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31, 2006

胃炎

胃炎是指胃黏膜發炎或糜爛出血的病症。可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兩種。

急性胃炎

症狀

胃黏膜發炎,且有充血、浮腫和滲出物產生;嚴重時會有局部糜爛出血現象。染患急性胃炎,通常有上腹疼痛、噁心和燒灼感,一般將持續數天。嚴重時,引起腸炎,有下痢、腹痛現象。其成因,以吃得過多和喝得過多(酒、飲料等刺激胃壁黏膜物)為主因。

診斷

將吐出的食物及排出的糞便帶去受診,對醫師的診斷助益不小。

預防

胃部敏感者應避免辣食、硬食或烈酒。吃飯時間亦要定時。如空腹時間過長,最好攝取易消化的食物。

急性胃炎患者的飲食原則:

先禁食1-2天,使胃有足夠的休息,但可喝少量的水以防止口渴。

病情好轉後,逐漸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供給牛奶及流質狀的飲食,然後再慢慢增加食物的量和選擇範圍。

慢性胃炎

症狀

早上起床刷牙或抽第一支煙時,會感覺噁心,此即為慢性胃炎的徵兆。此外亦會引起上腹疼痛、燒灼感,及胃部不適等症狀。其實慢性胃炎極為普遍,大多數人都有輕微的慢性胃炎。
 
診斷
 
胃部X光檢查、胃部內視鏡檢查,及胃部切片檢查(取出胃部黏膜的一部分)等方法。
 
預防
 
為避免刺激胃部,應戒煙和改喝較不烈的酒類。用餐八分飽即可,吃飯應定時。上年紀者,由於消化機能退化,應儘量攝取易消化的食物。
 
慢性胃炎患者的飲食原則:

食用溫和飲食。

以少量多餐方式供應飲食。

進餐時要放鬆,保持心情愉快。

何謂溫和飲食?

溫和飲食是一種無刺激性,含低纖維質,易於消化且具有足夠營養的飲食。

無刺激性不會促使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組織 受到損傷的食物。

低纖維質纖維質大都來自植物性的食物,在人體中不易被消化吸收,如:穀類的麩皮、水果的皮及種子、豆類的外皮、蔬菜中的粗組織等,這些比較粗糙的物質,容易使胃腸受損,應該避免攝食。但若口腔、牙齒健全的人,能夠充分咀嚼食物,並與唾液完全混合,則並不需要完全限制不吃。

易於消化除了纖維質不易消化外,一些動物的筋和膠也不易消化。烹調方法也很重要,蒸、煮、燉、糊泥狀的食物,比較容易消化。煎、烤及油炸的食物較不易消化。

足夠營養雖然因為疾病的關係,在飲食上有所調整,但所供給的營養素一定要足夠,在飲食攝取上仍以六大類食物為主,儘可能廣泛的選擇各種食物,以獲得各類營養素。

食物的選擇

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這些會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損的食物,應避免食用。

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都有特異性,所以攝取的食物應該依據個人的不同而加以適當的調整,毋須完全禁食。

酸性食物:酸度較高的水果,如:鳳梨、柳丁、桔子等,於飯後攝食,對潰瘍的患者不會有太大的刺激,所以並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產氣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產氣,使患者有飽漲感,應避免攝食;但食物是否會產氣而引起不適,因人而異,可依個人的經驗決定是否應攝食。

炒飯、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類製品,各式甜點、糕餅、油炸的食物及冰品類食物,常會導致患者的不適,應留意選擇。

注意事項:

吃飯要定時定量。

進餐要細嚼慢嚥,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

少量多餐。除三餐外,並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點心

食用溫和飲食。

每餐由六大類食物中廣泛的攝取各種食物,以獲得均衡的營養。

不抽菸、不喝酒不要純吃澱粉含量高的食物。

生活要有秩序,不要熬夜,減少無謂的煩惱,心情保持愉快。

胃癌
 
談癌變色是一般人必然的心理反應。任何癌症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對於癌症惟一的治療方法就是早期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早期切除,才能達到徹底根治的目的。

早期胃癌的診斷與治療
 
所謂早期癌症,是指癌症在尚未有遠端器官擴散之前,仍侷限於原有器官時即被發現,癌細胞能夠被徹底切除乾淨,而使癌細胞無法有再發之機會。因此,早期胃癌有以下兩種不同層面的定義:

1. 胃癌長到一公分以下時,即被發現。

2. 胃癌在被發現時,能夠做徹底的切除,再經過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後,能夠使胃癌完全消失而無遠端器官的轉移,十年的存活率都在95%以上。

事實上,胃癌的癒後與癌細胞本身在胃壁上所侵襲的深度有關;假若僅侵犯到粘膜下層則預後較佳,若已侵犯到肌肉層或有局部淋巴腺及附近器官的轉移則預後不良。因此,所謂早期胃癌是指胃癌細胞僅侵至粘膜下層,其五年存活率在95%以上。

早期胃癌的病徵

早期胃癌是沒有症狀的。若非經過定期的上消化道鋇劑X光攝影檢查或者內視鏡檢查,再加上必要的病理組織切片檢查,是無法想像自己已罹患胃癌的。此外,某些人可能表現出一些非特異性的病狀,如上腹痛、腹瀉、噁心、嘔吐、吞嚥困難、食慾不振等,較嚴重的可能有不明原因之體重減輕或貧血、吐血、解黑便等病症。

那些人是胃癌高危險群?

1. 四十歲以上而有家族癌症傾向的男性。

2. 頑固性的胃潰瘍:經過積極的內科藥物治療而無法使得胃潰瘍完全癒合。

3. 長期多量飲酒之胃潰瘍患者。

4. 曾被告知胃內長有兩公分以上之息肉。

5. 胃切除後之殘留胃。

6. 萎縮性胃炎合併有胃粘膜腸上皮化之病患。

7. 胃粘膜與食物經常發生密切的接觸,因此食物內容的性質可影響到粘膜的完整性,如鹽漬過的食物,包括有鹹肉、鹹魚、醃菜,及燻烤的食物以及用以做為防腐劑的硝酸鹽會被轉變成某些致癌物質。

8. 接受過胃切除之病患,在經過十五年後,其殘留胃較一般人容易發胃癌之變。

不可忽略胃潰瘍與胃癌的關鍵

某些「胃癌」是以「胃潰瘍」之臨床表徵出現的,而臨床症狀亦跟「胃潰瘍」完全一致;而事實上,根據流行學之統計在所有胃潰瘍的病患中,大約將近有10%的個案,事實上其本身原來就是「胃癌」,而以「胃潰瘍」之偽裝表現出來。因此在胃鏡檢查中,假若肉眼發現較不尋常的胃潰瘍時,醫生總會施行組織切片檢查,以便排除癌症之可能。

四十歲以上的人定期做胃鏡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通常罹患早期癌症,比所謂末期的(進行的)癌症都有相當高的存活率。因此,於早期癌症的發現及治療便更顯得重要了。
 
而「早期胃癌」的正確診斷就是對四十歲以上的人口群,定期施行胃鏡檢查。尤其對懷疑的病兆,更應進一步組織切片診斷,而不應心存恐懼拒絕必要的胃鏡檢查,以致於失去了根治的時機。

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檢查,是心臟檢查中極重要的一項。其原理是透過心臟收縮和擴張運動所產生的弱電流,當此種電流流經全身時(人為導電體),可經由安置在手腳上的電極,轉移到電流計,再以波紋記錄在紙帶上,此即是心電圖。

當心電圖上出現異常,顯示心臟機能有某種障礙,可用來及早發現心臟的疾病。

心電圖的疾病診斷

心電圖出現異常波形時,醫生可依波形的變化,來推測可能罹患下列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臟移位、不整脈、冠動脈不全、心囊炎、電解質代謝失衡、心房或心室肥大症等。

心電圖的檢查方法

仰躺,裸上半身,在前胸和手、腳部位接上電極;心電圖檢查沒有副作用,既不痛也不癢,更不會發麻,可以儘管放心。

注意事項:

接受心電圖檢查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 檢查時情緒保持平穩,不可以談話,且應保持固定的姿勢,以免影響檢查。

2. 金屬性物品如:手錶、皮帶扣、拉鍊、裙鉤、鈕釦等會干擾檢查,應避開。

3. 身上應保持乾爽,因為潮濕(汗濕或尿濕)易導致干擾。

4. 寒冷季節時,宜在暖氣室內進行檢查,避免病人覺得寒冷,而造成干擾。

5. 絲襪和褲襪可能引起導電不良,檢查前應先脫掉。

6. 在檢查前一小時以內,請勿抽菸、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的飲料和食物。

7. 禁止在檢查前做運動。

心電圖檢查的功能限制

心電圖檢查必須在安靜狀態時實施,且檢查時間僅數分鐘,某些發生於動作狀態下的心臟病症狀,很難由安靜時測得的心電圖判讀出來,如狹心症。

若檢查結果顯示「異常」時,應該遵照醫師指示,好好診療;若檢查出「正常」時,也不可掉以輕心,仍應多加注意自己的心臟狀態。

(感謝愛國師兄提供一系列的保建知識)

Wednesday, August 30, 2006

腎功能檢查

腎功能

顯示異常值的主要疾病:

腎衰竭,閉塞性尿路疾病,糖尿病,肝硬化,猛暴型肝炎

肌酸酐

顯示異常值的主要疾病:

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心衰竭,尿路阻塞,尿毒症,腎盂腎炎

●何謂尿素氮?

血液中的尿素所含的氮,就稱為尿素氮,是在體內當作能源使用的蛋白質殘渣,在生理學上和尿素一樣。

尿素氮是以氨基酸形成的氨和二氧化碳為基本,在肝臟製造的。從血清成分去掉蛋白,就稱為殘餘氮,健康者有50%以上是尿素氮。

●檢查可知的事

尿素氮在腎臟的絲球體這個器官過濾後排泄到尿中,如果腎臟的排泄機能變差,血液中尿素氮的濃度會增加。因此,尿素氮就成為瞭解腎臟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

●正常值的範圍

尿素氮的正常值為8-23mg/dl。

●因飲食,性別,年齡而變動

〔因飲食而變動〕

測定值會因飲食的內容而變動。例如,腎絲球體的過濾值為50-60%時,攝取高蛋白食物120公克後,尿素氮會變成35mg/d1,80公克的普通食物,則變成25mg/dl。另外,攝取40公克的低蛋白食物時,尿素氮就會在正常值的範圍內。

〔因性別而變動〕

成年男子比女子稍微高一點,女子的值在生理期之前會上昇,在懷孕後期則降低。

〔因年齡而變動〕

出生後5-6個月的嬰兒期的值最低,1-6歲時會接近成人值,這是因為嬰兒期的尿素合成力尚未成熟,殘餘氮比較多。

到50歲以後,尿素氮會隨著年齡而增加,這可能是腎機能降低全身的體液量減少,影響了腎臟內的血液流量。

在運動,腹瀉,嘔吐,發燒之後,尿素氮會增高。

●臨界值與對策

20-25mg/dl為臨界值,與臨界值有差異時,就要檢討有沒有脫水,發燒,貧血,常用藥等,日後再檢查。

同時還要進行尿蛋白,尿沈渣,肌酸酐廓清試驗等檢查,當作診斷的參考。

●其他檢查出現異常值時

尿素氮的再檢查顯示臨界值,其他的一般檢查也出現異常值,可能有腎臟的疾病,腎機能可能低於正常的30-40%。

尿素氮基本上是由尿素的生成與排泄的均衡決定的,所以和蛋白攝取量,蛋白代謝機能,腎機能約三個因子有很密切的關連。因此,如果平時這個值超過50mg/dl時,大概就是腎衰竭。

●高值和低值都是異常

若為異常值,該怎麼辦?

檢查的結果,如果知道尿素氮高的原因,就應該治療根本的疾病。

尿素氮顯示異常值的疾病
 
可能的疾病

顯示高值時

1. 尿素氮的排泄障礙引起時腎衰竭(腎絲球體機能低下)脫水,浮腫,閉塞性尿路疾病 。

2. 尿素氮製造過多時攝取高蛋白食品,感染症,癌症,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外科手術,消化管出血。

顯示低值時

1. 尿素氮製造太少時肝衰竭(肝硬化,猛暴性肝炎),低蛋白食品攝取,懷孕,成長荷爾蒙。

2. 尿素氮的排泄過剩時利尿,尿崩症引起的多尿。

●何謂肌酸酐?

肌酸酐和尿素氮及尿酸一樣,都是在體內當作能源使用的蛋白質殘渣。

肌酸酐由肌肉中當作能源使用後的肌酸及肌酸-磷酸形成,再放出到血液中,每個人製造出來的量差不多一定;但這和肌肉量成正比,所以肌肉量減少,肌酸酐量減少。

●檢查可知的事

肌酸肝在腎臟的絲球體過濾,一部分從尿細管排泄出來,這是老舊廢物的一種,所以排泄有障礙時,就是腎臟的功能降低。

血液中肌酸酐的測定,在觀察腎功能是否正常時非常重要,肌酸酐的值愈高,腎臟的障礙愈大。
但是,老人,肌肉萎縮及長期躺在病床上的人中,肌肉量降低時,血液中的肌酸酐就會變正常值的範圍,像這樣,即使肌酸酐正常,腎臟機能降低者仍多,故只憑這個檢查是無法正確診斷的。

●腎機能與肌酸酐的關係

肌酸酐的檢查很簡便,因此經常用來當作腎機能,腎絲球體機能的篩檢及觀察經過。

但是,初期腎機能降低時,只靠這個檢查是不夠的,因此,還要再進行更正確測定腎絲球體機能變化的肌酸酐廓清試驗。

●正常值的範圍

肌酸酐的正常值為0.6-1.4mg/dl。

●因年齡,性別,測定時間而變動

〔因性別而變動〕

肌酸酐值和肌肉量成正比,所以一般男性會此女性高一點。

〔因年齡而變動〕

在五歲以下為0.3-0.5mg/dl,五歲以後就和成人差不多,高齡者的腎絲球體過濾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但因為肌肉量也減少,所以肌酸酐的值差不多一定。

〔因測定時間而變動〕

血清肌酸酐的值會因測定時間不同,而有10%的差異,根據統計,在下午3-7點之間最高。

〔因飲食及運動而變動〕

飲食或運動幾乎沒有什麼關係;但持續食用大量肉類後,多少會有影響。
〔因懷孕而變動〕
 懷孕中,尤其在後期,腎臟綵球體的過濾率,最高會增加50%,所以肌酸酐會降低。

異常值時可能的疾病

●腎機能障礙引起的尿毒症或腎衰竭

腎臟機能顯著降低時,尿細管的肌酸酐分泌增加,肌酸酐值上昇。

〔尿毒症〕

汗,唾液,腸管的肌酸酐代謝也會提高,15-66%的肌酸酐排泄到腎臟外,變成尿毒症。

〔慢性腎炎〕

末期時,肌酸酐會在l0mg/dl以上,這很難回復,必須要進行人工透析。

〔尿管閉塞,腎盂腎炎〕

只要治療,逐漸利尿,肌酸酐值就會立即回復。

〔急性腎衰竭〕

一般肌酸酐值在2.0-3.0mg/dl以上時,就稱為廣義的腎衰竭,血清肌酸酐一天在1-3mg/dl時,表示腎機能障礙非常高,在3mg/dl以上時,可能是因肌肉壞死,造成肌酸酐的放出量增加。

此外,慢性腎衰竭,高度脫水,浮腫,心衰竭,尿路閉塞時,肌酸酐也會顯示高值。

若為異常值,該怎麼辦?

確定並治療造成高值的疾病,尤其是對急性腎衰竭更要迅速對應,肌酸酐值到達一定以上時,就必須用人工透析。

肌酸酐為異常值時的疾病
 
可能疾病

顯示高值時

腎實質障礙 (急性腎炎,慢性腎炎)

尿路閉塞性疾病 (前列腺肥大,腎臟結石,腎盂腎炎等)

尿管結腸吻合

血液濃縮 (火傷,脫水症)。

顯示低值時

尿崩症

肌肉萎縮

血壓檢查

高血壓是血壓超過正常範圍。也就是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水銀柱,或舒張壓超過90毫米水銀柱。

血壓是什麼?
血壓是血流衝擊血管壁引起的一種壓力。

收縮壓是什麼?
心臟收縮時,所測得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

舒張壓是什麼?
心臟舒張時,所測得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舒張壓值小於收縮壓值。

正常血壓的範圍是什麼?
收縮壓在130毫米水銀柱以下,舒張壓在85毫米水銀柱以下。

收縮壓在130至139毫米水銀柱,舒張壓在85至89毫米水銀柱之間者稱為正常但偏高之血壓。

高血壓患者注意事項

定期做血壓的檢查。

注意自己的體重,使其維持在理想體重範圍內。

食用限鈉、低油飲食,並增加鉀的攝取量。

不要吸菸、喝酒。

經常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發生。

不要用太冷、太熱的水洗澡或浸泡過久。

做適度的運動。

要有充份的睡眠與休息,不要焦燥激動。

高血壓與飲食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鈉的攝取量與高血壓罹患率成正比,也就是說鈉量攝取過多時,高血壓的罹患率相對地提高。而肥胖也是造成高血壓的因素之一,因此鈉量的限制及理想體重的維持是預防高血壓的重點。

鈉是什麼?

鈉是礦物質的一種,是人體調節生理機能不可或缺的元素。攝取過多時,易罹患高血壓,攝取太少或缺乏時,會有疲勞、虛弱、倦怠的現象。鈉可以從自然食物、加工食品、調味品或芋些藥物中獲得,而其最主要來源是食鹽,食鹽中約含有40%的鈉,即一公克食鹽中含有400毫克的鈉。
烹調限鈉飲食的小小提示

酸味在烹調時使用醋、檸檬、蘋果、鳳梨、蕃茄等,可增加風味。

糖醋烹調時使用糖醋來調味,可增添 食物甜酸的風味。

油脂使用植物油來炸或炒然後再加上檸檬片,可增添食物的風味。

甘美味使用香菜、草菇、海帶來增添食物的美味。

鮮味用烤、蒸、燉等烹調方式,保持食物的原有鮮味,以減少鹽及味精的用量。

中藥材與香辛料使用人參、當歸、枸杞、川芎、紅棗、黑棗等中藥材及香辛料,可以減少鹽量的添加。

焦味可以使用烤、燻的烹調方式,使食物產生特殊的焦味,再淋上檸檬汁,即可降低因少放鹽的淡而無味。

低鹽佐料多用酒、蒜、薑、胡椒、八角、花椒及香草片等低鹽佐料,或味道強烈的蔬菜,如洋蔥,利用其特殊香味,達到變化食物風味的目的。

低鈉調味品可使用含鈉量較低的低鈉醬油或食鹽來代替調味,但須按照營養師指導使用。

一、適當運動的重要性

1. 增進心肺功能。

2. 消除情緒緊張。

3. 避免便祕。

二、高血壓病人可以做的運動

1.室內運動

握拳運動將手指伸直,再握拳用力,然後慢慢地放鬆手指,反覆重作,依體力及症狀,決定運動時間、次數。

屈腿運動俯臥,儘可能彎曲小腿,放下,左右腳交互做。

腹部肌肉收縮運動站立,雙手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吸氣時腹部肌肉用力外張;呼氣時,腹部肌肉用力收縮,反覆地做,每次做2至3分鐘。

甩手運動雙足站立,雙手不停地上下左右甩動,約3至5分鐘。

2.室外運動

散步

慢跑

高爾夫球

園藝工作

三、運動的時間

每日上、下午各作約20分鐘,要有恆心及規律。

四、出現下列情形不宜繼續運動:

胸部不舒服。

臉色潮紅。

出汗過多。

脈搏跳動超過每分鐘120次。

頭痛、頭暈。

調味品中的鈉含量如何換算呢?

1茶匙食鹽=2湯匙醬油
 
1茶匙食鹽=5茶匙味精
 
1茶匙食鹽=5茶匙烏醋 

1茶匙食鹽=12 ½茶匙番茄醬

(感謝愛國師兄提供一系列的保建知識)

Tuesday, August 29, 2006

血脂肪

都市人生活緊張,飲食過於豐盛,卻又普遍缺乏運動,血液中的脂肪濃度越來越高,加速動脈硬化,可能導致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主動脈瘤和尿毒症等。

什麼是血脂肪、脂蛋白?

主要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及磷脂。人體攝入的脂肪,要能夠在血液中循環,一定要能溶於血中才行,因此利用溶於水的蛋白質來攜帶不溶於水的脂肪。此種血脂肪在血液中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的結合體,即稱之為「脂蛋白」。

血液中的脂蛋白主要包括:乳糜小滴、極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此五種脂蛋白的來源、所攜帶的脂肪量與疾病的關係均各有所不同,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與血管動脈關係密切,因此做健康檢查時,除了做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之外,還應該做脂蛋白測定,才能對可能發生的疾病有更正確的預測。

怎樣才算是血脂肪過高?

在做抽血檢查之前,請注意以下幾點,以便使結果確實可靠:

1. 空腹12小時後才抽血。

2. 身體狀況正常。

3. 未服任何藥物。

4. 並無節食減肥。

血脂肪數值容易受食物和其他因素影響,因此必須經過2-3次檢驗,才能真正確定結果。若經過多次檢查,確實血脂肪過高,就必須查看是不是疾病造成。

為什麼血脂肪會過高?

血脂肪過高可能肇因於「原發性血脂肪過高」或「續發性血脂肪過高」。患有「原發性血脂肪過高」的人,多半來自家族遺傳,因此其雙親及其他血親有此症者,都應提高警覺,定期檢查。
 至於「續發性血脂肪過高」,起源於以下疾病或因素:

1. 高膽固醇血症遺傳、攝取過多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糖尿病、腎病症候群、甲狀腺機能低下、阻塞性肝病和服用利尿劑。

2. 高三酸甘油酯症遺傳、飲食、腎病症候群、沒有控制好的糖尿病、尿毒症及服用利尿劑、降壓藥等。

3. 偏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遺傳、肥胖、運動不足、抽煙、服用類固醇、降壓藥等。

血脂肪過高帶來身體危害

血脂肪過高,在日積月累下,會加速動脈硬化,引發腦中風、心臟病、胰臟炎、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低下、破壞腎功能引發尿毒症,還可能經常腹痛、生成主動脈瘤等嚴重後果。

注意事項

除了前面所述,不可以一次的診斷就判定異常。在接受藥物治療前,還必須注意「飲食治療」、「減肥」、「運動」和「戒煙少喝酒」、「放鬆心情」等非藥物治療。建議高血脂症者,最好也要同時檢查肝機能、尿酸和血糖,以防止服用降血脂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由於降血脂藥物可能發生副作用,因此找有經驗的醫師及定期檢查,才可防止副作用的發生,達到治療的效果。

飲食保健

一、 從改變飲食戰勝血脂肪過高

1. 熱量的平衡熱量攝食過多,會導致肥胖,而肥胖的人,其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容易升高,危險性也就高。因此應當保持熱量的出人平衡,每餐不過飽,儘量避免吃高熱量食物,如肉類、蛋糕、冰淇淋、蛋黃酥、鳳梨酥等,以維持理想體重。

2. 脂肪的限制脂肪的攝取應以不超過總熱量的30%為限,並增加食用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花生油、黃豆油等植物性油類(椰子油、棕櫚油除外)。至於飽合脂肪酸的攝取最好減少,如豬油、牛油等動物性脂肪,以降低血中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但兩者脂肪酸比例亦不宜相差太懸殊,以免有致癌及老化之慮。

3. 限膽固醇飲食控制每天三百毫克以下的膽固醇攝取量,並減少容易引起高膽固醇濃度的食物,如肥肉、內臟類(腦、肝、腰子)、香腸、培根、蝦、蟹、墨魚、魷魚、魚卵、鰻魚、草魚、蛋黃、動物油脂等。

4. 多吃植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比動物性和乳類蛋白質,更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宜多吃。但也並非完全就不吃動物性和乳類蛋白質,適量攝取對身體仍是有益。含植物性蛋白質食物有:黃豆、毛豆、麥胚芽、糙米、豌豆等。

5. 纖維質攝取纖維質可促使血清中膽固醇含量降低,所以每日飲食中,一定不能減少纖維質的攝食,如蔬菜、水果、根莖類、莢豆類、糙米、燕麥等。

6. 其他此外,少吃油膩、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食物,並減少鹽的攝取量,因為高鹽飲食易引起高血壓;並且大蒜、香茹、紅棗及礦物質中的鈣、鎂,據研究也有不錯的防治效果。

二、從生活習慣常保血脂肪健康

1. 平時多運動,加強身體的鍛鍊,對高密度脂蛋白(優良的血贍固醇)的產生有很大幫助。

2. 養成良好進餐習慣,一定要照三餐吃,且在愉快情境中用餐,並維持營養的均衡。

3. 不抽煙、少喝酒、少喝咖啡,少吃點心。

4. 適量的飲酒可增加高密度脂肪酸,但大量飲酒反增加血中三酸甘油酯。

5. 儘量減少應酬。

6. 避免常到外面餐廳吃大餐,如果非不得已須在外用餐,最好選擇合適的餐廳,並儘量挑選清淡食物食用。

7. 工作中,儘量勿讓自己陷於緊張情緒中。

8. 養成正常的作息時間,不要熬夜,睡眠要充足。

9. 注意自身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的數值,最好主動做檢查。

骨質疏鬆症

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骨質疏鬆症愈行普遍,威脅國人健康,醫師呼籲國人多暸解自身的骨質密度、提早存骨本,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最好方法。

認識篇

骨質疏鬆症老之將至患者多不自覺,背痛、駝背、變矮、脊椎側彎、骨折是明顯病症,骨骼在身體擔負著支撐、保護、運動、造血及鈣儲存所等功能。它是有生命的組織,會不斷的分解及再生。

由於骨骼的新陳代謝在各年齡時期呈現不同的狀態,因此兩種進展過程速度也會有所變化,例如成長期的孩子,其骨骼形成的速度比分解的速度快,新骨可以大量積存,因而迅速長高,到了20至30歲時,全身骨質量達到最高峰;30歲以後,鈣從骨骼移出的比積存的多,骨骼的密度漸漸變小,呈現中空疏鬆、脆弱而易骨折等現象,這就是骨質疏鬆症。

大約從30至35歲,人的骨質量便開始減少,女性由於骨架及骨質量比男性小,患本症的機會就較高,加上更年期之後,雌性激素分泌停止,骨質流失就更快。

國內65歲以上女性有四分之一以上是骨質疏鬆患者;而50歲以上男性患本症的機會也高達十二分之一,此外年輕女性骨質流失的情況也較高。無論男女都會發生此症,尤其是高危險群者,更應儘早做預防工作,減少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為何骨本會流失?

骨質疏鬆症是屬於骨骼代謝異常的疾病,它的發生尚未有明確的原因,但醫學界認為它和下列有關──

1. 衰老骨骼隨著年齡的增長,產生正常老化現象,骨骼變得越來越不那麼緻密。

2. 雌激素下降雌激素能刺激骨質的形成、抑制骨質的分解,婦女一旦過了更年期或是切除卵巢,雌激素分泌停止,就會加速骨骼退化。

3. 營養失調鈣攝取不足、常食高蛋白、高鹽、菸、酒等。

4. 生活不正常少運動、不曬太陽等。

5. 某些疾病或服用某些藥劑會導致骨骼形成減少而分解增多,從而引起骨質疏鬆。

6. 遺傳因素骨質疏鬆有一定的遺傳性。

骨質疏鬆有症狀

骨質疏鬆症的產生,在早期並無明顯的症狀,常常是無聲無息的,直到骨折方知患此症,患者通常會有下列的症狀:

1. 疼痛全身骨痛、無力,最常見於腰部、骨盆、背部區域,痛楚漸成持續性,並逐漸加劇。

2. 骨折並非所有患者都有疼痛現象,往往到了骨折產生才知曉,患者可能輕碰一下或摔跤就骨折,五、六十歲常見椎骨骨折及前臂橈骨骨折,七、八十歲常見肱骨近側端、脛骨、骨盤骨及臀骨骨折,由於臀骨骨折高達50%的死亡風險,不得掉以輕心。

3. 駝背脊椎骨折後,長期受壓迫,身高明顯變矮。

4. 脊椎側彎、關節變形。

一旦症狀產生,造成體型改變,對愛美的人是一項打擊,加上疼痛、行動不便、骨折手術的醫療支付等,對個人、家庭及社會更是極大的負擔。
 
目前醫學界還未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幫助已疏鬆的骨骼恢復原狀,因此,預防保健很重要,不可輕忽「護骨」的工作還未輪到你,也不可認為自己年邁來不及了,保住骨本永遠不嫌遲。

檢查篇

骨質疏鬆可及早測出

診斷骨質疏鬆症可透過一般化驗檢查及X光攝影檢查,早期的X光攝影對發現初期骨質疏鬆效果不彰。現在採骨質密度檢查攝影儀來測量骨質的密度,在初期診斷上有相當幫助。

目前,骨質疏鬆的測定技術更突破,採廣頻寬超音波衰減技術,受到醫學界的注目。啟新診所專業健康檢查中心於日前購置此新科技CUBA clinical全自動超音波骨質密度分析儀,檢驗師楊文仁表示,儀器採無放射性、非侵入式的技術,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不僅能檢查骨質密度,更能提供結構強度資訊,使醫師能更清楚地掌握受檢者骨質狀況及品質。

檢查者只需將腳放置在儀器上,超音波會穿透腳跟骨,安全而精確地測出骨質密度,並且儀器和電腦連線,受檢者可在數分鐘之內,就看到報告,暸解自己骨骼的健康狀況。

三軍總醫院超音波主任吳清俊醫師提醒,骨質密度檢查不可認為做一次就行,必須定期追蹤。最好能定期地在同一醫院所、以同一儀器、同一部位,來測定骨骼密度,如此可以明顯地比較判斷出骨質流失情況。

治療篇

防治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一旦確立,一定要與醫師配合,找出致病因素是原發性(老化、停經等引起)或次發性(疾病、藥物引起)並且對症下藥,才能防止骨質疏鬆繼續擴大。通常醫師會指導患者在飲食及生活上作改善,並且給予下列藥劑的治療──

1. 鈣劑一次補充鈣不宜超過600毫克,每日不超過1.5克,服用時不宜與含有植物酸的食物、可樂、菠菜、麵包、麥片食用。不是每個人都適宜服用鈣劑,在使用前應先與醫師討論後再服用。
2. 雌激素(女性荷爾蒙)更年期的女性及卵巢切除的婦女,適當的補充雌激素,能有效地防治骨質疏鬆症,並可減少心臟病的發生。荷爾蒙在醫師謹慎的使用之下是安全而有效的,然而有肝疾、高血壓、高血脂、乳癌子宮肌瘤、中風等患者,則不宜採用。

3. 抑鈣素它能抑制骨質的分解,並能達到止痛,目前有鮭魚和鰻魚抑鈣劑,由於價格昂貴,所以無法廣泛運用。

4. 活性維生素D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調節鈣磷平衡,達到防治骨質疏鬆的效果。但是維生素D本身也會破壞骨細胞,故不宜使用過量。

5. 氟化鈉據美國研究指出,用來預防齲齒的氟化鈉,與鈣同時定期使用,可防止脊柱骨折,具恢復骨質之效。

預防篇

預防骨質疏鬆的15種飲食保健

鈣的流失是造成骨質鬆的最大元凶,因此,在預防保健上對於鈣的攝取是當務之急,並且越年輕開始越好,應將它視為一種終生的工作,終其一生都應注意鈣的攝取。

專家建議國人每日鈣的攝取量,青少年約一千二白毫克、成年婦女約一千毫克、停經後的婦女約一千五百毫克,以確保體內足夠的鈣。飲食中,並請注意下列事項:

1. 保持均衡的營養,不但能幫助體內吸收到足夠的鈣質,還可避免因偏食、營養不良等因素造成體內雌激素減少,而影響鈣的吸收。並且均衡的飲食中,含有足夠的維生素C、礦物質鋅、錳、銅等,可防止骨質流失。

2. 多喝牛奶及食用乳製品(如優格、乳酪、冰淇淋等)。飲用牛奶時,最好不要過度加熱,以免破壞其中的酵素,妨礙鈣的吸收;怕胖的人,則選擇低脂奶品為宜;有乳糖不耐症者,可採取低量漸進方式飲用或多吃其他含鈣豐富的食物。

3. 避免食用過多的肉類及加工食品,因其中過高的蛋白質與磷質,會阻礙體內鈣的吸收。

4. 採低鹽低脂飲食,過高的鹽分和脂肪會影響體內鈣的吸收。

5. 多選食連小骨頭一起吃下的食物,如小魚乾、罐頭、虱目魚罐頭等。

6. 多食用含鈣量高的食物,如,豆類、豆類加工製品、雞蛋、芹菜、油菜、魚貝類、海藻、髮菜...等食物。

7. 飲食中,適當吃點醋,能加速人體對鈣的吸收。

8. 排骨或大骨含鈣最多,在熬煮排骨或大骨湯時,可適當加一點醋,幫助鈣質溶入湯中,以利吸收。

9. 少吃過甜的食物,因過多的糖份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造成骨質疏鬆症。

10. 夜晚睡覺時,血液中所需要的鈣,會從骨骼中分解出來使用,因此在睡前不妨喝杯牛奶或吃點魚類食物,補充鈣的吸收,可減少骨骼中的鈣質被分解。

11. 平時少喝酒、抽菸,以免降低機內雌激素,妨礙鈣的吸收 。

12. 若欲食用鈣片,宜在早餐前一小時服用,並以果汁送服,可刺激胃酸分泌,促進鈣的吸收。
13. 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會與鈣結合為草酸鈣,而減少鈣的吸收,因此應避免與含鈣豐富的食物一起食用。

14. 在生長期、懷孕期、授乳期,應更注意攝取充足的鈣,可防止日後骨質疏鬆。

15. 對某些影響鈣吸收和代謝的藥物,需慎用。

運動、生活保健

骨質疏鬆症是現代人相當普遍的疾病,全國人口中有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應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預防骨質疏鬆要趁早,從小灌輸孩童儲存骨本的重要性,多注意營養保健、補充鈣及維生素D等食物;此外,還需注意日常保健,多曬太陽、做運動都是預防骨質疏鬆的保健之道。保健醫學博士黃新作建議您在日常生活中,確實履行下列事項:

1. 每天宜適度曬太陽,可幫助體內合成維他命D,而足夠的維他命D可促進鈣的吸收,強化骨骼。但夏天最好在樹蔭下做日光浴,冬天則可曬曬手腳及臉部。

2. 運動可強化造骨細胞及骨骼的耐受力,促進骨骼血流量,並提高骨密度等功用。平時應有規律地從事慢跑、步行、太極拳、游泳、爬山、跳繩、打球、騎腳踏車、跳舞等運動或做做伸展操、仰臥起坐、健康操。

3. 掌握生活中,可使自己增加運動的時機,如買菜、購物時多走路,不用機車、自行車代步;爬樓梯、不搭電梯等。

4. 運動前應做適當的熱身運動,運動時,若發現筋骨有任何異樣時,應停止運動。過了40歲避免做劇烈運動及運動過度,防止女性月經不正常,增加骨質流失。若要做較激烈、負重力大的運動時,最好先做骨質密度檢查,以免骨質已疏鬆時,負荷過大的運動反而易導致骨折。

5. 平時保持正確的姿勢,不要彎腰駝背,以免增加骨骼負擔。

6. 拿重物、搬東西時,應注意姿勢的正確性,慎防損傷脊骨,尤其是老年人最好請年輕者代勞。

7. 老年人或是已有骨質疏鬆跡象者,應避免跌倒等意外的發生,如在浴室加裝止滑墊,清除不必要的障礙物,改善陰暗的光線。

8. 養成正常生活作息,不熬夜、不抽菸、不酗酒。

9. 篤信宗教的老年人,若每天跪拜,會增加骨骼負擔應避免。

10. 定期做骨質疏鬆檢查。

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

據統計,下列的人罹患骨質疏鬆的機率高於一般人,應提早預防並定期做骨質密度測定:

●東方人及白種人

●不常曬太陽的人

●更年期後婦女

●晚婚、不婚婦女

●體格瘦小

●長期坐辦公室

●老年人

●沒有生小孩者

●壓力大的人

●飲食偏高蛋白

●從事太空工作者

●嗜抽菸、酗酒

●月經來得早

●大量攝取咖啡、茶

●不當節食減肥

●維生素D攝取不足

●少年白髮

●家族有老年性骨折

●運動量少

●患有腰痛

●鈣的攝取量少

●性機能不足者

●洗腎者

●長期臥病的人

●40歲以前早期停經

●卵巢或子宮或胃或小腸切除者

●長期服用類固醇、抗痙攣藥、利尿劑、抗凝血劑、胃藥、止痛藥等治療者

●患有腎病或肝病、糖尿病、腎結石、高血鈣、甲狀腺機能亢進、副甲狀腺機能過盛、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及某些癌症患者

骨質疏鬆的自我檢查

骨質疏鬆症往往是來得無聲無息的,常出現骨折現象時.已是嚴重階段了。啟新診所專業健康檢查中心醫務部總監王德煌醫師建議.當您有下列症狀,應立刻檢查診治——

1.  開步走或身體移動時,腰部感到疼痛。

2.  初期背部或腰部感覺無力、疼痛,漸漸地成為慢性痛楚,偶爾會突發劇痛。

3.  駝背.背部漸漸彎曲。

4. 身高變矮。


含鈣量豐富的食物一覽表

●主食類

燕麥、小麥、黑麵包、麥片、米、糯米、甘藷。

●海產類

吻仔魚、條子魚、鮑魚、小魚乾、馬頭魚、蝦、牡蠣、蟹、乾貝、海鰱等。

●肉類

香腸、內臟、肉鬆、豬骨頭等。

●豆類

蠶豆、蓮子、黃豆、豆腐乳、豆乾、杏仁、豆枝、豆鼓、豆花、豆皮、黑豆、豆腐等。

●蔬菜類

青江菜、油菜、空心菜、白菜、海藻、髮菜、紫菜、雪裡紅、海帶、芥藍菜、木耳、金針、枸杞、莧菜、蕃藷葉、蘿蔔、川菜、芹菜、蒜苗、韭菜等。

●水果類

柿子、橄欖、紅棗、黑棗、栗子、木瓜乾、葡萄、核桃等。

●奶蛋類

蛋黃、奶粉、起司、乳酪、冰淇淋、牛奶及奶製品等。

●其他

酵母粉、黑糖、養樂多、冬瓜糖、菱角、腰果、健素糖、味噌、茶葉、糖、蜂蜜、瓜子、白芝麻、黑芝麻等。

(感謝愛國師兄轉寄一系列的醫學知識)

Monday, August 28, 2006

管得多不如管得精

小琦(化名)堅持要反穿衣服去學校,看起來又怪又難看。聰明的媽媽該管嗎? 應該從了解孩子開始。

每個孩子出生就有與生俱來的氣質,如果孩子天生害羞內向,長大後基本上還是內向的人,這是父母幫不上忙、也無法改變的。父母能做的,是將孩子的極端氣質變得較中性,若能加強教導社交技巧、提昇適應力,孩子就能因為學習及環境配合,對人較有信任感,較不害怕與人接觸。

像小琦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引發父母的憤怒情緒,認為他不服管教,其實他需要的是自由成長的空間和較大的自主權。

反穿衣服除了礙眼,不會有什麼危險,也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媽媽不需跟他爭論,讓他自己測試穿衣品味。果然,小琦受不了所有同學都好心提醒他衣服穿反了,不到三天,自己換回來了。小琦媽媽學會尊重他的穿衣自主性,小琦也學到得考慮別人的看法。

小琦又有新花樣,想把頭髮染成紫色。小琦可能不是真的想染髮,只是想測試媽媽的容忍度。沒有反對的力量,叛逆就沒意思了,媽媽愈是大驚小怪,青春期的孩子愈有成就感。

有些家長會問:難道孩子想抽菸、吸毒,也讓他嘗試嗎?此時判斷的標準應是孩子的行為會不會傷害自己或別人?有沒有危險?會不會違反如誠實、守信等社會規範?

孩子小,父母管得愈細愈多,因為孩子會遵循讓自己快樂的方向,而不是決定對自己有幫助的方向。孩子愈大,父母管的內容必須適時改動,再干涉如穿衣、睡覺、吃飯等小細節,只會讓自己變成碎碎念的機器。

適度增加彈性,訂下孩子必須遵守的大原則或大方向即可,尤其在有安全考量時,次要的不滿可先拿來做交換,把事情當生意來談,孩子覺得被當大人對待、被尊重;父母放棄某部分權威,也讓孩子感覺被接受。沒有人天生就是高手父母,但願意學習可說是成為好父母的開始。

Friday, August 25, 2006

對人類受苦的敏感性

文/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有一回,我在高雄醫學院上「醫學倫理」的課時,有同學問:「老師,做一個好的醫生,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我脫口而出的答案是「對人類受苦的敏感性(Sensitivity to human suffering)」。

邁阿密神經科醫生阿普特曼醫師 (Dr. Aptman)曾發表了一篇文章,述說幾年前女兒媚莉莎在華盛頓大學畢業典禮的前夕,在街上被一個暴徒射殺身亡。這個晴天霹靂的惡耗使他對人生完全失去意義,再也沒有辦法看病行醫。後來在同事們的關懷扶持下,慢慢走出幽鬱的深谷。之後,他以媚莉莎的名字成立了一個慈善基金會,他很感慨地說,因為自己的遭遇而增加了「對人類受苦的敏感性」,現在他對社會暴力的新聞都非常關心,同時也能更瞭解他的病人,把他們照顧得更好。

做為一個看慣人間疾苦的醫師,的確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對人類受苦的敏感性」,直到人間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才又重新發現自己的「人性」。但醫生做久了,也不見得全是這樣,不禁想起了貝克教授,他是國際聞名的神經學學者,廿幾年前,我初到明尼蘇達大學進修時,親眼見他在檢查一位背痛的女性病人時,他要護士小姐拿一條小毛巾給他,他先把小毛巾放在這位小姐的兩大腿之間,然後才做「直腿伸直檢查」。原來他考慮到,他將病人大腿舉高時,有可能會暴露病人的隱私部位,因此他先用這毛巾蓋在兩大腿之間,病人就不會感到尷尬與不安。這種對病人的感受的「敏感性」使我折服。

我這二十幾年來一直關心癲癇病,在與病人的接觸過程也使我學習到「對人類受苦的敏感性」。癲癇病人是因為大腦有突發的不正常電波出現,而導致一些陣發性症狀,有些病人突然口吐白沫抽搐昏到在地上,或是突然做出一些不自主也不自知的動作。很不幸地幾乎每一個文化早期都會把這種病當成「鬼魂附身」,產生懼怕與排斥。當我問起病人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時,答案並非外人所想「希望癲癇不再發作」,而是「希望不會被別人看不起」,「希望有一天不怕別人知道我有癲癇」,「希望有一天不再需要天天吃藥」,「希望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結婚生孩子」。

如果醫生都傾聽病人的心聲,瞭解他們的病痛,就知道若要去除病人心理的陰霾,最重要是改變社會普遍的認知。事實上,在台灣並不是只有癲癇病人受到歧視,精神病、愛滋病、罹患不孕症的婦女等等,也都是飽受誤解與歧視。

有一篇登在「哈斯丁中心報告」(Hastings Center report)的文章,題目是〈痛苦是敵人嗎?〉(Is suffering the enemy?)。作者說醫生做久了,好像看到病人有症狀,就只想到用藥或開刀去除,卻忘了他們的病痛有更深一層的意義。譬如說看到憂鬱症的病人,就不經思索地馬上要給抗憂鬱的藥劑。然而事實上,憂鬱或失望可以是一個自然的現象,譬如家人過世的憂傷,並不是開個藥就可以,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們不努力去瞭解病人受苦的背景,就無法去感受到病人憂鬱的深度,膚淺的治療有時反倒雪上加霜無濟於事。作者語重心長地說,照顧病人並不是只把病人的痛苦當做我們對抗的敵人而已,更重要的是在舒解他們的痛苦時,也能幫病人感受到有人關懷他們,使他們更能承擔這個痛苦。

我深信只要醫者都用心提昇「對人類受苦的敏感性」,台灣的醫療環境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節錄自《健康世界》醫林隨筆專欄〉

享受生活的50種方式

享受生活的50種方式

1. 收集快樂記憶

快樂是一種愛自己的表現,為自己收集、儲存快樂的感受。記下今天發生的五件樂事,把樂事清單夾在筆記本裡,當需要打氣時,讀一讀樂事清單,重溫所有的快樂感受。

2. 說說貼心語

人人喜歡貼心話,也需要貼心話,一句得體的貼心話像久旱甘霖,能適時撫慰受傷的心靈,也能鼓舞人心。比如:孩子我要你比我強。我要和你做一輩子的朋友。願生生世世都結為夫妻。

3. 多繞一點路

新視野激發新構想,從未見過的風景往往帶來最多的驚奇。繞進最小的巷道,進去看看;放棄高速公路,改走多彩多姿的省道;在目的地一公里外停車,走路前往預定地,欣賞沿路景色。

4. 刻意做一些無聊的事

如果你會走路,你就會跳舞;如果妳會說話,你就能唱歌。生活中充滿了無聊的瑣事,只要用歡欣的心情來面對,即使是最平常的事也會有新面貌。比如早起向身邊的人說早安,刷牙時對著自己微笑一下,或者是高興地做一件無聊的家事。

5. 不出版的地下文學

思想是一座令你意想不到的寶藏,幫自己的創作慾找到宣洩的窗口。開始寫作可以從短詩開始,或是寫簡單日記,練習描繪自己的想法,並且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做,將每日的生活動態加以記錄,你會擁有擋不住的文思泉湧。

6. 找人幫你丟東西

捨棄可以幫助尋找自我,列一張清單來詢問自己若失去了這樣東西,是否還想擁有。 對於許多囤積的小東西,如原子筆、剪報、紙盒、名片.…‥應該隨時分成四類:該保留、該修理、可送人、該丟棄,然後to do it。清除不需要的東西,是一種割愛與轉讓的藝術,沒法做到的人就讓了解你的人來幫你處理,既迅速叉有效。

7. 跟爸媽聊聊家族史

關心近在咫尺的親人,珍惜彼此的感情,愛惜成長家園。跟家人玩尋根遊戲,畫畫家庭關係圖,影印父母及小時照片,用簡單的文字敘述,讓家庭關係更緊密。

8. 為自己做一件事

找任何理由讓生活添加喜樂的音符,給自己驚奇,好好擁抱自己。有創意就有快樂.列出可以為自己做的事情,比如:選一件有趣的活動,一有空就去做;每天給自己一件禮物(泡澡、聽一捲喜歡的錄音帶);或是原諒自己的過錯。

9. 每天騰出一個小時思考你的生活,可以讓人生更簡化而美好,重要的事自然而然會浮現。

比如:每天提早一個小時下班、每天晚一小時出門上班、下班後在辦公室多留一小時、每天提早一小時起床、停止看電視、不要和別人訂午餐約會、不要約定下班後的活動.…‥,用不會被打擾的時間。

10. 在家賞野鳥

想讓野鳥繽紛的生命走進家園的人,可以在陽台放個餵食台,放置水果或是五穀雜糧,只要耐心等候,不出門也可欣賞麻雀、白頭翁、綠繡眼、八哥、紅鳩的生命蓬勃。

11. 消費EQ

經濟不景氣生存法則:做預算計畫、儘快還清貸款、停止買東西、避免負債。消費前先問自己為何要買,有沒有不必花錢的方法,或是用帶新東西回來,就把舊的丟掉的方式減少消費,也可以和精打細算者逛街,來提高自己的消費EQ。

12. 簡單穿出品味

好的衣服自己會說話。練習用新方法穿舊衣服,黑白配,是很好的方式。

13. 用種子造一座小森林

將綠寶石、橘子、龍眼、柚子、桃子、李子,芒果、醡醬草的種子種下,澆水灌溉,營造隨手可得的綠意生活。

14. 讓每一天都有點獨特

處處嘗新,隨著心情改變口紅、香水、髮型,或是改變乎時的服飾,穿上完全不同的服裝。活得非常HIGH,又非常COOL!

15. 說(我愛妳)

每天花一點時間,想個人去愛。告訴三個人,你有多愛他們,讓他感覺你愛他。

16. 公車旅遊家

帶個飯糰和水壺搭公車出遊,坐在最後一排,隨性下車,既可以觀察乘客百態,又可欣賞車外景緻,還可以了解這一季在流行什麼。也可以照公車路線圖規畫不同主題的景點,將郊區、市街、公園、藝文館等,組合成豐富的遊程。

17. 美的饗宴

選擇簡單大方的框,將複製畫、海報、全家福、畢業照、旅遊照、自己作品、小孩塗鴉,拿來佈置居家環境,增添溫馨氣氛。

18. 辦公室生存之道

動動動起來,隨時隨地伸展筋骨,改妥姿勢、做做辦公室運動、戒掉零食,藉著閱讀改變工作項目更新活力。

19. 一分鐘的春天

放鬆心情,用一分鐘去感受生命中微小短暫卻美好的事物。比如花的香味,乾淨清涼的一潭水,日出或日落,樹林的芬芳,溫暖的陽光,涼爽的和風,一道彩虹。花點時間來聞玫瑰香,給自己一分鐘假期短暫小憩。

20. 為自己記功

列出所有自己覺得驕傲的特質,所有你覺得做得好或樂於去做的事,來為自己打氣。把自己的優點及做過的了不起的事,寫在3*5卡片上,當妳覺得需要為自己打氣時,把卡片拿出來。

21. 舉辦跳蚤市場

跳蚤市場教你惜物、分享物,放棄一些東西也可以降低混亂,和朋友或家人進行(冗物交換),送出舊衣物,成立交換中心,同時可學到分享、輪流的喜悅,也可藉機教導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做好資源回收。

22. 除舊佈新,喜新戀舊

隨身攜帶行事曆筆記本,一有想法就記下來,每年除夕當天從頭到尾再讀一遍,回味所度過的每一天與發生在身邊的事物,再重新將親友的電話謄到新的記事本中,在懷舊氣氛中迎接新年來到。

23. 拍全家福

珍惜家庭團聚時刻,每年用鏡頭為全家寫下足以珍藏的日記,各分東西的親人,也可利用此時團聚話家常。

24. 給自己一個戀家的理由

改變居家環境,能消除心理上的壓力,為房間與生命帶來和諧。在環境做一點小小的改變,掛一串風鈴或擺一盆金魚,用照片、圖畫、花朵、雕塑或別致的月曆來裝飾,營造陽光窗戶新風景的好心情。

25. 城市健行

到賞心悅目、習慣人們只逛不買的店面走走,如藝廊、精緻珠寶店、古董店、高級精品店,或是參觀展覽或逛跳蚤市場、博物館,逛街、賞心悅目、長見識,一舉數得。

26. 用音樂洗滌靈魂

買張有特殊放鬆音效的唱片,海濤聲或山泉聲,用這樣的音樂當背景,在家裡野餐。或是唱首鍾愛的歌,買一張喜愛歌手唱的歌,跟著大聲嘶吼。

27. 收集幽默

笑是傳染病,隨時來點歡樂,能讓生活更有勁。工作時積極面,多注意成就感,把正面的回饋當作努力的目標;收集漫畫書、笑話錄音帶、搞笑電影情節。每當想要大笑一場,就有很棒的材料可以交談、交換。

28. 搭老公便車回家

善用塞車時間.互吐酸甜苦辣,彼此鼓勵、關懷對方,相處機會多,自然能同甘共苦。

29. 享受洗澡情趣

讓每次洗澡都能滌淨一身壓力疲勞,又能營造生活樂趣。 可以用滴香水、點燭台、放音樂、擺鮮花的方式營造氣氛;或是在不同季節選擇不同色系、造型的沐浴用品,創造視覺饗宴;用溫泉或海水的浴鹽,在家裡享受徜徉山林海邊的樂趣;用香氛療法讓身心乎和,抒解壓力;在水中按摩手掌虎口,及腳底中心穴道,讓身心更健康。

30. 體驗平靜

人在掌聲、激情、緊張、歷經喧囂之後,是需要放鬆的,洗泡沫浴、在床上看一本好書、用耳機欣賞最喜歡的音樂,這些能帶你逃離現實生活,成為你體驗平靜的錦囊妙計。

31. 開一個主題party

舉行一個主題派對,邀請好朋友或愛侶的好朋友參加,請每個人帶著自己最喜愛又能表達特殊情感的一篇散文或一首詩,在宴會中加以朗誦。

32. 做惡夢大賽

全家一起來發表夢境,以及逃出惡夢的方法,如此孩子不但不怕做惡夢,還會有點期待做更可怕的,好來和別人的惡夢較量。

33. 希望銀行

為自己列張願望表,列出十件可行、想做、會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再為自己列一張夢想表寫出十項不實際卻好玩或快樂的事情。把這兩張表存在自己的希望銀行裡。然後真正地去實踐。

34. 拜訪大自然大自然是最美的月曆,四季充滿著聲色動感,欣賞自然的獻禮,只要準備放大鏡、紙筆、照相機,公園路邊,隨處用心,簡單描述周遭景象,準備自然觀察圖鑑釋疑,你也可以成為自然觀察家。

35. 跟自我約會

新發現的解放感會讓頭腦清醒。離開原來的日常環境,一人獨自出外旅行,到自己從未去過的地方,戲慰和不熟悉的人物、景物接觸,一個人單獨地玩。

36. 經營家庭遊戲空間

全家一起分享工作和休閒,選擇固定的夜晚,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合力做完家事,任務完成後,一起上館子或看錄影帶,全家一起玩遊戲慰勞自己,共度有趣的夜晚。

37. 溫柔天使

就是你練習做別人的小天使,分享溫暖分享愛。不論是幫忙做家事,或是送同事加油打氣卡、更有心者可以發起小天使活動,用行動熱愛生命,讓自己發光發熱。

38. 送禮三心《用心、關心、貼心》

禮物,會讓妳想起某個關心妳的人,建立了兩個靈魂的和諧關係。自己動手做的禮物富有生命與活力,你可以在流行雜誌裡找到靈感,把它當成全家人的活動,也能省下一些錢。無形的禮物(比如一句忠告,讚美的話)則能啟發生命,帶來更多共鳴。你可以在任何時候,享受送禮給喜歡的人的樂趣。

39. 為配偶做些事

2分鐘的肩頸部按摩,請另一半幫你洗頭。每天有段相互傾訴的時間。兩人一起參加喜歡或一直想學習的活動,把對方優點列出來,每隔一陣子用小紙條寫上三、四項,放在屋子的不同角落幫他做些他需要的事,願意犧牲一些讓對方高興

40. 為孩子寫本愛的日記

在孩子零~三歲的時候,用第一人稱的方式記錄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也可以將對孩子的期待寫進去,當孩子長大後,當作他的生日禮物。

41. 做一個未來夢

在清晨及深夜想像自己的未來,每個人今天都比明天年輕,所以既是年輕人,就要有年輕人的作為,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

42. 森林深呼吸

索取區公所、國家公園所製作的路線圖,進入登山步道、漫步清幽小徑,來一次森林浴。擁抱大自然,難易不同,先由大眾路線入門,再進入健腳路線。

43. 創意盒子

利用家庭或團體聚會,為菜單、休假方式進行腦力激盪。每月月初,花20分鐘把每星期至少要做的休閒活動安排好,買一些自己喜愛的活動入場券,承諾自己一定要出席。

44. 在收藏中記憶旅行

旅行時做旅遊筆記,用文字或塗鴉記錄旅程點滴,收藏單據牌、票根、旅行飯店或餐廳的火柴盒牌、行李牌回來後用彩色筆在照片後面寫生話,寄給親朋好友,代替千篇一律的明信片問候。

45. 單車遊街

每星期選一天騎腳踏車,遇到很吸引你的地方,就停下來駐足欣賞一番。

46. 找個醫生交朋友

他能耐心傾聽病情,清楚告訴你可能的病因,當要採取某種治療方式時,不管是打針或手術,也會與你討論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果病情無法徹底解決時,還能提供轉科諮詢給你最佳照護。

47. 睡得舒服

睡眠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沒有這三分之一,就沒有其它的三分之二,充足和高品質的睡眠,才是一天精神的最主要來源。

48. 創造家人共同記憶

用不同的聲音、影像、氣味來紀念共同相處的節日,不一定要隆重舉行慶祝,但一定要色香味俱全,中秋節的月餅與月亮,過年熱鬧滾滾,透過不同記憶,讓家庭共同的記憶更加豐富。


49. 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做一名愛心股東,告訴自己:我可以多做一些。需要義工的場含有:圖書館還書上架、撿取公園內亂丟的雜物、幫助中風的病人、為盲人誦讀書本及雜誌、認養家居附近的公園綠地、捐血、義務為鄰近的小孩當家教、探訪監獄.替鄰居的老者跑腿,陪伴話家常,打開別人心內的門窗。

50. 列喜歡清單

每一件喜歡的事都讓人心情舒暢、歡愉,但是人總是注意自己所缺乏的,總是忘記自己曾擁有的、曾享受的,藉著回味喜歡事物的遊戲,可以幫助自己看清周遭,使我們感恩,微笑面對所遇到的一切。

~生活可以簡單,快樂可以容易獲得~

Thursday, August 24, 2006

我活在感恩裡

一個國家開枝散葉、擁有千萬會員的慈濟功德會,已成為用企業精神發展慈善事業的典範,「志工企業家」一書的作者大衛柏恩斯坦昨天赴蓮拜會證嚴法師,為證嚴法師的奉獻及大愛深深感動。安排這場對談的天下遠見創辦人高希均指出,「慈濟學」已然誕生。

證嚴法師昨天向柏恩斯坦說明慈濟精神的精髓,就在「感恩」、「尊重」與「愛」;「先要感謝那些接受我們幫忙的人,看到他們的苦難,才體會我們有多幸福,我還要求什麼?就像醫生要對病人感恩,有病人做老師,醫生才得以學習。」

「先有感恩的心,才能提升對人的尊重,最後,這些都不離真誠的愛。」證嚴法師露出笑容說,「我天天都說感恩,因為我就住在感恩的世界裡。」

柏恩斯坦是美國紐約時報資深記者,他深為上人散發的智慧所感召。他在對談後返回台北的飛機上向記者表示,「她似乎無所畏懼,毫不遲疑,並能深刻了解人類的需要;從證嚴法師的身上,我看到了極大的能量。」

柏恩斯坦的新書「志工企業家」,主要是描述巴西、印度、孟加拉的小學老師、家庭主婦等志工,以企業化的模式行善,讓善事更有效率、幫助更多的人。

「許多故事的開始,就跟慈濟一樣,只有五毛錢,但最終卻能影響數百萬人。」柏恩斯坦說,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靜思堂見到的一張黑白放大照片,慈濟的師兄師姊們在海外賑災工作開始前,齊向災民九十度鞠躬的身影,走遍世界各地,這還是他首次見到有施助者向受助者鞠躬感恩,「就像我們不會看到捐錢的巴菲特向受贈的比爾蓋茲鞠躬。」股神巴菲特日前捐了370億美元,相當於他財富的85%,給全球首富比爾蓋茲基金會。

柏恩斯坦問證嚴法師,曾碰到最難的挑戰是什麼?證嚴法師微笑答道,「我每一天都準備碰到最難的挑戰。」對上人來說,最難的不是做事的困難,而是有情世界的感情負擔。「最近有環保志工在回收的途中被撞,當場往生,我心裡如何感受?就像他的身體一樣碎掉了。」證嚴法師用她一貫溫柔又帶感情的語調說道。

證嚴法師每天清晨3時50分即起,4時開始講課,一直要忙到晚上11點,四十年如一日。印尼地震、黎巴嫩撤僑,以及全球的賑災、援助活動等訊息,都呈報到證嚴法師跟前,似乎讓她再難承受。

柏恩斯坦再問,證嚴法師如何能影響數百萬人投入志工行列?證嚴法師答道,「方法只有一個,讓他自己投入去做一次,因付出產生感恩的心,就是持續善行的最大動力。」證嚴法師強調,「光是感動還不夠,我們這裡談的是撼動,真正地碰觸到內心,與生命結合的撼動!」

談到改變世界的力量,身為資深記者的柏恩斯坦則對媒體有很多期許,「如果我們要向另一個星球的生物介紹地球,你不會給他們看一百張沙漠的照片,你會讓他們看,地球上有樹也有魚,也有美麗的地方;媒體上也不應充斥八卦、醜聞與暴力,要記得,還有一群致力於改變世界的社會企業家!」

對談結束時,證嚴法師起身向柏恩斯坦頷首,「但願天下不再有災難。」柏恩斯坦也以會心一笑表示同悲同感。

【2006/07/21 民生報】

Wednesday, August 23, 2006

臨終的悲劇

成大醫學院護理系副教授趙可式發現很多人為了種種原因,堅持要求醫師使出「十八般武藝」,繼續急救明明只剩最後一口氣的親人,使得患者受盡痛苦,含恨以終。

她昨天在台中市舉辦的安寧療護傳愛志工培訓班中,講了多起實例。

趙可式說, 有位七十三歲老太太得知自己罹患乳癌後,清楚交代後事,然後安心地接受治療。四年後,癌症復發,並轉移到肺臟、肝臟、腦部和骨骼,她自知來日無多,不但簽下「不急救」的意願書,並且交代兒孫在她往生之日,不要驚擾她,只需安心念佛,送她上西方極樂世界。

沒想到,老太太瀕臨死亡前,有個兒子聲稱在遺產問題尚未擺平,兄弟姊妹還沒取得共識前,醫師絕對不能讓她斷氣,否則就要控告醫師有醫療疏失,醫師只得依他之言全力搶救」,經過多次電擊和心外按摩,這位老太太死前幾乎已被震得「粉身碎骨」。

另一位篤信天主教的八十九歲老人樂天知命,七十歲那年就寫好「生前預囑」,希望子女在他臨終前,不要給他插管開洞,讓他安詳的返回天國。

然而,真的到了他病入膏肓,多重器官衰竭之際,子女擔心被鄰居批評不孝,同時為了讓住美國的大哥見老爸最後一面,硬是要求醫師救到底。

趙可式說,這名老人死前意識清楚,渾身沒穿衣褲,插了十幾根管子,他沒辦法說話,幾度要自行拔掉管子,護士只好綁住他的雙手,他又用腳踢表達心中的怨憤,由於扯掉導尿管造成血尿,護士又綁住他的雙腳,結果他被五花大綁地躺在加護病房,躺了兩星期,不斷流淚。

最後長子總算趕回台灣,但是任憑所有子女聲聲呼喚,老人轉頭閉眼,硬是連看都不看, 在無聲的抗議下,嚥下最後一口氣。

更離譜的是,有個老人已屆彌留狀態,子女請相士算命,相士說老人如果在某月某日前死亡,家道會衰敗,後人會貧窮,子女拜託醫師無論如何不能讓老人死。

結果,這名老人經過十幾次急救,光是強心針就打了一千多支,護士打到手軟,拖過相士講的那一天,子女終於同意醫護人員拔掉老人身上所有管子,讓他安息。

趙可式說,這種人間悲劇不是個案,全台各醫院每天都在上演。 有一名四十二歲婦人罹患卵巢癌,癌細胞嚴重擴散,她丈夫懇求醫師非得救她一命不可,因為「三個孩子還小,不能沒有媽媽」。當她呼吸停止時,醫師努力替她施行心肺復甦術,但急救無效。她丈夫進入病房一看,只見愛妻滿臉滿枕頭都是血,嘴裡插了一根很粗的管子,口角沾著血,眼角的淚也沾溼了枕巾,他抱著妻子狂喊「你們對她做了什麼?」當他獲悉是急救的結果,心中大慟,連連捶胸哭嚎說「我對不起妳!我對不起妳!」

趙可式說,她每次看到這種情形就感慨萬千,甚至有的病人根本就已經死了,只不過靠著人工呼吸器,胸部仍有起伏,其實腳底板早就出現屍斑,醫師往往宣布死亡不到一小時,屍臭就透出來了。

她表示,這種人間悲劇可以說是「四輸」:

病人方面不得善終;

家屬方面事後愧疚;

醫師方面在醫療糾紛的陰影下,無奈為之,違反了醫界倫理;

社會方面,每年因此耗費的健保資源更是難以計數。這種惡質文化還要讓它存在多久,值得國人深思。

生離與死別,都是人生兩大傷心事。不捨 ,帶給雙方的只有傷心和遺憾 ;放手 , 是讓大家活得更好的作法 。這篇文章,任誰看了都想痛罵那些自私的家人。人無法選擇生,唯有死亡的方式可以由自己選擇,「死也要死的有尊嚴」啊 ...

所以說 ,想要愛一個人,這個「愛」字真是直得深思。有時自以為是的'「愛」 卻剛好是一種「害'」。

(感謝A.K.轉寄此文章)

Tuesday, August 22, 2006

為自己創造一片天空

一個年紀大的木匠就要退休了,他告訴他的老闆:他想要離開建築業,然後和妻子及家人享受一下輕鬆自在的生活。雖然他也會惦記這段時間裏,還不錯的薪水,不過他還是覺得需要退休了。生活上沒有這筆錢,也是過得去的。

老闆實在是有點不捨這樣好的木匠離去,所以希望他能在離開前,再蓋一棟具有各人風味的房子來。木匠雖然答應了,不過可以發現這一次他並沒有很用心的在蓋屋子。他草草的用了劣等的技術和材料,就把這間屋子蓋好了。

其實,用這種方式來結束他的事業生涯,實在是有點不妥。落成時,老闆來了,順便也檢視一下房子,然後將大門的鑰匙交給這個木匠說“這間就是你的房子了,我送給你的一個禮物!”實在是太驚訝了!也有點丟臉!因為如果他知道這間房子是他自己的,他一定會用最好的建材,用最精緻的技術來把它蓋好。不過,現在他卻因為自己的草率,要住在一個一點都不好的房子裏面。

這也就好像我們,我們總是漫不經心的在經營我們的生活!我們總是等待反應而不做出行動,而讓做出來的事情不太完美!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沒有全力以赴的去做我們該做的工作。

直到我們看著自己的成品,然後發現自己將要住在自己所蓋的房子之後,我們才感到震驚!

如果,我們之前就知道,自己會生活在自己的創造品下,我們就不會這樣了。

假設你自己就是這個木匠,想一下你的房子,每當你拿釘下釘子,放置木板和豎一面牆的時候,智慧一點。就好比是在營造你的一生一樣。即使你只會在裏面住幾天,為了那幾天,都要做得好,住得有尊嚴。

牆上有塊匾額是這麼寫的:“生命就是一個DIY的計畫”實在是精闢深入。

Monday, August 21, 2006

衣櫃裏的女兒

女兒是老天爺送給我最珍貴的禮物

文/賴佩霞

早晨,我那十一歲的小天使跑進浴室對我說:「媽咪,我有個禮物要送你,等一下打開衣櫃就會看到了。」我問也沒問,我當然知道她的小腦袋在想什麼,這是我們常玩的遊戲。

三十秒後,我走出浴室、打開衣櫃,一眼就看到貼心的禮物。大大的眼睛、翹翹的鼻子、粉紅的嘴唇、甜甜的聲音說:「Surprise! It's Me. 」

她身材嬌小,一蹬一抱就撞進我懷裏,緊緊地抱住我,親著我的臉頰,將頭塞滿我肩膀與脖子間的空隙。嗲聲嗲氣地對著我的耳朵說:「Mommy, I Love You So Much,Thank You!」

雖然我早料想到今天的禮物是她,但這次當我抱住她時,卻有很深的觸動。我摟著她,心想:的確,她就是老天爺送給我最棒、最珍貴的禮物。她時時刻刻提醒我存在的恩賜,她的存在就是生命對我最大的慈悲。只要她按平常作息,平平安安地出現在我面前,就足以讓我明白,我是個幸運的女人。這是老天爺所能夠送給一個母親最好的禮物。

基於這個事實,我對世界充滿感激。因為女兒的平安是整體存在的祝福,是整個環境裏每個人的共同參與,不可能只靠我一個人實踐。單單這份啟示,女兒就足以成為我的師父。

我張開雙手,全心全意地接受老天為我安排的禮物,感謝祂的青睞。我甚至不需要祈禱,這個禮物會不定時地自動送到我的面前,帶來歡笑、驚喜,讓我進入她天真無邪的世界。每當她出現,我的眼睛就會亮起來,甜蜜一陣陣湧上心頭。我的快樂,已無須太多理由,只要她在我面前活蹦亂跳,彷彿就在提醒我:今天又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一個充滿祝福、平安、幸福、禮物的聖誕日。再說,我有兩個寶貝,總會在不特定的時間、地點,交叉穿梭在我面前。想要忘記自己的幸運,實在不可能。

我是個極幸運的女人,因為我非常喜愛孩子。從我準備懷第一胎的那一刻起,便滿心喜悅地承諾自己,要學習做個真正懂得愛孩子的母親。在為人母的過程中,我親眼目睹了自己的改變,這些改變教我愈來愈了解自己、更喜歡別人。回頭想想,還真得感謝兩個寶貝,若非如此疼愛她們,改變自己會是個遙遙無期且漫長的拉鋸戰。我的改變是來自愛 ,來自對愛的承諾,來自對承諾的實踐。

孩子對母親的愛是最自然的,依戀堪稱世界之最,這樣小小年紀的孩子,最深愛的莫過於父母。也由於生理及心理的養成,對母親的愛相較於父親,又略勝一籌。我之所以能夠擁有她們全然的愛及信任,只因為我是她們的母親。孩子出生時像張白紙,沒有想法,對我完全敞開、依賴,我就是她們未來世界的創造人。

由於曾對孩子許下承諾,不願讓自己失望,我全心全力地珍惜她們與生俱來所對我的信任。就這樣,愛的循環下,我們彼此支持。女兒們也全心全意地祝福我的人生,因為她們深深了解,只要媽媽開心、快樂,她們的生活也無憂無慮。

做父母的人,千萬不要小看自己跟孩子的關係。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他的行為、態度,完全顯現出父母的價值觀及生命品質。這也是所有為人父母者最無法忍受、面對的,多數人不自我反省,反而把矛頭指向孩子,要求孩子改變,好為自己的行為背書。

其實,父母對子女不滿,往往是因為無法忍受自己的缺點被挑起、放大,為了撫平內心對自己的厭惡,就利用憤怒來抑止孩子再犯,總而言之,是自己不願意面對內心交戰。

關係裏最大的問題,是每個人都要求別人改變,自己卻沒有意願改變。因此生活會形成一連串的拉扯、衝突、緊張、無奈。生命是由關係所組成,從出生的那天起,人的自我認同就是從跟人的關係裏慢慢茁壯。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養成一種獨到的關係模式,共通點就是要改變別人。直到有一天遇到強大的挫折,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改變,卻又衍生委屈的情緒,永無止境地重複循環。直到有一天你徹底清醒,才會發現意圖改變別人,正是你關係中最大的衝突,也是造成怨世的最大根源。

如果了解這一點,孩子對父母而言便是一項禮物。與其改變孩子,不如反求諸己,為自己的情緒負起完全的責任。孩子的行為也會因為你的調整而改變。這樣不但能贏得孩子尊敬,同時也能徹底解決問題的根源。擁有孩子的支持,回歸純真的道路將會愈來愈容易、清晰。

人生許多的困難,就是得靠這般堅定的關係才能穿越。你永遠有機會重獲孩子出生時對你的愛及信任,但前提是,你要誠實地面對內心的掙扎,放棄所有不負責任的指控。切記,你從來沒有不喜歡你的子女,你不喜歡的是面對內心的不平靜。

孩子是老天爺送給我最豐富的禮物,她們比我預期的更有智慧。首先,一步步地挑起我內在的衝突,幫助我看清性格上的固執,然後以她們與生俱來的愛與天真,慢慢地帶領我進入感恩的國度。在這個國度裏,一般人所習以為常的人、事、地、物,都帶給我無限感動,這份感激遠遠地超出我的想像。

我女兒的把戲,也提醒了我,要時常對老天爺說:「『Surprise! It's Me.』我是.送給自己最棒的禮物,and,『I Love You So Much, Thank You! 』」

Friday, August 18, 2006

寬容

寬容這事發生在普吉島的ClubMed渡假村,那時我在那裡擔任中英文的翻譯公關。

有一天,我在大廳裡,突然看見一位滿臉歉意的日本工作人員,安慰著一位大約四歲的西方小孩,飽受驚嚇的小孩已經哭得精疲力盡了。

問明原因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位日本工作人員,因為那天小孩較多,一時疏忽,在兒童網球課結束後,少算了一位,將這位澳洲小孩留在網球場。

等到她發現人數不對時,才趕快跑到網球場,將這位小孩帶回來,小孩因為一個人在偏遠的網球場,飽受驚嚇,哭得浠浬嘩啦的。

現在澳洲媽媽出現了,看著自己的! 小孩哭得慘兮兮的。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會怎麼做?是痛罵那位工作人員一頓?還是直接向主管抗議?或是很生氣的將小孩帶離開,再也不參加『兒童俱樂部』了?都不是!

請看--我親眼看見這位媽媽,蹲下來安慰四歲的小孩,並且很理性的告訴他:『已經沒事了,那位日本姊姊因為找不到妳而非常的緊張難過,她不是故意的,現在你必須親親那位日本姊姊的臉頰,安慰她一下!』

當下我只見那位四歲的小孩,墊起腳跟,親親蹲在他身旁的日本工作人員的臉頰,並且輕輕的告訴她:『不要害怕,已經沒事了!』

就是要這樣的教育,才能養出寬容、體貼的孩子吧! 體貼別人,也等於體貼了自己的心。

成功三階段

生涯專家曾對工作與事業的成功因素做過研究指出,凡是要能獲致成功,必需經歷三個階段:

首先是「自我認定」(TO BE)。人們的需求與價值觀是何等的繁複,因而唯有先確定要追求什麼,才能真正得到什麼。好比說當我們希望從事傳教的義工生涯,那麼期待小MARCH長大成為凱迪拉克就有點風馬牛不相及;如果想要成為最優秀的女性領導者,也許投入職場才更有一展抱負的希望。

第二個階段是「全力以赴」(TO DO)。要使美夢成真的唯一途徑就是去實踐它,只要定位清晰,目標明確,那麼當你投入一分心力,也將往成功愈近一步。「JUST DO IT!」正如這則廣告所訴求的:不要猶疑,全力以赴。

最後是「所獲所有」(TO HAVE)。當你自我定位,全力以赴之後,對於期間的酸甜苦辣,就只能敞開心胸去擁抱它,將它融為生命中的一部份。唯有如此,才能驗證是否真正成功,亦或只是隨波逐流而已。

Thursday, August 17, 2006

迷路的母親

母親總是隱藏內心的無助,在孩子面前假裝堅強

文/李秀美

我的母親是名不曾受過教育、平凡認命、永遠隱藏在家人背後的傳統女性。直到發生一次迷路事件後,我才體會到母親的不平凡。

那天,我拿到碩士學位,母親高興之餘邀請我上餐廳慶祝,她甚至提議坐計程車前去。「你捨得嗎?」我將信將疑。

「我高興啊,錢花下去沒關係,」她像是下了一個重大決定。我和朋友進出餐廳,常被母親訓為浪費,沒想到節儉的她,願意花「大」錢吃頓飯。這是母女倆第一次在外共餐,面對著面,話題全圍著食物打轉。

想著母親破天荒慷慨坐計程車、上餐廳,飯後我託詞幫助消化要求走路回家,省點錢也好讓她更高興。路上,一家服飾店陳列在走廊的衣服,吸引了我駐足翻看。母親渾然不知我沒跟在後面,一個勁兒往前走,當她走到十字路口時,才猛然察覺我不在旁邊,眼神一下子充滿驚懼,立定不知所措。

其實我一直看得見她,盤算只要她偏離我視線之外,就馬上追上去。見她在原地團團轉又慌亂,擠進人群回頭找我,趕緊搖手招呼。嬌小的她在人群中幾乎消失蹤跡,終於見到靜靜等候她的我,立即斥責:「你走路不好好走,說停就停,走丟了怎麼辦?」我提醒她已經在家附近了,她定定神,才發覺原來我們真的是在她走過無數次的路上。

母親一向膽小怕事,卻認為是我們需要保護。

難得和母親出門,才知道原來她出了家門就不分方向,自己怕迷路,卻反說別人會迷路。我有點生氣,氣她動不動就慌張的樣子,氣她總想像我和她是「同一國的」。從小我就常因她生悶氣,她會在我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前,告訴家裏的客人:「伊很膽小,不敢和生份人講話。」她不准我往外跑,老是說:「路你不知啦,你要是不見了會著驚。」

我是真的迷過路,第一次迷路的印象更是深烙於心。大約是小學中年級的放假日,我和爸爸一起到建築工地搬磚頭。我力氣小,一次只能搬兩、三塊,引來父親的責罵:「連做工都不會,你以後撿角啦。怎麼飼你自己能飽。」我委屈地賭氣跑離工地,想要自己回家,卻迷失了方向。我既害怕又難過自己真是一無是處,連回家都不會,像被拔了觸角的蟑螂一樣亂轉,終於在馬路邊哭了起來。不知過了多久,淚眼婆娑中才看到收工後的父母走來..

漸漸長大後,我以行動固執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輪到母親氣我了,她氣我愛玩,放假就不在家;她氣我脾氣壞,會和父母頂嘴;她氣我懶惰,不勤快學煮飯、做家事。她更氣我的一切行徑都偏離她熟悉的路。

二十七歲那年,不顧她的反對和憂心,我決定出國遊學見見世面,第一次搭飛機,一個人熬過長長的二十二小時,遠至美國最北的明尼蘇達州,留下另一次難忘的迷路經驗。那次是假日,寄宿家庭帶我到國家公園遊玩,我們走在廣闊的樹叢中,竟然找不著出口,一樣的小徑,一樣的林木,彷彿一座永遠走不出去的迷宮。

魁梧的男主人胸有成竹地在前引路,女主人、八歲小男孩、六歲小女孩和我緊隨在後,步伐愈走愈快,聽得出不是為散步而走。兩個小孩最先按捺不住,問道:「我們是不是走錯路了?」他們的爸爸說:「不,我感覺是這個方向沒錯。」感覺? 我們該相信一個也不知道路的人的感覺嗎? 這時女主人卻堅定地告訴孩子們:「相信你父親。」

我們跟著感覺和信任走,終於找到原先的來時路。

柔弱的人,只要有可以信任依靠的對象,心裏踏實,在變化多端的紛擾中會安心託付給感覺的引導。為什麼母親這麼不安呢? 自從父親在貧困的生活壓力下,選擇以酒精麻痺自己,肩挑家計的母親一直是我們安穩依靠的對象,我何曾想過她有誰可以依靠呢? 她何曾有機會無畏地說:「相信你父親。」

母親迷路時的驚慌,是隱藏內心真實的無助和恐懼,但面對孩子,傳統女性的堅忍又提醒她要掩飾情緒安頓孩子。柔弱的人,只要有必須信任依靠她的人,心懷憐憫,在挫折多憂的交織中總能韌性堅強。

一直以為我的母親同別人家也刻苦持家的母親一樣剛毅,但是別人的母親和我的母親一樣害怕迷路嗎?一樣離了家門就惴惴難安嗎? 我心疼地體認到剛才共餐的蒼髮婦人是我不一樣的母親。

我們這一對傳統的母女,不習慣手牽手並行,我領著母親走在熟悉的路上,頻頻留意她有沒有跟在我身邊。母親仍不安地東張西望,小心翼翼地辨識她能認得出的商家,指揮我應該往哪兒轉。其實過去母親早出晚歸幫傭,在外頭的時間比在家多,然而她總是經年累月騎著腳踏車,只走一條固定的路。

我不禁想,當母親自己一個人時,曾迷路在曲折的台北巷道裏嗎? 那時的她有沒有因為害怕無助而無聲落淚?

我不會知道答案的,在母親眼裏,我還是個需要保護的孩子,想像女兒和她一樣害怕迷路才能使她覺得有伴,讓她升起克服害怕的勇氣吧。我不再爭論「是誰在害怕」,假裝是她帶著我回家。

家在眼前了,我下了決心,有天一定要讓母親了解到,我已經不是那個迷路蹲在路邊大哭的小女孩,我做不來勞力的工作,可是我有靈活的頭腦,仍然可以為她安置一個快樂幸福的家,一如她所給我的一樣。

「到家了,」我轉頭對母親說。

Wednesday, August 16, 2006

人老了

媳婦說:「煮淡一點妳就嫌沒有味道,現在煮鹹一點妳卻說咽不下,妳究竟怎麼樣 ?」

母親一見兒子回來,二話不說便把飯菜往嘴裡送。她怒瞪他一眼。

他試了一口,馬上吐出來,兒子說:「我不是說過了嗎,媽有病不能吃太鹹 !」

「那好!媽是你的,以後由你來煮 !」媳婦怒氣沖沖地回房。

兒子無奈地輕嘆一聲,然後對母親說:「媽,別吃了,我去煮個麵給妳。」

「仔,你是不是有話想跟媽說,是就說好了,別憋在心裡 !」

「媽,公司下個月升我職,我會很忙,至於老婆,她說很想出來工作,所以 ....」

母親馬上意識到兒子的意思:「仔,不要送媽去老人院。」聲音似乎在哀求。

兒子沉默片刻,他是在尋找更好的理由。

「媽,其實老人院並沒有甚麼不好,妳知道老婆一但工作,一定沒有時間好好服侍妳。老人院有吃有住有人服侍照顧,不是比在家裡好得多嗎?」

「可是,阿財叔他....」

洗了澡,草草吃了一碗速食麵,兒子便到書房去。他茫然地佇立於窗前,有些猶豫不決。母親年輕便守寡,含辛茹苦將他撫養成人,供他出國讀書。但她從不用年輕時的犧牲當作要脅他孝順的籌碼,反而是妻子以婚姻要脅他!真的要讓母親住老人院嗎?仔問自己,他有些不忍。

「可以陪你下半世的人是你老婆,難道是你媽嗎?」阿財叔的兒子總是這樣提醒他。

「你媽都這麼老了,好命的話可以活多幾年,為何不趁這幾年好好孝順她呢?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啊!」親戚總是這樣勸他。兒子不敢再想下去,深怕自己真的會改變初衷。夕晚,太陽收斂起灼熱的金光,躲在山後憩息。一間建在郊外山崗的一座貴族老人院。

是的,錢用得越多,兒子才心安理得。當兒子領著母親步入大廳時,嶄新的電視機,42吋的螢幕正播放著一部喜劇,但觀眾一點笑聲也沒有。

幾個衣著一樣,髮型一樣的老嫗歪歪斜斜地坐在發沙上,神情呆滯而有一個老人在自言自語,有個正緩緩彎下腰,想去撿掉在地上的一塊餅乾吃。

兒子知道母親喜歡光亮,所以為她選了一間陽光充足的房間。從窗口望出去,樹蔭下,一片芳草如茵。幾名護士推著坐在輪椅的老者在夕陽下散步,四周悄然寂靜得令人心酸。縱是夕陽無限好,畢竟已到了黃昏,他心中低低嘆息。

「媽,我........ 我要走了!」母親只能點頭。

他走時,母親頻頻揮手,她張著沒有牙的嘴,蒼白乾燥的咀唇在囁嚅著,一副欲語還休的樣子。兒子這才注意到母親銀灰色的頭髮,深陷的眼窩以及打著細紋臉。母親,真的老了!

他霍然記起一則兒時舊事。那年他才6歲,母親有事回鄉,不便攜他同行,於是把他寄住在阿財叔家幾天。母親臨走時,他驚恐地抱著母親的腿傷心大聲號哭道:「媽媽不要丟下我!媽媽不要走!」

最後母親沒有丟下他。他連忙離開房間,順手把門關上,不敢回頭,深恐那記憶像鬼魅似地追纏而來。

他回到家,妻子與岳母正瘋狂的把母親房裡的一切扔個不亦樂乎。身高3呎的獎杯──那是他小學作文比賽「我的母親」第1名的勝利品!華英字典──那是母親整個月省吃省用所買給他的第一份生日禮物!還有母親臨睡前要擦的風濕油,沒有為她擦,帶去老人院又有甚麼意義呢?

「夠了,別再扔了!」兒子怒吼道。

「這麼多垃圾,不把它扔掉,怎麼放得下我的東西」岳母沒好氣地說。「就是嘛!你趕快把你媽那張爛床給抬出去,我明天要為我媽添張新的!」媳婦說。

一堆童年的照片展現在兒子眼前,那是母親帶他到動物園和遊樂園拍的照片。

「它們是我媽的財產,一樣也不能丟!」

「你這算甚態度?對我媽這麼大聲,我要你向我媽道歉!」

「我娶妳就要愛妳的母親,為甚麼妳嫁給我就不能愛我的母親?」雨後的黑夜分外冷寂,街道蕭瑟,行人車輛格外稀少。

一輛寶馬在路上飛馳,頻頻闖紅燈,陷黃格,呼一聲又飛馳而過。那輛轎車一路奔往山崗上的那間老人院,停車直奔上樓,推開母親臥房的門。他幽靈似地站著,母親正撫摸著風濕痛的雙腿低泣。

她見到兒子手中正拿著那瓶風濕油,顯然感到安慰的說:「媽忘了帶,幸好你拿來!」他走到母親身邊,跪了下來。

「很晚了,媽自己擦可以了,你明天還要上班,回去吧!」

他囁嚅片刻,終於忍不住啜泣道 :「媽,對不起,請原諒我!我們回家去吧!」

~~後語~~
隨著自己愈長大,看著父母親臉龐從年輕變憔悴,頭髮從烏絲變白 髮,動作從迅捷變緩慢,多心疼!

父母親總是將最好、最寶貴的留給我們,像蠟燭不停的燃燒自己,照亮孩子!而我呢?有沒有騰出一個空間給我的父母,或者只是在當我需要停泊岸時,才會想起他們 ...

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們今天好嗎?」隨意買的宵夜,煮一頓再普通不過的晚餐,睡前幫他們蓋蓋被子,天冷幫他們添衣服、戴手套 ....都能讓他們高興溫馨很久。

有時,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後如何對我。那現在,我有沒有如此對待我的父母?我相信,人是環環相扣的;現在,你如何對待你的父母;以後,你的子女就如何待你。

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願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恩之心孝順父母!

~共勉之~
生命不要求我們成為最好的,只要求我們作最大的努力!

老人安養院牆上發現的一篇文章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繫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擰鼻涕。

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併忘記。

孩子 ! 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你從哪裡冒出來的嗎?所以,當我重覆又重覆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閒話家常吧!

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繫鞋帶。吃飯時,會弄髒衣服,梳頭髮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若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體諒他們,那他們便只能於痛苦中渡過餘生,黑暗中逝去....

請把此文章轉發給您的朋友,讓他們知道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愛情可以重新再找尋,但父母一生卻只有一個,要珍惜、珍重。在此祝願天下父母親「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願~[幸福]伴你走過一年中的[每一天]*
*願~[快樂]隨你渡過一天中的[每一時]*
*願~[健康]同你走過一時中的[每一分]*
*願~[平安]與你渡過一分中的[每一秒]*

(感謝淑斐師姐轉寄此文章)

Tuesday, August 15, 2006

半的學問

有位老人家,年過七十,但身體仍相當健康,聲如洪鐘,兩目有神。打十二圈麻雀眉頭也不皺一下。

我請教老人家養生之道,他送了我一個字,一字記之曰「半」。

這個「半」字有甚麼玄機?

老人家解釋說:「『半』的內涵,就是凡事不可去『盡』。

例如:吃飯,不要吃得太飽,半飽是最理想;做事情,不要做到殘才休息。

所以,中午睡一睡,三點半喝杯下午茶,黃昏歡樂時光輕鬆一下,都是好的安排,讓身體的狀況永遠得到調整,正如一輛汽車的電油,經常保持半滿的狀態。切勿每次亮起紅燈才去添油,這則十分傷車。

喝酒也是,最過癮是半醉,半醉的時候,望出去的世界介乎真與虛之間,奇妙得很,若果全醉,則失卻喝酒的意義。」

「半」,還可放到做人處世的哲學高度,「半」,就是知足常樂,不強求十全十美,世間事,豈能盡如人意,有一半幸事,也應無憾了。

另外得饒人處且饒人,人無完人,凡事留有餘地,給人留半條後路,積半點福,何樂而不為。

老人家這「半」字學問,確有道理認識許多朋友,活得甚不開心,整天怨天尤人,唉聲嘆氣,原因多數是對人對事過度執著,一定要最好,一定要完美,一定要十分。半點塵埃亦容不下,如此做人態度,必然事半功倍,本來可活一百,也變得五十。

抱半日安,笑玩人間,輕鬆自在,多半分鐘可活一倍命。

Friday, August 11, 2006

贏在影響力

想贏得眾人的信服,其實有一套方法,卡內基提供了關鍵技巧,讓你成功打造說服力。

文/黑幼龍

每一天為自己加分

贏得好感最簡單且顯著的方法如果把這種客戶服務的態度和技巧,應用在人際關係中,就能使別人喜歡我們,甚至成為我們的盟友。

有一次,我到美國西雅圖參觀當地的卡內基訓練中心,並和許多講師進行一個小型的討論會。一開始我們要自我介紹,並分享推廣卡內基工作的心得。

輪到我的時候,我特意把這些講師們的名字引用到我的內容中,比方說,哪一位講師剛才提出一個什麼樣的議題,我心有同感。

後來我回台灣,過了一陣子,再和西雅圖那邊的人聯絡,他們就說:「黑老師,上次你來西雅圖,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你記得每個人的名字。一直到現在,大家還常常提到這件事。」

還有一次,康柏電腦在廣州舉行一場大型的會議,我應邀前往演講。演講結束後,有人走到我面前,我一見到他的臉,立刻脫口而出:「晉文都!」

他是我好幾屆以前的學員,已經隔了一段時間,而且我教過的學生也不少,照理說,不太可能記得他的名字。所以當晉都聽到我叫出他的名字,驚訝得瞪大了眼睛。

他不相信我對名字的記性有那麼強,還特別找來另一位學員考我,結果我又毫不費力地叫出對方的英文名字:「James !」兩個人臉上都是一副又驚又喜的表情。 記憶和活用別人的名字,是贏取他們好感最簡單卻最顯著的辦法。

我聽說過一個小故事:有一個人在公司餐廳用餐時,留意到打菜的婦人眉頭深鎖。他點了一個三明治,婦人為他切了一片火腿肉,夾了一片生菜和一些薯條。 第二天,他又去吃中餐。這次他特別看了一下婦人身上的牌子,先笑著說:「嗨!尤妮絲。」然後才點三明治。結果婦人為他切了一大塊火腿肉,放了三片生菜,還有一堆薯條。

這位婦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轉變呢?就是因為她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獲得了鼓勵,心中就會湧出回饋對方的意願。

記得一個人的名字,讓他覺得自己很重要,是領導人必須銘記在心的原則。

「德州商業銀行」總裁邊頓‧勒伏就說過:「如果一個主管告訴我,他記不得別人的名字,他同時也在告訴我,他記不得事業中最重要的一部份。」

我太太的英文名字叫作Marie。有一次,我和卡內基的總裁談話時,他特地問起我太太的名字和Maria是不是同一個字。我當時就覺得,總裁每天得認識多少人,卻能記得我太太的名字,實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有一次,我幫瀚宇彩晶做訓練。瀚宇彩晶董事長焦佑麒非常有心,很希望知道自己在管理上有什麼問題。我訪問許多員工,結果發現,員工們對董事長最稱讚的優點,就是「董事長都記得我們的名字」。這樣一個小小的習慣,造成的迴響卻很大。

開啟影響力的密碼

要記得別人的名字,當然有方法,我最常用的就是聯想法。

比方說,我有一個學員叫作林豔秋,我記得她的名字,是因為把她跟知名的新聞主播聯想在一起。所以一看到她的臉,啪啦一聲,「林豔秋」三個字立刻就跳了出來。

還有一位在「甲骨文」公司(Oracle)工作的經理,叫作施小麗。我知道她是鄧麗君的歌迷,收藏了很多鄧麗君的唱片。所以每次我看到她,先是聯想到鄧麗君,然後就想起了她的名字。

如果真的沒有特點可以聯想,就運用重複法。這是種笨方法,就是多重複幾次,讓自己背起來。

有一次,我在國外旅行,遇到一個老學員,叫作張素卿。我以前並沒有叫作素卿的朋友,為了記得她的名字,只好在心上重複唸了幾次。結果在異鄉遇到她,也能叫出她的名字。

據說拿破崙三世有一項本領,就是只要他見過的人,一定記得對方的名字。用的方法就是,在談話中不厭其煩地重複對方名字好幾遍。如果還是記不住,就在紙上默寫好幾遍,直到記住為止。

我自己的經驗是,不管用哪一種技巧,最重要的是用心。只有當你願意多瞭解對方,才能真正把他的名字放在心上。

有一年我到馬尼拉開會,住在飯店。一天早上六點多,屋頂就傳來了敲敲打打的聲音。我立即抓起床頭的電話,跟總機說:「找你們的經理說話。」隔了幾秒鐘,話筒中傳來了經理的聲音,他的第一句話是:「Good morning, Mr. Hei.(黑先生,你早)」你們可以想像,我的火氣立刻消了一半。真奇怪,為什麼一個人的姓名會起這樣的效應,特別是在緊張時刻。

此外,在大約二十年前,有一位企業家的兒子委託律師,在洛杉磯將觀光簽證改為學生簽證。我正好在該市,於是就陪著那個孩子和律師,一起到墨西哥的美國領事館辦理。

那次辦手續的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律師在短短幾分鐘的談話中,至少提到那位領事官的名字六、七次。起先好像是遭遇到了麻煩,後來對方勉強予以過關。常提對方的名字的確會造成不同。

常演講的人更要注意,卡內基提醒我們要在演講中提到幾位聽眾的名字。

現代社會中,有很多事需要輸入密碼才能進行。在人際之間的互動上,也需要一個密碼,讓我們可以開啟自己的影響力,獲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而獲得那個密碼的方法,就是記得別人的名字。

Thursday, August 10, 2006

生命需要不斷學習

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技巧純熟,所以沒多久就 釣上了滿簍的魚,老人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的問道:「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

老人問:「你要釣竿做什麼?」

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

可能你會說:「好聰明的小孩。」

錯了,他如果只要釣竿,那他一條魚也吃不到。

因為,他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魚竿是沒用的,釣魚重要的不在「釣竿」,而在「釣技」。

有太多人認為自己擁有了人生道上的釣竿,再也無懼於路上的風雨,因此,難免會跌倒於泥濘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為只要有釣竿就有吃不完的魚,像職員看老闆,以為只要坐在辦公室,就有滾進的財源。

生命需要不斷的學習。

Wednesday, August 09, 2006

人在福中要知福

文/吳金水 (前台南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

人是不安於現實的動物,永遠將其欲望拋向遠方,總以為幸福、快樂必在飄緲、虛無的山之那一邊,而漠視眼前或週遭的一切,於是儘管我們走在一條美麗而通幽的曲徑,雖然沿途清風習習,麗蝶翩翩;兩旁妍花處處、果實纍纍;多數人卻很少駐足下來慢慢瀏覽、細細品嚐,總是匆匆忙忙趕往前程,寄望將來見到豁然展現的翠崖靈峰,或欣賞到光豔奪目的銀鍊飛瀑;……誰知越來越發現兩旁樹影枯荒,花蝶匿跡,果實不存,最後所到達的竟然是個荒漠!這下有的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幸福的青鳥不在叢林中,不在山的那一邊,也不在夢的國度,卻在周遭,在手頭、在方寸靈台之間!

正如沒有失去自由者不知自由的可貴,我們往往身體有病痛時,才體會到「有病方知健是仙」。一個得天獨厚,應有盡有的人,或許稱得上幸運,卻不一定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更未必了解幸福的真諦。

反之,一個生不逢辰,出生即一無所有,甚至體殘智障的人,固然會歷盡人世的滄桑,飽嚐生命的悲苦,卻往往更能面對人生最根源的問題,凝視存在最深層的本質,因此,若能從痛苦的深淵掙脫而出,成為更有深度的「浴火重生者」後,往往能做為生命的榜樣。

哥德慨言:「沒有和著淚水吞過麵包的人,不足以語人生」,這句話可適用在生不逢辰卻能力爭上游的人身上。他們固然也曾經傷心、抱怨、頹喪與絕望,可是當其發現這一切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時,只好拭乾淚水、默默承擔這千鈞的重負,他們既無心去羨慕別人所擁有的禮物,也無暇去惋惜自己所缺失的東西,只能默默地凝視眼前所留下、所僅有的一切,而力求更大的發展,這態度上的轉變何其可貴?這心靈上的接納更何其悲壯?

對於五體健全的一般人,擁有生命的一切美好,然而,面對生命的態度卻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味,感而不知其意嗎?在此,期勉諸君,切勿徒然暴殄天物,只顧追求生命之旁枝末節,更應面對自我最深層的角落,追求人生最核心的根源問題。

(本文摘自《培養身心健康的下一代》)

Tuesday, August 08, 2006

生命的加法

什麼才是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佛光大學林谷芳教授告訴我們「生命的修行要由加法到減法」。

人在成長過程中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加法」,不斷地學習,學習愈多,獲取的也愈多,所得到的自由也愈大。但到了一個臨界點之後,文明、學問、制約變成包袱時,就反過來侵襲自由。對大多數人來說,人生幸福與否,取決於「自由」,自由度愈大,愈容易感到幸福,生命最根本的欲望在於滿足自由,但是若是錯把追求自由的手段變成目的而不自知,結果反而變成束縛。

與其讓生命不斷地以「加法」想要堆積一切,整天煩惱一些不該煩惱的事,不如有些事就隨它去吧,嘗試用點「減法」,才不會變成自由的阻礙。

Monday, August 07, 2006

修心也是一種修練

急匆匆趕去聽一場演講,在趕路中,心情焦躁起伏。好不容易到了會場,在喘息未定中,突然看到了自己的的愚痴。我去聽演講,不就是要安頓身心嗎?怎麼就先把自己弄得急躁不安,那又何必去聽課呢?人常陷在情境中,反而忘了做事的目的。我們為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追求更多的成就。卻疏忽了追求過程中,心要能清楚明白,安定快樂,那才是真正的成就。不禁想起一則廣欽老和尚的故事。

話說承天禪寺起建的時候,一天來了很多工程人員及工程車。寺裡負責監工的師父正忙得不可開交,老和尚突然叫住他,請他進屋去磨剃頭刀。他愣住了,這是怎麼回事?早不叫磨,晚不叫磨,偏在此時磨刀,外面有這麼多工程人員正等著處理事情呢!他心裡急得不得了,可是師命難違,只有遵命進屋磨刀。三兩下磨好後,老和尚一看,喝斥道:「你看,這是隨隨便便磨的,刀兩邊並沒有磨到。你的心不平,所以磨 出來的刀子也不平。」

這位師父心裡很急,一聽,趕緊再去磨了一次拿給老和尚看,老和尚又喝斥他:「一看便知是做表面工夫,隨便應付而已,你並沒有重新磨過,這刀是補磨的。」這時,老和尚拿出自己的剃頭刀,是又平又漂亮。老和尚的心是平的,靜的,所以磨出來的刀一如其心。老和尚道:「工作再忙,也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我們工作是在修心,並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

人的心隨境而轉的力量太大了,心要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自己心的主人,實在很不容易,需要老和尚的棒喝,才能看到自己。所以我們必須不斷的、徹底的提醒自己。我們常常陷在事情裡面,心是不安的、急切的,手裡做著這件事,心裡擔心著下件事。因為自己不斷的要「得」,想要做的太多,想要做得更好, 超過自己所能負荷,就是「貪得」。當我洗碗時,急切的要趕快洗完,好去做其他有意義的事。因為潛意識裡認為它是「無用」的小事,諸如:趕路、等車、做家事、運動等等,都是此樣心態。這時我提醒自己,其實「洗碗這一刻,就是生命!」每一刻都是生命的片段。

人生倏忽數十載,回首過去,只留下記憶已矣,所得到的其實也只有現在這一刻的感受。令當下這一刻是美好的,才是確實可以掌握的。每一刻,心都是平靜的,一 生就是美好的。這樣一轉念,當下就不敢輕忽洗碗這一刻的生命,即刻專注在眼前的事情上,心,就靜了,安了。趕路時,也要提醒自己,專注在每一踏步上,如禪師所說:「要照顧腳下」收起紛亂的思緒,注意步伐的韻律。很奇妙的,心靜了,呼吸自然就流暢均勻,身心也舒暢起來。

我們每天都有很多的體悟,但正向的想法是稍縱即逝的,轉眼間,又掉入過去的習慣。所以反省之後的體悟,要立即記下,整理成簡潔的字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這完全是自己體證來的,所以對自己最有用。座右銘隨身攜帶,每日朗誦。當境界來時,以適用的箴言提醒自己,就不致又落入負面的想法之中。人常說要活在當下:當下並不是現在的時候,現在的環境,當下叫做落實。

Saturday, August 05, 2006

人的教育

人的教育,心的教育,良能的教育——慈濟大學

文/洪素貞(慈濟大學主任祕書)

慈濟的「全人教育」,希望讓「人」成為完整的人;
培育學子美感的文化、簡單的生活、用心的做事、
負責任的態度,以及彼此尊重的生活方式。

頃讀《經典》雜誌出版的《台灣教育四百年》,看到在殖民統治下艱難的受教環境,到今日高等教育普及林立的盛況,心中湧現許多澎湃的情感,思緒一下子飛回到一九八九年四月初次造訪慈濟的印象。

在橫亙高聳的中央山脈與寬闊坦蕩的太平洋之間,有著狹長的花東縱谷平原,秀麗的山海蘊育著「東方的傳奇」。慈濟人說:「我們要在這兒蓋學校,要蓋一所以人為本、注重人文教育的學校。」

踩著興建中的大樓木搭的鷹架拾級而上,我的感動與敬畏油然而生;那樣肯定的願景,是我這平凡人無法想像的。

◆慈悲喜捨,尊重生命

慈濟教育的第一顆種子——慈濟護專,在一九八九年獲准設立招生,那是台灣最後一所專科學校,也是佛教辦學的第一所高等教育學府。

慈濟的教育理想是以「慈悲喜捨」為校訓,以「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為宗旨;以「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全人教育」為目標的優質教育。教育界的學者都在問:「可能嗎?」

台灣已有一百多所大專院校,教育不可謂不普遍,從整個社會資源來看,慈濟似乎不需要再花這麼大的力量,來投入醫學的教育工作。

但是台灣的教育風氣過於偏重學業成績,學校沒有針對學生品德嚴格要求,缺乏人倫的素養,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上人說:「教育要從心做起。」所以在醫界質疑的眼光中,注重人文品格的慈濟醫學院一九九四年誕生了;二○○○年改制為大學,短短六年間增設了人文社會學院、生命科學院、教育傳播學院。

教育是慧命的磐石,也是道德文化的基石。上人期待台灣的教育,能在人文道德上更往下扎根,除了學習西方的學術,更要鞏固自己的道德文化。

因此慈濟教育的內涵,除了一般基礎教育與專業技能的提升外,更加重視全人的教育。全人教育不僅是專業教育,更重要的是啟發人的「良能」。

專業教育好比功能,能夠架構社會,讓社會運轉。但是不論在那個專業領域裏,都需要有一顆關照社會與人群的愛心,也就是對於任何人都能像對自己的家人、朋友一樣,給予一種普遍性的愛。全人教育就是希望讓「人」是一個完整的人。

◆簡單、用心、負責、尊重、美

貫串慈濟教育的精神軸心,就是人文精神。

因此,慈濟大中小學都有一個共通的課程——慈濟人文。

慈濟人文教育的理念,強調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落實教育,擷取慈濟的真人實事為教材,以一種經由付出愛、服務人群的過程,所凝聚的人文思想、人文環境來涵養學生;希望傳達的是——美感的文化、簡單的生活、用心的做事、負責任的態度以及彼此尊重的生活方式。

為何要傳遞美感文化?現代人不曉得怎樣生活才是美,所以學校設有茶道、花道、書畫及禪修室,以培養學生有內涵而不流俗的美感。

生活簡單化,就不會花太多精力去追求名利財富,而可以把多出來的時間、精力,去做利益人群的事。

上人常說:「多用心」。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就不會經常後悔做錯事、走錯路、說錯話。

負責任的態度,就是做任何事,都要勇敢地承擔。整個山河大地都是連在一起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更何況是與我們同呼吸的受難眾生?所以對人間的淨化、社會的祥和,都要勇於付出、真誠擔負。

慈濟教育最終希望展現的,是彼此尊重的生活方式。

在物質世界行走,應以人文的護照通關,物質終究不能代表一切,唯有人與人之間真誠的「尊重、感恩、大愛、關懷」才是終極的理想。

◆自愛、自律、自信

為了要達成全人教育的目的,慈濟在生活教育、品格教育及人文教育方面特別用心,期待能形成一種獨特且鮮明但又溫潤的色彩,因此環境的設計與布置便成為視覺境教裏重要的一環。

慈濟的建築是一種無聲的說法,從創辦的教育志業到援建的九二一希望工程學校,大都以沉穩而不誇耀的洗石子外觀及慈暉色屋瓦來呈現,既內歛又映襯大自然的景物,每個角落、每幅窗景、每棟大樓,彷彿都在說話。

說什麼呢?用心聆聽可以聽到大地包容的愛,可以聽到慈濟人那分「好好對待,珍惜彼此,共創未來」的心願。

教育不是一件立竿見影的工作,而是一項長期的陪伴工程,它需要時間的醞釀與空間的陶冶,當然更少不了人與人之間的人文化成,所以特別強調本分與使命。

一個人唯有了解自己的本分,才能勇於承擔社會的使命,懂得「自愛而不自我、自律而不自是、自信而不自大」的微塵人生、奈米精神,才能彰顯生命在生活瑣事中所呈現的人文品格。

慈濟教育不是為了「作意好奇」,也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希望在此人生價值觀模糊不清的紛亂時代,塑造教育的典範,帶動社會未來教育的理念,培育出有理想、有品格的下一代。

誠如上人所云:「空談理論而無法將道理落實,容易讓人感到空虛惶恐,於是計較、爭鬥、煩惱便不斷產生。教育即是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否則生命方向一旦脫軌,要花費更大的心力,才能調整過來。」

花蓮是一個大山大海的城市,花蓮有全世界聞名的靜思精舍,花蓮更有大格局的慈濟志業;選擇在這樣的環境以這樣的理念辦學,相信一定會培養出大氣度的孩子,那是社會的希望,也是家長最大的期盼與安慰。

Thursday, August 03, 2006

七十二封家書

那天,是小芳二十歲生日,在爺爺奶奶為她慶生的歡氣氛中,小芳卻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期盼郵差的到來。

如同每年生日的這一天,她知道母親一定會從美國來信祝她生日快樂。在小芳的記憶中,母親在她很小、很小的時候就獨自到美國做生意了,小芳的祖父母是這樣告訴她的。在她對母親模糊的殘存印象中,母親曾用一隻溫潤的手臂擁抱著她,用如滿月般慈愛的眼眸望著她,這是她珍藏在腦海裡,時時又在夢中想起最甜蜜回憶。然而,小芳對這個印象已逐漸糢糊,卻有著既渴望又怨恨的矛盾情結她一直無法理解為何母親忍心拋棄幼小的她而遠走她鄉。在她的認知裡,母親是一個婚姻失敗、拋棄她、不負責任的人。

小時,每次在想念母親的時候,小芳總是哭喊著祖父母帶她去美國找母親,而兩老總是淚眼以對的說:「妳媽媽在美國忙著工作,她也很想念小芳,但她有她的苦衷,不能陪妳,小芳原諒妳可憐的母親吧!總有一天妳會了解的。小芳仍焦急的盼望母親這封祝福她二十歲生日的來信。她打開從小時母親來信的寶物盒,在成疊的信中抽出一封已經泛黃的信,這是她六歲上幼稚園那年母親的來信:「上幼稚園了,會有很多小朋友陪妳玩,小芳要跟大家好好相處,要把衣服穿著整齊 ,頭髮指甲都要修剪乾淨。」

另外一封是十六歲考高中的來信:「聯考只要盡力就好,以後的發展還是要靠真才實學,才能在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在這一封封筆跡娟秀的信中,流露出母親無盡的慈愛,彷彿千言萬語,道不盡、說不完。這些信是小芳十幾年成長過程中,最仰賴的為人處事則,也是與母親精神上唯一的交融。

在過去無數思念母親的夜晚,她緊抱著這只百寶箱痛哭,母親!您在那裡?妳體會到小芳的寂寞與思念嗎?為什麼不來看妳女兒,甚至沒留下電話地,人海茫茫,教我何處去找妳?郵差終於送來母親的第七十二封信,如同以前一樣,小芳焦急地打開它,而祖父也緊張跟在小芳後面,彷彿預知什麼驚人的事情要發生一樣,而這封信比以前的幾封更加陳舊發黃,小芳看了頓覺訝異,覺得有些不對勁。

信上母親的字不再那麼工整有力,而是模糊扭曲的寫著:「小芳,原諒媽咪不能來參加妳最重要的二十歲生日,事實上,每年妳的生日我都想來,但,要是妳知道我在妳三歲時就因胃癌死了,妳就能體諒我為什麼不能陪妳一起成長,共度生日......「原諒妳可憐的母親吧!我在知道自己已經回天乏術時,望著妳口中呢喃喊著媽媽、媽媽,依偎在我懷中,玩耍嬉戲的可愛模樣,我真怨恨自己註定看不到唯一的心肝寶貝長大成 人;這是我短暫的生命最大的遺憾。」

我不怕死,但是想到身為一個母親,我有這個責任,也是一種本能的渴望,想教導妳很多、很多關於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知道的事情,來讓妳快快樂樂的長大成人,就如同其他的母親一樣,可恨的是,我已經沒有盡這個母親天職的機會,因此我只好在生命結束前的最後日子,想像著妳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面臨的事情,以僅有的一些精神與力氣,夜以繼日,以淚洗面地連續寫了七十二封家書妳,然後交給妳在美國的舅舅,按著妳最重要的日子寄回給妳,來傾訴我對妳的思念與期許。

雖然我早已魂飛九霄,但這些信是我們母女此刻唯一能做的永恆的精神連繫。」「此刻,望著妳調皮地在玩扯這些寫完的信,一陣鼻酸又湧了上來,小芳還不知道妳的母親只有幾天的生命,不知道這些信是妳未來十七年要逐封看完的母親的最後遺筆,要妳知道我有多愛妳,多捨不得留下妳孤獨一個人,我現在只能用細若游絲的力量,想像妳現在二十歲亭亭玉立的模樣......。這是最後一封絕筆信,我已無法寫下去,然而,我對妳的愛卻是超越生死,直到永遠、永遠.............」

看到這裡,小芳再也按捺不住心悝的震驚與激動,抱著爺爺奶奶嚎啕大哭,信紙從小芳手中滑落,夾在信裡一張泛黃的照片飛落在地上........照片中,母親帶著憔悴但慈祥的微笑,含情脈脈的凝視著小芳,她手中飛舞著一疊信在玩耍....。照片背後是母親模糊的筆跡,寫著:「一 九九七年,小芳生日快樂!」

Wednesday, August 02, 2006

我的樂活之道

My way in good wellbeing

文/葉小綺、林寶

樂活(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sustainability)是一群人在做消費決策時,會考慮到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和環境責任。他們支持環保(do good),保持心情愉悅(feel good),追求健康、活力(look good)。妳也想樂活一下嗎?請聽7位達人分享樂活之道。

  樂活人:朵薩 SPA 館執行長 吳菁菁
  樂活事:創造一座美麗、天然、環保的夢幻 spa 館
  樂活主張:了解自我,勇於作夢,勇於實現

在都市裡創造一個隨手可得的自然環境,傳達自然的美好,是我的夢想。對我而言,LOHAS 就是能自我覺察,做正確且開心的事,能勇於做夢、勇於實現的生活哲學。

從事 spa 工作10年,我一直對台灣沒有一座「對的」spa 館感到遺憾,心中不斷描繪夢想 spa 館的藍圖。2年多前,我終於將這個夢想付諸實現,一座環保、推崇自然的 spa 館—朵薩於焉誕生。朵薩裡的一磚一木都傳達著對生命的情感,對美好的追求,更重要是把這樣的精神帶給客人,讓他們在塵囂裡也擁有清明無垢的心靈。

實現夢想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不論心力或資本都遠高於跟隨大眾路線。但我還是願意為朵薩填上沃土、種植大量老樹、放上細心挑選的環保家具、悉心保留每個露天的空間,讓自然的天光、月色、星辰都駐留在這。盼望顧客不僅在此享受服務,更勾起他們對內心的觀照和對生活美感的嚮往。若能如此,朵薩就圓了我的夢。

現代人繁忙的生活裡,總虧欠自己一些貼近自我的機會。因此,我樂於每天早起2小時,給自己多點獨處時間,我喜歡坐在朵薩獨一無二的「蛋」裡,聆聽自然和內心的和諧共鳴,迎接美好的一天。

  樂活人:阿原肥皂負責人 阿原
  樂活事:製造真正天然的肥皂
  樂活主張:尋回失落的心與靈

我心中的樂活族是在現實中體會過心靈失落的缺陷後,尋找新的生活方式、重新擁抱熱情與地球的一群人,他們會從反省中再活出生命的樂趣。我做過廣告業、助選工作,曾在不友善的工作氛圍裡,感受過挫敗與失落。當我重新尋找自我價值,營造真正的健康生活時,無意中發現人類肌膚代謝緩慢,沐浴竟也成了累積身體有害物質的原因之一,於是興起了製造天然手工肥皂的念頭,此後便開始為「堅持天然」不斷地實驗、找解答。我不會因為義大利檸檬精油世界聞名就盲目運用,寧可選擇無污染環境中生長的西班牙有機檸檬油,或彰化花壇山坳裡的有機艾草,我在意的是純淨環境才能孕育無害的健康原料。

我認為樂活之道不是最輕鬆的生活方式,因為這樣的生活需要堅持信念、勇氣、信心和毅力。追求單純與自然是一條辛苦卻不孤獨的路,在一路找尋天然無害的原物料過程中,我結識了許多堅持對人和地球都有益的夥伴,也結識願意支持健康自然事業的房東和顧客。每天佇立在金山寬闊田野懷抱中,嗅著剛切好的新鮮皂味,成就與滿足唾手可得,這樣,人就樂活了!

  樂活人:三立電視台《台灣全記錄》主持人 唐家豪
  樂活事:生態之旅
  樂活主張:擁抱自然,保持簡單生活的心

2年多的外景工作,我參加過拯救生態的活動,跑遍台灣大大小小的山野海邊,看盡萬物生生不息的變化,也感受過生態浩劫的心痛。當我在夜空下望著星星握著咖啡,啜飲無窮感動的同時,漸漸地我不再是過去的唐家豪。透過大自然的磨練與塑造,我變得自信、成熟穩重,學會如何尊重生命。雖然我是不折不扣的七年級生,但是發自內心對保護生態環境的強烈責任感與行動力,讓朋友們都戲稱我是唐教授。

倘佯大自然中感受原野奇妙的力量,身心靈都暢快,就是我的樂活體驗。因為經常接觸高山海洋,自然了解如何關心環境生態。在山上,我隨手撿垃圾,隨身攜帶自己的餐具、水壺,不破壞原始環境生態,回到城市裡,也提醒自己少買一瓶礦泉水、少用一雙竹筷子、塑膠袋,不要讓環境來配合我們的欲望。奔馳於山間,我心裡常常浮現一個念頭─「這就是人需要的簡單生活!」拋開城市喧囂,回歸自然就能平靜滿足。我在城市裡生活,在大自然裡樂活。

  樂活人:Patrizia Tzeng 自創品牌設計師 曾亦邢
  樂活事:賦予二手物品新生命
  樂活主張:愛地球也愛自己

每次看見路邊舊家具,跳蚤市場的老木箱,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帶回家,因為每件老東西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總是樂於陶醉在舊家具營造的復古氛圍中,大概是一種融在血液中對舊東西的熱情和對環保的執著吧!熱愛環保可說是媽媽「遺傳」給我的習慣,從我有意識以來,就是如此生活。出門自備購物袋、拒用塑膠袋、騎腳踏車上班、用苦茶粉洗滌碗筷、使用環保主張的商品,對我而言是很自然的事情,若看見身邊朋友不懂做環保,我還會挺身勸戒。

「賦予新生命」正是我自創飾品的主軸精神。我會將蒐集來的各種二手配件,重新創造一個全新面貌,投射鮮活的生命力,讓飾品展現出「被愛惜」的有趣概念。

過年大掃除期間,我就去街頭巷尾「拯救」別人掃出的舊家具,省錢又可以裝潢屋子;廚房的天然苦茶粉洗東西乾淨又好沖洗,環保不傷手;老木箱質樸的華麗無可取代,重點是容量超大,實用又美觀!其實愛地球並沒有大家想像的困難,像這樣騎著單車到街上尋覓充滿故事的二手寶物,就是一種簡單的樂活啊!

  樂活人:桃子、玫君
  樂活事:舉行二手特賣會
  樂活主張:物盡其用、分享快樂

房間裡總有一些「留也不是丟也不是」的衣服,好幾次打包丟進舊衣回收箱,心裡難免還是自責浪費,又聽說有不肖業者將回收的舊衣賣到第三世界以謀取暴利,心裡更不是滋味,於是經過幾番思量,決心由自己發起二手特賣會,學學美國家庭的週日車庫跳蚤市場,把捨不得丟、送朋友也未必喜歡的物品拿出來便宜賣或交換,讓資源有效被利用,好玩又有意義。

由於堅持環保主張,我們賣場所有的hanger、桌椅都來自別人淘汰的「廢棄物」,我也要求參加特賣會的賣家提供二手紙袋,鼓勵買家自備購物袋,等拍賣結束,若有賣不出去的衣物不想帶回家,賣家還可以直接捐給租借我們場地的天主教光仁庇護商店,協助身心障礙者籌措經費興建療養院,既環保又可以做公益,何樂不為。

其實物盡其用、減少購物都是樂活的表現,我們也從中檢討自己過去的消費習慣,比方現在買外食回家,就不拿商家提供的筷子,連水果也盡量選擇不需要處理果皮的,減少廚餘,我相信累積這些小習慣就可以改善地球的現況。當大家一起用心經營二手特賣會,開心地分享彼此的生活時,就是樂活精神的一種實踐,是真的非常快樂的活著。

  樂活人:藝人、YOGAYANG 負責人 楊麗菁
樂活事:瑜珈
  樂活主張:身體是我的寶貝

1999年921地震東星大樓倒了,我的一切也跟著垮了。辛苦買的房子一夕間倒了,加上椎間盤突出、十字韌帶斷掉,人生簡直跌到谷底。以前我仗著自己年輕,不在意武打動作造成的傷害,每天完全靠打止痛針與意志力撐著身體。那時我的生活就是按表操課,跟著通告數日子,然而一旦沒通告,我的生活就失去了重心,整個人陷入憂鬱,身體健康也跟著徹底瓦解。

但現在的我不同了,因為瑜珈讓我找回健康和往日笑容。研究瑜珈到從一名看診的病人變成讓復健科醫生背書的瑜珈老師,我很高興我重拾健康。很多圈內人還以為我是吃了什麼藥,為何體型拉長了,所有肌肉都向上拉提,身體變得有彈性,整個人看起來比以前年輕。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顆種子,強壯的枝幹來自於細心灌溉,慢慢培育才會變成一棵大樹。瑜珈則像陽光、空氣、水,可以滋潤灌溉身體。以前我把身體當成機器,但現在,我把身體當成是我的寶貝,我會好好保養它,再也沒有什麼比身體是跟自己最親密的了,俗話說有健康才有快樂的人生,我終於了解。樂活就是永遠不要放棄妳的身體,用心呵護,它就不會虧待妳。

  樂活人: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食草》餐廳負責人 楊文達
  樂活事:種植有機藥草
  樂活主張:環境是不可取代的

不要小看這些來自台東的葉子,它們雖然長相不起眼,每一片可都是貨真價實的有機健康食材,這些在無汙染環境下生長的藥草植物,一點都不用擔心有化學農藥或金屬物質殘留。現代人口口聲聲注重養身,結果選餐廳還不是只看裝潢,壓根不在意吃下去的食物從何而來,吃了是否有益。我的理念很簡單,就是在無污染的環境下種植對人體有益的植物,讓大家吃了可以體內環保,算是一種預防醫學,也是俗稱的食療。

台東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不論土壤、水質、空氣都是全台最好,連卑南鄉養殖的放山雞也是吃藥草長大的,為了堅持最好,就要付出比較高的代價,我一點也不心疼。2年前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誕生,強調永續經營善用台東資源的事業,就是企業回饋社會的方式,企業不該只是為了賺錢,也要有另類的遠景,才會快樂。

農業是最天然厚實的產業,看似無前景,我反卻覺得更值得用心經營,民以食為天,食物來自環境,而地球只有一個,環境是不可取代的,應當更加珍惜才是,所以,本著珍惜物料的原則,食草餐廳規定每日只供應250客,也是這個目的。

Tuesday, August 01, 2006

進入樂活桃花源

進入樂活桃花源
Welcome to the green world

文/鮑曄威

吃得多,不如吃得好;用得多,不如用得好;買得多,不如買得好。健康、自然,講究五感,融合最尖端的科技與最古老的傳統智慧,加上堅持環保與維護地球資源的產品,將引領本世紀的樂活新風潮。在這個石化資源即將耗盡,環保意識抬頭的年代裡,具有樂活思惟的產業與經濟,或許將是改變妳我疲備壓力生活的良方。

還記得在上個世紀末時,星象學家曾大力說過,本世紀的人類即將進入水瓶座時代,人們將在星星的影響之下,開始整合心靈與物質,同時秉持著「人道無私博愛」的精神,從前個世紀只知瘋狂追求物質文明的迷思中覺醒,反省自己與環境的關係,同時關注其它生命,重視環保,同時追求身心靈的健康與需求。

時間才不過6年,這股精神,已經具象變身成為樂活族 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主要精神所在。有許多人開始努力追求這種「愛自己、愛健康、愛地球」的生活方式。美國社會學家雷保羅(Paul Ray)花15年的時間,在8年前完成《文化創造:5千萬人如何改變世界 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時,給了樂活族定義─「一群人在做消費決策時,會考量自己與家人健康和環境責任。」

這個定義引起了許多回響,美國已有1/4的樂活人口,歐洲也有1/3,預估未來10年內將有一半都是樂活族。經濟大師凱恩斯說過,市場經濟只有兩個重點,那就是「需要與供給」,樂活儼然已成時下最熱門的生活題材,當然,也就不可能只是一盤小生意,且來看看樂活能帶來多大的經濟價值及產業轉變,而對於我們的生活又能帶來何種正面的能量。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此次日本愛知縣世界博覽會時,勇於提出與大自然並存,從自然獲得創新(Creatif par nature)的理念。以旅行箱起家的 Louis Vuitton,幫客戶製作旅行箱,也得把自己的貨物往世界各地運送,對於交通運輸自然比其它人來得更加敏銳。

Louis Vuitton 以身作則珍惜自然的方式,就是加入環保隊伍,推動「二氧化碳量平衡」(Bilan Carbon),改用船運方式來運送自己的貨品。因為一趟由巴黎飛往紐約的單程飛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廢氣,相當於500輛同時行駛1萬2千公里的汽車,相對之下,船是種種長程運輸工具當中,排放廢氣最少的,所以 Louis Vuitton 寧願犧牲貨物運送的時間,換取地球較少的污染量。

除了選擇污染少的運輸工具外,Louis Vuitton 同時運用電腦,把物料做了更精準的運用,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在店面設計上,也大量採用玻璃材質及自然光的設計,除了可以減少電能的使用外,同時也讓顧客能用更自然的方式檢視及挑選自己喜愛的商品,並且精化包裝材質的運用,讓地球保有更多資源。

此外,Louis Vuitton 位於法國諾曼第的工作坊 Ducey,示範性地傳達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產意義,並對設計師和產品均有嚴格要求,主張產品的耐用性,藉此喚醒大眾「重質不重量」的消費觀,減低商品產量與被消耗量,降低資源耗損與環境污染。Louis Vuitton 公關經理黃皓瑞表示,這些動作,最主要是希望能支持保育地球的概念,讓大家能繼續享有一個美好的地球。

對自己好,保養由內到外

針對這一波追求自然健康生活的要求,在女性最喜歡的保養品上,草本產品與自然風也成為目前最時尚的商品之一。Aveda 的創辦人瑞秋貝克(Horst Rechelbacher)曾說:「Aveda 的使命為保護我們共生共存的地球,並落實產品和回饋社會的方式。」代理 Aveda 的肯夢則不僅對消費者實踐,從瓶子到土壤(From bottle to soil)可追蹤來源的「產品履歷」承諾,也不間斷地贊助環保和公益團體。

肯夢負責人朱平是樂活精神的絕對支持者,他除了代理這些強調自然、有機的產品,也要求員工有效使用公司的水電及用紙,達到環保目的與要求,同時還收集廢木,把它做成門市的坐椅,以期讓台北市容更美一點,讓過往的人多一點微笑,甚至於在公司的經營上也非常注重員工之間的相處。Aveda 肯夢的公關張嘉玲表示,透過朱平的提倡,樂活精神不只形成了公司的文化,同時也深化到每一名員工的內心。

這點可以從員工自發的讀書會看得出來,肯夢並沒有規定員工要有讀書會,但社內員工在經驗樂活生活之後,為了找到更多生活上的樂趣,自動自發地開始了這個活動,並且還把讀書會的內容,分享給每一位來店裡消費的客人。

更有趣的是,如果妳是肯夢的忠實顧客,肯定會收到由他們親手寫給妳的信,在這個打字與電郵滿天飛的時代,收到對方親筆來信的人,毫無疑問,內心是感動的,這也是為什麼肯夢的前線員工,除了會同樣收到顧客的來信之外,還會收到客人們不定期送來的小禮物。

透過人與人的真心交流,這樣的樂活管理方式,對肯夢除了造成員工彼此的和諧工作環境外,最明顯的狀況是,工作3年以上的員工,占全體員工的1/3,其中還有「開國元老級」銷售人員。人員替換率的減低,除了增加工作效率外,同時對公司而言,也節省了訓練的時間及成本。這是一切都是始料未及的。

在一次接受媒體訪問時朱平曾經談到,他認為,生活品質的提升,在於我們能否改變消費價值觀和消費行為,每花一筆錢,都要思考它值不值得妳「投票」支持。他想美化的不只是使用產品的人,更希望能透過環境的美化,讓每個有機會看到的人,心裡充滿更多喜悅,而不僅是在乎自己撿到多少便宜。因為一次的便宜購買,背後的代價可能是子孫不知年的災殃。

而另一個講究自然有機的化妝品牌 Aesop,同樣堅持以自然為主,以植物性配方取代動物性原料,而且堅決不做動物實驗,連防腐劑都以最少的使用量。在包裝上,當然是採用最少及可回收材質。事實上,Aesop 連廣告都不做,寧願把預算花在贊助文化事業上。

去年底還破天荒的推出了限量紅酒,大受好評。總經理楊啟良表示,Aesop 強調自然的保養,而一般的保養品都是屬於外在性質,想要真正長保青春健康,由內而外是絕對正確的方式。紅酒蘊含高量的植物性抗氧化物質,可中和脂肪食物中所含的危險自由基,當飲用紅酒時,大量的天然抗氧化物進入體內,預防自由基的氧化壓力,並保護動脈暢通不受阻塞,正是美味與保健的最佳選擇。使用澳洲產的葡萄釀酒,採小瓶包裝,適合一天一瓶飲用,健康又不浪費。

LOHAS 生活的另一個新的風潮是天然香氛與植物精油的大量運用,而 Aura-soma 正是這一波精油風裡的異軍突起者。結合植物萃取液及植物精油的組合,除了香氛療法的作用外,更豐富了心靈層面。台灣彩油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巴里,堅持個人化、客製式的服務方式,也讓許多樂活族的愛好者,除了外在美容外,內心也有了其它的出口。

便利商店也樂活

樂活的精神蔓延,除了高級的專櫃產品之外,事實上,現在連出門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也有滿滿的樂活商品等著與妳一同參與這個活動。全國最大的連鎖系統7-11是首家以 LOHAS 精神開始的企業。在「健康樂活」的口號底下,推出了確實做到全流程無添加防腐劑與人工味精的鮮食品,實行「無添加」標章。健康飲品及高纖的零食也在銷售範圍,還結合了馬偕醫院,販售由營養師精心規劃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美味餐包。同時一向連結整個統一集團下屬無印良品、康是美、統一有機、DUSKIN 等企業體,將樂活的精神在企業裡發展到極致的境界。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表示,樂活的概念接近於過去在台灣推行過的「新生活運動」,消費者已經轉型成為價值取向的型態,對於不斷在增加的樂活族而言,價錢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健康無污染的食品才是他們的需求。

有身份證的食物

樂活族要求的有機不只說說而已,這年頭事事講求證據,真正好的食物不是從天而降,每個都得有「出生證明」才行。除了台大教授陳秀男推出有身份證的魚外,摩斯漢堡為了要落實吃的健康與安心,確實為消費者健康把關,除了堅持現點現做外,還引進日本「生產履歷制度」,在台灣率先導入蔬菜生產履歷透明化的最新示範。

只列出產地並不能證明就是有機。為了確保蔬菜來源,摩斯漢堡先邀請日本總店的採購專家,飛來台灣視察農地,導入產銷履歷的過程,除了實地了解原產地的土壤、水源和鄰近環境,並主動進行重金屬和農藥檢驗,每個月還會從物流體系,挑出各類品項複查。

農民也必須忠實記錄耕作過程,包括施用什麼肥料、噴灑哪些農藥等,所有的紀錄每隔兩週就會以傳真或影本,傳送到摩斯漢堡,再彙整成電子紀錄,提供消費者最新的生產流程資訊。

消費者只要進入摩斯的官方網站,就能清楚搜尋到蔬菜食材之生產情報,裡面可清楚看到生產者的照片,並可找得到生產者,其中還條列出農作物之生產過程,以食材新鮮及安全做背書。樂活的健康生活,就是在這些堅持與努力下才能得到,而做為消費者的我們,該做的或許正如朱平所說的:「投他們一票」,才能有機會讓生活臻至「吃得好,用得好,穿得好」的樂活新境界。

◎生活在他方:瑞典篇

不同樣貌的斯德哥爾摩麥當勞

大眾速食連鎖店麥當勞,以全球一致的菜單及店面風格著稱,在斯德哥爾摩卻樣貌迥異。店面的設計豐富多樣,依據各店所在的區域和客層,展露不同風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基斯塔、港口街、國王街3家店。

基斯塔是高科技產業集中區,有「瑞典矽谷」之稱,一方面瀰漫先進的氛圍,另一方面保有舊時的風貌。在這裡,易利信、諾基亞等尖端資訊企業林立,同時卻有人居住在半世紀前建造的公寓裡。諸如此類新舊交雜的特點,造就該區的特殊性格。

位於港口街 NK 百貨公司附近的麥當勞,則是一個色彩的空間,一走進去就令人為之雀躍。鮮明的色彩搭配,是從西班牙畫家米羅得來的靈感。這一區本來就是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年輕人及觀光客聚集,呈現自由奔放的風貌。靠近落地玻璃窗的地方,還設有面街的座位,發揮展示櫥窗的效果。

國王街分店是眾所皆知的瑞典首家麥當勞,1998年經由活躍的設計三人組 CKR整修後,重新開幕。自此,該店以「風尚麥當勞」之姿聲名遠播。店內放眼所及皆使用瑞典松木,營造出舒適的天然極簡空間。單就室內裝潢來看,它不像速食店,倒像慢食餐廳。

提到「慢」,瑞典的麥當勞也是以環保聞名的企業,長期與瑞典國際環保 NGO「自然的一步」合作,保護生態環境。不但徹底回收餐廳製造出的垃圾,將顧客吃剩的食物當作肥料再利用,更努力使用再生材料製造杯子、湯匙、叉子等餐具。該企業努力從各方面落實環保,徹底實施員工環境教育,並著手運用水力及風力等天然資源。

他們希望供應百分之百有機牛肉製作的漢堡,但目前尚有困難。儘管如此,他們仍積極滿足消費者對於健康和環境的需求,例如兒童生日蛋糕專用的冰淇淋,以及店內所用的牛奶,一律選用經過歐盟有機認證,上面貼有「KRAV」標籤的產品。

值得信賴的有機註冊標章

如果有機會走進瑞典的超級市場,千萬不能錯過印有「KRAV」標章的商品,那是環保有機商品的註冊商標,表示符合「有機、無農藥、愛惜環境」的標準。在瑞典文中,KRAV 也有「要求」之意。該標章依產品種類不同,各自訂有詳細的評定標準,例如不得使用化學藥劑、人工肥料,或基因改造的原料等。

特別是主打環保商品的科布康森超市,還推出有機環保商品的原創品牌安格拉馬克。該品牌除食品外,還生產清潔劑、園藝用品、嬰兒用品和寵物食品,產品線大致可分為6條,都以品牌第一個字母「a」作商標,商標顏色、型態各不相同,以作區隔,生動活潑。當然,所有產品的包裝都是原創設計。

連大人也想要的健康玩具

瑞典極度重視兒童福利,也特別用心製作供兒童使用的商品,絕不偷工減料。玩具大多都是觸感柔和的木製品,原料也都經過嚴格檢驗,包含塗料在內,都不能有害健康,不管孩子怎麼舔怎麼玩都不用擔心,幼兒用餐具也不用塑膠製,而以富質感的陶器為多,設計很有品味,連大人看了也想要。

隨性的穿著,對等的人際關係

瑞典人的服裝以休閒風為主流。不少人十分講究家居布置,卻不太在意衣著。街上來往的行人,沒有一個穿的是最新流行或高級服飾,大部分人打扮都很輕鬆自在。特別是10幾到20幾歲的年輕人,總能把休閒風穿出品味。

菲利博K最能代表上述的瑞典風,它是服裝設計師菲利博庫森的自創品牌,具備瑞典一貫的特色:簡單、時髦、機能性強、富潔淨感。以針織衫、T 恤、牛仔褲等實用性強的衣服為主,顏色多是黑、白、灰、米黃等基本色,時尚、性感,深受年輕人喜愛。該品牌衣服可隨時輕鬆上身,不易起縐,也非常適合旅遊外出時穿著。

該品牌還和瑞皇合作「菲利博 K 馬克杯」系列。把布品圖案畫在餐具上,充分展現時尚品牌的風格。順帶一提,菲利博 K 絕不使用毛皮,他們認為毛皮不但違反道德,而且早已退流行。在瑞典,隨時關懷生物及大自然,是最重要的。

(本文摘自野人文化《北歐瑞典的幸福設計》)