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8, 2007

瓶裝水的罪惡

瓶裝水的罪惡,你喝不出來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6罐未開封的瓶裝水,整齊地排列在會議桌上,透明的瓶身加上白色的標籤,散發出一股極簡的時尚感。

會議正討論著企業間的碳排放交易,與會者陸續轉開了瓶蓋,尖銳的膠膜碎裂聲,像暗箭般在會議室裏四竄。兩個小時後會議結束,6瓶水中開了4瓶,開封的水全都沒有被喝完,喝剩的水一如往常地將被沖到下水道去。

這是再尋常不過的企業開會場景,瓶裝水不知自何時起,已成會議桌上的必要擺設。其實不只是企業,包括學術的研討會、議會的公聽會、政府的協調會、一直到學校的家長會,瓶裝水都是必然與會的貴賓。
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飲用瓶裝水嗎?

瓶裝水市場成長飛快

全球去年售出1億5000多萬噸的瓶裝水,若把水全倒在一起,需要3個澄清湖水庫才裝得下。而光是支撐這個產業,每年就必須消耗1800萬桶原油,以及1300多億加侖的水當原物料。

而以自來水生飲管線十分普及的美國為例,光是去年,平均每位美國人仍消耗了167罐的瓶裝各式飲料。其中關於瓶裝水的需求,在這30年來竟成長了20倍,超越了咖啡、啤酒等飲料,幾乎和碳酸飲品並駕齊驅。

不過,瓶裝水在美國熱賣,並不是因為這幾年美國缺水,純粹只是行銷手段的成功。像是Aquafina、Dasani、Perrier、Evian等這些大牌子,把瓶裝水塑造為健康、清新、甚至是時尚的象徵。像歌手凱莉米洛在巡迴演唱時,瓶裝水廠商甚至還出了一款紀念瓶。

追逐時尚,卻讓環境付出了代價。

每瓶水碳足跡驚人

生產1公升的瓶裝水罐,製程中至少需要17.5公升的水。瓶裝水出了生產線後,還需要運送、上架、冷藏等。根據估算,從歐洲運送1噸的Evian礦泉水到澳洲雪梨,會排出84公斤的二氧化碳,而光是去年,澳洲人就消費了1億5000萬公升的瓶裝水,等同排放了約1萬2000多噸的二氧化碳。

除了運送水會造成污染外,後續空瓶處理也是一大問題,在美國,使用過的塑膠瓶,最後只有2成被回收。這些講求設計美感的PET製品,最後多半是成為垃圾掩埋場裏,千年不壞的現代化石。

不過,喜愛喝瓶裝水的歐美先進國家,也不是完全不知反省,最近關於瓶裝水的論戰,就是先由美國開始。包括紐約市長、舊金山市長、鹽湖城市長等,在參與6月舉辦的美國市長論壇時,就已經共同發表反對瓶裝水的立場。之後,紐約市還大作廣告,推銷城市自己的自來水。

此外,全美銷售第一的瓶裝水 Aquafina,在環保團體的壓力下,7月時公佈了瓶裝水的水源。結果環保團體竟發現,該牌瓶裝水內竟有24%是混著自來水,其他牌瓶裝水推估也有同樣情形。這可讓舊金山市市長紐森大為光火,立刻下令舊金山市政府開會時,不再另外提供瓶裝水。據估計,若舊金山的公僕以後通通改喝自來水,一年就可省下公帑1650萬新台幣,約可以支付3600多名學童的營養午餐!

回到台灣,我們對於瓶裝水的浪費程度,和美國相比不遑多讓。

台灣的自來水普及率超過9成,而台北市的自來水品質也已達到生飲標準,不過由於輸水管線及用戶端儲水設施多屬老舊,使得民眾對生飲自來水有疑慮。即使如此,在台灣因煮水或濾水的成本並不高,多數民眾不難取得乾淨的飲用水。

不過在此同時,市面上卻仍出現愈來愈多的瓶裝水,不論是天然的礦泉水,或是後天濾淨的包裝飲用水。現在瓶裝水更成了台灣的商機,像是當紅的海洋深層水、能量水、電解水,甚至連自來水公司,現在都打算出自己品牌的瓶裝水。

喝進這些水到底能不能延年益壽,目前還沒有案例能證實,但卻已有國際智庫警告,PET瓶恐怕會分解致癌物質到水裏。此外,瓶裝水從製造、運輸到掩埋,一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也將為地球帶來暖化的惡果,這也直接關係到我們子孫的生存問題。

回收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

台灣的官員雖對外宣稱,我們的回收率已接近100%,每年大約回收了46億支寶特瓶,另帶來了約20億的再製商機。但這個數據也同時意味著,台灣人每人每年得為200支寶特瓶對環境造成的業障,一同付出代價。

國際瓶裝水組織,8月初時利用紐約時報和舊金山紀事報的版面,登廣告再三強調瓶裝水較一般飲料,如酒或可樂之類的飲品來得健康。他們認為,瓶裝水與自來水其實並沒有衝突的問題,全看消費者取決飲用何者較方便。

不過,在台灣,一罐最低價的瓶裝水需要18元,但同樣容量的自來水,卻連一塊錢都不到,消費者難道不能拿這中間的價差,去做其他對環境更友善的事?況且,全球有10億人其實連乾淨的水都喝不到,每天平均有3000位兒童因喝到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如果瓶裝水真正是為人類的需求而生,應該是送去給這些需要水的地方,而不是在自來水普及的地區畫蛇添足。

瓶裝水陪伴我們度過了許多年頭,參與了各式會議、研討會、甚至是廟會等,但在了解到它背後所代表的龐大碳足跡,以及對資源的浪費後,也許是對瓶裝水說不的時候了。

至少,你該堅持,在能用自己的杯子,盛上一杯乾淨飲水的地方,就少開一罐瓶裝水吧!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07

40 歲的感想

文╱王文華

我40歲,還沒結婚。我媽催得快放棄,我一點都不急。

我談過幾次戀愛、約過一些女生、主持過很多婚禮、甚至祝福過我的情敵。人來人往,從沒想結婚。我老覺得:既然有蛋白質女孩,幹嘛要蛋白質太太?

每次鬧完洞房,雖然不能在洞房住下,但也覺得甜蜜。送伴娘回家的路上,當然會和她交換手機。愛情很重要,所以繼續快樂地約會就好。既然能當鬧別人的主持人,何必當被鬧的主角?

但2006年年底,我想結婚了。唉,這都要怪我那大學同學!

這同學在10月第二次結婚,兩次我都是伴郎。他和前妻在兩年前離婚,這兩年過得很不好。工作不順,身體也出了狀況。肝臟檢查出一個良性瘤,虛驚一場。婚禮前一晚他跟我說:"我們遲早要走,我不希望走的時候,孤單一個人。"

這理由聽起來很牽強,於是我問他:"你愛你的新老婆嗎?"

"當然愛,但老實說,不像我對第一任老婆那樣愛!"他的坦白嚇了我一跳,他繼續說,"你看看,我那麼愛我前妻,最後還是分開。在婚姻中,愛很『重要』,但不『必要』。婚姻是一種夥伴關係,我們一起經營生活。婚姻中最重要的是生活的『活』,過日子的『過』,很少夫妻,是把『愛』放在嘴邊的。"

我仔細想想,還真沒錯。我的夫妻朋友們,出門時牽手都很少,更別說示愛了。

"我勸你做兩件事:"同學說,"第一,健康檢查。第二,結婚。"

2006年10月,我做了第一項。我躺在病床上,看著冰冷的電腦斷層儀器向我伸出魔爪。我伸出手,想摸,卻摸不到一雙溫熱的手掌。

那一刻,我約會的女孩,都在忙各自的事。她們不會來,我也沒有找她們。儀器啟動時,我猛然發現:我有去party的女伴,卻沒有去醫院的伴侶。我有很多同享樂的女友,卻沒有一個共患難的對象。 而人到了某一個年紀,患難,慢慢變得比享樂多。伴侶,慢慢變得比女伴重要。

健康檢查完後,我坐在醫院的長廊,看到一位老太太,推著輪椅上的老伴。他們從長廊,走到草地上曬太陽。再從草地,慢慢走回病房。半個小時,一句話都沒說。老太太沒有低下頭說"我愛你",但兩人的表情卻這樣滿足、如此篤定。

我猜進病房後,老太太也不會說"我愛你"。但我確定,她會在病床邊守到天明。明早起來,她不會叫老公"Honey"。但我確定,她仍會幫她吊點滴。

太陽不用證明它明天會升? 我如果像太陽愛地球一樣愛你,不需要在嘴巴上裝滿星星。

夫妻生活,只需要出現、及陪伴。情人約會,需要不停地講笑話、或轉餐盤。在醫院角落,我回想這一兩年來的許多約會,其實都是同一場表演。觀眾也許不同,但節目都一樣。散場都在半夜一點,不太敢在白天見面。我幻想:有沒有一場約會,是一輩子的?有沒有一場約會,可以在醫院的房間?

當然有,那種約會,叫婚姻。

走出醫院,我想結婚了。可惜結婚不像健康檢查,只要掛號繳錢,萬事OK。結婚需要對象,找女友很容易,找對象很難。

還好我有整個2007年。我把這想法告訴同學,他在短信中寫著:"惡有惡報,這下有很多人要來鬧你洞房"。我回他:"放馬過來,你們的招術我都知道。"

但這並不是我真正想說的話。我真正想說的是:謝謝你,謝謝你讓我想結婚,藉由婚姻,變成一個更好的男人。

(感謝AK師兄轉寄此文章)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荷蘭人的兩棲屋



全球氣候越來越溫暖,極地的冰層大量融化,全國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低於海平面的荷蘭,為了國家生存不得不絞盡腦汁的想辦法來應付上升的速度越來越快的海平面。向來充滿創意和前衛的荷蘭建築師,於是創造出會「游泳」的「兩棲屋」(Amphibious Houses)房子,在未來,即使海水或河川洪水溢流過堤防,這些兩棲屋本身不會被沖毀,而會漂浮在水面 上,水漲的再高也不怕。

設計兩棲屋的荷蘭建築師是Koen Olthuis,也是建築師事務所Waterstudio.NL的主持人,顧名思義,這個事務所以設計水上住宅而著稱。兩棲屋的概念不只是在於單棟建築物,建築師雄心勃勃的創造能夠漂浮的兩棲社區,因此採用樂高積木的概念,每一棟兩棲屋都設計成可以跟任何其他的兩棲戶相互連結扣合,許多兩棲屋組合在一起就成了兩棲社區,洪水來臨時,整個社區一起安全的漂浮在水面上。

別懷疑,兩棲屋已經成真了,目前荷蘭已經蓋了37棟的兩棲屋了,而且還計畫建造另外兩萬一千多棟類似的兩棲屋(每 120平方公尺 的造價大約是250,000 到300,000 歐元),所以,未來,荷蘭可能也會出現不折不扣的「漂浮城市」。

也許,我們地勢低窪的地區的住宅也可以學習這樣的概念?

(感謝AK師兄提供此文章與圖片)

Tuesday, September 25, 2007

朋 友

工作的體驗

惟有真正在當下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調整落差】

在學校裡,自己的成績好也只是與同班同學相比。出了社會,自己的工作的成績是與不同年紀不同背景的人比。一下子會有很多的落差。

你可能說 ,人生不是比來比去的,但是我要跟你說,你可以不比,不過你要知道你要什麼。但找到一群可以幫助你成長的好朋友和聰明的競爭者,你就贏了別人好幾步。

【工作態度】

每天上班最好有正面的心情。用快樂的心情面對每個人,你會有很多朋友,老闆也會想教你東西,樂於與你溝通。如果與老闆無法溝通,你覺得你會有加薪機會嗎﹖

就算你不缺那份薪水,你也得不到新增的工作機會來幫助你日後的發展。

【靜靜的吃三碗飯】

絕對沒錯,不要一出社會,就一天到晚與人計較或說誰誰沒做他的工作。真正的贏家是不出聲的。

【把掌聲留給別人】

把掌聲留給別人,投資在別人的身上。

把掌聲留給自己,你的荷包不會變多一點,但你的朋友會少一個。

而把掌聲留給自己的伙伴,你會多一個朋友,你的荷包不會變少一點。

【薪水】

薪水與能力是相關的,但無絕對。我有一個女生朋友,碩士畢業領著3萬二的薪水,10年後,增加不到 25%,最後她的工作是被另一個剛碩士畢業的女生換掉。

她的問題很簡單,畢業後就停止進修,她的履歷表多了很多年資,但並沒有很多經驗。聰明的你,一定要好好的做一張履歷表,而且你一定要知道那張履歷表值多少錢,至少遇到結婚或喪事,別人才知道要說什麼嘛。

很多東西不能規劃,但是履歷表要好好的規劃。

【跟對人】

雖然【跟對人】很重要,但我要跟你說如果沒跟對人,也要在他身上擠出東西來學。

我以前有一個老闆,日本作風,不但吹毛求疵, 還蔽護他自己的人。

前一兩年,我好氣他喔。但是我發現,雖然他不是我的貴人,可是我在他身上學到他的扎實和徹底執行的工作能力,還有那種裁培比你笨的人的無奈與必要性。

對那老闆而言,因為我很年輕還有很多機會。

但是有些人沒被裁培,他們一輩子都起不來,他們將來都會面臨被裁員的可能,所以他沒有錯。

有時候,看事情要往大方向看。

【讀書】

讀書是增加知識,但也不要太相信書裡面的人。

有些人讀了太多書,結果被一群死人洗了腦。但是不能不讀書,因為這社會,有時候很複雜,你會需要些書當精神食糧。至於那些窮爸爸富爸爸爛書,留給做夢的人看吧。

每個人在不同職場都有他的社會功能。百分之90的人賺的都是計算成長式的財富,就是你今年賺24萬,明年你的目標應該是多少,前題是不亂換工作,而且你與你的上司/工作夥伴工作愉快。

【婚姻】

感情沒有絕對,不如意時,至少謝謝他/她陪你走過去的春夏秋冬。

但女人不能沒錢,婚姻或感情出了問題,還可以出門當個敗家女,但沒錢如果感情出了問題,只能在家看韓劇哭死你。

【金錢觀】

金錢是重要工具,但不是全部。

你要知道你錢花去那,要會管理你支那表。一定要有投資觀念,投資不一定是股票那些,而是如投資外文能力,電腦能力,投資自己的 presentation skills,或溝通能力。

【人格】

人格比薪水或什麼都還重要。

成功的人大部份都具有好的人格特質。我看過很多年薪好幾百萬和千萬的人,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是白手起家,但是只有好的人格特質才會在業界長長久久。

【心得感想】

而且你一定要知道那張履歷表值多少錢,至少遇到結婚或喪事,別人才知道要說什麼。

Monday, September 24, 2007

一支口紅

新婚的最初是幸福甜蜜的。可是,沒多久,這種平靜就被破壞了。

作為秘書的她經常要陪同經理參加各種會議和酒會。

一次商務洽談會,雙方代表圍坐在圓桌前商談有關事宜,她同往常一樣做會議記錄,當她拿起紙杯輕喝一口茶時,一個鮮紅的唇印印在了杯沿上,她十分不好意思地將沾了口紅的那一面轉向自己,生怕被別人看見恥笑自己。

然而,這一幕還是被對方的女秘書發現了。宴會結束之後,她到洗手間洗手,碰見了那個女秘書,女秘書說:「你口紅的顏色很漂亮,只可惜印在杯上就不太雅觀了,我們做秘書的代表一個公司的形象,是不可以用那些廉價口紅的。」

在她轉身關上門的瞬間,淚從她的臉上流了下來。

婚後,為了能擁有自己的房子,賺錢成了他們生活的重心。

她的衣飾和化妝品只占了日常開銷的極少一部分,口紅大多是10元左右一支的,她從沒有在乎過它的價格,只覺得青春是驕傲的資本,但是今天她嚴重地感覺到自尊心的受挫。

她沒有跟他講起這件事,只是再同他上街時,她發現自己的心情明?膃a不同了,她和許多女孩子一樣有虛榮心得不到滿足的失落感。

有時她甚至想大學時那些因為金錢來選擇婚姻的女孩子是明智的,因為她們不必遇到像她這樣的尷尬。

在心裡她開始埋怨他的無能,但她沒有告訴他,她同他可說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了,她的這些變化沒能逃過他的眼睛。

有一天,她同他路過一家豪華商場,正巧碰到搞化妝品促銷活動,熱情的小姐拉住了她,為她介紹一款法國知名品牌的口紅,口紅塗在她的嘴上生動靚麗,最大的優點是不褪色、不沾杯,這令她十分心動,她幾乎下定了決心要買它。

他看出了她的心思,掏出皮夾問價錢,小姐說活動期間打8折售價388元。

他的手突然愣在了那裡。

他看了她一眼,她立即有一種受傷的感覺,轉身擠出人群,他在後面追她,她和他發生了第一次最傷彼此自尊心的爭吵。

一支口紅,讓她覺得她和他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擁有了口紅但沒能擁有幸福~~

不久,他們離了婚。後來,她嫁給了一個商人,在她結婚那天,他送給了她一份禮物,她沒有拆開便將它放進了抽屜的角落,她不想再記起這個曾帶給她傷心的人。

新的婚姻帶給她極大的物質滿足,她終於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從衣服到化妝品,她用的沒有一樣不是名牌,一雙鞋、一件衣服,常常成千上萬元,揮霍金錢成了她的快

樂。

丈夫常常早出晚歸,有時甚至徹夜不歸,他對她的解釋永遠都是忙於業務。

有一天,她從丈夫的襯衫領口發現了一個鮮紅的唇印,所有關於丈夫晚歸的謎底都揭開了。

她質問丈夫,丈夫一把推開了她並厭煩地說:「妳安心做妳的太太就行了,別的事最好少管。

對於現在的位置,妳應該滿足才對,不要想發脾氣,妳當初和我結婚還不是看上我的錢,想過富裕的生活。」

說完他摔門而去,許多天都沒有回來。

她在丈夫眼裡不過是個寄生蟲,她苦笑,至少她找回了做女人的自尊。

在整理衣物時,她發現了被她扔進抽屜的她結婚時他?e的禮物,她拆開包裝紙,竟是那天她和他在商場看上的那支口紅。

卡片上寫著:我從沒想過我們分手竟是因為一支口紅,這令我想起來心還很痛,那些曾經的海誓山盟都成了過眼雲煙了嗎?

失去妳是我今生無法癒合的傷痛,但是現在再說這些已沒有任何意義,還是祝福妳新婚快樂吧!願這支口紅帶給妳好運。

她將口紅裝進包包裡,在關上第二次婚姻大門時,她沒有絲毫的留戀。

後來,她無意在一次電視專訪中看到了他,他已是國內有名的化妝品經銷商,主要以經營口紅為主。

當主持人問他為什麼用口紅做主打品牌時?

他無限地傷感:「因為沒有人知道,我曾因一支口紅失去了一段婚姻。

那支口紅其實只有388元,但是當時我很窮,沒能買給她。

我不知道那支口紅代表的意義,她曾因一支廉價的口紅唇印印在杯沿而遭到恥笑,這大大地傷了她的自尊心,所以對那樣一支不沾杯的口紅是十分嚮往的,但我並不知道,直到她再結婚的前一天才聽她的一個好友說起,所以我買了那支口紅送給她,但

一切都太晚了,她已經是別人的太太了。

從那天起,我便決定經銷口紅,使這種不沾杯的口紅,讓大多數的女孩子都買得起……」

淚在她臉上一行行地滑落下來,一滴一滴落在他送給她的那支口紅上。

Friday, September 21, 2007

正面思考

發牢騷只有自己最受傷

要掙脫牢騷族,就必須學習「正面思考」,遇到挫折先想辦法移轉注意力,把思考焦點集中在解決方案,找出如何做,才是對自己最有利。

大多數的老闆都十分厭惡員工在辦公室裡發牢騷,認為他們故意興風作浪,到處打擊士氣,削弱組織的活力。

然而,每一個組織都免不了有「牢騷族」和「抱怨族」,輪番向辦公室每一個角落發射砲火,埋怨這個,批評那個,無一能倖免。

職場專家指出,牢騷可說是一種「自衛」的訊號,尤其遭遇挫折或不平等待遇的時候,難免發出不平之鳴,企圖引起別人的注意和同情。然而,事實正好相反,牢騷愈多,愈容易令人滋生反感,導致負面效果。

「我到公司這麼多年了,為什麼一直升不上去?一定是有人看我不順眼,故意在背後算計我!」

「×××到公司不過三年,往上爬的速度卻比我快,升官、發財都有他的份,唉!我就是不像他懂得奉迎拍馬。」

「×××外表忠厚老實,其實最喜歡在背後放冷槍,專打別人小報告,我得小心別栽在他手上!」

還有另一種,則是把發牢騷當成煙幕彈,自己犯了某些錯誤,第一個反應就是找藉口發牢騷,「這不是我的錯,而是......」先把責任一股腦推到別人身上,然後再回過頭找同病相憐的人互訴衷曲,尋求聲援。

抱怨族不停把矛頭對準別人,拚命把情緒垃圾往別人身上倒,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做了對不起他的事,牢騷愈講愈多,也使得他們愈來愈相信,別人應該為他的不幸或遭遇負責,自己完全是慘遭別人踐踏的犧牲品。

負面情緒只有殺傷力

心理研究人員發現,愛發牢騷的人通常有「否定思考」的習慣,看事情喜歡看負面,把注意力集中在難題上面。他的人生經驗便是由各種難題組成,因而心情總是低落,整天忙於批評,以至於沒有時間和精力來修正自己。

愛發牢騷抱怨的人,通常都是嘴上發飆,真要他們拿出辦法,卻一籌莫展。然而,光是發牢騷,不能改變事實,不停地抱怨批評,受傷最大的還是自己。如果心裡累積的都是負面情緒,無論做任何事,味道都會走樣。

發牢騷之前先想清楚:「我說這些話有什麼用?能產生什麼效果?希望別人同情我或是幫我解決問題?」「事情真的如我所想那麼糟糕嗎?還是被我加油添醋誇大了?」「接下來,我該怎麼做才能扭轉劣勢?」

如果你實在忍不住想抱怨,那就在家裡、酒吧、餐廳、KTV、三溫暖,或者教堂裡說吧。同事雖然對你的情形知道甚多,卻沒有義務和責任捲入你負面的情緒裡。

即使你考慮離職,也要盡可能用最優雅的態度,接受你的挫敗;更高一籌的作法,則是把它視為重新證明自己的挑戰,千萬不要因為不滿而停止往前邁進的腳步。

正面思考才有力量

我在台灣IBM服務至第十五年的時候,已坐到協理的位置,我想繼續向上爬,所以去問老闆:「我有沒有可能爬到更高的職位?」老闆不假思索地回說:「喔!至少還有十個人在你前面排隊。」

我屈指一算,在我前面排隊的十個人,平均每人任期三年,那我至少要等三十年。知道自己升遷無望,儘管心裡不是很舒服,但我沒有到處去發牢騷,也不讓同事和部屬看到我負面的情緒,仍然每天準時去上班,還下定決心要比以前更認真做事。

我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沉澱與自我剖析:「我人生的下一個目標到底是什麼?『內在的我』和『別人眼中的我』是不同的,不要因為別人質疑、看輕我的價值,就自我否定,更不要為了委曲求全,出賣自己的靈魂,這是最不智的。」我評估自己的經驗和專長,知道自己有能力接受更大的挑戰。

二年半後,這個機會真的來了!

我透過朋友得知,台灣甲骨文公司有一個總經理的職位出缺,正在找合適的人選。我認為值得一試,託人把履歷表轉送過去,隔了兩個禮拜,甲骨文真的找我去面談,通過一關又一關的考試,最後終能脫穎而出,得到那個位置。

我接掌甲骨文的消息傳出,讓許多人跌破眼鏡。不必排隊等三十年才能高昇,我只花了兩年半,用成績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向大家證明(或說是向當初看低我的人證明)我的能力與價值。

要掙脫牢騷族,就必須學習「正面思考」,遇到挫折先想辦法移轉注意力,把思考焦點集中在解決方案,找出如何做,才是對自己最有利。

這種事很奇妙,一個人怎麼想,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心理學家稱之為「正面思考的力量」。

每個人都喜歡和樂觀積極的人共事。前奇異公司總裁傑克.威爾許說得很幽默:「沒有人喜歡在烏雲下面工作,即使那朵烏雲非常聰明。」

【心得感想】

任何事情因負面而產生牢騷 所以惟有正面看事才能產生能量

Thursday, September 20, 2007

心胸擴大再擴大

文/鄭振煌(佛學學者;《西藏生死書》譯者)

情緒障礙來自於想法錯誤,我們在人際關係上經常會發現有些人是完美主義者,是自我中心主義者,因為他們有強烈的自我觀念,堅持事情應該要有一定的作法。這種完美主義者是很痛苦的,因為他們只有一度空間的思考。越是痛苦的人,我們越能理解他們的心態是一度空間。何謂一度空間?一度空間就是強烈的自我批判,只站在一個觀點上,不能轉圜;只能接受自己,不能夠接受別人,不能接受與自己不同的任何現象。

二度空間的人,是能夠離開這間教室,當他碰壁時,他會轉彎,找出口出去,但走不出這棟大樓,比如我們現在在二樓,因此即使有二度空間,仍然在二樓打轉。因他不知道為了走出這棟大樓,應該要下樓。下樓就有了立體觀念,這就是三度空間。我們如果有三度空間的觀念,就知道碰壁要轉彎,遇到樓梯要下樓,如此就可以走得出去。三度空間的人,能活得比二度空間的人寬,比一度空間的人更自在。可是,如果只是活在三度空間,仍然是不夠的。

◎四度空間思維,接納一切可能

要有四度空間,即是在三度空間加上時間的觀念。時間會改變情境,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都在不斷改變中,一彈指,就有五萬四千個念頭生起。由於時間的流轉,所以我們的念頭、觀念、覺受一直在改變。即使是物質也一直在改變,肉體一直在改變,細胞兩三個月就全部換過一次,血液、骨頭、房子一直在變,這個世界一直不斷的生、住、異、滅。

我們如果只是活在三度空間還是不夠的,還是和畜生一般,因為畜生也有三度空間的觀念,有的會爬樹,有的會鑽洞,牠們也是在三度空間生活。一般低等動物沒有時間的觀念,牠們不像人,如果是人,這一餐吃飽了,還會考慮下一餐,所以會儲蓄,會考慮長大、老病的時候,該怎麼辦?人會思考現在、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事,現在是現在的情況,過去是過去的情況,未來是未來的情況。人要有四度空間的思維,如果我們沒有時間觀念,沒有四度空間的思維,那麼過去表現不好的孩子,就會認為他一定是壞的;過去表現好的學生,會認為他現在不可能做壞事。如果有了四度空間的思考,就會接納一切都在改變。

◎心胸自由廣大,充滿無限可能

佛教的阿羅漢,可以比喻為十度空間的思維方式。如果我們的思維方式是很自在的,能夠接受各種各樣不同的情況。過去小孩子和現在小孩子,在時間上是不一樣的,環境上也不一樣,因此我們要擴大心胸。如果能夠增加思維的自由度、容忍度,換言之,就是從四度增加到十度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就是佛教徒所說的阿羅漢。阿羅漢就是已經證得空性,沒有自我的執著,曉得一切眾生皆是空性,皆是因緣所生,因此他的心放下,不再受情境的影響,不再受別人的影響,就解脫了。

那什麼是佛教所謂的菩薩?乃至於佛教裡的如來?如來就是佛。佛是無限度的空間思維方式。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完完全全沒有任何的立場,他曉得一切都是現象的變化,一切可能性都會存在。因此,他的心胸就會無限寬大。有了如此的心胸,才可以真正聽到他人的想法。如果在一度空間的話,根本連小孩子的聲音都無法接受,二度空間、三度空間、四度空間…。四度空間已經不足了,我們應該要往上,往五度、六度一直增加。換言之,我們要用比較寬廣的心胸來接受他人的一切。

Wednesday, September 19, 2007

擺脫二元對立

文/鄭振煌(佛學學者;《西藏生死書》譯者)

什麼情況是解脫呢?就是說沒有感覺到任何束縛。我們為什麼要解脫?因為我們感到自己受身的、心的、境的束縛,我們感到內內外外有很多的干擾、很多的牽絆限制著我們。我們有二元的認知,即有對、錯;喜、厭;是、非;愛、恨...的分別,非黑即白、非對即錯,堅信自己的觀點才是絕對,就會感到束縛,所以我們必須要修行,透過出離或轉化的方式,擺脫二元概念,一切本來就是大圓滿,一切本來就是如來的。

◎二元概念的束縛

我們之所以會有二元的概念,之所以會有衝突,是由於意識作用,換言之,都是由於我們的妄想。我們心理學上講的直覺,或者是佛教講的直覺,那種智慧是當下沒有任何分別心的,沒有任何妄念生起的。就是說當我們接觸一樣東西,比如用眼睛看到東西、用耳朵聽到聲音、在第一剎那第一念接觸的時候,還沒有分別心,那個時候只觀察到一個現象的生起、一個現象的存在、一個現象的轉化、一個現象的消失,那時妄念還沒有產生,所以是一種直覺,是一種本覺,我們那時候就能見到本來面目。

第一念是一種直觀,沒有分別心。但由於我們習氣的關係,第二剎那(第二念)立刻跑出來,我們就開始產生二元的認知,這個是桌子,這個是花,這個是人,第二念一來,第三念很快立刻判別,我喜歡它的形狀、喜歡它的顏色,那個鳥叫的聲音很好聽或不好聽,就加進自己的情緒,加進自己的愛恨心,相續流轉一直下去。

我們的煩惱都是二元的思考,也就是以自我為中心,貪是因為有我,還有一個被貪的對象。如果能夠體證我及貪的對象是平等的、是沒有差別的,這樣子我們就不會貪了。修行是為了遠離二元的對待心。

◎萬事起於因緣

我們生氣時會說,都是你罵我,都是你害我,都是你對我不好,所以才讓我生氣。但請記住,外面的東西只是一個緣罷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我們到鏡子前去扮鬼臉、扮笑臉所做不同的表情,我們就會發現那個鏡子呈現不同的形象並不是真的。

因我們不知道鏡子所呈現的影像是假的。我們最麻煩的地方,就在於我們認為鏡子裡呈現的影像是真的,這就是著相。有一則寓言故事:有一個人跑到鏡子前面,看到有一個人睜大眼睛在瞪他,他就罵他,鏡中人也破口大罵,他就一拳向鏡子打過去。這即是把鏡子裡的影像執著為真。我們去看電影,被情節所左右,那也是因為我們把電影看成是真的。那個鏡子,把外面的形像顯現出來,我們卻把外面的顯像執著為真,所以聽到別人一句話就生氣,煩惱就來了。

影像的呈現是因緣所生,最重要的因是鏡子。我們在鏡子前扮鬼臉、笑臉是一個緣,影像不是真的,所以不要執著相。

我們的心如果能透過戒、定、慧的修行,「戒」是規範自己可以做及不可做的事,「定」是如如不動,「慧」是觀到一切萬法皆是緣起,我們就可以放下、不執著。為什麼我們會貪某一個現象的存在?那是因為有「我」的存在,所以才會覺得受到威脅,才會感到委屈。修行,就是慢慢的薰習培養善的因、清淨的因。就像一棵樹,以前是倒向煩惱這邊,現在要慢慢把他拉回來拉到快樂清淨這一邊。

(本文摘錄自《慧炬雜誌》大圓滿禪修營講詞)

Tuesday, September 18, 2007

血衣新娘

故事中所隱含的這不只是「姻緣天注定,半點不由人」,的姻緣問題而已,也是因果報應的最佳寫照,「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對一個心地善良、努力行善的人,確老是不得志,挫折連連的人來說,更要堅定信心,當消業想。再看看弘一大師對因果的開示之後應該更有力量來面對逆境了,必竟因果是最舒平的。

深信善惡因果報應道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同時還須深信佛菩?的靈感。內心切切實實的去信。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又須知我們一個人所有的行為,一舉一動,以至起心動念,諸佛菩?都看得清清楚楚。一個人能這樣十分 決定地信著,品行道德自然會提高。


她苦苦的哀求媒婆,說如被送回去,只有投河自盡,媒婆只是愣住了,並沒說半句話,夜越來越深,天越來越冷,沒有半個人來看她。

持續有一年多的時間,每月抽出空檔的週六到台北跟知名書法家杜老師學習書法,有次課程上到一半,杜老師有感而發的說了一個故事,透過他豐富真誠的藝術家性格,字裡行間娓娓道來這段感動人心的真實事蹟,饒富教育啟發意義。

故事中的女主角是一位善良孝順的二十幾歲青春少女,她當時因為工作的關係,一個人居住在台北泰山鄉的偏僻地方。

有一天早上突然接到她父親打電話來,說今天把她給嫁了,要她趕快先自己打扮一下,大概上午九點左右,會有新郎禮車到她住的地方來接她,順便把新娘禮服一齊送到。

她問:「男方是誰?」

父親很生氣的說:「叫妳嫁就嫁,難道還要徵求妳的同意?」

她又問:「那我工作怎麼辦?」


父親更生氣的回答:「都要嫁人了,還做什麼工作?」
聽著電話另一頭父親發怒的口吻,她只好默默的接受,只是很納悶到底誰要娶我?又沒見過面,連對方長什麼樣子都是一個大問號??

當時有一大堆的問題,卻找不到答案,心中五味雜陳,靜靜的孤單坐在梳妝台傷心流淚,幾乎哭到不能上妝了! 過了不知多久,果然一長排車隊的鞭炮聲、喇叭聲,喚醒靜默中不知如何是好的她,猛然睜開眼睛,匆忙披上男方送來的婚紗,戴上手套,配上耳環、項鍊等首飾,啊!就在幾聲爆竹聲中,便往男方方向出發。

車隊六部排列成一條長龍,向中興大橋方向前進,不久,車子來到中興橋頭,前面因為發生事故嚴重塞車,使得車隊全部停下來動彈不得。此時有幾個人急忙往她們的車子跑來,用手拍打她們的車窗,向她們緊急發出呼救!

「前面出車禍了,有個小孩倒在血泊中,生命非常危險!」 新娘在車上一聽到便猛然將穿著高跟鞋的兩腳快速地脫離,顧不了穿著白色婚紗禮服,飛快地奔往出事現場。

「啊!好可憐的小孩!全身血流不止。」她馬上彎下身來抱起小孩,一轉身往回跑,立刻請求司機倒車,急駛至附近醫院急救。

杜老師說到這裡,停了約半分鐘的時間,順道喝一口茶,我們急忙的問:「老師啊,然後呢!」

等新娘處理好小孩的住院事宜,往身上一看,哇!雪白色婚紗全染成血紅色!

她當時顧不了那麼多,便一身血紅色的婚紗往男方的家前進。等到了男方家裡,已經錯過黃道吉日,正當有人打開車門迎接新娘時,大家全愣在那裡,驚訝的說:「怎麼雪白的婚紗全染成血跡斑斑啊!」只見男方的人全往屋內跑,許久才將她安排在樓上隱密的房間,新娘孤單的一個人坐著。

不久媒婆說:「等客人走光了,我們就派車送妳回去,我們決定取消這門婚事!」

她苦苦的哀求媒婆,說如被送回去,只有投河自盡,媒婆只是愣住了,並沒說半句話,夜越來越深,天越來越冷,沒有半個人來看她。

她知道家裡因為她嫁人而獲得一筆錢,讓父親償還債務,如果取消了婚事,家裡的經濟狀況無疑雪上加霜!想著想著不禁悲從中來。天微微亮起來,此時有位男子出現了,他沒說什麼,只輕聲的說:「等天一亮,我們就搬出去外面住,妳一身是血,非離開這裡不可!」

她非常感激新郎沒有嫌棄她,而新郎對於這樣救人到忘我的熱誠,一直稱讚不已,這樣好的人,這麼仁慈的心腸,必有幸福美滿的一生。

一年後她的女兒出生了,依法要報戶口,也就得先報結婚戶口,此時才發現先生的名字跟當初父親告訴她的名字不一樣!

她先生笑著說:「結婚要娶你的是我的堂兄,妳一身雪白染成血紅的血跡,把堂兄與其父母親全嚇壞了,本來大家商量好要立即把妳退回去,但媒婆說妳會上吊自殺,我當時覺得如此做法太殘忍,且新娘的心地又善良又溫柔,便急中生智,一肩扛起這段婚姻!」

她聽了既氣憤又感激,只是覺得自己竟然全被蒙在鼓裡,兩年後先生與她一起去台大醫院看一位患了癌症的親戚病人,她一眼望去,似乎有點熟悉,出了病房,她先生才說:「這位病人就是當年想娶妳的真正新郎!」

她說:「我能抽空照顧這位病人嗎!」

先生點了點頭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雖然這段夫妻緣因妳一身血衣而作罷,但總是一日的夫妻情啊!」 她想起古人說的一段話:「姻緣天注定,半點不由人,卻因為自己救助小孩染得一身血衣而不要我,命運真會作弄人呢!」

三十多年來,她們一家大小和樂美滿幸福,五名子女孝順懂事,分別從大學與研究所畢業,真不知像她這樣的新娘,有什麼不能娶的!或許世俗迷信只是不合時宜的舊觀念,甚至於錯誤至極,她相信:「時間是最好的證明,她的先生是對的。」

聽完杜老師說的這個故事,在回家的車上若有所思,想起俄國文豪托爾斯泰說過:「上天有眼,暫時不語。」老子在道德經說得更妙:「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或許可以作為血衣新娘存好心做善事的一段佛經箴言:「縱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作為因果輪迴的最佳詮釋。

Monday, September 17, 2007

情緒為什麼會亂呢?

文/鄭振煌(佛學學者《西藏生死書》譯者)

情緒為什麼會亂呢?讓我們從貪、嗔、癡、慢、疑談起。
  
「貪」會讓我們控制不了情緒,「財、色、名、食、睡」。對這些執著愈厲害,就愈難控制情緒。
  
「嗔」就是情緒失掉控制,動不動就發脾氣。

我認識一位從西藏逃亡出來的喇嘛朋友。他已經六十多歲了,曾經遭到紅衛兵的迫害,被關進集中營接受勞改。他被迫去餵豬、做苦工,又遭受皮鞭鞭撻之苦。沒有修持的人,心理一定無法平衡,也許就這樣死去。可是這位喇嘛朋友,居然活得更好。我問他:「為什麼您能熬過紅衛兵的迫害?」他說他是懷著慈悲、包容、感恩的心,去接受折磨的。我聽了,真覺得不可思議。

這位大修行者說:「以前在寺廟修行佛法的課程中,我學到了佛法六波羅密的『忍辱』及安忍、慈悲、喜捨。也學習到要包容一切人、事、物,可是一直沒有實踐的機會,那十年正是磨練的最佳因緣。」這就像我們學習游泳,教練教導我們如何動手動腳,但是我們第一次下水,仍然是喝足了水,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沒有實行的機會,因為我們怕死,因為我們不知道水的特性,所以我們不知道「放鬆」就可以游得很好。

◎要懂得「放鬆」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在海邊長大的,小時候調皮得要命。每到禮拜天,他常常一大早就溜到海邊去玩,黃昏時刻才回家,他的爸媽常到處找不到人。我就很好奇的問他:「老兄,你為什麼能在海裡游泳一整天呢?難道你不疲倦嗎?」他說:「不是我體力好,而是我能百分之百的放鬆,把四肢攤開,像死人一樣。」諸位朋友!如果你們百分之百的放鬆,會沈下去嗎?當然不會囉!我們就是因為執著,怕掉到水裡被淹死,而無法放鬆。等到我們不怕死,百分之百放鬆時,就不會沈到水裡了。

◎向讎怨稱謝

這位喇嘛不以在「勞改營」為苦,反而感恩迫害他的人。他對他們說:「我在寺廟佛學院裡面所學到的佛法,終於有實驗的機會,感謝你們哪。」

心靈不淨,會讓我們情緒起伏得很厲害。在貪、嗔、癡、慢、疑五毒裡,「嗔」是最可怕的。為什麼會有貪、嗔、癡呢?那就是因為有「我執」。我們不了解自己的身、心結構,不了解因果關係。若同時有貪跟嗔,就加重我們的癡,這是互相影響的,我們貪的時候,一點智慧也沒有,我們發脾氣的時候,一點智慧也沒有。
  
為什麼打坐很容易覺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那是因為在那個時候,我們沒有貪與嗔,自然就沒有癡了。如果你能夠沒有嗔恨,你的癡就會減少;同樣的,你有了智慧,就不會貪及嗔。像前面所提的那位喇嘛,他雖然受到迫害,但是他懷著感恩的心。

◎不可貢高我慢

「慢」,也會讓我們情緒不穩。
  
大家都有爬山的經驗,當你還在山下的時候,你的屁股不會被人看到,當你往上爬,屁股就會被人看到。這是什麼意思呢?當你越有學問的時候,就越有人會挑剔你;當你事業越成功,錢賺得越多的時候,就有人會嫉妒你,說你沒啥了不起。你爬得高,沒有什麼好驕傲的,這不是你的能耐,這是你的因緣,你要感恩。當你爬得越高,被人嫉妒的時候,你就要瞭解到,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智慧,所以才會有這種不理性的行為;同時我們要反省,是不是我在功成名就之後顯得很傲慢呢?我應該更謙卑,更要關懷別人,因為我擁有的名利,是別人、是因緣幫助我得來的,雖然我自己也很努力,但是要永遠存著感恩的心,不可傲慢。你一傲慢,情緒就來了,就會痛苦。
  
「疑」也會造成情緒的不穩。「疑」就是不相信真理,不相信自然的法則。總是認為:我的才對,我見到、聽到的才對。其實你見到、聽到、接觸到的,也不過是表相而已,也只不過是你的角度而已。你站在你的角度,來看其他人、事、物時,你見到的只是「部分」的對,並不是「全部」的對。你要相信真理,要超越一切的角度,你要站在整體的觀照之下,才能夠接納別人。
  
總之,我們的心緒為什麼會亂?那是因為我們貪、嗔、癡、慢、疑,因為我們的心沒有管理好。當你的貪、嗔、癡、慢、疑被降伏了,你的情緒也就管理好了。 

(本文摘錄自《慧炬雜誌》)

Friday, September 14, 2007

三不人生難上加難

文/劉墉--不怨、不悔、不回頭

故事一、

「過去我很愛我母親,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一個女生對我說:「我也不是不愛她,而是瞧不起她。」

我一驚:「為什麼?」

「我最近交了一個很有錢的男朋友,馬上醫學院畢業,我媽興奮得不得了,逢人就說。

我氣死了,何必呢?八字沒一撇,宣傳什麼?還有一點,我看不上的,是以前我夜裡十一點回家,我媽就要罵;現在不同了,十二點回家,她還嫌早,東問西問地,一副希望我再晚一點回家的樣子,說得難聽點,簡直希望我跟人家上床嘛!」

撇了撇嘴角:「我尤其不能忍受的,是她每一次讚賞那男生多好、多有前途,一邊說她自己多笨,嫁給像我爸爸那樣的人,有時候就當著我爸爸的面罵,何必呢?」

她十分氣憤地說:「有一次,我頂回去,對我媽說『媽!乾脆妳嫁給這男生好了!』」

我講她:「妳這也太沒禮貌了。」

「老師,您別以為我媽會生氣,她才沒氣呢!她還笑笑,作出一副很撒嬌噁心的樣子說:「要是我再年輕二十歲啊,我就嫁!」

故事二、

開同學會,我說:「某某人為什麼沒來?」

「這你都不知道?」一個女生說:「我來了,她就不會來。」

「妳不高興?」

「不高興了二十多年」。她笑笑:「都怪我給她做媒,把我表哥介紹給她,我也沒非叫她嫁,是她窮追猛釘,硬嫁給我表哥。」

「這不是很好嗎?她該謝謝妳這位媒人哪!」我說。

「才不好呢!我表哥家裡窮,他剛畢業那陣子,找事又不順利,後來到一個公家機關,掛名作工友,一步一步混到今天。」

「今天很慘!」我問。

「才不慘呢!他後來出去做生意,這兩年發死了。」

「那麼她更該謝妳了呀!」

「我原來也這麼想,有一天還主動打電話給她,

她居然狠狠回我一句『妳不知道我恨妳嗎?介紹那個混蛋給我,害我年輕時候,丟足了臉,吃足了苦。』」

故事三、

到朋友家去,看那女主人正一勺、一勺餵孩子吃飯。五、六歲的男孩,皮得很,吃兩口就跑開。

做媽媽的就一路追、甚至追到桌子底下,把勺子伸過去餵。 一邊餵、一邊喘氣,還一邊不停地罵: 「你啊,真是不知福,有這麼好吃的,一口一口餵你,還不吃,想想你媽小時候,哪有人餵,連東西都沒得吃。」

她的母親正坐在旁邊,有點不高興地說:「當著客人,妳說話可憑良心喲!妳沒東西吃,又怎麼長大的?還長得這麼高。」

女主人跪在桌子底下,回過頭:「吃泥巴長大的!」又爬出來,坐在地板上,紅著臉說:「妳怎麼不想想,以前每次爸爸下班, 你們都先吃,讓我和妹妹在外面跑,根本不管我們。等跑回家,弟弟都吃完了,也沒給我們留,盤子裡是空空的,只有菜湯。」

轉過身,繼續餵孩子,換成溫溫柔柔的口氣,對孩子說:

「還是你命好,媽媽都羨慕你,要是媽能生在你這家裡,該多好!」

故事四、

在雜貨舖裡遇到個熟人,正帶著她八十歲的老母買東西。

「買什麼啊?」我問老太太。

「甭提了!」那朋友先答了話:「我媽在買樂透獎的彩券。」

果然就見 那老 太太拿著筆,一格一格地圈選她要的數字。

「您這麼大年歲,還想發財呀?」我笑著對老太太說。

「誰不想發財?我當然也想發財呀!」

老太太轉身,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發財買點我愛吃的、愛穿的。」

她身邊的女兒很不高興地插話:「媽,您缺什麼啦?」

「 我缺!我缺錢!這輩子都缺錢。」

老太太沒好氣地,拿著拐杖往前走:「兒女有錢是兒女的,我窮了一輩子,到老,心不甘。」

帶著尷尬的笑,看著那一對母女,好像還一路鬥嘴的背影,也讓我想起我的母親。八十九歲了,每次提到臺北,她還總是說:「真後悔,要是當年南京東路的房子不賣,現在要值多少錢哪?」

結論: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怨,怨年輕時美麗的衣服,沒能好好展示幾回,就換上了廚房的圍裙,一換幾十年。

怨年輕時的婀娜身材,沒在舞池上走過幾步,就走進一個男人的懷裡,為他生一堆兒女,變成了水桶腰。

怨少年時的夢想,先被聯考給殺掉了半邊, 又被婚姻殺掉了半邊,到老來,有了錢、有了閒,卻沒了夢。

只是,每個人不是都這樣活過來了嗎?

曾經愛過、恨過、擁抱過、掙扎過,從蹲在地上煽火、點煤球爐子,到今天用瓦斯、電爐、微波爐和烤箱。

艱苦的歲月,隨著經濟的起飛,而沉在時代的深處,何不讓那深處的記憶,就這樣淡淡遠去?

看著心愛的孩子,能在自己打拼之後,不再過辛苦的日子,何不好好感恩?

人生是一條不歸路,走上去,就回不了頭。

過了就過了,成了就成了,做了已經做了,錯了已經錯了。這是我們的生命,何必怨?何必悔?何必回頭?

不怨、不悔、不回頭 ~
人生的每一步若懂得珍視 ~
其實都是最美好的時光!!

每封信都代表一份緣的傳遞.......
看信是一種幸福、它代表你有空閒..
沒空看信也是一種幸福
它代表你有比看信更重要的事忙著

(咯咯笑過後,要感謝AK師兄轉寄此文章)

Thursday, September 13, 2007

降低膽固醇


降低膽固醇 九類食物最有用

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過高 都是「吃」出來的問題,持之以恆攝取燕麥、洋蔥、蘋果、鮭魚等食物就可達到降低膽固醇效果

根據捐血中心的分析,台灣人的血幾乎都「太油」了,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過高更是中年人最普遍的問題,對健康將是一大隱憂。

陽明醫學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呂萬安醫師指出,其實用飲食的自然方法,就可以安全降低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其中有九類食物最有效。

呂萬安醫師表示,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過高都是「吃」出來的問題,他建議徹底改掉不當的飲食習慣,同時多攝取以下九類能降低膽固醇的食物,持之以恆、具體而行,短期內即可看到效果。

1.早餐吃一碗燕麥粥

每天早餐只吃1碗燕麥粥,持續8星期就可使血中壞的膽固醇濃度降低10%,好的膽固醇上升。燕麥中含有豐富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纖維,能在腸胃道中阻止膽固醇及脂肪的吸收,因而達到降低血中脂肪及膽固醇的效果。

2.中餐吃半碗豆類

豆類都是又便宜、又安全有效的降血脂肪及膽固醇的食物,每天只要吃半碗豆類,可以在8周時間內使血中壞的膽固醇濃度降低20%。豆類食品含有多種降膽固醇的有效成分,其中最主要的物質要屬豆類中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纖維。

3.晚餐吃三瓣大蒜

每天吃3瓣大蒜,持續8周就能使血中壞的膽固醇濃度下降10%。大蒜不論是生吃或熟吃,在降膽固醇效果上都非常的好,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可以直接抑制肝臟中膽固醇的合成,而達到降膽固醇的功效。

4.每天吃半個洋蔥

洋蔥是價廉物美的保健食品,每天只要吃半個生洋蔥持續8星期,就能使血中的好膽固醇濃度增加20%,並降低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洋蔥以吃生效果較好,煮得越久降膽固醇的效果就越差。

5.以橄欖油做為食用油

橄欖油可讓血中壞膽固醇下降,也會讓好膽固醇上升,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最佳的保護作用。選擇用冷壓方式萃取出的橄欖油最佳,以高溫加熱抽取的橄欖油,則易使油質變性致癌。

6.每 天吃酪梨或蘋果一個

酪梨中所含的脂肪是單一不飽和脂肪酸,因此對人體非常有益處。蘋果含有豐富的果膠,有降膽固醇的功效。

7.每周吃二次清蒸鮭魚

鮭魚含0mega3脂肪酸的量非常高,如果用烤及油炸的方式,容易造成脂肪酸變質,所以最健康的吃法是清蒸。3兩鮭魚以清蒸方式每周吃2次,經過8周可讓體內的好膽固醇上升10%。此外,吃鮭魚也可以讓血中的三酸甘油脂下降。

8.每星期喝一碗薑湯

將曬乾的薑磨成粉沖熱水喝下,薑中的成分「生薑醇」及「薑烯酚」可使高血脂病患中三酸甘油脂的濃度下降27%,而且使壞膽固醇的濃度下降了33%。

9.添加紅麴於菜餚中

紅麴是古老中國的偉大發明,除了用作調味料和釀酒外,它還有降低膽固醇的醫療作用。科學家發現紅麴菌的成分Monacolin可抑制膽固醇的合成,更進一步發現其抑制膽固醇的合成的機轉。

Wednesday, September 12, 2007

少吃多動高EQ


少吃多動高 EQ 長壽國養生秘訣

文/ 邱玉珍

長壽國居民的主食特色就是吃大量的蔬果。

日本人被列為世界長壽國,早已不是新聞。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發表二○○ 六年版「世界 衛生報告」指出,目前世界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是八十二歲的日本、北非的摩洛哥、南歐的聖馬利諾共和國,日本再度蟬連世界長壽國的冠軍寶座。

對於桃太郎長命這件事,很多人都覺得很納悶,難道日本人活得久是因為吃「哇沙米」的關係嗎?台大主治醫師、微生物免疫學博士孫安迪分析指出,日本人長命主要歸功於以黃豆、大米及魚類為主的飲食模式。尤其豆類食物,更是日本人的最愛,大豆、豌豆、扁豆,是抗老重要食品;他們也很少食用大量的肉類,用魚肉代替其他肉製品。

另一個原因則是,日本四面環海,所以他們會大量攝取海裡的食物。碘質被日本人稱為「長生不老的妙藥」,海產品中,碘含量都很高,特別是海帶、紫菜等。孫安迪強調,已有許多研究指出,海底食物所含蛋白質都是優質蛋白質,吃多了有益人體健康。

日本人也常吃蔥蒜、蘑菇、紅辣椒和蘆筍等物,孫安迪表示,這些食物不僅含有大量維生素B群和C,硫和硒的含量也 特別豐富。他推測,日本人常吃哇沙米也是他們長命的原因之一。因為從各種長壽文獻資料發現,人要活得久、活得 健康,要有愉快的心情之外,飲食上最好是生食、熟食參半。

而世界第二大長壽國則是澳洲、義大利、瑞典等國。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王治元指出,北歐國家如瑞典、丹麥等地區,他們的生活型態跟日本差異相當大,科學家推論,他們長壽的原因除與生活型態有關外,絕大多數跟基因有關;因為這裡的人,血統都很純正,幾乎都是身材高大、皮膚比一般白人白、眼睛呈淡藍色、頭髮都是金黃色等特色。

澳洲、義大利之所以長壽,則可能跟他們開朗、樂觀個性及飲食文化有關。孫安迪說,已有許多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文化可延緩老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他表示,一九八五年科學家曾探索百歲人瑞最多的世界七大長壽村 養生之道,結果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包括都是經濟不發達地區、這些老人從未離開方圓二十公里的地區、生活單純、思想單純,長年吃不飽、身高 體重比一般人矮小,但負重力卻非常好,以及生活在山區空氣較稀薄區。

吃得對吃得少

文 /邱玉珍

要長命百歲最好多吃蔬菜水果。

這些長壽者的飲食特點是,多食用高纖維、低熱量、低蛋白、低脂防的自然長壽食物。其百歲人瑞每天食用的平均熱量,為一般老人的百分之七十七,但沒有過胖或過瘦的情況。也就是說,他們每天熱量攝取控制在一千五百至一千六百大卡左右。

「限食,是延緩衰老,降低老年病的最佳途徑。」孫安迪說,限食可調節血清各種成分之含量,如葡萄糖、磷脂、三酸甘油酯、膽固醇、胰島素、睪酮、催乳激素、糖皮質激素、鈣、鐵、鐵蛋白等。

王治元也認為,飲食不可過量,以八分飽為原則,因為暴飲暴食會增加 消化系統的 負擔,而影響營養的吸收。另一方面也會造成代謝功能提早衰竭,容易衰老和生病。還有就是增加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致命疾病的罹患機率。因此他建議民眾,偶爾讓自己饑餓一下,可以調節身體機能,有益身體 健康。

長壽鄉的居民吃的食物也是他們長命的主因。依據調查,他們大多吃萵苣、洋蔥、捲心菜、胡蘿蔔、大蒜、青蔥、番茄等,這些蔬果都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可清除體內的自由基,也是很好的抗癌蔬果。此外,南瓜子、葵花子、芝麻、葡萄乾、花生等,均具有特別高的營養價值。例如芝麻不僅含有豐富的B群和E之維生素健腦成分,鈷、硒、鈣、鎂含量,在同類食品中最高,這些都有利於 抗老。

王治元也認為,吃得少是讓人長壽的因素。他說,動物實驗發現,讓印度恆河猴從出生開始就只吃體重所需熱量的三分之二,結果其平均壽命真的較正常飲食猴子多了二分之一;另外,讓四至六歲的猴子採低熱量飲食,結果也比一般猴子多活八至十年。只不過這些採低熱量飲食的猴子,在身材上的確比正常猴子小一號。

生活環境也很重要,很多百歲人瑞大都居住在低氧氣地區。王治元強調,氧氣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但研究發現,氧氣也是導致老化的因素之一。他說,人體裡不斷有氧化的活動,氧化的過程會使細胞功能喪失;而在重氧氣的環境下,人體氧化的 活動旺盛,而在不斷的氧化、抗氧化過程中,便使人體細胞受損而加速老化。相反的,如果生活在低氧的環境裡,氧化活動較少,老化速度也隨之減緩。

長壽三大原則

文 /邱玉珍

花椰菜、奇異果及柑橘類水果,多吃可增加身體的解毒活性。

找出長壽國的養生之道,可以歸納出以上幾個共通點,也許我們無法生活在那種長壽環境,但可以學習他們的生活方式。王治元及孫安迪從飲食、 運動以及情緒管理等三面,提出一些原則,供民眾參考,希望民眾能活得健康、又長壽。

熱量管控、飲食單純

民眾要活得 健康又長壽,首先要從熱量控制開始著手。王治元指出,在諸多研究已證實,熱量控制是延緩 老化的首要條件,也就是每天只攝取熱量所需的三分之二,簡單地說,就是控制熱量在一千五百大卡以下。這對一般上班族來說似乎比登天還難,但只要謹記早餐吃得像皇帝,中餐吃得像平民,而晚餐吃得像乞丐,減少不必要應酬,就能符合長壽的飲食原則。

分齡運動、遵守恆溫定律

常言道:「要活就要動。」王治元認為,現代人常以「忙碌」為由而懶得動,即使有時間寧願癱在沙發上,也不願去運動,這樣只會讓身體功能愈來愈糟。運動雖然好處多,但他認為,運動也要有選擇,像老人家只要有動就好,千萬不要選擇激烈的運動;若是年輕人則可選擇球類、快走等運動。

此外,現代人運動時常忘記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溫度恆定定律」,王治元表示,很多人運動都沒有注意溫度的變化,事實上,在恆溫運動下,使身體的新陳代謝維持一定速度,可以避免新陳代謝速度時快時慢,對人體是較健康的。像是台塑董事長王永慶每天做毛巾操,不但養成運動習慣,也讓身體維持一定的運動量和運動時間,使新陳代謝維持在平穩的狀態,讓身體免去太多適應壓力,造成傷害。

學習面對老化
人都會老,但很多人都不願接受自己老這件事,有些人甚至說 :「無法接受自己四十歲的樣子。」王治元說, 年輕時就要開始學習「老」這件事,不然等到身體、年齡開始步入老化時,會變得手足無措無法接受。他認為,學習 抗老化必須從年輕時就開始,到老年才不會畏懼老化;畢竟大家要的是健康的長壽,而非植物性的延長壽命。

世界3大長壽區

文/ 邱玉珍

花椰菜、奇異果及柑橘類水果,多吃可增加身體的解毒活性。

為了解開長壽之謎,美國一群研究員,尋訪世界各地的長壽地區、村莊,蒐集各地區百歲人瑞長壽的祕訣,最後發現,目前世界上有 3 個地方的居民年齡達百歲以上的比例相當高。他們即使年逾90 歲, 每天還是外出 工作、衝浪;百歲人瑞也頂多牙齒、 眼睛不好,有些人聽力相當好,身體也很硬朗,沒有疾病纏身。

這 3個地區就是日本的沖繩島、義大利的薩丁尼亞島、 美國 加州的洛馬琳達鎮。為什麼他們被列為世界 3 大長壽地區?台大主治醫師、免疫學 博士孫安迪、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王治元,及台北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楊賢鴻,就他們的飲食及生活特色進行分析。

日本沖繩島
■ 特色:依據美國研究人員的訪查,這裡的居民平均壽命為81 歲,每10 萬人中就有34 位百歲老人。罹患心臟病的比例是美國人的1/5 ,乳癌和攝護腺癌是1/4 ,癡呆症是1/2 。

■ 生活方式:
1 、飲食以多菜少油為特色,愛吃豬肉、大豆、蔬菜水果、藻類和魚類,每餐只吃八分飽。
2 、緩慢的生活節奏及溫暖的氣候。
3 、少菸、不喝酒。
4 、 心靈有寄託、擁有宗教信仰。

■ 有此一說:科學家指出,沖繩人之所以長壽,與其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關。

義大利薩丁尼亞島( Sardinia )
■ 特色:根據文獻記載,薩丁尼亞島1880 年﹣1900 年之間出生的1 萬多人中,有91 人活到百歲以上,是全義大利的兩倍以上。

■ 生活方法:研究人員發現,住在這裡的每個居民都非常簡樸,飲食上也非常簡單,且大家都很勤奮工作,個性也相當豁達、樂觀。在吃的方面更是簡單,除了吃自家種植的蔬果,如茄子、番茄、蠶豆外,葡萄酒及乳製品更是每餐必備佳餚。

■ 有此一說:據說從19 世紀開始就有人存活超過100 歲,而且老當益壯,生活全靠自己打理,上街 購物、打獵趕羊,樣樣自己來。

美國南 加州 洛馬琳達(Loma Linda )小鎮
■ 特色:這裡曾被國家地理雜誌封為美國的「長壽村」,他們大多篤信基督教,嚴格控制飲食,不抽菸、不喝酒。

■ 生活方法:有信仰中心、貫徹不抽菸、不喝酒、少吃肉類,不喝咖啡、汽水的信仰教條,並有勤於運動的好習慣。

■ 有此一說:曾有文獻指出,住在鎮上的一位老太太已經101 歲,還能自己開車到處跑,不僅如此,還可以上 健身房 運動,而且走路完全都不輸年輕人。

拒絕自由基5法寶

文/ 邱玉珍

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人的衰老跟體內自由基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要延緩 老化、延年益壽,就是多吃富含抗氧化食物,如花椰菜、番茄、紅蘿蔔等食物。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王治元認為,多吃抗氧化食物消除體內自由基外,也可以從生活上的一些小細節,避免身體產生過量的自由基。

1. 不要憋尿:憋尿會讓身體累積自由基?沒錯。王治元強調,憋尿會讓神經系統及肌肉處於 緊張興奮的狀態,血流也會加快,致使血管內皮細胞釋放出自由基累積在體內。尤其在憋尿或憋大便的短短時間內,自由基的含量會增高,至於是否對人體器官有影響,目前無法確知。但可以惟一可以確知的是, 上班族想上廁所就去上吧,憋尿反而對身體不好哦!

2. 充足睡眠:很多人在開會時會偷偷打個盹,如果在上面講得興致勃勃,看到屬下睡得口水直流,心中的不悅可得而知。王治元說, 老闆先不要發脾氣,就讓這位員工小睡一下吧,因為研究發現,人在愛睏的時候,身體會產生更多的自由基,如果不小睡一會,會影響身體健康。他也建議民眾,隨時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愛睏時就要去睡覺,即使休息 20 分鐘也可以讓身體恢復元氣。

3. 少抽菸:雖然目前並沒有確實的研究證實,抽菸會增加體內的自由基,但香菸裡含有高達 1500種對 人體有害的物質,而且有些物質會產生高自由基,而進入肺及循環系統,對健康有影響。王治元說,根據文獻資料,長壽地區的民眾大都不抽菸。

4. 遠離 壓力 : 壓力過大會讓人體白血球上升、代謝增快,打亂身體內分泌系統,釋放更多的自由基。因此,王治元建議民眾,有壓力要馬上處理,累積在體內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從眾多百歲人瑞長壽經驗可發現,他們大都能保持一顆愉快的心情。

5. 適度 運動 :人要活就要動,但也要動得有方法。雖然諸多醫學研究指出, 運動雖能遠離病痛,但也會讓身體產生過多自由基。王治元表示,運動會產生自由基的說法,是指偶爾運動的人,一下從事激烈運動,如慢跑、快走等,會讓體內自由基快速增加;但持續運動 2 星期後,反而會讓體內自由基下降。

抗衰老食物

文 /邱玉珍

豆類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一個人能活多久,雖然與基因有關,但以目前的醫學根本無法改造基因,所以只能透過正確的「飲食」,讓自己活得久、活得健康。

(感謝AK師兄轉寄此文章)

Tuesday, September 11, 2007

解讀十二生肖

頗能自圓其說 佩服!

有一次,我有機會和歐洲貴族聚餐。可能酒喝多了,一位德國貴族站了起來,諷刺說:" 你們中國人都是屬什麼豬啊!狗啊! 老鼠啊!不像我們,都是金牛座、獅子座、仙女座....真不知道你們祖先怎麼想的?"

當時這些貴族聽完哈哈大笑,還互相碰杯,先前的優雅完全不見了。按理說,人家在罵你祖宗了,你即使沒有話說,起碼 可以掀桌子啊!但所有人都坐著不吭聲,也可能是還沒回應過來,我當時只好平和地告訴在場所有外賓︰"中國人的祖先是很實在的,我們十二生肖兩兩相對,六道輪回,體現了我們祖先對中國人全部的期望跟要求。 "

這時,現場氣氛雖然從嬉鬧轉為安靜,但是他們臉上還是一副不屑的樣子。

我說:" 第一組是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奮。智慧和勤奮一定要緊緊結合在一起。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奮,那就變成小聰明;而光是勤奮,不動腦筋,那就變成愚蠢。所以這兩者一定要結合,這是我們祖先對中國人的第一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組。”

" 第二組是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謹慎。勇猛和謹慎一定要緊緊結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所謂的膽大心細。如果勇猛離開了謹慎,就變成了魯莽,而你沒有勇猛,一味的謹慎,謹慎就變成膽怯。這一組也非常重要,所以放在第二 。"

我看著這些貴族,補上一句:" 所以當我們表現出謹慎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我們中國人沒有勇猛的一面。"

" 實際上,我們祖先追求的是一種和諧的智慧和圓融,從來不會單獨給一個要求和任務。"看著大家陷入沈思,我繼續往下說。

" 第三組是龍和蛇。龍代表剛猛,蛇代表柔韌。所謂剛者易折,太剛了容易折斷,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見 所以剛柔並濟是我們歷代的祖訓。"

接下來是 馬和羊。馬代表一往無前,直奔目標,羊代表和順。如果一個人只顧自己直奔目標,罔顧周遭,必然會和周遭不斷磕碰,最後不見得能達到目標。但是一個人如果光顧著和周遭和順,之後他連方向都沒有了,目標也失去了。所以一往無前的秉性一定要與和順緊緊結合在一起,這是我們祖先對中國人的第四組期望。"

再接下來是猴子和雞。猴子代表靈活,至於雞呢,以前的年代沒有鐘,都是聽雞鳴聲決定一天的開始,所以雞定時打鳴,代表恆定。靈活和恆定一定要緊緊結合起來,如果你光靈活,沒有恆定,再好的政策最後也得不到斬獲。但如果說你光是恆定,一潭死水、一塊鐵板,那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了。只有它們之間非常圓融的結合,一方面具有穩定性,保持整體的和諧和秩序,另一方面又能不斷變通地前進,這才是最根本的要旨。"

最後是狗和豬。狗是代表忠誠,豬是代表隨和。一個人如果太忠誠,不懂得隨和,就會排斥他人。而反過來,一個人太隨和,沒有忠誠,這個人就失去原則。所以無論是對一個民族國家的忠誠、對團隊的忠誠,還是自己理想的忠誠,一定要與隨和緊緊結合在一起,這樣才容易真正保持內心深處的忠誠。這就是我們中國人一直堅持的外圓內方,君子和而不同。"

中國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肖,有的人屬豬,有的人屬狗,這意義何在?實際上,我們的祖先期望我們要圓融,不能偏頗,要求我們懂得到對應面切入。比如屬豬的人能夠在他的隨和本性中,也去追求忠誠;而屬狗的人則在忠誠的本性中,去做到隨和。 "

解釋完十二生肖,我說:"不知道你們那些寶瓶座啊、射手座啊、公羊座啊,體現了你們祖先哪些期望和要求?也希望不吝賜教。"

結果呢,這些貴族老爺們很長時間都沒說話,全場鴉雀無聲,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

最後貴族們紛紛由衷地表示對中國人和中國人的祖先非常敬佩:"沒有想到中國的十二生肖有這麼深刻而實在的意義。

Monday, September 10, 2007

溫董的話

一位億萬富翁的素食主義

全球500強之一的AT&T公司亞太地區前總裁溫先生今天視察了我們公司。他現在是一個擁有數億資産的香港出版公司董事長,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人。

中午由我做東,請他吃飯。億萬富翁要吃什麽呢?我有些茫然。珠海雖然頗多山珍海味,但要讓溫董吃得滿意,究竟需要怎樣的排場?

誰料溫董輕言輕語:“方便的話,我就吃素!”於是,我們順便進了怡景灣大酒店旁的西餐廳。

溫董、劉先生、我及LD一行四人,點了四份商務套餐。我們的三份,有葷有素;溫董的那份,還真是全素。

席間,我向溫董請教吃素的益處。溫董的一番素食理論,聽得我心服口服……

溫董的話 --- 簡單原則

一談到吃素,就會被許多人問及“修行”的事,總是被弄得很茫然,不知道應該回答什麽,每每想起前一段時間的一次對話,只涉及到一些簡單原則,比談“修行”容易多了。起因是去日本交流,這天中午他們知道我是素食者。

“你什麽都不吃嗎?”(每個人都忙著勸別人吃,有人客氣的問。)

“我剛才吃了一個蘋果。”(我禮貌的回答。)

“他是一位素食者。”我的同事放了個炸彈。客氣的寒暄顯然不如這個話題有趣,大家如同看斑馬一樣一起盯著我。

“你信仰什麽宗教嗎?”(爲什麽每次都要問同樣的問題。)

“沒那麽複雜,只是生活方式略有不同。我的原則很簡單,儘量不傷害別人。”

“可是動物不是人!”

“我們喝著牛奶長大,它辛苦種地讓我們吃,當它哭著求你不要殺它和它的小孩,你是否下得了手?你是否忍心?小時候大家都玩過老鷹捉小雞的遊戲,那表示它們的母親不希望它的小孩受到傷害。它們打不過你。但你不會利用你的強大去欺負別人吧,”

“那你肯定反對我們吃肉。”

“我不會把刀架在你脖子上的,這也是一個簡單的原則,如果你喜歡吃蘋果我逼著你吃梨,那也是暴力。你快樂著你的快樂,我幸福著我的幸福,於是天下太平。只是你要瞭解自己在做什麽,結果是什麽,並且肯承擔,那你有權選擇你想要的生活,不一定要和我一樣嘛。”

“可是你不傷害別人,別人也會傷害你。”

“你總不能因爲別人偷了你的自行車你就去偷別人的自行車吧。”

“養那麽多雞不就是給人吃的麽。”

“好像在南北戰爭時期就有人說:黑人天生就是奴隸,他們的兒子、兒子的兒子天生就是奴隸。”

“我很佩服你,面對這麽多美食能忍得住。”

“我不會虐待自己的。他們對我沒有吸引力,我不需要忍的啦。我剛才已經吃了一個蘋果,香甜而且多汁,(席間已經有人爲我點了一盒牛奶),瞧,我還有牛奶,並且每個人都很關心我是否夠吃,夠營養,小小的善意就得到了很多回報,這世界真的很公平的。”

“你真的適合信一個什麽教。”

“這跟宗教沒有關係,只是一些簡單的原則,我不會啃著雞腿給我的兒子講動物是我們的朋友,這樣做的結果是他不僅沒有學會仁慈反而學會撒謊,因爲你心口不一。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在幼稚園裏就學過的,比如說:大家都是好朋友、撒謊不是好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禮貌、幫助別人、好好學習、天天努力向上、講衛生、愛勞……,這些都是極其簡單的原則,就是要認真地去做。總不能長大了還不如一個小孩。”…………

時間久了,很多對話記不住了,不外乎把這些簡單原則應用到生活和工作上,但是這些被重新提及的簡單原則已經跨越午餐成爲延續到下午的話題,也許還會延續到他們的生活中。許多人連小孩會的事都不會做,小孩懂的事都不懂,卻談論著這個經典那個法門,不知道愛的人滿嘴都是感動,自私的人卻在談著奉獻。我真的不知道什麽是“修行”,那麽複雜的事還是交給那些“大修行的人”吧,讓我簡單的活著,多做事少說話,這也是一個簡單的原則。

我爲什麽成了素食者?

當您真正瞭解肉類是汙穢不潔的,又具傳染病的屍首時,您能再面無懼色的狼吞虎咽嗎?

在我逐漸棄肉而吃素的過程中,我沒作過任何所謂的"犧牲",所有食物沒勉強放棄過一樣。我雖相信,人在生活中善自保重身體,是信仰的一部份,但我個人在棄絕肉食中,與信仰毫無關聯。

我不吃任何肉食和任何維他命丸,也健康的活了半輩子。我在美國旅行多次,常在飯館和別人家中吃飯,桌上雖也有肉類,但絲毫不曾影響我的飲食與情緒。棄肉吃素的經過,未曾使我作難,也沒有勉強的感覺。讓我慢慢道來吧豬肝的膿包裏竟有一窩煮熟的小蟲,牛的一整葉肺給結核菌蝕爛了;動物的病菌會寄生在人體上。

在旅行時,有一天吃肝咬了兩三口,覺得味道不對勁,再用刀子一切,真把我嚇了一跳,膿包裏竟有一窩小蟲,早己煮熟了。從那天起,每逢看見肝我就反胃。

我本來最愛吃碎牛排,就是用絞肉機絞碎的。聽別人說,商人常攙雜各種劣等的零碎物,所以每次我都親自挑選一塊漂亮的牛肉,叫他當面絞碎。我覺得這樣作很精明。

有一天,我發現自己並不精明。因爲排在前面的一位老兄,等著絞他的豬肉。同一個絞肉機,既不消毒,也不洗,它內部的構造我更清楚。這時我才領悟到前面的人留下半磅豬肉給我,而我的半磅混合肉要留給後面的那位顧客。從此,碎牛排再也不能逗引我的胃口了。

我雖不再吃碎牛排,但是牛肉仍是我所喜愛的,直到一件事震撼了我,我才全然斷絕牛肉!!

事情是這樣的,我的鄰居從牛群中挑了一隻最棒的母牛,供應他自己的牛奶。某天,衛生員來檢驗,說只牛有結核病,應予銷毀。鄰居說他不相信,置之不理,後來,另外的檢驗員又來檢查,報告的情況相同。

我的鄰居仍不肯相信,他勉強的把牛送往一個較大的屠場,獲得許可,觀看切割。出現在他眼前的,是一整葉被結核菌蝕爛了的肺!

回到家裏,他極爲煩惱。他得的那筆代價還不錯,比同量的肥料價錢貴多了。但是,他一直在想,那只牛身上的其他部分,是不是健康無病菌呢?是不是可以食用?

此事過後不久,我領著班上的學生去遠足,路過該屠房,大家看著各種動物的屍體,在吊車和輸送帶上運送著。我就問那位作向導的政府驗肉員:『請問老兄,如果一頭牛害結核病,一葉肺爛壞了,您們怎樣處理呢?』

『我也請問你,你的蘋果上有個爛斑,你怎麽辦?你還不是把它削掉,然後吃下去嗎?我們也是一樣作。』....我注意到學生們臉上吃驚的表情。上次我曾向他們講過那只病牛的故事。等出了屠場,我問他們削蘋果和割牛肉是否相同。

『不同,開玩笑!』異口同聲的否定著。他們說:『病肺的血液會周流全身。』於是我又向他們指出另外的不同點:動物的病菌會寄生在我們的人身上,而蘋果的黴菌只會活在果菜上面,再者,它也不會周流迴圈。就算把蘋果的爛疤吃下去,也不致於害病。

這樣一來,過去使我討厭的某些肉食,越發使我討厭了。

雞場裏,那些垂頭喪氣、屁股潮濕的劣等雞都進了市場及加工場。

過去我愛吃雞。但參觀附近的一個養雞場之後,這方面的食欲也沒有了。我看到,養雞人天天巡視雞房,把病雞和少下蛋的雞挑出來,送去市場。那些垂頭喪氣、屁股潮濕的傢夥,都進了加工廠。使我吃驚的是,至少在那時候,根本就沒有任何檢驗工作。胃好像告訴我,別再把死雞送進我的皮袋裏去了!

某些山澗裏,有百分之九十的魚的染患癌症。

魚,我還是吃,有時還開玩笑的說:「魚一定是乾淨的,它們起碼每天洗一次澡呢!」....某次,同朋友去亞利桑那州某山澗釣魚,我搞不清到底是甚麽毛病,但我知道所釣到的魚中,將近二分之一是有腫瘤的,或在內部,或在外部,看了令人倒胃口。查閱有關資料,我才從政府報告得知,有些山澗裏,魚癌流行,尤其是鱒魚。其染病率有的高達十分之九。

那些小魚還有,一些裝罐的小魚,如沙丁魚等,根本就沒有清洗過,連五臟,帶糞便,一股腦兒的裝進鐵盒裏去。

請珍愛生命

看見報上的一幅圖畫,一口燒熱的油鍋中弓身著一條鱔魚。圖畫的插圖大意是說,下油鍋的鱔魚極力弓起身體,廚師不解,拿出鱔魚用刀剖之,才知其腹內懷有一條小鱔魚,它是爲了保護腹中的小生命,努力的弓起了腹部。

聽友人講起一件他目睹的很悲慘的事。一條有黑緞般光亮皮毛的雄性狗,離開剛下狗娃的花狗準備到街對面不遠處的一家肉食小店去拾一些骨頭。大約是被愛情及愛情的結晶沖昏了頭腦,它從北向南穿過十字路口時,沒注意到一輛微型客車正從東風馳電掣般開來,“哐”的一聲,被車撞了個正著。車子幾乎連速度都未減一下,就開跑了。車子剛剛離開,狗就在車子噴出的廢煙中,一個鷂子翻身站起來,撒腿往肉食店跑去。在它被撞倒的路中間,有灘紅色的血慢慢向四周流動和凝固,象一個心的形狀。血中間漂浮著幾根黑亮的毛。

黑狗迅速地跑到小鋪子,用嘴拾起一根粗大的帶肉的骨頭,轉身又飛一樣奔回它的花狗和小狗娃的身旁,並將拾來的食物喂給了它們。這一系列行爲在不過10分鐘內全部完成,而且,當它把撿到的骨頭轉給花狗時它就無力的垂死般地倒在了花狗的身旁。誰也不會想到,從路上站起來跑掉時,“身手敏捷”的黑狗怎麽會在一瞬間死去。

友人說,黑狗將骨頭轉給花狗時,它聽清了它們相互間那種類似安慰的,狺狺的低語。與它們的聲音不同,它們的眼睛都充滿了那麽深深的哀痛,悲傷。尤其是黑狗的眼睛,似乎是含著淚光,充滿對生命的留戀,它那麽固執地看著自己的愛侶,看著自己的孩子,連眼睛都不轉一下。那種目光,即使鐵石心腸的人看了都會心顫。

我還知道,幾年前冰島政府否決了原本擬定的再次允許捕鯨的計劃,原因是“找不到能使鯨迅速了結痛苦的捕鯨槍”。

在引起我們興趣的事件日益增多的日益刺激的今天,珍愛生命這件事顯得書生意氣。然而,假如閱讀黑狗含淚的眼睛,鱔魚竭力弓起的身體,以及聽到冰島政府人道的尊重生命的決定,心不猛烈的跳動,並向生命致以你最誠懇的敬禮,那麽,活著就失去了它最本質的快樂。不是嗎?

我在這樣一個陰鬱的漫長午後,開著起亞嘉華行駛在珠海的情侶路上,一遍一遍的回想溫董的話和這三個與生命相關的片斷,它們就象挂在屋檐下風乾的蘿蔔條,讓你記憶生命曾經是那麽飽滿,豐潤和微光閃爍。而珍愛生命,就象用泉水去浸泡蘿蔔幹,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浸泡,都會讓人看見生命恢復原狀的過程,一種世間最耐人尋味的過程,一粒種子到開放花朵的過程。

聽了溫董的一席話,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成爲一個素食者。

Friday, September 07, 2007

低碳變黃金

文/徐仁全、高宜凡

自從「京都議定書」在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發表,並於2005年2月正式生效後,就象徵全球將進入另一個新時代。加上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2006年5月發表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在國際上引起大轟動,近一年來全球抗暖化議題,可說熱到最高點。人類文明已經從燃燒大量的煤、石油及天然氣等石化能源的「高碳時代」,轉變到倚賴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的「低碳時代」,甚至走進「無碳時代」。

氣候異常將造成全球2.4兆的經濟損失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加速全球暖化所造成的影響,不僅在氣候變異、環境生態的改變,更會造成新疾病的產生與擴散、海平面上升、沙漠面積擴大等,甚至會危害人類生命。

地球暖化已經改變了地球生物的命運,就連商業經濟活動也受到它的威脅。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史登(Nicholas Stern)去年底應英國政府所做的暖化報告《Stern Review》中指出,隨著全球暖化日益嚴重,氣候異常,如颶風、洪水、乾旱及熱浪等現象日益增多,將造成全球總生產毛額(GDP)減少1%到5%,約為3680億英鎊,相當於2.4兆元台幣的損失。

史登認為,為防止暖化問題日益嚴重,唯一可做的就是減碳。他提醒,如果我們沒有做任何減碳的努力,在2035年即可看到大氣層含二氧化碳量為550ppm,是工業革命前的兩倍,也超過現在430ppm甚多。屆時,全球溫度將較今日再上升2度的機率達到75%,甚至高過99%。

京都議定書明定38個工業國及歐盟減碳標準

減碳不只是救地球,更是減少個人、國家財務損失的最直接方法。英國政府早在2003年就揭示其新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建構一個低碳經濟」(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為這一波全球經濟社會轉型的新趨勢,清楚地做了宣示。白皮書中開宗明義即說:英國要在2050年前,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基準再大幅降低60%。

「京都議定書」中也明訂,38個工業化國家及歐盟要以身作則,在2008到2012年間,將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該國1990年時的排放量水準,並再降低5.2%。綜合種種因素,國際間一場減碳大作戰正式宣布開打。

商品化∕碳補償、碳禮物、碳權、碳交易……

進入低碳時代,各種具備減碳概念的新興行業、產品、稅則等,也紛紛問世。在英國就發展出個人碳平衡(Carbon Balance)交易。十餘家碳權公司相繼成立,如Climate Care或Carbon Footprint。它們提供網路訂購碳補償(Carbon Offset),以平衡你排出的二氧化碳量。

不止在英國,在澳洲、瑞典等歐洲國家,有愈來愈多的人購買碳禮物(Carbon Offset Gift)做為生日或聖誕節禮物。英國還打算發行碳信用卡,建立個人的碳配額交易市場。例如倫敦早在2003年開徵「進城費」,週一至週五早上7點到下午6點,每輛汽車進城得付8英鎊,但若是開著環保車卻不需繳納。短短四年,倫敦進城車輛已經減少二成。今年5月,紐約也宣布跟進,即將在曼哈頓市中心開徵塞車稅,並預計五年內把1萬3000台計程車,全部換為油電混合車。

低碳投資也已成為台灣人投資的新顯學。去年10月,國內第一檔同時投資替代能源、水資源及環境汙染控制三大綠能產業的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甫上市,不到六個月,募集額度已達上限328億元。

低碳變黃金,從企業到個人都能實踐

減碳風從國外吹到國內,引起空前大流行。除了是為了拯救地球繼續暖化危機外,更多的企業與個人也都體會到減碳可帶來好處。

首先,減碳能省錢。行政院能源局8月表揚24家公民營機構及學校在減碳上傑出的成效,共有包括中鋼、中油、中華汽車、台積電及統一實業等,一共減了22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600座大安森林公園節省8.5萬公秉油當量,換算金額省下了8億元能源成本。

統一超商今年7月開始在全台超過4000家門市,從每日凌晨1點起,全面關閉騎樓燈和橫式招牌燈,預計每月可省下77萬度電力,減少約491公噸二氧化碳排放。如此節能效果,相當於一天減少2萬7206輛小客車的碳排放。

碳交易市場蓬勃發展,2006年達300億美元

其次,減碳不只省錢,減碳還可以賺錢。根據「京都議定書」規定,開發中國家企業可進行減碳工程,減下的碳量還可轉賣。根據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今年5月的最新統計,2006年全球碳交易規模已達到300億美元,相較於2005年的100億美元,成長了兩倍,顯示碳交易市場正在快速成長中。

除了省錢與賺錢外,低碳會風行,也是因為全球石油正快速消耗殆盡中,讓愈來愈多人覺醒到必須開發替代的低碳能源。

高油價時代,投資替代性能源的報酬可期

貴,都讓各國積極投入再生能源開發。巴西是目前最成功將石油倚賴度大幅下降的國家,兩次石油危機讓巴西提早發展自有能源,藉著廣大土地種植甘蔗以換取生質能酒精,降低對石油倚賴。

目前生質酒精占巴西四成的能源用量,500餘萬輛汽車都能使用酒精汽油做為能源上路。就連台塑王永慶之子王文洋也看好此商機,打算從巴西進口生質酒精來台灣販售。相同的思惟也發生在台灣,政府近來推動生質柴油、生質酒精,期減少石油倚賴度,也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很難想像碳竟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及商機。清大經濟系教授黃宗煌說,「企業如果還沒體認到碳的威力,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碳排放規定一定會愈來愈嚴格,企業要將碳成本列為經營成本之一,否則會倒大楣。

碳不再是廢物,低碳變黃金,時代正式來臨。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

帕瓦羅蒂逝世...



美聯社評帕瓦羅蒂逝世:他很平靜地走了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帕瓦羅蒂的助手埃德溫‧蒂諾克告訴《Sky TG 24》電視台,帕瓦羅蒂在臨終前的最後日子是在自己的家中度過,他很平靜地走了。

他的離去是最近幾個月來歌劇界第二顆巨星的殞落,美國女高音貝弗利‧希爾斯因患癌症死於7月2日自己在紐約的家中,享年78歲,和帕瓦羅蒂一樣,她也是當代最受歡迎的演唱家。

濃黑的大鬍子和一身無尾半身晚禮服,令人一見難忘,帕瓦羅蒂周身散發的無形魔力不僅令歌迷們著迷,也深深地吸引何賽‧卡雷拉斯和普拉西多‧多明戈,兩人是他在“三大男高音演唱會”中的搭檔,現在三位大師重聚的機會已是遙遙無期。

多明戈在洛杉磯發表聲明說:“我總是羨慕上帝對他的青睞,給了他一副天籟之聲般的嗓子,他有著從底部到頂部男高音的所有准確無誤的特殊音質。我也喜歡他絕妙的幽默感,喜歡我們的幾次合作,也就是三大男高音演唱會,我們在觀眾面前的演出的有趣記憶,因為我們彼此之間總是逗趣不停。”

和辣妹組合一樣,帕瓦羅蒂也與女高音瓊‧薩瑟蘭一同合作起來,他們的演出似乎相當輕鬆和諧,但是,他被指控自己的藝術犧牲在商業主義面前。後來在“三大男高音演唱會”的宣傳期間,他說:“這種全球性的商業正是我們需要的,我們的歌劇已經走進了15億人,如果你想使用全球商業,或者更貶損的說法,我們無所謂,隨大家的便好。“

Thursday, September 06, 2007

寬容的力量

寬容是醫治心靈創傷的最好辦法

傍晚,在一個規模不大的快餐廳裡,總共有三個食客: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還有我。

或許是因為食客不多的緣故,餐廳裡的照明燈沒有完全打開, 所以顯得有些昏暗。我坐在一個靠窗的角落裡獨自小酌,年輕人則手捧一碗炸醬麵,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與老人相鄰。

我發現,年輕人的注意力似乎不在麵上,因為他眼睛的餘光,一刻都未曾離開過老人在桌邊的手機。事實證明了我的判斷。我看到,當那個老人再次側身點煙的時候, 年輕人的手快速而敏捷地伸向手機,並最終裝進他上衣的口袋裡,試圖離開。

老人轉過身來,很快發現手機不見了。 他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然後立即平定下來,環顧四周。

這時候年輕人已經在伸手開門,老人也似乎明白了什麼, 他馬上站立起來,走向門口的年輕人。

我很替老人擔心。我認為,以他的年老體衰,很難對付一個身強體壯的年輕人。

沒想到,老人卻說:「小伙子,請你等一下。」

年輕人一愣:「怎麼了?」

是這樣,昨天是我七十歲的生日,我女兒送給我一部手機, 雖然我並不喜歡它,可那畢竟是女兒的一番孝心。 我剛才就把它放在了桌子上,可是現在它卻不見了, 我想它肯定是被我不小心碰到了地面上。

我的眼花得厲害,再說彎腰對我來說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能不能麻煩你幫我找一下?」

年輕人剛才緊張的表情消失了,他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 對老人說:「哦,您別著急,我來幫您找找看。」

年輕人彎下腰去,沿著老人的桌子轉了一圈,再轉了一圈,然後把手機遞過來:「老人家,您看,是不是這個?」

老人緊緊握住年輕人的手,激動地說:「謝謝!謝謝你!真是不錯的小伙子,你可以走了。」

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待年輕人走遠之後,我過去對老人說:「您本來已經確定手機就是他偷的,卻為什麼不報警?」

老人的回答使我回味悠長,他說:「雖然報警 同樣能夠找回手機,但是我在找回手機的同時,也將失去一種比手機要寶貴千倍萬倍的東西,那就是──寬容。」

美國弗大將槍擊案凶手列為悼念對象

文/陳強

發生校園槍擊案的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在停課一周後,本周一正式複課。除出事的那座教學樓關閉外,教學生活秩序基本恢複正常。

在停課的一周里,學校舉辦了多場悼念活動。令人意外的是,凶手趙承熙和32名遇難者一起被列為悼念的對象。

據此間媒體報道,在20日中午舉行的遇難者悼念儀式上,放飛的氣球是33個,敲響的喪鐘是33聲,其中包括32名遇難者和自殺的槍手趙承熙。次日,33塊半圓的石灰岩悼念碑被安放在校園中心廣場的草坪上。其中一塊悼念碑上寫著“2007年 4月16日 趙承熙”,旁邊放著鮮花和蠟燭。還有一些人留下的紙條:

“希望你知道我並沒有太生你的氣,不憎恨你。你沒有得到任何幫助和安慰,對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愛都包含在這裡 。勞拉”。

“趙,你大大低估了我們的力量、勇氣與關愛。你已傷了我們的心,但你並未傷了我們的靈魂。我們變得比從前更堅強更驕傲。我從未如此以身為弗吉尼亞理工學生而感到驕傲。最後,愛,是永遠流傳的。艾琳”。

對凶手的寬容意味著什麼?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中國留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薛宏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我們認為凶手本身也是受害者,因為他心理有疾病,可惜沒有及時得到社會、家庭的關心和救治,才導致悲劇的發生。所以在悼念活動中,校方也把他當作一個 “人”來看待,以體現人性關懷。

在這次槍擊事件中死里逃生的一名中國女留學生告訴記者:最初鳳凰衛視記者採訪時問過我,“現在還恨不恨凶手 ”。我回答說,“凶手都死了還恨什麼。”

後來,這位女留學生參加了當地華人教會的禱告活動。“當牧師提議為33個遇難者和他們的家屬禱告時,我深有感觸。因為在美國人看來,凶手孤僻、性格扭曲,卻沒有被關懷和治療,社區是有責任的,同時凶手的家屬也是受害者。”

旅美作家林達分析說,這次槍擊事件的制造者,很早就被發現有極端的暴力幻想,學校和老師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沒有相應的治療和措施。社會應該從醫學研究的特殊角度,去了解病患感受,以最大可能保護他們的安全,滿足他們的特殊要求。同時也注重有效預測他們的行為,盡量減少他們和社會的病態衝突。

一名專門給新移民上英語課的社區教師桑迪對記者說,凶手8歲隨父母從韓國移民到美國,由於文化衝突,未能融入美國社會,最終抑鬱成疾。這起慘案提醒我們,應該更多地關心新移民的心理健康。她認為,寬容是醫治心靈創傷的最好辦法。

曾經一度被誤傳為是“涉案槍手”的華人學生江偉恩在澄清真相後,沒有糾纏於媒體的誤報,而是在自己的博客上呼籲關心事件中的死難者和他們的家屬,並將他在線收到的一筆捐款轉交給慈善機構。記者在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官方網站看到,一個專門用於救濟死難者家屬並為他們的心理康複提供幫助的基金已經開始網上募捐。據悉,中國留學生學者聯誼會也在積極開展募捐活動,目前已募得2100美元。

記者注意到,槍擊案發生至今多時,美國媒體從多角度對此進行了充分的報道,但關於凶手趙承熙父母的信息幾乎沒有(除了有報道說趙的父母企圖自殺外)。

密蘇里新聞學院的一位教師認為,這是美國新聞界自律的表現。如果在這個時候,再去採訪處於深度內疚的凶手家人,就顯得“出格”了。趙承熙的姐姐趙善敬在事發後第5天主動出面道歉,人們才有機會了解趙家人的想法。一位網民在趙善敬道歉信後回帖說:“這不是你或你家人的錯誤。你也失去了你心愛的人。”

對校園槍擊案凶手及其家人的寬容,在美國已有先例。1991 年就讀於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中國博士留學生盧剛開槍殺死包括自己導師在內的5名教師和同學,最後飲彈自盡。在槍擊事件發生後的第3天,受害人之一、副校長安妮 ‧克黎利女士的家人就通過媒體發表了一封給盧剛家人的公開信,稱盧的家人同樣是受害者,希望以寬容的態度分擔彼此的哀傷 。

一名中國留學生在看了媒體的報道後說,如果美國主流社會對凶手尚能持寬容態度,我們根本用不著擔心亞裔學生會因這次槍擊事件而受到歧視。因為理性的人都明白,像這樣的悲劇在任何國家都可能發生,它與族裔無關。

Wednesday, September 05, 2007

震撼的寬容

是震撼,更是教育 選擇原諒寬容,張美瑛不讓慟更痛

文/凃心怡

當我到達醫院時,先生的往生已成為事實……
我那時候才知道俗話說「腳軟手軟」就是這樣的心情。
但當我看到孩子們,
我知道自己必須堅強,因為他們需要我。
我告訴孩子們,
斷了線的風箏讓它自由飛翔,要讓爸爸安心,
告訴爸爸我們會好好相互照顧。
我不是不悲傷,
只是想到上人的法、上人常說的無常;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我也願意選擇以寬恕和原諒,
來化解與加害人的這一段惡緣。
我長期以《靜思語》與學生互動,自己多所體會;
這件事情的發生對我來說是一種教育——
加害人在成長的路上,未受到良好的引導和教化,
以至於走偏了路,就如同樹長歪了一樣,
需要的是悲憫、是及時矯正。
先生以這樣的方式捨身示現,
提醒了我未來要更精進於教育工作上。

——張美瑛(蔡慧珠整理)

她穿著慈濟教師聯誼會的制服,一身素淨地走入板橋慈濟志業園區,站上講台,對著數百位教聯會老師,用因長年授課而沙啞的嗓音,一字一句道出丈夫遇害後,這些日子以來的心路歷程。

甫減刑出獄的煙毒犯,攻擊上班途中的台大副教授,釀成震驚社會的悲劇。「他十根肋骨全斷,腦殼都破了……」台下一片淚海,台上的張美瑛雖然皺著眉,但神情鎮定,堅毅且勇敢。

談起加害人,她語氣和緩地說:「沒有人故意要做錯事,他只是沒有遇到一個很好的環境、沒有遇到很好的愛與溫暖。如果有人儘早幫忙他,或許他就能移回正途。」寬恕的告白令人動容。

雖然憔悴,但精神狀況不錯的張美瑛,面對這個殘酷事實,不再因強忍淚水而滿臉通紅、不再以手帕捂鼻,很快從悲傷中站起。

她說:「先生的往生,讓我體悟到『慈悲喜捨放長情』。我很感恩他,所以要趕快走出這個傷痛,化小愛為大愛,盡一點力量讓社會平安祥和,散發光彩。」

事發於七月二十三日,張美瑛正在花蓮擔任慈濟教師研習營的生活組志工;接連兩梯次的營隊已近尾聲,再一天即能返北回家。早上十點多,正是生活組最忙的時候,揀菜、洗米、準備午膳;一通無預警的電話響起,傳來的是先生命危的消息,正在醫院搶救中……

身旁的志工們隨即為她訂機票、送她到機場趕回台北。「只知道他在醫院急救,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為什麼這麼嚴重。當下為他念佛,希望能化險為夷。」張美瑛說。

九天來建立起深厚情誼的生活組夥伴們,齊放下手邊打菜的動作,人人雙手合十,虔誠念佛;佛號聲朗朗,只為祈禱張美瑛的先生謝煥儒一切平安。而台北的慈濟人一接獲消息,已先行趕抵醫院關懷。

奈何,張美瑛還不及趕到醫院,放棄急救的訊息傳來;謝煥儒在眾人的祝福與助念聲中,還是走了。

「小女人」的堅強大器

那天上午,謝煥儒如常騎著腳踏車從住處前往台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準備授課,途經河濱公園,無端遭到出獄才八天、疑似吸毒的楊姓嫌犯毆打成重傷。

當張美瑛趕回台北,來到先生身旁,身體還是溫熱的,他才離世不久。她不斷在他耳邊輕聲喚著:「爸爸,我希望你能原諒對方,原諒才能放下,我們原諒對方吧……」在這最痛苦的時刻,她做了最難的決定。

不同的情緒在現場蔓延開來,兒女的反應相當直接,在止不了的淚水中泣訴:「媽,這種人不值得原諒!」

與張美瑛感情深厚的志工楊淑說,張美瑛曾在自傳中描述自己是一個「小女人」。「當我聽到消息時,手腳都軟了,心想:她只是個小女人,怎麼承受得了?」

在花蓮的營隊結束後,楊淑偕同四十多位老師,從花蓮直奔台北張美瑛家。「我們看到美瑛,幾乎是輪流抱著她哭。反而她最堅強,一直拍著我們的背。」楊淑說,要去安慰別人,卻被最痛苦的人給安慰了。

相對於張美瑛的堅強,楊淑認為,現在最應要陪伴的,是她的三位子女。

噩耗傳來,在花蓮慈濟醫院擔任護理人員的大女兒,雖然心急如焚,還是把手邊的工作處理好、完成移交才趕回台北;雖是萬般不捨,還算是鎮靜。

而當日獨自在家、也是最早接獲通知的二女兒,先趕往醫院、聯絡遠在花蓮的母親、一路看著父親沒了氣息……甫從大學畢業的年紀,就得獨自承受這般壓力與傷痛;學法律的她顯得非常憤怒,在親友拿來的報紙上,拿筆用力畫著叉。

小兒子才要升高二,正值青春期,事發後每晚會到父親的床鋪睡覺,這是他表達思念的方法。雖然沒有很激烈的反應,卻沉默得令人憂心。

輔導,成了張美瑛在處理後事之餘,最重要的工作。

最難也是最值得的一條路

驗屍之後,加害者從張美瑛身旁走過;警察審問的內容,她歷歷在耳。「那個人不斷地說他不知道、他不知道。這就是無知。」她告訴兒女:「孩子,原諒他,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去跟一個無知的人嘔氣不值得。如果我們不原諒,就要承受很大的痛。」沉浸在悲痛中的孩子似懂非懂。

這段期間,張美瑛花很多時間跟孩子分享,也提到幾年前看過一個故事——一位能預知未來的高僧告訴弟子,自己將於某日某地被某人打死;那日到來,他果真喪生於暴行之下。

「這位師父明明知道會被這個人打死,卻沒有選擇逃避,這是為什麼?」張美瑛用這個故事來談因緣果報,前世因、今世果,追究無濟於事。「如果是爸爸過去生欠人家的,那他已經還了、解脫了,解脫自在多好。如果沒有欠,那也是他給我們一個生命的教育,我們要讓這個捨生有意義。」

後來,她帶著三名子女一起回到花蓮靜思精舍。「上人跟我們說,一定要放下,不是嘴巴說說而已,而是從心裏做到放下;捨去仇恨的心情,轉而生出毅力與勇氣,把生命用在更值得的事情上面。」

很難,但張美瑛和孩子們嘗試往這條路走去。

「大好人」與「大大好人」

「煙毒犯殺死台大副教授」這則社會新聞,讓許多人憤慨;張美瑛的寬諒,有人驚訝,有人不解,也有人深深敬佩。

事發後一週,還有學生打電話跟張美瑛說:「師母,我真的不了解為什麼要原諒對方。我不能,我還很生氣!」

謝煥儒被緊急送醫那天,二十多位台大學生及畢業校友紛紛放下手邊工作趕到醫院;自謝煥儒的實驗室畢業兩年的胡寶元,就是其中一位。「接到學長電話時,我還想是不是搞錯了?老師人這麼好,又沒跟人家結仇結怨,怎麼會被打?」

談起與謝煥儒相處的時光,胡寶元只說得出老師的好。「老師很喜歡上課,在課堂上他的活力就來了。」每天七點半到校、晚上十點才離開,常常忙到午餐跟晚餐一起解決,過年期間總在初三就返校。在學生眼中,他是一位全年無休的老師。

課業之餘,謝煥儒也教學生欣賞古典音樂。他認為,課業的成長總是有限,品行操守才是最重要的,古典音樂可以平撫情緒,讓心靈得到淨化。

他也注重運動,早年身體比較好時,他會花一小時走路到學校;後來才逐漸以腳踏車代步,從家裏到學校的路程約十分鐘,就刻意繞遠路,增加運動時間。也自掏腰包約學生一起登山健行,就算畢業校友也不會被他遺忘。

他不但是令人尊敬的老師,也是知心的朋友。每年,學生以及畢業校友都會與謝煥儒聚餐,今年就約在他的生日——七月三十一日;雖然主角已不在,大家仍赴約相聚,「老師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他一定也希望我們履行承諾。」

謝煥儒是林木病害領域中的佼佼者,曾受邀到胡寶元任職的學校講課,課程之前,謝煥儒在戶外採集標本時不小心摔倒,造成輕微腦震盪,但課程當日仍抱病赴約。他說:「既然我答應了,我就一定要來。」

讓謝煥儒如此無後顧之憂獻身教育,正是默默支持他的妻子。胡寶元說,在他就學期間,從不曾看過師母打電話到研究室;有學生這麼說:「如果老師是大好人,那師母就是大大好人。」

而這次大大好人所做的決定,並不令人意外,胡寶元說:「這很像師母會做的事情。師母胸襟這麼大,讓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我到現在都還想去踹那個人兩下。不過師母說要原諒,我們做學生的,也要學習原諒。」

不原諒,痛會更深更久

這樣一位好老師、好父親、好丈夫,驟然逝去令人不捨;但張美瑛的決定更令人震撼。然而這句「原諒」,在她的生命裏,其實已孕育了四十年之久。

張美瑛小學二年級時,因為親友惡意捲款,使父親事業垮掉,許多債權人都是自家親友。「我當時真的好難過,他們很可憐。可是我們也是受害者,實在沒有能力還他們一點錢。這些因素,讓我體會到人生好苦……」
幼小的她,看見許多令人不忍的的畫面,在她稚嫩的心靈埋下負面種子,想要從苦海中解脫;就在自殺念頭繞著她轉期間,住家附近辦了兩起喪事。

一位高三孩子因為划船意外往生,出殯那天,悲痛的母親駝著背,手拿柺杖敲打棺材,哭喊著:「你這個不孝子,讓我白髮人送黑髮人!」喪子之心是何其 痛,周遭人包括張美瑛都深刻感受到了。另一位太太因為與先生吵架,氣憤難耐而上吊自殺,留下一雙年僅三、四歲的兒女;未來,他們將永遠缺失一分親情。

這兩起意外給她很大的啟示——死亡並不是最瀟灑的解脫,來到人世,對長輩有責任、對下一代有義務。

後來,她接觸到佛法。「我看到一棵樹上掛著牌子,上面寫『常念觀世音菩薩消業障』,剛好我家也供奉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發大願要聞聲救苦,所以我就常念觀世音菩薩,希望祂能聽到我的苦。」一聲聲佛號,讓張美瑛心沉靜下來,也可以安然入眠。

她與佛法就此結下不解之緣。「在浩瀚佛法中,我想去找尋人存在的價值跟理念,很高興,我找到了慈濟。」在一段又一段慈濟人無私分享的人生歷程裏、在證嚴上人的苦口婆心中,她了解到,受到傷害時,唯有「原諒」才能解救自己。

「我用四十年的生命走出自殺的陰霾,遇到謝老師這件事,我知道沒有再一個四十年能去磨,在那當下,我馬上就知道該用什麼方式處理,才能避免對自己二度傷害,那就是『原諒』。」

事發至今,慈濟人的法親之情發揮了作用,時常到家裏關懷,還料理三餐定時送來,並幫張美瑛籌畫告別式;一位志工的孩子遇害而亡,也和張美瑛的孩子分享自己走過傷痛的歷程。

後來,孩子們告訴張美瑛,他們至少釋放一半的悲痛與負面情緒,已經好多了。「我感謝那麼多人的陪伴,慈濟世界好溫暖。」張美瑛說。

前些日子,張美瑛到警局領取先生的遺物,其中有張發票,清楚寫著案發當天謝煥儒買的東西,有仙草、果汁等,都是買回去給孩子們吃的。

「我不在家的這九天,他把家裏整理得很好,小孩子也照顧得很好。」對太太投入許多時間當志工,謝煥儒從原本的不諒解到護持,讓張美瑛好感恩;原本兩人約定,喜愛攝影的謝煥儒今年退休後,就要投入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的團隊……

謝煥儒是一個善良的人,做學術時盡量結合公益,也時常下鄉幫農民解決農產品病害等問題。張美瑛說:「生命總有結束,而他這樣的結束,是要喚起社會的省思——除了給予更生人與社會弱勢者機會,更應提供實際的協助。」

今年四月一日,張美瑛的公公才剛出殯,不到四個月,先生也遇害往生。她說:「最難過的,其實是婆婆。」
處理後事、輔導兒女、陪伴婆婆,張美瑛的當務之急是趕快走出傷痛。「上人平常就在教育我們,愈不捨,往生的親人愈難走。我要祝福先生,期待他換一個新的身軀,重新再活出生命的光彩。」

放下 療傷止痛
文/涂心怡

唯有選擇寬恕,被害者才能夠再走向光明的人生。張美瑛的這句原諒,得到最真摯的回饋,同為教聯會老師的張芬芳(化名)打電話向她道謝,感謝她這個勇敢的決定,也幫助了她的家人。

這天,張芬芳和手足回家探望剛動手術的母親,一家人同在客廳,正好看到謝煥儒老師遇害的新聞。回想起四十五年前,在相同的暴行下,父親成為受害者;張芬芳旋過頭,問八十歲的母親:「官司纏訟了幾年,我們得到了什麼?」老菩薩若有所思說:「就是把那個人關起來呀!」

受害者家屬沒有得到任何民事賠償,以提出告訴、送犯人入牢籠來得到公道與正義;可是,加害者早已因減刑、假釋而出獄,受害家庭得到的公道與正義,彷彿因此再度失去。

「當年我們手足都還年幼,充滿恐懼、憂鬱與掙扎,這個創傷延續了數十年,家人因此要靠精神科醫師開的藥才能入眠。如果當初跟美瑛老師一樣選擇原諒,節省打官司的時間與精神,親子間有更多時間互動,創傷或許能降到最低!」張芬芳說。

看到美瑛老師對加害者的寬容,他們也決定寬恕對方。一家人觀想——時光倒流至原點,當年的加害者來到面前,請觀世音菩薩為證,由母親先開口,一句句的「我願意原諒你」伴隨淚水而出……似乎也將內心潛藏的痛釋放出來。

面對著空椅子,張芬芳與手足也說出多年來潛藏內心的恐懼與困擾,表示願意放下並原諒對方當年的犯錯。透過這種方式心理治療,那天過後,家人不再倚靠藥物入眠,因為心中那個結已經解開了。

原諒,對受害者而言是最好的療傷藥物。張芬芳跟美瑛師姊說,等開學後,她一定要跟學生分享這個生命教材。

告別 以祝福代替傷悲
文/涂心怡

八月十八日聖帕強颱來襲,強達十級的瞬間陣風,讓台北市的街道稀落冷清。然而,在市立第二殯儀館追思堂裏,五百多位親朋好友、台大師生、慈濟法親及民眾,冒著風雨前來參加謝煥儒老師的告別式。

謝老師三個兒女,在告別式中字字句句道出對父親的思念。

從事護理工作的大女兒,心酸吐露第一次參與遺體解剖,竟是經由自己父親的大體,認識課本上的圖片;這讓她了解到醫療工作的神聖,不僅止是挽救性命,更關係著無數家庭的幸福。她向父親立願,未來在醫療路上必將更精進。

早已泣不成聲的二女兒,謝謝父親這些年來的疼愛以及無私奉獻;這次意外讓她體悟到,行孝要把握當下,而不能等待遙遠的未來。兒子道出父親對他最大的期望:擁有一技之長、貢獻社會。

姊弟們壓抑內心的難過,告訴父親他們將替爸爸照顧母親,一起度過所有難關,請爸爸不要有所罣礙……
看著兒女們放下仇恨,在短時間內被迫成長,張美瑛既不捨又感欣慰。

「老師心,菩薩心,燈傳燈,心連心……」慈濟教聯會老師獻上這一首歌,令現場所有人潸然淚下,因為這正是一生致力於教育的謝煥儒的最佳寫照。

台大教職同事們給了謝煥儒「樹病第一名醫」的稱號;畢業多年的學生懷念以往在實驗室的生活,也感謝老師帶領他們認識美麗的大自然,更承諾未來繼續傳承謝老師的踏實與努力。

不捨與思念,眾人齊聲祝禱,願謝煥儒老師帶著滿滿祝福,輕安自在而去,乘願再來人間。

7/31/2007

用原諒善待自己

堅忍銜悲、無怨無恨面對先生謝煥儒遭人毆打致死的張美瑛老師,與三名子女於午後返回精舍。「感恩每天都可以在大愛台『靜思晨語』節目,聆聽上人說法;遇到事情時,能把靜思語拿來用……」美瑛老師向上人深致感恩;當言及未能及時將先生引入慈濟時,不禁泫然低泣。

「緣啊!人生總是按已寫好的劇本上演……」上人亦不捨社會失去謝老師這位好人才,然唯有以「因緣觀」寬慰:「如此血淋淋地與摯愛永別,卻能捨掉仇與 恨,實非易事;師父也很震撼你的智慧!能將這件事當成『震撼教育』,把悲痛化成教育,非一般人能做到;這就是『大悲無怨』最真實的教材。」

一般人動輒說要「討回公道」,以佛法觀點,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因果不爽,才是真正的公道。上人開示:「如果執意去討公道,只是多一分不平之心,甚至面對一層又一層的傷害,讓生活不能寧靜。你的選擇是對的,也很有智慧!要把時間與生命用在利益人群上。」

美瑛老師提到,事發後不久,就接到一位教聯會老師致電,說自新聞得知此事,轉述給媽媽聽,終於讓一家人打開鬱結多年的心結。原來這位老師的父親在四 十五年前亦是被人毆打致死,官司纏訟十多年,家人積怨埋恨在心,始終無法開朗,姊姊為此還求助精神科醫師。如今,一家人決定也用「原諒」來打開心結。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只要心開意解,日子就光明。感恩上人的法,讓我們走得出來。」美瑛老師說。

見美瑛老師平靜緩述,上人表示安心;亦慈勉其子女要記得媽媽的話,將此震撼事件當作教育,不在傷痛中加恨與怨。

「投入大愛,就漸漸能淡化痛苦。」上人憶述多年前,在花蓮慈院社服室前,有位婦人帶著兩個孩子來表示要捐款。婦人從包包裏取出一疊染血的紙鈔,說明這是先生在美國自家車庫遇害時,身上帶的錢。

「她保存這筆錢原是要讓孩子長大後,不忘爸爸被殺害的血仇。後來看到《靜思語》,也聽了慈濟廣播,了解『怨』宜解不宜結,也不希望孩子步上與人結怨之路,故決定放掉仇恨,把這筆染血的錢捐出來,成為救人的錢。」

上人再次肯定美瑛老師勇敢且有智慧,亦深致期勉:「要真正把心放下,從內心發出毅力勇氣,加強投入教育的使命——在孩子心地播撒善種子,使人能安分守己,行為不脫軌。」美瑛老師頷首堅定表示:「會聽師父的話!」

Tuesday, September 04, 2007

半塊餅乾

記得大四那一年,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樣進入大公司、領高月薪;如何在短期內還清家中債務、出人頭地…等。

很幸運的,我後來進入了國內某知名集團工作,擔任外籍主管的翻譯兼特助。

由於職務的關係,我得以參加很多高階主管聚集的決策性會議,讓我這個念應用外語出身的社會新鮮人, 得以比其他同輩更快學到很多關於零售採購、談判技巧、利潤分配、業績追蹤、行銷企劃等專業知識。那時候,我以為這就是我要的人生。
隨著工作時間增長、工作量增多,我變得早出晚歸,常常大清早還就進入地下道內搭捷運,步出公司時已是晚上,一整天都沒看到陽光。因為加班,我常挨餓到晚上九點多,滿腦子想的都是毛利與業績,邊吃泡麵邊打隔天要用的報告。我忘了要打電話回家關心家人,錯過了和朋友們的聚餐, 割捨了我最愛的籃球和閱讀,忽略了四季的更迭,更嚴重的是,我漸漸忘了曾有的夢想,也越來越不認識鏡子裡面的那一個人是誰……。

於是我毅然決然遞出辭呈,並在一週內訂好機票和簽證,一個人獨自飛往印度,展開了我人生目前以來最有意義的旅程。

在這趟旅程中,我沒有事先訂任何飯店或做任何行程規劃,甚至,我連旅遊導覽都沒帶就出門了。我體驗了「流浪」的滋味,更重要的是,我透過與當地人民的接觸,了解了生命真正的意義。

在窮苦的印度,連喝一杯乾淨的水都是祝福,我不再汲汲營營,每天清晨,我划著一艘小船,在恆河上慢慢的渡著,當時間空間都被抽離後,人就會很自然地回想自己的過去,遙想自己的未來。

當我開始領悟到生命的價值並不是取決於薪水、位階、財產等等這些物化的東西後,我整人豁然開朗,開始想要多接觸當地人民的生活。

於是我在恆河畔召集那些向觀光客兜售香菸、蠟燭與紀念品的小孩,他們年紀都很小,有的才三四歲就出來做生意。 每天黃昏我們相約在一個階梯式廣場,由我免費教他們英文,在夕照下,我們圍成一個圈圈, 有時唱歌,有時這些印度小孩會拉著我的手寫印度文給我看,然後我們在夕陽餘暉中各自漫步回家。

離開印度的前夕,我買了包餅乾,目的是要分給我的「學生」們。只見他們自然形成一列,一個個乖巧的排隊等著領餅乾,我心中感到非常欣慰。

就在這時候,我發現我的餅乾發光了,卻還剩下最後一個小女孩沒有領到。我想起身再去買一包,卻看到她失望地流下了眼淚, 心急的我想辦法用簡單的英文告訴她我沒有忘記她,但因為語言上的障礙使得她難過的放聲大哭。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男孩走了過來,將他手中的餅乾剝一半遞給了小女孩,接著其他小朋友跟著重複同樣的動作,一眨眼,原本淚汪汪的小女孩手中已有三四片餅乾,一群小朋友碰碰跳跳的笑著跑開了。

親眼目擊這一幕的我不禁紅了眼框。

原來,幸福就是這麼簡單;原來,分享是那麼樣的快樂。

而且最令我動容的,是這位小男孩發自內心的舉動,並沒有來自任何人的指令或後天的教導,全是他發自內心的行為舉止。

那一晚在恆河畔,我想了很多,為何物質生活享受遠超過印度人的我們,在精神層面上卻不一定能像他們一樣快樂?

人民所得提高後,是否生活就能夠變得更幸福?沸沸騰騰的教改,究竟改了些什麼?又教會了我們的孩子些什麼?現代的小孩子不需要排隊領餅乾,究竟是禍是福? 他們如果不知道挨餓為何物,將來樣怎麼懂得惜福感恩?如果我們的教育、社會的價值觀乃至評斷人的標準,都不斷的強調名次、位階與年收入,扣掉有幸能夠符合這些標準的人,剩下的芸芸眾生如何平衡人生本來就會有的不完美?

如何接受餅乾發到你時剛好沒了?有幸拿到餅乾的人如何回過頭來幫助沒拿到餅乾的人?

回國後,我一直記得這一幕,並與週遭親朋好友分享這個難得的經驗。希望這半餅乾能夠激發更多人的愛心與善心, 讓這樣的善行一直傳下去,讓我們的社會更加溫馨;也藉由這半塊餅乾,激發更多人去思考更多與我們切身相關的問題,包括教育、社會價值觀、團體與個人的平衡、貧富差距等。

身處人們越來越趨向於私己的時代洪流,我想我們所需要的,應是跨越種族紛爭、黨派色彩與階級差別的一種互助精神。

或許,目前我們社會的最欠缺的,是這半塊餅乾吧!

Sunday, September 02, 2007

請讓我握您的手



簡東源╱花蓮報導

「請讓我握您的手!讓我握住母親最後握的『手』!感覺媽媽最後的溫暖。」

母親車禍往生,葉明達來不及看到母親最後一面,廿八日緊緊握著替代役男吳長龍的手,因為他在母親臨終前握住她的手,讓她安詳的走。

葉明達告訴吳長龍:「我媽媽生前膽子很小,又很怕痛,往生時卻又那麼安詳,一定是你給媽媽很大的安定力量!我要再次謝謝你!」

出車禍 替代役男挺身而出

明義國小職員鍾幸娥(六十三 歲),卅多年前,丈夫過世時,長子三歲、女兒還在她腹中。鍾幸娥一肩扛起養育兒女的重擔。今年四十歲的長子葉明達,任教花蓮體中,女兒葉秋岑在人壽保險公司任職。鍾幸娥卻在子女有成時,發生車禍意外。

廿四日中午,鍾幸娥騎機車外出洽公,與小貨車發生擦撞,頭部流血,整個人滑入貨車底盤,現場卻無人聞問。

領有BLS「基本救命創傷術」證照、曾是東森幼幼台海洋家族「海星哥 哥」的花蓮地檢署替代役男吳長龍立即衝過去抱抱起鍾幸娥,為她先止血。

因天氣炎熱柏油路面高溫,他擔心阿嬤休克,向圍觀群眾要一件衣服墊在地上,要讓鍾婦平躺止血。現場無人理會,他氣憤的大叫:「拜託給我一件外套!好嗎?」這聲怒吼喚醒圍觀民眾,陸續送了六、七件衣服。遺憾的是,鍾幸娥胸骨斷裂,傷及肺部送醫不治。

消除阿嬤緊張緊握她的手

鍾幸娥的兒女葉明達、葉秋岑,為了感謝吳長龍的相救,昨天前往地檢署表達謝意。

兄妹兩人見到吳長龍,淚流不止。 葉明達說,當天接獲通知趕到醫院時,已見不到母親最後一面。他問吳長龍說:「我媽媽最後有說什麼嗎?請告訴我們,因為我們連最後一面都見不到!」

吳長龍說:「阿嬤當時很緊張,我用左手緊緊握著她的右手。」並不斷安慰阿嬤說:「我幫你止血了,你不要緊張,救護車馬上來了!」

聽到吳長龍描述後,葉明達掩面而泣的說,「母親與我們相依為命,平常就很膽小、很沒有安全感,在街上散步時,母親一定都緊緊握著我的手。」

但是看到母親往生時,面容安詳,有如睡著了一般。他相信在最危急的時刻有人握住母親的手,而吳長龍就是伸出最後援手的人。

葉明達悲泣的告訴吳長龍說: 「媽媽在車禍受傷時,一定是誤把你當成是他的兒子!才會握住你手。」葉明達告訴妹妹葉秋岑說:「他是最後握住媽媽手的人!我們要謝謝人家!」

葉明達向吳長龍要求說:「我可以握住你的左手嗎?那是媽媽最後曾握住過的手!」吳長龍欣然同意,並伸出左手。

葉明達說:「妹妹!來握住媽媽最後曾握住的手!讓我們感受一下,媽媽最後握住的手!」 兩兄妹緊緊握著吳長龍的左手時不禁痛哭失聲。

吳長龍被這對孝順的兄妹感動得掉下眼淚。一旁的花蓮地檢署書記官長鍾松茂也眼眶泛紅。

葉明達掏起一個紅包感謝吳長龍。他說,台灣習俗一定要給你去霉運,也感謝你作了一件功德。

吳長龍早上收下紅包後,下午將現金六千六百元,送回給葉家,他說,只能收紅包袋。他被這對孝順的兄妹深深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