來集,慈濟家庭好溫馨,慈濟大家庭從發祥地花蓮,慢慢地伸向北部、西部,以至中部與南 部,全省到處都有慈濟道場,都是因緣聚 足成就出的莊嚴道場,就在這些莊嚴的殿堂裡,時時都在培養人間菩薩,日日都在進行社會推廣教 育,為建設菩薩家庭,為推動社會教育,為 致力淨化人心,而負起重要的使命和責任。

人人的心靈道場會聚在有形的莊嚴道場裡,膚慰著多少人心。看看有的

人家,心愛的孩子在 無常中消失,可以想像父母親的心痛心碎,這分無奈 而悲痛的心靈,需要人間菩薩及時出現在他們的生命中,引導他們走入慈濟大家庭,讓心痛的悲情可 以轉小愛為大愛,雖然失去了心愛的孩子, 但更能去擁抱大社會裡的年輕人。

社會上的年輕人的希望,就在於能夠接受正面的教育;所以若能開闊愛心去愛更多人的孩子,讓這些孩子長大後也可以為社會付出,社會才有祥和的未來。人間菩薩可以轉變心靈的境界,讓有遺憾與缺陷的人生得以填補與圓滿,也能夠用心用愛 為天下奉獻。

常言新年新希望,每一年換上新年新日曆時,我總是默默自我期許,總是堅志發心立願,每一天日子都 要好好利用,每一張日曆都要好好書寫, 以成就有意義、有價值的生命日誌。今天已撕下八張日曆了,浮現出來的是元月九日這一張,可不 知之前的那八張日誌,是否有用心撰寫呢? 是否已留下值得回顧的生命日誌呢?

若省思後感到自己是空白度日,就要立即把握住未來的每一天,從今天這個九開始,久久久久地過好人 生日曆,寫下美好的生命日誌。

七、 珍惜聞法因緣,期待將法入心

我們要很珍惜難得人身又聞佛法,所以期待要將法入心、要身體力行。

佛陀出現於世的一大 事因緣,就是要宣說大乘法,直指人心本具佛性,只因一念無明、滿心欲念,所以綿綿複製無明,使自己愈陷愈深。雖然覺悟的智慧深埋,但佛性不失、依然存在,只要勤修 行多聞法,在菩薩道 上見苦知福,明白苦集滅道的因果道理,調伏貪瞋癡,捨除無明煩惱,自然能漸漸明心見性。

八、生活日曆‧生命日誌‧人生劇本

對於個己生命周圍更廣闊的世界,我們要多用點心去關心留意,和許多國 家地區的多災多難相比,我們的人生、我們的環境,都要好得太多太多!所以天天都要懷抱感恩心,每天睜開眼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感恩,感恩手腳可以動作自如;感恩之後就要發願,但願從此時此刻開始,戒慎虔誠過好每一天,細心運用生活日曆,用心書寫生命日誌,用愛編寫人生 劇本。

Friday, April 12, 2013

要命的中文‏

中文真的很有意思 ,老外很難懂。

史密士是美國加州大學的企管所碩士,畢業後在矽谷一家電子公司擔任行銷部副理,兩年前他被派到台灣分公司,成了獨當一面的總經理。

他在加大時曾經上過我的普通心理學,來台灣後,偶爾會來找「老師」聊聊天,打打球,也一齊去看場電影,我們變成了好朋友。

兩個月前,我到新竹交大去做場通識演講,講完後順道到他公司去看看他。

從抽屜裡拿出一本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他學中文的各項心得。

他翻到中間的某一頁,上面特別註記著:

「一『首』歌、二『隻』駱駝、三『張』桌子、四『門』炮、五『把』扇子、六『輛』汽車、七『架』飛機、八『根』柱子、九『條』絲瓜、十『面』鏡子、十一『尾』魚、十二『道』菜…。」

他指著這些各式各樣的分類詞,一臉無奈的說:「這有道理嗎?」

我說:「這算什麼!」就隨手寫下了:

「一『匹』馬、二『頭』牛、三『隻』猴子、四『條』狗、五『口』羊、六『盞』燈、七『畝』田、八『扇』窗、九『枚』火箭,十『只』戒指!」

史密士屏了一「口」氣說:「我現在是一『顆』頭,兩『粒』大,更糊塗了,還有嗎?」

我說:「你只能說一『輪』明月,但不能說一『輪』月亮;兩『匹』馬可以,但兩『匹』駱駝就感覺怪怪的。

一『葉』扁舟是形容其小而飄浮不定,一『座』山則是碩大而穩重。

一『支』舞曲,會令人感到腳底輕盈;而一『道』彩虹,則令人覺得前程似錦,充滿希望。

對會喝酒的人來說,一『缸』好酒是大量,一『罈』好酒是有量,一『瓶』好酒是小量,而像我只能喝一『盅』好酒,是雅量!

還有,說你打得一『手』好球,是褒你;讚你打得一『口』好球,是損你!

一『則』新聞表示繽紛世事中的一個小故事,而一『條』法律則表示條裡分明,白紙黑字。但『條』不像『根』那麼硬梆梆的,軟軟的就有協商的餘地。

一『支』部隊,讓人有非常機動的感覺,而一『股』力量,則讓人感到一股作氣的氣勢。但我實在喜歡一『片』花海、一『片』真情、一『片』痴心、一『片』歡騰,還有,一『片』混亂?它們都讓人感到生動而充滿想像力,否則哪會有一『串』鈴聲的清脆,也不會有一『落』書籍的沉重,更不會有陽關三『疊』的起伏了!當然,談到緊張的情勢,哪有十『面』埋伏來得傳神。」

我越講越興奮,但史密士已經跌坐在他的沙發椅上,一「臉」挫折。這位博學的先生,一定不是好老師,老外學中文的第一堂課就吐血而亡。

據舊華社報導,一位老外在中國準備長期居留,於是,他報名了專給老外準備的中文課程。

第一堂課教兩個英文單詞的中文解釋 —wife 和 husband。

老師的要求是必須記住以下解釋:

Wife =>

01 妻子,02 老婆, 03 太太,04 夫人,05 老伴,06 愛人,07 內人,08 媳婦,09 那口子,10 拙荊,11 賢內助,12 對象,13 孩他媽,14 孩他娘,15 內子,16 婆娘,17 糟糠,18 娃他娘,19 崽他娘,20 山妻,21 賤內,22 賤荊,23 女人,24 馬子,25 主婦,26 女主人,27 財政部長,28 紀檢委,29 渾人,30 娘子,31 另一半,32 女當家,33 渾家,34 髮妻,35 堂客,36 婆姨, 37 領導,38 燒火婆,39 夥計,40 黃臉婆

Husband =>

01 丈夫,02 愛人,03 那口子,04 當家的,05 掌櫃的,06 不正經的,07 潑皮,08 不爭氣的,09 沒出息的,10 該死的,11 死鬼,12 死人,13 傻子,14 臭不要臉的,15 孩子他爹,16 孩子他親爹,17 哎,18 老公,19 豬,20 親愛的,21 先生,22 官人,23 相公,24 大人,25 挨千刀的,26 老伴, 27 男客

還沒下課,老外已吐血而亡....

中文字的奧妙

外國人學中文,確實不容易。中文字的奧妙,常常讓學中文的老外暈倒,說幾個聽來的段子:

一、方便

一位剛學過一點中文的美國人來到中國,中國朋友請他吃飯。到了飯店落座,中國朋友說:「對不起,我去方便一下。」

那老外沒聽明白,「方便」是哪裡?

見老外疑惑,中國朋友告訴他說「方便」,口語裡是「上廁所」的意思。哦,老外意會了。

席間,中國朋友對老外說:「我下次到美國,希望你能幫忙提供些方便。」

老外納悶了:他去美國,讓我提供些廁所幹嗎?

道別時,另一位在座的中國朋友熱情地對老外說:「我想在你方便的時候請你吃飯。」

見老外驚訝發愣,中國朋友接著說:「如果你最近不方便的話,咱們改日……」

老外無語。

「咱找個你我都方便的時候一起吃飯吧。」

老外隨即暈了。

二、乳

一位老師向老外學生解釋「乳」字的含義:乳即是小的意思,比如乳鴿、乳豬等。

講解完,老師要求老外學生用「乳」字造句。

老外學生造句說:「現在房價太高了,所以我家只能買得起20平方米的乳房。」

老師聽了,冒著冷汗說:「再造一個!」

老外學生:「我年紀太小,連一米寬的乳溝都跳不過去。」

老師冷汗如雨下,說:「再造一個!」

老外學生說:「老師我真的想不出來了,我的乳頭都快想破了!」

三、意思

老外苦學漢語10年,到中國參加漢語考試。

試題之一:

請解釋下文中每個 「意思」的意思:

阿呆給領導送紅包時,兩個人的對話頗有意思。

領導:「你這是甚麼意思?」

阿呆:「沒甚麼意思,意思意思而已。」

領導:「你這就不夠意思了。」

阿呆:「小意思,小意思。」

領導:「你這人真有意思。」

阿呆:「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

領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是我不好意思。」

這老外聽了,一頭霧水。

中文的「意思」太深奧了,於是他交白卷回國。

中文萬歲!

一美女興致勃勃地問醫生:

「我想豐胸,但是豐胸後會有什麼效果?」

醫生淡定地答道:

「豐胸後,一般會有四種結果:

1. 大不一樣;

2. 不大一樣;

3. 一樣不大;

4. 不一樣大!」

世界上沒有其他的文 字能夠有這樣的功能,中文萬歲!

Thursday, April 11, 2013

宋美齡106歲長壽之謎

■宋美齡的生平簡歷

她,從出生到死亡,歷經106個歲月,竟能無疾而終

她,曾經貴為中國第一夫人,晚年卻與普通人無異

她,喜歡抽煙,遭遇車禍,又得乳腺癌,竟能泰然處之

是什麼讓她歷經人間風雨,又能享受天年.一本難得的好書

破譯宋美齡長壽密碼

道出普通人都知道,但卻難做到的長壽密秘.

下面讓我們看看宋美齡的生平:

·  1897年3月5日出生於上海。

·  1907年赴美求學,後在威斯理女子大學就讀。時年10歲.

·  1917年返國定居上海。

·  1918年,父親因癌症病逝上海。時年21歲

·  1922年,與蔣介石第一次在宴會上相識。時年25歲

·  1927年於12月1日,與蔣介石結婚。時年30歲

·  1928年,隨蔣介石舉行第二次北伐。

·  1934年支持蔣推行“新生活運動”。

·  1936年西安事變後,親赴西安,尋求和平。時年39歲

·  1937年前往淞滬抗戰前線視察,翻車受傷。時年40歲

·  1938年,參與武漢空戰的指揮工作。 

·  1939年隨蔣遷往重慶,協助組織“飛虎隊”。

·  1943年初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尋求國際支持。

·  1943年5月隨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任翻譯。

·  1948年代表蔣介石去美國求援。 

·  1950年從美國去台灣。

·  1975年蔣介石病逝後,定居美國。時年78歲

·  1976年曾回台灣小住。 

·  1986年10月,回台灣參加蔣介石百年冥壽紀念活動。

·  1997年歡度百歲壽誕。 

·  2003年10月24日在美國紐約逝世,享年106歲。

希望大家注意一點,宋美齡去世的時候基本上是無疾而終.我們很少聽說誰去逝的時候是無疾而終的.基本上都是:"因病醫治無效,於XXXX在XXX去逝".而作為一個名人,去逝的時候,卻是無疾而終,而且,臉上幾乎沒有老年斑,牙齒基本完整,沒有假牙.本書的序言中是這樣記載宋美齡過世的:

走過漫漫百余春秋的長壽老人宋美齡,她人生的最後一程,竟是在睡夢中辭世的。這無疑是讓世人驚嘆的意外結局。所以,守候在曼哈頓高層公寓和殯儀館門前的記者,幾乎到了蹲守竟夕的地步。他們都在希求獵取有關宋美齡的長壽秘訣,甚至對她生前最後一刻的情況也希望曝出意外的新聞。可是,宋美齡生前並沒有留下任何遺囑,更沒有留下記者們渴望得到的長壽秘密。她的悄然離世,遠比普通人想像的還要簡單,甚至根本就沒有人們所希求的任何新聞性。

在宋美齡歿去的第二天,死前始終守候在老人榻邊的外甥女孔令儀對美國媒體公開了宋美齡離世前的最後情況。孔令儀說,宋美齡去世的當天下午4點,她依例去看望蔣夫人。老人家情況還算正常,她就放心回地到自己家裡用晚餐了。可是還沒吃完飯,宋美齡的特別護士就打來緊急電話,說蔣夫人出了症狀,脈搏跳動不規則。孔令儀急忙趕去,家庭醫師也同時趕到。經過治療,蔣夫人隨即再次入睡,但脈搏始終微弱。孔令儀急忙通知在紐約唸書的蔣孝勇公子蔣友常等親友趕來陪伴蔣夫人。大家靜靜地守候著,直至晚上11點17分,宋美齡在睡夢中終因心臟衰竭自然地過世了。

孔令儀還告訴記者們:“蔣夫人過世前沒有對我說什麼話,沒吩咐任何事,過去幾天她已不大講話了,只是點頭或者搖頭,但精神還好,她從不交待後事,也不立遺囑。”

宋美齡的步履橫跨19、20和21世紀。她一生的歷史功過是非,並不是本書求證和加以論述的重點。這部長篇史實性著作,只關注和破解一個謎團,也就是國內外眾多讀者一直關注的問題,即:宋美齡為什麼會如此長壽?宋美齡一生的長壽秘訣究竟是什麼?筆者企圖以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史料,為關心此事的讀者們解開這一有益於人們健康的知識性謎團。

■熱衷按摩經絡常通

我對此書中的一段印像很深,深到什麼地步呢?就是逢人便說通經絡的重要性.而且前兩天中秋節的時候,我曾經爬一趟香山,途中,聽到身後的一位大姐正在向別人談起宋美齡按摩的事,所以,我更加確定了這事對宋美齡健康的重要性.那她到底如何重視按摩的呢,書中是這樣記述的:

宋美齡喜歡女侍按摩,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宋美齡就開始運用這種有益於健康長壽的方法來保養身體了。

蔣介石身邊的侍衛官翁元對此作過證實,他說:“早上,大概老先生(蔣介石)都已經起床五六個鐘頭了,宋美齡才從夢中醒來,她在醒來後,是不直接起床的,大概總是要躺在床榻上一陣子,先讓她的女副官郭素梅為她做腳部按摩,做完按摩,她才慢條斯理地起床,穿上晨袍,在書房的洗漱室裡洗漱,然後再自己化妝……”

據多種真實可靠的資料記載,台灣士林官邸中有一位名叫郭素梅的女副官,她的責任就是宋美齡的專職按摩師。此外,隨著時間的更迭和人員的進進出出,為宋美齡按摩的女侍者也如同走馬燈一樣變來變去。不過,無論人員有什麼變化,宋美齡的按摩卻從來也沒有停止過,這種保養和健身的方法從南京時期開始,幾乎一直延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在美國定居為止。一直到宋美齡晚年搬到紐約曼哈頓高層住宅生活以後,台灣當局逐步裁減和調離了她身邊的工作人員,這才讓宋美齡身邊失去了專職按摩師。

......對於按摩宋美齡自有她認為必不可少的原因。據說早年她剛從上海來到南京時,因為種種原因,蔣介石還不可能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她配備按摩師的時候,宋美齡自己就已經在開始自己為自己按摩了。這是因為她在上海受到一位牧師的指點,才開始理解按摩對一個人身體的益處。

在上海時她的母親倪桂珍晚年經常患病,這位牧師就建議宋美齡經常在母親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以按摩來減輕她的痛苦。同時這位牧師又告訴宋美齡說,按摩的學問並非來自西方,而是來自中國古老的漢醫學。因為在人體的後背,有許多可以有助人體健康與養生的穴位。譬如命門穴、定喘穴、肺俞穴、腎俞穴、風門穴等等,都集中在人的背後,如果在生病時適當地刺激一下這些穴位,肯定對疾病的痊癒大有益處。而且這些重要的穴位大多集中在人體的脊柱周圍,脊柱周圍的神經都直接對人體的內臟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所以對這些穴位進行按摩,不僅僅有益於疾病的緩解,同時在按摩過程中也會適當地激活血液的流通,刺激神經末梢也可以有利於細胞的新陳代謝。同時由於這些背部的穴位都可以與人的頭腦和臟腑相連,刺激它們會起到一定的傳導作用。

關於宋美齡對按摩師的苛刻要求,文章是這樣記述的:

一位為宋美齡服務的女侍多年後回憶為宋美齡按摩的情況時,所敘述的按摩經過,讓人聞之下淚.因為這種晝夜不休的按摩,實在有些讓負責按摩的女侍在精神和身體上都無法承受了,她說:"第一個晚上值班,宋美齡便告訴我:"小姐啊,你替我身上抓抓好不好>我的腿還是有些酸痛,你替我抓一下."這等於是宋美齡的命令,我當然就得去執行..........而且已經按摩到雙手發麻,宋美齡都還是沒有要我停下來的意思.更慘的是,我們最初值班坐的椅子,都是軍中那種軍人讀訓用的板凳,沒有靠背可以休息,軍人的讀訓時間了不起二三個鐘頭,而我們值班時間卻長達十二個小時,一夜下來不只雙手酸麻,而且腰酸背疼,再好的體力都會受不了......"

實際上通經絡對人體很重要,這個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過反复的論述.所以,大家都學點按摩知識和技巧,不僅可以進行自我保健,還能解決親人的痛苦.尤其是夫妻之間,相互按摩,可以增進雙方的溝通和感情交流,一舉多得.

■原生態食物保健康

宋美齡過去喜歡喝咖啡,後來她從醫生那了解到喝咖啡對人體健康無益的時候,她就開始喝白開水,並且熱衷於食素,這對減少她身體裡毒素的累積,到了老年幾乎無老年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書中是這樣記述的:

宋美齡還喜歡飲茶和葡萄酒。宋美齡喜歡的茶,就是綠茶,她並不喜歡像茉莉花茶、紅茶之類,她認為這兩種茶雖然各有各的好處,只有綠茶中含有的營養較高。一是她考證了綠茶,官邸中負責保健的人員證實說,綠茶中含有大量的氟。氟對人的益處就是它不但可以殺口腔中的細菌,而且還有堅固牙​​齒、消滅蟲牙等功效。所以有的時候宋美齡在清早起床以後,或者說在晚上她上床睡眠之前,都要喝上幾口綠茶,與其說是潤喉,不如說是在漱口。

宋美齡後來經常讓官邸人員為她準備足夠一天喝的綠茶,她也清楚綠茶更主要的好處是,它含有一種名叫綠甘寧的成分,它可以起到保護血管和潤滑血管的作用。有些人在進入50歲的時候,就發生了腦栓塞和腦出血,這種老年疾病對於看重保養和提防早逝早衰的宋美齡無疑就是最可怕的殺手。因此她在進入五旬以後,想出預防的辦法很多,而飲用綠茶則是其中的一個輔助手段。品茶對於一個把養生視為第一要務的人而言,滋味清醇與否就顯得併不那麼重要了,宋美齡看重綠茶就是因為它具有養生的能效,第一,綠茶可以防止癌症的發生,因為它含有防癌和抗癌的藥用成分;二是它可以清潔口腔,​​防止牙齒生病,常飲綠茶的人一般牙齒保存得很好,宋美齡的牙齒直到她106歲故去的時候,也依然沒有幾顆是壞掉的, 更沒有假牙和義齒,這就不能不是一個奇蹟。第三,宋美齡在進入老年以後堅持飲用綠茶,主要是防止由於心情不好時,心腦血管會發生意外的栓塞甚至破裂。有了上述三種好處以後,宋美齡就一定會把綠茶作為飲品中的首選,也是她為什麼後來把白開水變成綠茶的主要原因。

宋美齡早在南京和重慶生活期間,就一直喜歡在各種名目繁多的宴會上飲用葡萄酒。據稱她最早喜歡它的原因,主要是想到葡萄酒可以美容。一生榮華富貴的宋美齡,在物資極端困乏的戰爭年代,她的身邊桌上也不缺少各種國內外的名酒。

為什麼她選中了普通的葡萄酒呢?而且她看中的也並不是乾紅這類的高檔葡萄酒,只是平民百姓也可以隨便飲用的甜葡萄酒,這究竟有什麼學問呢?宋美齡是一位凡是入口之物一定要問究竟的女人,對於葡萄酒也並不是沒有任何來由地飲用。紅葡萄酒的好處究竟在哪裡,多少年來飲用它的人們很少悉心探討,其中紅葡萄酒的養生價值就在於它的主要原料紅葡萄,因為它的表皮有一種名叫“逆轉醇”的物質,它對人的主要益處就在於抗衰老。

同時紅葡萄內還含有一種抗氧化劑,它對於喜歡飲用紅葡萄酒的中老年人會起到保護心臟、防止冠心病和預防心臟早衰、突然停跳的作用。為什麼說紅葡萄酒具有防止心臟停跳的特殊作用呢?一般來說心臟猝然停跳的原因,在於人的飲食中出現油膩過多。而紅葡萄酒的妙處就在於它有潤滑的作用,在食物中如果吃了過硬、過黏東西時,消化便可能出現障礙,而紅葡萄酒便是最好的潤滑劑。總之,宋美齡在飲用酒水的時候,始終保持著她所特有的謹小慎微。沒有益處的水和酒她是從來不入口的。

關於食用蔬菜,書這是這樣記載的:

此外,宋美齡由於10歲時就到美國讀書,所以她回到祖國以後,在她的飲食習慣上始終沒有忘記少年時形成的偏愛,即每餐必食青菜,也就是西餐中的青菜沙拉。

據宋美齡早年在南京和重慶時期身邊醫官×回憶:宋美齡對於生吃蔬菜非常有研究。她認為煮熟的菜類雖然便於消化,但這些蔬菜的細胞和組織結構,大多都在加溫過程中分解或遭到破壞,營養價值無疑已經不能與尚未加熱的菜類相比。例如素有蔬菜之王美名的菠菜,就是宋美齡每餐必用的,她認為菠菜不但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且還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在南京生活時期,宋美齡曾經派醫官×博士帶著幾位醫生,前去紫金山下一家研究所,專門對菠菜進行了化驗和研究。最後得出的結論果然如宋美齡所說的那樣,一公斤菠菜中原來竟含36克胡蘿蔔素,它相當於兩隻雞蛋的蛋白質和兩隻橘子的維生素。難怪宋美齡多次叮囑身邊的廚師們說:“我每天只要吃半斤菠菜,就可抵上一頓紅燒肉供給我的養分了。而且紅燒肉雖然吃起來很香,但它的副作用太大了,油膩可以傷肝,還會增加脂肪和體重,我在美國的時候一度喜歡吃甜食,後來我的房東老太告訴我,你這樣長久吃甜食,將來就會讓你的心臟無法承受。那時我還什麼也不懂,以為能吃上自己喜歡的食品就是幸福,哪知道我那時甚至還不及一個美國普通老太懂得生活的質量。後來見那位美國老太總以青菜沙拉佐食,才漸漸悟出了一點道理。因為我在喬治亞州讀書的時候,才是一個不到20歲的姑娘,可是那位老房東已經70多歲了,她的身體比我還好,竟然強壯得如同一條牛!”

宋美齡喜歡吃青菜沙拉,是她1913年從喬治亞州威士理學院轉到麻省韋爾斯理女子學院繼續攻讀學業的時候。當然,並不是因為她輕易相信喬治亞州那位房東老太的一席之言,就改變了自己從小喜歡甜食的習慣,而在於那時的韋爾斯理女子學院的集體食堂中,已經開始試行“多食用青菜和生菜”的新式飲食結構。

其實,吃只是一個方面,宋美齡的長壽,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她的心態.對金錢和權力的心態,在這點上是無人能及的.

■心態平和長壽之本

宋美齡在她30-40歲的時候,事業位居巔峰,尊為中國第一夫人,而到她晚年的時候,他膝下並無子女,全靠親友照顧.當年一揮手,人來人往,門檻被踢破;到晚年,卻是門庭冷落車馬稀.她之所以能長壽,關鍵在於她心態的平和上.書中這樣記述她最後的人生旅途:

宋美齡當時住在紐約的長島別墅,裡面存了大量的古董和文物.但由於交通不便,為了晚年她生活上有人能照應,有地方看病,他被迫賣掉了別墅,住到了曼哈頓的公寓來.可這別墅才賣了多少錢呢?才賣了280萬美元,而且是包括裡面的傢俱和文物.當孔令儀將房子賣虧了的消息告訴宋美齡時,她並沒有一種大呼上當的感覺,書中是這樣記載當時她的心境的:

“斯蒂爾曼公司真是太精了,他們不僅拍賣,而且還預先在報上刊載了廣告,他們把所有姨媽的私人物件,不論大小,都授權給BRASWEL( 布萊思威爾)藝術畫廊進行拍賣。”孔令儀把刊登“公開拍賣蔣介石遺孀私人用品”的報紙,放在宋美齡面前,激憤地說:“據這家藝術畫廊的主人布萊思威爾在記者會上宣稱,您老人家的私藏古董至少在六百件以上,其中已經打成包裹待運的文物就有二百多件。當然,還有許多家具和畫作,其中有姨父的親筆手書和您老人家從台灣帶過來的國畫。另有許多珍貴的影集,當然,家具、珍貴的明清兩代器皿也不在少數。這些東西如果咱們自己委託拍賣行進行拍賣的話,收上來的錢完全可以歸咱自己所有,可如今卻平白落進了斯蒂爾曼公司的私囊了,唉,姨媽,我真對不起您老人家呀!……”

宋美齡是以過來人的超然態度,來面對這意想不到的變化。她心里當然對斯蒂爾曼公司瞞天過海的做法極為不滿,同時也對那些曾經花費一番精力,從台灣士林官邸精選出的文物古董落入他人之手,心裡感到萬分難過。但她把那張刊登廣告的報紙捧在手中輕輕瞟了一眼,就信手丟在桌子上了。她不以為然地太息一聲:“世間之物,歷來都是你爭我奪,可是爭到頭來又是如何呢?還不是眼睛一閉,所有身外之物都變成了別人的掌上之物。當年慈禧老佛爺手中的財寶,比咱們這些人多得多呢。可是她死後什麼也沒有帶走,帶到東陵裡去的那些稀世珍寶,後來還不是給她帶來一場盜墓之禍嗎?依我看,也就算了吧,索性就讓他們拍賣就是,倒要看斯蒂爾曼公司能發多大的不義之財!”

作者在文章最後這樣說道:宋美齡的長壽在於她善於寓保健於生活,寓心態平和於生活.權力於宋美齡,如露水於玫瑰精神抖擻,睿智機靈,魅力四射;失去權力,她並沒有因失意於枯而死,而是處之泰然.這就是她長壽的根本所在.試想一個從政治舞台巔峰上突然跌落下來的權力女性,由刻意追求名利,轉變為淡泊名利,該是一個多麼大的反差?

這就是宋美齡之所以能長壽的原因.她把一切看得都很淡.什麼事,能拿得起,還要放得下,要有所舍,才會有所得.捨了一切身外之物,換回來的是健康長壽.這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不能不說是一種警世之言.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上網去看看這本書.或者去買一本,好好體會一下.

Wednesday, April 10, 2013

社交網路的安全‏

現在很多犯罪團體都利用 Facebook 來蒐集下手對象的資料,以及掌握交友動態、行蹤,稍不留神,都有可能踏入陷阱。


台大某一研究所所長就曾被詐騙過,所幸學生在場解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財物損失事小,危及人身安全就嚴重了。

採取保守的方式,不要接受完全陌生者的邀請為朋友,也要謹慎介紹自已不十分熟識的人予朋友,照片儘量不放到網頁上,

也拒絕任何線上刷卡交易,除非迫不得已要繳稅或出國訂房是才線上刷卡,要不寧可當個摩登原始人。

現在連手機照相都要小心了,下列資訊提供參考。 ( 照相時 應先解除手機上 原有的 GPS 功能 )

手機拍照的照片上可以知道你家裡的情況與資訊,不要讓歹徒有機可乘。

http://WWW.youtube.Com/embed/N2vARzvWxwY?rel=0


Subject : Warning if you take photos with your cell phone

"Warning" If you, your kids or grand kids take pics from your phone---WATCH THIS!

This is truly alarming - please take the time to watch. At the end they'll tell you how to set your phone so you don't run this risk!

PLEASE PASS THIS INFO TO ANYONE YOU KNOW WHO TAKES PICTURES WITH THEIR CELL OR SMART PHONE AND POSTS THEM ONLINE.

I want everyone of you to watch this and then be sure to share with all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It's REALLY important info, about what your posting things on your cell phones can do TO YOU!!!

Too much technology out there these days so beware...........

PLEASE TAKE THE TIME TO WATCH THIS VIDEO, AND TAKE THE RECOMMENDED PRECAUTIONS.

If you have children or grandchildren you NEED to watch this. I had no idea this could happen from taking pictures on the blackberry or cell phone. It's scary.

http://www.youtube.com/embed/N2vARzvWxwY?rel=0



Tuesday, April 09, 2013

大男人參考

僅供大男人參考

--------------------------------------------------------------------------------

老公苟活法則:

1. 別跟老婆談具有爭議論性的話題。

2. 若有爭論時,儘可能不要有結論。

3. 如果非有結論不可,則以老婆的結論為結論。


老公緘默定律:

1. 當老婆對時,絕對閉嘴不說她不對。

2. 當老婆不對時,先看她臉色對! 不對。

3. 不管她對或是不對,你說的永遠不對。


老公勞力定律:

1. 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

2. 自己不能做的,就推給老婆做。

3. 老婆做完後,為補破洞做的比自己做的還要多。


老公煩惱定律:

1. 老婆有事沒事都會來煩你。

2. 老婆不來煩你,收帳的會來煩你。


老公信念守則:

1. 深信自己能改變老婆。

2. 若無法改變,就加強信念。

3. 改變不了老婆,則改變信念。


老公避災守則:

1. 能夠說謊話時,就別說實話。

2. 非說實話不可時! ,就先說好話。

3. 好話成效不錯時,則適時加入謊話在實話中。


老公問話守則:

1. 別問你不想知道的事情。

2. 別問老婆不想說的事情。

3. 剩下的都可以問,但別相信答案。


老公掏腰包定律:

1. 別給太多,但要讓老婆覺得很多。

2. 若老婆覺得不夠多,再給時漲幅不得超過5%。

3. 記住,這次給的錢數是下次要給的底線。


老公晚歸守則:

1. 別超過半夜一點回家。

2. 超過兩點,則想好兩個理由。

3. 超過三點,就準備三個理由。

4. 超過四點,不必想任何理由,因一切都是徒然的。

5. 理由內容:堅守不說謊,不吐實的原則。


男女結婚守則:

1. 在結婚証書上簽字前,仔細考慮。

2. 仔細考慮後,請再考慮。

3. 考慮請再考慮。

4. 實在無法再考慮 時,請對方考慮。

Monday, April 08, 2013

傳承好品格,從家庭做起


文/蔡穎卿

在一場討論婆媳問題的座談會上,我回應現場提問時說:「如果你在與家人的相處中不停地看手機或玩遊戲,又或者你是一個准許孩子這樣做的父母,那我認為你就是一個需要再學習的父母。」這句話聽起來是嚴肅的,但我們跟孩子一樣,有時也會忘了自己為人父母的功課,彼此提醒其實很重要。

在生命的路途中,每一個階段都有一種發展;每一份人際也都有必須學習的功課,但是誠意是所有事與物的基本,誠意會使事情變得比較簡單;這一點,我想是當天所有在場、無論年齡差別的朋友們共有的心情,也可以說,我們是為了這樣的心情要如何行在生活中而相聚,以此為基礎來討論婆媳問題的。

我覺得婆媳問題從我們與親代的相處實況中延展開我們與子代的相繫,貫穿這世世代代心情與行為的準則應是「一致的價值觀」,所以,雖不容易,但也不是含糊的難題,簡單說,我們自己的理想與希望,得從自己先實驗與實踐。

有一次我去桃園,在很溫暖的三個鐘頭中,與許多關心孩子的朋友相聚一堂,我們討論「品格教育」,我們都希望這四個字不要落為口號,落實為我們給孩子示範的健康身影。

有些慣用的辭,用字很簡單,但意思對孩子來說卻不易懂,我覺得「品格」兩個字就很難。字典說「品格」是「品性人格」,兩個字說成四個字,也還是難,只因這涉及人生經驗的理解,還有紀律轉化成自律所需的教導與時間。

我問家長,他們自己是怎麼給「品格教育」下定義?又是怎麼讓自己看重的價值落實在生活中?

格局太大的事,聽起來冠冕堂皇,但一跟生活行為相比,就顯得空洞,所以,我重視的是得從家庭教起的三項品格:誠實、負責、尊敬。希望我們不停地給所有的孩子好的行為示範,讓這些如同天使的孩子們被包圍在一種安全、值得信賴的大環境中好好地長大、快樂地長大。

Friday, April 05, 2013

顧好骨本

顧好骨本 7種營養素非吃不可

想要顧好骨本,就得知道哪些營養素非吃不可!

老人家最禁不起的就是摔跤,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骨折,或身體關節的嚴重損傷,老年人骨質疏鬆症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身體骨頭裡鈣質逐漸流失,如果鈣質不足,骨頭就會變得脆弱易斷,因此如何補鈣、顧好骨本,就是老年人飲食上很重要的關鍵。

1. 鈣質是骨本

鈣是人體必需礦物質中的一種,從兒童到成人、再到老年人,都需要鈣質來幫助體內系統的各種機能運行,包括免疫、神經、循環、消化等,有人做過統計,在普通人1天的膳食中,平均只能攝入250350mg鈣,衛生署建議國人每日鈣的攝取量應勿超過1,000mg

牛奶、豆製品、海帶等,都是補鈣的良好來源,另外在烹飪時可以加點醋,有助於鈣質溶解,幫助吸收。至於喜歡吃較油膩、較鹹等高脂肪食物的人,更要特別注意補鈣,因為油脂和鹽會抑制鈣的吸收。

2. 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

維生素D還可以促進小腸增加分泌一種利於鈣質吸收的蛋白質,此蛋白質會與鈣質結合,讓食物中攝取到的鈣質將能更有效的被小腸吸收,進而進入血液循環,增加血液中的鈣質濃度。

人體90%的維生素D都要依靠陽光中紫外線照射,並由體內自行合成;其餘10%則是透過食物攝取,比如蘑菇、海產品、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等。此外,多到戶外曬陽光也是促進體內進行合成維生素D的好方式。

3. 膠原蛋白輔助鈣質吸收

骨骼中,22%的成分都是蛋白質,且主要是膠原蛋白,缺乏膠原蛋白的情況下會不鎖住鈣質,降低骨質密度,終至產生骨質疏鬆症;過去也有研究發現,不愛吃肉、豆製品,長期缺少蛋白質的人,容易發生髖骨骨折。牛奶、雞蛋、核桃、肉皮、魚皮、豬蹄膠凍等都有豐富的膠原蛋白,適量攝取不僅輔助鈣質吸收,可以降低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

4. 鎂有助增加骨骼密度

人體60%~65%的鎂存在於骨骼中,「鈣和鎂」都具有安定神經與解除疲勞的作用,同時也都能改善失眠。飲食中鎂攝取不足的話,骨骼密度會較低,間接也影響了鈣質的吸收。核果類(例如杏仁、南瓜子、葵瓜子與花生)、深綠色蔬菜以及香蕉裡都富含豐富的鎂;一般成年人,每日須攝取350毫克左右的鎂。

5. 鉀是骨骼穩定劑

鉀元素主要作用是維持酸鹼平衡,參與能量代謝和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這對於骨骼的生長和代謝不可或缺。多吃香蕉、柳橙、葡萄乾等水果,或是番茄、菠菜、山藥等可以補充鉀元素。但若是有腎臟病的老年人,就得注意高鉀蔬果不宜過量,以免容易有心肌無力、心律不整的情況發生。

6. 維生素K鎖鈣

就像食物需要一定的添加劑一樣,骨頭也需要添加劑維生素K來刺激骨骼中的骨鈣素,來提高骨骼的「韌度」,日常飲食中,選擇深綠色葉菜類如菠菜,或大豆、高麗菜等,都能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此外,由於維生素K屬於脂溶性維生素,生菜中含量較少,最好還是吃炒熟的蔬菜才有效。

7. 維生素B12固骨本

維生素B12是唯一含有礦物質磷的維生素,對維持骨骼硬度有重要作用;它就像個清道夫一樣,能清除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老年人缺乏維生素B12會造成容易疲倦、消化吸收不良等影響。行政院衛生署建議,國人每日攝取的維生素B12量為2.4微克,動物肝臟、貝類、瘦牛肉、全麥麵包和低脂奶製品,都是富含維B12的食品。

Thursday, April 04, 2013

《枝枝葉葉》- 親切的傳下我們的傳統

摘錄自《枝枝葉葉》序文/邱惠瑛


雖然這篇文字有點長…,但還是很想在兒童節的今天與大家分享。身為孩子身旁的大人,我們的想法和做法默默的都在影響著孩子。

邱惠瑛老師是我個人很敬重的老師,她在本文的最後所提,或許值得我們深深思考─「教什麼或用哪種教學系統,實無所謂。孩子的前行者,我們要提供什麼典範?我們傳遞了什麼?」

唯有大人的轉變與尊重,兒童節的歡慶才有它的意義。

談談最近的生活吧!近來和朋友帶孩子蓋屋,必須搬石頭、運磚塊、和水泥、鋸木頭。這對四體不勤的現代人來說,不是簡單的事。要孩子堅持住,將體能發揮到極限。孩子世界有如小型成人社會,有些孩子衝破日常藩籬,向上躍升,進入新境界;有些孩子邊做邊怨,怪東怪西,但還是怨著做完;有些孩子則趁機偷溜,把工作推給別人。這些特質和耐度,提早宣告孩子的將來。

拉緊孩子的步伐,要求他們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完成,明日他們將會發現自己能肩負得更多。自信非來自他人的安慰,而是知道自己。

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學習變成樣樣要求「有趣」,稍不帶點趣味,孩子即失去耐性,怨天尤人,直喊無聊。仔細想來,人生多少事是從困頓和堅持中躍升上來,才能結出甜美的果實?這是學習本身帶給學習者最大的回報,它將如鎖鏈般引發下一波學 習,人也因此獲得滿足和成長。好逸惡勞如水之下流啊!

師徒教育要孩子張眼閉口,用心揣摩。將眼、耳、心連成一線,體悟其中道理,關鍵處才提問。教師有些答有些不答。而非一直問一直問,不停問沒有為什麼的為什麼。帶點趣味的學習,有助於學習者度過困境,過多的趣味要求,則如甜糖,愈要愈多, 終究會成為阻礙行進的藉口。?

慢慢的,大家的身體變成沒有意識的勞動。

不知到從誰開始,有人唱起歌來:「一顆花枝丸,兩顆花枝丸,三顆花枝丸,……,九顆花枝丸,十顆花枝丸。」孩子把石頭當花枝丸,一顆一顆累加起來。搬著搬著,手上有泥,會滑。他們就在唱完10顆後,加上一段:「洗洗手啊!洗洗手。我們一 起洗洗手。」每唱完一次,就代表搬完10顆石頭。

這讓我想起魚家老人在數魚苗時,也是如此。每唱完一次魚苗歌,就代表數了多少魚苗。魚苗細小量多,數著數著常會搞不清數到哪裡,唱歌是非常聰明的辦法。心中不禁吶罕起來,這些小小孩兒絕對沒有唱魚苗歌的經驗,他們怎麼會發展出與傳統魚苗歌相類的手法?

翻出九二年在讀,對我影響很深的一本書。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的《新幾內亞人的成 長/原始社會教育問題的比較研究》(遠流出版社出版)。循著密密麻麻的黑線往下看,定睛在「親切地傳下我們的傳統」:

『……小孩如同成人一樣,有他的文化印記在身上,不論他的社會聳聳肩就將傳統傳給他,或像丟骨頭給狗一樣將傳統丟給他,或小心翼翼一項項教給他,或引導他們成為成人,就像他們在觀光一樣。他們的社會使用哪一種方法,會在成長的孩子的態度上有深遠的結果。這些態度包括他述說成長過程的方式,以及當他們面對來自成人世界不可避免的社會壓力時,所會有的恨意或熱誠。

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馬奴斯人就將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體能技巧、嚴格守禮和對財產的尊重教給孩子。他們教小孩這些事,用堅定、不寬容,且常常是嚴厲的態度。但他們卻不教小孩尊敬長輩和知識。……如果小孩拒絕從海裡搶救失落的項鍊,或拒絕拉回正在漂走的船,他們認為這是自然的。當為一棟房子蓋上茅草屋頂時,小孩會爬到鷹架上,大喊大叫而毫無助益。當他抓到魚,並不帶回去給他們的父母,而是自己吃掉這些魚。他們喜歡年幼的小孩,樂於教他們一些事情,但拒絕為他們負起責任。小孩被教導控制他們的身體,而不控制他們的慾求。被教出穩定的手,而不是穩定的舌頭。……他們從未學習服從任何權威,不受任何成人的影響,……。在他被強迫在哥哥或叔伯下做苦工時,他們沒有發現滿足或得意。他們從自大而無紀律的小孩發展成為好爭而自大的成人。……。

這不是一幅美好的圖象。那些他們從小學習的事情,那些他們被訓練接受的事情,他們學習得很完全,很優秀。但從未教他們參與成人生活,也不使他們感到他們是成人生活的組成部分。當這種參與忽然降臨他們身上,他們仇視它,視它為奴役。成人從來不教他們遵敬年齡或智慧,所以他們對長輩的反應是某種憤怒的自卑。當他們年輕時,不曾學習謙卑。當他們老了,也沒有多少尊嚴。馬奴斯的老人曾爬到具有權威的地位,踏在充滿恨意的年輕人不情願的肩膀上。他們昂首闊步,但卻毫無安寧。』

我會是那踏在年輕人肩上,顛顛顫顫的成人嗎?

我們的孩子吸收大量的知識,什麼都知道,有如一本本萬用百科全書,但卻鮮少具有謙恭的態度,也不常參與我們的文化。我們圈起一個圈圈,讓他們活在當中。

幾年前,在上一群低年級孩子的音樂課,我將木琴的其中兩個鍵取下,讓他們用聲音自由問答,如語言之答問。一個孩子說:「這就是中國的宮、商、角、徵、羽,……」他說了許多音樂知識,但卻久久無法和其他「無知」的孩子一般,從音律中感受音律。他說他必須回家尋找相關知識,才能告訴我他要做什麼。我悲傷的看著這個被檢測為資優的孩兒,是什麼樣的成人造成今日的局面,讓他終生與音樂無緣。

在文學課時,老師在說一個有關「心」的故事,他又急忙告訴大家:「心臟分為心房跟心室,…」連著就是一串血管的輸送過程。他急切慌張的展現所有知道的事,這比孩子答不出題更令人感傷。

在很多方面,這種圖像很像我們今天的社會。我們的孩子有幾年時間不參與我們的文化,我們允許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允許他們說出他們喜歡什麼、何時喜歡、如何喜歡,而卻忽視了很多成人的習俗。那些試著抵擋這種潮流的人,就會被譏為「老頑固」、「老派的」……。

而今,財富成為唯一的目標,……財富可以和年齡、性別、智慧或美貌、禮貌或道德分開。一旦這被評估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就不會尊重那些必須學習的事物,以及那些必須經驗過才能了解的事物。

……過去的社會中,老一輩都是工匠,在該項工藝上要求很精通,在他們使用珍貴的原料上很珍惜。年輕人一直覺得他們有很珍貴的事物,這些必須緩慢、小心,帶著敬意地學習。在真正的尊敬中,不斷的降低他們的聲音,也叫他們的小孩保持肅靜,但不是如馬奴斯人那樣悶悶不樂的不說話。在馬奴斯,如同在美國一般,生活不被看做是有待學習的藝術,而是以能夠得到的事物來衡量。……年輕人看待年齡,是不帶有尊敬的。年輕人不承認老人有更大的智慧和更大的權力。他們贊成老人比較富有,因此才當權。

在課堂上,我嚴格要求孩子不可用腳踩樂器,一如他不能隨意玩弄廟堂或教堂的神器一般。當環境裡所有人都這麼做,身處其中的人自會戒慎恐懼,絕不輕忽的。有人跟我談到「自由」這事,一如我年輕時想的一般,認為把樂器當玩具,孩子才能以輕 鬆沒有壓力的心情,玩出興趣。但「踩」、「摔」、「踢」和在樂器上自由創作是兩回事,我們分辨得出來。再者,人到底需要多少自由?

紀德先生告訴我:「創作始於約束,死於自由」,隨便分析一首曲子,都是在約束中完成,內裡卻含藏創作者各自的思想。

這是約束,也是自由。

我們可以強迫我們的小孩有禮貌,但我們獲得的不是真正的紀律,因此也沒有真正的尊嚴。除非我們的價值觀從「擁有什麼」轉向「是什麼」,才會有所改變。當一個社會強調人們「是什麼」,……紀律就在這群人中間了。

當薩摩亞人的小孩說「酋長」時,他意味著某個具有某種領導特質、某種高貴或智慧的特質,這個人是被他的同伴挑選出來具有這種特質的人。但馬奴斯的小孩會說:「他是強人,因為他有很多狗牙。」美國小孩則會說:「噫!他是有錢的傢伙。」他們正說的不是關於這個人,而是關於他的東西。他們不認為他在任何方面會比他們自己更好,他們羨慕讚賞的只是他們的財富。

……如果我們教小孩敬佩他們的長輩,將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長輩擁有又值得讚賞的事物上,我們可使他們足以感受到謙恭。謙恭是那種幸運的感受。在其中,其他人的優點在前面,而自我則在後面。如果我們給他們的,只是羨慕和忽視那些當權的人的態度,我們在他們心中發展出來的,相反的,只是自卑感而已。這是一種可憐的強調,不是強調其他人是什麼,而是強調他們自己沒有什麼。沒有對長輩的欽佩,小孩就不會對長輩有敬意。他們的注意力只會轉向自己,因而自己只是沒有擁有東西的人。他們覺得自卑。

……年齡、身分或權威都不能得到真正的尊敬,除非它們和某些值得敬佩的確定性質結合。……既定文化的延續是任何社會中大多數人無可避免的命運。我們不能使我們的孩子免除這種命運,但至少可以給他們某種論述生活的方式,使這種命運對他們 重要又具有尊嚴。

重讀這本書,波濤一如當年,書中說的比我要說的重要許多。

教什麼或用哪種教學系統,實無所謂。

孩子的前行者,我們要提供什麼典範?我們傳遞了什麼?

「我們是否可經由改變養育小孩的方式去改變社會。」瑪格麗特.米德這樣問。

Wednesday, April 03, 2013

Happy Hikers


Hiking at Catoctin Muntain Park on 3/31/2013

Monday, April 01, 2013

常吃高麗菜的七大好處

NO.1 高麗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蔔素等,總的維生素含量比番茄多出3倍,因此,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及抗衰老的功效。

NO.2 高麗菜富含葉酸,而葉酸對巨幼細胞貧血和胎兒畸形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因此,懷孕婦女及生長髮育時期的兒童、青少年應該多吃。

NO.3 新鮮的高麗菜有殺菌、消炎的作用。咽喉疼痛、外傷腫痛、胃痛、牙痛時,可以將高麗菜榨汁後飲下或涂于患處。

NO.4 高麗菜含有豐富的異硫氰酸丙酯衍生體,能殺死人體內導致白血病的異常細胞。

NO.5 高麗菜富含維生素U,維生素U對潰瘍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能加速潰瘍的癒合,還能預防胃潰瘍惡變。

NO.6 高麗菜中含有豐富的吲哚類化合物。實驗證明,“吲哚”具有抗癌作用,可以避免人類罹患腸癌。

NO.7 高麗菜中含有豐富的蘿蔔硫素。這種物質能刺激人體細胞產生對身體有益的酶,進而形成一層對抗外來致癌物侵蝕的保護膜。蘿蔔硫素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蔬菜中最強的抗癌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